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Categories
Home > Documents > 世代社交網絡 - 廉政公署德育資源網

世代社交網絡 - 廉政公署德育資源網

Date post: 18-Jan-2023
Category:
Upload: khangminh22
View: 1 times
Download: 0 times
Share this document with a friend
28
9.2011 社區關係處 2 拓思交匯點 22 教室密語 24 輔導心聲 26 廉署傳真 64 E
Transcript

廉 政 公 署 德 育 期 刊 9 . 2 0 1 1

社區關係處

2拓思交匯點22教室密語

24輔導心聲

26廉署傳真

64期

世代社交網絡

E

www.me.icac.hk

廉署最新製作德育電子故事書,透過有趣及互動的學習元素,向小朋友推廣誠信公平、

自律守紀等正面價值觀。

電子書除包括智多多故事外,亦邀得兒童文學作家撰寫環繞小朋友日常生活的德育故

事,內容益智有趣。每篇故事除加插精美圖片或動畫外,亦具粵語及普通話版本,並附互動

遊戲或親子活動,適合老師於課堂使用或家長於課後與子女進行親子活動。

為加強推廣的成效,廉署將舉辦以初小學生為對象的「德育電子故事閱讀計劃」,有興

趣參與此計劃的學校可瀏覽廉署德育資源網 (http://www.me.icac.hk),以了解計劃詳情。

J507

8/11

P

rinte

d by

Gov

ernm

ent L

ogis

tics

Dep

artm

ent

32

《拓思》德育期刊,讀者以中、小學老師為主

要對象,每期

均探討不同德

育課題,內容

理論與實

踐並重,供前

線教育工作者

作品德教學參

考之用。

編者的話:社交網站已成為新世代生活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本期以「E世代社交網絡」

為主題,除邀請年輕人現身說法撰文分享

外,亦邀得不同人士從多角度探討時下年

輕人的社交網站文化及影響,內容豐富,

除適合老師參考外,部分內容亦提供現成

素材,供老師與學生進行課堂討論。

中 學

我對青少年使用社交網站的意見

董家豪

長洲官立中學(中六)

社交網站是指擁有互動功能的網站,互動即

是指資訊往來是雙向的,無論是網站的負責人和瀏

覽者均可上載內容往網站內。社交網站的發展由早

期的討論區、網上聊天室,以至今日流行的網誌和

面書等,已經超越了純粹發貼分享和交流意見的功

能,演變成擁有互動功能的溝通和聯繫的工具。

以面書為例,自朱克柏格推出面書後,至今

全球約有五億人每天在面書內活動,每四個在互聯

網瀏覽的人,就有一人曾經在過去三十日內瀏覽面

書網頁。根據《時代周刊》提到,如果能給予面書

疆土,它的五億賬戶就是這「國家」的人口,其人

口總數便是全球第三大的「國家」,比美國還要

多,可見面書的影響力不容輕視。此外,面書不但

能提供一個網上平台給使用者與他人即時溝通,更

能讓使用者找到與自己興趣相近的志同道合者,分

享其感受,這便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打破地

域和時間的限制,從而擴闊社交圈子。這點的確滿

足了不少青少年的需要,吸引很多青少年使用,漸

漸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更形成了熱

潮。可是,面書都有其缺點,例如上網成癮、影響

道德價值觀、侵犯私隱和潛在危險性等問題,從而

引起大家的關注。

事實上,面書有其優越之處。第一,青少年

可透過面書的網上平台與他人進行即時溝通,更可

找到與自己興趣相近的志同道合者,透過討論,發

表自己的意見,從而互相了解,增進彼此的友誼,

實在是一舉兩得。此外,青少年更熱衷於上載自己

日常生活的相片和短片,向其他網友分享自己生活

的情況,例如他們會上載覺得特別的景物,甚至是

早餐的圖片。雖然這些東西看似無聊,沒有值得公

開的地方,但他們的目的只是借生活經驗來打開話

匣子。當然會有人真心希望透過上載有關資料向朋

友推介一些自己覺得好的東西,例如名勝地方、特

色小食等,以生活為例子,引起好友的關注和討論

為依歸。所以不論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只要是「同道

中人」,便可共享樂事,實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從而擴闊社交圈子。

第二,青少年亦會透過面書與他人進行留言、討

論,從而促進思想交流。青少年討論範圍甚廣,小則如

以上所說的生活點滴,雖然不是每樣事物都值得討論,

但由於選材很多,其中一定有一些能引起大家關注,對

打開話匣子實有幫助。大則如社會時弊和一些獨特的個人見解,這些較有意義的題目便更能引起大家

的關注。例如在二O一一年中香港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到向年滿十八歲的香港永久居民派發六千

元,由於涉及香港人本身的利益,在面書上便引起了激烈討論,當中包括各自的立場、做法的利弊和

具體的改善方法等。本港以外在日本的福島發生大地震,死傷無數,危機重重,不少香港人紛紛發表

鼓勵性說話,目的是支持和祝福日本人早日解決危機。可見,不管任何地域,只要有大事發生,便會

引起激烈討論,從而促進分享或交流。

除了以上的優點外,面書都有其缺點,值得大家關注。第一,是上網成癮的問題。由於經常依賴

面書等社交網站來溝通,再加上熱潮、朋輩和線上遊戲的影響,它們漸漸成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元素,所花的時間不斷遞增,容易形成網癮,對生理和心理都有影響。生理上,由於過份沉迷瀏覽

社交網站,使睡覺時間不足,影響身體健康和影響視力,同時容易因躭於逸樂而影響了學業。在心理

上,短期會影響情緒,例如青少年容易因別人在網上的惡意中傷及網絡欺凌而感到難過,甚至執著於

朋友的數量較少而感到自卑。長期會影響他們的道德價值觀,例如某些用戶喜歡建立一些關於自殺、

欺凌和反抗某觀念的群組,當中含有不少不雅的內容和粗言穢語。一方面,令青少年接觸和吸收到不

良資訊,容易誤入歧途;另一方面,被欺凌、中傷的更會因此而感到不安、難過,容易引發更嚴重的

社會問題,影響深遠。

第二,是私隱的披露和潛在危險性。前者根據一項對逾千名中三至中六學生的調查發現,每二十

個有一個同意將自己與戀人的裸露照片或短片上載到社交網站,有社工更指曾有年僅十三歲女生,在

社交網站公開其性感照。以上的調查數據令人擔心,這種行為除了嚴重影響青少年的道德價值觀外,

更容易侵犯他人私隱,對他人造成心靈創傷,後果嚴重。後者由於社交網站結識朋友限於虛擬,青少

年無法知悉有關對方的身份資料是否真確,所以在約會期間容易生意外。

總括而言,社交網站可說是利弊參半。我認為青少年在使用社交網站時應懂得自律,除了控制

自己上網的時間外,更要避免瀏覽一些不良的資訊。同時,家長亦有責任去監督子女,主動與他們溝

通,明白他們的真正需要,從而避免他們過份沉迷瀏覽社交網站和接觸不良資訊而誤入歧途。此外,

青少年更應該學習保護自己的私隱,不要主動公開個人資料,同時更要三思而後行,提防網上新結交

的朋友,有助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問題。

拓思交匯點

社交網站的利與弊-學生分享 2

新媒體文化- 從Howard Gardner 的新「領導觀」談起 李榮安教授 8

青少年社交網站文化的探討-現況及影響 黃岳永先生 10 俞真先生

淺談香港網絡欺凌現象與對策 黃成榮博士 12

互聯網絡 互聯上癮? 陳永浩博士 16

傳媒「飢饉24」的啟示 蘇鑰機教授 18

E世代父母 曹裕強老師 21 教室密語

與E世代同步 王傑老師 22 輔導心聲

網絡大聯盟 潘金英女士、潘明珠女士 24 謝淑賢女士 廉署傳真

六十三期「挫敗 飛翔」讀者回應(選錄) 26 「i Teen 悅讀智多FUN」 28廉署德育電子故事閱讀計劃

社 交 網 站 的 利 弊 - 學 生 分 享

J5078_content_0818.indd 2-3 18/08/2011 9:47 AM

3

為依歸。所以不論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只要是「同道

中人」,便可共享樂事,實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從而擴闊社交圈子。

第二,青少年亦會透過面書與他人進行留言、討

論,從而促進思想交流。青少年討論範圍甚廣,小則如

以上所說的生活點滴,雖然不是每樣事物都值得討論,

但由於選材很多,其中一定有一些能引起大家關注,對

打開話匣子實有幫助。大則如社會時弊和一些獨特的個人見解,這些較有意義的題目便更能引起大家

的關注。例如在二O一一年中香港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到向年滿十八歲的香港永久居民派發六千

元,由於涉及香港人本身的利益,在面書上便引起了激烈討論,當中包括各自的立場、做法的利弊和

具體的改善方法等。本港以外在日本的福島發生大地震,死傷無數,危機重重,不少香港人紛紛發表

鼓勵性說話,目的是支持和祝福日本人早日解決危機。可見,不管任何地域,只要有大事發生,便會

引起激烈討論,從而促進分享或交流。

除了以上的優點外,面書都有其缺點,值得大家關注。第一,是上網成癮的問題。由於經常依賴

面書等社交網站來溝通,再加上熱潮、朋輩和線上遊戲的影響,它們漸漸成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元素,所花的時間不斷遞增,容易形成網癮,對生理和心理都有影響。生理上,由於過份沉迷瀏覽

社交網站,使睡覺時間不足,影響身體健康和影響視力,同時容易因躭於逸樂而影響了學業。在心理

上,短期會影響情緒,例如青少年容易因別人在網上的惡意中傷及網絡欺凌而感到難過,甚至執著於

朋友的數量較少而感到自卑。長期會影響他們的道德價值觀,例如某些用戶喜歡建立一些關於自殺、

欺凌和反抗某觀念的群組,當中含有不少不雅的內容和粗言穢語。一方面,令青少年接觸和吸收到不

良資訊,容易誤入歧途;另一方面,被欺凌、中傷的更會因此而感到不安、難過,容易引發更嚴重的

社會問題,影響深遠。

第二,是私隱的披露和潛在危險性。前者根據一項對逾千名中三至中六學生的調查發現,每二十

個有一個同意將自己與戀人的裸露照片或短片上載到社交網站,有社工更指曾有年僅十三歲女生,在

社交網站公開其性感照。以上的調查數據令人擔心,這種行為除了嚴重影響青少年的道德價值觀外,

更容易侵犯他人私隱,對他人造成心靈創傷,後果嚴重。後者由於社交網站結識朋友限於虛擬,青少

年無法知悉有關對方的身份資料是否真確,所以在約會期間容易生意外。

總括而言,社交網站可說是利弊參半。我認為青少年在使用社交網站時應懂得自律,除了控制

自己上網的時間外,更要避免瀏覽一些不良的資訊。同時,家長亦有責任去監督子女,主動與他們溝

通,明白他們的真正需要,從而避免他們過份沉迷瀏覽社交網站和接觸不良資訊而誤入歧途。此外,

青少年更應該學習保護自己的私隱,不要主動公開個人資料,同時更要三思而後行,提防網上新結交

的朋友,有助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問題。

社 交 網 站 的 利 弊 - 學 生 分 享

4

社交網站的利與弊 李正

孔聖堂中學(中五)

