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Categories
Home > Documents > 明代杭州地区的书籍刊印活动 - CORE

明代杭州地区的书籍刊印活动 - CORE

Date post: 22-Apr-2023
Category:
Upload: khangminh22
View: 1 times
Download: 0 times
Share this document with a friend
257
明代杭州地区的书籍刊印活动 PRINTING AND PUBLISHING ACTIVITIES IN MING HANGZHOU QI CHENYUE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0
Transcript

明代杭州地区的书籍刊印活动

PRINTING AND PUBLISHING ACTIVITIES IN

MING HANGZHOU

祁 晨 越 QI CHENYUE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0

明代杭州地区的书籍刊印活动 PRINTING AND PUBLISHING ACTIVITIES IN

MING HANGZHOU

祁 晨 越 QI CHENYUE

(B.A., M.A.)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博士学位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0

i

ACKNOWLEDEMENTS

It is my great pleasure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thank the people listed below

for their invaluable advice and support.

First, I wish to thank my supervisor, Assoc Prof. Lee Cheuk Yin, for his essential

guidance, constructive criticism and carefully comments on my research and writing.

To Assist Prof. Koh Khee Heong, I own much of my training as a historian,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local history.

To Dr Sim Chuin Peng with his vast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print culture,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sincerest appreciation for his indispensable support and

guidance in the process of material collection and paper writing.

To Prof. Wu Ge, Fudan University, I am deeply grateful for obtaining help when I

encountered questions about Chinese rare books and printing activities.

I wish to express my special thanks to Assoc Prof. Yung Sai-shing and Assist Prof.

Neo Peng Fu for their advice and encouragement.

My appreciation must also be extended to my friend and classmate, Mr. Kang

Ger-wen, for his kind support and fruitful discussions.

Particularly, I should thank my parents and husband, for their believing and

understanding, everlasting support and love.

ii

目 录

绪论 ---------------------------------------------------------- 1

第一章 明代杭州与书籍刊印 ------------------------------------ 15

第一节 杭州府的历史沿革与自然地理 15

第二节 杭州刻书业的地位与发展概况 18

第三节 杭州印本统计 32

第二章 选题 -------------------------------------------------- 49

第一节 政书、地方文献、医书:杭州官刻本的热门选题 49

第二节 历史与湖山:最具地方特色的杭州出版物 53

第三节 扬长避短与应时而动:杭州书坊的选题策略 72

第三章 编辑与付梓 -------------------------------------------- 87

第一节 从杭州到江南:编者与文稿的来源 87

第二节 从官府到书坊:刻书机构的选择 110

第四章 刊刻 -------------------------------------------------- 133

第一节 杭州刻工的来源(附写工) 133

第二节 杭州刻工工价 144

第三节 刻工的组织分工 158

第四节 版画与其他刊刻技艺的运用 164

第五章 书籍流通 ---------------------------------------------- 175

第一节 书商的广告营销策略 175

第二节 书籍发行与定价 186

结论 ---------------------------------------------------------- 195

附录 ---------------------------------------------------------- 203

附录一:明代杭州官刻本一览表 203

附录二:明代杭州私家与书坊刻本一览表 209

附录三:明代杭州刻工名录(附写工) 223

附录四:明代杭刻《嘉兴藏》刻工名录(附写工) 233

参考书目 ------------------------------------------------------ 237

iii

图表

图 1:南京、苏州、杭州、徽州、建阳(属建宁府)的地理方位 5

图 2:Darnton 的传播循环理论示意图 9

图 3:明代杭州府地图 16

图 4:《顾氏画谱》题跋作者籍贯分布图 98

图 5:《顾氏画谱》浙江籍题跋作者籍贯分布图 99

图 6:《顾氏画谱》题跋作者科次分布图 100

图 7:《顾氏画谱》双桂堂本(左)与顾氏本(右)“黄筌”条 102

图 8:《顾氏画谱》双桂堂本(左)与顾氏本(右)“马和之”条 102

图 9:《顾氏画谱》双桂堂本(左)与顾氏本(右)“戴进”条 104

图 10:杭刻《嘉兴藏》历年平均工价走势图 148

图 11:容与堂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琵琶记》书影 167

图 12:王慎修刊本《三遂平妖传》书影 169

图 13:延阁刊本《北西厢记》书影 170

图 14:白雪堂刊本《新镌出相乐府吴骚合编》书影 183

图 15:武林辉山堂、金陵汪复初合刊本《经史子集合纂类语》书影 183

表 1:明代杭州官私刻本数量表 29

表 2:明代杭州佛寺刊本一览表(不含《嘉兴藏》) 46

表 3:明刊《越绝书》一览表 54

表 4:明刊《吴越春秋》一览表 54

表 5:明刊《武林旧事》一览表 57

表 6:明刊《西湖游览志》一览表 63

表 7:明刊《浣纱记》一览表 74

表 8:《顾氏画谱》题跋作者籍贯、功名一览表 95

表 9:《顾氏画谱》双桂堂本与顾氏本出入一览表 101

表 10:杭刻《嘉兴藏》工价表 145

表 11:华严阁刊《嘉兴藏》工价表 151

表 12:接待寺刊《嘉兴藏》工价表 155

表 13:万历三十四年刊本《春秋贯玉》版面字数列表 157

表 14:《春秋贯玉》刻工工作量分布表 160

表 15:十一种杭版书籍藏版地和发行人一览表 188

iv

ABSTRACT

In Hangzhou,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inting and publishing centers in Ming

Dynasty (1368-1644), local official and private printers produced several hundred

books in a wide range. This thesis i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printing and

publishing activities in Ming Hangzhou. It argues that the Hangzhou printing industry

wa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its political role, culture and geographic location. The

unified book market of Jiangnan-Minbei formed in late Ming offered Hangzhou

printers opportunities to cooperate with authors, editors, block carvers and publishers

from other printing centers such as Suzhou, Nanjing and Jianyang.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brought in severe competition pushing Hangzhou printers to produce

publication characterized by local color regionalism.

This thesis includes seven parts: introduction, five-chaptered main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discusses the methodology, significance, purpose and

scope of the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Hangzhou printing from Tang to Yuan

Dynasties (618-1368) was traced as well. Chapter One is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factors to Ming Hangzhou printing and a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its imprints.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topical preference of different printers. Chapter Three has two

sections. Section One focuses on the cooperation of compilation between Hangzhou

and other printing centers. Section Two surveys the shift of dominating printers from

local governments to commercial printing houses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Ming

v

era. Chapter Four investigates the origin, treatment, organization of Hangzhou block

carver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illustrated publication. The la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modes of circulation of Hangzhou imprints.

1

明代杭州地区的书籍刊印活动

绪 论

一、中国印刷史的基本研究方法

中国古代书籍印刷出版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印刷技术、制作过程、

书籍形制和保管流通等方面。这门学科的发展,概括起来说经历了三个阶

段,形成了三种不同流派。钱存训称其为(一)传统的目录版本学研究、

(二)对书籍作纪传体的研究和(三)印刷文化史的研究。 1

目录版本学范畴内的研究始于明末清初。目录版本学家们以书籍本身

作为研究对象,关注书籍的版本形制、文字异同,版本真伪优劣以及收藏

源流,研究成果多编写为善本书志或题跋记,如张金吾(1787-1829)《爱

日精庐藏书志》、黄丕烈( 1763-1825)《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岛田翰

(1879-1915)《古文旧书考》等。由于其他源流的印刷史料相对匮乏,印

本实物成为研究印刷史最重要的依据,这种传统的目录版本研究也是所有

与书籍相关研究的基础。

第二阶段研究将重点从书籍转移至印刷出版活动,如印刷技术的应用

与革新、各个时代、地区和各类性质出版机构的刻书活动。叶德辉写于 1911

年的《书林清话》2是中国出版史的奠基之作,用笔记体记载历代刻书史料,

诸如雕版源流,官刻、家刻、坊刻三大系统,宋、元、明、清各代刻书,

以及古代抄本、藏书、书业、书价、版片名称、古籍辨伪等内容。本书初

步确立了中国书史的学科体系,此来中国图书史和印刷史的研究者大都遵

循该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思路,然后才有突破和创新。然而《书林清话》

从性质上来说属于资料性的总结,不是以印刷史为专题的系统研究。真正

1 参见钱存训〈中国印刷史的定义和研究〉,见《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页 141—147。 2 叶德辉《书林清话》,1920 年叶氏观古堂刊本。

2

从印刷出版活动视角切入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卡特(Thomas F. Carter,

1882-1925)《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西传》 (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in

China and Its Spread Westward) 一书对引导中国学者关注印刷出版活动颇

有影响。此时也是古籍渐渐从私人藏书家向公共图书馆集中的重要时期,

研究者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稀见版本,敦煌等地的古代书籍也不断重现人间,

专题性、系统性研究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这一类型研究一直是主流,

研究者们基本上都是运用文献考证的方法,调查印本实物,搜集文献中对

刻书活动的记载,整理重要的出版机构和他们的出版物,概括总结一时一

地出版物的版式特征、艺术水准。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来看,最早出现的

都是通论之作,随后发展出针对一时、一地以至一类书籍的具体研究。钱

存训《纸和印刷》(Paper and Printing) 3和张秀民《中国印刷史》 4是其中

最重要的两部中国印刷史研究专著。

印刷史研究的第三阶段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一时期西方史学界开

始关注思想文化要素在社会、经济层面的散播和影响,学者们要做的是在

不同视野下展现对社会、文化、历史的另一种理解。在对“书的历史”的

研究中,Robert Darnton 提出要关注思想本身通过各种渠道传播渗透到社

会各个层面,造成普遍性影响的过程及现象。他的观点促使中西方出版史

研究领域中的学者们开始尝试新的思考角度,进一步关注作者、书籍本身、

读者以及相关社会文化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超越单纯的文本研究,

进入文本的社会史研究。这一类型研究也被称为印刷文化史的研究。5例如

3 Tsien,Tsuen-Hsuin, Paper and Printing, v5:1.section 32, e and g, in Joseph

Needham (ed.),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中译本收入李约瑟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0)第五卷第一分册。 4 张秀民《中国印刷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5 陈俊启〈另一种叙事,另一种现实的呈现:新文化史中的“书的历史”〉,见《中

外文学》2005 年第 4 期,页 143-170。对近年来中国出版史研究,特别是英文著

作的回顾,主要有以下几篇:Michela Bussotti, “General Survey of the Latest

Studies in Western Languages on the History of Publishing in China”, in Revue

Bibliographique de Sinology , Nouvelle Série XVI(1998),pp.53-68;Cynthia J.

Brokaw, “Publishing, Society and Culture in Pre - modern China: The Evolution of

Print Cultur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 2:1 (Jan, 2005), pp.

135-165;张志强〈海外中国出版史研究概述〉,2006 年国际图联杭州会前会论

文,页 161-167;Tobie Meyer-Fong, “The Printed World: Books, Publishing Culture,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 66:3 (Aug,

3

Lucille Chia(贾晋珠)将宋元时期建阳地区的商业出版与同时期闽北地区

道学的传播联系起来,分析建阳出版业的兴衰与学术活动之关联;

6Kai-wing Chow(周启荣)探讨文人投入商业出版活动后,在“士”与“商”

的日渐结合中的身份认同,从各类科举用书的出版看明中叶以来文化精英

集团与国家政权对经典诠释权的争夺等问题。 7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不同阶段发展起来的三种研究类型既没有相互取

代,也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在目录版本学方面除了一直有学者进行个案

研究以外,近年来图书馆界也兴起了编纂善本书志的又一轮风潮,包括台

湾国家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伯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在内的一批

拥有大量汉文古籍收藏的图书馆陆续有善本书志编成。8这些图书馆对其藏

书所作的系统整理工作,使我们掌握了更多现存古籍的版本情况,也为进

一步的印刷出版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从印刷文化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印刷活动本身已有充分

了解的基础上。以 Lucille Chia 与 Kai-wing Chow 的研究为例,Lucille Chia

在研究建阳书坊时,首先是通过整理现存古籍和书目著录重构了建阳书坊

的印刷出版活动:建阳的书坊从宋到明有哪些出版家,出版了多少种书籍,

这些书在版式和内容上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再联系建阳地区的地理环

境、经济结构、地方家族、学术活动等因素,解释决定建阳地区商业出版

2007), pp. 787-817;涂丰恩〈明清书籍史的研究回顾〉,见《新史学》二十卷一

期(2009.3),页 181-215。 6 Lucille Chia, Printing for Profit: the Commercial Publishers of Jianyang,Fujian,

11th-17th Centuri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2). 7 Kai-wing Chow,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目前已出版的相关书籍还有:Robert E.

Hegel, Reading Illustrated Fic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Cynthia J. Brokaw and Kai-wing Chow eds., Printing and

Book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Joseph P. McDermott,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Book: Books and Literati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Cynthia J Brokaw, Commerce in Culture: The Sibao Book Trade in the Qing and

Republican Periods(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rer, 2007); 大

木康《明末江南の出版文化》(東京:硏文出版,2004)等。 8(台北)国家图书馆编《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台北:国家图书馆,1996

—2000);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上海:上海辞书

出版社,1999);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编《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

馆藏中国古籍善本书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

策略的原因及其对地方社会经济文化之影响。Kai-wing Chow 的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一书除了对书价的探讨之外,较

少涉及印刷活动本身,而是跳过这一阶段,直接进入印刷文化层面的研究。

这是因为他的研究对象——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尤其是苏州和南京的出版

业——已经有很多学者做过研究,这一地区的出版活动、出版家和出版物

的情况我们了解很多,因此作者可以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更深

层次的问题意识。

二、选题意义与文献回顾

明代是书籍印刷业蓬勃发展的时期,从明代中叶开始,书籍流通规模

远超前代。然而由于明清时期印刷业在工艺上没有出现颠覆性的革新,早

期注重技术层面的印刷史研究多将注意力放在雕版印刷术诞生的隋唐之

际,以及活字印刷出现的宋代。伴随着印刷史研究和社会史研究的日渐结

合,拥有丰富史料的明清书籍刊印活动受到更多重视,针对一个地区的出

版事业作具体细致的研究,成为很多研究者的选择。

明代地方出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出版业兴盛的江南闽北地区,苏州、

南京、建阳等地均有研究涉足,而同一地区的杭州则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

杭州刻书业始于五代,南宋是其发展最辉煌的时期。入明以后,杭州在全

国刻书业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依然位列最重要的刻书中心之一。明代

杭州府境内刻书机构众多,官府学校、民间书坊、私人藏书家和各种宗教

团体都出版过书籍;本地出版的书籍种类数量繁多,其中不乏刊印精美、

质量上乘之作。

从地理上看,杭州处于一个相当特殊的位置(见图 1):当我们观察苏

州、南京、杭州、建阳和徽州这五个明代最重要出版中心的地理方位时,

会发现杭州正好在其他四地的包围之中。江南地区交通便利,人员货物往

来频繁,杭州与周边这些刻书中心之间必然存在各式各样的技术交流和业

务往来。杭州刊印出版的书籍,有机会拿到苏州或者南京的书市上发售;

其它地方出版的书籍也会沿着同样的路线进入杭州市场。尤其是对以外销

为主的建阳出版物而言,杭州是他们前往江南所有重要书市并继续北上入

都的第一站。杭州版书籍在拥有杭州及其周边地区众多图书消费群体的同

5

时,也面临外地版书籍的商业竞争。杭州刻书人如何应对这种竞争,维持

本地出版业在业界的地位,杭州印本中体现出的外来影响和本地特色,将

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图 1:南京、苏州、杭州、徽州、建阳(属建宁府)的地理方位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时期),页 43)

习惯上我们将刻书机构分为官刻、家刻和私刻三大系统。明代杭州行

政上是浙江的首府,文化上却不完全是浙江的中心,而是一向被视为江南

文化圈的成员;在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杭州又在地理上处于边缘地

带。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为杭州官刻、家刻和私刻的发展都提供了土壤,

同时也产生一些制约因素。不同性质刻书机构各自所呈现的特点,以及在

杭州刻书业中地位的此消彼长,也是我们想要探讨的内容。

宋代是杭州地区刻书业发展的一个高峰,传统上宋元印本也更受目录

6

版本学家的重视,因此杭州地区印刷史的专门研究主要集中在宋元时期,

出现了王国维《五代两宋监本考》 9、《两浙古刊本考》 10,瑞典学者 Sören

Edgern(艾思仁)Southern Song Printing at Hangzhou11等著作。有关明代

杭州刻书业的论述通常只见于印刷史通论之中,尚未见专门论著,其中比

较重要的有张秀民《中国印刷史》、顾志兴《浙江出版史研究——元明清

时期》12和叶树声、余敏辉《明清江南私人刻书史略》 13等。《中国印刷史》

“包罗了自从印刷术发明以来一千多年间全部刻书和印书的历史,详细讨

论了各个时代的刻书地点、刻本内容、板本特色、刻工印工的生活和事迹,

以及各种刻印的方法„„是迄今所见到的一部最完备而有系统的综合之

作。”14但是作者对明代杭州地区出版业的论述很少,书中列出杭州地区书

坊 24 家,这个数字和我们现在所知的有较大差距。《浙江出版史研究》从

经济文化等因素分析了浙江出版业在明代仍处于上游地位的原因,主要依

靠对书目的检索,较详细罗列了可考的杭州地区官私刻书名目,基本上还

处在资料的初步搜集和整理阶段。《明清江南私人刻书史略》有不少明代

杭州地区私人雕版印刷的材料,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文会堂、容与斋、草玄

居等杭州重要书坊的出版情况,对于杭州的版画研究更加深入,但仍然以

介绍代表作品为主。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 15是近年来明代出版的通论

之作,书中有关明代杭州地区出版业的内容,主要参考了《中国印刷史》

和《浙江出版史研究》,仅罗列资料。Ellen Widmer(魏爱莲)对明清之际

活跃于杭州与苏州的书坊还读斋作了个案研究。 16

9 王国维《五代两宋监本考》,收入贾贵荣、王冠辑《宋元版书目题跋辑刊》第

三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10 王国维《两浙古刊本考》,收入贾贵荣、王冠辑《宋元版书目题跋辑刊》第

四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11

Sören Edgren, “Southern Song Printing at Hangzhou”,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Bulletin , 61(1989), pp. 1-212. 12 顾志兴《浙江出版史研究——元明清时期》(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13 叶树声、余敏辉《明清江南私人刻书史略》(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14 钱存训〈张秀民著《中国印刷史》序〉,《张秀民印刷史论文集》附录二(北

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页 330。 15 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16 Ellen Widmer, “The Huanduzhai of Hangzhou and Suzhou: A study in

Seventeenth- century Publishi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 56:1(Jun,

1996). pp. 77-122.

