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Categories
Home > Documents > ÔÃ é?Ô - IPRCC

ÔÃ é?Ô - IPRCC

Date post: 27-Oct-2021
Category:
Upload: others
View: 1 times
Download: 0 times
Share this document with a friend
6
1 IPRCC 中国城市贫困:多维视角分析 王小林 一、引言 朗特里(Benjamin Seebohm Rowntree 1901 年在其著作《贫穷:对城市生活的研究》 中,按照获得维持体力的最低需要购物篮 所需要的货币预算,对英国约克市的贫困 线进行了估计,一家六口人,一周最低的食品 预算为 15 先令;加上一定的住房、衣着、燃 料和其他杂物,他测算出一个六口之家一周 26 先令的贫困线。按照这个贫困线,当时约克市 的贫困发生率约为 10%。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 次对城市贫困进行比较准确的测量,并提出了 贫困线的测定方法(王小林,2012)。 100 多年来,人类社会主要以收入来测量 贫困。经济学家强调收入对于满足人们基本需 要,从而实现减贫的重要性。最近 20 年,人 们对贫困认识的视角不断进行拓展,以期找到 致贫的真实原因以及反贫困的适宜政策。特别 是自阿玛蒂亚· 森的理论拓展了人们对贫困的 认识,人们意识到贫困问题不能单纯以收入和 消费为核心的绝对贫困标准衡量,而需要多维 的视角,从基本社会服务、营养、水源、卫生、 教育和信息等多方面,对其贫困状况进行全面 综合的分析(Minujin and Delamonica2005Roelen and Gassmann, 2008)。同样,城市居民 的贫困也应当从多维视角加以考察。 一般而言,城市化被视为一个由农业为主 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 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带动 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增 长,带动就业,减少贫困。但是,最近的研究 发现,不少国家伴随着城市化而出现贫困的城 市化或者贫困的转移。同时,城市贫民窟也是 不少发展中国家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贫困的 城市化,事实上涉及到贫困人口的就业、教育、 健康、环境、居住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政府 在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贫困问题时,需要从多 维视角制定相应的政策。 中国政府提出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宏观战略目标。当前,我国的城市化率超 过了 50%,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随着大量人 口从农村移入城市,贫困群体分化为三大群 体:城镇居民的贫困人群,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而出现的新的城市贫困人群,留守在农村的贫 困人群。传统的户籍划分的城乡二元方法对城 市贫困的分析,以及以收入来测量贫困的方 法,都不足以为应对快速城市化中的城市贫困 提供充分的政策依据。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本文从多维视角对中国城市贫困进行分析,以 期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下,构建扶贫战略和 政策体系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的依据。 二、 理论框架与方法 (一)理论框架 本文分析中国城市居民多维贫困问题的 理论基础是阿玛蒂亚· 森自 1979 年提出并发展
Transcript

1

IPRCC

中国城市贫困:多维视角分析

周 梁 王小林

一、引言

朗特里(Benjamin Seebohm Rowntree)

1901年在其著作《贫穷:对城市生活的研究》

中,按照“获得维持体力的最低需要”的“购物篮

子”所需要的货币预算,对英国约克市的贫困

线进行了估计,一家六口人,一周最低的食品

预算为 15 先令;加上一定的住房、衣着、燃

料和其他杂物,他测算出一个六口之家一周 26

先令的贫困线。按照这个贫困线,当时约克市

的贫困发生率约为 10%。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

次对城市贫困进行比较准确的测量,并提出了

贫困线的测定方法(王小林,2012)。

100 多年来,人类社会主要以收入来测量

贫困。经济学家强调收入对于满足人们基本需

要,从而实现减贫的重要性。最近 20 年,人

们对贫困认识的视角不断进行拓展,以期找到

致贫的真实原因以及反贫困的适宜政策。特别

是自阿玛蒂亚·森的理论拓展了人们对贫困的

认识,人们意识到贫困问题不能单纯以收入和

消费为核心的绝对贫困标准衡量,而需要多维

的视角,从基本社会服务、营养、水源、卫生、

教育和信息等多方面,对其贫困状况进行全面

综合的分析(Minujin and Delamonica,2005;