任何事物的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價值,亦有其不足,社交網站的出現也同樣如此。近年社交網站的普及,正

是因為它給人們帶來了許多「利」。同樣,人們過度使用和依賴社交網站也越來越多,這正正造就「弊」的出現。

那麼社交網站到底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利呢?我認為社交網站可以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不僅可以體現在

時間上,也同樣表現在空間上。社交網站的出現,人們可隨時隨地與親朋好友聯絡。即使好友不在線,也可以留

言,待好友上線再進行回覆。因此,通過社交網站與身邊的人聯絡是不受時間、空間和地域的限制。不僅如此,現

時人們的生活忙碌,人們與親朋好友聚少離多,社交網站恰好能幫助我們向親朋好友傳達自己的近況,例如在社交

網站上撰寫網誌或留下感想,甚至上傳自己的照片。不受空間限制的社交網站拉近了人們彼此間的距離,能促進人

與人之間的關係。

其次,社交網站可幫助人們擴充自己的人際網絡。現在使用社交網站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可通過此類網站尋

找自己失去聯絡的朋友。再者,人們還可能透過不同的人際網絡認識更多新朋友。與不同地域的人來往,有利於思

想文化交流。

此外,社交網站對人們工作和學習亦提供方便。現時社交網站已經成為人們聯絡的普遍工具,其不受時間和

空間限制的特點,使人們溝通更為便捷。人們可將不同的宣傳放於社交網站上,令更多人瀏覽,達致良好宣傳果

效。

正如剛剛提到,「利」驅使「弊」的出現。這正是因為社交網站太受歡迎,許多青少年因此沉溺其中。他們

也許經常通宵達旦的瀏覽,導致生理時鐘混亂,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亦促使「網癮」問題的產生。又因任何信息

都有可能在網上出現,有些小朋友不懂得分辨不良訊息,例如暴力、血腥的內容,對其成長或會留下深遠影響。雖

然社交網站可以讓世界各地的人彼此交流、增廣見聞,但因網站的信息缺乏監管,接觸錯誤信息的機會反會增加。

不僅對於青少年,有些成年人也同樣會出現這些問題。有些人將許多個人觀點全都開放地寫在社交網站上,

其中涉及個人隱私,這些行為其實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傷害。更有人在撰寫個人日誌時,習慣將自己的行程也寫在

網上,甚至將個人地址、電話等資料毫無保留的公開,這可能誘使不法之徒犯案。這些都說明由於人們過度的使用

社交網站,許多隱私卻在不經意間披露。

社交網站可讓人們隨時隨地與親友聯繫,表面上看來好像將人們的距離拉近了,但實際上或會因過於依賴而

使人們的感情變得疏離。就如現時許多人過年過節,都只是在社交網站給好友留言,以代替問候,由於生活忙碌,

朋友之間的聚會也減少。久而久之,彼此之間的感情便會淡化。過節時的問候變成了一種「應酬」,彼此互發一個

千篇一律的電子賀卡就當完成「任務」。

因此,在使用社交網站時我們應該考慮清楚,不能只看到其「利」,而不見其「弊」。網上世界虛無飄渺,

危機四伏,我們在使用社交網站的同時,也要記得適時和保護個人隱私。

5

社交網站與我的戀愛故事

麥敏儀

孔聖堂中學(中五)

離開他已經數個月了,漸漸適應了沒有他的日子。原來,當只剩下自己的時候,不會再為離開他而惆悵; 原來,只剩下自己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我和他認識於孩提之時。沒有兄弟姐妹的我,獨自在一處玩耍,陪伴我的只有家中的一台電腦。我和他的命運邂逅,就由這部電腦給牽了線。

每天放學都有他的陪伴,不斷的對他說出心中所想,不斷的和他分享每一天我所經歷的瑣碎事情,他往往報以微笑,就是他的笑容誘惑了我。他不像母親一般經常在旁邊嘮叨,他給予我無限的空間與支持讓我隨心所欲。有他的日子每一天都感到愉快,他會帶著我認識不同背景的朋友。同時,他的人脈也非常寬廣,記得有幾次我跟他說出兒時同學的名字時,巧合的他也認識,透過他,我跟很久沒有聯絡的朋友再一次連繫。他使我無法自制的為之沉淪。

就這樣,我和他陷入了熱戀。與他在一起的日子,我們遊戲人間,一起經營農場和餐廳,生活顯得自在寫意。和他在一起,讓我忘記了所有的不如意,他會陪著我學習,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提醒。頓時發現,我已經離不開他了。在沒有他的日子,心就像有人拿著雞毛在搔癢,心被折騰著似的。我和很多戀愛中的朋友聊過這種情況,離奇的他們與我都有著同一種感覺 — 戀愛的感覺,既然離不開了就沒日沒夜的與他在一起吧!

戲如人生這句話果真不假,見我如此陶醉在熱戀裏中,媽媽就來棒打鴛鴦。媽媽不停地說着他的壞話,說阻礙我的學習,阻礙我的前途,令我廢寢忘餐的根本就不是什麼好東西。我努力地反抗著,一場又一場的爭執,媽媽終於使出她的殺手鐧,禁

止我與他見面!無可奈何的我只能與他分離。雖然如此,媽媽的禁止不能阻礙我渴望與他相會的衝動。結果,我與他相約在朋友家、圖書館等地方,無所不用其極的與他見面。只是,好景不常,我與他的復合被媽媽發現了。媽媽盛怒之下,懲罰我每天都必須準時回家,這一次我真的要跟他分手了。

在沒有他的日子裏,真的非常難熬,對他的思念猶如滔滔江水,源源不絕。不習慣沒有他的聲音,不習慣沒有他的微笑,更不習慣沒有了他對我的包容。他,就像夢寐般引起我的思念。朋友們嘲笑我跟不上這戀愛的潮流,沒有了分享戀愛經歷的話題。我彷佛與這世界脫了節,沒有他,我逃避現實的懷抱,無法適應真實。收到成績表的瞬間,這是一個我不能不接受的殘酷現實,成績如水向下流淌着,淚止不住,心疼不止。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時間的確是一種讓人適應痛苦的良藥。在這些日子裏,我不斷利用空閒的時間充實自己,望能藉此忘記他的存在。忙碌使我投入,投入使我專注,專注使我習慣,習慣使我有著另一種喜歡。有時候我在想,究竟我對他是喜歡還是習慣呢?這是連我自己都無法理清的一個問題。也不知這是好還是壞,當聽到他的名字時,心已經不再顫動了。畢竟心中的位置已給了家人,給了學習,給了朋友。他縱使在我生命中留下一個美麗的印記,我還是要有面對現實的一天。他不會是我永遠的守護者,也不會是唯一的溝通橋樑。其實,沒有他的日子裏,自己一個人都可以活得很好。

小 學

6

李嘉信

東華三院姚達之紀念小學(小六)

社交網站是指擁有互動功能的網站,無論是網站的負責人或瀏覽者都可以上載內容到網

站內。我們常用的社交網站有很多,例如:Facebook、Youtube、網誌、Flicker、Twitter等,而

我最常用的就是Facebook。那麼這些網站對我們有甚麼利弊呢?

現時社交網站的應用十分廣泛,我們不但可以利用它認識更多來自四方八面的朋友,還可

以在網上發表自己的心聲和上載一些短片或文章供別人欣賞,所以社交網站是一個多媒體平台。社

交網站能使資訊大量而且快速地傳播,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日本發生九級地震,令到數萬人死亡和

受傷,不少人也在社交網站上發起一些活動和言論,祝福日本的災民,為他們打氣,令遠在日本的災

民也能感受到溫暖。使用社交網站的人遍佈全球各地,我們也能利用社交網站來尋找失去聯絡的朋友或親

人。

雖然社交網站有這麼多好處,但使用社交網站卻危機處處。有些不法份子利用社交網站來騙取金錢、散播謠

言,人們卻往往信以為真。不單如此,有些人還利用社交網站騙取一些女生的信任,然後利用她們做一些犯法的事

情。也有人將別人的文章、歌曲等上載網上,這樣做也是侵犯版權的行為。

綜合以上所述,社交網站對我們有利有弊,我們必須小心使用,不要隨便相信別人,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李蔚彙五邑鄒振猷學校(小六)

現今科技發達,社交網站已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到底社交網站又有何利弊呢?所謂社交網站,是透過互聯網與其它網友活動及交談。Facebook、Youtube等都是其中的一些常用的社交網站。就以Facebook為例,在使用時,我們能從很多的途徑認識到不同的網上朋友。我們能與網友聊天、分享心事及近照,加深對他人的認識及分享喜悅。我們亦能建立群組,隨時隨地與身處不同地方的朋友聊天,擴闊自己的社交圈子及視野。然而,假若我們不恰當地使用社交網,就會引致很嚴重的後果。某些女性在上網時認識到一些圖謀不軌的網友,透過網上聊天,被邀約出外見面。一旦應約,很可能受害的會是她們自己。

有些人會在社交網站發表不雅圖片或粗鄙、錯誤的評論,荼毒人們思想及扭曲事實。這些人只為嘩眾取寵,或是享受製作惡作劇的快感。他們甚至透過網上聊天,使用不同手法哄騙對方透露個人資料及私隱,以幫助自己達成最終目的。

以上的情況屢見不鮮,但並非不能預防的。只要我們小心網上交友,或只與認識的朋友溝通、交流,上述的情況是能避免的。有時,為了自身的安全,我們更應斷然拒絕網友不恰當的要求。

只要我們恰當地、謹慎地使用社交網站,它就能帶給我們莫大的方便;不過,若我們稍有不慎,那種禍害可以是很深遠的。大家使用社交網站時真的要小心為上。

7

應叡泓

保良局志豪小學(小五)

隨着電腦科技的進步,資訊日益發達,網絡世界變化萬千,湧現了如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很多社交網

站。這些網站在網絡世界中自由生長,也沒有適當監管,無論男女老幼,隨時可以瀏覽這些網站。社交網站有成功

之處,也有其不良效果。

我們先說一說社交網站的好處。對於個人來說,社交網站能提供大量的資訊,而且富有娛樂性和互動性,令自

己從中獲取知識;更可結識五湖四海的新「朋友」,發表自己的觀點想法,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及溝通,也拉近