7

相对于印刷史研究对明代杭州地区的忽视,版画史研究对明代杭州刻

本关注较多。从最早对古籍版画进行系统研究的郑振铎开始,武林版画就

一直存在于研究者的视线之中。主要有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17、

周心慧《中国古版画通史》18和徐小蛮、王福康《中国古代插图史》 19。周

芜编辑出版的《武林插图选集》中所附〈武林版画史叙录〉 20一文,也是

一篇相当重要的研究文献。

在印刷出版史的研究中,有很多与明代杭州刻书没有直接关联,但是

十分具有参考意义的著作,例如对同时期其它地区印刷出版活动的研究。

它们提供了研究地方印刷出版史的思路,同时也可以与杭州地区的研究结

果作参照对比,探讨不同地域的刻书业在哪些方面有一致性,哪些方面存

在差异,决定因素是什么。社会文化对印刷出版业的发展影响深远,K. T.

Wu(吴光清)在探讨明代版刻的风格和出版物普遍存在的弊病时,从整个

明代政治社会环境中寻找原因。21麦杰安《明代苏常地区出版事业之研究》

22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地方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出版者的文化程度对当地出

版业的影响,提出苏常地区明中叶以来以翻刻宋元旧本闻名与当地私人出

版家崇尚文学复古运动等因素有关。王建《明代出版思想史》 23论述各个

学术门类与印刷出版活动的关联:他认为明代科举考试的制度导致了科举

用书出版的泛滥,同时也妨碍了不合科举需要的书籍的出版,从而间接导

致经学的衰弊;而实学风潮则带动了地理、兵书、医书和自然科学类书籍

的出版。Kai-wing Chow 在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一书中用文化权利、公共领域等概念,探讨明代出版与社会之关系,

如文人投入商业出版的情形,出版业所反映出的跨地域文人交游圈的存在。

Lucille Chia 在 Printing for profit : the commercial publishers of Jianyang,

17 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上海:上海书店,2006)。 18 周心慧《中国古版画通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19 徐小蛮、王福康《中国古代插图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0 周芜〈武林版画史叙录〉,《武林插图选集》(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4),页 187-202。 21

K. T. Wu, “Ming Printing and Printer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7, no.

3, 1943, pp. 203-260. 22 麦杰安《明代苏常地区出版事业之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学研究

所硕士论文, 1996)。 23 王建《明代出版思想史》(苏州: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8

Fujian, 11th-17th centuries 里运用到地方史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闽北地区

的地理环境、经济结构和学术活动,解释建阳商人为什么选择书籍印刷作

为一项产业,为什么以江南地区作为外销目的地,为什么大量印刷科举用

书、日用杂书、医书和戏曲小说。Joseph P. McDermott 的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Book: Books and Literati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一书考

察长江三角洲地区书籍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情况,将宋明时期图书市场供

应状况与讲学风气的盛行联系在一起。 Joseph R. Dennis 的 Writing,

Publishing, and Reading Local Histories in Ming China24研究明代方志的编

纂、印刷与阅读,认为地方家族积极参与了明代方志的编纂,原因在于这

被视为确立和提高家族在当地领导地位的重要手段。

明代杭州地区与书籍印刷出版有关文化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藏书

活动、文人结社和文学创作等方面。钱杭、承载的《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

活》 25一书分文人社团、宗族生活、造纸印刷图书收藏、艺事文风、衣食

住行五大部分,是较早将文人生活与图书出版收藏结合在一起的研究。陈

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26一书中也提到了出版业的情况。

顾志兴《浙江藏书史》 27论述从唐五代到近代浙江地区的图书收藏史,书

中明代部分整理出杭州府主要的私人藏书家以及地方政府、书院、寺院道

观的藏书情况,并论述社会经济文化、文教事业以及刻书业、图书流通业

对藏书活动的影响。陈冠至《明代的江南藏书》研究松江、常州、杭州、

嘉兴、湖州五府的藏书活动,他从地缘、家族、姻亲、师承、友朋五类集

团分析了明代江南的地方和跨地域藏书活动。28明代杭州文人的结社、文

学创作及其地域特征等课题,也已有了一些论文加以研究。 29

24

Joseph Raymond Dennis, Writing, Publishing, and Reading Local Histories in

Ming China (Ann Arbor, Mich.: University Microfilm International, 2004).

25 钱杭,承载《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6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 27 顾志兴《浙江藏书史》(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 28 陈冠至:《明代的江南藏书:五府藏书家的藏书活动与藏书生活》(宜兰:

明史研究小组,2006)。有关苏州府的藏书情况,作者另有《明代的苏州藏书:

藏书家的藏书活动与藏书生活》(宜兰:明史研究小组,2002)一书。 29 例如何宗美〈明代杭州西湖的诗社〉(《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 年第 3 期,

页 89-96)、李忠明〈明末通俗小说刊刻中心的迁移与小说风格的转变〉(《南

9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自从 1982 年 Darnton 撰文指出应以新的角度研究书籍史,并提出传播

循环(communications circuit)理论(见图 2) 30以来,越来越多学者尝试

将书籍在流通各环节中的要素纳入研究。然而正如涂丰恩指出的,由于中

国研究所面对的史料性质与欧洲存在显著差异,很多中国书籍史研究的空

白并非能够轻易填补。31Darnton 在他对十八世纪西欧出版史的研究中使用

的史料,诸如作家、出版商、书商之间的书信、合同等档案资料在中国是

非罕见的。对于中国古代书籍印刷出版研究而言,阅读是整个书籍生产流

通过程中情况最模糊的环节。古代的文人即使偶尔站在阅读者角度记录下

一些与书籍相关的文字,也往往显得十分简略。我们对阅读环节的研究,

经常仍需要经由书籍本身寻找答案,例如从书商对出版选题的把握以及版

式的流行趋势推测市场的喜好。本论文在研究明代杭州地区书籍刊印活动

时,主要关注书籍从生产到进入流通领域的过程,至于杭州印本在读者中

产生的影响,可以从杭州本的选题、内容版式以及明代文人对杭州本的评

价中看出一些端倪。

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4 年第 4 期,页 132-138)、张慧禾〈古代杭州小说

的帝都情结〉(《浙江学刊》2007 年第 4 期,页 220-222)。 30 相关内容及示意图见 Robert Darnton, What is the History of Books, The Kiss of

Lamourette: Reflections in Cultural History (New York: Norton, 1990), pp. 107-135.

本文所使用之中文版示意图转引自涂丰恩〈明清书籍史的研究回顾〉,页 189。 31 涂丰恩〈明清书籍史的研究回顾〉,页 189-190。

10

图 2:Darnton 的传播循环理论示意图

Darnton 的理论主要关注书籍传播过程中人的因素,Adams 和 Barker

批评他过于注重阐述传播的过程,忽视书籍本身的重要性,他们由此提出

了自己的新模型,同样是一个循环过程,以书籍为中心,由书籍的出版、

生产、流通、接受和保存五个环节构成。 32这个模型对我们研究中国古代

印刷史也很具有借鉴作用,例如它提到了社会习俗风尚对书籍出版的影响

作用,就很容易在明代杭州出版活动中找到例证。

论文主要采用文献考证的方法,分为五章。第一章总论明代杭州书籍

刊印活动的发展状况,依据现存实物和书目整理出明代杭州刻书目录,并

结合杭州的自然地理状况、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探讨对明代杭州刻书业发

展起到促进或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

从第二章开始,论文将按照书籍生产流通程序分为选题、编辑付梓、

刊印和流通四个章节。我们将在这些章节里思考以下问题:明代杭州官府、

私家和书坊选择什么样的书籍刊印出版?是否和杭州当地的市场需求有

关?或者是面对周边竞争者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出版种类以求错位经营?

杭州人是否热衷于刻印地方文献以及乡先贤著作?这其中有没有一种地

方意识存在?杭州版书籍的编辑人员来自哪里?作者倾向于选择官府、私

人还是书坊为其刻书?出版商和作者如何合作?杭州刻工又来自哪里?

杭刻本和周边出版中心是否有技术上的交流?书籍在发行环节如何运作?

书商如何为进入流通领域的书籍作广告宣传?通过对以上一系列问题的

关注,我们希望能够较好地呈现出明代杭州地区出版事业的面貌,特别是

杭州与周边出版中心的互动。

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作一些界定和说明。首先是时间跨度,我们

计划梳理整个有明一代的杭州印刷出版史,并且将研究重点放在嘉靖以降。

因为无论是从全国还是杭州一地来看,明代中后期都是刻书业的主要活动

期。我们也不能完全忽略明代中前期的杭州刻书,杭州地区的印刷出版业

32 Adams 和 Barker 提出的的模型称作 bio-bibliographical communication circuit,

见 Thomas R. Adams and Nicolas Barker, A New Model for the Study of the Book,

in David Finkelstein and Alistair McCleery(eds.), The Book History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pp. 47-65.

11

在明代经历了一个从前代的高峰滑入低谷再一步步复兴的过程,明代中前

期虽然在重要性上远不及中后期,却连接了本地区印刷出版业的两个重要

时期,明代早期的杭州书坊和杭州印本还能看到宋元遗风。对于官府刻书

而言,万历以前是比较重要的时期,研究整个明代的杭州刻书活动,能够

观察到官刻、私刻和坊刻交替成为出版活动主流的现象。其次是地域限定,

我们的研究将限于在明代杭州府辖区——即钱塘、仁和、海宁、富阳、余

杭、临安、於潜、新城、昌化九县——内进行的印刷出版活动,其中大部

分刻书活动集中在杭州城内。

四、明代以前杭州地区书籍刊印活动概述

在大约唐代初年出现雕版印刷术以后, 33吴越地区就和蜀中凭借优越

的经济文化基础和丰富的木材及各种纸张原材料供应,成为当时最重要的

造纸和出版中心。吴越地区最早的印刷活动的记载,见于元稹(779-831)

在唐穆宗长庆四年(824)为白居易(772-846)《白氏长庆集》所作序的

自注:“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予杂诗,卖于市肆之中”,这里的“模勒”

一般被解释为雕版之意。 34唐代的吴越印本没有实物流传下来,可能与南

方天气潮湿,书籍不易保存有关。

五代时期定都杭州的吴越国在南方各国中经济较为繁荣,印刷事业也

表现最为突出。吴越钱氏诸王崇信佛教,屡次大规模刊印佛经。上世纪湖

州、杭州、绍兴等地陆续发现了题为吴越国王钱俶(929-988)所造《宝

箧印经》,35其中绍兴乙丑本经卷刊印尤为精美。张秀民根据史料中吴越国

曾大量印造佛经的记载和现存印本实物推断,北宋杭州在全国首屈一指的

33 雕版印刷术的起源问题,学界讨论甚多,兹不赘述。可参考上海新四军历史

研究会印刷印钞分会编《中国印刷史料选辑之一:雕版印刷源流》(北京:印刷

工业出版社,1990)所收录相关文章,以及钱存训《纸和印刷》,页 131-142、

潘吉星《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页

298-303 等综述性论述。 34 王国维《两浙古刊本考》序,贾贵荣、王冠辑《宋元版书目题跋辑刊》第四

册,页 137-138。 35 1917 年湖州天宁寺石幢象鼻中发现《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经》数卷,卷首扉画前题“天下都元帅五月国王钱弘俶印《宝箧印经》八万四千

卷,在宝塔内供养。显德三年丙辰(956)岁记”。1924 年杭州雷峰塔内发现署

乙亥年(975)《宝箧印经》。1971 年绍兴发现署乙丑年(965)《宝箧印经》。

12

刻印技术,是承接吴越而来;一些吴越的刻工、印工可能直接参与了宋初

书籍的刊印。 36

两宋是杭州印刷史上声誉最著的时期。北宋初期,国子监刊印了大量

书籍,尤以儒家经典和史籍为重。景德二年(1005)宋真宗问国子监经版

数量,国子祭酒邢昺(932-1010)回答“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经、

传、正义皆具” 37。这些监本如《七经正义》、历代正史、《资治通鉴》和

各类医书大半在杭州镂板, 38正是因为杭州拥有优秀的印刷工人,周边地

区盛产纸张,且与东京汴梁有水路连接,运输便利。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叶

梦得(1077-1148)在《石林燕语》中记载了当时各地印刷业的发展情况,

他评价说“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 39比岁

印板,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蜀与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

故不能工;福建本几徧天下,正以其易成故也” 40。可知北宋年间杭州印

本数量可能不及福建甚至汴梁,然多取良木好纸,印本质量为各地之冠。

南渡以后定都临安,杭州政治地位的提升进一步带动了公私印刷出版

事业的发展。北宋国子监书版由于金兵劫掠损失殆尽,仅存少量史书板片,

南宋于杭州重建国子监以后,开始新一轮刊印群经的工作。和北宋监本相

比,南宋监本错误较多,且有很多板片是征集自各地,并非新雕。国子监

之外的其他中央以及地方政府,也多有书籍刊行,其中两浙地区由于政治

文化中心的地位和充裕的刻工人手,印本数量多且质量上乘。 41南宋杭州

私家和书坊刻书风气亦盛,主要刊印子部和集部书。Sören Edgern 认为这

是因为南宋官刻以经史为主,杭州的私家和书坊便转而选择刊印子部和集

部书,偶尔涉及官刻所不及经部和史部书。而同时期的福建地区由于距离

杭州较远,不容易获得国子监和其他中央官府所刻书,只能自己刊印经史

36 张秀民〈五代吴越国的印刷〉,《张秀民印刷史论文集》,页 68-74。 37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百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册 37,页 12798。 38 王国维《两浙古刊本考》,页 137-138。 39 按:指汴梁。 40 叶梦得撰,宇文绍奕考异,侯忠义点校《石林燕语》卷八,页数 116。收入《唐

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4)。

41 王欣夫《文献学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页 196。Sören Edgern

搜集南宋两浙路及邻近地区官刻书目一百零四种,见 Sören Edgern, Southern

Song Printing at Hangzhou, pp. 113-127.

