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Categories
Home > Documents >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Date post: 17-Oct-2020
Category:
Upload: others
View: 1 times
Download: 0 times
Share this document with a friend
19
Title 論鍾嶸<詩品>的思想基礎 Author(s) 張, 伯偉 Citation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Issue Date 1993-04 URL https://doi.org/10.14989/177540 Right Type Departmental Bulletin Paper Textversion publisher Kyoto University
Transcript
Page 1: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177540/1/cbh04600_050.pdf1 誘 《易 》, 十二 講《春秋左氏俸》、《園語》.

Title 論鍾嶸<詩品>的思想基礎

Author(s) 張, 伯偉

Citation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Issue Date 1993-04

URL https://doi.org/10.14989/177540

Right

Type Departmental Bulletin Paper

Textversion publisher

Kyoto University

Page 2: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177540/1/cbh04600_050.pdf1 誘 《易 》, 十二 講《春秋左氏俸》、《園語》.

中国文学報

第四十六放

論鍾嘆

《詩品》的思想基礎張

南京

大草

《詩品》

一書

「思深而意遠」(章撃誠

《文史通義》内篇巻

五《詩話》語).《梁書》及

《南史》本俸亦栴鍾燦

「好学,育

思理」.本文擬就鍾燦的思想基礎及其封《詩品》的影響作

初歩探討。一

鍾喋興

《周易》

内梁書》及

《南史》本俸上均記載,鍾畷

「賓永明中馬

園子生.明

《周易》。」撰此可以推知.内周易》封於鍾喋及

《詩品》歴普是有影響的。然而在鍾燦所虞的時代,《易》

挙上最有権威的著作是鄭玄興王弼的

《易》注.那磨I鍾嘆

「明」的

《周易》是鄭撃抑王撃~或老是乗習鄭、王~摩

蔚卿教授在

《詩晶析論》第五章中骨提及此

一間題,他説‥

「操

《障害

・経籍志》.《周易》在梁、陳以鄭玄、王弼二注

列於国学。又

《北勢書

・儒林博》亦日‥『江右,《周易》則

王嗣甫(案‥常作王輔嗣)o』故知鍾燦所撃

馬王弼之

《易》,料

王弼思想必有相皆的吸収

.」奉安上I南轡永明中井非唯置

重民

《易》於国学.所以ー就不能断言

「鍾煉所撃薦王弼之

《易》」.而没有撃鄭氏

炎易》。

本俸載鍾燦

「轡永明中馬園子生I

《周易》。衛賂軍

王倹領園子祭酒.頗賞接之O」永明三年秋ー鍾喋入学為園

子生

《南轡書

・王倹俸》載,倹永明三年寺領国子祭酒.

「於倹宅開学士館I悉以四部書充倹家。詔倹以家鶏府.四

午.以本館領吏部。

-‥・十日

一速学.監試諸生。」正是在

這幾年中ー鍾嘆得到了王俊的

「賞按」。

所以

《詩晶》奄下

専科之馬

「王師文憲」。

都塵.永明時列於国学的究寛是邸家《易》註~王倹又是

在甚磨意義上質識鍾喋的陀~嬢

《南斉書

・陸澄俸》記載‥

「永明元年.(澄)韓度支尚書I尋領園子博士0時国学置邸、

《易》,杜、服

《春秋》.何氏

《公羊》.廉氏

《穀梁》.鄭

《孝経》。」

更値得重蔵的是,此停車遠載有陸澄輿常時的

- 50-

Page 3: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177540/1/cbh04600_050.pdf1 誘 《易 》, 十二 講《春秋左氏俸》、《園語》.

園子祭酒王俊的

一封信以及王俊的回答I封育、宋以来邸、

《易》註在国撃的贋立言之整萎。摘要如下‥

「《易》近取諸身.連取諸物.禰天地之道I通寓物

之情.日商置至田何,其間五停0年末馬連ー無靴雅之

失…秦所不焚ー無崩壊之弊。維有異家之撃I同以象数

馬宗o数百年後ー乃有王弼。王済云弼所悟老多,何必

能頓贋前借。若謂

《易》道義於王弼.方須大論I意者

無乃仁智殊見。且

《易》遺無線ー不可以

一腹求…屡遷,

不可以

一遷執也。育大典四年ー太常苛暴論置

《周易》

鄭玄注博士,行乎前代.於時政由王、庚.皆番所清識ー

能言玄遠.舎輔嗣而用康成ー豊其妄然フ・大元立王粛

《易》ー曹以在玄'弼之間。元嘉建学之始.玄、弼両立。

逮蘇延之為祭酒.瓢鄭置王,意在貴玄,事成敗偏.今

若不大弘儒風,則無所立撃。東経皆儒I惟

《易》猪玄ー

Oooo

oooo

0O0O

O00000O

玄不可乗.儒不可映.謂宜並存.所以合無隆之義。」-

-倹答日‥「《易》性徴遠,資貫群籍,施、孟異聞,周、

Ooooo0

0000

O000

Oa0

韓殊旨,山豆可尊嬢小王ー便馬該備~依奮存郵'高同乗

0説。」論

鍾瞭

風詩晶3,

的思想基礎

(悲)

這段文字中有両鮎値得注意者‥其

lI奔永明時列於国学的

是邸、王両家

《易》註…其二I普時人封於鄭、王的態度,

己経由

「専嬢」王弼韓薦鄭'王

「並存」.乗習鄭'王

《易》

註是努'梁間的風気.而偏、玄並列国学正是這種風気的結

⑤果。

這裏,可再以劉強等人馬例略加説明.撰

《南史

・劉轍

俸》稀‥

「磯姿状蔵小I儒業冠於昔時.都下土子貴湛I莫

不下席受業.常世推其大偏,以比古之菅、鄭。」《南秀幸

劉職陸澄停論》云.+「劉轍承馬、鄭之後I

l時学徒以為師

範。」《金槙子

・興王篇》亦云.'「柿園劉磯ー曹時席'鄭ー

(案‥指梁武帝蒲術)毎析疑義.雅相推韓。」榛

《防毒

・経

籍志》記載.劉磯有閑

《周易》的著作計有

《周易乾坤義》

一巻.《周易四徳例》

一巻.《周易繋辞義疏》二巻ー根嬢今

人的輯侠考訂'劉強的

《易》撃是乗採邸、王.甚至是以馬、

鄭馬主的

.

時人比之為

「馬、鄭」,似乎也包括学術精神和

源流上的関係。劉聴是常時経挙上的

一代宗師,他的学術精

神正可代表常時的学風。而南奔永明年問目玉倹開始的三任

園子祭酒,在

《易》撃方面都主張乗習邸、王ー甚至是以鄭

51

Page 4: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177540/1/cbh04600_050.pdf1 誘 《易 》, 十二 講《春秋左氏俸》、《園語》.

中国文畢報

第四十六耕

玄馬主的o王倹卒於永明七年(《商卒書・王倹俸》)I張緒艦其

000

00

任領園子祭酒。嬢

《両帝書

・張緒俸》載‥「緒長於

《周易》I

OOOO

言精理奥.

