2019年8月6日 星期二 人民币“破 - CHENGDU ·...

Post on 08-Jul-2020

11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癌症等于“死刑”?

责编 邓正彤 美编 叶燕 商报官方微信 cdsb86612222 商报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成都商报 商报报料热线 028-86612222 商报电子版 www.cdsb.com

财经·四川名医122019年8月6日星期二

扫码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查看本期视频。

下期预告

一间小黑屋,一位严肃的医生,一个到处游走的探头以及检查时身上涂着的透明状粘液,是大多数人对超声检查的印象。

超声检查作为一种适用范围广、筛查病种多、无创且简便的检查方式,在临床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用比较夸张的话语来形容,可以说是

“无所不能”,什么都可以“超一超”。像是腹盆腔各脏器病变、心血管病变、全身浅表器官病变、功能性检查(心脏等)、胎儿检测及畸形筛查等,都能用超声检查来进行检测。

而当人们拿到超声检查报告时,面对着满篇的专业术语也是束手无策。囊肿意味着什么?息肉又代表着什么?结节会发展成癌症吗?

别担心!8月12日(周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李明星教授将做客《名医大讲堂》,带你全方位了解“关于超声检查的那些事儿!”如何读懂超声检查报告?超声检查前应做好哪些准备?为什么有的检查要空腹、胀尿?

快来现场听听专家怎么说吧!机会难得,赶紧报名参加哦~如何参加:

1、微信扫码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栏目条

“名医大讲堂”免费报名参加讲座;2、 拨 打 电 话 报 名 :

028-69982575。凡报名成功后将收到通知短信,届时请凭借短信入场(位置有限先到先得)。

活动时间:8月12号(周一)下午15:00正式开讲。

活动地点:成都市锦江区书院街1号 亚太大厦4楼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健康教育基地(地铁3号线、4号线市二医院站B口出) (刘韵笛)

癌症是一个细胞失控性生长

据王永生教授介绍:癌症简单来讲,就是细胞失控性的生长,可进一步发生侵袭转移,严重危及生命的一种疾病。

癌症本质上讲是一种基因病,常常通过基因突变造成恶性肿瘤的发生。事实上,人体内基因突变每天都在发生,发生到哪个基因上,至少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完全认识清楚。

所以一定程度上,患癌是一个随机事件。正常情况下,机体可以修复这些突变,或者可以通过人的免疫系统清除发生肿瘤转化的细胞,避免肿瘤的发生。

当基因突变增加,或者伴有免疫功能不好的时候,肿瘤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比如说吸烟、喝酒、长期熬夜……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实际上是促进了基因突变,影响了免疫力,进而促进了恶性肿瘤的发生。

癌症和多种因素相关吸烟排第一位

其实诱发癌症的因素有很多,王永生教授介绍:国外研究统计表明,致癌因素中,排在第一的就是烟草。

01.吸烟33%的癌症都是跟吸烟有关。王永生教授表示:临床上很多

男性病人都有吸烟,而且不只是肺癌,很多癌症都跟吸烟有关系。

02.超重或肥胖这也是癌症的一个高发的因

素,占到20%。03.病毒感染这个病毒不是我们传统所说的

感冒病毒,这些病毒它本身通常能够导致癌症的发生,比如乙肝病毒、乳头状瘤病毒、HIV艾滋病毒等。

04.遗传因素有些基因突变可以遗传,导致

癌症发生的风险增加,这时就需要做好预防。

比如美国明星安吉丽娜·朱莉,她的家族有一个BRCA基因缺陷,当朱莉2013年检查出BRCA1基因

缺陷,切除了乳腺组织,2015年,她又接受了卵巢和输卵管切除手术。

除了以上几种因素以外,酒精、药物、熬夜、饮食结构、缺少锻炼、职业因素等等也都是癌症的诱发因素。

癌症有很多误区你都入坑了吗?

1.恶性肿瘤不能手术,手术之后容易扩散?

王永生教授:这个问题应该换一个角度看,难道恶性肿瘤不手术就不扩散了?一样会进展,会扩散,关键的问题是该不该做手术。

多数肿瘤早期应该首选手术,对于中晚期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只是治疗手段之一,这个时候常常需要多种治疗手段综合治疗,所以现在治疗癌症越来越多强调多学科治疗。

2.良性肿瘤携带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提前预防癌变吗?