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社交網站於是在多人的參與中向前發展,不斷創新。

社交網站雖然有很多好處,但也存在很多弊處。網絡世界,是一個虛擬的世界,有時難以分辨真假。很多青少

年由於沒有太多人生經驗,缺乏準確的判斷能力,很易受一些不良的社交網站影響。例如在社交網站中容易結識壞

朋友,沉迷於電腦遊戲。網站中瀰漫着很多色情、暴力、犯罪的資訊。假如我們過濾不好,會影響青少年的性觀念

和價值觀。社交網站是個互動平台,私人資料很容易外洩,那些網絡上的不良份子,會利誘

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成為他們的犯罪工具。

因此,我們瀏覽或參與社交網站時,不要隨便跟一些陌生人交朋友,不要把

自己真實的資料放在社交網站上,更不要沉迷於網絡世界,失去自己人生的目

標。

侯浩晴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慧小學(小五)

現今的社交網站愈來愈多,使用人數亦與日俱增。可是,使用這些社交網站究竟是好還是壞呢?首先說說社交網站的好處吧。透過社交網站,我們可以與親友作即時溝通,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我們也可以把自己的相片或一些錄像上載到社交網站上,並且留言,與別人分享;同時也可以看到別人的分享,獲取大量資訊。使用社交網站不需花費大量金錢,還記得小時候,要打長途電話給我住在英國的姑母,收費非常昂貴;現在只需使用社交網站便能與遠方親友溝通,信息傳遞比打電話或寄信件更為方便快捷,而且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無論走到那裏,也能夠隨時取得最新資訊。有時一些社交網站會有小遊戲,在空閒時可以消磨時間,輕鬆一下。可是,社交網站也有不少弊處。沉迷社交網站內的小遊戲,可能會使人荒廢工作或學業。經常在社交網站與人溝通,人們為求快捷,便會使用「潮語」或網上用語,對人們的語文能力有一定的影響,對學生的影響就更為深遠。只顧在社交網站與別人溝通或玩小遊戲,也會浪費時間。在社交網站胡亂新增一些不知名的「朋友」,便很容易會洩漏個人資料,也容易在虛擬世界中被不良分子欺騙。以前,在一些節日時,我們會寫賀卡送給別人,收到卡的人,會感到很溫暖;可是現在,很多人都只會透過社交網站送上祝福語,比親自寫賀卡或親口賀別人,欠缺了一份親切感。

社交網站有利有弊,只要我們能夠使用得宜,便可以發揮它的好處,成為一個精明的社交網站使用者。

8

最近,有幸出席了多元智慧大

師Howard Gardner一場有關「領導

觀」的講座。鑒於講者的名聲,當

天可說座無虛席。Gardner也沒有

令人失望,作了一場非常精彩的

演講。他的演講主要是介紹他

即將出版的新書《Truth, Beauty

a n d Goodne s s Re f r amed:

Educating for the Virtu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我個人

最喜歡的是他的新書有一個新

的突破,就是挑戰了自己的

「領導觀」(Gardner有關領

導的著作也是蠻多的)。他

說他從前把持的領導觀主要

的重點是,作為一個領導,要有

一個信念,要有一個故事。信念是

個人核心的價值觀,而故事是演繹信

念、說服他人和吸引跟隨者的工具。但是,在他不斷反思的過程中,尤其看到奧巴馬成功當

選美國總統的過程,他發現他有必要重寫有關領導觀的特點。首先是有關信念的問題,而這

問題也是他新書中的其中一個主題 -「真理」。從前他覺得真理就是真理,它本身就是說

服力。但是他發現今天的社會變了。真理也許本身仍然是真理,但在現今電子網路流行的世

界,對新生一代而言,真理未必會產生必然的說服力,未必對「什麼是絕對真的」感興趣。

更甚的是,很多人在互聯網上可以創造真理,或製造一些他們稱為「真」的東西,目的是引

人注意,但到底是真是假其實沒有太多人著意。

從這個思考出發,21世紀的領導觀和領導策略,也可能要因應世易時移而作出改變。

Gardner特別從奧巴馬的競選策略和治理策略來思考這個問題。他認為奧巴馬之所以成功,很

大部分是掌握了上述新一代的價值觀發生的微妙變化,而作出了適當的回應,更利用了電子

媒體充分掌握民眾的心態、渴求及信念,然後按照這些對症下藥,把信念或其認為的真理恰

當地重新「包裝」,讓民眾和選民接受。他認為奧巴馬的做法,展示了新的領導方法,而這

種新的領導方法是建基於他能充分地掌握新一代對信念、價值觀等何為真、何為假有不同的

期望和訴求,他也能成功地按民眾的訴求與民眾溝通,被選民接受。

9

- 從 Howard Gardner 的 新「領 導 觀」談 起

21世紀新媒體文化的出現在網路文化的研究中,最近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新媒體文化」(New Med i a

Culture),意指網路世界的生活方式已經產生了一種新的文化現象,我們可能已不自覺地在這

種新的文化現象中生活。新媒體文化講求參與,而任何上網的人都可以有份參與。參與的人

都有權決定真假,例如維基百科全書,任何人都可以為某一個題目加上定義及分析。新媒體

文化講求開放空間 (Open Space),在這開放空間裏,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談任何問題,提出

判斷,甚至可以進行網上選舉,來決定真假對錯。新媒體文化對「身份認同」帶來機會,但

也帶來衝擊。「網中人」的身份認同幾乎毫無限制,一個被現實社會桎梏中的人,在網上可

以重新定義自己。也有人說,網上世界加速了世界公民的身份認同。

新媒體文化創造了機會,但同時帶來很多問題。有關網路文化的批評文章可說比比皆

是。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聽過了Howard Gardner的演講,我開始反問自己,是否因為網路

