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Categories
Home > Documents > 企業工會的困境與突破webadm.tainan.gov.tw/tn/tainan/warehouse/{F0C257ED... ·...

企業工會的困境與突破webadm.tainan.gov.tw/tn/tainan/warehouse/{F0C257ED... ·...

Date post: 08-Jul-2020
Category:
Upload: others
View: 10 times
Download: 0 times
Share this document with a friend
15
企業工會的困境與突破 班級:2013 年勞工領袖大學高階班 組別:第八組 組長:19 陳俊雄 組員:12 郭銀良 28 陳宜安 41 吳福鐘 59 曾國森 62 趙惠萍 63 侯美吟 64 蔡嘉容 79 徐寶淨 85 李美芬
Transcript
  • 企業工會的困境與突破

    班級:2013 年勞工領袖大學高階班

    組別:第八組

    組長:19 陳俊雄

    組員:12 郭銀良 28 陳宜安

    41 吳福鐘 59 曾國森

    62 趙惠萍 63 侯美吟

    64 蔡嘉容 79 徐寶淨

    85 李美芬

  • 第八組-企業工會籌組困難與突破 1

    摘要

    工會產生與資本主義發展,存在著歷史上的必然關係。工會組織源於十八

    世紀工業革命,大部分西方人都在鄉間居住,以耕種和畜牧 維生,英國人口不

    斷增加,以及英國農業革命和圈地運動的後果,以致農業勞動力過剩,不得不

    尋求新的就業機會,於是他們前往都市,尋找工作,成為受雇者。但是他們因

    受到不平待的待遇,所處的工作極惡劣,而且工作低簾,付出與回收,並不成

    比例,也因為受雇者無能為力對抗掌控一切的顧主,不平衡的的關係,因而誘

    發工潮產生,工會組織因而誕生。

    當工人團結起來形成集體力量,就可產生了協商與談判的能力,進而要求

    雇主改善勞動條件,因此,工會可清楚定義成:基於共同利益而自發組織的社

    會團體。透過這個團體,可以與僱主集體談判工資薪水、工作時限和工作條件

    等等,工人透過集體協商達成保障工作權益及改善勞動件為目標。隨著 20 世紀

    後期新自由主義的興起,各已發展國家的工會勢力都有所衰減。

  • 第八組-企業工會籌組困難與突破 2

    目次

    摘要 .............................................................................................................. 1

    目次 .............................................................................................................. 2

    壹、緒論......................................................................................................... 3

    一、研究背景 ......................................................................................... 3

    二、研究目的 ......................................................................................... 3

    貳、名詞解釋.................................................................................................. 4

    一、工會法 ............................................................................................. 4

    一、勞動三權........................................................................................... 4

    參、研究範例..............................................................................................5~11

    肆、結論......................................................................................................... 12

    伍、參考文獻.................................................................................................. 13

    陸、附錄......................................................................................................... 14