王永生教授:这个问题是临床上我们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绝大多数良性肿瘤极少出现癌变,目前也很少有证据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预测并预防,一般都推荐观察随访,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临床干预,比如对于确实存在癌变风险的,确实影响生活的,考虑手术切除。

3.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得了肿瘤了?

王永生教授:肿瘤标志物升高原因很多,比如糖尿病等疾病也会导致部分肿瘤标志物升高。肿瘤标志物升高仅供参考,不能说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得了肿瘤,临床上一般都是动态来看,首先有了肿瘤再去看标志物才有价值。

当然,如果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医生通常会建议做进一步体检,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4.“饿死癌细胞”是真的吗?王永生教授:还没有提供足够

的证据告诉我们这个方法有很好疗效。实际上肿瘤的生长跟人进不进食关系不太大,晚期肿瘤患者即使在极度消瘦,肿瘤依然会长大进展,而且当身体太差的时候,实际上自身的抗癌能力也会减弱。

得了癌症怎么办?有哪些治疗手段?

“得了癌症怎么办?这个时候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明确诊断,搞清楚是不是癌症,分期是什么,再讨论治疗问题。”

王永生教授说:保持好的心态,对治疗有很大帮助。确诊之后,一定要找专科医生,跟专科医生讨论该如何治疗。而现在治疗癌症的手段也是越来越多:

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就像请“外援”来杀肿瘤。

而免疫治疗主要是调动机体的免疫能力杀伤肿瘤,就像是增强“内防”来控制肿瘤,在临床上也观察到,能够治愈部分恶性肿瘤。

一、“外援”:传统治疗和靶向“外援”: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

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在这里主要说一下最近十年发

展最快的靶向治疗。它是针对已经明确的引起和促

进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蛋白,这些靶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关键蛋白分子,比如前面提到的一些基因突变产生的蛋白,也可以是多个蛋白,比如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的多个蛋白。

但王永生教授提醒:服用关键靶点明确的靶向药物,一定要对病人进行靶点检测,多数时候是做基因检测,找到精确的靶点再选择合适的药物,不建议盲吃,选择错了靶向药,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可是对于癌症晚期患者来说,“外援”常常存在局限性,难以长期持久治疗,很难治愈癌症。

这个时候,就需要的是把机体自身的抗肿瘤能力调动起来,可以理解为调动“内防”,这就是现在比较受到关注的免疫治疗。

二、“内防”:若有效,管的时间常常比较长

这里的“内防”指的是免疫治疗,它包括药物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

01.药物治疗如果体内一个基因或者少数几

个关键基因突变引起的肿瘤,我们可以用靶向药来阻断这些重要信号,就是所谓靶向治疗,但是当大规

模基因突变时,我们就要派上“免疫部队”来杀灭肿瘤。

免疫治疗比传统治疗甚至靶向治疗有优势的地方:第一是调动免疫系统直接来杀肿瘤细胞,第二是它还能够形成免疫记忆。免疫治疗一旦获益,在临床上看到效果,它管的时间就会更长。

目前在黑色素瘤、肺癌等肿瘤都看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02.免疫细胞治疗现在最热的是:CAR-T治疗。简单讲就是在肿瘤上面找到

一个蛋白分子,它相对来说比较特异,然后我们再找一个抗体分子去识别它,这个抗体分子表达在T细胞上,人体内杀肿瘤的最重要的免疫细胞就是T细胞,T细胞通过这个抗体分子识别肿瘤后就可以杀伤肿瘤。

目前,CAR-T对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肿瘤疗效明确。

新药临床试验就是拿患者当小白鼠?

那么靶向药也好、免疫治疗药物也好,这些药物在研发过程中都需要在临床上证明是否安全有效。那么新药临床试验就是“拿患者当小白鼠”吗?

王永生教授介绍:所有的新药上市前一定要开展临床试验,这个通常需要药监局批准。

参加新药临床试验存在一定风险,但常常也帮助患者更早接触到新的治疗药物,而且临床试验阶段的新药是免费的,可以帮助部分患者降低医疗成本。

目前上市的很多肿瘤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都在华西医院开展过临床试验,我们也有很多患者从新药临床试验当中获益,如果传统治疗手段都用完了,治疗效果也不好的时候,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医生使用的临床指南都推荐参加临床试验。

最后提醒大家,癌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当发现病情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治疗!