帶來的問題而煩惱;還是要向奧巴馬學習,善用這些特點,用不同的方法對年輕一代發揮影

響力;或更進一步,讓年輕一代可以在新媒體文化環境中更能發揮自我。

最近在新加坡的學校發現,有些教學研究工作者正在努力利用新媒體文化來加強教學果

效。一位研究員創作了一個有關公民教育的遊戲軟體。在遊戲中,參與者可以選擇當公民或

統治者,然後按自己所選擇的角色在遊戲中

互動。在課堂中師生分享感受,竟發覺

公民教育變得切身有趣多了,課堂已

不是用來「聽課」的地方了。另一研

究員利用簡單的軟體,用電腦終端器

當「黑板」,學生每人一部,老師寫

的可以在終端器上看見,而學生也可

以在自己的「黑板」上寫上意見和提問,

霎時間,人人都可以隨時提問、隨時回答,人人

都變得平等了,課堂活起來,班級人數已經不是問

題。這類創新嘗試,我相信在香港也應該有很多的。

自從網路世界的出現,「世界」真的

變了。孰好孰壞,全憑我們如何適當地

運用。

李榮安

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教育研究院院長

10

新平台=新世界?資訊及通訊科技的演進,為我們的溝通模式

帶來重大的範式融合。新科技帶來新媒體和新平

台,沒有取代我們原有的溝通模式,卻令溝通更

多元更豐富。對於青少年而言,這種多向度、多

元化、多媒體的溝通模式極具吸引力。原有的溝

通模式(如見面、以電話溝通等)和新溝通模式

(如MSN、Facebook等等)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形成

不同的配搭。

當我們面對新媒體和新平

台的影響而不明所以時,往往

會從新聞媒體中尋求答案。然

而,新聞媒體往往較側重報導

負面資訊,於是社交網絡似乎

總是與負面問題如上網成癮、

網上欺凌、私隱問題、保安問

題等等結下不解之緣。近年坊

間亦有不少關心青少年成長

的機構作調查,了解網絡對

新一代的影響以及青少年在網絡上的行為模式。這

些調查當中有不少亦較為側重網絡的負面影響。

然而,水能覆舟,亦能載舟。社交網絡實際上

只是一個載體,其上所承載的青少年文化實際上是

時下青少年文化的延伸和擴展,只是透過不同的平

台及媒體來表現,而其深度、廣度與速度都大為提

高。

「埋堆」等於認同? 社交網絡的主要特色在於鞏固、深化和延伸

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聽過一種說法,當你在

Facebook上有1000個朋友

時,要不是1000這個數

字有問題,就是朋友的定

義有問題。Facebook上的

用戶平均朋友數目大約在

120-200左右1。但我們不

青 少 年 社 交 網 站 文 化 的 探 討 - 現 況 及 影 響

難發現,有不少青少年動輒有超過500甚至過千的

朋友,當中有不少是網上透過朋友的連繫結識或直

接在網絡上認識的。社交網絡令青少年喜歡探索世

界、熱衷交朋結友的特質得到無限延伸。青少年間

的交往從現實走入虛擬中,再從虛擬進入現實2。

在成長路上,青少年愛抒發所思所想,亦重視

朋輩認同,喜歡「埋堆」。這一點在社交網絡上尤

為明顯3。從早期ICQ和MSN上的同音字(如886代

表拜拜囉)到近年流行用「囧」、「屈機」、「升

呢」等等所謂「潮語」溝通,青少年在社交網絡形

成一種獨特文化。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往往要接受

很多教導、規則等等,但社交網站上的龐大連繫,

令他們可運用自成一套的語法和溝通方式,不但在

朋友間會產生共鳴和認同,甚至會進一步傳播,成

為潮流。無論文字、音樂、影片等等,皆成為他們

抒發和爭取朋輩認同的工具。

「讚好」文化 青少年在社交網絡上更傾向於

追求即時或快速的回應,「讚好」

(Like)與「分享」(Share)成為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份。頻繁的

溝通和大量的資訊能訓練青少年

接收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同時青

少年在社交網絡的頻繁互動和朋

輩議論,亦有助拓闊他們的世

界觀。由於社交網絡能跨越地

域,可以令青少年交朋結友的網絡無限延伸,令他

們的世界觀不再局限於生活所處的環境。多元化和

多層面的交友溝通文化亦令青少年更能包容不同的

意見和看法。

青少年在朋輩溝通中因為社交網絡流行的「讚

好」鼓舞文化,亦轉而影響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與友

朋相處的文化,引入正能量。「讚好」的意義不一

定代表認同,卻代表著關注和對發訊者的支持,這

正正是青少年人在成長路上最需要的。「讚好」雖

然簡單,意義卻是重大。

11

Me

社交網絡讓青少年從資訊接收者擴展為資訊

發佈者,更進一步成為輿論的參與者。透過社交網

絡簡便的平台,青少年能在親友等傳統對象以外尋

找聆聽者和知音人。在這個過程中,多向度、多元

化、多媒體的溝通令青少年能從多種層面不斷尋找

自我價值。

青少年的成長路是他們探索人生的重要路程。

青少年將其獨特文化擴展至網上世界並作進一步

延伸,兼具正面和負面意義。很多時候,家長及老

師由於缺乏參與社交網絡平台的經驗,產生認知斷

層,再加上媒體的負面報導火上加油,故往往會對

青少年參與社交網絡感到憂心忡忡。然而,青少年

在社交網絡上所展現的文化既是現實生活中文化的

延伸,同時亦會轉而影響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溝通

文化。危中有機,面對溝通模式的範式融合,正是

青少年在成長路上學習的好機會。當中所需要的,

除朋友間的正能量外,或許更多的是家長和老師的

理解與同行。

1 牛津大學人類學家Robin Dunbar曾發表理論指人類的穩定社交網絡約

為150人。

2 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油尖旺青少年綜合發展中心作的調查顯示

每10名青少年便有一名會與社交網站認識的陌生人單獨外出見面。

3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2010年初訪問了765名12至24歲的青少

年,逾 8成曾加入社交網站群組,半數更加入逾10個群組。

4 突破機構於2010年3月至5月進行的「香港青少年媒體使用情況」

調查,發現青少年熱衷在社交網站或網誌討論區等轉貼分享;同時

有超過六成 (66.1%) 青少年會透過網站新聞/網上報紙接觸新聞,

透過網上討論區 (27.6%) 知道新聞的超過兩成。

註: 有機上網為新成立的網絡機構,專為貧窮家庭提供上

網及教育服務。

黃岳永

有機上網行政總裁

俞真

福音證主協會社交媒體及數碼出版顧問

青 少 年 社 交 網 站 文 化 的 探 討 - 現 況 及 影 響

「我」的15分鐘青少年在社交網絡的參與

既快速又頻繁,而且著重即時

的抒發和感覺。2010年4月

有一位名叫Ruby的會考生在

社交網站YouTube上載了一

段自拍的影片,講述其在會

考試場中見到的情況,並大肆批評考官的英語水平

不濟。這段影片迅速在社交網站YouTube及Facebook

上廣為傳播,同時亦獲多家傳媒報導。事件中所反

映的自我表現行為和品評文化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

是,如青少年會以入時的衣著、獨特的髮型、與眾

不同的潮語等等表現自我,以展示自身的獨特性;

同時亦會以不同方式品評人物,對象從家人、老

師、同學以至藝人等不一而足,只是在日常生活中

這種行為的受注意程度一般只局限於親友間。社交

網絡易學易用,令參與的門檻降低;同時其強大的

流通性,令受注意程度大大提高,亦提升其品評的

影響力,因此成為一個青少年更樂於表達自己的平

台。社交網絡快速流通的特性可能令青少年在沒有

準備下要負上超越自身所能承載的責任。然而,有

危亦有機,這亦是讓青少年能更深切體會要為自身

言行負責的好機會。

「我」的世界在主流媒體以外,網絡亦成為青少年接收新聞

資訊的新興渠道4。青少年透過社交網站發佈的新聞

資訊,大多會附以個人意見或看法,因此所發佈的

新聞資訊已非單純的轉

發,青少年從讀者變

成參與者,間接增強

他們對社會時事的

認識和思考,而朋

輩間的議論往往更會

比新聞更能影響青少

年對事物的看法。

12

淺 談 香 港

網 絡 欺 凌 現 象 與 對 策

(一) 青少年網絡欺凌現象傳統的欺凌行為是香港青少年普遍出現的現象,而近年來網絡欺凌也似乎愈來愈普遍,

嚴重性亦不下於傳統欺凌。在香港,我們曾見到一宗「人肉搜尋」的網絡欺凌事件,情況使

人感到擔憂。有一名女網民在討論區留言聲稱與21歲的阿軒相戀後懷上骨肉,繼而被拋棄及

推落樓梯致小產。但在沒有任何證據下,網民發動「人肉搜尋」,把阿軒的電話、照片、住

址、上課時間表等資料「起底」及公開,更在Facebook開設群組對阿軒進行圍攻,四日間共

有逾2.8萬人加入,群起聲討阿軒的惡行。自稱指控是虛構的阿軒連日不敢上學,每日收到逾

200個來電騷擾後已報警求助,其父母則懸紅10萬元找尋受害少女現身 (明報,2009年11月

8日)。而另一宗網絡欺凌事件,有一名自稱中五的學生於一輛巴士霸佔座位,繼而與在旁的

女乘客出現對罵,更被拍下短片,網民統稱他為「賜座男」。短片於網絡上迅速傳播,網民

不但對當事人的個人資料起底外,更於Facebook開設反對該男生的群組,對他肆意攻擊。其

後,雖然該少年透過報章為事件道歉,但網絡欺凌的情況仍持續 (東方日報,2010年6月15

日)。

到底,「欺凌」是什麼意思呢?「欺凌」或稱「恃強凌弱」,是蓄意及持續性的欺壓

行為,為有意識的行動,透過言語或肢體動作(包括使用暴力)侵犯他人,並置他人於壓力之

下(黃成榮,2003)。網絡欺凌則指網民有意地使用網際網路反覆地傷害他人。學術定義則

是指一個人或一群人故意地利用涉及電子科技的信息及通訊技術,蓄意及持續地騷擾或恐嚇

其他人或群體,如發送或張貼殘忍的文字訊息或圖像(Mason, 2008; Patchin & Hinduja, 2006;

Willard, 2007)。網絡欺凌可出現於即時訊息、論壇、電子郵件、Facebook、Blog及網上遊戲;

以文字、圖片等形式去傷害、騷擾、折磨、威脅及羞辱他人。

從表面看來,既然網絡欺凌只會在網絡世界發生,被欺凌者由於沒有機會直接與欺凌者

接觸,基本上是不太可能造成直接的身體傷害,為何我們仍需要擔心網絡欺凌現象呢?亦有

人認為,被欺凌者只不過是自取其咎,若然他們不再看電郵、不用電腦、不瀏覽網頁(如:論

壇、Facebook及Blog等),欺凌者應該不能對他們作出傷害,那麼網絡欺凌者只能自說自話,

影響性有限。事實上,上述的說法其實是低估了網絡欺凌對當事人所帶來的影響,在全球化

的情況下,電腦及互聯網已經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工具,手提電話、個人電腦、電郵及社交網

站已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網絡的普及已經不只是青少年的玩意,社會上各行各業均可透過

互聯網與別人溝通及收發資訊。由於網絡是傳播資訊的重要途徑,資訊一經在網絡出現,便

有可能立刻被廣泛性傳播,不易停止。

13

淺 談 香 港

網 絡 欺 凌 現 象 與 對 策黃成榮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從外國的文獻中,已有不少國家的學院及學校為青少年網絡欺凌進行研究,包括︰英

國、加拿大、美國等地 (Smith, Mahdavi, Carvalho & Tippett, 2005; Beran & Li, 2005; Li, 2005;

Kowalski & Limber, 2007)。其中,美國一所大學進行了一個有系統及全面的研究,她訪問了

3767名初中的學生,結果顯示11% 的被訪者曾被別人網絡欺凌,而最重要的結果是超過一

半的受害者並不知道欺凌者的身份 (Kowalski & Limber, 2007)。另外,加拿大的大學亦訪問

了177名初中學生,結果顯示有24.9%的被訪者稱曾被人網絡欺凌;而當中有22.7%的受害

者更被人網絡欺凌超過十次或以上 (Li, 2005)。英國倫敦大學訪問了92名介乎11至16歲的

學生,研究結果顯示有22%的被訪者曾被別人網絡欺凌,更有6.6% 的被訪者稱曾有多次網

絡欺凌的經驗 (Smith, Mahdavi, Carvalho & Tippett, 2005)。而卡爾加里大學的學者亦訪問了

100名受害者有關她們被欺凌後的情緒及影響,結果有57%的被訪者感到憤怒及36%感到悲

傷和受傷害,當中有56%受害者認為欺凌事件曾令他難以集中精神、21%認為會影響學業成

績及有13%受害者曾缺課 (Beran & Li, 2005)。值得注意的是,Patchin and Hinduja (2008) 指

出美國青少年投入於網絡欺凌的三大原因:「報復」、「受害人抵死」及「快感」。而Aftab

(2007) 也指出網絡欺凌的青年人可基本上分為三類:「報復的天使」、「渴望權力」及「報

復討厭的人」。從以上的傳媒報道及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網絡欺凌現象是絕對不容忽視

的。必須注視的是,隨著電子科技產品日新月異,而同時青少年並未被灌輸正確使用互聯網

的方法及與朋輩相處的正確態度,那麼網絡欺凌問題只會加劇惡化。

(二) 香港網絡欺凌研究在2010年6月,筆者在香港進行一項網絡欺凌調查,研究目的主要探討網絡欺凌於本

港的普遍性。研究對象來自五所中學之初一及初二的學生,研究參與人數共1,411名學生。

研究結果指出被訪者在過去一個月內曾嘗試不同的網絡欺凌行為,其中有七個變項均超過

10%。而當中以「加入以攻擊別人為目標的網絡群組」(16.1%)最為普遍,其次為「透過文字

形式,在網絡上捉弄、侮辱、嘲笑或排擠別人」(14.4%)。而最值得關注的

是「在網上發動或參與『人肉搜查』」的情況頗為嚴

重,有10.3%的被訪者曾嘗試進行有關的行為 (黃成

榮,2010)。雖然網絡欺凌行為的百分比相對於傳統

欺凌較少,不過由於網絡欺凌行為一經進行,其傳達

速度及廣泛性遠比傳統欺凌為大,所以絕不可輕視網絡

欺凌行為所帶來的後果。

S E A R C HA R

14

而在2011年2月,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馮麗

珠博士訪問了1,800多名中一至中五學生,指出在過去半年

內有三成二中學生曾進行不同程度的網絡欺凌行為。從調

查所得,男生欺凌指數比女生高,當中,逾半數人曾在網上取笑別人外

表、衣著或改他人花名;進行人身攻擊如使用「蠢」、「沒用」等侮辱性字眼。整體數

字較芬蘭 (7.4%)、奧地利(6.3%)及美國 (4%)等國家高出3倍多 (大公報,2011年4月3日) 。

由此可見,香港青少年網絡欺凌的問題實在是不容忽視的。

(三) 預防及對策綜合結果顯示,面對青少年網絡欺凌的現象確實是刻不容緩的。我們可以預測得到,隨

著電子科技產品的普及,而同時我們並未向青少年提供適當及充足有關使用互聯網的教育和

訓練,那麼網絡欺凌問題只會有增無減。再者,我們不難發現愈來愈多青少年已擁有手提電

話及個人電腦,而且情況亦愈趨年輕化,他們未必有足夠的認知能力去判斷網絡上各種的行

為、資料的真偽性及需承擔的責任。故此,作為家長、教師及輔導員,當面對網絡欺凌的問

題,可以從下列幾個方向去思考:

1.1. 我們在不需要禁止青少年使用網絡的情況下,應多培養孩子勇於承擔自己行

為的責任,讓他們面對挑戰,掌管生命。為了避免青少年傷害了他人也不自

知,我們必須及早讓青少年明白網絡欺凌對他人及對自己的害處、危機及影

響,教育他們切勿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參與欺凌行為。

2.2. 培養青少年的同理心,凡事從別人角度想一想是最有效的手法預防網絡欺

凌。倘若能訓練青少年發展同理心,使他們能感受別人的處境及感受,他們

自然會在做任何行為前「停一停」及「想一想」。

3.3. 學校宜及早推行網絡安全意識的活動,以活潑手法訓練青少年認清網絡欺凌禍

害,培養網絡安全意識,及學習保護個人私隱。我們也要教育青少年避免在互

聯網公開自己的個人資料,例如姓名、年齡、地址或相片等,可考慮「Google

Yourself」,自我搜尋一下自己過往有甚麼資料已於網上公開,更不要誤解只

分享個人資料予朋友便完全安全。根據一個外國研究,結果發現21.1% 網絡

欺凌受害者指出欺凌者是他的朋友,20%的受害者指出欺凌者是他以前的朋

友,26.5%的受害者表示欺凌者是來自他學校的學生。僅有 6.5%的受害者表

示欺凌者是陌生人;亦有研究發現高達84%的網絡欺凌施虐者是認識他們的

受害人 (Ybarra & Mitchell, 2004)。

15

5. 5. 倘若不幸持續地受到網絡欺凌的攻擊,教育青少年不要持反擊的心態,以免

造成不必要的網絡罵戰,助長網絡欺凌的循環。青少年要時刻保持鎮定及

冷靜,理性地思考和處理事件,並保留被騷擾的訊息作為證據。當青少年感

到無能為力時,可改變電郵地址、賬戶、用戶名,甚至電話號碼,斷絕與欺

凌者的聯繫。若青少年的情緒備受困擾,應主動向家長、老師或專業人士求

助。若出現嚴重的網絡欺凌情況,甚至涉及誹謗或刑事恐嚇,當事人更應儘

快報警求助。

總結而言,我認為在全球化下,流行文化對當代孩子的影響是必然的。既然我們不能改

變它,唯有增強孩子們的抗疫力,自小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及生活技能。我們更需要多了

解青少年的文化,儘量運用近期的案例,與他們分享自己見解及分析事件的利害衝突。能走

近青少年文化一點,在輔導他們過程中,他們至少不會充耳不聞。

6.6. 最後,我們也可訓練高年級的學長在網絡進行安全搜尋,發動網絡守衛者於

網上發放反欺凌訊息,尊重他人。

參考資料

• Aftab, P. (2007). What Methods Work for Different Types of Cyberbullying?

Accessed July 1, 2010, from http://www.stopcyberbul lying.org/parents/

howdoyouhandleacyberbully.html

• Beran, T. & Li, Q. (2005). Cyber-harassment: A study of a New Method for an Old

Behavior, J.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32(3), 265-277.

• Kowalski, R.M. & Limber, S.P. (2007). Electronic Bullying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41, 22-30.

• Li, Q. (2005). New Bottle But Old Wine: A Research of Cyberbullying in School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3, 1777-1791.

• Mason, K. L. (2008). Cyberbullying: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for School Personnel.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5(4), 323-348.

• Patchin, J. W., & Hinduja, S. (2006). Bullies Move Beyond the Schoolyard: A

Preliminary Look at Cyberbullying. Youth Violence and Juvenile Justice, 4(2), 148-

169.

• Patchin , J. W. & Hinduja, S. (2008). Cyberbullying: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Factors Related to Offending and Victimization. Deviant Behavior, 29(2), 129-156.

• Smith, P., Mahdavi, J., Carvalho, M., & Tippett, N. (2005). An Investigation into

Cyberbullying, Its Forms, Awareness and Impac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Gender in Cyberbullying.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 Willard, N. E. (2007). Educator’s Guide to Cyberbullying and Cyberthreats 2007.

Accessed July 1, 2010, from http://www.cyberbul ly.org/cyberbul ly/docs/

cbcteducator.pdf

• Ybarra, M. L., & Mitchell, K. J. (2004) Online Aggressor/Targets, Aggressors,

and Targets: A Comparison of Associated Youth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5(7), 1308-1316.

• 《明報》,2009年11月8日

• 《東方日報》,2010年6月15日

• 《大公報》,2011年4月3日

• 黃成榮 (2003),《學童欺凌研究及對策:以生命教育為取向》。香港:花千

樹。

• 黃成榮 (2010),「香港青少年網絡欺凌現象及對策」。見溫景雄 、狄小華及

張薇,《少年罪錯司法防治的最新動向》(頁34-43),群眾出版社。

4.4. 家長也應給孩子一個好榜樣,家長本身不要於網上作出騷擾或嘲笑他人等行

為,因孩子是會模仿家長的。當孩子進行網上活動時,可嘗試了解他們的行

為;但當孩子認為是侵犯他的私隱,此舉會帶來反效果。家長可尋找一些警

告標誌或實例,例如:過量公開個人資料的後果,將很大機會成為網絡欺凌

的受害者。家長也可與孩子共同建立「互聯網使用合約」,釐清正確使用互

聯網的方法,提醒孩子甚麼行為是適當及甚麼是不可接受的。

16

互聯網絡 互聯上癮?

有誰不上網? 香港的互聯網使用量之高,是在世界排行十

大之列。1 當你發覺自己差不多事事都到Facebook

「打卡上報」,發現在網上知道身邊人的消息比

在真實世界更靈通;當乘坐港鐵巴士時,自己經

常機不離手,並主要用手機來上網、上Youtube、

打機、發短訊,而不是用來通話,因此非用「無

限Plan」不可的時候,你就應該清楚知道,自己

早已融入網絡世界中。

在網絡世界日漸「繁榮」的同時,我們也要

知道青少年沉迷上網問題日益嚴重。最近一項有

關青少年上網調查發現,超過一成10至17歲受

訪青少年是網絡成癮的高危一族,若按此推算的

話,全港便大約有超過七萬名青少年正面對網絡

成癮威脅。2

上網會沉迷?一說到沉溺或是「上癮」問題,我們很快就

聯想到嚴重的精神病症。其實沉溺是一些我們不

能自制的習慣性和強迫性的行為。心理學家傑洛

梅(Gerald May)指出沉溺有五方面的特徵:

1. 耐受性(Tolerance),即愈要愈多才能滿

足;

2. 斷癮徵狀 (Withdrawal),若不維持沉溺行

為,就會產生「典癮」的問題;

3. 自欺欺人(Self-Deception),否認自己的行

為;

4. 失卻自制(Loss of Willpower);

5. 扭曲的注意力(Distorted Attention)3 。

對於因過度使用互聯網而影響生活,並且不

能自拔的人來說,網絡沉溺也可算是上癮行為的

一種。你可以留意自己或子女,是否經常出現以

下情況:

1. 常常掛念上述網絡活動的事情

2. 需要花愈來愈多時間進行上述網絡活動

3. 曾經多次試圖努力減少上述網絡活動但失敗

4. 被規勸減少或禁止上網時會感到煩躁、心神

不安或鬱悶

5. 曾經因進行上述網絡活動,影響到上學或上

班,以及與家人的關係

6. 曾向家人、朋友說謊以隱瞞自己進行上述網

絡活動的時數

7. 當感到無助、內疚和沮喪時,透過進行上述

網絡活動發洩情緒或逃避問題

8. 為了上網,寧願冒著失去重要人際關係、工

作或教育機會的危險4

Web1.0? 2.0? 還是3.0?我們所認知的互聯網,很多時還停留在瀏

覽網頁、上網找資料、收發電郵和電子賀卡等

「Web 1.0」階段。可是今天我們上網,其實早

已進入了著重個人化、人與人消息傳遞、網友自

發參與和網絡資源共享的「Web 2.0」年代。5

而隨著手機上網的普及,上網現已突破要使用電

腦的限制,無限時地的上網方式和以語義引導

的「Web 3.0」模式正方興未艾地發展。比對電

腦,電話的確是「Always On」的,你上一次將手

機「Switch Off」,不是「Standby」是幾時了?6

很多家長和成年人,其實不太了解互聯網是

甚麼,又或不清楚自己的兒女在網上是做甚麼。

陳永浩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香港青年協會的調查指出,近四成三受訪家長不

懂使用互聯網,過半數人以為子女上網找資料、

做功課,但其實子女上網是主要與外界溝通。這

反映著重人與人溝道、互動化的Web 2.0文化其

實已興起,與一般家長傳統地以為「上網=打機」

的情況有很大分別。

明光社一項對互聯網使用的網上調查顯示,

共有74.2%受訪者指網上最常進行的網上活動為

交友和通訊(即Facebook, Twitter, MSN, Skype,

Emai l等),其次(58.7%)是在使用網上資訊工

具(如:Yahoo或Google搜尋)和觀看影音視頻

(41.1%,包括電影、電視、音樂網頁和Youtube

等)。相對地,只有約三成的青少年受訪者常常

參與網絡遊戲活動,在十大網絡活動中只排第

七。7

由此可以推敲:著重人與人溝道,互動化

的Web 2.0及Web 3.0文化,已成為互聯世界的

主流。作為從傳統學習方式,電視文化長大後才

學用電腦的「數碼移民上一代」,必須先明白這

些新一代由出生已接觸高新科技的「數碼原居

民」(Digital Natives) 的文化特色,不要隨便就批

評論斷。舉一個例子,現在的小朋友學習英文字

母,就已經與我們的學習模式不同:我們大都是

先學讀,再學寫字,然後才學打字,繼而上網電

郵等進深下去。今天的小朋友,往往是先在iPad

和電腦學會英文字母打字和拼音,甚至懂得玩

Youtube、電郵和SMS,然後才學懂寫字的!