Roelen and Gassmann, 2008)。同样,城市居民

的贫困也应当从多维视角加以考察。

一般而言,城市化被视为一个由农业为主

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

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带动

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增

长,带动就业,减少贫困。但是,最近的研究

发现,不少国家伴随着城市化而出现贫困的城

市化或者贫困的转移。同时,城市贫民窟也是

不少发展中国家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贫困的

城市化,事实上涉及到贫困人口的就业、教育、

健康、环境、居住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政府

在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贫困问题时,需要从多

维视角制定相应的政策。

中国政府提出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宏观战略目标。当前,我国的城市化率超

过了 50%,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随着大量人

口从农村移入城市,贫困群体分化为三大群

体:城镇居民的贫困人群,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而出现的新的城市贫困人群,留守在农村的贫

困人群。传统的户籍划分的城乡二元方法对城

市贫困的分析,以及以收入来测量贫困的方

法,都不足以为应对快速城市化中的城市贫困

提供充分的政策依据。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本文从多维视角对中国城市贫困进行分析,以

期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下,构建扶贫战略和

政策体系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的依据。

二、 理论框架与方法

(一)理论框架

本文分析中国城市居民多维贫困问题的

理论基础是阿玛蒂亚·森自 1979 年提出并发展

2

IPRCC 的能力方法(Capability Approach)1。

森等人摈弃了传统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

中的“收入”、“消费支出”或“效用”等概念,转

而以个人“能力”或“可行能力”作为落脚点测度

人类的福祉和社会发展水平。可行能力是“人

们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的能力”(萨比娜·阿尔基尔等,2010)。能力方

法被认为是一个用以评估和衡量个人福祉水

平和社会制度安排的规范框架(Robeyns,

2003)。其核心理念是,一个社会应当努力提

高人们的可行能力,即人们对他所认为有价值

的事情或状态,具有能够实现的自由。该方法

随后被引入贫困问题分析中,森提出了能力贫

困的概念,认为贫困的原因是能力的匮乏。

(二)分析方法

在具体实践时,Alkire 和 Foster 提出了构

建多维贫困指数的一种具体研究方法,即

Alkire-Foster(AF)多维贫困指数构建方法2。

这是各种多维贫困测量方法中比较成熟,应用

广泛,且分解灵活的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

于国内外多维贫困研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人类发展报告》2010 年以来,每年公布利用

该方法测算的 100 多个国家的多维贫困指数

(MPI)。

多维贫困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首先确定贫

困的维度,例如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其次

1也被翻译为“可行能力视角”(萨比娜·阿尔基尔等

著,刘民权、韩华为译, 2010) 2 关于 AF 方法,参见 Alkire, S., Foster, J.E.(2007),

Count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ment. Oxford Poverty & Human Development Initiative, OPHI

Working Paper 7;Alkire, S., Foster, J.E.(2009), Count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ment. Oxford Poverty & Human Development Initiative, OPHI Working

Paper 32;王小林、Alkire(2009):“中国多维贫困

测量:估计和政策含义”,《中国农村经济》,第 12

期。

确定每个维度包括的指标;第三,设定单一指

标或维度的剥夺阀值(cut-off),例如一个成年

人,如果没有完成 5年教育刚视为教育贫困;

第四,确定多维贫困阀值,例如,在 5个维度

中,如果有任意 3个维度同时受到剥夺,则视

为多维贫困。第五,计算多维贫困发生率(H)、

多维贫困剥夺强度(A),经过多维贫困剥夺强

度(A)对多维贫困发生率(H)调整之后,

可以得到多维贫困指数(M0)。第六,进行检

验。

维度的选择在多维贫困分析中十分重要。

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就业是产生经济收入

和维持体面生活最为重要的维度。教育和健康

是形成人力资源的重要社会服务维度。居住和

环境是反映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因此,本文

分析的五个维度分别体现城市居民在五个方

面的可行能力情况:就业、教育、健康、教育、

居住和环境(表 1)。

表 1维度和指标的设定

维度 指标

1.就业 就业

2.教育 教育

3.健康

饮用水

卫生设施

医疗保险

4.居住 住房面积

耐用消费品

5.环境

照明能源

炊事能源

环境卫生

第一,就业维度考察城市居民在劳动力市

场的能力剥夺情况。劳动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

10

IPRCC 8. Roelen K. and Gassman F.(2008), Measuring Child Poverty and Well-Being: a

Literature Review, Maastricht, The Netherlands, Maastricht Graduate School of

Governance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WP001.