13

类书籍。 42流传下来的南宋刊本中保留了许多杭州书坊的信息,如猫儿桥

河东岸开笺纸马铺钟家、众安桥南街东开经书铺贾官人宅、中瓦南街东经

史书籍铺荣六郎家、棚北睦亲坊陈宅书铺等。杭城御河上棚桥附近街巷至

众安桥一带书坊集中,所刻书被称为“书棚本”或“棚本”,其中以睦亲

坊陈宅最为著名。陈氏家族经营书坊不止一家,睦亲坊陈起遍刻唐人诗集,

又选当代诗人著作刊印《江湖集》;棚北大街陈思编《宝刻丛编》、《书苑

菁华》等刊行,此外尚有洪桥子南河西岸陈宅、鞔鼓桥南河西岸陈宅等。

43保存至今的南宋杭州刻本超过两百种,其中临安陈氏名下二十七种。44南

宋杭州刻本大都版式疏朗、字体优美、刀法纯熟、插图精致,使用质量上

乘的纸张,有些校勘亦较精审。 45

宋元鼎革之后,杭州的政治地位有所下降,但是对印刷业影响并不大。

元朝的印刷业很发达,政府重视刻书,不仅在中央设立兴文署等机构从事

书籍刊印,各路儒学和书院也有充裕的刻书经费,甚至可以资助私人著作

的出版。杭州从唐五代以来,积累了深厚的刻书传统,拥有大量技艺精湛

的工匠。元军进入临安以后,虽然将秘书省所藏图书版片运往元大都(今

北京),尚有大批国子监书板转入西湖书院,数量有二十万之多。46元代杭

州降为江浙行省治所以后,依旧是全国最重要的商业城市和手工业中心,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为书籍刊印出版事业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北

宋时一样,元中央政府也将许多需要刊印的书籍发往杭州开雕 ,如《大

42 Sören Edgern, Southern Song Printing at Hangzhou, p. 31. 43 吴启寿〈南宋临安陈氏书籍铺考略〉,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分会

编《中国印刷史料选辑之三:历代刻书概况》(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1),

页 183-187。 44 Sören Edgern, Southern Song Printing at Hangzhou, pp. 82-112. 45 存世南宋杭州印本大都很精美,或许是因为能够流传至今的,都是质量上乘

之作。宿白概括南宋两浙地区雕版印刷的一般特征为“字体方整、刀法圆润、用

纸坚韧耐久和校勘比较仔细”,见宿白〈南宋的雕版印刷〉,《中国印刷史料选

辑之三》,页 160。张秀民引元戴表元说杭州陈道人(按:指陈起)家印书,凡

有怀疑之处,随便用己意改正,在评价杭州书坊刻本技术高明、纸墨工料上等的

同时,也指出有些书坊有校勘不精的问题。见张秀民〈南宋(1127-1279)刻书

地域考〉,《张秀民印刷史论文集》,页 90。 46 元泰定元年(1324)九月西湖书院山长陈袤《西湖书院重整书目记》:“西

湖精舍,因故宋国监为之,凡经史子集无虑二十余万,皆在焉”。转引自丁丙《武

林藏书录》,收入《丛书集成续编》(上海:上海书店,1994)第 66 册,页 6。

14

德重校圣济总录》、《农桑辑要》、《大学衍义》、《宋史》等。《农桑辑要》

由元大司农司修纂,初刊于大都,延佑元年(1314)元仁宗认为初刻本字

样不好,“教真谨大字书写开板”,故发往杭州重新刊印,其后又在杭州重

印数次。 47由此见元朝政府对农书的重视,亦可推知元代杭州书籍刊印水

平在全国仍处于最高水准,因此元政府在大都印书质量不尽如人意时,会

舍近求远送到杭州重刻。元代杭州刻书以西湖书院最为著名。西湖书院建

在南宋太学原址之上,不仅接受了南宋国子监书板,还拥有大量学田供日

常开销和刊印书籍。西湖书院所收南宋书板经过大规模整理修补,到元末

仍保存大体完整,入明以后调入南京国子监。除了继承自前代的书版,西

湖书院也刻有新版,如《文献通考》和《国朝文类》 48。

佛教在杭州具有深远影响,五代时期杭州已经刊印了大量佛经,宋元

两代寺院和书坊刊印佛经也有不少流传下来。仅一部《妙法莲华经》,Sören

Edgern 就记录了九种不同的南宋刊本。元代杭州路刊印了两部《大藏经》,

一为汉文(即《普宁藏》),一为西夏文(即《河西字大藏经》)。《普宁藏》

由余杭普宁寺刊印,开雕于南宋末年,元至正(1341-1370)年间完成。《河

西字大藏经》由杭州路大万寿寺刊于元大德(1297-1307)年间,能够刊

印西北少数民族文字《大藏经》,可见元代杭州印刷出版业的规模。元代

书坊与刊本数量不及南宋,但也还能见到十余种,多为佛经和元杂剧。 49

47 顾志兴《浙江出版史研究——元明清时期》,页 34。 48 按:即《元文类》。 49 顾志兴《浙江出版史研究——元明清时期》,页 62-68。

15

第一章 明代杭州与书籍刊印

刻书活动兴盛与否,与一地之政治地位、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地理位

置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章首先概述杭州府的历史沿革和自然地

理。其次论述明代杭州府刻书的发展概况与地位,将杭州置于江南闽北这

一范围更大的刻书业集中区域中,通过与其它刻书中心的对比,探讨影响

杭州刻书业发展的各种因素。最后通过公私书目和现存实物统计明代杭州

印本的种类数量。

第一节 杭州府的历史沿革与自然地理

杭州在史籍中最早出现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 210 年):“十月

癸丑,始皇出游„„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

上会稽。” 1文中钱唐即后来的杭州。隋代罢钱唐郡,改置杭州,杭州之

名始于此。炀帝开凿大运河,其中江南运河段南至杭州(时改称余杭郡),

连接钱塘江。唐时杭州城已成为江南较为繁华的城市之一,自白居易吟咏

杭城湖光山色的诗作流传开后,西湖渐为世人知晓。五代时吴越国定都杭

州,杭州城第一次在两浙地区上升为最重要的城市。 2杭州在北宋时为两

浙路路治,南渡以后升为临安府,宋高宗在吴越地区辗转数年,最终选定

临安为都城。入元之后,杭州成为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治所;明代改行省为

承宣布政使司,以杭州为浙江布政使司驻地:3清代又改布政使司为行省,

以杭州为浙江省会。

明代的杭州城同时是浙江布政使司和杭州府治所。明杭州府承元杭州

路而来,下辖钱塘、仁和、海宁、富阳、余杭、临安、於潜、新城、昌化

1 司马迁《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页 260。 2 谭其骧〈杭州都市发展之经过〉,收入周峰主编《元明清名城杭州》(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页 11-12。按:唐代的两浙道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

江苏省南部地区。在吴越立国之前,两浙道最重要的城市是苏州和越州(今绍

兴)。 3 元代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包括今浙江、福建以及江苏、安徽南部和江西东北部,

明代浙江省不及其三分之一。

16

九县,以钱塘、仁和二县附郭,面积 7774 平方公里。 4杭州府位于浙江西

北部,北邻湖州、嘉兴,西接南直隶宁国、徽州二府,东临杭州湾,南与

绍兴、金华、严州相连,钱塘江流经富阳县,在杭州城南面由杭州湾入海。

杭州府东部余杭、钱塘、仁和、海宁四县属于浙北平原区, 5地势低平、

河塘密布,陆地仅高出海平面不到十米;西部临安等五县属于浙西中山丘

陵区,属天目山余脉,位于浙皖边界的清凉峰海拔 1787 米,是浙西最高

峰。(见图 3)

图 3:明代杭州府地图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时期),页 68-69)

杭州府境内东部平原河道纵横,西部丘陵地区各县亦坐落于钱塘江及

其水系支流或东苕溪6沿岸,水陆交通便利。由杭州城出发渡过钱塘江,

在西兴选择水路或陆路可前往浙东诸府。由杭州江口直接搭船沿富春江南

下,经富阳县、严州府桐庐县、建德县、金华府兰溪县、衢州府龙游、江

山二县,改由陆路翻过仙霞岭进入建宁府,至浦城改水路可前往福州府以

及闽北刻书业重镇建阳县。由桐庐县向西经淳安县,水路可直达南直隶徽

州府和江西南昌府,杭州府有大量徽州商人和工匠从事各种行业,刻书业

4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002)第四卷,页

240。 5 浙北平原区由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组成,杭州府东部四县属于前者。 6 东苕溪是太湖水系的重要支流。

17

中即有不少徽州籍书坊主和刻工,南昌籍刻工的名字也经常出现在杭州印

本中。由杭州前往嘉兴、湖州和苏南地区则更为便利,纵横交错的天然水

道和贯穿其间的江南运河,构成了本地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黄汴《一

统路程图记》记载苏杭一线水路平稳安逸:

船户良善,河岸若街,牵船可穿鞋袜。船皆楠柏,装油、米不用

铺仓。缓则游山船漫漫游去,急则夜船可行百里,秋无剥浅之劳,冬

无步水之涉,是处可宿,昼夜无风、盗之患,惟盘门、五龙桥、八尺、

王江泾、大船坊、塘棲小河多,凶年有盗,艐船无虑,早晚勿行。 7

杭州府位于北纬 30 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有利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平原地区水稻与桑树种植并重,种桑

养蚕、生产丝绸是本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产业。山区林、竹资源丰富,可为

印刷业提供大量纸、墨和版片。 8明代中后期以来,江南地区虽然是水稻

高产区,但是赋税繁重、人口密集,仅从事粮食作物生产无法满足生活需

要,同时又有大量劳动力闲置,因此很多地区转而从事经济作物(主要是

棉花和桑树)的种植。棉桑种植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9家庭作坊式的纺

纱、养蚕、缫丝和织绸业又可以吸纳包括妇孺在内的农村和城市剩余劳动

力。杭州府及其北边的湖州、嘉兴是明代丝绸最集中的产地,其中湖州以

出产丝织原料最为知名,而杭州的优势则在于丝绸生产。

王士性(1547-1598)《广志绎》说:

7 黄汴《一统路程图记》卷七,收入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6),页 265-266。按:杭州至各地路程见程春宇《士商类要》卷一、

《一统路程图记》卷二、七、八,两书均附于《明代驿站考》。 8 明代南方印刷用纸主要为竹纸;印刷用墨主要为松烟墨,由松木在卧式烧松烟

窑中烧制而成;雕版用版片多取梓木。杭版书籍所用纸张,除来自江西、皖南等

地,本地所产亦有相当数量。见潘吉星《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页

227、309-316。 9 棉花可以生长在不适宜水稻生长的高田和沙地,江南农民多利用此类地块进行

棉花种植。桑树虽然需要和水稻争夺田地,但是明人已经认为“蚕桑之利,厚于

稼穑”,见徐献忠《吴兴掌故集》卷十三,转引自张海英《明清江南商品流通与

市场体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页 97。

18

杭州省会,百货所聚。其余各郡邑所出,则湖之丝、嘉之绢、绍

之茶之酒、宁之海错、处之磁、严之漆、衢之橘、温之漆器、金之酒,

皆以地得名。惟吾台少所出,然近海,海物尚多错聚,乃不能以一最

佳者擅名。

……

杭俗儇巧繁华,恶拘检而乐游旷,大都渐染南渡盘游余习,而山

川又足以鼓舞之,然皆勤劬自食,出其余以乐残日。男女自五岁以上,

无无活计者,即缙绅家亦然。城中米珠取于湖州,薪桂取于严州,本

地止以商贾为业,人无担石之储,然亦不以储蓄为意。 1 0

杭州城中聚集了来自省内各地的土产,居民大都从事各类手工业和商业,

不仅粮食仰仗外地供给,本地所产蚕丝亦不能满足织造业的需求,须从嘉

湖等地输入。杭州民风素有“浮薄” 1 1之称,杭人喜爱一切精巧华美的事

物,杭绸以外,杭绣、杭粉、杭扇、金银箔等都是明清时期杭州著名的土

产。杭州印本最为人称道之处,在书中构图精美、工艺精湛的版画,这大

概也与杭州读者的审美情趣不无关系。同时杭人又有“作事苟简,重利而

轻名,但顾眼底”的习气,明人曾评价说杭州印本往往质量不佳,就是这

一习俗使然。 1 2杭州城有湖山之胜,游湖、观潮、进香、访古都是杭州文

人与市民热衷的活动,由此带动的西湖诗词、民间文学乃至旅游指南创作,

也成为杭州地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节 杭州刻书业的地位与发展概况

1 0 王士性《广志绎》(北京:中华书局,2006)卷四,页 263、265。 1 1 苏轼〈上执政书〉:“三吴风俗,自古浮薄,而钱唐为甚。虽室宇华好、被

服粲然,而家无宿舂之储者盖十室而九。”见郑澐修,邵晋涵纂(乾隆)《杭州

府志》卷五二〈风俗〉,收入《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第 702 册,页 359。 1 2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五,收入《丛书集成续编》第 63 册,页 755。

19

(乾隆)《杭州府志》在记杭州府物产时,提到书籍一项,引用的却

是叶梦得《石林燕语》中两宋时“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的叙述, 1 3全然

不提明清两代的情况,似乎是在告诉人们,在宋元杭本的光环之下,明清

杭州印本显得不值一提。叶梦得对两宋杭州、四川、福建和汴梁刻书的评

论影响深远,后人往往将其拿来与他们所见当时各地书籍刊印情况作对比。

陆深(1477-1544)说嘉靖初“杭绝无刻。国初蜀尚有板,差胜建刻。今

建益下,去永乐、宣德间又不逮矣。唯近日苏州工匠稍追古作可观”。 1 4

万历时谢肇淛(1567-1624)又说“今杭刻不足称矣,金陵、新安、吴兴

三地剞劂之精者,不下宋板,楚、蜀之刻,皆寻常耳。闽建阳有书坊,出

书最多,而板纸俱最滥恶,盖徒为射利计,非以传世也。大凡书刻急于射

利者,必不能精,盖不能捐重价故耳。近来吴兴、金陵,骎骎蹈此病矣”。

1 5陆、谢二人的观点基本上都是明代杭州刻书乏善可呈,这也影响到后人

对明代杭刻的评判。 1 6陆深似乎认为明代杭州根本无刻书业可谈,嘉靖中

期以前可考的杭州刻本确实数量稀少,但是还没到“绝无刻”的地步,陆

深本人视学杭城时,亦曾给南关工部分司主事薛侨所著《两浙南关志》作

序。 1 7观陆深称赞苏州印本之语, 1 8可知其判断各地刻书之高下全在版刻质

量,故其所谓“无刻”或是指未曾见到佳刻。钱塘人田汝成(1503-?)

