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Categories
Home > Documents > 告别公司,拥抱平台 - img4.iyiou.com ·...

告别公司,拥抱平台 - img4.iyiou.com ·...

Date post: 31-Aug-2019
Category:
Upload: others
View: 0 times
Download: 0 times
Share this document with a friend
35
Transcript

前 言

1946年通用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基于计算机、软件、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数字经济,经历了数字技术向社会经济领域渗透的数字化发展阶段。1998 年,美国商业部发布《浮现中的数字经济》研究报告,在 IT 技术扩散和渗透的推动下,对从工业经济走向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作出了极富预见性的轮廓描述,可以称为数字经济 1.0 时代。经过近 20 年的技术进步、应用渗透、商业创新和生态演化,数字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升级,迈入了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以数据为驱动的 2.0 时代,呈现出平台化、数据化、普惠化的发展特征。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线上线下逐步融合、智能化和智慧化将逐步成为数字经济的新特征 ,平台经济体会成为最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之一。

基于对未来互联网(Internet)、物联网(IoT)、服联网(IoS)等新平台,基于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 / AR)、区块链(Blockchain)等技术和基于零售、制造、消费等模式创新的思考,阿里研究院推出数字经济系列报告。系列报告将包括:数字经济2.0、数字经济的测度、全球数字经济、数字福利、数字经济竞争政策、数字治理以及基于数字经济的生活、零售、制造、金融、物流、乡村、投资与贸易、就业等。我们期待与各界朋友进行思想的激荡,一起洞悉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

《数字经济 2.0》作为数字经济系列首篇报告,我们试图通过一些基础性的探索和对未来的想象,描述和刻画其框架体系、运转机制、经济社会价值和发展愿景。

告别公司,拥抱平台

告别八小时工作制

告别公司

告别一般贸易

首个交易额过六万亿人民币的平台经济体

首个市值过万亿美元的平台经济体

50% 的劳动力通过网络自我雇佣和自由就业

60% 制造业领域的重复、枯燥、 繁重劳动,将被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

80% 的全球贸易由小企业 / 个人主导

2020

2036

2046

数字经济2.0

从 1946 展望 2016 ................................................ 6

数字经济 2.0 已来 ............................................... 8

数字经济 2.0 四层架构 .......................................... 13

从跨国公司到平台经济体 ...................................... 25

想象未来 .......................................................... 29

参考文献 ............................................................. 32

作者及致谢 .......................................................... 33

目 录

6

从 1946 展望 2016

回到 1946,展望 2016,向数字技术的先驱者们致敬!

数字技术的发端

历史时钟走到 1946 年。这一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世界

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掀开了人类信息时代的新篇章。随后,

从电子技术逐步衍生出计算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

从个人计算机发展到超级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量子计算机……,从科

学计算应用逐步延伸至企业管理、生活娱乐、消费购物……,从少量科

研人员专用到全球 32 亿人使用。或许,当年承担 ENIAC 开发任务的埃特

克、莫克利、戈尔斯坦、博克斯等“莫尔小组”的拓荒者们,也展望过

在 ENIAC 的影响下,50 年、60 年后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浮现中的数字经济

历史时钟走到 1998 年。美国商务部发布《浮现中的数字经济》(The

Emerging Digital Economy)报告。报告指出,数字革命已成为世纪之

交各国战略讨论的核心和焦点,数字经济也成为新的经济活动的主题,

并且对当时最为凸显的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及其所涉及的商品和服务、

零售、消费者、劳动者等进行具体描述,勾勒出下一个 1/4 世纪数字经

济的结构蓝图。如同美国克林顿政府 1994 年推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影响各国信息化战略一样,该报告在加速互联网普及应用方面深刻地影

响着各国的数字经济战略。

数字经济 2.0

2016 年 8 月 1 日,对于互联网科技领域是个标志性的日子,全球

市值最高的五家公司首次全部花落互联网科技公司,并且都来自美国西

海岸:旧金山湾区的 Apple、Alphabet 和 Facebook,以及西雅图附近的

Microsoft 和 Amazon。全球 15 大互联网科技公司和有上百年积累的工业

时代标志性公司的市值相当,均超过 3 万亿美元。在技术、标准、商业

进化共同作用下,全球特别是中美电子商务领域蓬勃发展,并且大大加

速了文化、教育、娱乐、影视、旅游、出行等领域数字经济进程,全球

数字经济发展进入了 2.0 阶段。

1946

1998

2016

7

数字经济2.0

全球经济的新诠释

实际上,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在颠覆和更新人们对企业和产业

的认识,还在加深对其宏观经济层面作用的认识。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两高一低”(高增长率、高就业

率、低通货膨胀率)的良好发展势头,并实现了 112 个月的连续增长,

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从理论分析和统计实践看,这大部

分是在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下,以 IT 为核心的数字经济驱动的新经济

发展带来的红利。

21 世纪 10 年代,迈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也享受着以数字经济驱动的

发展红利。2014年以来,中国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大“三去”(即去产能、

去库存、去杠杆)力度,传统产业增长缓慢,但是中国经济整体上出现了

明显的“高中低”现象,即高就业率、中速增长、低通胀。虽然现在没

有系统完整的分析表明,中国经济“高中低”就是包括数字经济在内的

新经济活动的成果,但是数字经济的强劲表现也许可以为解释这一现象

提供一些线索和证据。以阿里巴巴平台为例,提供的就业机会达 3083 万,

网络零售增长 25% 以上,网络零售价格指数低位运行,云计算、大数据

业务季度增长甚至高达 100%、200%。

回到 1946,展望 2016,向数字技术的未来开拓者致敬!

信息高速公路计划驱动美国连续增长

112 个月

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阿里巴巴云计算、大数据业务季度增长分别高达

100%、200%

8

数字经济 2.0 已来

近 20 年来,技术驱动全球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

经济进入 2.0 发展阶段。

技术拓展经济边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

等技术群落崛起,在经济社会领域的渗透日益深入,未来经济发展的技术

延展性不断增强,商业、产业、企业活动的边界不断拓展。在数字产业方

面,2015 年网络零售已占中国社会零售总额的 12.9%,智能制造和智能产

品成为德国工业 4.0、中国制造 2025、美国工业互联网战略的核心诉求,

智慧物流、普惠金融成为服务新业态。在数字生活领域,网络游戏、网络

约车、分时租房、智能交通等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日益活跃。在社会领域,

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信用的市政管理、城市交通、企业生产经营决策、

行政管理,日益成为管理者创新和变革管理模式的重要选择。2016 年天

猫双11全球购物狂欢节1207亿元的销售额、17.5万笔/秒的交易峰值、

12 万笔/秒的支付峰值,是未来 5 年消费场景的实战性预演,背后是云

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力量的支持。

数据驱动经济增长。从计量的角度看,PB 是大数据的临界点。根据

IDC《数字宇宙报告》,到2020年人类拥有的数据量以ZB(1ZB=1,048,576

PB)计量。预计,随着IoT的应用普及和在线化,人类将迎来“数据核爆”。

数据将如同农业时代的土地、资源、劳动力,工业时代的技术、资本一样,

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

技术驱动发展范式持续创新。传统工业时代形成了包括科技研发模

式、标准化流水线、批零体系、物质资源消耗等在内的发展范式,在数

字技术的驱动下,消费者成为推动创新的核心力量,产业模式的变革围

绕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展开。

在线常态化。到 2016 年,全球网民达 32 亿,智能手机用户达 25 亿,

在线用户将逐步拓展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到 2016 年 6 月,中国互

联网网民达 7.1 亿,渗透率已经超过 50%,日均上网达 3.8 小时。网络购

物、支付宝、滴滴打车等已经成为路边小贩卖菜,偏远农村地区大妈购物,

上班族出行的新常态,在线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存在。

协同治理渐成共识。随着数字经济生态系统复杂性不断增加,对治

理对象、手段、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

展,推动社会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

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多利益相关方共同

参与的去中心化特征的协同治理,逐渐成为社会新共识。如何界定生态

系统中政府、平台、企业、消费者、用户、技术服务商等各种角色的责、

权、利,如何判断“数据”、“账户”、“虚拟人格”等涉及的新规则、

法律适用性、甚至社会伦理等,都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绕不开的话题。

1Byte = 8 bit1KB = 1,024 Bytes1MB = 1,024 KB1GB = 1,024 MB1TB = 1,024 GB 1PB = 1,024 TB1EB = 1,024 PB1ZB = 1,024 EB1YB = 1,024 ZB1BB = 1,024 YB1NB = 1,024 BB 1DB = 1,024 NB