(汤艳丽)

谈癌色变谈癌色变,,是现在很多是现在很多人共有的心理人共有的心理。。甚至很多人甚至很多人认为认为,,只要被医生确诊为癌只要被医生确诊为癌症症,,就等于被判了就等于被判了““死刑死刑”!”!

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卫健委学术四川省卫健委学术带头人带头人、、华西医院国家药物华西医院国家药物试验机构试验机构//临床药理研究所临床药理研究所主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肿瘤肿瘤学教授王永生医生看来学教授王永生医生看来,,癌癌症面前症面前,,你最应该做的就是你最应该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调整好心态,,找专科医生了找专科医生了解清楚具体诊断和治疗情解清楚具体诊断和治疗情况况,,目前目前,,癌症已经有很多种癌症已经有很多种治疗手段治疗手段,,很多癌症并非不很多癌症并非不能根治能根治,,有些新的治疗手段有些新的治疗手段疗效也非常不错……疗效也非常不错……

你真的了解癌症吗你真的了解癌症吗??癌癌症和哪些因素有关症和哪些因素有关??目前有目前有哪些治疗的手段哪些治疗的手段??……本期……本期名医大讲堂名医大讲堂,,王永生教授王永生教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解答。。

结节、囊肿、息肉、结石……西南医大附院李明星教授

教你读懂超声检查报告!

1

2

3

4

5

昨日,大盘创下阶段新低,沪指下跌46.34点,以2821.50点报收,跌幅为1.62%,而且是以全天最低点报收,各类指数跌幅都不小。很明显,场内投资者都在减仓避险。

新低之后,距离完全回补2月25日留下的跳空缺口也只有10多个点了。这一次,补缺是否真的在所难免?在目前这种市场环境下,哪些板块可能会成为“避风港”?

大盘前期低点,是6月6日创下的,当天沪指最低跌到2822点,随后见底反弹。6月10日,沪指反弹0.86%,6月11日反弹2.58%,短期危机基本解除。

然而,时间刚好过去两个月,大盘又跌回来了。7月初,沪指在3048点波段见顶,反弹行情告一段落。7月初到昨日,沪指最低2821.50点,将2个月前的低点杀穿了。这种毫无脾气的跌法,确实让人很郁闷。

昨日早盘,沪指低开13个点,随后跳水跌破2840点。10点半之前,虽然指数一度反攻,但毫无作用,接下来就是一路下滑。实际上,比大盘下跌更令人关注的,是昨日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

上午股市开盘前,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并不剧烈。但从9时15分开始,离岸人民币汇率迅速破7,盘中一度达到过7.1085的高点。

今年5月,离岸人民币汇率从6.7附近迅速跌至6.9,当时大盘就出现了快速下跌。受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影响,昨日受冲击最大的是航空股板块,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等航空股跌幅均超过3%。

昨日上午10点过,央行迅速对此进行了回应。据央行官网披露,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人民币汇率回应称,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等影响,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突破了7元,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继续保持稳定和强势,这是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

比较有意思的是,央行用了一个

比喻:“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

关于汇率的问题,就只说这么多。再看盘面,虽然指数跌幅有点大,但个股表现并非一无是处。

首先,黄金股成为最重要的避险板块,山东黄金涨停,中金黄金大涨8.65%,其他黄金股全线大涨。另外,农业股、有色金属、自贸港概念股等,都表现不错。同时,科创板个股继续全线上涨,这个板块依旧是市场重要的机会所在。此外,虽然昨日个股普跌,但涨停个股数量明显超过跌停个股数量。如果包括上市的新股,昨日共有40多只个股涨停,多以小盘股为主。而跌停的非ST个股数量也就只有6只,如果算上ST股,也只有10多只个股跌停。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两市跌幅超过6%的个股,其实数量也不多,只有20多只,但大盘指数却跌幅较大。所以,真正拖累指数的,这一次是权重指标股。

看看银行股、保险股,基本上全线下跌。石化双雄,都是连续下挫,尤其是中国石油,阶段新低之后又是新低。不难发现,昨日蓝筹股的表现是弱于大盘的,上证50指数跌幅超过2%,沪深300指数跌幅达1.91%。