在《西湖游览志余》中论杭州刻板,几乎照搬了陆深的原话,只是将“杭

绝无刻”改为“今杭刻全不佳”, 1 9可见他认为这样才能更真实地反映嘉

靖年间杭州印本的状况。谢肇淛批评明代杭本“不足称”,固然是指其在

1 3 (乾隆)《杭州府志》卷五三,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册 702,页 373。 1 4 陆深《俨山外集》卷八,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

书馆,1986)第 885 册,页 49。 1 5 谢肇淛撰、郭熙途校点《五杂组》(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卷一三,

页 275。 1 6 顾志兴认为毛春翔在《古书版本常谈》一书中说“有明一代,杭州刻书之业,

凋敝不堪,无足称述”,可能就是受到陆、谢之说的影响。见顾志兴《浙江出版

史研究——元明清时期》,页 119。 1 7 陆深《陆文裕公行远集》卷三有〈两浙南关志序〉,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

书》(台南 : 庄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7)集部第 59 册,页 182-183。 1 8 陆深在题为《吴中新刻临川集甚佳,双江聂文蔚持以见赠,携之舟中,开帙

感怀,寄是为谢》的一首诗中云:“当今楔枣称吴中,唐模宋版具奇特。”见

《陆文裕公行远集》卷一七,页 361。 1 9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五,页 755。

20

当时不及刊印精美的金陵等地刊本和以数量见长的建本,同时也是因为同

宋时相比,杭版书籍的地位下降了许多,就如同曾经声誉颇高的蜀中刻本

一样,成为寻常之物。

对于宋杭本的记忆过于深刻,陆、谢等人就不免苛责明代的杭州刻书

业,然而流传至今以及见于各类书目文献的大量明代杭州刻本,却是明代

杭州存在相当规模刻书业的直接证明。生活年代稍早于谢肇淛的胡应麟

(1551-1602)通过自己和亲友的游历见闻, 2 0勾勒出一幅十六世纪下半

叶各地书籍刊印售卖活动的图像:

凡刻之地有三:吴也、越也、闽也。蜀本宋最称善,近世甚希。

燕粤秦楚今皆有刻,类自可观,而不若三方之盛。其精,吴为最;其

多,闽为最,越皆次之。其直重,吴为最;其直轻,闽为最,越皆次

之。 2 1

胡应麟特别强调了吴、越、闽是刻书最盛的三个地方,并为三地刻书

从质量、数量和价格三方面排定座次。在叙述各地书市时,他明确提到了

北京、南京、苏州和杭州这几个城市,而在论刻书地点时,则是笼统地谈

苏南和浙北的情况。由于雕版印刷技术本身不甚复杂,刻印工匠可以随身

携带工具来往各地工作,明代中国尤其是文化事业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刻

书活动很容易在各个地方展开。以浙北地区为例,杭州、嘉兴、湖州三府

都曾刊印不少书籍,然而若论书籍之流通,则杭州城的重要性在浙北远过

于其他地方。

直到清代初年,南京、苏州、杭州这些传统刻书业中心的地位仍无多

大改变,王士禛(1634-1711)说“近则金陵、苏、杭书坊刻板盛行,建

2 0 胡应麟在《经籍会通》卷四自叙“古今坟籍,梗概略陈,然率综覆陈编,未

遑近迹。余九龄入燕,往来吴越垂三十载,涉历宾游,脞言鄙事,时有足存,辄

缀大都,附于简末。”论各地书市时又说“今海内书凡聚之地有四:燕市也,金

陵也,阊阖也,临安也。闽楚滇黔则余间得其梓,秦晋川洛则余时友其人,旁诹

历阅,大概非四方比矣。两都吴越,皆余足迹所历,其贾人世业者往往识其姓

名”。见《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卷四,收入《丛书集成续编》第 172 册,

页 269-270。 2 1胡应麟《经籍会通》卷四,页 270。

21

本不复过岭,蜀更兵燹,城郭邱墟,都无刊书之事,京师亦鲜佳手。数年

以来,石门吕氏,昆山徐氏,雕行古书,颇仿宋椠,坊刻皆所不逮。古今

之变,如此其亟也”。 2 2金埴(1663-1740)说“今闽版书本久绝矣,惟

三地书行于世。然亦有优劣,吴门为上,西泠次之,白下为下”。 2 3从两

人的叙述可见经过明清易代,南京、苏州和杭州的刻书业一直在全国范围

内保持着最重要的地位。

纵观明人对各地刻书的评论,特别提到杭州府的地方并不多。究其原

因,在于能够引起人们注意的刻本,或者刊印精美,堪比宋椠;或者数量

众多,流布广泛,杭州刻本在这两方面都不突出,自然较少受到关注。再

者但凡提到杭州刻本,人们必然会联想到两宋杭州刻书业的历史,也就将

更多笔墨留给明代杭州不如前代的评判,而较少言其在明代的实际状况。

雕版印刷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了明代基本上各地都能够刊印书籍,

若论刻书业最集中地区,则依然在经济文化最发达之长江三角洲及其周边

区域。明代的江南闽北地区以苏州、南京、杭州、建阳、徽州等地为中心,

形成了一个联合的图书市场。 2 4这个市场不是由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而

是存在规模不等的若干中心,生产的书籍不仅用来满足当地及其周边地区

的需求,也会流向其他中心以至全国;从事书籍编纂的文人、刊印工匠和

书商,则更为频繁地在这些中心之间流动。处在同一个图书市场内,这些

刻书中心既有合作、互补,也有竞争:文人、工匠、书商在各地间流动和

跨地域的合作,显示了这些刻书中心之间紧密的联系;各地印本在种类和

版式上发展出不同的风格,是避免恶性竞争、借产品的互补性在市场中各

自分得一杯羹的有效策略;当某一类书籍特别能获益时,也能看到书坊主

们竞相出版的情况。总的来说,江南闽北地区的刻书业,凭借所生产书籍

种类和质量的多样性,不仅能够满足本地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还进一步

占领了全国其他图书市场的大半江山,其中尤以北京为最重要的销售地。

胡应麟就说江南地区绝少有来自他处的刻本,倒是有大量书籍销往外地,

2 2王士禛《居易录》卷一四,转引自叶德辉《书林清话》(1920 年叶氏观古堂

刊本)卷九,页 22b-23a。 2 3 金埴《不下带编》卷四,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1262 册,页 427。 2 4 Lucille Chia, Printing for Profi t: the Commercial Publishers of Jianyang ,

Fuj ian, 11th-17th Centuries, pp. 149-150.

22

全国各地书商所贩之书,十分之七出自南京、苏州,十分之三出自闽中,

但是基本上没有杭州刻本。 2 5

至此我们可以对明代的杭州府刻书做一个更真实的定位:毋庸置疑,

杭州在明代是一个刻书中心,与南京、苏州、建阳等地一起,组成了明代

最重要的书籍生产与流通区。在这些最著名的刻书中心之中,杭州的重要

性稍低一些:一则因为杭州出版的书籍在规模、或者工艺上没有特别突出

的特征;另一个原因在于杭州刻书主要面向本地市场,很难在更大范围内

产生影响。同杭州府刻书相比,杭州城作为书籍流通集散地,可能更为人

所知。

与苏州、南京这些地方相比,杭州具有更典型的地方性刻书中心的特

征。那么是哪些因素决定了杭州能够成为一个刻书业的中心,同时影响力

又基本上限于本地,没能够像苏州、南京、建阳那样将印本销往全国各地?

首先,杭州能够成为刻书业的一个中心,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其政治地

位,也就是说得益于杭州是明代浙江布政使司治所。缪咏禾在分析明代出

版的集中地区时认为“出版集中地区的形成,和政治、经济(交通、印刷

材料等)有密切关系。但是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作为政治中心的首都,以

及作为经济最发达的繁华城市,不一定是出版业最集中的地区”。 2 6刻书

业的兴盛与一地之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位置以及原材料生产均有关系,

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首都和最繁华城市不一定是出版最集中地区这一历

史现象,并不能说明这个观点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反而是对其最有力的

支持。明代的中国没有哪一个城市可以称为刻书业最集中的地区,正是因

为不存在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都最重要的城市。作为首都的

北京,远离纸张、版片等原材料产地,印书成本居高不下,虽然有大量在

京官员、应试举子形成的庞大市场需求,却往往依靠从南方输入书籍。但

是北京特殊的政治地位,也决定了很多书必须在此刊印,如内府刻本、北

京国子监刻本和《登科录》一类的出版物。江南的刻书中心同样各有其发

展刻书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对于杭州来说,最值得注意的因素之一,正

在政治方面。

2 5 胡应麟《经籍会通》卷四,页 270。 2 6 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页 72。

23

杭州地区第一次作为一个重要的刻书中心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公

元十世纪杭州(钱塘)成为吴越国都城的时候。目前已知的五代杭州刻本,

均为吴越王所刻佛经,其时政治因素对杭州刻书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杭州刻本声誉最高的时期在南宋,也正是杭州(临安)作为首都之时。明

代杭州刻本中官府刻本的数量大约占全部刻书品种的三分之一,浙江巡抚

都察院、巡按察院、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使司、两浙都转盐运司、南

关工部分司、杭州府、钱塘、仁和、余杭诸县公署均有刻本,其中既有与

官府行政职能相关、或者反映地方文化历史的书籍,也有官员借职务之便,

出于个人喜好所刻之书。杭州城又是杭州府学、钱塘、仁和县学所在地以

及举行浙江乡试的地点,聚集了大量读书考试的学生,自然也就产生了对

书籍的大量需求。以参加举业所需参考用书为例,可考的最早一部此类书

籍就出现在杭州,嘉靖时仁和人郎瑛回忆时文刻本之起源,在成化年间杭

州通判沈澄刊《京华日钞》,获利颇丰,于是福建刻书业者受到启发,开

始从事八股文章的刊印售卖。 2 7

城市的政治地位对刻书业的影响,同样显现于江南地区的其他刻书中

心,其中南京与杭州的情况颇为相似。南京刻书业的兴盛与其作为留都有

很大关系,明代伊始,南京国子监就接收了西湖书院的大量宋元旧版,开

始编纂刊印书籍。迁都北京以后,南京保留了国子监和六部等机构,并依

然从事刻书活动。《古今书刻》著录的明代南京国子监刻本,数量远多于

北京国子监。 2 8聚集在南京的大量官员和文人,也带动了家刻和坊刻的发

展。从明人认为南京刻本在杭州刻本之上,到清初金埴所说“西泠次之,

白下为下”,透露了南京、杭州两地刻本经历明清易代之后地位的升降。

自明入清,杭州依然是浙江省治,而南京从留都降为两江总督驻地,一地

政治地位变化对刻书业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与杭州、南京不同的是在

苏州,私家和书坊刻书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官府刻书。 2 9

2 7 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四〈时文石刻图书起〉,转引自沈俊平《举业津梁:

明中叶以后坊刻制举用书的生产与流通》(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9),页

6-7。 2 8 见周弘祖《古今书刻》上编,收入岛田翰《汉籍善本考》(北京:北京图书

馆出版社,2002),页 646-653。 2 9 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页 76。

24

影响杭州刻书业的第二个重要因素在文化教育事业之水准。明代浙江

被认为是文教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是作为浙江政治中心的杭州,却并没

有因此成为浙江的文化中心。浙省以钱塘江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浙西

三府(杭州、嘉兴、湖州)在地理上与南直隶的苏松等府连成一片,经常

被视为一个整体,而与浙东八府(宁波、绍兴、台州、金华、衢州、严州、

温州、处州)在自然地理、经济文化、风俗习惯上都存在较大差异:

两浙东西以江为界,而风俗因之。浙西俗繁华,人性纖巧,雅文

物,喜饰鞶帨。多巨室大豪,若家僮千百者,鲜衣怒马,非市井小民

之利。浙东俗敦朴,人性俭啬椎鲁,尚古淳风,重节概,鲜富商大贾。

而其俗又分为三:宁、绍盛科名逢掖,其戚里善借为外营,又佣书舞

文,竞贾贩锥刀之利,人大半食于外;金、衢武健负气善讼,六郡材

官所自出;台、温、处山海之民,猎山渔海,耕农自食,贾不出门,

以视浙西迥乎上国矣。 3 0

……

大抵嘉兴俗近姑苏,湖(州)俗近松江。 3 1

杭州虽然是浙江省治,在文化上却归属于长江与钱塘江之间太湖流域

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内,虽是常常苏杭并举,显然

苏州拥有更重要的地位。 3 2浙西三府中湖州的重要性较低,杭州与嘉兴则

实力相当。以明代江南地区的进士数量为例,根据范金民的统计, 3 3杭嘉

3 0 王士性《广志绎》卷四,页 263。 3 1 同上书,页 266。 3 2 苏州不仅在文化上重要性超过杭州,商业上亦是如此。Timothy Brook 说

“江南地区在商业上堪与苏州抗衡的另一座城市是杭州,但它位于沿大运河南行

更南端 200 公里处,离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就更远了„„杭州看起来更多的

是作为苏州市场的商品供应者,而不是与苏州并驾齐驱的地区性商贸中心而存在

的。”见 Timothy Brook(卜正民)著,方骏、王秀丽、罗天佑译《纵乐的困

惑:明朝的商业与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04),页 74。 3 3 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南京大学学报》

(社科版)1997 年第 2 期,页 171-178。对明代各地进士数量的统计,由于材

料和统计方式的不同,研究者们得出的数据略有出入,例如吴宣德所计算出来的

明代江南八府进士数量各有籍、贯两组数据,分别为杭州(429、446)、嘉兴

(440、467)、湖州(274、283)、苏州(894、1065)、松江(414、429)、

25

湖三府分别为 477 人、471 人和 287 人,其中殿试第一各有 2 人。江南八

府中的南直隶五府分别为苏州 1025 人、松江 424 人、常州 636 人、镇江

187 人和应天 357 人。在进士数量分布上呈现以苏州为中心,向四周递减

的特征。其中杭州府和应天府不符合这一规律,进士人数分别比与之相较

距离苏州更近的湖州、镇江为多,这当与辖区内南京城和杭州城之政治地

位密切相关。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也说明了政治地位可以影响到一地之

文教事业,却不能完全左右其发展。同南直隶五府相比,杭嘉湖三府之间

的差距并不那么明显,尤其是杭州和嘉兴相当接近。在另一份针对江南藏

书家的调查中,陈冠至统计了江南六府藏书家的数量,苏州有 185 家、松

江 59 家、常州 38 家、杭州、嘉兴和湖州分别是 45 家、68 家和 19 家, 3 4

我们可以看到嘉兴超过杭州。从这两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杭州在江南各府

中的文化地位并不突出,基本处在中游水平。

在浙江省内,浙西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超过浙东,学术成就上则不然。

浙东地区在南宋时期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学术中心之一,金华学派、

永康学派和永嘉学派均出自浙东地区。明代的浙江学术基本上还是以浙东

学派为主力,浙西学派进入人们的视线要等到明末清初之时。两者在研究

门类、治学风格、学术旨趣上,也存在很明显的区别。 3 5各地教育水平的

高下,还可以从浙江各府创办书院的数量中看出一些端倪。明代浙江可考

的书院约在两百间左右,其中杭州 12 间、嘉兴 15 间、湖州 13 间、宁波

16 间、绍兴 21 间、台州 20 间、金华 22 间、衢州 14 间、严州 20 间、温

州 22 间、处州 22 间。3 6总的来说分布比较平均,浙东大部分府的书院数

常州(604、644)、镇江(163、185)、应天(257、250),见吴宣德《明代

进士的地理分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页 256-257、260-262。 3 4 陈冠至《明代的苏州藏书:藏书家的藏书活动与藏书生活》,页 255。陈冠

至《明代的江南藏书:五府藏书家的藏书活动与藏书生活》,页 17-84。 3 5 见章学诚〈浙东学术〉,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杭

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页 121-125;董平《浙江思想学术史》(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 6 由施维翰等修,张衡等纂(康熙)《浙江通志》(日本京都大学藏康熙二十

三年刻本)、季啸风主编《中国书院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等资料整理得出。其中《中国书院辞典》附录《中国书院名录》按照现今的行政

区划排列,本文的数字是根据明代政区重新计算得出。另有一些书院年代不详,

未被计入,因此实际数字当多于此。

26

量还要高于浙西。浙江境内诸府在文化教育事业上发展程度大致相当,杭

州也不足以成为一省之学术文化中心。

将杭州与苏州相比,可以明显看出文化因素对两地刻书业产生的不同

影响。首先是家刻本所占的比重。据缪咏禾统计,苏州有家刻 210 家,坊

刻 67 家, 3 7这个数字可能比实际情况偏低, 3 8但是可以推算出家刻和坊刻

单位的比例大致为三比一。而在我们整理出的杭州民间刊本中,能够大致

判别出家刻一百二十家、坊刻六十家左右,比例约二比一。也就是说,杭

州府曾经从事过书籍刊印的文人要远远少于苏州府。其次,苏州地区的家

刻本显示出更高的学术价值和工艺价值,为杭州所不及。明代苏州版刻之

精者,以能够以假乱真冒充宋椠著称,文人刻书崇尚以宋元善本为底本,

校勘精审,选良工刻印,宋元旧本的覆刻、翻刻本大量出现。麦杰安认为

正是苏常地区的文学传统、两次文学复古运动和珍视宋版书籍的风气,引

发了正德、嘉靖年间当地文人覆刻、翻刻宋元旧本的热潮。 3 9苏州有更多

的文人在刊印更精美更有学术价值的书籍,这是明代的苏州印本被认为总

体上品质超过杭州印本的主要原因。

地理位置也是决定刻书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大规模发展刻书

业的地区必须拥有丰富的原材料、劳动力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拥有这些有

利条件是江南闽北各刻书中心的共同优势:江西、福建、浙江、南直隶都

是重要的纸张产地,明代印书使用最多的是价格低廉的竹纸,浙江、福建

山区尤盛产竹,可以向江南各刻书中心提供大量纸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的就是北京刻书,由于纸张价格昂贵,同样的书籍,售价是越中刻本的三

倍。 4 0江南地区地少人多,赋税繁重,大量人口转而从事手工业,其中就

有一部分选择书籍刊刻、印刷和装帧等行业。杭州的印刷工人并非都出自

本地,在杭州印本中可以看到许多来自浙江其他府县以及福建、江西和南

3 7 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页 76-77。 3 8 缪咏禾的数据来自《江苏刻书》、《中国印刷史》、《苏州市志》三种材料,

并没对各家图书馆藏书做实际调查,可能存在遗漏。以缪氏统计杭州府刻书为例,

他所列坊刻名单来自《中国印刷史》和《浙江出版史研究——元明清时期》,共

三十六家。据我们的重新调查,其中数家并非书坊,另有约三十家失收。 3 9 麦杰安《明代苏常地区出版事业之研究》,页 71-74。 4 0 胡应麟《经籍会通》卷四,页 270。