2015 年网络零售占中国社会零售总额

12.9%

2016 年双 11 单日销售额

1207 亿元

9

数字经济2.0

1.0 vs 2.0

数字经济 1.0 的核心是 IT 化,互联网刚刚开始发育。在这个阶段,

信息技术在传统的行业和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属于 IT 技术的安装期。通

过推广应用 IT 技术,大大提升了原有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了运行

成本。同时,成长起了以 IT 设备制造和相应软件业为主体的信息产业,

互联网开始兴起并得到初步应用,但是没有能在全社会形成成熟的互联

网商业模式。这个阶段持续到 21 世纪 10 年代。

近年来,基于数字技术、以互联网平台为重要载体的数字经济发展

开始兴起,我们称之为 2.0 时代。数字经济 2.0 的核心是 DT 化,即万物

在线互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数据成为驱动商业模式创新和发展的

核心力量。数字经济 2.0 架构在“云网端”新基础设施之上,生长出互联

网平台这一全新的经济组织,并带来了商业模式、组织模式、就业模式的

革命性变化。对比 1995 年和 2016 年两个时代的主要互联网科技公司,我

们可以发现二者在技术水平、业务方向、组织架构都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

图 1:数字经济 1.0 vs 2.0

iStar

Storage Computer Corp. ilive

iStar

Storage Computer Corp. ilive

数字经济 1.0 数字经济 2.0

基础设施 自建数据中心为主 云计算、互联网、智能终端等

技术群落 IT 技术 DT 技术

投入要素 “数据”开始体现价值 “数据”成为核心要素

代表产业 IT 产业,以及被 IT 化的各行业 DT 化产业,数据驱动的产业融合

商业模式 大规模定制 C2B

组织模式 传统金字塔体系受到冲击 云端制(大平台 +小前端)

资料来源:阿里研究院

15 大代表公司

数字经济 1.0 核心是 IT 化,数字经济 2.0 核心是

DT 化

Wavo Corporation

10

三大特征

架构在新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之上的数字经济 2.0,具有平台化、数

据化、普惠化三大特征。

数据化

新兴的数字经济 2.0,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度数据化。工业时代的公

司,以 IT 技术为核心实现数字化,数据的流动以及在线化范围有限,数

据应用场景主要局限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的生态圈之中。数字经济 2.0 时

代,数据的流动与共享,推动着商业流程跨越企业边界,编织全新的生态

网络与价值网络。正如埃森哲首席科学家齐韶先生所言:“云计算模糊

了企业内部 IT 与外部 IT 的界线……公司间传统的数据与程序相隔离的

状态将有望被打破,随之将出现新的商业生态和价值网络……未来五年,

公司间的业务流程可能会高速增长,这反过来将有助于商业生态系统的

建立……公司 IT 系统一旦穿过防火墙,就非常容易与其它公司的 IT 系

统实现信息交流与交换,从而越过公司界线执行业务流程。”1

1、齐韶 2011, 云计算三大预测 . http://book.ebusinessreview.cn/bookarticle-105298.html

平台化

平台是数字经济 2.0 的基础。依托“云网端”新基础设施,互联网

平台创造了全新的商业环境。信息流不再被工业经济供应链体系中巨头所

阻隔,供应商和消费者的距离大大缩短,沟通成本大大降低,直接支撑了

大规模协作的形成。信息的透明使得企业信用不需要和规模挂钩,各种类

型、各种行业的中小企业通过接入平台获得了直接服务消费者的机会。

在物种上,成熟的数字经济 2.0 平台上的物种极为丰富。以阿里巴

巴为例,平台为买卖双方提供了基础、标准的服务,大量个性化的商业服

务,则由生态系统内各种各样的服务商所提供。目前,服务市场已聚集数

万家服务商及服务者,为千万淘宝及天猫卖家提供服务,年交易规模数十

亿,提供了包括店铺装修、图片拍摄、流量推广、商品管理、订单管理、

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外包等相关服务与工具几十万个。

借助数字经济 2.0 平台能够实现超大规模的协作。在大淘宝的零售

平台上,大淘宝平台 +4 亿消费者 + 约 1000 万在线商家,共同构成了一

个超大规模的分工 / 协作体系。截至 2016 年 9 月 30 日,Facebook 月度

活跃用户为 17.9 亿人。据百度财报,2016 年移动搜索月活跃用户数也超

过了 6亿。这种超大规模的用户数,是工业时代的公司无法比拟的。

平台提供基础服务,个性化服务由生态系统内各种服务商提供

11

数字经济2.0

普惠化

在数字经济 2.0 环境中,“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特点,实现了

普惠科技、普惠金融和普惠贸易。

在科技领域,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按需服务业务形态使得个人及各类

企业可以用很低成本就轻松获得所需要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而不

再需要购买昂贵的软硬件产品和网络设备,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根据

阿里研究院测算,云计算的使用可以使企业使用 IT 的成本降低 70%,创

新效率提升 3倍。

在金融领域,以互联网信用为基础的新型信用评分模型,对于普惠

金融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大数据统计概率计算,可以使得

不同风险的个体得到精准的风险评估,从而能够匹配差异化的金融信贷

服务,让更多的个体享受到适合其各自风险特质的金融信贷服务。据网

商银行业务团队的计算,假设不良总金额保持不变,如有新型信用评分

模型的支撑,那么可授信的客户数量将大幅提升。可授信的企业类客户

数量将增长 360%,为原有数量的 4.6 倍;可授信的个人类客户数量将增

长 1600%,为原有数量的 17 倍。

在全球贸易领域,数字经济2.0为全球带来了普惠贸易的全新局面。

普惠贸易意味着各类贸易主体都能参与全球贸易并从中获利,贸易秩序

云计算的使用可以使企业使用 IT 的成本降低

70%创新效率提升

3 倍

数字经济 2.0 的运行过程中,“数据 + 算法 + 产品”的运作方式日

益主流,并最终趋向于一个“智能化”的形态。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战略

官曾鸣先生,在《智能商业:数据时代的新商业范式》一文中对此进行

了精彩分析:“用户行为通过产品的‘端’实时反馈到数据智能的‘云’,

‘云’上的优化结果又通过‘端’实时提升用户体验。在这样的反馈闭

环中,数据既是高速流动的介质,又持续增值;算法既是推动反馈闭环

运转的引擎,又持续优化;产品既是反馈闭环的载体,又持续改进功能,

为用户提供更赞的产品体验的同时,也促使数据反馈更低成本、更高效

率地发生。一言以蔽之,数据、算法和产品就是在反馈闭环中完成了智

能商业的三位一体的。”2

以滴滴为例,通过大数据的精准分析和匹配,出行市场得到了很大

改观。从滴滴专快车乘客端发单的应答率来看,2016 年 4 月的平均应答

率已经高达 90%,也即 90% 的乘客的出行需求都能得到响应,而传统出租

车的路边扬招成功率为 60%。即使在早晚出行高峰,滴滴专快车的应答率

也分别达到了 87% 和 90%。3

智能商业:数据 +算法 +产品

数据推动智能商业

2、曾鸣 , 郭力 , 尼古拉斯·罗森鲍姆 2016, 智能商业 :数据时代新范式 . http://www.hbrchina.org/2016-02-22/3839.html.3、滴滴政策研究院 2016, 2015-2016 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 , 北京