9. Robeyns I. (2003), Sen’s Capability Approach and Gender Inequality: Selecting

Relevant Capabilities, Feminist Economics, 9(2/3):61-92.

10. WHO, Unicef (2013), Progress on Sanitation and Drinking Water 2013 update.

11. WHO, UNDP (2009), The Energy Access Situ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Review

Focusing on 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Aub-Saharan Africa.

3

IPRCC 力和义务。适龄人口的失业是对这一权力的严

重剥夺。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问

卷中,“就业”涵盖了 12种职业和 7种主要就业

类型3。农村居民被默认不存在失业问题,但对

于城市居民而言,失业即意味着失去了收入的

来源。就业与否通常与家庭贫困现象直接关

联,是测量城市多维贫困的重要维度。

第二,教育维度考察城市居民的受教育情

况。对于学龄儿童(6-15岁)而言,接受教育

是其基本权利,因此辍学与否是认定对其可行

能力是否被剥夺的标准。对于 15 岁以上的非

学龄人,本文以小学文化程度为标准判断是否

存在学习方面可行能力的剥夺。根据 1993 年

国务院修正颁布的《扫除文盲工作条列》,企

3 调查问卷的问题为“你在此工作的职位是何种类

型”,包括的选项有:1.有雇工的个体经营者;2.无

雇工的个体经营者(包括农民);为他人或单位工作

的长期工;4.为他人或单位工作(合同工);5.临时

工;6.领取工资的家庭工人;7无报酬的家庭帮工;8.

其他;9.不知道

业和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个人脱盲的标准

是:识二千个汉字,并且能够看懂浅显通俗的

报刊、文章,能够记简单的账目,能够书写简

单的应用文。相比农民的脱盲标准略高。基本

扫除文盲单位的标准是“……非文盲人数,除

丧失学习能力的以外,在城镇达到 98%以上”;

“基本扫除文盲的单位应当普及初等义务教

育。”综合考虑以上标准和实际可操作性,本

文以 5 年教育作为衡量 15 岁以上受访人员教

育维度剥夺情况的标准。

第三,健康维度考察城市居民对清洁水和

卫生设施的获取情况,以及在获得医疗保障方

面的可行能力。

表 2 指标及权重的设定

维度 指标 指标设置 权重

1.就业 就业 排除下列情况:18 岁以下、女性 55 岁以上、男性 60 岁以上未

工作者、退休人员和学生的失业者取值 1

1/5

2.教育 教育 6-15 岁儿童目前失学,取值 1

15 岁以上者不在念书者未完成 5 年教育(视作未完成小学阶段

教育),取值 1

1/5

3.健康

饮用水 家庭采用 “其他”方式获得饮用水,或水源为“敞开井水”,则取

值 1

1/15

卫生设施 家庭采用“室内冲水”的厕所之外的情况,取值 1 1/15

医疗保险 没有医疗保险,取值 1 1/15

4.居住

住房面积 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在 13平方米以下(含),取值 1 1/10

耐用消费品 家中没有彩电、洗衣机、冰箱、电脑、电话、手机、VCD、DVD

或者卫星天线中的任何一种资产,取值 1

1/10

5.环境

照明能源 所在家庭使用煤油灯、油灯、蜡烛等照明,取值 1 1/15

炊事能源 所在家庭使用煤、煤油、木柴火柴草、木炭等炊事能源,取值 1 1/15

环境卫生 所在家庭居室附近有粪便,取值 1 1/15

4

IPRCC 获得改善的饮用水和卫生设施是衡量城

市居住水平的标准之一4,同时也是千年发展目

标的重要指标。拥有清洁的饮用水和卫生设施

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健康。联合国相关文献对

“改善的水资源获取和清洁设施”虽然有相关标

准,但实施和衡量比较模糊。本文依据通用的

标准,同时适当作严格要求,设置了饮用水和

卫生设施的剥夺标准,详见表 2。

医疗保险是体现居民健康保障维度的重

要指标。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

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此后通过不断

的改革,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城镇所有用人单位都要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