見宗

一時。」

《南史

・張賭博》記殿存至評論

000000

其弟子語日‥「是康成門人也。」可見他的

《易》撃鷹普也是

乗綜鄭、王的.何胤於永明八年軍領園子祭酒

(見

《南奔書

百官志》)。

《梁書》本俸記載=

「胤既長好学ー師事挿図

劉聴ー受

《易》及

《穫記》、《毛詩》。・・・・・・註

《易》ー

又解

《薩記》,

於奄背書之,

謂馬

《隠義》。」他的

《易》註

(那

《障害・経籍志》著銀之註

《周易》十雀)在学術精神上興劉轍

1艦相承ー鷹該也是乗采鄭、王的。永明年間.鍾嘆長兄鍾

航曾列何胤門下,井妻表過驚人議論

(見

《南弊害・周串俸》)I

共時鍾嘆也在京師.

撮有可能興何胤也右折

接解.井渉

及過

《周易》。《鍾燦

俸》記載梁天監

年間他曾馬何胤作

《瑞

室頒》ー

「群甚典麗」,但

他僧的関係也許

可以退潮到轡永明年問

。維

之.由王俊、張緒、何胤三位園子祭酒所鮭現出的学術気圏

来着,鍾燦在永明中馬国子生.

他所

「明」的

《周易》I

鷹該是包括鄭、壬二者在内的。

本俸上達記載ー鍾瞭

「異見航、弟喚並好学,有思理。」

所謂

「有思理」.用現在的話釆説ー

就是富於思考力,

避輯

推理能力較強。而王倹封鍾喋的

「賞接」,主要原因可能即在

於此.《南轡書

・睦澄俸》記載‥

O

O

OO

OOOO

澄常世種馬碩学,讃

《易》三年.不解文義O欲挟

OOOOO

OO

OOO

《宋書》不成。王倹戯之日‥

「陸公,書尉也。」

可見,王倹不僅重税記涌之撃(如其開

「隷事」之風)ー而且更

重税義理之撃。這従

一個側面提供了消息I郎鍾嘆封《周易》

「文義」I也就是

「思理」是頗有合心的。

南朝人特別重税門第.困此譜系之寧頗馬豪速。

高門大

族除7壷

硯郡望,人物外-也堪重蔵家勤。試従穎川長征鍾

一系来着ー則輿

《周易》也有

一定的関係。操我的考訂,

白銑至梁,穎川鍾氏主要是徒鍾嶺、鍾演二支俸下乗,而鍾

薪尤其是穎川鍾氏引以馬条的先租.摸史記載,鍾薪、鍾合

父子封

《周易》都頗有研究.現賂有閑資料摘録如下‥

《世説新語

・言語篇》劉注引

《貌志》‥「有家貧好

学ー馬

《周易》、

《老子》訓。」(莱..慮弼

《三国志集解》

引侯康日‥「今

《貌志》無此文.嘗是

《親書》或

《貌略》之

靴。」)

52

Page 5: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177540/1/cbh04600_050.pdf1 誘 《易 》, 十二 講《春秋左氏俸》、《園語》.

聖二闘志

鍾合俸》

襲註引鍾合

張夫人俸》‥

「夫人

性斡厳.明

於教訓ー骨錐童椎,勤

見規誼。年四歳授

《孝

鰹》,七歳諦

《論語

,

八歳詞

《詩》ー十歳涌

《尚

OOO

O

書》ー

十1誘

《易》,十

二講《春秋左氏俸》、《園語》.

〇〇〇

〇〇〇〇⑧

十三話内周

蔭》、《

薩記》.十四詞

《成侯易記

》ー

十五人

大学ー間四方奇文具訓。雅好書籍,渉猟衆書I特好

《易》、《老子》。」(慮弼日‥「鍾夫人特好

《周易》、《老子》I

殆輿鍾元常同好。」)

000

0

000

至l園志

・鍾合停》‥「合嘗論

《易》無互鰹,才性同

00000000

異。初,合弱冠I輿山陽王弼並知名。」

徒鍾合馬撃的次第来着,他先詞通行本

《周易》,縫而再習

《成侯易記》,以俸家撃。鍾合興王弼交誼頗深,学術観鮎

也比較

一致ー如

《萄氏家停》稀苛融

「輿王弼'鍾脅供知名.

--輿弼、合論

《易》、《老》義」(《三国志・苛或俸》襲註引)I

郎婿二人並稀ー所以

《王弼俸》也是附在

《鍾合俸》之後的ー

00000

装註引何勘

《王弼俸》日‥

「弼輿鍾倉善,合議論以校練馬

衣,然毎服弼之高致。」鍾合論

《易》無互鰻ー著

《周易無

互鰻論》三巻,這個見解輿王弼也是

一致的。以

「互鮭」説

諭鍾喋A詩品V

的思想基礎

(張)

《易》I早在春秋時代己是如此。《左侍》荘公二十二年郎有

0000

記載o杜預註t.「《易》之馬書ー六受皆有壁象,又有互鮭ー

聖人随其義而論之O」孔穎達疏日‥「毎ゑ各有象辞,是六ゑ

oOO

000

0000

O000

0O0

皆有襲象〇二至四,三至五I両膿交互ー各成

一卦,先儒謂

r'T),J

之互鰻.

『聖人随其義両論之』ー或取互鮭,言其取義馬常

也。」不遇,講

「互鰻」是到漢代才流行起兼

.

王弼正是反

「互鰻」説的

備柔和

《焦氏易話》奄二

「知

《易林》重

00000000000

中ゑ」指出‥

「《易》有上下互,漢貌人陰王輔嗣外殆皆用

0之。」可見.鍾合的

《易》撃輿王弼的学術精神是狽接近的.

鍾喋維然不是直接徒鍾覇、鍾合

1賑停下乗ー但必定是以有

這様的達観為栗的。在重蔵家撃的時代'他封先人的

炎易》

寧著作曾認県研讃,是在情理之中的。所以I概括起釆説,

鍾喋所撃的

《易》是乗包鄭、王的ー徒家寧影響上乗看I他

可能封王弼的

《易》撃精神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吸収。

《南史》本俸記載,「賛明帝窮親細務.綱目亦密」I造

「人君之務ー粗為繁密」的局面。鍾喋乃上善言‥

「古老

明君挟才頒政.量能授職.三公坐而論道I九卿作而庶務ー

天子可恭己南面而己.」「恭己南面」之説.維己有見於

《論

53

Page 6: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177540/1/cbh04600_050.pdf1 誘 《易 》, 十二 講《春秋左氏俸》、《園語》.

中国文革報

第四十六筋

・衛璽公》,然其言甚簡略I所具義理,資徒王弼

《易》

注而始得襲揮.例如'+

《周易

・臨卦》六五文辞註‥

「虞於奪位,履得其中.

能柄剛以薩.用建其正。不忌剛才.而能任之。委物以

能ー而不犯蔦。則聡明者鳩其観聴,知力者轟共謀能.