12

4、阿里研究院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 互联网时代的全球贸易新机遇——普惠贸易趋势 . http://i.aliresearch.com/file/20150613/20150613141309.pdf

也将更加公平公正。普惠贸易包括以下几个特点:弱势群体能够参与国际

贸易;贸易流程更加方便透明;国际贸易信息对称;全球消费者能方便购

买来自全球任意地点的商品;贸易中的参与主体,如消费者、小企业,都

能从中获益。4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eWTP 理念得到积极认可,正是普惠贸

易快速发展的例证。

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帮助各类贸易主体都能参与全球贸易并从中获利

13

数字经济2.0

数字经济 2.0 可以大致分为四层架构 : 支撑层,包括基础设施和基

础技术;数据层,是整个经济体系的数据引擎;商业层,是基于支撑层

和数据层的经济活动;治理层,是整个体系的治理规则和制度安排。

数字经济 2.0 四层架构

图 2:数字经济 2.0 四层架构

资料来源:阿里研究院

第一层——支撑层

数字经济 2.0 的支撑层是以“云网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与以人工

智能、区块链、生物识别为代表的新技术集群,这些技术融合起来共同

支撑起商业创新和运营。

“云网端”是新基础设施

在工业经济时代,经济活动架构在以铁公机(铁路、公路和机场)

为代表的物理基础设施之上,而数字经济 2.0 时代的新基础设施已经变

成了以“云网端”(云计算、互联网 / 物联网、智能终端 /app)为代表

的技术平台。

云:作为在线数据的存储、处理、分析的主要技术,经历近 10 年的

发展,其成本、效率优势已经逐渐成为创新的后端技术基石。小企业、

大企业、政府和金融行业都纷纷拥抱云计算服务,云已经成为普惠科技

的代名词。更大规模的并行计算、混合云、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等是未

来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 GPU 芯片的发展也将助力基于大数据的人

工智能应用。

数字经济 2.0 的新基础设施已经变成以“云网端”,即云计算、互联网 /物联网、智能终端 /app,为代表的技术平台

数据产权、数据资产、数据流动与共享、数据保护、数据伦理、数据成为生产要素数据

商业

治理

商业模式:C2B

组织模式:云端制

就业模式:自由连接体

运行机制

产业图景

云、网、端、域名、TCP/IP、OS支撑 人工智能、AR/VR、物联网、计算机视觉、无人机/

无人驾驶/机器人、4D打印、区块链、量子计算……基础设施技术

新零售

新制造

新金融

新生活

环境:多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公平和自由竞争的开放市场

原则:促进创新、主体公平、技术中立、福利最大化

方式:协同治理、数据治理、平台治理

2

3

4

1

14

网:作为数据传输的基础设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是用户端

体验的关键。将于 2020 年推向市场的 5G 网络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

网络体验,同时还将满足未来万物互联的应用需求,能够满足消费者对

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更高的网络体验需求。同时,以谷歌气球计划

和 Facebook 无人机计划为代表的创新技术结合不断发展的卫星网络会在

不远的未来带领大家进入“空中网络”时代,使得尚未联网的人们不管

多么遥远,多么偏僻,都会成为在线的一分子。

端:过去 20 年发展的端主要是手机、电脑以及手机端的 app,并带

来了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未来物联网智能终端的多样性以及工业设备的智

能化,会为万物互联网奠定“物物在线”的基础,也会成为未来“数据核

爆”的最重要因素。传感器技术、标签技术、控制器技术、嵌入式系统、

物联网操作系统等技术及标准的统一将会成为发展的关键。低功耗内存和

电源的物联网操作系统是重要方向,不同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技术

变得格外重要。同时,伴随着端的智能化水平提升,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可

能成为并行发展的趋势,边缘计算会赋能端设备更强的智慧,形成互联、

智能到自动自主的三个发展阶段。

新技术跨界融合是未来

人工智能:伴随着“云网端”基础设施技术的成熟,以计算 + 算法

+ 数据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成为未来万物智慧的基石,推动生物

识别、区块链、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VR/AR、3D 打印、人机

交互等多种泛 ICT 技术的成熟。制造业、交通、服务业、医疗行业、金

融业等多个传统行业,都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崛起而变得不同。比如,未

来无人驾驶汽车主宰的交通系统,将不再需要红绿灯和交通标志,驾照

也将是个过时的概念;机械制造未来可能由智能机器与人协同完成,机

器的行为会基于数据 + 算法不断迭代优化,成为机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

基础;机器人还将被用于快递、清洁、洗碗和强化安全,未来用于家庭

娱乐和教育的机器人会走入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很多职业都会消失,

比如客户服务人员、电话营销人员、会计审计、零售人员等。

区块链:如果说今天的互联网是信息通过 TCP/IP 协议进行点对点的

传递,是信息互联网,那么,价值(比如电子货币、电子资产等)怎样

才能脱离第三方进行点对点的转移?区块链技术提供了实现价值互联网

的一种可能,会成为保障虚拟和物理世界一致性的技术。

生物识别:身份识别是实现人的虚拟与物理身份一致、保障账户体

系安全的核心手段,强安全性、防篡改是身份识别技术的主要特征。我们

看到身份识别的技术在从传统密码转向生物识别的方向,脸部识别、指纹

识别等技术都已经开始在很多账户体系中得到应用。未来声纹、虹膜识别、

掌纹、心跳、DNA 识别以及行为生物识别等技术会获得长足发展,集计算

机与生物技术于一体的多种生物特征的融合认证,会成为身份认证技术

的重要发展方向。

以计算 +算法 +数据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成为未来万物智慧的基石

区块链技术提供了实现价值互联网的一种可能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可能成为并行发展的趋势,形成互联、智能到自动自主的三个发展阶段

15

数字经济2.0

图 3:支撑数字经济 2.0 的技术体系

资料来源:阿里研究院

第二层——数据层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 2.0 的核心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价值体现需要利

用支撑层的技术群落实现:从数据端(app 或智能终端)产生,通过网络

传输到云端,在云端的大数据平台上进行存储、处理、共享和分析,通过

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相关算法实现数据在不同业务场景的应用价值。

工业经济时代的能源概念更多是指以石油和煤等自然物质资源为代

表的能源,而数据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新能源。数据是物理世界在虚拟空

间的客观映射,过去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以人人在线为主要特点,仅

仅是数字经济的开始,未来物联网时代,物物在线,原子比特世界融合成

一体,人、事、物都在实时被数据化,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瞬间

就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才真正使得在线成为常态。

数据 1.0 vs 2.0

在互联网没有出现之前,数据就已经存在,但互联网的发展才使数

据沉淀和利用变得更为容易,而且数据“在线”远比“大”更能反映其本质。

大量传统企业进行了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搭建了信息系统,产生了大量

数据,但这些数据大多是作为附属物而存在,可以称之为死数据,无法

产生真正的经济价值。数据只是收集、分析和查询,无法真正支撑决策

和预测,经验还是主导因素。数据以局部流动为主,数据的互联互通很难,

数据收集、处理的技术成本高昂。

数字经济 2.0 是在线产生的数据,是活数据。数据用于记录、反馈

和提升互动体验,过往杂乱、无用、静态的数据因为在线而变得鲜活,

数据“在线”远比“大”更能反映其本质 ,数字经济2.0 是在线产生的数据,是活数据

16

图 4:数字经济 1.0 与数字经济 2.0 的数据特点对比

资料来源:阿里研究院

第三层——商业层

商业层是基于支撑层和数据层的商业活动,更直接地说,是数字经济

2.0 孕育的微观层面的商业模式、组织模式、就业模式,以及中观层面上

的产业构成。

运行机制

商业模式:从 B2C 到 C2B

到上世纪 70 年代,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消费品行业,都出现了供过

于求的局面,卖方市场逐渐转为买方市场,个性化消费的浪潮开始出现。

麦肯锡的一份调研报告表明,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市场需求平均预

测准确率能达 90% 以上,到了 80 年代只有 60-80%,而到了 90 年代末 21

世纪初,进一步降低到 40-60%,即所生产出来的一半产品并不是消费者

真正需要的,而与此同时消费者真正想要的很多需求又没有及时得到满足。

在互联网普及之前,受限于产销消三者之间互动效率低下,任何企业都无

法真正满足海量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即使是跨国公司强大的供应链体系

也是如此。

图 5:个性化需求崛起

资料来源:《科学运营》5

5、改编自肖利华等著,《科学运营——打造以品牌为核心的快速供应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P6。