27

直隶的刻工姓名,其中徽州籍版画刻工尤为引人注意。刻工和书籍在江南

闽北地区的自由流动,得益于本地区发达的水陆交通系统。太湖流域以平

原为主,河道纵横、湖荡众多,不仅区域间来往便利,更可经由水道北连

京师,南接福建两广,西沿长江进入湘鄂巴蜀,将本地刊印的书籍带到全

国各地。

对于杭州而言,更值得注意的是它在江南闽北这一刻书业最集中地区

内的地理位置。建阳生产的书籍进入江南,最直接的线路是水陆交替,通

过闽浙交界的仙霞关,经江山至杭州,再由此前往江南各府。 4 1杭州城在

明代四大书市中离建阳最近,原本就以价格取胜的建本在杭州可以以更低

廉的价格出售, 4 2杭州印本中童蒙读物、通俗小说、制举用书、日用类书

并不多见,或许是本地书商无法与福建同行竞争,有意避开。既然如胡应

麟所言,江南以外地区基本上是南京、苏州和福建版的天下,那么在南京、

苏州的书市上,杭州版能有多少竞争力也值得怀疑。杭州印本最主要的消

费对象,大约还是集中在杭州府及其周边地区,少量印本会流入江南其他

地区。

杭州书市是推动本地印刷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杭州城是浙江公署

最为集中之地,也是很多文人择居之所。每到省试之期,更有一省考生云

集至此,连书市都会为了方便考生跟着迁徙至贡院街前。杭州又以西湖和

众多佛教寺院吸引无数游人香客,书市也会出现在游人众多的岳坟和香客

聚集的天竺。本地较为富裕和有一定文化的市民阶层也是图书消费人群中

的一部分,诗文集、戏曲、医药类书籍都是杭州书坊常见的出版物。

综上所述,明代杭州刻书业的发展程度,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拥有有利于刻书业发展的自然地理(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和便捷的交通运输)

和文化教育(能够生产和消费书籍的人群)条件,是江南闽北各刻书中心

所共有的优势,因此本地区才会成为明代刻书最重要的集中地。在此一刻

书业最为活跃的地区内部,杭州府由于在文教事业方面并没有特别突出的

4 1 Lucille Chia, Printing for Profi t: the Commercial Publishers of Jianyang,

Fujian, 11th-17th Centuries , p. 20. 4 2 明代书籍的定价很多不固定,需要考虑运输成本等因素。胡应麟就说由于北

京距离江南路程遥远,吴中刻本运至北京,售价可涨一倍(燕中„„诸方所集者,

每一当吴中二,道远故也),见《经籍会通》卷四,页 270。

28

表现,与之息息相关的家刻本刊印也就没有取得如同苏常地区那样引人注

目的成就。但是杭州城的政治地位一方面带动了官府刻书的发展,使得官

刻在杭州刻本占有相当比重;另一方面也为杭州城带来大量书籍消费人群,

对杭州书市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从而间接促进了坊刻业的繁荣。在明代

杭州印本中最为后人重视的,正是书坊刊印的带有日后被称为“武林版画”

风格的插图本。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杭州城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和

佛教氛围对杭州刻书业也起到很大影响,不仅为杭州带来众多游客(其中

就有许多潜在的购书人),与西湖相关的诗文作品和旅游指南、吴越地区

史志文献以及佛经,也成为杭版书籍中常见的门类。

中国古代刻书业的发展历程,普遍看法是经历过宋元两代的高峰以后,

在明代前半段进入一个低谷,直到嘉靖中叶以后才迎来又一个兴盛期。井

上进根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统计出从南宋绍兴至明正德间不同部类书

籍每十年的平均出版数量, 4 3从中可以看出,洪武至建文(1368-1402)

是刻书业最衰落的时期,以后呈逐年递增态势,正统(1436-1449)时书

籍的年平均出版量可能就已经超过了宋元时期。 4 4胜山稔和缪咏禾曾经分

别依据杜信孚《明代版刻综录》统计明代各个时期书籍出版量, 4 5两人都

将有明一代的刻书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虽然时间上略有出入, 4 6刻书数

量始终保持的上升变化轨迹依然清晰可见,此外两人都强调嘉靖年间刻书

业经历了令人瞩目的迅速增长。这种比较简单的统计忽略了不同地区、不

4 3 井上進《中国出版文化史 :書物世界と知の風景》(名古屋市 : 名古屋大

学出版会,2002),页 181。 4 4 根据井上进的统计数据,南宋时期的每十年出版书籍 43.2 种,元代为 45.2

种,洪武至建文间 16.3 种,永乐至宣德间 32.4 种,正统至天顺间 62.1 种,成

化间 113.5 种,弘治间 196.7 种,正德间 275 种。由于依据的是现存版刻数量,

年代越久统计数值与实际数值的误差可能越大,因此正统年间实际的书籍出版量,

或许并没有达到宋元时的水平,但从中仍然可以看出刻书业复兴的大致趋势。 4 5 勝山稔〈明代における坊刻本の出版状況について——明代全般の出版数か

ら見る建陽坊刻本について〉,磯部彰編集《東アジア出版文化研究:にわたず

み》(東京:二玄社,2004),转引自 Joseph P. McDermott ,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Book: Books and Literati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pp.45-46。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页 15-16。 4 6 胜山稔大致是按照每一百年为一个阶段,即 1368-1468、1469-1560、1561-

1644。缪咏禾采用周采泉为《明代版刻综录》所撰序文中的分法,分为洪武到

弘治间(1368-1505)、嘉隆间(1506-1572)和万历以后(1573-1644)三个

时期。

29

同性质刻书业内在的差异性。明初期虽然刻书数量最少,对官刻而言却是

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顾炎武曾说“当正德之末,其时天下惟王府官司及

建宁书坊乃有刻板”, 4 7可见嘉靖以前官府一直是书籍出版的重要力量。

明代初期中央政府刊印了许多书籍, 4 8同整个明代刻书业的发展轨迹有些

背道而驰。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央官刻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Timothy

Brook 注意到永乐以后的中央刻书数量大为减少,同时重点由敕撰书、法

律条文、儒家经典、道德教化书、佛藏、道藏转向史地类著作。 4 9Lucille

Chia 认为建阳刻书业的衰落虽然也是显现于明初,但是由于元明易代的原

因而遭受的打击却要小于江南刻书业,这是因为建阳刻书业以书坊为主,

不像元代江南地区官方刻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5 0

明代杭州府所刻书籍中能够确认刊印年代的官刻和私刻本(不包括宗

教团体刻书)有三百余种, 5 1我们将其按照刊刻年代归类统计(见表 1):

表 1.明代杭州官私刻本数量表

洪武

建文

永乐

天顺

成化 弘治 正德 嘉靖 隆庆 万历 泰昌 天启 崇祯

官刻 1 1 8 2 5 36 5 32 0 2 2

私刻 6 0 2 1 0 18 4 138 1 55 50

说明:据本论文附录一、二统计制成

和其他学者研究的结果一致,嘉靖朝可以被视为杭州书籍刊印活动的

分水岭。明初至正德年间可考的杭州印本不过二十余种,虽然还存在一些

4 7 顾炎武〈钞书自序〉,《亭林文集》卷二,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1402 册,

页 82。 4 8 张琏《明代中央政府刻书研究》(台北:私立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硕士

论文,1983),页 27-97。 4 9 Timothy Brook, The Chinese State in Ming Society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pp. 104 -106. 5 0 Lucille Chia, Printing for Profi t: the Commercial Publishers of Jianyang,

Fujian, 11th-17th Centuries , pp. 184-185. 5 1 官刻本 94 种,私刻本 275 种,见本论文附录一、二。

30

已经亡佚无法纳入统计的印本, 5 2明代中前期杭州刻书业之凋敝仍然可见

一斑。

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首先是杭州印本的数量并未随时间直线上

升。明初洪武年间和成化以后都有刻书,而永乐至天顺年间除了《天顺六

年浙江乡试录》找不到其他杭州印本。在明初中央政府大量刊印书籍之时,

地方政府并没有积极参与进来,陆容所说“国初书版,惟国子监有之,外

郡县疑未有。观宋潜溪〈送东阳马生序〉可知矣。宣德、正统间,书籍印

版尚未广” 5 3可以在此得到印证。洪武年间的七部书籍中只有一部官刻本,

其余六部全部由私人刊印。洪武年间私刻数量占到嘉靖以前所有私刻的一

半以上,说明杭州府的私人刻书活动并不是一进入明代就完全消失,而是

维持了一段时间以后才落入谷底。明初西湖书院版片调往南京国子监是杭

州刻书业的一大损失,但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刻书传统不会立时消亡殆尽。

明初杭州印本具有浓厚的宋元遗风,刻书种类以佛经为主,这是五代以来

杭州刻书的传统门类。目前已知的六种民间刻本中有一半是佛教书籍,分

别是杨家经坊刻《天竺观世音菩萨签课》一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

卷和徐道圆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杨家经坊大约是一家专门从事

佛教书籍刊印的书铺。这间书坊朴实无华、令人一目了然的名字,也和明

代中后期杭州书坊普遍使用的带有浓郁文人气的堂名很不相同,完全就是

宋元时期常见的杭州书坊名称的风格。 5 4这间书坊可能存在了很长时间,

成化年间有一部《梵网经卢舍那佛说心地法门菩萨戒本》,刊刻机构亦作

杨家经坊。由此我们推测,永乐至天顺这段空白期内,杭州府应该有一些

私人和书坊还在刊印书籍。

第二点值得注意的是,嘉靖以后杭州官刻与私刻的发展也是不同步的。

杭州地方政府刻书的高峰期在嘉靖至万历年间,天启以后变得非常稀少;

而私刻在嘉靖年间仍不多见,到万历时私人和书坊才开始大量刊印书籍,

这股风气一直维持到明朝结束。缪咏禾在统计苏州坊刻时,指出嘉靖以前

5 2 例如前文提及的成化年间沈澄刊《京华日钞》,没有印本传世,也未经书目

著录,仅见于明人笔记,缺乏必要的版本信息,故未列入。 5 3 陆容《菽园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卷十,页 128-129。 5 4 杨家经坊又作“众安桥杨家经坊”,具有同一风格的书坊名称如南宋时众安

桥南贾官人经书铺、太庙前尹家书籍铺,元时书棚南沈二郎经坊等。

31

苏州未见书坊刻书,嘉靖间数量亦不多,绝大部分苏州坊刻本都出现在万

历至崇祯年间。 5 5可见江南地区各出版中心的民间刻书,是在差不多同一

时间发展起来的。

在地理分布上,刻书集中在城市是大部分刻书中心的共同特点。城市

既是书籍的主要生产地,也是最重要的流通场所。官府和书坊刻书绝大部

分在府城县城之中进行, 5 6乡间相对少量的刻书活动,主要是乡居文人刊

印家刻、宗族排印家谱,或者寺院学校等机构出版书籍。书籍的主要消费

对象是文人和市民阶层,城市是书籍的最重要集散地,各地生产的书籍多

汇集于此发售,也有一小部分被零售书商运往乡间。 5 7

杭州府的书籍刊印活动集中在钱塘、仁和两县,更确切一些说,是在

杭州府城之内, 5 8杭州府其他七县只有几种官刻和家刻可考。钱塘县和仁

和县的家刻本数量远远高于其他七县,这与首县和普通县在经济文化上的

差异息息相关。范金民在分析明清江南进士的地域分布时,认为江南进士

分布不但极不平均,而且非常集中,主要产生在苏州、杭州、松江、常州、

湖州、镇江等城市及郊区。这与明中期开始的江南地主城居化的趋势相一

致,这些家庭聚集在生活优裕、条件方便、信息灵通的城市,故城市中第

者最多。而首县之外科第较为兴盛的地区,往往经济富庶、世家大族集中。

5 9以杭州府为例,明代 477 名杭州籍进士中,钱塘籍 164 名,仁和籍 181

名,占总数的 72%。首县在文化上占有的优势,在私人刻书活动中表现得

5 5 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页 78。 5 6 也有坊刻集中地不在城市之内的,例如建宁府建阳县下辖的麻沙、崇化二镇,

距离县治数十里,却是书坊林立,不似他处书坊多设于城中,这是因为建阳刻本

以外销为主,自有各地书商前来进行批发交易,无须依靠本地大城市的消费市场。 5 7 明末毛晋居住在常熟乡间,以页论价收购善本,“于是湖州书舶云集于七星

桥毛氏之门矣。邑中为之谚曰:‘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书于毛氏。’前后积

至八万四千册,构汲古阁、目耕楼以庋之。”(《书林清话》卷七引荥阳悔道人

撰〈汲古阁主人小传〉,页 20a-20b)可见书船这种书籍零售方式,明代已有,

经营古籍的书商既然能用书船为居住在江南乡间的藏书家们上门服务,贩卖普通

书籍的书商也能用书船将他们的商品运至乡村集镇。 5 8 在刊刻地署“杭州府”或“武林”而没有明确属县的杭州印本中,署“杭州

府”的多为坊刻,基本上可以认定为杭州城内书坊。而“武林”为杭州城之别称

(因城西武林山而得名),因此刊刻地也应当在杭州城内,但无法确定属钱塘县

或是仁和县。 5 9 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页 176。

32

更为突出,在一百多种杭州家刻本中,仁钱二县之外的刻本不及十种。当

然,和杭州官府、书坊刻书聚集在城中不同,家刻的分布会更分散一些,

杭州城是家刻最集中的地区,但也有一些印本出自市镇乡间,例如仁和县

塘栖镇大族卓氏,自万历至崇祯年间刻族人著述十余种,塘栖卓氏在明代

又以藏书闻名,传至明末卓天寅,乃于家祠之侧建“传经堂”贮家传历代

之藏书。

第三节 杭州印本统计

有明一代杭州府境内一共刊印过多少种书籍,已经不可能准确得知。

古籍印本数量的常用统计途径有两条:一是调查收藏于公私藏书机构的实

物,二是通过各家书目考证。 6 0调查馆藏印本实物的工作同样需要借助各

种形式的目录,包括各个图书馆的古籍检索系统、编制成册的书目、善本

藏书志、联合目录等。难以找到印本实物和可能已经亡佚的书籍,则只能

通过对历代官私修撰目录的考查获知。

传统的古籍目录编纂工作极少采用按照刊刻地编排的方式,近几十年

来所编纂的地区性书目,其地点多指书籍的收藏地而非刊印地,按照刊刻

地编撰的书目仅有《江苏刻书》 6 1等几种。到目前为止唯一一种试图完整

收录明代杭州刻本的书目是《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 6 2,该书收录现存明

代刻书中可以查明刊印地点的书籍八千余种,刻书机构四千余家,并记载

刊刻人姓名小传等资料,凡坊刻本加“书林”二字以资识别。然而这本书

存在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资料的可靠性。按照本书序言的介绍,书中资

料由作者多年查阅五千余种方志,以及大量文集、笔记等史料汇集而成,

却并没有一一详细注明,因此在对其著录产生质疑的时候无法进一步追寻

资料来源。编者杜信孚从事此项整理工作多年,早年著有《明代版刻综录》

6 3一书,《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大部分内容事实上乃是承袭前书,仅仅

6 0 Lucille Chia, Counting and recounting Chinese imprints, The East Asian

Library Journal , Vol . X, pp. 60-103. 6 1 江澄波、杜信孚、杜永康《江苏刻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6 2 杜信孚、杜同书《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北京:线装书局,2001)。 6 3 杜信孚《明代版刻综录》(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33