不馬而成.不行而至灸.大君之宜.如此而己。」

《周易

・未済卦》六五文節註‥

「夫以柔順文明之質ー

居於奪位,付輿於能而不日役,便武以文,御剛以柔,

斯誠君子之光也。付物以能而不疑也'物別掲力,功斯

克美。」

同上卦上九文辞注‥

「既済之遺,所任老骨也。

所任

老常,則可信之無疑,而己逸蔦。」

不適.《周易》雄然封鍾喋的政治、祉合思想有影馨'但更

重要的I乃是封英文学思想的影馨。正是基於他封

《易》寧

義理的思悟腹案,他才寓出了第

一部有系統的詩歌批評尊者

-

《詩品》.徒而真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評史上的不朽地位。

章寧誠曾経指出‥「《詩品》

之於論詩ー税

《文心離龍》

之於論文.皆専門名家勤箆成書之初租也o《文心》鰹大而

慮周.《詩品》思深而意速。蓋

《文心》寵軍群言,而

《詩

品》深徒六塾潮流別也。」

(《文史通義》巻五《詩話》)這両部

著作都受到《周易》的影馨。《文心離龍》「腹大而慮周」ー而

這個

「鮭」就是倣数

《周易》的.正如其

《序志篇》所云‥

「位理定名I

彰乎

《大易》之教.

其馬文用.

四十九第而

己」..《詩品》中城不出這様明前提到倣致

《周易》的自白ー

但其

「探徒六聾聞流別」,建立了

一個新的詩学系統和理論

秩序.同様是得到

《周易》這種整脆性和系統性的啓辿.紙

是這種関係較易鳥人忽略而己。

《詩品》評論了自漢迄梁的

一百二十多家作品.封其中

三十能家

潮其淵源ー約人了

《詩経》(主要是

《国風》)刺

《楚辞》両大系統ー構造了

一個新的詩学鰻系。這

一腹系的

構造.得力於

《周易》的影響,尤其是受到王弼所侶導、顎

揚的

「以寡統衆」的思維方式的影饗.「以寡統衆」也可稗為

「畢本統末」,是王弼在学術思想史上的重要貢献之

一。

湊貌之際,天下大乱,綱常失紀。王弼所遇到的時代課

題'是如何在

「繁」中不

「乳」,在

「襲」中不

「惑」,這就

需要建立

l個新的赦合秩序和文化秩序o而漢代学術的棄展ー

54

Page 7: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177540/1/cbh04600_050.pdf1 誘 《易 》, 十二 講《春秋左氏俸》、《園語》.

越到後来也越趨向於繁墳O如在

《周易》研究上講求

「象敏

之撃」.往々愈術愈繁,使人不得要領ー這也需要重建

一個

新的理論秩序。王弼就是在本鰹論意義上建構起

一種方法論,

這曹然不限於学術.也不馬学術所限ー但却給学術研究提供

了新的鋭角I指示了新的方向。這就是王弼提出的

「以寡統

衆」.或稀

「草本統末」的思維方法。例如‥

《老子》十

一章註‥

「穀所以能統三十編者.克也。

OOOO

以其無能受物之故ー故能以寡統衆也。」

《論語揮疑》揮

「吾道

1以貫之」日+'「貫ー猶統也.

夫事有蹄.

理有合。

故得英断,事雄殿大,可以

一名

畢…絶其合.理経博I可以至約窮也。讐猶以君御民ー

0000

一統衆之道也。」

00

又揮

「予欲無言」日‥

「予欲無言,蓋欲明本。草本

00

統末,而示物於極者也。」

而最薦突出的表達ー

則是在封

《周易》的註解中O

王弼註

《易》的

1個新特鮎ー「則在以

《俸》

謹経。」(湯用形

《王弼

之周易論語新義》

語)而在

《易俸》中ー

王弼尤其重税的乃是

《豪》I其

《周易略例》即首列

《明豪

。他徒

「畢本統末」

論鐘喋炎詩品3,

的思想基礎

(蛋)

的方法論出登I提出了

「統之有宗ー合之有元」的思想.+

《象》者何也~統論

一卦之鰹ー明共析由之主也。

夫衆不能治衆,治衆者ー至寡者也…夫動不能制動.刺

0000

0000

天下之動者,貞夫

一着也。--統之有宗ー合之有元。

00OOO

00O0

OO00O0

0O0

故繁而不軌ー衆而不惑。・--故自統而尋之.物錐衆'

00000000

00000

000

00000

則知可以執

一禦也…由本以敏之ー義経博.則知可以

000

名畢也。--繁而不憂乳ー襲而不憂惑ー約以存博.簡

以済衆'其唯

《象》乎!

儀管《周易》本来就有

「易簡」之理.《繋辞上》也有

「易簡

而天下之理得臭」的説法,但賂這種思想加以控掘、聞揚.

徒而在理論上提出

「統之有宗ー合之有元」的命題,則不能

不説是王弼在学術思想史上的重大貢献。這種思想方法影響

了何畳的註滞

空洞語》I如

《衛塞公》的

「予

l以貫之」句,

何氏註云‥

善有元,事有合ー天下殊塗而同好I百慮而

一致I知

其元則衆善孝夫。(《論語集解》巻十五)

又影響了韓康伯註

《易》I《繋軒下》

「天下岡野而殊塗,

致而百慮」句下註云‥

55

Page 8: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177540/1/cbh04600_050.pdf1 誘 《易 》, 十二 講《春秋左氏俸》、《園語》.

中国文筆報

第四十六炊

夫少則得,

多則惑。

塗維殊.其軒別同…慮稚百,其

致不二。

萄識其要.

不在博求,

一以貫之ー

不慮而義

兵。

甚至遠影響了借入的著述。

如支遁

《大小品封比要砂序》

是故出

《小品》者,参引王統I簡領群目.笠域事数ー

標列由宗,以馬

《小品》。

而辞職清約ー運旨重要。然

其往々明宗而標其合ー致使宏統有所.於理無損,自非

至精ー執英明条。--・夫物之資生.摩不有宗…事之所

0000

00000

由,莫不有本。宗之輿本I寓物之源臭。本喪則理絶,

板朽則枝憤.此自然之敏也。(《出三蔵記集》奄八)

又慧速

《輿隠士劉遺民等書》亦云‥

00000

00000

苛合之有宗I則百家同致。(《虞弘明集》無三十七)

強調

「宗」、「本」、「統」ー也就自然食引車出

「源」和

「流」

的問題。

所以支遁在上文語到

「宗」「本」的同時,就提出

0000

0000

0000

0000

000

「覚其源流,明其理統」~「尋流窮源ー各有蹄趣」,「尋源以

00

0OOOO

OOOO

OOOO

求貴I趣定於理宗」,「推尋源流ー関虚考蜜」,等等。

鍾燦

輿俳撃的関係維不可考知

但支遁這篇文章却有値得興

《詩

品》封勘玩味之虞

鍾燦

「明

《周易》」ー吸収了王弼

「以寡

統衆」、「撃本統末」的方法論ー形成了

《詩品》的内在鰹系。

鍾嘆面封昔時詩壇在創作上的

「庸青葉鰻,人各薦容」以及

在批評上的

「溜潤井芝ー朱紫相奪.喧議競起ー準的無依」

(《詩品序》)的

「酒乱」局面I意欲建立

l個新的理論秩序。

在他看乗,詩歌史的硬展,《詩経》、《楚辞》是

「寡」.是

「本」.而以下的襲展則是

「衆」,是

「末」O作品千奨寓化.