数据拥有了生命,能够用于量化决策与预测。发掘数据价值的技术成本降

低,数据可以用在全局流程及价值优化,并且实现真正的数据业务化,产

生新的社会经济价值。以阿里巴巴为例,基于淘宝和天猫的大量消费者和

商家数据,支撑起了蚂蚁小贷、芝麻信用等相关业务。

数字经济 1.0

数字经济 2.0

消费品行业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卖方市场逐渐转为买方市场,个性化消费的浪潮开始出现

17

数字经济2.0

在数字经济 2.0 的商业环境下,基于越来越肥沃的个性化需求土壤,

真正能够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 C2B 模式,已经开始快速发育,其动力、

形貌、机制、特征也已初步显现。C2B 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 消费者驱动:工业时代的商业模式是 B2C——以厂商为中心,数

字经济时代的商业模式则是 C2B——以消费者为中心。

• 以客制化等方式创造独特价值:客制化意味着消费者不同程度、

不同环节上参与,在供过于求的时代将创造出独特的体验价值。

• 网络化的大规模协作:过去二三十年基于 IT 技术发展起来的线性

供应链,今天必须要能够在 DT 环境下实现大规模、实时化、社会

化的网状协作。

• 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平台:类似于工业时代的公用电厂,云计算

是 DT 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商业基础设施。

个性化营销、柔性化生产和社会化供应链的不断演绎,以及它们之间

的协同互动,成为了支撑和推动 C2B 模式不断展开的基石,也是它得以运

作的内在机制。目前,数字经济 2.0 众多的先行者,正在以充满想象力的

创新,探索未来的蓝图。在前端,他们或是提供相对标准化的模块供消费

者组合,或是吸引消费者参与到设计、生产的环节中来。在企业内部,他

们提升组织能力,以平台 + 前端等方式去对接个性化需求。在后端,他们

积极调整供应链,使之具备更强的柔性化能力。

图 6:C2B 商业模式的基石

资料来源:阿里研究院

个性化营销

• 新技术让企业获得了高性价比、高效率的个性化营销手段,此前无数分散的需求,现在能够聚合成为个性化的细分市场。

• 而消费者同样也可以由此向企业表达个性化需求,或是以不同形式参与到定制的各个环节中去。

柔性化生产

• 柔性化生产的演变,是制造业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底层革命,其间所发生的,是一次次的细微的、但却是持续不断的创新。

• 数字经济2.0所汇聚的海量需求,正在倒逼整个社会生产过程的进一步柔性化。

社会化供应链

• 网状实时协同的价值网已经开始冲击线性供应链,生态圈运营也开始代替产业链的位置。

• 当越来越多的数据实现共享,基于大数据的、大规模实时协作的价值协同网也将逐渐成为现实。

社会信息基础设施

• 以“云网端” 为代表的新基础设施大大提升了社会的信息效率,降低了沟通成本,使得新的商业模式得以产生。

个性化营销、柔性化生产和社会化供应链成为支撑和推动 C2B 模式的基石

18

图 7:云端制组织模式

资料来源:阿里研究院

组织模式:从金字塔到云端制

金字塔制是工业时代普遍的组织形式,公司由上至下形成了严密的

系统体制,每个雇员在授权的范围内完成工作。在数字时代,“云端制”,

即“大平台 + 小前端”,成为了较为普遍的组织方式。“全球最大的出

租车公司 Uber 没有一辆出租车,全球最热门的媒体所有者 Facebook 没

有一个内容制作人,全球市值最高的零售商阿里巴巴没有一件商品库存,

全球最大的住宿服务提供商Airbnb没有任何房产”,这句广为流传的语句,

所刻画的正是这一情形。

云端制具有四大特征:大量自主小前端、大规模支撑平台、多元生

态体系以及自下而上的内部创业精神。数量众多且规模较小的自主型前

端,在被赋予自主权的同时,也承担全部或部分盈亏。大规模支撑平台建

立标准且简洁易用的界面,使每个职能模块化;形成资源池,便于资源

共享;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形成新特色及新能力,如大数据分析、机器

深度学习和创新辞典等。借力生态体系,使体系内的企业能够互相影响,

协同治理,相互合作,进而为创造更大的价值提供可能性。

商务平台技术平台

供给端大众化,需求端海量化内部众多业务团队的小前端

服务商:众多不同类型的生态物种

政府、行业协会、技术社群、用户自发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平台等

“云端制”,即“大平台 +小前端”,是数字经济 2.0 较为普遍的组织方式

19

数字经济2.0

就业模式:从八小时工作制到自由连接体

在工业时代,工作、生活、学习相互割裂,个体无法柔性安排工作与

生活,较为严格地遵守八小时工作制。在数字时代,就业模式转变为自由

连接体——越来越多的个体都成为知识工作者,人人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

这让个体的潜能将得到极大释放,每个人的特长都可以方便地在市场上“兑

现”。逐渐呈现出了自由连接体的新形态。同时,个体的工作与生活也将

更加柔性化。工作、生活、学习一体化的 SOHO 式工作、弹性工作等新形

态将更为普遍。当然,“人人都是专家”,“人人也都必须要成为专家”,

这既意味着某一能力的优异,也意味着要像专家那样“每个人都是自己的

CEO”——自我驱动、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提升。

如果放眼更长远的未来,“个体作为经济主体的崛起”,更是一个宏

大历史进程的一部分。如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周子衡认为:“公司将不再是

经济活动的主体,个人将成为经济的主体。公司理性最终要被个人理性所

解构与替代。这是近两个世纪以来经济矛盾的根本所在。就是说,经济问

题的中心,将不再是所谓的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掩盖下的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而是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也认为:“如果说全球化 1.0 版

本的主要动力是国家,全球化 2.0 的主要动力是公司,那么全球化 3.0

的独特动力就是个人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竞争……全世界的人们马上开

始觉醒,意识到他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可以作为个体走向全球;

他们要与这个地球上其他的个人进行竞争,同时有更多的机会与之进行合

作。”

个体的工作与生活也将更加柔性化,SOHO 式工作、弹性工作等新形态将更为普遍

产业图景

从 PC 互联到移动互联,再到万物在线互联,新产业建立在数字融通

的基础上。个人在经济上参与的广度、频度、深度甚或强度都获得了极大

的提升,成为社会经济体系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居民家庭部门庞大的经济

势能得到极大的释放,使之成为社会经济体系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企业部

门必须直面数量庞大的个人用户,个人选择直接成为经济活动中最为强劲

的力量,企业选择则退而求其次,努力与居民家庭部门的经济决策相适应。

生活、零售、制造、金融的产业图景都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新生活

未来,人们在学习、工作、休闲、社交、娱乐时的行动,首先会被全

方位实时地用数据的形式记录下来,这相当于在虚拟世界保存了个人生活

轨迹。挥动手臂开启的视像屏幕、自动调节温度湿度亮度的室内环境控制

系统、饮食配餐的电子助手、传递时尚资讯与配搭技巧兼具购物功能的智

能衣柜、休闲娱乐的机器伴侣、睡眠中监测健康的元件……时刻在线连结。

那些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设计运转的产业部门如零售、制造、金融等,组

合变化出多种多样的产业图景,为人们的未来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便利和想

象空间。

全球化 3.0 的独特动力是个人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竞争

个人选择直接成为经济活动中最为强劲的力量,生活、零售、制造、金融的产业图景都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20