按照刊刻地区重新编排。《明代版刻综录》尚有部分条目著录该书见于何

种书目或藏于何处,《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则全部略去。通过核查其他

书目等文献资料后,会发现《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有不少著录失实的地

方。例如书中著录杭州书林天益山房刊本《孙月峰先生批评诗经》四卷和

《礼记》六卷,实系崇祯间慈溪冯元仲刊本,天益山房乃冯氏藏书楼名,

位于慈溪县城东门外天益山,非杭州书坊名。 6 4又如杭州雷氏文会堂刊

《济世产宝论方》二卷一条,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藏本

题作《济生产宝论方》,金陵书林文会堂雷鸣所刻,亦非杭州刊本。除去

明显有错误的,另有一些印本的刊刻地判定缺乏必要佐证,如《山水邻新

隽四大痴》的刊刻者被定为钱塘王元寿,不知所据,未敢遽信。 6 5其次是

一些刻书机构性质的判定值得商榷,如赵世杰、陆云龙二人都曾开设书肆

印卖图书,并有随书散发的征稿启事传世,所刻书籍理当归入坊刻,《全

明分省分县刻书考》于刊刻人名下并未加注“书林”二字;刊印《黄帝内

经灵枢注证发微》的天宝堂是山阴人王元敬书室名,《全明分省分县刻书

考》注为杭州书林。本书的第三个问题是家刻本的刊刻地归属存在比较严

重的失误,编者按照刊刻人的籍贯编排,而非实际的书籍刊印地,因而存

在很多失收和误收的例子。如徐汝晋刻《学道纪言》于福建,周思德刻

《道德经讲义》、《上清云宝济度大成全书》于北京,李之藻刻《淮海

集》、《江湖长翁文集》于高邮,《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因三人为杭州

籍,均定为杭州刊本,殊为不妥。在这些问题之外,编者以一人之力不可

能查阅现存的所有古籍资料,一些海外重要汉籍藏书机构的书目近几年刚

刚编成或者尚未完成,所以失收的情况也比较多。

我们在统计明代杭州府印本数量时,首先以《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

杭州府部分为基础,并甄别书中著录资料的可靠性,其次搜罗散见于各家

书目的失收印本。

6 4 杨泰亨、冯可镛《慈溪县志》卷 30,页 20a-20b。民国 3 年(1914)据清光

绪 25 年(1899)德润书院刻板后印本。 6 5 山水邻其人之真实身份,古典小说研究领域多有学者作过考证,尚无定论,

见吴小珊〈“山水邻”与冯梦龙〉,《明清小说研究》2008 年第 3 期,页 241-

247。

34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是到目前为止有关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馆藏古

籍最权威的一部联合目录,但是其著录项目中并不明确要求有刊刻地;大

部分图书馆编制的馆藏目录和网上检索系统也不注重刊刻地的著录,因此

我们在研究中更需要依靠的是各类善本书志。善本书志与简明目录、题跋

记的不同之处在于拥有丰富翔实和体例规范的著录项目,尤重版本鉴定工

作,便于考查印本之刊刻地点。到目前为止,各大中国古籍主要收藏单位

编纂完成的善本书志主要有《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普林

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 6 6、《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

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台湾)《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香港

中文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录》 6 7、《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

中国古籍善本书志》等。其他重要的书目检索来源还有台湾国家图书馆开

发的“台湾地区善本古籍联合目录”系统、京都大学开发的“日本所藏中

文古籍数据库”系统、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 6 8、严绍璗《日藏汉籍

善本书录》 6 9等。

统计工作的第三步是在各种史料、书目和其他文献中辑录有关明代杭

州印本的资料,主要有《古今书刻》 7 0、(万历)《杭州府志》 7 1、《善本

书室藏书志》 7 2等。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善本书室藏书志》,善本书

志在清代中期出现以来,一直重视著录宋元印本,到丁丙(1832-1899)

编纂《善本书室藏书志》的时候,开始重视著录明代刊本。丁丙是杭州府

钱塘县人,特别重视收集本乡先贤著作,因此明刻本和杭州地区相关古籍

6 6 王重民撰,屈万里重订《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

(台北:艺文印书馆,1975)。 6 7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系统编《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录》(香港:

中文大学出版社,1999)。 6 8 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 9

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

7 0 周弘祖《古今书刻》,收入岛田翰《汉籍善本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

7 1 陈善等修(万历)《杭州府志》,收入《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台北:

成文出版社,1983)。

7 2 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927 册。

35

成为丁氏藏书的两大特色。 7 3此外丁丙所著《武林藏书录》以及编辑刊印

的《武林掌故丛编》 7 4都是研究明代杭州印本和刻书活动的重要史料。

一、官刻本

有两份重要的史料记录了明代杭州官刻的情况:周弘祖《古今书刻》

和(万历)《杭州府志》。

《古今书刻》是我们现在了解明代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刻书最重要的

史料之一。这是一部极少见的按刻印地域编排的书目,记载了作者所经眼

之明初至嘉靖年间各地印本。 7 5以往的学者在使用这份目录的时候,往往

认为书中除了“建宁坊刻”部分,其他条目记载的都是官刻。以杭州府为

例,周弘祖在“杭州府”一条下著录了三十种书籍,从丁丙开始,以后张

秀民、顾志兴、缪咏禾等人都据以认为杭州府有这三十种官刻。 7 6我们认

为实际上周弘祖记载的是他本人所见杭州府境内三十种公私印本,并非单

指杭州府官署的刻本。理由之一是将《古今书刻》所著录之刻本与万历

《杭州府志》对比,三十种杭州府刻书中只有两种同时见于(万历)《杭

州府志》,重合率百分之五,远低于布政司的百分之二十五和按察司的百

分之二十九。 7 7理由之二是周弘祖在河南汝宁府刊本《文心雕龙》下小字

标注“郡斋”二字, 7 8很明显这才是专指汝宁府官署刻本, 7 9而其他的只是

汝宁地区刊本,同理杭州府条也应当包括民间刻本。以下为《古今书刻》

7 3 缪荃孙〈善本书室藏书志序〉,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页 157。 7 4 丁丙《武林掌故丛编》,清光绪钱塘丁氏嘉惠堂刻本。

7 5 《古今书刻》的成书时间问题,见岛田翰〈重雕古今书刻跋〉,《汉籍善本

考》页 723-733。 7 6 丁丙《武林藏书录》,页 13-14;张秀民《中国印刷史》,页 256;顾志兴

《浙江出版史研究——元明清时期》,页 120-125;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

页 90-91。 7 7 黄嘉善校刻本《古今书刻》录浙江布政司刊本十七种,(万历)《杭州府志》

录二十八种,重复九种;《古今书刻》录浙江按察司刊本十六种,《杭州府志》

录十一种,重复六种;《古今书刻》录杭州府刊本十一种,《杭州府志》录三十

种,重复两种。 7 8 这一条不见于岛田翰刻本《古今书刻》,由陈清慧从国立北平图书馆民国二

十年据明黄嘉善校刻本照相复制本中校出。见陈清慧〈《古今书刻》版本考〉,

《文献》2007 年第 4 期,页 161-168。 7 9 陈清慧〈《古今书刻版本考》〉。另,丁丙《武林藏书录·杭州官刻书》所

引与黄嘉善校刻本同。

36

著录浙江布政司和按察司所刻书目,“杭州府”部分,由于无法识别其性

质,故不列入。

浙江布政司:

《东汉文鉴》、《西汉文鉴》、《说文》、《救荒活民补遗》、《诸

司职掌》、《仪礼经传》、《律吕元声》、《近思录》。

按察司:

《疑狱集》、《官箴集要》、《大明律》、《竹枝词》、《桯史》、

《唐鉴》。 8 0

以上见于较为通行的岛田翰刊本《古今书刻》,从本书另一版本系统

的明黄嘉善校刻本中,还可以补充数种:

浙江布政司:

《七修类稿》、《筹海图编》、《大明律》、《证类本草》、《国朝

宪章》、《食物本草》、《经验良方》、《医方选要》、《史纂》。

按察司:

《资治通鉴》、《条例备考》、《六书正讹》、《羲之十七帖》、

《肘后经》。 8 1

(万历)《杭州府志》卷五三〈诸公署镂版〉记载万历以前杭州府各

衙门刻书名录,这是一份相当罕见的文献资料,时间下限稍迟于《古今书

刻》,资料更加丰富(原文小字部分用括号表示):

《皇明经济录》(四十一卷)、《筹海图编》(十三卷)、《督

抚奏议》(六卷)、《续督抚奏议》(六卷,俱总督都御史胡宗宪编

著,《皇明经济录》板存按察司,《筹海图编》板存布政司,《督抚

奏议》板存本府);《诸史将略》(十六卷,巡抚都御史刘畿檄知府

毛钢、钱塘教谕黄议编辑,板存本府);《大学衍义补纂要》(六

卷)、《余庆录》(一卷,俱巡抚都御史徐栻编,《大学衍义补纂要》

板存按察司,《余庆录》,知府刘伯缙刻,板存本府;外《矿防考》、

《海防考》、《水兵律令》、《陆兵律令》、《水兵操法》、《陆兵

8 0 周弘祖《古今书刻》,页 668-669。 8 1 见陈清慧〈《古今书刻》版本考〉,页 164。

37

操法》俱见前兵法类, 8 2下兹不录。已上巡抚都察院镂板)。《史纂

左编》(一百四十二卷)、《国朝宪章录》(四十二卷)、《宪章类

编》(四十二卷)、《皇明诏令》(二十一卷)、《大明律例》(七

卷)、《问刑条例》(六卷)、《军政事例》(六卷)、《军政条例》

(四卷)、《赋役成规》、《均平录》、《广舆图》(一卷)、《横

渠易说》(二卷)、《仪礼经传》(二十三卷)、《续仪礼经传》

(三十六卷)、《律吕元声考注》(二卷)、《类证本草》 8 3(三十

卷)、《食物本草》(二卷)、《医方选要》(十二卷)、《经验良

方》(十一卷)、《本草医旨脉诀》(一卷)、《卫生易简方》(四

卷)、《太上感应篇》(一卷)、《文章轨范》(七卷)、《陶靖节

集》(十卷)、《皇明诗抄》(二卷)、《古乐府》(十卷,外《礼

经会元》、《浙江通志》俱见前经史类, 8 4下兹不录。已上俱布政司

镂板)。《资治通鉴》(三百二十四卷)、《文章正宗》(三十卷)、

《条例备考》(二十四卷)、《大唐六典》(三十卷)、《疑狱集》

(十卷)、《军政条例摘钞》(十卷)、《官箴集》(二卷)、《王

恭毅公駮稿》(二卷)、《越绝书》(十五卷)、《六书正伪》(六

卷)、《韩氏医通》(一卷)、《臞仙肘后经》(二卷)、《欧阳文

集》(四卷)、《钓台集》(十卷,外《乡校礼辑》、《岳穆集》俱

见前经集等类, 8 5下兹不录。已上俱按察司镂板)。《两浙盐法条例》

(五十卷)、《钦依盐法要览》、《要览续编》(共十四卷)、《行

盐事宜》(六卷)、《招商事宜》(一卷)、《场所公费事宜》(一

卷)、《四书集注》(十九卷)、《大明律例》(七卷,《两浙鹾志》

8 2 《矿防考》、《海防考》各一卷,巡抚都御史刘畿撰;《水兵律令》、《陆

兵律令》、《水兵操法》、《陆兵操法》各一卷,巡抚都御史谷中虚撰。见(万

历)《杭州府志》卷五三,页 3328。 8 3 按:“类证本草”书名有误,当作“证类本草”。 8 4 《礼经会元》四卷、《浙江通志》七十二卷。见(万历)《杭州府志》卷五

三,页 3320、3325。 8 5 《乡校礼辑》一卷、《岳穆集》十卷。见(万历)《杭州府志》卷五三,页

3321、3334。

38

若干卷、《金陀粹编》见前史类, 8 6下兹不录。已上两浙运司镂板)。

《守令懿范》(四卷)、《洗冤录》(一卷)、《日本考略》(一

卷)、《陆王二先生要语》(二卷)、《百忍箴》(四卷)、《灵棋

经》(一卷,外成化《杭州府志》、《西湖游览志》、《志余》、

《武林旧事》、《杭州府水利图说》、《于忠肃公奏议》,俱见前图

志等类, 8 7下兹不录。已上杭州府镂板)。 8 8

据洪焕椿《浙江地方志考录》, 8 9杭州府及各辖县可考之明修方志中

明代曾经刊版的有(其中数种已经亡佚,未知当时刊版与否,故不计入):

(成化)《杭州府志》、(万历)《杭州府志》、(嘉靖)《海宁县

志》、(正统)《重修富阳志》、(万历)《余杭县志》、(万历)《新

城县志》。

从现存于各家图书馆的明代杭州官刻中,还可以找出多种不见于以上

三种书目著录、或者刊印时间在万历以后的印本,如隆庆六年(1572)浙

江布政司刊《医学统旨》、崇祯十年(1637)朱廷焕刊《增补武林旧事》

等。

排除重复出现的书目以后, 9 0可以统计出明代杭州地区各级各类地方

政府至少刻过一百五十九种书籍,其中经部十三种、史部八十二种、子部

三十二种、集部三十二种。 9 1

8 6 《两浙鹾志》若干卷,巡按御史唐臣撰;《金陀粹编》二十卷、《续编》二

十四卷。见(万历)《杭州府志》卷五三,页 3323、3325。 8 7(成化)《杭州府志》六十三卷、《西湖游览志》二十四卷、《志余》二十六

卷、《武林旧事》四卷、《杭州府水利图说》一卷、《于忠肃公奏议》十卷。见

(万历)《杭州府志》卷五三,页 3324-3325、3329、3332。按:今存《武林

旧事》明嘉靖三十九年杭州知府陈柯刊本为六卷本。 8 8 (万历)《杭州府志》,卷五三,页 3341-3343。 8 9 洪焕椿《浙江地方志考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页 7-8、13-46。 9 0 据《杭州府志》,《筹海图编》是存版于布政司,仍作巡抚都察院刊本计。

在明代杭州被官府不止一次刊印的书籍如《资治通鉴考异》、《近思录》、《大

明律》、《王文成公全书》、《西湖游览志》等,在统计中被分别计入。另有数

种书名称稍有差异,当为同一种,有《律吕元声》与《律吕元声考注》、《六书

正讹》与《六书正伪》、《国朝宪章》与《国朝宪章录》、《史纂》与《史纂左

编》、《官箴集要》与《官箴集》、《大明律》与《大明律例》、《肘后经》与

《臞仙肘后经》。

39

明代杭州官府刊印过的书籍实际上应当远不止此百余种,不少杭州官

刻本既无实物存世,也没有被文献记载过。例如在明代官场中广为流行的

书帕本,是官员们用来相互馈赠的一种礼品。叶德辉解释说“明时官吏奉

使出差回京,必刻一书,以一书一帕相馈赠,世即谓之书帕本”。 9 2明人

王世贞(1526-1590)回忆说“先君巡按湖广还,见诸大老,止以刻《曾

南丰集》、《大明律例》各一部为贽。严氏虽势张甚,亦无用币也”。 9 3

杭州的地方官员们在上京之前,必定也刊刻了大量这种用来送礼的书籍,

书帕本大都刊刻草率、讹谬百出,不被世人所重,传之后世或者在文献中

留下记载的机会便大大降低。

每三年一次在杭州举行的浙江乡试结束以后,会依照惯例刊刻《乡试

录》,记录主持考试的官员信息、考试题目、中式举人名次并选录优秀答

卷。明代浙江共举行乡试 88 次, 9 4保存至今的《乡试录》只有 17 种, 9 5

大部分科次的《乡试录》都已亡佚。武举考试同样会有《乡试录》刊行,

明代浙江武举《乡试录》仅存嘉靖四十年(1561)和万历元年(1573)两

种。 9 6

二、私家与书坊刻本

杭州的私家与书坊刻本在《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之前没有专门的书

目可供查考,因此现在能统计到的基本上都是收藏在图书馆的传世印本。

按照传统的三大刻印系统的分法,家刻和坊刻各占其一。然而判别印

本属于家刻还是坊刻,不如官刻那么容易。相较于在书中留下较多官方印

记的官刻本,来自民间的印本中有一部分完全不带有刊印人的痕迹,或者

只透露零星的信息,能够明确考查出刊刻源流的为数甚少。例如那些只在

9 1 见本论文附录一。 9 2 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页 9a。 9 3 王世贞《觚不觚录》,收入《丛书集成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6)第 85 册,页 407。 9 4 见(乾隆)《杭州府志》卷六九〈选举〉,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702 册,