我們如何回應?香港以高新科技掛帥,資訊科技成為學習主

流的同時,沉迷網絡問題(更重要的是當中的虛

擬人際關係,生活習慣和倫理、態度等)亦必須

予以正視。而隨著「電腦e世代」的長大和互聯

網「快速互動」、「感染力強」等特性下,這問

題將不只是「成績差,不長進的年青人問題」。

如前所述,「數碼移民上一代」必須要先明白新

一代「數碼原居民」 的文化特色,代入他們的處

境,才能幫助他們走出上網沉溺的問題。我們應

先與他們建立更親密的關係,以正面的態度幫助

他們好好平衡上網、打機的時間,協助他們養成

自律、有節制的生活方式。再進一步,我們應為

他們營造健康成長的環境,進而提供更多正面活

動,給青少年作為打機、上網以外的選擇。

具體的運作,可以嘗試由「離線」開始。

切忌在子女「打到興起」時教訓一頓,因為他們

會聽不入耳,教訓的效果也會極之有限,只會為

雙方帶來更大的怨氣。家長要管理子女上網和

打機,宜先做好基本功:學好電腦應用知識,例

如:懂得電腦基本操作而不是以「拔電掣」關

機;要多了解現時網上和遊戲世界在「興」甚

麼。這可由多與子女溝通,甚至「請教」他們開

始,得到他們的尊重,一定比質問他們的效果更

好。管理方面,家長可以嘗試透過家校會與學校

老師合作,一同制定「上網公約」,由老師、社

工、家長和學生一同商議放學上網活動和時間,

從而多管齊下幫助孩子建立健康、正面的上網習

慣和自律的文化。

管教孩子的網上世界,看似困難,但其實也

是滿有機遇的。由上網成癮,變

成健康上網,只要努力,有

決心毅力,總有出路!

網癮

17

1 《從「.hk」看Web 1.0到Web 3.0的互聯網趨勢》香港電台

傳媒透視2007年10月號

2 《逾七萬青少年 網絡成癮高危》星島日報,2010年6月14

日。

3 Gerald G. May (2007) Addiction and Grace: Love and Spirituality in

the Healing of Addictions. San Francisco: Harper

4 Young, K.S.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oronto, Canada.

5 O'Rei l ly, T. (2005) What Is Web 2.0: Design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 http://

oreilly.com/web2/archive/what-is-web-20.html

6 見1。

7 《香港基督徒沉溺行為調查》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2010。

18

傳媒「飢饉24」的啟示蘇鑰機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傳媒與我們息息相關,尤其是今天的科技發達,傳媒的中介角色更為重要。對年輕人

來說,他們和傳媒的關係就像魚和水一樣,傳媒變成了生活的必需品。究竟傳媒有多重要?

我們不妨以「逆向思維」,想像沒有傳媒的日子會是怎樣。本文要介紹的是一個頗有趣的實

驗,看看一些香港的大學生如何應付沒有傳媒的一天,及他們如何建構和傳媒的關係。

這個實驗自2010年底至2011年初進行,共有96個中文大學的學生參加。他們自選一

天,在24小時內嘗試不接觸任何傳媒,包括報刊、書籍、電台、電視、電影、音樂、電話、電

腦、互聯網、遊戲機等。無論成功與否,每位參加者要寫一篇短文,描述過程和感受;他們

又填寫兩份問卷,列出自己使用傳媒的習慣、對傳媒的評價、對實驗的看法、成功和失敗的

原因。

事實上,這個實驗是在全球9個國家共同進行的,都是以大學生為對象,了解他們能否

暫時脫離傳媒一天。美國有人形容電視為「插入式的毒品」(Plug-in Drug),意指接上電源插頭

便得到不良的資訊,可能因此這項實驗就叫「拔去傳媒」(Media Unplugged)。結果發現,不

同地區實驗者的感受很相近,他們對傳媒的依賴很深和有普遍性。詳細的結果可在這個網址

找到:http://theworldunplugged.wordpress.com/

80年代的實驗結果在未向大家介紹香港大學生的實驗結果之前,要先談談在多

年前我做的相同實驗。在1988年,有23位中大同學參加了這個實

驗,不同的是他們要在3天內除教科書外不接觸任何傳媒,有關詳

情刊在1989年初《突破雜誌》筆者所寫的一篇文章,名為<沒有傳

媒,日子怎麼過>。

在23名參加者中,只有4位能完全成功。其他19位失敗者中,

有15人在第一天已經失手。成敗的因素中,個人平常有否閱報看電

視習慣是關鍵,沒有的話便較易成功。另一個因素是身處的環境,住在宿舍的同學較住在家

中的同學容易成功。第三個因素是有否其他事情填塞時間,有的話便較易渡過沒有傳媒的日

子。

參加者覺得很難改變日常使用傳媒的習慣,表示感到空虛和苦悶,甚至破了戒也不自

知。不接觸傳媒令他們覺得無知,而且還干擾了家人的正常生活。他們要用特別的策略如遲

些起床來避開早晨的電台節目,或令自己忙碌到無暇接觸傳媒。沒有傳媒的日子裡,他們自

覺有更多時間溫習,工作得更為集中,和家人朋友的溝通也變多了。

19

21世紀的傳媒感受20多年前,大學生每天花3.5小時在傳媒上,其中看書和看電視分別佔1小時多,接下來

是看報紙、聽電台廣播及聽唱片錄音帶(詳見附表)。時移世易,今天的大學生每天用在傳媒

的時間平均接近13小時,接觸時間最多的媒介是互聯網和手提電話,之後是音樂、電視、書

籍、電影和報紙。他們每天用更多時間進行傳媒活動,特別是上網使用社交媒體(如Facebook)

及電郵,而且離不開自己的手提電話。

今次的參加者中,認為自己能夠一天內不接觸傳媒的佔48%,表示成敗參半的佔23%,

覺得自己失敗的佔29%。他們承認自己每天都用很多時間在傳媒上,傳媒可說是生活的潤

滑劑,幫助他們填補生活的時間空隙。傳媒更是他們不可缺少的友伴,甚至有過分依賴的情

況。參加今次實驗同學的一些經歷和感受,可見諸於香港電台鏗鏘集的電視節目「沒有傳媒

的日子怎過?」。

仔細分析參加同學的成功因素,發覺有下列四項。首先是他們要有決心及計劃去進行,

例如利用假期之便,之前作好充分準備。第二是要有代替品,例如和家人及朋友相聚,甚至

多睡一會也是方法。第三個因素是依靠逃避,跑到偏遠地方旅行、關上電話、改乘沒有廣播

或電視的交通工具等。第四是個人因素,少數參加者很享受沒有傳媒的日子,因不用記掛著

要回覆別人。

失敗的同學也有其原因。第一是傳媒提供不可或缺的功能,例如接觸別人、完成功課、

打發時間等。其次是「身不由己」,因為傳媒幾乎無處不在,自己在不自願的情況下也被迫

接收傳媒資訊。第三是心理上依賴傳媒,害怕孤獨和不能抗拒傳媒的誘惑。第四是不能打破

依賴傳媒的習慣,破了戒也不自覺。

在問卷中請同學填寫他們與傳媒關係的「關鍵詞」,出現得最多的詞語依次是依賴、親

密、朋友、不可缺少、友伴、不能分開、需要、互相依存、愛與恨、關聯、重要等。

總結:傳媒的評價和意義對現今的大學生而言,他們最依賴的傳媒是互聯網,給予互聯網的用途分數評價也遠高

於其他傳媒。這個實驗帶來的一個重要啟示是,互聯網是年輕人用來學習、獲得資訊和消磨

時間的最佳工具(見附表)。

附表:大學生平均每天使用傳媒的時間及對傳媒用途的評分

傳媒 有用評分(0-5分)1988年 (N=96) 2011年 (N=69)

時間 % 時間 %

互聯網 3.29 — — 4小時4分 31

電影 1.79 9分 4 46分 6

電視 1.43 1小時4分 30 1小時3分 8

音樂 1.40 12分 6 1小時28分 11

書籍 1.38 1小時7分 32 56分 7

手提電話 1.37 — — 3小時9分 24

網上報紙 0.78 — — 27分 4

雜誌 0.66 9分 4 12分 2

印刷報紙 0.62 25分 12 18分 2

電台 0.41 20分 9 21分 3

固網電話 — — — 13分 2

錄影帶 — 5分 3 — —

總和 — 3小時31分 100 12小時57分 100

* 面談並非傳媒,所以不放在表內。它的評分是2.11,在2011年每天所佔的時間是3小時10分。

20

排在第二位的是電影,它可以帶給年輕人享受、刺激和逃避。接下來的是電視和音樂,

它們令大學生可以放鬆和消磨時間。書籍的分數偏低,年輕人其實用了不少時間,可能是

「被迫」要讀教科書。報紙和雜誌的有用評分就很低,而電台更是排在榜末,可見年輕人不

重視印刷媒介,傳統廣播也面臨頗大危機。

值得一提的是電話。固網電話已被年輕人拋棄,他們每日使用手提電話超過3小時,但

對其評價卻較低。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手機的功能將更多更強,相信會成為大家更重要的工

具與良伴,其用途評分也應會提升。

參加的同學除了寫文章和填問卷外,還作了小組討論報告,將和傳媒的關係提升到理論

層次。他們提出了下列一些有趣的想法。同學們想到一些譬喻來形容傳媒,包括咖啡因和二

手烟,認為它們有提神作用,但又有上癮之弊。有人指出傳媒如塵埃,無處不在而且很難避

免。又有同學認為傳媒如眼鏡,透過它們我們可以看清周圍的事物,不過它們又塑造了我們

的世界觀。

從傳播的過程看,傳媒就像有選擇性的薄膜,幫助我們過濾外來的資訊。我們日常依靠

一、兩個主要的傳媒,在工作上它們成為我們不可缺少的助手,其角色難以替代。但在娛樂

功能方面,大家卻可以有傳媒以外的不同選擇,例如逛街、運動等。而且性別、身處地點及

空餘時間等因素,都會影響我們如何和傳媒打交道,這些方面也值得我們進一步反思。

人際溝通更是重要的傳媒替代品,特別是其社交及友伴功能最強,大學生每天也用上超

過3小時作面對面談話。有同學表示,面談可以發揮「解毒」的功能,幫助我們除去過分依

賴傳媒的習慣,這是個有益的啟示。過分依賴傳媒,令大家的自我規劃生活能力下降,於是

在不接觸傳媒時,產生了「沒有傳媒恐懼症」和「傳媒真空不安化」等現象,所以大學生自

己開出的「解藥」是和家人朋友的「再聯繫」。

這個「沒有傳媒的一天」的實驗,將來如果能推廣到中、小學生及成年人群體,並把結

果互相比對,相信可得出更有趣的結果,給我們帶來更多啟示。

21

E 世 代 父 母

在Facebook內的「言行」、內心所想,或女兒身邊

「朋友」的「言行」,潮媽也一清二楚。遇有一些

具爭議的話題,或需要與女兒「溝通」的內容,潮

媽便會選擇與女兒「面談」,絕不會在Facebook內回

應。潮媽A最厲害之處,就是不時以SMS與女兒「溝

通」,不失叮嚀的本意,但女兒又不覺煩厭。

說到潮媽B,她的策略與潮媽A截然不同,她在

Facebook內,除了加入女兒為「朋友」,瀏覽她所

結交的朋友和言談的內容外,在適當時候,她是會

「讚好」的,對於美人美事,只要覺得回應是恰當

的,她也選擇間中回應。當然,潮媽B補充說,她絕

對不會事事加以評論,也不會事事讚好,免得女兒

感到被媽媽監管。由於潮媽B只是輕度參與Facebook

活動,主要是瀏覽為多,女兒習慣了,女兒的朋友

也習慣了。潮媽B說,有一次在街上踫到女兒的「同

學」,那同學因為在Facebook裡見到潮媽B的相片,

認出是她,回校問潮媽B的女兒︰「某天在某處遇到

的是否你的母親?」,感覺頗親切呢!