作者層出不窮ー但退潮其源,則不外乎《風》、《騒》.用王弼

的話乗説,就是

「品制寓襲,宗主存蔦」(《周易略例・明象》)0

命詩品》的内在鮭系,就是受

《周易》影響而結構起束的。

孔穎達

《周易正義

・論易之三名》指出‥「《易経

・乾整

度》云.+『易

一名而含三義ー所謂易也,襲易也.不易也.』

‥・・-鄭玄依此作《易賛》及

炎易論》云4'『易

一名而含三義4'

易簡.

一也…襲易,

二也…不易,

三也。』」《詩品》的内在

鮭系,

是通過

「推源潮流」法具鮭展現的.

如前所速ー講

「本末」、「1多」、「寡衆」足根容易引導出

「源流」的命題

的。鍾燦吸収了

「以寡統衆」、「草本統末」的方法論,賂漠

貌以来的詩経師弟

《図風》輿《楚鮮》雨大系統,這就是《周

- 56-

Page 9: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177540/1/cbh04600_050.pdf1 誘 《易 》, 十二 講《春秋左氏俸》、《園語》.

易》的

「易簡」之理,也就是

「以寡統衆」的

「寡」,「畢本

統末」的

「本」O

就完整的

「推源潮流」法而言,ii]是

由淵

源論、本文論和比較論三部分構成。淵源論即

「其源出

於某

家」之類,亦即

《周易》中的

「不易」之理.ー而本文諭和比

較論則是封詩人及作品之特色的考察,包含了封淵源的突破,

也就是封

「不易」的

「襲易」.是

「通」而能

「襲」的意思.

例如I鍾燦評謝喜連

「其源出於陳思,薙有景陽之鰹,故備

巧似,而逸蕩過之。」前者是

「不易」之虞'「逸蕩過之」以

下的評語則是

「襲易」之庭;又如評飽照

「其源出於二張,

善製形状寓物之詞」ー此乃

「不易」者…而

「得景陽之談論ー

含茂先之廉痩'骨節強於謝混.駆遥疾於顔延。絶四家而檀

美I跨雨代而孤出」則薦

「奨易」者。再如評謝挑

「其源出

於謝混。微傷細密,頗在不倫。

.1章之中,自有玉石o然奇

章秀句,往往警蓮.足使叔源失歩,

明達襲色。」亦馬極英

明麻的例讃。

鍾嘆在具鮭使用

「推源潮流」法時ー

包含了

「易簡」、「不易」、「襲易」這三層含義,普然也是輿

《周易》

的影響分不閑的。

在文学思想上,《詩品》也受到《周易》的影響。這裏,

論鍾蝶

炎詩晶5,

的思想基礎

(張)

我想以

「備中」的観念馬例略加説明。《周易》「侶中」的観

念I在王弼的註中得到梶多登揮O例如‥

《乾卦》九二ゑ鮮註‥

「初則不彰,三則乾乾,四則

0000

00

00

惑贋,上則過克。利見大人,惟二、五蔦。」

「二」居下卦之中ー「五」居上卦之中,

王弼此註ー不膏薦

《周易》ゑ節季凡起例.又如‥

《坤卦》象鮮註‥

「方而又剛ー

柔而又囲,

求安難

臭。」

此意謂過剛、過柔者均不足取。再如=

《坤卦》六五受辞註‥

「黄I中之色也…裳,下之飾

0000

0000

也。極陰之盛,不至疑陽,以文在中ー美之至也。」

00000

象鮮註‥「用黄裳而獲元吉ー以文在中也。」

l

「筒中」的観念在

《詩品》中也右裾突出的表現。鍾喋

歴代詩人的許債,

以曹植馬最高,

也正困馬其詩能得其

「中」。評語日‥「骨気奇高,詞栄華茂.情乗雅怨,鰹被丈

質ー無益今古ー卓爾不群。」這裏,「骨気」輿

「詞采」ー「雅」

輿

「怨」,「文」興

「質」,

均馬相封的概念,

而曹植又均能

乗而有之o用他自己的話来説,即

「歓怨非貞則,中和誠可

57

Page 10: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177540/1/cbh04600_050.pdf1 誘 《易 》, 十二 講《春秋左氏俸》、《園語》.

中開文革報

第四十六放

経。」(《胎丁儀王粂》.章節

《曹子建詩註》巻こ

所以,鍾曝首

定了曹権的最高地位

而劉楯、

王粂ー

則不党各得其偏ー

「公幹束勝.仲宣情勝.皆有陳思之

一腹。」

(劉照載

《蛮概・

詩概》)鍾燦評劉

「気過英文.彫潤恨少」.郎魔王弼所説的

「方而又剛」的過剛者…許王

「文秀而質粛」,即魔王弼所説

「柔而又囲」的過柔者.所以.興曹植相比,他僧都

「方

陳思不足」。此外,「筒中」的観念遠影響到鍾喋在評論詩人

時所使用的

一則陰々

的候例.不妨為之表出.鍾喋在評論上

品詩人時,往往乗論其詩歌的敏鮎戎不足,如劉櫨、王条、

陸磯、播岳、左思、謝蛋運等,而評論下品詩人時.幾乎全

是就其詩歌的某郡長虞而言

O

7現象,在

《詩品》

一書中

是根普遍的o

内詩晶》中速有

丁些襲用《周易》字句之虞,在談到《周

易》封

《詩品》的影響時.這維然不算重要,但也不磨忽略。

這裏徒

《詩品序》中略畢教例如下‥

OO

照燭三才。

(《説卦》‥「立天之遣日陰輿陽ー立地之通日

柔輿剛.立入之追臼仁輿義。釆三才而両用之ー改易六蓋而成

#oJ)

00

方中華裁o(《紫鮮上》‥「化而裁之謂之讐

……化而裁

之存乎轡.」)

00

00

嘉禽寄詩以親.離群托詩以怨。(《乾・文言》=「亨者ー

嘉之合也。嘉合足以合鰻。--進退無恒.非離群也。」)

徒以上分析中不難看出I鍾喋能移寓成

《詩品》

一書,興他

「明

《周易》」是密不可分的。

輿

《周易》是儒家経典ー轡、梁時又為

「三玄」之

lー鍾

「明

《周易》」,督然封儒学和玄撃的思想都有所吸収。下

文試牌

《周易》以外的儒撃和玄撃思想封

《詩品》的影響略

加速論。

在六朝時期ー儒家思想錐然己不是如漠代之定於

一争I

但不能移以衰微二字概論之.更不能移在強調玄寧興盛的同

時.忽略乃至否定儒家思想在潜時的作用和影響。史家論述

歴史現象ー大多注意某

一時代的新異及特出之虞,這是狽自

然的.但

「新興」及

「特出」的並不

一定就是占主導地位的。

如上

1節所速,在鍾嘆所虞的轡、梁時代I就有

一種偏、玄

58

Page 11: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177540/1/cbh04600_050.pdf1 誘 《易 》, 十二 講《春秋左氏俸》、《園語》.