页 673-695。 9 5 其中绝大部分为天一阁藏本。另:天一阁又有明代浙江乡试录抄本四种。见

骆兆平《新编天一阁书目》(北京:中华书局,1996),页 53-55。 9 6 同上,页 62。

40

版心中留下堂号的印本,如果没有其他史料以资佐证,不可能知道究竟出

于书坊抑或私人之手。因此我们在统计明代杭州的印本时,将家刻和坊刻

放在一起,统称民间刻本。这样做是为了尽可能容纳更多在杭州地区刊刻,

却无法判断其为家刻还是坊刻的印本。

根据我们的统计,明代杭州府可考的民间刻本有三百五十种左右,书

坊和私人刻书家的数量分别约为六十间和一百二十人。 9 7同拥有一百多间

书坊的建阳 9 8和超过两百位私人刻书家的苏州相比,杭州的坊刻和家刻都

不算突出。除了在刻书人的数量和知名度上略逊一筹,杭州也极少有家族

性的刻书机构存在。家族数代经营的书坊在建阳非常普遍,最著者有余氏、

刘氏和熊氏等家族,有的从南宋就开始从事商业出版。 9 9明代南京、苏州

的书坊中,也有很多同姓的书商,如南京的唐姓和周姓、苏州的叶姓,有

可能是同族世代经营出版业。 1 0 0在杭州的书商中,几乎找不出这样的家族,

唯有嘉靖至崇祯间,有几位翁姓书坊主,可能同出一族。

翁姓刻书人中最早的是翁晓溪,他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刊印《考

古汇编》二十四卷。隆庆六年(1572)书商翁文溪刊印《批点分类诚斋先

生文脍》,书中有“隆庆壬申杭城朝天门翁文溪梓行”牌记。万历年间又

有翁文源刻《新镌全像昙花记》、翁时化刻《易意参疑》。崇祯时还有一

个名为翁倚山的人刻了一部《重刻万氏家传济世良方》。 1 0 1翁文溪在杭城

书坊聚集地之一朝天门开业,其他几人虽没有明确的身份标志,其所刊诸

书,如制艺和医方,也是书肆常见的种类。

杭州大部分书坊刊印书籍都集中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数量也不是很

多。这有可能是因为许多印本,尤其是收藏价值不高的坊刻本没有流传下

来,致使我们现在难以勾勒出那些刻书机构的完整活动轨迹。另一种可能

9 7 见本论文附录二。丛书均作一种计算。 9 8 Lucille Chia, Printing for Profi t: the Commercial Publishers of Jianyang,

Fujian, 11th-17th Centuries , p. 154. 9 9 同上书,页 154。 1 0 0 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页 73-74,77-78。 1 0 1 杜信孚《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著录有杭州书林翁天霁(万历三十七年刻

《新镌抱朴子》八卷)、翁月溪(万历间刻《新刊昆山周解元精选艺圃萃盘录》

六卷)和翁见溪(万历间刻《通鉴要删》六卷《总论一卷》),因无其他佐证,

故未列入。

41

性是杭州确实以昙花一现的商业书坊居多, 1 0 2没有多少人将出版业作为世

代相传的职业。杭州书坊中比较重要的,略举数家如次:

(一)胡文焕文会堂

胡文焕,字德甫,号全庵,一号抱琴居士,生卒年不详,刻书活动在

万历天启间。胡文焕原籍徽州府婺源县,后徙家至杭州,构文会堂藏书,

开设书肆流通古籍,并在南京开设分馆“思莼馆”。 1 0 3胡文焕在明代杭州

刻书种类最多,其中以《格致丛书》名义刊印的书籍就有三四百种,又有

《寿养丛书》、《百家名书》、《胡氏粹编》等丛书,子目总计超过六百

种。 1 0 4

胡文焕所刊书籍大部分卷帙短小,不过一卷至数卷,但是门类繁多,

无所不包,顾志兴评价其“从内容看,有经翼、史外、居官、法家、训诫、

子余、尊生、时令农事、艺术、清赏、说类,艺苑等,充分体现了丛书

‘萃群书为一书’的特点” 1 0 5。胡氏刊本采用手书上版,刊印颇佳,多珍

本秘册收录其中,有保存文献之功;然而编目无次,随时增删,亦多有重

复,如《百家名书》中即有多种子目同时见于《格致丛书》;此外更有明

代书坊普遍存在的“妄立名目、臆改卷第” 1 0 6等问题。《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对《格致丛书》评价较低,称其“为万历、天启间坊贾射利之本,杂

采诸书,更易名目,古书一经其点窜,并庸恶陋劣,使人厌观。且所列诸

书,亦无定数。随印数十种,即随刻一目录,意在变幻,以新耳目,冀其

多售。故世间所行之本,部部各殊,究不知其全书凡几种”。 1 0 7

(二)容与堂

1 0 2 从南宋到明中叶一直存在的杨家经坊,是唯一的特例。 1 0 3 胡文焕的家世籍贯,文献记载不一,见向志柱《胡文焕与《胡氏粹编》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2008),页 10-11。 1 0 4 胡文焕刻书概况见向志柱《胡文焕与《胡氏粹编》研究》,页 85-87。按:

向志柱认为胡文焕所刻书籍除了《格致丛书》等以外,尚有《医经萃录》二十种、

《诗法统宗》四十五种、《群音类选》四十六卷和《文会堂琴谱》六卷等,事实

上这些书大多已收入《格致丛书》,不过是变幻名目而已。《日藏汉籍善本书录》

又有胡文焕刊《艺窗清玩》三十五卷,亦系《格致丛书》等丛书之零种拼凑而成,

见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页 1213。 1 0 5 顾志兴《浙江出版史研究——元明清时期》,页 190。 1 0 6 谢国桢〈丛书刊刻源流考〉,《明清笔记丛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页 204。 1 0 7 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卷一三四,页 1137。

42

容与堂主人姓氏不详,在万历年间以出版插图本戏曲和小说知名。容

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是存世《水浒传》百回本系统中时

间最早、内容最完整的版本。戏曲是容与堂刊印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出

版物,有《金印记》、《幽闺记》、《红拂记》、《玉合记》、《琵琶

记》、《北西厢记》等数种。这些书的题名前大多冠有“李卓吾先生批评”

的字样,正是迎合了当时读者对名人批点本的喜好。明代很多书坊都曾假

借李贽、陈继儒这些文化名人的名义出书, 1 0 8崇祯间杭州人沈长卿就说

“书贾射利,每假李龙湖(按:指李贽)批评,即《水浒传》、《西游记》

等小说,亦不空过”。 1 0 9容与堂本的李氏批评,一般认为同样是书商伪托,

1 1 0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确实出自李贽之手。 1 1 1

容与堂本的另一大特色是附有单面或者合页连式的精美插图,多出自

徽州著名刻工黄应光等人之手。明代杭州府出版较多插图本戏曲小说等文

艺作品的还有夷白堂、草玄居、白雪斋等。

(三)钟人杰

钟人杰(1567-1644),字瑞先,钱塘人。万历末至崇祯年间,钟人

杰在杭州开设钟氏书肆,出版了许多书籍。他编辑出版了与《格致丛书》

旨趣相近的《唐宋丛书》九十一种,内有经翼七种、别史十五种、子余二

十种、载籍四十九种。钟人杰也刊印了杭州书坊较少涉及的大部头经史著

作,如《史记》、《前汉书》、《后汉书》、《晋书》等。崇祯七年钟人

杰推出《性理会通》七十卷《续编》四十二卷,将明人之说加入《性理大

全》。《四库全书总目》批评此书“袁宏道、陈继儒皆跻诸理学儒先之列,

则其去取可知”, 1 1 2《性理会通》卷首开列明代理学先儒名单中有袁宏道

和陈仁锡的名字, 1 1 3《四库全书总目》误将“陈仁锡”作“陈继儒”。袁

1 0 8 见 Kai-wing Chow,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p. 134. 1 0 9 沈长卿《沈氏日旦》卷十一,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1131 册,页 588。 1 1 0 参见黄霖〈论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北西厢记》〉,《复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2 年第 2 期,页 119-125。 1 1 1 参见蒋星煜〈李卓吾批评《西厢记》的特征、真伪与影响〉,《西厢记的文

献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页 85-100。 1 1 2 《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六,页 820。 1 1 3 钟人杰《性理会通》,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 17 册,页 441。

43

宏道和陈仁锡都是明代积极参与商业出版的文人, 1 1 4主张性灵的袁宏道甚

至不属于理学一派,钟人杰将编辑《性理会通》的时候,将他们的文字收

入其中,既反映出他本人对性理之学的不同见解,更是看到袁、陈诸人在

读者中的号召力。基于同样的理由,钟人杰又刊印了六卷本《李卓吾合选

陶王诗》,借另一位畅销作家李贽吸引购书人。

(四)陆云龙

陆云龙(1587-1666),字雨侯,钱塘人。他年轻时代屡试不第,在

大约三年的短暂塾师生涯之后,于天启五年在杭州书坊集中地之一的花市

开设书坊峥霄馆,转而从事出版业。陆云龙前后出版了《合刻繁露太玄大

戴礼记》、《峥霄馆评定出像通俗演义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峥霄馆评

定出像通俗演义禅真后史》、《新镌出像通俗演义辽海丹忠录》、《翠娱

阁评选行笈秘稿》、《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皇明十六家小

品》、《翠娱阁近言》、《翠娱阁评选明文归初集》、《近思录》、《翠

娱阁增订宗方城先生性理抄》、《翠娱阁评选明文争艳》、《翠娱阁评选

钟伯敬先生文集》、《诗集》、和《李映碧公余录》。 1 1 5

明代杭州府的私家刻书不是很发达,影响力远不及邻近的湖州、苏州

等地。杭州私人刻书家大多只刊印过零星几部书籍,其中最著名的是洪楩

清平山堂。

洪楩,字子美,钱塘人,荫詹事府主簿。西溪洪氏为南宋洪皓之后,

是明中叶杭州著名的藏书世家。洪楩的祖父洪钟,字宣之,成化十一年

(1475)进士,历官刑、工二部尚书、左都御史,加太子太保。洪钟生平

喜爱藏书,致仕回乡后,在杭州涌金门南筑两峰书院教授子弟。洪楩在两

峰书院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藏书规模,又在杭城仁孝坊(俗称清平巷)建

清平山堂,从事书籍校刻活动。他所校刻多为宋元古籍,先后出版了《清

平山堂话本》六十种(今存二十九篇)、《蓉塘诗话》、《六臣注文选》、

《路史》、《医药摄生类八种》、《唐诗纪事》和《夷坚志》等书。清代

1 1 4 关于陈仁锡的出版活动,见 Kai-wing Chow,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pp. 123-125. 1 1 5 井玉贵《陆人龙、陆云龙小说创作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页 1-18。峥霄馆在南明和康熙年间,还刊印过《清夜钟》和《新镌启

牍大乘备体》(陆云龙之子陆树敏出版)两种。

44

目录学家丁丙以“即精且多” 1 1 6评价洪氏刻本。洪楩的清平山堂经常被研

究者认为是书坊,然而从洪楩本人的家世经历以及旁人的记述来看,并无

他以刻书出售营利的直接证据。况且在洪楩刻书的嘉靖年间,已知的杭州

书坊数量甚少,文人投身商业出版尚未形成风气。因此虽不排除洪楩所刻

诸书进入商业流通领域的可能,也不当将清平山堂刊本遽定为坊刻,仍以

归入家刻为宜。

三、宗教团体刻本

官府、私人和书坊之外,宗教团体也参与了不少书籍刊印活动。佛教

自魏晋间传入浙江,僧人建立寺院、翻译经书,使会稽一带成为江南佛教

中心。隋唐时期,浙江地区寺院林立,产生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化的宗派

天台宗。五代时钱氏于杭州建国,尊崇佛教,大量刊印佛经,此后佛教一

直是杭州地区最重要的宗教。明代杭州城内及湖山之间遍布梵刹,大部分

属于天台宗。明代道教在杭州府影响力较小,难以找到刻书活动的记载。

天主教自明末传入中国以后,将杭州作为传教的一个中心,在此地刊印了

一些书籍。

佛经是明代杭州宗教团体刊印数量最多的书籍种类。在明代早期,佛

经可能是杭州府境内出版物中数量最多的种类。已知的六种洪武年间杭州

印本中,就有两种佛经和一种灵签文本,这三种分别由私人和书坊刊刻,

寺院也有可能从事相同的工作。胡应麟记载万历年间佛经大都在昭庆寺由

僧人出售,1 1 7可知昭庆寺经房曾经刊印过不少经书和其他相关书籍,至今

可考的仍有《妙法莲华经》和《教乘法数》两种。昭庆寺除了自己刊板,

也收藏居士捐赠的板片,明末杭州人闻启祥所刻《仪注备简》中有“板藏

昭庆寺贝叶斋流通”牌记一则,可知此板由闻氏捐给了昭庆寺。

佛教团体最重大的刻书活动是刊印《大藏经》,明代杭州佛寺曾经参

与修补、重雕过数版《大藏经》。永乐年间西湖南山高丽惠因讲寺所藏经

卷残缺不全,僧人鲍善恢等前往苏州碛砂延圣寺补印,因见彼处南宋时所

开雕之《碛砂藏》版片亦朽烂缺欠甚多,故四方化募,命工刊补完成。这

1 1 6 丁丙《武林藏书录》卷中,页 31 1 1 7 胡应麟《经籍会通》,页 270。

45

部补刊的《碛沙藏》部分卷尾有“杭州在城大街众安桥北杨家印行”的牌

记, 1 1 8杨家经坊是南宋到明中叶杭州专业刊印佛经的著名书坊,可见佛教

团体刊印书籍时,不仅可以招募刻工至寺中开雕,也会交给商业书坊代刻。

明代杭州府第一次重新雕刻的大藏经后世称为《武林藏》,具体时间不详,

据释道开〈募刻大藏文〉记载,“太祖高皇帝既刻全藏于金陵,太宗文皇

复镂善梓于北京„„后浙之武林仰承德风,更造方册。历世既久,其刻遂

湮”, 1 1 9则《武林藏》刊印时间在永乐《北藏》之后,万历间开雕《嘉兴

藏》之前,且距离万历已有相当一段时间。《武林藏》没有印本传世, 1 2 0

具体卷数、刊刻者的情况也同样不清楚,仅知装帧采用方册装的形式。

杭州刻大藏经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开雕于万历年间的《径山藏》。其时

虽有皇家组织刊刻的洪武《南藏》和永乐《北藏》两种版片,《南藏》讹

误颇多而《北藏》请印困难不易流布, 1 2 1于是紫柏真可、陆光祖、冯梦祯

等人于万历七年(1579)开始在余杭径山寂照庵刻印经书,但是数量不多。

1 2 2万历十七年(1589)紫柏及其弟子密藏道开等人再次于山西五台山妙德

庵开雕大藏经,后因北方募资不易和气候不利于版片保存等原因,万历二

十年(1592)又迁回寂照庵, 1 2 3并同时在径山兴圣万寿寺等其他寺院刊刻

书籍。此后《径山藏》的刊刻时断时续,主事者交迭相代,至清康熙十五

年(1676)始完成正藏二百一十函,一千六百五十四部,六千九百五十六

1 1 8 李际宁《佛经版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页 130-134、166-

169。 1 1 9 释道开〈募刻大藏文〉,明陆光祖等《明径山方册本刻藏缘起》,收入严灵

峰编辑《书目类编》(台北:成文出版社,1978)第 50 册,页 22438。 1 2 0 《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武林藏”条认为 1982 年发现的 17 卷残卷中

之《大宝积经》中大多数施刊人署“杭州施主”字样,又有杨家经坊牌记,可能

就是《武林藏》。李际宁认为这 17 卷是《碛砂藏》的永乐杭州补刊本,非《武

林藏》本。见《中国大百科全书· 宗教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页 154;李际宁《佛经版本》,页 164-169。 1 2 1 冯梦祯〈刻大藏缘起〉:“宋元间除京板外,如平江之碛砂,吴兴之某寺,

越之某寺、某寺等俱有藏板,不啻七八副,法道之盛此其一端。迨国朝仅有两京

之板,而诸方之板尽废。北板稍精而藏于禁中,请印甚难。今江南诸刹所有皆景

泰间敕赐物也。南板印造虽易,而讹谬颇多,愈改愈甚,几不成读。然印造装璜,

其价亦百金以上。以故山陬海隅,穷乡下邑,终年不见藏经者,可叹也。”明陆

光祖等《明径山方册本刻藏缘起》,页 22421-22422。 1 2 2 顾志兴《浙江出版史研究——元明清时期》,页 144。 1 2 3 李际宁《佛经版本》,页 171。

46

卷, 1 2 4后又陆续刻成续藏、又续藏一百四十余函。 1 2 5径山诸寺是《径山藏》

的主要刊刻地,嘉兴、吴江、金坛等地也有很多寺院参与其中。《径山藏》

完成后,版片存放在寂照庵,并规定各地寺院请印都要通过嘉兴楞严寺办

理手续,由寂照庵负责刷印,楞严寺装订成册, 1 2 6故后世又称其为《嘉兴

藏》。

《径山藏》系统之外的杭州佛寺所刻书籍存世较少,尤其是明代中前

期刻本,已经基本上湮灭不传,可考者有以下数种(见表 2): 1 2 7

表 2.明代杭州佛寺刊本一览表(不含《嘉兴藏》)