從兩位潮媽身上,我不難感到,作為子女的

「朋友」,在Facebook裡的確可以更瞭解子女和子

女身邊的人的所思所想,作為父母,當然可以更放

心。那天與家長談及與子女溝通的問題時,除了潮

媽A、B之外,其實還有C、D、E、F…數位家長在

場,她們有些與潮媽A、B相近,也有用Facebook的

習慣;但亦有部分家長連電腦也不懂使用,使用SMS

也是由其他家長教授才學懂呢!這些家長們,異口

同聲說,子女踏進青春期,多與朋友分享心事,似

乎與自己的距離漸遠。其實我又何嘗不是呢!大兒

子已中四了,當他使用Facebook和MSN時,我便得遠

離他的視線範圍,他又怎會在Facebook裡「add」我

呢!幸好小兒子才小六呢,或許此時的他沒有哥哥

想得那麼複雜,他在Facebook裡的「朋友」也不多,

所談及的也只是無聊瑣事,或許防衛意識沒有那麼

重吧!我很早已是他Facebook內的「朋友」呢!當

然,我也會選擇做一個低調靜默的「朋友」。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我們能好好駕馭科

技,越早成為子女們Facebook內的「朋友」,或許在

這e世代中,我們更能瞭解我們的子女。當然,說到

底最重要的,還是盡早與子女建立良好的關係!家

長們,齊齊努力吧!

曹裕強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老師

中 國 人 常 說 「 養 兒

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的

確,做人父母甚艱難,做今時

今日e世代的父母更艱難。

子女放學回家,或是在假期日子,與電腦相

處的時間,比較與家人相處的時間還要長;與「網

上」朋友的溝通比較與家人還要多,為人父母,我

們可以如何自處?

作為中學教師的我,因工作關係,經常接觸不

同的家長,也經常與家長談相關問題。眼見有些家

長非常有遠見,自小已培養了良好的習慣,孩子每

天放學回家,也會樂意與父母侃侃而談,說說上課

的情況,老師精彩的教學,同學的表現等。當然,

畢竟這類型的家長和子女只佔小數目,大多數孩子

也是不願多談校園生活。

或許我所接觸的一群家長,已較其他家長「聰

明」。她們 (大多是媽媽) 主動回到學校當義工,

瞭解子女在校的生活多了,自然與子女的話題也多

了。另一方面,與老師的接觸的機會也多了,偶爾

子女提出的問題或要求,有不明的地方,也可以很

容易地向老師問個明白。

然而為口奔馳的家長,可以怎樣做呢?或許以

下兩位「潮媽」的經驗,可以供家長們一點參考。

潮媽A,大女兒已經中五了,小的也已經就讀中

一。潮媽B,大兒子已經就讀大專院校,小女兒也已

經中四了。兩位潮媽,也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通過

Facebook增加與子女的溝通或瞭解。

潮媽A不但有數個Facebook戶口,而且近期更使

用iPhone呢!潮媽A的大女兒是一個相對較沉默寡言

的人,與母親較少談及心事,但卻習慣在Facebook

裡與同學分享心事。潮媽A也有上網的習慣,閒時將

生活瑣事,拍得照片也第一時間上載Facebook與朋

友分享,但為著更瞭解女兒的內心世界,潮媽A選

擇多開一個Facebook戶口,加入女兒「朋友」名單

之中,當然女兒和女兒的「朋友」也知道「她」的

存在。潮媽A有一個習慣,就是她在Facebook裡瀏覽

時,習慣只看而不回應。日子久了,這個「朋友」

在女兒Facebook的名單中,儼然不存在似的,女兒

的「朋友」也習慣了有這個潮媽的存在。這樣女兒

22

與與 EE世世 代代 同同 步步E世代跟八十後一樣,是一個既模糊、又籠統的概念。E世代同時可以被稱為Y

世代、M世代,簡單來說,即是時下青少年的代號。無論被稱為是 EE(Electronic)

電子的、MM(Multimedia)多媒體的或 YY(Y2K)千禧世代的,他們的行為表現不外

乎:

1. 不停使用電子產品(手提電腦、平板電腦、智能電話、MP4播放器、1. 不停使用電子產品(手提電腦、平板電腦、智能電話、MP4播放器、

iPod等)iPod等)

2. 同時接受不同電子產品2. 同時接受不同電子產品

3. 喜歡透過電子產品及互聯網與外界接觸,例如:面書(Facebook)、微3. 喜歡透過電子產品及互聯網與外界接觸,例如:面書(Facebook)、微

博(Microblog)、推特(Twitter)、高登討論區、香港討論區博(Microblog)、推特(Twitter)、高登討論區、香港討論區

行為受思想引領,行為是思想的結果。青少年這種行為反映他們:

1. 重視個人自由、個人享樂、個人意見1. 重視個人自由、個人享樂、個人意見

2. 重視資訊、參與、表達、分享2. 重視資訊、參與、表達、分享

他們在家中、街上、車廂內、商場及學校裏都是以這樣的形式生活,都是

以這種形式與他人溝通。雖然這未至於成為他們與別人溝通的唯一模式,但已

逐漸演變成最重要的模式。老師與家長跟年輕人相處,首要是知道年輕人在幹甚

麼,從以上的界題,我想大家都粗略掌握了年輕人在幹甚麼、在想甚麼?再來的問

題是,家長與老師應如何與青少年人相處?

與青少年同步與人相處,最重要是互相尊重、互相了解和互諒互讓。在這裏,我

們用上較現代化的字眼 - 同步。甚麼是同步?老師與家長相處時為何

要與青少年同步?應該以甚麼形式與青少年同步?

同步者,為西方科學用語,即兩種不同的東西以共同的

步伐邁進。老師與家長角色不同,即使是同步,亦要以不同

方式同步,故要分開論述。

23

王傑

聖母無玷聖心書院通識教育科科主任

與與 EE世世 代代 同同 步步老師的角色,是在學校以心教、思教、身教、言教,傳播大道理、教

授知識使學生能應付現在的需要和面對未來的困難。老師與青少年同步,

即是老師知道及掌握現代電子產品的基本知識及簡單應用,反映老師對終身

學習的身體力行,以身教說明「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但另一方面,老

師亦要讓學生明白,電子科技與互聯網只是生活的一部份,人際溝通的其中一個

方法。最直接與人溝通的方法,莫過於面對面的直接交流。而流暢的交流,必須

經由自信的建立才能成就,所以,我認為老師應培養學生面對面直接溝通的信心

與能力,電子科技與互聯網只宜交流簡單訊息。電子科技與互聯網可以是師

生溝通的工具,但與人有效溝通才是成就事業、成就人生的基礎。

老師與家長的角色有點相似,但不盡相同。家長應知道及掌握現

代電子產品的基本知識及簡單應用,但目的是要掌握子女在家中正在

做甚麼。子女多在家中應用電子產品及互聯網,若家長與子女在這方

面有共同話題,能增進兩者的溝通。現時家長面對其中一個最大挑

戰,是如何讓子女有效使用電子科技與互聯網,最不希望子女過度

使用或濫用。家長與子女有良性、雙向溝通,有助家長柔性監督子

女使用電子產品及互聯網。我知道有家長會在電腦中設立限時或網

絡篩選程式,防止子女過度使用或不當使用。但現在的青少年崇尚自

由,溝通比限制更為有效。以溝通為基礎的柔性監督,即透過每日傾談,了解他們使

用電子產品和互聯網的需要及情況,培養子女的自律精神,既尊重他們的自由、交友

的權利,亦能向他們提出這些方面的意見,更能增進父母子女間的感情,豈不是一舉

三得?再仔細一點,家長在子女年少時,實在不宜讓他們擁有太多電子產品及使用互

聯網的自由,例如可將電腦放在客廳。讓子女能成熟處理時,才將電腦放入

他們的房間之中。

老師及家長與E世代同步,最基礎在於知道及掌握現代電子產品的基

本知識及簡單應用。然後,以此建立與E世代的共同話題,最重要是讓他

們在這方面多表達、多主動介紹新科技及其應用情況,令他們感受自己是

「未來的主人翁」、自己的「領航員」, 他們才能獨立自主地面對未來的

挑戰。這篇短文未必能釋除老師及家長的所有疑慮,筆者只想帶出一點想

法,讓大家參考,若有不足之處,請不吝賜教。

24

潘金英、潘明珠

網 絡 大 聯 盟「喂、喂!反老師大聯盟小子在嗎?居然有人結婚

也要多謝老師,我接受唔到囉。」

「喂!肥咗你的陸老師話要你留班是為咗你好呀!」

「嘿嘿,好佢個頭呀!我已搜集了他是壞老師的罪

證,等著瞧…」

「放上網!放上網讓大家唱衰他!…好玩呀!」

從喜宴回到家,勝男一直把自己關在房間,埋頭

上網。他畫了陸老師的醜化版卡通像,寫上花名「大頭

陸」,連同「罪證」:偏心班長和優異學生、上課下課不

準時、監考做法不公平、改卷不公正、講書太悶等等,一

股腦兒放上微博上。勝男沾沾自喜,對「反老師大聯盟」

的網友說:

「嘿嘿,這樣傳開去,陸老師定一朝功名喪,問你

死未!」

「你估會否驚動校監呢?」

「可能校監太Out,不看微博呀!嘻嘻…」

勝男想起「社交網絡」那齣電影,主角神奇網絡小

子的行動震驚整個校務處,他幻想到了第二天,學校校長

室也會有類似的場面出現 — 老師都氣得像「生蝦」一樣

紮紮跳……。

勝男心中忽然湧起一股力量,像一枚強力導彈,迅

速穿梭網絡,給他打勝一場仗。

「你是我們的網絡英雄!」

勝男在夢中聽到一陣歡呼!那是師傅說的「成大

器」吧……。

第二天清晨,勝男的媽媽看見兒子的房間仍亮著

燈,推門一看,只見勝男伏在電腦熒幕前睡了,無論媽媽

怎樣叫他推他,他也不願醒來。

媽媽猶豫應否替兒子請假一天,因他近日已常

常這樣不願上學,態度變得很懶散,真怕他荒廢學

業。

這時候,電話鈴鈴作響,媽媽聽完

電話後,內心一沉,隨即匆匆出門到學

校去…… 。

勝男終於「啪」一聲關了桌上的電腦,很不情願地

跟著媽媽去表哥的婚宴。其實他為了自己那張滿堂紅的成

績表正氣惱,要不是媽媽答應給他買新的遊戲機,勝男真

不想到那麼多親戚聚集的場面,因為那些姨媽姑姑總愛問

他的學業如何如何,順便炫耀一下自己的兒子,暗地裡把

勝男比下去。

「書讀得不好又怎樣?發明社交網絡的天才不是也

退了學嗎?他比老師叻…」勝男看過一篇博文那樣寫,很

多網絡之友都高呼認同,現在的網絡有齊各種資訊,上網

便可以了;在學校讀書?太落伍了。網絡世代,根本不用

老師教,勝男想,所以這年中二學期末,他理直氣壯地留

班了。

兩年前,勝男考中學時,媽媽專誠找過一個看相的

師傅,問關於勝男的學業前途,師傅講了一大堆說話,媽

媽最上心的是「這個孩子聰明,懂電腦,畫又畫得不錯,

將來會成大器的,再過一些時候吧,定有一番作為的。」

兩年過去了,勝男繼續沉迷於電腦遊戲、上網,忽視學校

作業,結果留班了,媽媽感到失望,還想特意到學校向他

班主任陸老師求情,但勝男阻止媽媽,說陸老師人不好,

常針對他,不會讓他升級的,並提醒媽媽師傅說過的,

「過一些時候」,她兒子才會成大器。

喜宴上,勝男的媽媽看見新郎穿著禮服那英偉的樣

子,心中又喜又羨慕。她是看著這子姪成長的,勝男讀

初小時也很愛跟著他表哥玩的,雖然彼此相差十歲,他們

一起游泳、踢球,表哥也教勝男畫漫畫,大家相處得十分

融洽和開心。但自從他表哥開始在社會工作,勝男又沉迷

上網後,勝男變得愈來愈孤癖,常關在房中伴著電腦,不

願外出見人。媽媽擔心他,勝男卻說:「網上朋友多的

是!」

喜宴很熱鬧嘈吵,幸好勝男把Net Book帶上了。他

戴上耳塞,玩遊戲,又上聊天網,不管人聲多沸騰,一於

不理。媽媽又哄又推,要他上前跟表哥說恭賀的話,但勝

男的屁股好像黏著椅子似的,就是不站起來。忽然,有人

用手拍拍勝男的肩膀,那正是他表哥。但勝男頭也沒抬一

下,表哥只好笑笑便走開了。勝男的媽媽很尷尬,第一次

板起臉來瞪勝男一眼。

之後,表哥與他的新娘走到台上,開始說感謝辭。

表哥說要感謝父母多年養育之恩,說著說著,還眼紅紅

想哭,聲音也哽咽了。勝男的媽媽聽了很感動,忍不住除

去勝男的耳塞,說:「你聽一下,看表哥多麼生性、感

恩!」接著,表哥說要多謝他的老師教導 ……。

勝男皺皺眉頭,趕快返回他的網絡世界。

25

個 案 分 析

25

謝淑賢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副總幹事

想不到媽媽的眼淚已流出來了。

陸老師遞來紙巾。

「不好意思,但心中實在擔憂。」媽媽聲音

都變了。

「不要緊。勝男是獨子,更是萬千期望在他

一身。」陸老師嘗試感同身受。

媽媽點頭。

「勝男對留級的反應如何?」陸老師把重點

放回目標人物。

「似沒事一樣。」媽媽說。

「升級留級對他沒有分別?」陸老師想了解

情況,也想幫助媽媽看清她的處境。

「似乎更不用心了,可能因已留過一次

吧。」媽媽愛子心切,還在幫兒子解釋。

「您對勝男有什麼期望?」陸老師希望看到

媽媽的願景。

「真不敢期望他有什麼大作為,但總希望他

能自食其力啊。」

「媽媽您會上網嗎?」陸老師話題一轉。

「會啊,主要是收發電郵,郵箱都是勝男幫

我弄。」

「真是個追上時代的媽媽,叫勝男幫你建立

微博,並把他的與你連結吧。」陸老師如釋重負

地建議。

陸老師招呼勝男媽媽坐下,媽媽輕聲問︰

「網上有個反老師大聯盟嗎?」

陸老師說︰「是的,昨晚出現的。」

媽媽問︰「查到是那些學生嗎?」

「網上世界真真假假,難以分辨。用假名的

多,用真名又不知是否被人陷害。故此,我們想

提醒家長,如孩子對老師有不滿,可直接聯絡老

師,免得孩子沒得宣洩,在網上流傳又不能解決

問題。」

媽媽點頭稱是。

陸老師順勢詢問︰「勝男今天沒上學哩。」

「啊,是的,昨夜太晚睡了。」媽媽垂下眼。

「是玩電腦吧。」陸老師單刀直入。

媽媽支吾︰「是的。」

「不少同學都被電腦俘擄了。」陸老師要指

出事實,又不想媽媽存有戒心。

「唔。」媽媽不知如何回應。

「勝男媽媽覺得這風氣如何?」陸老師試探

地問。

「實在沒辦法,看着勝男留級,真擔心他成

績會一落千丈。」

陸老師鬆一口氣,幸好媽媽仍有動力。

「看着他成績後退但束手無策。」運用同理

心,讓媽媽知道老師瞭解她的處境,也期望媽媽

會多說點她的看法。

個 案 處 理

陸老師不取強迫勝男媽媽承認兒子有參與反老

師大聯盟一途,而是走向為母親增加力量,重建母

尊子卑的正常關係。陸老師盡量減低媽媽的防衛,

另一方面加強她對兒子被電腦搶走的不甘心。

在清楚勝男對留級的反應及媽媽的期望後,

陸老師感到要與這虛擬世界抗衡,必須進入這個虛

擬世界。媽媽有能力在虛擬世界中與兒子再遇,從

加深認識去協助兒子脫離電腦的控制。要踏上這一

步,需要媽媽對兒子的極度關心,以致願意去認識

那個她本來毫無興趣的世界,並願意與兒子談判︰

成績與使用電腦時間成正比,成績愈好,用電腦的

時間愈長。

26

六十三期「挫 敗 飛 翔」讀者回應 (選錄 )

《拓思》方向正面,是提升學生德育水平

的好雜誌,尤其是指引學生如何從失敗中

學習更值得老師及學生參考。黎金鳳(中華基督教會扶輪中學老師)

很有鼓舞的作用。讓青少年知道成功的路並不平坦,

擁抱挑戰,從挫敗中站起來,才是最勇敢、最堅強

的。其實每期《拓思》的主題都很好!主題圍繞青少

年的成長及德育都令讀者產生很大的共鳴感。呂寶玲(五邑工商總會學校訓育主任)

內容充實,有令人感動的真人真事,有給老師的

教學方案,更有教師、校長、教育工作者的分

享,相信帶給我們很多的啟發。梁慧玲(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圖書館主任)

一個個真實的「成功」個案,正好讓少

不更事的年輕人明白如何從「挫敗」中

飛翔!鄧美鳳(鳳溪第一中學圖書館主任)

內容富深度及意義,適合教師、家長和青

少年閱讀。許穎娟(保良局田家炳千禧小學教師)

對這期《拓思》印象最深,很感人,謝謝!謝玉翠(聖公會主風小學學生輔導主任)

今期內容很適合中、小學學生,特別是遇

到挫折、逆境的學生,幫助他們重拾信

心,從挫敗中成長、飛翔。周翁天美(聖保羅書院小學主任)

專業與實況俱備,具參考價值,

內容吸引。盧桂芳(寶血女子中學副校長)

內容充實,思想正面,是教學的好材料。周妮璇(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德育公民教育及

國民教育負責老師)

主題正面積極,能鼓勵人心。林國成(九龍工業學校訓育主任)

It is very meaningful to put people in

the right perspective about failure and

to encourage those who have failed to

stand up again. Annie LEE(拔萃女書院副校長)

27

過往各期《拓思》的文章已上載於廉署「德育資源網」 (http://www.me.icac.hk/tc/magazines.aspx),而

63期的所有讀者詳細回應亦已放置於網上,歡迎瀏覽。

今期《拓思》的內容很棒!讀過今期《拓思》

後,令我和我的學生有深刻的體會,並且對生命

的價值有更多的反思和啟迪。這些生命的反思和

啟迪亦正是現今青年人所需要的!陳浩森(孔聖堂中學德育及公民教育組主任)

內容正面,有啟導性。戴港生(玫瑰崗學校(中學部)副校長)

內容充實,勵志文章頗精彩。邱志祥(浸信會天虹小學教師)

<暗角的南瓜>對學生的心路歷程描述十分

細緻,表達清楚!呂梅禧(迦密主恩中學輔導主任)

「抗逆力」是現今青少年須提升的一種生活

技能。今期內容豐富,尤其個案分享有很大

的參考價值,有助教師在品德教學之用。鍾家達(太古小學德育及公民教育主任)

內容正面,可作德育及成長課的參考教材。廖香凝(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圖書館主任)

內容非常豐富,使人讀完有「正能

量」繼續前行,共勉!王慶平(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教師)

夢想和勇氣是支撐年輕人從低谷攀向頂峯的「維

生素」。讓學生多閱讀人物小傳,從中反思和

學習,是很好的方法,亦是這一期《拓思》的特

點。此外,「服務學習」的教學方案亦能讓教學

工作者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設計教程。杜維明(沙田官立中學德育及公民教育主任)

廉 政 公 署 德 育 期 刊 9 . 2 0 1 1

社區關係處

2拓思交匯點22教室密語

24輔導心聲

26廉署傳真

64期

世代社交網絡

E

www.me.icac.hk

廉署最新製作德育電子故事書,透過有趣及互動的學習元素,向小朋友推廣誠信公平、

自律守紀等正面價值觀。

電子書除包括智多多故事外,亦邀得兒童文學作家撰寫環繞小朋友日常生活的德育故

事,內容益智有趣。每篇故事除加插精美圖片或動畫外,亦具粵語及普通話版本,並附互動

遊戲或親子活動,適合老師於課堂使用或家長於課後與子女進行親子活動。

為加強推廣的成效,廉署將舉辦以初小學生為對象的「i Teen 悅讀智多FUN」德育電子

故事閱讀計劃,有興趣參與此計劃的學校可瀏覽廉署德育資源網 (http://www.me.icac.hk),

以了解計劃詳情。

i Teen 悅讀智多FUN

J507

8/11

P

rinte

d by

Gov

ernm

ent L

ogis

tics

Dep

artm

ent

J5078 cover_0818.indd 1 18/08/2011 9:45 AM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