时间再次回到2月份,当时的跳空缺口是2804点~2838点,这个缺口之前回补了一部分,没有完全回补掉。如果后市跌破2804点,那么也就补缺了。

A股的缺口理论,其中一个意思就是,所有的缺口都会被补掉。这个理论,在A股是比较吃香的。所以,如果真的补缺了,沪指年线也就不保了,目前年线大概在2806点。

个人认为,短期这两道关卡可能确实会面临比较严峻的考验,大家一定要做好避险的准备。

当然,如果大盘再继续下跌的话,也可能会起到加速探底的效果,在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能够创造出重新提升仓位的机会。

(张道达)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手记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大盘补缺在所难免?

正常波动影响有限保持稳定底气充足

人民币“破 ”:

外部风险变化致人民币“破7”

5日上午9点16分,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举达到7.0315,随后在9点40分左右突破7.1。此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开盘后迅速“破7”。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9225,下调229个基点。

“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等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突破了7元,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继续保持稳定和强势,这是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针对人民币“破7”的原因,中国人民银行第一时间公开表态。

专家认为,在外部风险出现较大变化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市场情绪出现一定波动是正常现象。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上周受美联储降息等消息面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美元指数冲高回落,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均突破“7”关口,是市场情绪变化的反映。

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人民币“破7”是市场力量驱动的结果,也体现出当前人民币汇率更具弹性。专家表示,

“破7”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

人民币“破7”实际影响有限

“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

有落,都是正常的。”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破7’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将处于可控状态,不会改变外资流入我国债市、股市的整体趋势。”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说。

“破7”之后,人民币汇率怎么走?说到底,人民币汇率走势,长期取决

于基本面。在很多市场人士看来,中国经济正是人民币长期稳定的定海神针。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由于中国经济整体运行平稳,经济增长的潜力将逐步发挥出来,这对于支撑汇率的基本稳定会发挥积极作用。

进入2019年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经济增长放缓是全球性的普遍问题,而非中国特例。如果横向比较,中国经济在全球主要国家中仍有明显优势,横向优势保证了人民币没有大跌的基础。”嘉盛集团外汇分析师黄俊说。

人民银行在5日的回应中亦显示出了大国政策定力与自信。“中国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的货币政策保持常态的国家,人民币资产的估值仍然偏低,稳定性相应更强,中国有望成为全球资金的‘洼地’。”

无论是一国货币还是一国金融市场走势,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在于基本面。应对外界风雨,最关键之处在于按照自己的节奏,做好自己的事。“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外汇管理要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破7’后这一政策取向不会变。”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新华社)

8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离岸和在岸价格均突破“7”这一整数关口。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近十二年来首次突破“7”,这是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更有弹性的表现。宏观经济及外汇市场运行等各方面情况表明,我国有能力保持汇率的稳定。

汇率作为货币之间的比价,是市场供需博弈的结果。市场化形成的汇率必然有波动,正因如此,汇率的价格机制才能发挥资源配置和自动调节的作用,成为市场的“晴雨表”和“信号灯”。

过去十几年间,我国积极推动汇率市场化改革,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由此而言,“7”这样一个整数点位不应该被视为“禁区”,而更应该视为早晚要打破和丢掉的“枷锁”。

人民币汇率破“7”并不可怕,我们完全有基础、有信心、有能力保持

外汇市场稳定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首先,我国经济增长保持稳定,经济增长的韧性和可持续性将进一步增强。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同比增长6.3%,经济运行始终在合理区间。其次,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92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居全球第一位,而且各项外债指标均在国际公认安全线以内,能够有效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冲击。第三,我国积极落实全方位对外开放举措,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迸发出新的前行动力,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财政状况稳健,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正如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所言,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境外资本流入增多,外汇储备稳中有升,外汇市场预期总体稳定。“经济金融稳健运行,为外汇市场和人民币汇率保持合理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社)

新华时评

信心如磐 破“7”无妨

5日,人民币兑美元离岸和在岸汇率先后突破“7”的整数关口,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人民币汇率缘何“破7”?如何看待“破7”影响?未来走势怎样?该如何应对?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心态先别崩!这样做或许还有救…华西王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