加基本医疗保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决定。其它类型的保险,如商业保险,

是对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通过“医疗保险”指

标,可以反映城市居民在医疗保障方面的剥夺

情况。

第四,居住条件维度考察城市居民在居住

方面的基本权利。鉴于城市居民的居住特点,

本文舍弃了在国际多维贫困指数中衡量房屋

质量的指标,转而考虑人均居住面积。过于拥

挤或者狭小的住房条件该指标的缺失。目前我

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达 30 平方米以上,但

目前住房困难家庭数量仍然比较大(李克强,

2011)。全国各地对住房困难家庭的标准不一。

例如作为保底类型的廉租房,其保障对象的家

庭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

4 实际的生活在贫民窟中的城市人口比例是由居住在

至少具有下列 4 种情况之一的家庭中的城市人口比例

替代计算的:(a) 缺乏改善的水源供应;(b) 缺乏改

善的公共卫生设施的使用;(c) 过度拥挤(3 人以上居

住一个房间);(d) 住所由非耐久材料建造。

按照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

入和人均住房水平的一定比例,结合城市经济

发展水平和住房价格水平确定。综合考虑

CHNS 调查地区的情况,将人均 13 平米作为

住房困难的标准。另一体现居住条件的指标是

耐用消费品的拥有情况。

第五,环境维度考察城镇居民居住的基本

条件,指标包括照明、炊事能源,以及周边居

住环境。在能源方面,根据WHO 和 UNDP 联

合报告(2009),衡量一个家庭对现代能源的

获取程度,主要是考察电力和现代燃料等能

源。其中,现代燃料主要指“用于炊事的电力、

液体燃料或者气体燃料”。该定义否定了柴火、

木炭、动物粪便等传统生物燃料的使用,也否

定了例如煤渣、褐煤等煤的使用。这些非现代

燃料的使用,会释放大量烟尘,危害家庭成员,

特别是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本文据此考察照明

能源和炊事能源两个指标。本维度同时还考察

居所周边的卫生环境。这些指标反映了城市居

民总体的生活环境。

在赋权重时,本文给与 5个维度均等的权

重。每个维度内的各个指标也采取相等的权

重。具体指标的定义和权重设定见表 2。

三、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北卡罗莱纳大学人口中心、

中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国家营养和食品安

全所联合调查获得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

查(CHNS)数据(2009 年)。本文不以户口

作为划分标准,而以“生活在城市的居民”界定

城市居民。这样,既覆盖了城镇户口的居民,

也包括了从农村流动到城市而持农业户口的

居民。

9

IPRCC 于劳动力就业的保证是消除多维贫困的重要

环节。教育和健康维度的影响也很大。我国新

时期扶贫开发纲要中的标准包括“不愁吃、不

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尽

管这是针对农村地区的扶贫标准,但在城市地

区,基本的教育、医疗,包括住房维度都应该

得到相应的保障。

第二,城市多维贫困存在性别差异,尤其

是在教育和就业维度。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具

体措施,例如提高其就业技能的培训,改善妇

女在这两个维度的剥夺状况。近年来,中国男

性和女性工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也充分反映

了急需加强对女性和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其发

展能力。否则,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女

性越来越多地在低技能的服务业就业,性别差

异会进一步扩大。

第三,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户籍人口的

多维贫困现象更为严重。农村户籍人员在城市

的生活水平低于非农户口人员,境况令人担

忧。改善这部分群体的多维贫困状况,将有利

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也将有利于城镇化进城

的推进。主要的落脚点可遵循:教育-就业-环

境-健康-居住这几个维度的顺序,系统地展开。

户籍制度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是减

少在城市中的农村户籍人口多维贫困的重要

抓手。

第四,需要对城市人口中的相对弱势群体

加以关注。以上所提及的女性和进城农村户籍

人员属于社会上相对弱势的群体。通过维度间

的分解比较,可以了解到这些群体的主要致贫

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将政府的政

策和居民的具体需要联系起来。对目标群体的

服务同样可以改进有限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

更好的改善城市多维贫困状况。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2007。

2. 玛丽亚·阿南·卢戈,关于就业的国际级通用度量指标,萨比娜·阿尔基尔等著,刘民权、韩

华为译(2010),《贫困的缺失维度》,北京:科学出版社。

3. 王小林(2012),《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 王小林、Alkire(2009):“中国多维贫困测量:估计和政策含义”,《中国农村经济》,第

12期。

5. Alkire, S., Foster, J.E.(2007), Count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ment.

Oxford Poverty & Human Development Initiative, OPHI Working Paper 7.