图 8:“在线”生活

新零售

商品是数据化的商品,消费者是数据化的人,既有“实像”又有“虚像”。

消费者实时“在线”,品牌商与零售商利用数字技术随时捕捉全面全域信

息感知消费者需求,完成供需评估与即时互动。利用数据化技术,在全

域范围内塑造品牌形象,传播品牌知识,营销品牌商品,提供多样化服

务,将品牌商品与服务通过经数据化管理的各个通路呈现至消费者面前,

在线流转智能计算即时生产的数据知识,产生千变万化的双向即时互动,

最大限度地即时影响消费者,激发消费者潜在的消费需求,服务消费者

做出消费决策。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始终贯穿于企业间流通环节的流转

设计,以及企业内全供应链的设计。技术带来数据的流动,流动带来流通

链条与供应链条的柔性与自适应性。数据化管理为实现最优最短流通路

径,库存最优化乃至“零库存”提供精细的决策支持,“智能仓配一体化”、

“智能供应链”、“智能物流”的发展,将大大提升流通业的整体效率,

流转耗损最终朝着无限逼近“零”的理想状态发展。

新制造

未来全球制造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以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

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为主的全新技术革

命将催生面向未来的新制造。

生产工艺与数据融合。未来制造业更加强调分散,降低集中控制度,

增加生产设备的自主控制,把分散的自主智能化的制造设备,通过网络的

形式紧密地联接在一起,即用技术手段实现人的控制在时间、空间等方面

的延伸,本质上是人、机、物的融合。具有更开放,更积极通讯的系统结构,

更具动态性和灵活性,从而能发掘出更多优化的可能,预计可提高生产

效率 30%。

新金融

新金融首先打破了传统商业银行体系对于账户资源的垄断,一系列

的网络交易平台提供了大量的账户资源,个人或小微企业开立了大量的

虚拟资金账户,用以操作支持其金融交易活动。在印度,电子钱包 Paytm

拥有 1.35 亿活跃用户,每 9 个人中就有 1 个人使用 Paytm。2014 年底

Paytm 正式推出了基于手机终端的电子钱包。支付场景日益丰富,用户能

在更多地方不受限制地使用自己的电子钱包。目前,Paytm 已经获得印度

央行发放的第一张支付银行牌照,并获准在印度市场开展支付、储蓄、汇

款、转账等银行业务,为印度小微企业和低收入家庭提供低费率金融服务。

0:0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家庭健康 智能交易工作与交流 娱乐 家庭健康

资料来源:阿里研究院

21

数字经济2.0

图 9:数字经济 2.0:阿里巴巴的商业实践

资料来源:阿里研究院

归根结底,产业的未来、商业的未来、知识的未来、文明的未来,就

是人的未来。数字经济 2.0 的新生活、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就是未

来产业图景的真实写照。

新技术:新经济的发动机,它并不是单一的某种技术,而是涵盖了多种技术融合的技术群落。它不仅是指互联网、物联网等近景技术,还包括DT与生物、材料、能源、航空、认知科学等相互融合之后诞生的未知技术。它具有开放开源、跨界融合、实时在线、人工智能、加速演进、普惠等新的特征。

新能源:指人类自己创造的能源——数据。数据是物理世界在虚拟空间的客观映射。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数据量、数据种类更是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新能源与新技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也支撑着新零售、新制造和新金融等多个新产业的到来。

新生活:全时在线的消费者新生活。

新零售:以消费者为中心,线上/线下相互融合,高效普惠的泛零售业态。阿里巴巴依托多年来沉淀的消费者数据,通过对阿里系零售平台(天猫、淘宝、聚划算)、优酷、UC、高德、阿里音乐等多平台数据深度融合,以Uni ID将数据在线串联,结合线下数据,为品牌商和零售商带来线上线下全域营销、全域零售的新模式。

新制造:指应用互联网、IOT、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制造模式。通俗地讲,就是用“新的制造方式”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

新金融:以技术和数据为驱动力,以信用体系为基石,与日常生活和实体经济紧密结合,使所有社会阶层和群体平等地享有金融服务的普惠型金融服务。

eWTP(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电子世界贸易平台)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化,让消费者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全球买、全球卖”。

阿里健康

新能源生意参谋

御膳房

新技术云盾 YunOS

数据(零售、物流、金融、文娱)

22

第四层——治理层

技术不断开拓经济边界,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

和以数据为驱动力的数字经济 2.0 必将带来各种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既

包括新旧权利的调整,更反映新旧监管方式的更替,由此必然生长出新治

理规则。传统的工业经济的治理体系显然已不再适应,需要创新和变革。

在体现“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特征基础上,数字经济 2.0 将形成

独特的治理原则、重要治理领域以及相应的治理方式。

图 10:数字经济 2.0:治理框架

治理原则

治理挑战

治理方式

促进创新

主体公平

技术中立

福利最大化

自然人主体

数据

税收 反垄断

信用

知识产权

数据治理

资料来源:阿里研究院

治理原则

促进创新原则

数字经济 2.0 是创新经济,没有创新,就没有数字经济 2.0。在线购

物、普惠金融、云计算、无人驾驶等等,无一不是创新的成果。创新是数

字经济 2.0 最重要的特征。创新带来了经济繁荣,创新提高了社会福利。

未来,数字经济 2.0 要进一步发展深化,必须依靠创新。

主体公平原则

小微企业、年轻人、妇女、普通个体,甚至残疾人,都应该享受到

和大企业、其他人同样的待遇。数字经济 2.0 为实现更为普遍的公平提

供了条件,为长尾人群获得优质服务提供了可能。数字经济 2.0 能够充

分为小微企业、个人参与经济活动赋能。例如,普惠金融使年轻人、小

微企业获得平等的金融服务;云计算使个人、小微企业获得平等的 IT 基

础能力服务;eWTP 为个人“买全球”提供了通道;“新制造”能够满足

个性化定制需求。

技术中立原则

平台是数字经济 2.0 的主要载体。平台责任划分不但关系着平台这

种组织形式的发展,更关系着数字经济 2.0 的发展。平台既可用于正当

技术不断开拓经济边界,传统的工业经济的治理体系显然已不再适应,数字经济 2.0 需要全新的治理体系

23

数字经济2.0

交易,也可被非法利用。在海量信息、海量交易情况下,平台所有者无法

甄别所有信息或交易是否合法。如果对平台施加连带责任,平台将无法承

受。为促进平台这一新“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应坚持技术中立原则。

福利最大化原则

数字经济 2.0 的发展,带来新与旧、先进与落后、发展与保守的对立

与摩擦,如大数据带来个人数据分享和保护的矛盾,跨境电商带来个人国

际贸易与传统国际贸易的矛盾,自动驾驶带来与传统交规、责任认定等方

面的矛盾。在处理这些权利冲突、监管困境时,不应片面保护某一方的权

利、利益,而应考虑社会总成本、总福利,应使社会总成本最小化,总福

利最大化。

治理挑战

数字经济 2.0 在自然人主体、数据、税收、反垄断、信用、知识产权

等方面面临挑战,在这些领域,既有权利的冲突,也有监管的困境。

自然人

数字经济 2.0 提供了以前所不具备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新的信用

体系以及监管手段的改变,为商业活动准入门槛的降低创造了条件,自然

人因此可以获得以前所不能具有的权利。首先,自然人获得开网店的权利;