    一、小組成員介紹

    二、分組討論、活動照片

  • 第八組-企業工會籌組困難與突破 3

    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

    目前許多工會的籌組,是因為企業即將倒閉才成立,例如這幾年的金

    融併購風潮,員工工作權朝不保夕,才促使某些金融業員工發起籌組工會。

    但這樣的工會生命週期短暫,一旦完成併購或自救完畢,就失去團結力,

    工會不是停止運作,就是跟隨企業被併購而消失。

    二、研究目的

    台灣勞工正面臨高失業率、非典型勞工急速上升的艱難困境,弱勢勞

    工如果沒有以新的模式團結起來,將處於被動且各個擊破的劣勢,勞工將永

    遠是經濟發展下的犧牲者而不是受益者。台灣工會的發展要開創新局,唯有

    大破大立,除了相關法令的大幅修改,既有工會幹部、勞工與政府部門,對

    工會的想像更是必須作徹底的突破,如此,台灣的工會發展才能擺脫歷史的

    低迷宿命。

  • 第八組-企業工會籌組困難與突破 4

    貳、名詞解釋

    一、工會法

    工會法於民國 18 年由國民政府制定公布,施行至今雖經 9次修正,但

    內容早已不符政經及社會大幅變遷後的台灣勞資關係,99 年 6 月延宕多年

    的「工會法」修正草案終於在立法院完成三讀程序。

    二、勞動三權

    我國俗稱之「勞動三權」,一般係指團結權、集體協商權與爭議權。其具

    體內容為:組織工會或加入工會的「勞工團結權」;與雇用者交涉有關勞動條

    件訂立勞動協約的「集體協商權」;勞工爭取主導地位以罷工、怠工、圍堵等

    各種團體行動,對資方施壓的「爭議權」。「工會」有哪些功能或任務?「工

    會將個別勞工力量凝結成強有力的勞工組織,使之與資方具有對等協商地位,

    並盡力維持勞工現有及未來想有的權益與福利」。惟否定論者言:「工會時挾

    持法令保護傘致紀律鬆散,爭取勞工權益從不衡酌資方給付能力或國家財政,

    且部分工會淪為勞健保代辦處,勞工期待之功能難以彰顯」。似乎勞工期許工

    會可有求必應,工會希冀勞工團結支持,資方寄望成本極小化利益極大化與政

    府一貫勞資和諧的主張等,一直圍繞在勞、資、政三方間,新「工會法」也於

    100 年 5 月 1 日正式施行。實施之際,將併同新「團體協約法」與新「勞資爭議

    處理法」。三法皆有重大修正之處,同時施行之後對於台灣的集體勞資關係勢必

    產生一些衝擊,工會組織也將面臨一個嶄新的環境,未來工會的運作與發展很

    值得觀察

  • 第八組-企業工會籌組困難與突破 5

    參、研究範例

    本份研究範例將以南山人壽企業工會做為例子,探討企業工會運作上的

    困難與如何突破。南山人壽目前員工約 3 萬人,加入企業工會人數約 6 千人。

    一、企業工會籌組及運作上的困境

    A.勞方的心態

    1 資訊不對等,很難將資訊完整傳達給每位會員

    2 會工自我定位不明確,有人認為公司制度是顧佣制或承攬制

    3 期待又怕受傷害,心情矛盾,不確定加入工會能得到什麼

    B.資方的心態

    1 不希望勞方太團結,易成勞資對立局面

    2 擁有資源,財大氣粗

    3 罰金過低,勞退罰金 2~10 萬

    C.公部門的心態

    1 有法令、不主動執行-人力不足

    2 能做的都做-無能為力

  • 第八組-企業工會籌組困難與突破 6

    二、企業工會籌組及運作上如何突破

    A 加強教育訓練,提升會員權利、義務的常識與專業知識

    B 加強資訊宣導,傳達應快速、確實、運用科技產品,如 FB 粉絲團、部

    落格、Line 群組、各辦公室設置工會公佈欄

    C 建請政府將罰款金額提高,並修法使罰金可以彌補勞工權益損失

    D 工會需善用團結權,團結勞工,集合大家的力量

    E 辦理教育訓練,讓會員知道,工會與資方是夥伴關係,並不存在完全對

    立,畢竟覆巢之下無完卵

    F 要借用每一個事件機會大幅擴充會員

    G 善用結清年資議題,健保保費追繳議題,辦理勞健保轉回公司說明會,

    鼓勵加保職業工會的員工透過企業工會轉回公司加保勞健保

    H 善用南山資方上市在即案,積極與資方進行集團協商權

    I 工會未來應大力擴充會員人數,達成絕對多數會員工會,才可讓資方敬重

    勞方代表,所以設立組織發展委員勢必在行。目標吸收全體南山內、外

    勤員工。

    J 建立勞資雙方暢通的溝通平台,提升彼此高度信任,唯有信任才能化解

    勞資對立危機。

  • 第八組-企業工會籌組困難與突破 7

  • 第八組-企業工會籌組困難與突破 8

  • 第八組-企業工會籌組困難與突破 9

  • 第八組-企業工會籌組困難與突破 10

  • 第八組-企業工會籌組困難與突破 11

  • 第八組-企業工會籌組困難與突破 12

    肆、結論

    台灣的工會即將邁入此經濟性集體協商之際,台灣的產業結構在最近幾年

    又面臨大幅度的轉型,傳統製造業的外移,服務業急速發展,但是服務業勞工

    零散化以及非典型僱用型態的盛行,都將衝擊到台灣工會發展與成長。另外由

    於工會聯合組織的開放,特別是對於全國層級或是地方縣市層級的總工會衝擊

    相當大,過去該聯合組織由於一直受到政府資源的補助,因此在開放多元化之

    後,造成在工會選舉當中失利的一方,及另組一聯合組織,亦即成立另一個政

    治山頭,全國性工會突然增加,但是基層工會持續減少的怪現象。這種開放後

    的多元,到底是另一個整合的前階段,還是持續分裂的開始?值得進一步探討。

    換言之,如果台灣的工會聯合組織依然停留在地區層級工會的發展,著力

    於搶奪政治資源上,那麼未來台灣的工會聯合組織恐怕將會持續分裂,以爭取

    各自的政治資源。但是如果是朝向經濟性的產業或職業層級聯合組織上發展,

    那麼其在面對雇主時,是必要聯合更多的勞工才會更有實力與其協商,如此一

    來,工會的發展才有可能更加壯大與團結。台灣的工會發展在工業化興起的時

    代,並沒有伴隨著形成工會集體談判的力量,另一方面卻緊緊地受到政治的統

    合,此時束縛工會的法令即將鬆綁,卻必須面對嚴酷的經濟衰退以及新興的僱

    用型態。台灣工會的現在正走在歷史的十字路口,特別是在如果勞動三法通過

    之後,到底會是台灣工會新生的契機?還是混亂的開始?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 第八組-企業工會籌組困難與突破 13

    伍、參考文獻

    台灣勞工季刊 http://book.cla.gov.tw/2008bimonthly/main.htm

    行政會勞工委員會 http://www.cla.gov.tw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9%A6%96%E9%A1%B5

  • 第八組-企業工會籌組困難與突破 14

    陸、附錄 小組成員討論、上課照片 成員介紹(由左至右) 後排:陳俊雄.侯美吟.蔡嘉容.陳宜安.曾國森.趙惠萍.李美芬 前排:徐寶淨.吳福鐘.郭銀良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