6. Alkire, S., Foster, J.E.(2009), Count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ment.

Oxford Poverty & Human Development Initiative, OPHI Working Paper 32.

7. Minujin A. and Delamonica E.(2005) , Incidence, Depth and Severity of Children in

Poverty, UNICEF Division of Policy and Planning Working paper.

8

IPRCC 表 6 多维贫困状况的户籍差异(k=30%)

维度 指标 非农村户籍 城市中的农村户籍者

加总情况

H***

7.13% 21.91%

A**

36.72% 38.39%

M0***

0.026 0.084

对 M0 在

各维度的

分解

1.就业 就业*** 0.009 0.022

2.教育 教育*** 0.007 0.024

3. 健康

饮用水*** 0.0001 0.0009

卫生设施*** 0.002 0.012

医疗保险 0.002 0.002

4.居住 住房面积*

0.004 0.005

耐用消费品*** 0.0001 0.001

5.环境

照明能源 0.0001 0.0001

炊事能源*** 0.002 0.007

环境卫生*** 0.001 0.009

***,**,*分别表示在 1%,5%,10%水平下的差异显著性。

根据表 6,农村户籍人口的多维贫困发生

率(H)、多维贫困剥夺强度(A),以及整体

多维贫困指数(M0)上均显著存在较为严重剥

夺。通过指标分解,可以进一步分析两类人群

的情况差异,即除了在“医疗保险”和“照明能

源”指标无显著差异外,在其他所有指标上,

均存在显著差异。

但同时我们也分析发现,大多数农村户籍

人口拥有的医疗保险类型为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新农合主要是针对农民,以大病统筹为主。

对进城务工的农村户籍人口,新农合的覆盖和

赔付效果能否满足需求,这需要进一步分析。

图 3各个维度的户籍差异(k=30%)