並重,甚至更偏重儒学的風気。鍾燦也受到儒家文学観的影

響ー不遇,這種影醤是具有時代和個人色彩的。他徒自己的

文学観念出費ー封儒家固有的文学観念加以吸収和修正。《詩

品序》開首

一段話'即受儒家影馨ー試疏揮如下‥

束之動物I物之感人ー故括蕩性情ー形誇舞詠。照燭

三才.曙麗寓有.裏紙待之以致饗,幽微籍之以昭告o

動天地ー感鬼神.莫近於詩。

一段文字就其理論和思想的淵源来着,主要出於

《薩記》

内毛詩序》。「揺蕩性情,形請舞詠」,郎《毛詩序》中

「情

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嵯歎之ー嵯歎之不足故詠歌之ー

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楕之也」激語的歴縮。但

主鮭性情之所以禽「揺蕩」ー則又有待於外界客鮭之「感人」…

物之所以能感人I又由子天地自然生命之本質的「気之動物」。

《薩記

・月令》‥

「是月(孟春)也,天気下降I地気上膿,天

地和同,草木萌動。」又

《柴記》‥

「地気上賛.天気下降.

陰陽相摩,天地相蕩。鼓之以雷建,奮之以風雨,動之以四

時.俊之以日月ー而百化興蔦。」這是

「気之動物」在理論

上的説明.《毛詩

・幽風

・七月》‥

「春日遅遅ー采索郡部O

論鍾蝶A詩晶V

的思想基礎

(堤)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蹄。」鄭玄

《隻》.+「春ー女感陽気而

思男…秋,士感陰気而思女,是其物化ー所以悲也。」宋玉

《九拝》‥

「悲哉,秋之馬気也!粛怒号草木括落而撃表'僚

懐今若在遠行,登山臨水今迭清野。」這是

「気之動物」及

「物之感人」在作品中的表現。《薩記

・栗記》又云‥「凡音

之起ー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

故形於聾。」這是

「物之感人」説的思想和理論淵源。

鍾喋認為.詩的本質是人的本質的外化,即

「揺蕩性情I

形諸舞詠」.但人的性情又是根源於天地自然的生命本質

I

束,困此.詩是個人生命封自然生命的

一種感襲和鰻察.

正困為如此,詩才能移

「照燭三才ー曙麗寓有」,才能

「動

天地,感鬼神」。這裏可以看出

《詩品》輿

《薩記

・栗記》、

《毛詩序》在立論上的不同。《薩記

・禁記》云‥「歌着直己

而陳徳也,動己両天地底蔦。」《毛詩序》云‥

「故正得失ー

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這爾段話ー或徒宗教上立論ー

或徒政教上立論,而鍾畷則是徒詩的本質上立論,郎由自然

之気解奇人的生命之気,由生命之気而又表現薦作品之束。

徒這個意義上説.詩是人的生命力的外現I詩的本質亦郎生

1 59-

Page 12: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177540/1/cbh04600_050.pdf1 誘 《易 》, 十二 講《春秋左氏俸》、《園語》.

中閲文学報

第四十六か

命的本質.

所以,

詩才能移

「照燭」天、

地、

人,就能移

「嘩麗」寓車高物,不住可籍以溝通人輿自然的生命.而且

可以清適超自然的生命-

「裏紙待之以致饗ー幽微籍之以

昭告」。儒家強調的

「天人合

二,就是要強調人和世間寓有

的親和O劉無我

・詩概》

指出‥

「《詩経

・含紳霧》

日‥

『詩者,天地之心。』文中子日‥『詩者,民之性情也。』

此可見詩馬天人之合o」也是封

「天人合

一個説明。

鍾燦封儒家文学観既有吸収的

一面I又有改造的

1両ー

這在上文分析中己約略可見。而命詩品序》在臭腺聞連詩的産

生及致用時,更加顕示出了時代興個人的特色。鍾嘆指出‥

若乃春風春鳥ッ秋月秋蝉,夏雲暑雨,各月邪寒.斯

四候之感諸詩老也。

四時的奨化,草木的興表.是引起詩人感動的重要題材I封

一問題的理論説明.是白銑晋以来較篤普遍的文学思潮ー

在陸機

《文賦》、劉就

《文心願龍》、諸子顕

《自序》(見

《梁

書》本俸)中都有類似鍾喋的見解。《毛詩序》的

「情動於中

而形於言」,《穏記

・禦記》的

「人心之動,物便之然也」ー

在道真突出第四時景物的襲遷給人心案的感動二

這表現了時

代特色。《詩品序》又云‥

嘉禽寄詩以親.離群托詩以怨。至於楚臣去境,漠妾

辞官。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飛蓬.或負或外戚.殺気雄

適,塞客衣軍,嫡閏涙壷。或士有解楓出朝.

一去忘返ー

女有揚蛾入寵,再扮傾国。凡斯種種,感蕩心室。非陳

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酪其情~故日‥

「詩可以群ー

可以怨」。便窮購易安,幽居廉問.英領於詩臭。

封於詩歌的致用ー孔子早己作了這様的維結‥

「詩可以興I

可以親,可以群.可以怨。適之事父,速之事君,多識干鳥

獣草木之名。」(《論語・陽貸篇》)而人生的遭際也是更薦普遍

的詩歌題材ー所以

《穫記

・柴記》及

《毛詩序》中有

「治世

之普安以禦」,「乱世之音怨以怒」I「亡園之音哀以思」之句ー

説明詩歌能移反映人生、社食、政治的各側面O但鍾喋却渚

詩歌反映的内容及教用落茸於

「可以群I可以怨」二端.「嘉

骨寄詩以親」即

「可以群」ー「離群托詩以怨」郎

「可以怨」。

而且,這種

「群」和

「怨」並不像

《毛詩序》那楼着眼於政

教得失ー

而是立基於個鮭的哀楽ー

所以鍾燦特別強調的是

「怨」。在以上両段文字中ー如果考慮到

《備蓄

・君牙篇》中

60

Page 13: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177540/1/cbh04600_050.pdf1 誘 《易 》, 十二 講《春秋左氏俸》、《園語》.

ooo

oo

ooO

OO

「夏着雨,小民惟日怨容…各部寒,小民亦惟日怨客」

(《尚

書正義》巻十九)的話ー郡磨,在

「四侯之感諸詩」之中,有

両句是渉及到

「怨」的…而在人生遭際方面ー則除了

「女有

揚蛾入寵,再扮傾国」二句以外,其飴全是就

「怨」的方面

而言的。鍾喋的這

一思想I不僅鮭現在文学理論上,而且也

貫穿於批評資践中。

以上品詩人而言,如古詩

「意悲而遠」ー

李陵

「文多懐槍.怨者之流」,班姫

「怨深文給」.曹植

「情

乗雅怨」,王粂

「費働恰之詞」ー匪籍

「頗多感慨之詞」,左

「文典以怨」.等等。

這些地方,正顕示了鍾嘆在封儒家

文学思想的吸収和改造中的個人特色,是値得読者加以注意

的。

鍾喋也受到玄畢思想的影響.作為

一個文学批評家I他

封玄撃思想也同様是既吸収又修正的。

《詩品序》在批評了劉宋大明、泰始以来

「文章殆同書

砂」的現象後指出‥

00

但自然英旨.等値其人。

論鍾瞭

凧詩晶5,

的思想基範

(張)