其次,自然人获得国际贸易的权利。自然人在商事活动中获得的这两项基

本权利,需要目前的工商和国际贸易管理方式、国际贸易规则等与之相适

应。

数据

数据是新生产资料,是数字经济 2.0 的新能源。大数据是智慧商业、

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政府、智能制造等一切智能的基础,没有大数

据,数字经济 2.0 将缺乏动力。数据产生、收集、存储、加工、使用于不

同的主体,既有个人、企业,也有政府。数据只有充分利用,才能发挥其

价值,才能为个人、企业、社会带来福利。在明确数据权属的基础上,促

进数据在不同主体之间充分分享,是数字经济 2.0 的内在要求。

税收

在税收领域,相对于传统商业形式创造的财富而言,数字经济 2.0 在

交易体量、从业者数量、网络渗透率等方面,均处于从属地位。在这个阶

段,一方面应给予扶持性的政策,推动其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

在游戏规则上设定等同的起跑线。在税制设计和税收征管上,应做到扩大

税基、实质公平、简单透明、促进遵从,逐步转向以所得税和消费税为主

体的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的税制。

反垄断

在反垄断领域,由于数字经济 2.0 快速创新的特点,使相关市场、市

场支配地位等都具有暂时性和不稳定性。数字经济 2.0 的动态性特征使现

行反垄断规则受到很大冲击。同时,平台是数字经济2.0的重要组织形式,

平台具有外部网络性特征,规模越大越具有社会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

自然垄断趋势,因此对平台的反垄断政策应有别于传统工业经济。

24

信用

信用是数字经济 2.0 的灵魂,没有新型的信用体系,数字经济 2.0

就无法发展起来。用更多元化的数据、覆盖更海量的各类主体、提供与

每一主体信用相匹配的精准服务,正在成为大数据时代信用发展的现实。

在此进程中,信用治理应特别注意两大问题:一是严格区分作为软约束

的信用惩戒和作为硬约束的行政处罚的边界,避免以失信惩戒之名,行

行政处罚之实;二是多方协同共治,严厉打击炒信等灰黑产业链,促进

产业健康发展。

知识产权

在知识产权领域,数字经济 2.0构建了全国乃至全球统一的大市场,

商品种类多,数量大,创新迭出。这使得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权利

人依传统渠道的管理方式面临“失灵”,且在特定地域内的特定阶段凸

显出许多特定的历史问题。因此要特别注重网规,特别是大数据和协同

合作的治理方式,呼吁各利益相关方各司其责。

治理方式

协同治理

数字经济 2.0 是一个去中心化、多元参与的生态化文明,每个主体

都有更多平等参与的机会,协同治理是其核心。传统的集中单向、侧重

控制的封闭式管理将无法适应新经济发展,多元参与、侧重协调的生态

式治理是时代的要求。

数据治理

大数据治理是指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

实现治理手段的智能化。如城市交通治理,运用交通实时大数据分析车流

量,可以减少拥堵。购物平台的打假、炒信,面对海量商品、海量卖家

买家、适时交易、碎片化交易等特点,利用传统的商业监管方式已无法

应对这些新情况,而利用图片识别技术、先进算法、大数据分析等方法,

可较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平台治理

平台治理是指应合理界定政府、平台、第三方的责任,发挥平台的

枢纽作用,对与平台相关的问题进行治理。淘宝平台的治理是协同治理、

数据治理很好的例子。淘宝是一个巨型平台,涉及 1000 多万卖家和 4 亿

多买家,以及海量的各种类型的网络服务商。借助平台规则,各类主体积

极参与相关问题的治理。例如淘宝大众评审机制,截至2016年 3月 31日,

“大众评审员”已超百万,投票数超过 1.5 亿次,判定的纠纷超过 367 万,

事项包括规则评审、交易纠纷判定、山寨品牌清理、不合理评价判定、

滥发申诉判定等平台各项治理相关业务。

25

数字经济2.0

从跨国公司到平台经济体

图 11:技术创新与组织形态演化

资料来源:阿里研究院

技术创新催生平台经济体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解放了人的体力,人类第一次能够进

行大规模的生产。生产组织从工场进入到工厂时代,并奠定了之后大规

模生产组织的雏形。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了电力,相比于蒸汽机,电力

是一种均质、稳定、可控的能源,不需要复杂的传动系统,生产组织从

工厂时代进入到公司时代。

IT 时代,公司开始数字化进程,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组织

变革的新动力。最早的计算模式以大型机和小型机为中心,界面对用户不

太友好,空闲时会浪费计算资源,更无法激发用户的主动性。这些很明显

的缺点,正反映和适应了工业时代典型的组织管理方式——命令与控制。

随后的“客户机 / 服务器”计算模式,一个很大的缺点,则是难以支持

大量用户的并发请求,这其实也正反映了当时被信息赋能了的员工与企

业的集中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

DT 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实现了连网,当越来越多的业务流

程在线运行,当一线员工掌握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当“云 +端”的结构成

为信息处理的主流,原来那种基于信息掌控的组织管理方式必将改变,互

联网的技术特性,也将在组织管理中留下深深的痕迹。比如开放性、分布

式、对等性等特征,在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都已经得到了体认与实践。

平台经济体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由数据驱动、平台支撑、并由高

度协同的经济活动单元所构成的,开放、共享、普惠的在线经济生态系统。

它的出现,是当前全球商业组织演化进程中最新型、最突出的形态。

平台经济体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由数据驱动、平台支撑、并由高度协同的经济活动单元所构成的,开放、共享、普惠的在线经济生态系统

技术进步

1760s 1870s 1940s 2010s (年代)