通过图 3可以直观的看到,在就业维度、

教育维度,两类人群的差异非常大。农村户籍

人群在城市的境况令人担忧。他们受教育水平

更低,失业情况更加严重,在清洁水源和卫生

设施的获取上存在不便,生活条件较差,生活

环境更为艰苦。

五、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对中国城市多维贫困指标体系

的构建与分析,可以了解到我国城市居民多维

贫困程度、成因和特征。

第一,中国城市的多维贫困比较严重,根

据本文测算得出的多维贫困维度贡献率,解决

城市多维贫困的优先序可以参考为:就业-教育

-健康-环境-居住。

其中就业维度对城市多维贫困的影响最

大。“任何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的日程都必然

会包括关于劳动力市场状况及改善这种状况

的分析”(卢戈,2010)。在城镇化进城中,对

5

IPRCC 本文使用数据主要整理自 CHNS 数据库

2009年数据中的 5个表单,包括个人收入表、

家庭收入表、资产表、就业表、教育表。选取

在城市受访者(将户口不在城市,但是本人在

城市接受调查的人员涵盖其中)为研究对象,

剔除数据不完整的观测样本,得到最终样本量

为 3744,其中男性 1793人,女性 1951人。

四、主要结论

(一)我国城市多维贫困程度比较严

本文的分析中,设定 k=30%作为多维贫困

阈值,即:一个人如果在 30%的维度上被剥夺,

则处于多维贫困,此时有 11.73%城市人口处于

多维贫困状态(多维贫困发生率,H)。平均被

剥夺程度 37.69%(多维贫困剥夺强度,A),

即平均而言,这些城市多维贫困的人口大约在

38%的维度上被剥夺。考虑到平均被剥夺程度,

调整后的多维贫困指数(M0)为 0.044。

表 3不同阈值下的 H、A、M0

H A M0

10% 50.45% 24.18% 0.122

20% 40.44% 26.97% 0.109

30% 11.73% 37.69% 0.044

40% 4.73% 44.43% 0.021

50% 0.77% 55.63% 0.004

60% 0.24% 66.67% 0.002

70% 0.05% 83.33% 0.000

80% 0.05% 83.33% 0.000

90% 0.00% 0.000

100% 0.00% 0.000

图 1多维贫困发生率 H和多维贫困指数 M0

6

IPRCC (二)就业维度对城市多维贫困的影

响最大,其次是教育维度

经表 4分解可得,就业维度对多维贫困的

贡献率最大,为 30.10%。这意味着在多维贫困

中,就业维度的缺失是主要原因。如果在城市

中失业,往往也意味着陷入多维贫困的状态。

如果能够获得稳定、体面的工作,将极大的消

除城市多维贫困现象。在城市多维贫困人口

中,就业维度被剥夺的人口占 6.65%。

其次在教育维度,维度贡献率占到

27.80%,即在中国城市多维贫困成因中,约

28%的原因是基本教育的缺失。在城市多维贫

困人口中,有 6.14%的人在教育维度受到严重

剥夺。其中,学龄儿童失学现象仅有两例,占

0.86%;约半数年龄在 50岁以上;约半数是在

劳动年龄段。在城市生活中,较低的教育水平,

相伴随的往往是就业层次和生活环境的低下,

多维贫困状况比较严重。

表 4 各指标和维度的多维贫困贡献率(k=30%)

维度 指标 指标贡献率 维度贡献率 多维贫困人口该指标被

剥夺比例

1.就业 就业 30.10% 30.10% 6.65%

2.教育 教育 27.80% 27.80% 6.14%

3.健康

饮用水 0.77%

16.52%

0.51%

卫生设施 10.84% 7.18%

医疗保险 4.92% 3.26%

4.居住 住房面积 9.31%

10.15% 4.11%

耐用消费品 0.85% 0.37%

5.环境

照明能源 0.20%

15.43%

0.13%

炊事能源 7.70% 5.10%

环境卫生 7.53% 4.99%

在健康维度。其中卫生设施和医疗保险两

个指标的影响突出。卫生设施本文采用了比较

严格的指标标准,指标贡献率较高。卫生设施

是保障家庭及社区清洁、整洁和安全的基本设

施设备。为避免城市棚户区的出现,对于卫生

设施的重视显得非常重要,卫生设施的改善将

会给社区带来全新的面貌,进一步将有效减少

城市多维贫困现象。

其他指标中,对城市多维贫困指数贡献率

比较高的包括:住房面积、炊事能源和环境卫

生等。

(三)女性比男性更多的陷入多维贫

困中

经表 5分解,女性在多维贫困发生率(H)

和多维贫困指数(M0)上均比男性情况严重,

在多维贫困剥夺强度(A)上两者无显著差异。

这意味着城市人口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陷入

多维贫困,多维贫困状况更严重。

在具体维度差异中,女性几乎在所有的维

度和指标上情况都比男性严重,尤其是在教

7

IPRCC 育、就业维度,和健康维度的部分指标上存在

显著差异。在教育维度剥夺的多维贫困人口

中,女性为男性的两倍多。

表 5 多维贫困状况的性别差异(k=30%)

维度 指标 男性 女性

加总情况

H***

9.09% 14.15%

A 37.79% 37.63%

M0***

0.034 0.053

对 M0 在各维度

的分解

1.就业 就业*** 0.011 0.015

2.教育 教育*** 0.008 0.016

3.健康

饮用水 0.0003 0.0004

卫生设施*** 0.004 0.006

医疗保险 0.002 0.002

4.居住 住房面积**

0.003 0.005

耐用消费品** 0.0002 0.001

5.环境

照明能源 0.0001 0.0001

炊事能源* 0.003 0.004

环境卫生* 0.003 0.004

***,**,*分别表示在 1%,5%,10%水平下的差异显著性。

图 2 各个维度的性别差异(k=30%)

(四)城市中农村户籍居民的多维贫

困状况亟需关注

本文的研究对象包括城市户籍和农村户

籍两类人群。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

这些户口为农村的进城人员的境况如何?是

否存在更为严重的多维贫困现象?本文专门

对比分析了不同户口群体之间的多维贫困差

异。根据上述标准,在所有 3744 个样本中共

有 1164个农村户籍人员。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