後人封鍾嘆這句話有過不少評論ー如有的詔篤

「此鍾記室論

詩要旨所在也」

(陳術

《鍾記墓詩品平議》巻中)ー

但専就

「自

然」二字加以車樺的,則是宋代朱弁.《風月堂詩話》巻上

詩人勝語'

威得於自然ー

非賀博古。

「思君如流

水」、「高童多悲風」'「清農登院首」、「明月照積雪」之

顛I皆

1時所見,章於言辞.不必出於経史。故鍾喋評

之云‥「吟味悟性ー亦何貴於用事。」顔、謝椎輪,雄表

学問,而太始化之,寝以成俗.昔時所以有害砂之讃者ー

蓋烏是也O大抵句無塵辞,必儀故資,語無空字ー必究

所以.拘撃補綴而露斧整痕跡者,不可輿論自然之妙也。

然而要追索

「自然」及其滴容的思想来源,則不能不渉及到

玄学。

「自然」

一詞ー最早見於

《老子》。自然的含義ー本是

「自己如此」,不加外力亦不受外力之意。然而老、荘的

「自

然」之意,也並非指脱離

一切外力的作用,純粋

「自己如此」

的意思

老、荘思想中

「自然」的概念及其含義.到了王弼

始得到充分的軍揮.其

《老子遺徳経註》第十七草

「功成事

- 61-

Page 14: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177540/1/cbh04600_050.pdf1 誘 《易 》, 十二 講《春秋左氏俸》、《園語》.

中国文畢報

第四十六放

逮.百姓皆謂我自然」下云‥

自然ー其端兆不可得而見也,其意趣不可得而晒也。

--居無為之事ー行不1711n之教,不以形立物ー故功成事

逐ー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也。

有作用而不覚其作用,有外力而不覚其外力,這就是「自然」ー

就是

「不知其所以然」。寓物法道,違法自然ー也就是封

「自

然」的順、合。故王弼云

「道順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註)'

「順自然而行,不造不施」(二十七草註)、「嬰見不用智,而

合自然之智」(二十八草註)、「寓物以自然篤性.故可困而不

可達也」

(二十九章註),都是在顎揮這

l暦

「自然」之意o

在這

一鮎上,鍾合的見解興王弼也是

一致的。楊修

《答臨溜

侯等》中頭賛曹植

「非夫鰻通性達,受之自然,其執能至於

此乎~」李善註‥

「《老子》日‥

『天法道ー違法自然。』鍾

合日‥

『莫知所出,故日自然。』」(《文選》巻四十)

「英知所

出」並非

「無所出」ー有所出而不知、

不覚共析日出,就是

「自然」.

這正代表了玄撃的

「自然」観.何勅

《王弼俸》

記載ー王弼認烏

「聖人茂於人者神明也,同於入着五情也。

神明茂I故能鰻沖和以通無‥五情同,故不能無哀楽以魔物。

然則聖人之情.魔物而無累於物者也。今以其無累.便謂不

復魔物,失之多夫。」

(《三国志・親書・鍾歯厚》輩松之註引)

「魔物」而不偽物所累,「有情」而不馬情所牽ー這就是

「自

然」ー就是

「自然之性」。所以王弼説‥

「夫明足以尋極幽微.

而不能去自然之性。--而今乃知自然之不可草。」(同上)皮

之.「無情」、「不慮物」則是

「不自然」。

《詩品序》中批評大明'泰始以来的

「砂書」詩風ー以

用典、隷事加於詩歌之上.是敏乏

「自然英旨」,

而鍾畷加

以肯定的,即具備

「自然英旨」的作品是-

「思君如流水」ー既是即日..「高董多悲風」.亦惟所

見…「清農登腕首」I菜無故賓…「明月照積雪」.誼出経

史-観古今勝語.多非補仮,皆由直等。

在這裏.「即日」、

「直尋」就是按照其本来面目、自己如此

的様子加以記録,也就是

「自然」。

但既然是詩,

必定要通

過主観的情思、意象的安排和文字的構造,所以,就詩而言ー

又不可能是純粋

「自己如此」的。困此ー這個

「自然」必定

是玄撃的

「自然」ー是創造ー而又不覚其馬創造,似乎紙是

「即日」'「直等」而己.没有離琢斧整、人馬構造的痕跡。

62

Page 15: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177540/1/cbh04600_050.pdf1 誘 《易 》, 十二 講《春秋左氏俸》、《園語》.

陸併設‥

「文章本天成I妙手偶得之。」(《文章》.《剣南詩稿》

奄八十三)以

「妙手」而

「得之」,則

「文章」自能如

「天成」。

在音律方面ー鍾嘆反対永明聾病課,認馬聾律論

「使文

多拘忌ー傷其真美」ー

「英美」亦即

「自然之美」‥

「自然之

美」並非違背撃音的客観規律ー

「但令清濁通流,口吻調利ー

斯馬足臭。」這也是玄撃的

「自然」観念封鍾畷審美理想之影

響的

1個方面o

這裏遠可以謝重運為例略作説明。謝詩在常時有「自然」

00000

0000

之著o如飽照云‥「謝五言如初更芙蓉,自然可愛。」

(《南史

〇〇

・蕨延之俸

》)斎綱

《輿湖東王書》云‥「謝客吐言天扶ー出

0

0

自然。」(《染書・劉孝縛停》)鍾喋也評論其詩

「讐猶青松之按濯

木.白玉之映塵沙I未足定其高潔也.」(《詩品》巻上)資際

上也是説

「自然」.但徒後人的眼光来着I謝詩並不見得

「自

然」O典額延之的

「離鍾大過」相比,謝詩固可稀

「自然」,

但輿陶潜相比ー就難読

「自然」。施補筆甚而認馬謝詩

「硯

oooo

左大神'郭景純,己遜自然。」(《硯傭説詩

》)

陶、謝詩ー

一寓

田園,

1寓山水.但在文字的表達方面,却各有不同O沈徳

《古詩源》奄十的評論最烏有見‥

論鍾喋A詩晶V

的思想基礎

(張)

前人評康楽詩,謂

「東海揚帆,風日流麗」ー此不甚

000000

0000

00000

允。大約経営惨潅I釣探索隠,而

一掃自然。

O00D00

0000

0O0O

OO0O0O

陶詩合下自然,不可及虞,在県在厚。謝詩追琢而返

OOO

○○O0

O0O0

於自然,不可及虞,在新在俊。

陶詩

「合下自然」I好似竃不着力,無住何人馬之跡.但在

斉、梁入着来,反而不

「自然」…謝詩

「迫琢而返於自然」ー

則有創造而不覚其創造,符合玄寧家

「贋物而無累於物」的

思路I這才堪稀

「自然」o所以曹時人以謝詩馬

「自然」,以

陶詩馬

「田家語」。鍾燦列謝詩於上品I置陶潜於中晶,這

興他受玄撃的

「自然」観念的影馨也是有閑的。

「滋味」説也是鍾喋詩学審美理想之

1。這既受到玄撃

的影響I又有封玄撃的修正。王弼

《老子道徳経註》第二十

三幸

「希言自然」下云‥

聴之不聞名目希。下草言ー遺之出言I潅今其無味也I

000000000

00

寵之不足見,聴之不足聞。然別無味不足聴之言,乃是

000000

自然之至言也。

所謂

「下草」ー蜜指三十五章。王弼註云‥

00000000

遣之出言潅然無味。親之不足見,則不足以悦英日..