芯片、PC、互联网

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

平台

产业链

公司

工厂

第二次信息革命:数据革命—DT时代

美国,中国云计算,大数据

第一次信息革命:计算革命——IT时代

美国计算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能源革命——电气时代

美国电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动力革命——蒸汽时代

英国蒸汽机

4321

26

资料来源:阿里研究院

图 12:跨国公司 vs 平台经济体

平台经济体

跨国公司

平台经济体的网状协作

供应链是跨国公司的典型协作特征。这一供应链体系,通常是一种巨

型的网链结构,跨国公司和其他参与者主从关系明显。这不是一种柔性的、

可以快速建构和解构的合作关系,当然也不利于对个性化需求的快速满足。

即便作为链主的核心企业,清晰地了解现有供应链运行的不足,但它作为

最大的受益者,基于天然的自利导向,仍可能缺乏足够的变革意愿去持续

改进这一供应链的运作效率。相反,挤压非核心企业,却经常成为它自然

而然的一个选择,血汗工厂的出现即是一个例证。供应链正是工业时代商

业连接最复杂、最极致的体现。1959 年,全球最大的公司通用汽车的销

售额是 110 亿美元,资产为 79 亿美元,雇员超过 50 万人。今天,沃尔玛

在全球拥有 11500 家分店,2016 财政年度(2015 年 2 月 1 日至 2016 年 1

月 31日)的营业收入达到近4821亿美元,全球员工总数高达约220万名。

平台经济体的平台、消费者、服务商共同构成了网状协作。平台是平

台经济体产生的新物种,一般由一家或者少数几家公司构成,是整个生态

系统的基础,为消费者、商家提供信息、交易、物流等基础设施。海量的

消费者和服务商是平台经济体的主体,他们通过平台进行连接,完成信息

交换、需求匹配、资金收付、货物交收等经济活动。平台经济体的参与者

是自发、自主、快速聚散的柔性共同体,没有绝对主导的一方,整个组织

呈网状结构。体系内的企业能够互相影响,协同治理,相互合作,进而为

创造更大的价值提供可能性。大淘宝平台、4亿消费者、约1000万在线商家,

共同构成了全球最活跃的零售生态系统。

供应链连接

平台连接

平台经济体产生的两条路径

平台经济体的产生有两条路径:互联网原生与跨国公司转型。

Google、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等都是出生于互联网,不以产品作为

战略导向,而是着力建设平台、培育生态,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爆发性增

长。特别是在“云网端”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之后,各种类型的平台经济

体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未来,技术会不断拓展平台经济体的边界,可

以预见随着新一代技术的成熟与应用,生于互联网且融合实体商业的平台

经济体会迎来下一波爆炸性增长。

27

数字经济2.0

过去 10 年,科技型跨国公司正在快速转向平台经济体,并获得了巨

大的成功。以苹果为例,2008 年推出应用商店以来,吸引了近 40 万 app

开发者加入其生态系统,开发了上百万的app,完成了千亿次的用户下载,

是苹果获得手机行业 90% 利润的决定性因素。

传统行业跨国公司也在逐步培育自己的平台经济体。在工业设备领

域,以 GE 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在加速部署机器互联战略,通过终端的信息

收集设备和统一的数据平台,沉淀海量的机器运行数据,将形成一个全新

的机器设备运行维护的生态系统,GE 的 Predix 已初见雏形。汽车是手机

之外最重要的移动终端,车联网一直是各家整车厂商的必争之地。生态涵

盖范围已经拓展到车况跟踪、全生命周期保养维护、以及和汽车相关的各

种消费等。在医疗领域,除了大型医疗设备互联以外,问诊平台创新了

以往纯线下的看病方式,患者在医生选择、就医方式方面都有更多选择。

在最传统和保守的金融行业,我们也看到了通过平台生态系统进行营销、

软件开发的案例。

未来的平台经济体发展一定是双轮驱动的。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会

发现,开放共享的平台经济体的网络效应要远远超过传统的供应链优化

带来的价值。跨国公司转向平台经济体是必然的,但未必是 100% 平台经

济体化。

互联网原生与跨国公司转型是平台经济体产生的两条路径

图 13:平台经济体产生的两条路径

资料来源:阿里研究院

社交

互联网金融

科技行业跨国公司转型平台经济体

传统行业跨国公司开始向平台经济体转型

纯原生

机器互联

汽车互联

健康医疗

生活

金融

原生模式

转型模式

混合原生

搜索

视频

物流

房地产

交通

电商

旅游

28

税收

数字时代代表 工业时代代表

名称 国家 市值(亿美元)

成立时间 名称 国家 市值(亿美元)

成立时间

苹果 6053 1976 伯克希尔哈撒韦 4078 1956

谷歌 5482 1998 埃克森美孚 3766 1882

微软 4810 1975 强生 3152 1886

亚马逊 3584 1995 摩根大通 3037 1859

Facebook 3396 2004 通用电气 2823 1892

腾讯

2246 1999 富国银行 2811 1852阿里巴巴

2195 1998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2525 1877

Priceline.com 762 1998 宝洁公司 2291 1837

百度 587 2000 雀巢 2220 1867

Netflix 527 1997 沃尔玛 2200 1962

Salesforce.com 477 1999 中国移动 2124 2000

雅虎 395 1995 工商银行 2025 1984

京东 375 1998 罗氏制药 1955 1896

eBay 340 1995 花旗银行 1711 1812

网易 298 1997 汇丰控股 1618 1865

* 市值基于 2016 年 12 月 23 日收盘价格计算资料来源:Bloomberg,Investing.com,阿里研究院

平台经济体 跨国公司

平台经济体发展迅速,使用 2016 年 12 月 23 日价格计算,十大平台

经济体市值超十大传统跨国公司。十大平台经济体中,中国占三席。

十大平台经济体平均年龄仅为 22 岁,而十大传统跨国公司平均年龄

达129岁,苹果和微软分别为40和 41岁,刚刚步入中年,成长于IT时代,

并紧跟 DT 时代转型;其他基本上都在 21 岁以下,成长于 1995 年互联网

时代开启之后,Facebook 甚至只有 12 岁!反观传统跨国公司,沃尔玛、

伯克希尔·哈撒韦分别为54和60岁,成长于消费繁荣和投资盛行的年代;

其他的都在 100 岁以上,花旗银行甚至高达 204 岁。

2.9

3.0

跨国公司

平台经济体

129

22

市值(万亿美元)

平均成立时间(年)

十大平台经济体市值超十大传统跨国公司

图 14:十大平台经济体 vs 跨国公司 *

29

数字经济2.0

想象未来

过去 20 年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这轮技术自身的积累与

进步。而未来 10 年 , 这轮技术则向零售、制造、教育、医疗、文化等行

业深入渗透。与此同时,各种新技术将层出不穷,量子计算、区块链与生

物科技等将在未来获得突破性进展。伴随技术进步,经济组织也将进一步

演化,数字经济 2.0 时代的平台经济体将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阶段,成为

全球经济活动的主角,彻底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

想象一:自由连接体

在网络的连接下,数字经济将为社会创造上亿的就业机会,成为促进

民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亿万个体将成为数字经济生态系统中的

一个个自由连接体,未来社会就业将出现六个趋势:

• “平台 +个人”的“平台式就业”将成为基本的就业景观。

• 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式就业”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

• U 盘式就业、分时就业、斜杠职业等“灵活就业”将极大提升人

们的幸福感。

• 基于网络、跨越地理距离的“分布式就业”将越来越普遍。

• 基于数字技术的产业、商业和经济模式快速创新、快速演化、快

速迭代,大量高度细分、快速演化的新职业将大量涌现。

• 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大学生、农民工

等重点人群将获得更加公平、更加可贵的就业机会。

预计:

• 未来十年,数字经济将创造更多的岗位和就业机会,人类将更多

地倾向于成为芭蕾舞演员、专职音乐家、数学家、运动员、服装

设计师、瑜伽大师、小说作者等等,成为给机器人安排任务的“主

人”,人类和机器之间将形成一种共生共存关系。

• 未来二十年,八小时工作制将被打破,50% 劳动力将通过网络实

现自我雇佣和自由就业,灵活就业成为未来人们的重要就业形态。

• 未来二十年,在制造业领域 60%、服务业领域 30% 的重复、枯燥、

繁重劳动,以及大量的家庭服务将被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人工

智能机器人将成为重要的劳动力大军,形成人类特定时期的技术

性失业。

想象二:人人经济

在网络的连接下,每一个个体都有权力、有机会成为数字经济活动中

的活跃主体。每一个个体的创新、创业、创意、创造能力将得到极大释放,

人人设计、人人制造、人人销售、人人消费、人人贸易、人人银行、人人

物流等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将逐步涌现,催生人类经济活动的新范式,形成

人人经济的新景象。预计未来十年:

• 经济和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越制造业规模,

30

贡献全球 25% 的经济总量。

• 众创众设将成为企业与用户改进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的重要创新

方式,用户和消费者通过网络参与研发设计,成为企业聚集智慧,

提升研发设计能力的新渠道。

• 4D 打印将成为满足个人化、快捷需求的重要制造模式。

• 自然人经营权、消费权、资源获得权,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人类

的重要权力。人人都有利用互联网开设网店、开网约车、售卖自

家农产品、交换个人闲置物品等的权力;人人都拥有在全球范围

内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权力;人人都享有通过自己的信用、无需担

保平等地获得贷款等金融普惠服务的权力。

•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将成为数字经济服务业发展的新形态。每

一个个体在获得金融普惠服务、快捷高效物流服务的同时,也有

权力和义务为经济社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物流快递等服务并从

中获得收益和报酬。

想象三:平台经济体

技术的创新将伴随经济组织的变革,“共享平台 +企业 /个人”的经

济组织方式在未来 20 年将获得突破性进展。当小企业或个体接入到“平

台经济体”,他们将变得强大起来,能像大企业一样可以自由地进行创造、

创作并在全球分享、交易。个体只要有一块屋顶就能做太阳能的生意;