63

Page 16: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177540/1/cbh04600_050.pdf1 誘 《易 》, 十二 講《春秋左氏俸》、《園語》.

申国文畢報

第四十六研

00OO

聴之不足聞ー則不足以妖其耳,若無所中然,乃用之不

0000

可窮極也O

能移妖人耳目的

「味」,是小味ー非大味'至味.《老子竺

石4'

「大方無隅,大器晩成,大音希聾I大象無形」(四十一章)i

又云‥

「大成若狭,共用不弊…大盈若沖,共用不窮…大直

若屈ー大巧者拙.大群若調」(四十五章)。

在這裏ー老子描

速了

「道」的特徴輿性格ー是展於形而上的

「大」的範噂ー

套用其語ー講到

「味」ー則鹿足

「大味無皇」。「櫓然無味」

寛際是

「不可窮極」的

「至味」。

但玄撃中用以形容

「遺」之特徴興性格的

「源乎其無味」,

落貴到文学創作及審美思想中ー往徒食産生距離。就創作而

育.有

一個

「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文賦》)的問題…就

審美思想而言,也有

一個車展的過程.所以I玄学研追求的

「滑然無味」的

「至味」,在斉、梁時代的美学思想中筒不

能興之同歩草展O這様ー鍾燦的

「滋味」課就不能不対玄撃

「無味不足聴」的

「至言」説加以修正。就詩而言I「造」

的修養如果不能内化篤自己的生命.形成新的人生親和審美

観I而蔽是統拾玄言的蔚句構造成篇ー就必然是

「無味」的.

這種

「無味」,興

「潅乎其無味」的

「至味」I維然都可以用

「無味」

1詞乗表速,但前者是

一無所有的

「無味」,後者

則是無可規範、

不偏於

一味的

「無味」。鍾喋封前者是否定

的,所以他批評玄言詩

「理過其辞,確乎寡味」。

這是役審

美的立場出豪的。《詩品序》云..

五言居文詞之要.是衆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合於流

俗O山豆不以指事造形'窮情寓物,最薦詳切者耶Ll・

鍾嘆所追求的是

「有滋味」的詩ー這維然是封玄撃的修正I

但興玄撃の然是相関的。

「指事造形」四字連用,首先便見

於王弼《老子遺徳経註

,鍾畷乃沿此而凍。《詩品序》又云=

宏斯三義

(案‥指賦比興).酌而用之.幹之以風力ー

000000

00000

00000

潤之以丹彩ー使味之者無極ー聞之者動心,是詩之至也。

「味之者無極」也就是王弼所説的

「遺之出言渡然無味I-

-乃用之不可窮極也。」其

《老子指略》又云‥

無形無名者I

寓物之宗也。

不温不涼ー

不官不商。

聴之不可得而聞,現之不可得而彰,隆之不可得而知ー

0000000

味之不可得而噂.故其馬物也則混成,馬象也則無形.

000000

夢音也則希聾I馬味也則無量.故能馬品物之宗主,萄

64

Page 17: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177540/1/cbh04600_050.pdf1 誘 《易 》, 十二 講《春秋左氏俸》、《園語》.

通天地ー廉使不経也。若温也則不能涼臭,官也則不能

00000

000

南桑。形必右折分,聾必有所属。故象而形者ー非大象

O

0000

0O0O

00

00OO

00O0

也」音而聾者ー非大書也。然則,四象不形,則大象無

OO

OOOO

OOOOOO

以暢ー五昔不整ー則大音無以至。四象形而物無所主蔦.

則大象暢臭..五音聾而心無所適蔦ー則大音重奏O

困為

「馬昧也則無呈」,故能

「昧之不可得而噂LI這也就是

「味之者無極」.但這所是在己紅蓮到

「至味」階段的境界I

而在達到這

1階段之前.「滋味」偽然是不可鉄的I亦如

「四

療不形,則大象無以暢…五音不聾,則大昔無以至」。所以ー

鍾喋審美思想中的

「滋味」説封玄学的修正.也紙是在側重

鮎上的修正,両者偽然是有相通之虞的.

在中園古代審美思想的賛展史上.由追求「滋味」到追求

「平淡(渡)」.也就是追求

「以悟鴻鵠味」(王弼《老子道徳控註》

六十三幸).是徒晩腐開始'而至北宋乃成鳥審美思潮的主流O

司空圏認為

「排於味而後可以言詩也」(《輿李生論詩書》.《司

空表聖文集》撃

一)ー他欣賞的是王維'童慮物的

「澄渡精赦」

(同上)I

故其

《二十四詩品》也専列

「沖淡」

一品。至北宋ー

000000

梅尭臣標畢

「平淡」之境ー欧陽修説他的詩

「以深遠閲淡馬

論鍾喋

凧詩品V

的思想基礎

(蘇)

0

000

意」

(《六一詩話》)ー

梅氏自己也説=「田吟適惰性ー棺欲到

()○

平淡.」(《依憩和農相公》I《宛陵先生集》奄二十八.四部叢刊本)

00000

又云‥「作詩無古今ー惟造平淡難o」

(《義邦不疑学士詩巻奉呈

杜挺之》.同上巻四十六)又許林和靖詩

「平滑逮美」(《林和靖

先生詩集序》.同上奄六十).

蔓展至蘇賦I其

《書貴子思詩集

OOOOOO

OOOOOO

後》云‥「毒魔物、柳宗元孝織機於簡古,寄至味於預泊I非

鉄子所及也O」(《東城後集》巻九)也正是這種審美思想的作用,

才使得蘇賦賛現了陶詩的意義I

「質而蜜給ー壇而寛朕」

(《興蘇轍書》)。並且ー宋人封

「平淡」之境的創造也提出了看

法ー如葛立方

《韻語陽秋》奄

7云‥

「大抵欲造平滑ー常白

ooOO

OOOOOooo

組麗中来。落其華芥.然後可造年酒之境。」

至此,玄撃家

僧所謂

「遺之出言淡然無味」而又

「用之不可窮極」在審美

思想上才得到最終落資。

綜上所述,鍾燦及其

《詩品》的思想基礎,主要由

《周

易》、儒学和玄畢構成O大致説来ー内周易》助成了

《詩品》

的内在鰹系ー儒学灸定了鍾嘆的詩学本質,玄学則影響了英

審美理想。

65

Page 18: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177540/1/cbh04600_050.pdf1 誘 《易 》, 十二 講《春秋左氏俸》、《園語》.