有一辆车就可以做网约车;通过手机甚至联网的眼镜就能买卖全球。阿里

巴巴不同于传统的跨国企业,从诞生第一天起就采用“共享平台 + 企业 /

个人”的经济组织方式。阿里巴巴提供新商业基础设施,消费者、零售商、

制造商与各类服务商等多种角色形成协同网络,构成“平台经济体”。预

计 :

• 未来五年,出现首个交易额过六万亿人民币的平台经济体。

• 未来五年,出现首个市值过万亿美元的平台经济体。

• 未来二十年,阿里经济体或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将支持

全球 1000 万小企业盈利和发展、服务于全球 20 亿消费者、创

造 1 亿就业机会。

• 未来三十年,80% 的全球贸易将由小企业 / 个人主导。

想象四:万物在线与数据核爆

移动互联网如同一个强大吸引力的黑洞,将世界万物连接在一起。到

2016 年底,全球网民数量将突破 35 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1/26。人的在

线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物的在线化也正在迅猛发展。人与人、人与物、

物与物构建了互联互通的网络,人与机器自由穿梭在边界日益模糊的虚拟

与现实之间,共同编织着生动的实时在线世界。数据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真正成为核心生产要素,通过在线数据、迭代算法、实时计算匹配供需,

进行市场资源配置。预计未来十年:

• 超过万亿传感器将接入移动互联网,超过 10% 的衣服、鞋、眼镜

6、数据来源于国际电信联盟 (ITU)。

31

数字经济2.0

等都能接入移动互联网,首款植入人体式手机也将上市。

• 无人驾驶汽车将占美国汽车保有量的 10%,人们将乐于使用汽车

共享计划而非使用私家车,全球范围内使用汽车共享服务的行驶

里程将超过私家车。

• 超过10%的人拥有人工智能私人助理,帮助我们买菜、饮食搭配、

健康建议、安排行程、补充知识等。

• 自然人机交互成为主流,人类可以通过自然语言、身体动作甚至

思考意识与机器进行交流。

• 全球的数据量将超过 230ZB,以数据计算为基础的零人工干预的

经济模式也将迅猛增加,将超过经济总量的 10%。

• 计算量将代替耗电量成为衡量经济活跃度的重要指标。

想象五:再造经济学理论

数字经济是以交易和账户为中心的经济体系,交易效率远远超过生产

效率,不同于以生产为中心的工业经济体系。从生产到消费,从柜台到平台,

从IT到 DT,数字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学带来三大冲击:一是诸如市场理论、

产业经济学理论、边际成本理论、博弈论、就业理论、产权理论、竞争理

论等一些具体领域;二是资源稀缺性、理性人等基本假设;三是方法论。

预计未来十年:

• 经济学研究者将更深入地参与到数字经济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

数字经济的核心概念,研究数字经济的核心问题,创造性地构建

起数字经济的理论体系或框架。

• 数据产权、C2B 产业组织、“平台+个人”的企业组织、互联网

信用等理论研究将取得突破。

• 对“平台经济体”的认识和测度取得突破并为社会各界接受,“数

字经济”作为一个专门门类,成为国民经济统计体系的新类别。

不管我们热切拥抱、还是熟视无睹,不管我们是兴奋、还是焦虑,我

们都将会与技术的大变革相伴而生。想象未来,许多主导我们生活、工作

的数字产品、数字服务还在路上,数字经济的创造才刚刚开始。

32

参考文献

Accenture 2015, Predictable Disruption: Looking to digital ecosystems for the next

waves of change.

Alibaba and ICT 2016, E-commerce in China opportunities for Asian firms. http://

i.aliresearch.com/file/20161017/20161017163807.pdf.

阿里巴巴 2016, 阿里巴巴生态系统互联网志愿者研究报告 . http://i.aliresearch.com/

file/20161010/20161010180743.pdf.

阿里研究院 2016, 新经济十大议题 . http://i.aliresearch.com/

img/20160318/20160318184202.pdf.

阿里研究院 2016, “新经济”的内涵、特征与价值 . http://www.aliresearch.com/blog/

article/detail/id/20850.html.

阿里研究院 2016, 读懂 G20 四大主题:洞悉数据时代经济发展动向 . http://i.aliresearch.

com/file/20160831/20160831103441.pdf.

阿里研究院,波士顿咨询 2016,平台化组织:组织变革前沿的“前言”. http://www.

aliresearch.com/blog/article/detail/id/21107.html.

阿里研究院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 互联网时代的全球贸易新机遇——普惠贸易趋势 .

http://i.aliresearch.com/file/20150613/20150613141309.pdf

Arthur D. Little 2016, Defining the digital organization.

CB Insights 2017, Global unicorn list.

Deloitte 2016, Where do you fit in the new digital ecosystem.

滴滴政策研究院 2016, 2015-2016 移动出行便民服务报告 .

Einav L. and Levin J. 2014, The Data Revolution and Economic Analysis, NBER.

European Union 2016, An Economic Policy Perspective on Online Platforms.

Germany Federal Ministry for Economic Affairs and Energy 2016, Digital strategy 2025.

GSMA & NERA 2016, A new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the digital ecosystem.

Innovate UK 2015, Digital economy strategy 2015-18.

美国商务部 1998, 浮现中的数字经济 .

Marshall W. Van Alstyne, Geoffrey G. Parker, and Sangeet Paul Choudary 2016,

Pipelines, platforms, and the new rules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ew Research Center 2016, Shared, collaborative and on-demand: the new digital

economy.

PwC 2013, The new digital ecosystem reality: 9 trends rewriting the rules of

business.

PwC 2016, 中国的互联网独角兽 .

齐韶 2011, 云计算三大预测 . http://book.ebusinessreview.cn/bookarticle-105298.html.

Skope Intelligence 2016, The Unicorn Club.

UK House of Commons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 Committee 2016, The digital

economy.

王坚 2016,在线,中信出版集团 .

WLADAWSKY-BERGER, I 2016, The rise of the platform economy, CIO Journal.

肖利华等 2008, 科学运营——打造以品牌为核心的快速供应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曾鸣 , 郭力 , 尼古拉斯·罗森鲍姆 2016, 智能商业 :数据时代新范式 . http://www.hbrchina.

org/2016-02-22/3839.html.

33

数字经济2.0

作者及致谢

指导:

高红冰(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

作者:

程 欣(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

杨 健(阿里研究院副院长)

宋 斐(阿里研究院副院长)

游五洋(阿里研究院副院长)

杨建辉(阿里研究院资深专家)

孔 翎(阿里研究院资深专家)

潘永花(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

吕志彬(阿里研究院专家)

视觉设计:

左佳鑫

致谢

数字经济已经登上时代大舞台。我们向这个时代致敬!

我们非常感谢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战略官曾鸣,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

坚,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对本报告的指导和支持。非常感

谢信息社会 50 人论坛成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梁春晓,中国信息经济学

会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王俊秀,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段永朝,清华大学华商研

究中心副主任刘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周子衡副研究员,国务院发展

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魏际刚研究员、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家 Niny Khor 和 BCG

全球合伙人李舒参与报告的讨论。还有多位专家为报告贡献了宝贵意见,包括 BCG

全球资深合伙人 Arindam Bhattacharya,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Kevin Kang,

Moody’s 信贷评级服务副总裁 Lillian Li,Bloomberg 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Tom

Orlik,Internationale Zusammenarbeit (GIZ) 高 级 顾 问 Nina Roth,Oxford

Economics 亚太区副总裁 Peter Suomi,麦肯锡全球资深合伙人、麦肯锡全球研究

院院长 Jonathan Woetzel,在此一并致谢。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