中国文革報

第四十六新

引文常作

《北史

・儒林博》中語o原文是+'「大抵南北所為

章句I好尚互有不同。江左.《周易》則壬輔嗣。」

「江右」鷹島

「江左Lo陸徳明

《経典揮文栽銀

亦稀‥「江

左中興.《易》唯置王氏博士。」

此文収入慶氏

《六朝文論》.董湾聯経出版事業公司.

一九

七八年四月版。

詳見拙作

《鍾燦年譜簡編初稿》(待刊)。

《朱書

・雷次宗俸》記載ー元嘉十五年関学館.以儒'玄'

史'文

「四撃並建」。

《南史

・宋本紀下》載.泰始六年立

線明観,「分馬偏'道'文'史'陰陽五部撃」O但常時的儒学

「堆於時不紹ー而竿復尊家」(《南奔書

・劉嫌陸澄博論》)o所

以.儒輿玄在国撃中的並列ー就貴賓上而言.鷹在奔永明

年問o

参見黄慶萱氏

《貌管南北朝易学書考伏》第十八節o墓碑幼

獅文化事業公司.

1九七五年十

l月版。

《梁書

・王箔俸》載其輿諸兄孫論家世集云‥「史俸稀安平埋

氏及汝南鷹氏並累世有文才I所以沌蔚宗云埋氏

『世桓離龍』ー

然不過父子南三世耳O非有七菓之中ー名徳重光.爵位相継,

人人有集.如吾門者也。沈少博約語人云‥『吾少好百家之言ー

身馬四代之史.自開聞以来ー未有爵位蝉聯.文才相継ー如王

氏之盛者也.』汝等仰観堂構ー思各努力O」郎為顕著

l例o

此郎鍾覇所撰

《易》註I控説可種馬

「記」I見

《漢書

・重

文志》。

春秋人説

《易》用互鮭.見於先泰典籍記載者僅

《左俸》非

公二十二年

一例ー可知、這在常時人或紙是偶而馬之o

王弼

《周易略例

・明象》骨批評以互睦求

《易》者

「互鮭不

足ー逐及卦轡…襲又不足ー推致五行〇

一失井原ー巧愉涌甚。

従復或値I而義無所取。蓋存象忘意之由也。」嬢棲宇烈氏《王

弼集校鐸》I中華書局I

一九八〇年八月版。

《易》俸中封此己有提示I《繋軒下》云''「知

(管)者観其

衆酔.則思過牛臭.」但県正恵観衆辞I則白玉弼始華揮其義。

様我所知.有繭篇文献渉及過此問題。美国学者

EBruce

B

rooks在

《詩品解析》

(TheGeometryofikeShi・pin)一

文中

出…「《詩品》没有明麻的反俳論調.但其封薄綿的虞理

頗堪玩昧。花氏是常時最重要的反悌勇士.《詩品》非但没右

肺薄紙排除於重要詩人之外(他役石

l首詩流俸至今)I反而在

下品評論他

『希古勝文.郡薄俗製,賞心流亮.不失雅宗』。

這也許就是表示了封其反悌立場的支持O」(此文己由筆者蓬諸

馬中文)日本学者興膳宏氏在

《詩品解題》中推測4'「上中下

三等許慣法典俳教亦有閑聯。如浄土宗経典

《大無量詩経》把

往生極禁浄土者按優劣分馬上輩'中華'下輩三種…《観無量薄

経》則於毎

一等中又各分三級I自上品上生至下品下生共有九

級。六朝貴族信仰沸教的根多ー梁天監年間.在慶誠的武帝箱

桁統治下I沸教迎水了南朝最大的興隆期。我偶雄不了解鍾燦

封係数的関心程度ー但狽難説地異時代風筒戟然無縁。」

(《六

朝文学論稿》)両説意見不一。但文献難徴ー紙好存而不論。

66

Page 19: Title 論鍾嶸的思想基礎 中國文學報 (1993), 46: 50-67 ...repository.kulib.kyoto-u.ac.jp/.../177540/1/cbh04600_050.pdf1 誘 《易 》, 十二 講《春秋左氏俸》、《園語》.

例如ー支遁云‥「若布任胸懐之所得I背聖教之本旨.徒常

於新聾.苛競於異常。異常末足以徴本ー新聾不可以控宗。」

這興

《詩品序》中批評

「軽薄之徒」的

一味趨新.「笑嘗'劉

為古拙」.而賓際上是

「徒自棄於高聴I無渉於文流」的教法

頗鳥相類O

王弼

《周易

・乾卦》九五更新註‥「夫位以徳興ー徳以位叙I

以至徳而塵盛位,寓物之渚ー不亦宜乎?」故鍾喋論曹植詩又

乗論其徳位ー所謂

「陳思之於文章也I響人倫之有周'孔.鱗

羽之有謂鳳ー音楽之有琴笠I女工之有嗣敵O倖爾懐鉛呪墨老ー

抱篇章而景慕.映飴曙以白梅O」

例如.下品評班国等日‥「孟堅才流ー而老子掌故。観其《詠

史》.有感歎之詞。文勝託詠璽芝I懐寄不浅。

元叔散憤蘭蒼I

指斥嚢銭ー苦言切旬.良亦勤臭。」評毛伯成等日‥「伯成文不

全位.亦多慨帳.

具善子風人答勝O許長子短句詠物。」許江

紡日‥「宿詩狗狩清潤。弟稚,明廉可懐。」均馬其例。

《典論

・論文》謂

「徐幹時有奔気」.嬢李善註.奔地有

「節

緩之気」I故帝人

「性蔚綬」.其文鰻亦

「節緩」.這是天地自

然之

「束」影響人的生命之

「気」.並進而影響作品之

「気」

一例。

徐復観氏

《中国人性論史》持出‥「老荘是用

『無為』、『自

然』的名詞来加強形容道的無意志、無目的.且創造的作用也

是狽

『柔弱』的ー好像寓物是自生的

一棟.並非虞以南物為自

生.」(貢三三九)重湾商務印書館.

1九八〇年四月版.

論鍾喋A

詩品V

的思想基礎

(張)

《詩品》巻中乃引作湯恵休語‥「謝詩如芙蓉出水.顔如錯彩

成金。」「錯彩鍾金」即有彫刻之跡ー是鉄乏

「自然英旨」的。

操銀築

《書幌傭詩話後》.此書原題箆

《硯傭説詩》I「以共

時同任筆硯役也」。後詰

「硯」烏

「幌」.遂名

《呪傭訣詩》。

今改用其原名。

此宋代数陶孫

《詩評》語。

王弼

《老子指略》云‥

「為味也則無呈O」棲宇烈校揮云‥

「『呈』I通

『程』I《説文》‥『品也』。『無量』'無可品噂。」

一章

「道可道ー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下註云‥「可

OOOO

道之道.可名之名I指事造形ー非其常也。故不可造'不可名

也。」

(追記)

この文章は'京都大学文学部における

一九九二年度の

研修成果に基づ-ものである。

67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