刊刻地 书名 时间 馆藏地举例

昭庆寺 《妙法莲华经》 万历间 陕西省图书馆

昭庆寺贝叶斋 《教乘法数》 崇祯九年 上海图书馆

玛瑙寺 《五大部直音集韵》 万历二年 中国国家图书馆

玛瑙寺仰山房 《楞严经》 不详 杭州市图书馆

云栖寺 《皇明高僧辑略》 万历间 (台湾)国家图书馆

云栖寺 《西崖先生拟古乐府》 万历间 浙江省图书馆

云栖寺 《竹窗随笔》 万历间 (台湾)国家图书馆

云栖寺 《注华严法界观门》 不详 杭州市图书馆

云栖寺 《成唯识论订正》 崇祯四年 南京图书馆

灵隐寺 《指月录》 明末 (台湾)国家图书馆

广化禅寺 《空古集》 不详 (台湾)国家图书馆

天竺寺 《杭州上天竺讲寺志》 崇祯间 (台湾)国家图书馆

杭州在明末天主教的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万历三十八年(1610),

杭州籍工部员外郎李之藻(1565-1630)在北京受洗入教。次年李之藻丁

忧回乡守制,途经南京,意大利耶稣会士郭居静(Lazarus Cattaneo,

1560-1640)、金尼阁(Nicolaus Trigault,1577-1629)神父和钟鸣仁

1 2 4 以上数据来自李孝友对云南省图书馆藏《径山藏》的调查,转引自顾志兴

《浙江出版史研究——元明清时期》,页 141。《径山藏》并没有留下原始的刻

书目录,且板成后不断有朽烂和增加的部分,因此后世几种根据当时版片数量编

订的印刷价格表——《经值画一》内容均有所出入,根据云南省图书馆和北京故

宫博物院所藏《径山藏》统计出来的卷数也不同。 1 2 5 韩锡铎〈《嘉兴藏》各本异同略述〉,《文献》2008 年第 2 期,页 181-183。 1 2 6 〈楞严经坊重订画一缘起〉,《嘉兴藏目录》,收入《书目类编》第 53 册,

页 23749。 1 2 7 径山兴圣万寿禅寺万历二十五年刻《石门文字禅》在康熙年间补版后收入

《径山藏》,故不计入。

47

(Sebastien Fernandez, 1562-1622, 广东新会人)应邀前往杭州李之藻

的家中向其亲友宣讲天主教教义,并于 5 月 8 日举行了第一台弥撒,这一

天被后人称为杭州天主教开教日。同年六月,杭州人杨廷筠(1557-1627)

受洗。万历四十四年(1616)南京等地掀起驱逐传教士的风波后,杭州接

纳了许多传教士前来避难,神职人员和入教信众的人数都大为增加,杭州

也因此成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中心。天启七年(1627)杨氏出资在杭州

观巷建造了杭州第一座天主教圣堂。耶稣会士传教的重要工具是编译出版

书籍,借杭州作为刻书中心之利,耶稣会士在杭州也刊印了一些书籍。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 1 2 8收录出版于杭州的书籍共十种:

一、《性学粗述》,艾略儒(Gulius Aleni,1582-1649)著(天启

三年)。

二、《西学凡》,艾略儒著(天启三年)。

三、《职方外记》,艾略儒著(天启三年)。

四、《万物真原》,艾略儒著(天启三年)。

五、《张弥克遗迹》,艾略儒著(天启三年)。

六、《三山论学记》,艾略儒著(天启五年)。

七、《寰有诠》,李之藻、傅泛际(Franciscus Furtado ,1589-1653)

著(崇祯元年)。

八、《名理探》,李之藻、傅泛际著(崇祯四年)。

九、《人身概说》,邓玉函(Joannes Terrenz,1576-1630)著(约

崇祯八年)。

十、《五伤经礼规》,伏若望(Joannes Froez,1591-1638)著(崇

祯十年)。

明末清初杭州有专门出版天主教文献的机构超性堂,刊印有: 1 2 9

1 2 8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收入《民国丛书》第一编第 11 册

(上海:上海书店,2005)。 1 2 9 根据钟鸣旦等《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台北:台湾辅仁大学神学

院, 1996)、伯希和等《梵蒂冈图书馆所藏汉籍目录》(北京:中华书局,

2006)等资料整理。

48

一、《天主圣教圣人言行录》(或作《天主圣教圣人行实》)七卷,

高一志( Alphonsus Vagnoni , 1566-1640 ,又名王丰肃)著(崇祯二

年)。

二、《西方问答》,艾儒略著(崇祯十年)。

三、《天主降生引义》,艾儒略著(时间不详)。

四、《唐景教碑讼正诠》,阳玛诺(Emmanuel Dias,1574-1659)

著(顺治元年)。

五、《司铎典要》,利类思( Lodovicus Buglio , 1606-1682)著

(时间不详)。

其中有几种时间不明,可能是入清以后所刊。

万历三十一年(1603),汪汝淳重刻《天主实义》于杭州。

根据《巴黎国家图书馆基督宗教汉籍目录》(Catalogue des l ivres

chinois , , japonais, etc.),还有两种明代杭州所刊天主教文献:

一、《推定历年瞻礼日法》,金尼阁著(时间不详)。

二 、 《 天 主 圣 教 念 经 总 牍 》 , 费 乐 德 ( Rodericius De

Figueredo,1594-1642)著(崇祯元年)。

明清时期来华传教士的活动资料,大部分收藏在梵蒂冈、巴黎、罗马

等地的图书馆,据徐宗泽所引巴黎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显示,该馆藏有一

份题为〈浙江杭州府天主堂刊书板目录〉的文献, 1 3 0可能会有助于我们进

一步研究明代杭州天主教团体的刻书活动。

在本节的开头已经提到过,即便我们现在已经尽可能调查各种书目和

印本实物资料,也不可能完全得出明代杭州印本的完整统计数据。除却已

经亡佚,甚至无法经由书目考知的印本,即便在存世印本中,也有很多无

法判定刊印年代、地点、刊刻人这些信息。但是现有的这数百种明代杭州

印本,已经足以让我们了解这一地区刻书活动的情形。在接下来的章节中,

我们将从选题、编辑、刊刻、发行等各个书籍出版环节入手,研究明代杭

州地区书籍刊印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各种现象。

1 3 0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页 441。

49

第二章 选题

选题是刻书的第一步,在本章中我们关注的问题是明代杭州官府、书

坊和私家喜爱刊刻哪些种类的书籍。我们将会看到,地方官府往往会刊刻

一些与自身行政职能相关的书籍,同时对出版地方文献有较浓厚的兴趣。

杭州闻名天下的自然风光与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使本地地方官员、文人

和书坊都热衷于出版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地理类书籍。面对周边书籍出版

中心的同业竞争,杭州书坊们在选择出版种类时也颇费了一番心思。

第一节 政书、地方文献、医书:杭州官刻本的热门选题

官刻本,顾名思义,是指由中央或地方官府出资刊印的书籍。宋元时

期的官刻本中两宋监本、元代兴文署、太医院刻本(以上为中央政府刻

书),宋代公使库本、元代各路儒学本(以上为地方政府刻书)等都曾受

到学者们较多关注。这些官刻本主要是儒家经典(供考试用)、正史、医

书、农书、佛经道藏,以及一些私人著作,以校刊精良著称。 1

有关明代官刻的研究多集中在经厂、南北国子监和藩府刻书。 2藩府刻

书从某种意义上应该归属于私人刻书,刊刻人的个人兴趣决定了内容选择,

有很多文学、戏曲、谱录一类的书籍。 3其他中央政府机构则多刻经史和

政府法令、典章制度,像明代都察院刊印小说这样的个案因为相当罕见而

受到特别关注。4同明代的中央政府刻书相比,地方政府刻书的研究较少。

研究者对明代地方官刻所做的结论基本上是依据《古今书刻》的记录,缪

1 见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三,页 1a-17b;卷四,页 2a-8b;曹之《中国古籍

版本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页 192-205、227-233;严佐之

《古籍版本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页 26-35、47-50。 2 见李晋华《明代敕撰书考附引得》(台北:哈佛燕京学社, 1966);张琏

《明代中央政府刻书研究》(台北:私立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1983)。 3 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五,页 1a-5b。 4 见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五,页 1a-1b;王欣夫《文献学讲义》,页 231-232。

50

咏禾认为地方政府多刻史志、农医和诗文类书籍,特别是地方文献,以标

榜本地人文之美。 5

从前人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印象:一、官刻书籍在种类上虽然

是经史子集四部俱全,但是以经史、医书和文集居多。二、宋元官刻质量

上乘,明代开始官刻质量有所下降,主要是在内容的校刊方面,渐渐比不

上家刻。

这个结论并不能够完全正确反映官府刻本的真实面貌,因为同研究其

他印本一样,我们对官刻的研究主要是依靠书目文献的记载和现存官版实

物。宋元时期的官刻没有当时的目录文献可循,只能依靠零星的史料、清

代以来的藏书目录,以及现存的实物进行推测。能够被后人视为善本著录

于书目或者流传到今天的,基本上都是经典性的学术著作,如著名的北宋

监本诸经正义、南宋绍兴眉山七史、元大德九路本十七史等,这很容易给

人们留下官刻本都是正经正史的印象。明代官刻本流传至今的印本更多,

又有一些重要的目录文献传世, 6因此我们对明代官刻的了解可能更接近

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杭州官府的刻书活动,我们会发现明代地方政府刻书

的种类其实比我们原本认为的还要驳杂,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在明代杭州官府刻书中,缪咏禾提到的史志、农医和诗文集的确是刊

印较多的种类,然而杭州官刻本中数量最多的却是政书。其次是诗文集和

会试录。诗文集在官刻中虽然比重较大,因为这是四部中最常见的种类,

所以不能说明地方官府对出版诗文集有特殊的兴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本

地先贤著作在诗文集中往往会占有较大比例。会试录是定期刊印的出版物,

数量多亦不足为奇。接下来在官刻中较为集中出现的是方志和医书。地方

志和乡先贤著作虽然分属史、集两部,却都和地方上息息相关,这类地方

文献和政书、医书一起,构成了杭州地方官府最热衷出版的三类书籍。

在可考的一百五十九种杭州官刻中,政书有三十种。这部分书基本都

没有流传下来,因此一直没有引起学者们太多注意。从书名我们可以发现,

5 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页 56-57。缪咏禾在论述杭州刻书时也注意到《杭

州诸公署镂版》(见《明代出版史稿》页 90-91),但是没有讨论这份资料可能

显示的明代地方官刻的普遍状况,而是分析《古今书刻》的记载来总结地方官刻

的特点。 6 如黄佐《南雍志》、周弘祖《古今书刻》、刘若愚《经厂书目》等。

51

杭州地方政府刊刻的书籍大都与自身职掌相关,如两浙都转盐运司刊印

《两浙盐法条例》、《钦依盐法要览》及《续编》、《行盐事宜》、《招

商事宜》、《场所公费事宜》、《两浙鹾志》,浙江布政司刻《赋役成

规》、《救荒活民补遗》等,均为本公署相关行政事务的说明和工作手册

一类的书籍。由此可以推测:这些书籍可能是编印出来指导本部门及其下

属部门工作使用,数量不多,而且很少能够进入商业流通领域,也不易被

藏书家获得。

政书的编纂过程我们知之不多,这些书常常将著作权归于地方官员,

但是很可能实际作者另有他人。万历年间成书的《重修两浙鹾志》,作者

王圻“自序谓武陵杨鹤巡按浙江,以《盐规类略》、《酉戌沿革》、《行

盐事宜》三书并旧志授圻增订”, 7这里的“旧志”极有可能是指署巡按

御史唐臣编撰的《两浙鹾志》,《行盐事宜》一书已见于《诸公署镂版》,

而《盐规类略》、《酉戌沿革》大约也是类似的官刻政书。从王圻的话来

看,《重修两浙鹾志》是官员委托学者编纂,参考旧有文献资料而成书的。

《重修两浙鹾志》署了王圻的名字,而《两浙鹾志》可能也是巡按御史唐

臣委托他人所著,署名的时候却变成了唐臣编撰。同样的例子还有署“总

督都御史胡宗宪编”的《筹海图编》,实为胡氏幕僚郑若曾所撰。巡抚都

御史谷中虚名下有《矿防考》等六种,谷氏本人可能也并非真正的作者。

方志不仅在杭州,在全国各地都是官刻中常见的书籍。杭州出版的官

修方志有省志、府志和杭州府内各辖县的县志。方志一般隔若干年会重新

编纂一次,以明修《杭州府志》为例,可考的编纂次数有洪武、永乐、正

统、景泰、成化、万历七次,其中只有成化和万历修《杭州府志》有印本

传世。根据洪焕椿的研究,明代杭州地区可考的方志总数不少于三十五种,

覆盖了浙江省、杭州府和杭州府下辖全部九个县,只有不到十种有刊本流

传至今。 8

在方志之外,杭州的官府还刊刻了一些有关地方历史掌故、山水风光

的书籍和乡先贤著作,如《越绝书》、《武林旧事》、《西湖游览志》、

7 《四库全书总目》卷八四,页 723。二十四卷本《重修两浙鹾志》不知成书后

是否曾经刊板,因此本论文附录〈明代杭州官刻〉未将其列入。 8 见洪焕椿《浙江地方志考录》一书。

52

《于忠肃公奏议》、《王恭毅公駮稿》等,正体现了缪咏禾所说“标榜本

地人文之美”的用意。

杭州官刻本中的《日本考略》一书,看似与本地无关,其实不然。此

书的作者是定海人薛俊,“嘉靖二年,日本国使宗设来贡,抵宁波。未几,

宋素卿等亦至。互争真伪,自相残杀。所过州县,大肆焚掠。浙江濒海之

地,人民苦之”, 9薛俊因此纂辑了《日本考略》。本书主要内容谈如何

防御倭寇骚扰,同时也介绍了日本的国土、风俗等常识,属于外国地理一

类。该书编纂的动机在于当时浙江沿海地区倭患严重,因而也是与地方事

务息息相关的著作,这大概就是杭州府刊印该书的主要动机。

医书是杭州官府刻书时经常选择的第三类书籍,至少刻过十种,其中

九种是浙江布政司所刻。刊刻医书从宋元以来就是官府刻书的重要内容,

很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官府刻医书以本草和方论为主,可见其主要

目的是指导地方上的医生治疗病患,这也是官府保境安民的责任所在。

相对政书、地方文献和医书而言,儒家经典和正史的刊印并不多:经

部有礼类四种、小学两种、易类、乐类和四书类各一种,史部书中没有一

部是正史,编年类仅有《资治通鉴》和《国朝宪章》两种,这与我们认为

的宋元官刻主流书籍很不一样。

明代杭州地方政府刻书的重心在与其职掌相关的典章制度、法规条例,

反映地方人文历史的史书、方志和文集,体现地方政府关怀民生的行医用

药参考用书。我们可以由此推想:不止杭州一地,有明一代各地地方政府

在选择刻书种类时,可能都将以上三类书籍作为首选。政书是刊刻最多,

却最被忽视的种类,这是由其性质决定的:与特定地区特定官署工作职能

相关的典章制度、法规条例本身适用范围较窄,只有数量有限的官吏需要

翻阅,出了这个圈子便是无用之书,除非是有专门兴趣的收藏家和研究者,

才会留意保存,即使是当时像周弘祖这样的目录学者,也不一定能看到。

同时此类书为了跟上实际工作需要,隔若干年会有所增订,旧本即弃而不

用,很难保存并流传下来,《两浙鹾志》被王圻《重修两浙鹾志》取代以

后即湮没不闻,就是一例。所以我们在研究明代官刻时,除了中央政府出

9 《四库全书总目》卷八七,页 679。

53

版的典章制度,也要看到地方政府刊印的数量同样不少,且更能反映不同

地区不同官署的需要。

至于上溯到宋元时期,是否也刊印同样性质的书籍,由于材料缺乏,

不能妄下断言。但是我们看到,在宋元时期被官府大量刊印的儒家经典和

正史,在明代则比重有所下降,明代的南北国子监等中央机构还会刊印很

多经史,地方政府刻书时则很少涉及。究其原因,应该与明代比较发达的

民间出版有关。宋元时期的大部头经史主要由官府负责刊印,书坊多刻医

书和小说戏曲一类书籍;而在明代,民间书坊大量出现,有能力满足市场

对各类图书的需求,不再需要官府参与其中。而像杭州官府所刊印的许多

政书,却正是书坊所不可能出版的书籍。

明代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刻书内容选择上也是不一样的。中央和地方都

是更倾向于刊印与自己职能相关的书籍,如礼部刻《历科会试录》、《历

朝登科录》,兵部刻《九边图说》、《历科武举录》,钦天监刻《天文

刻》,南北国子监刊刻了很多儒家经典和史书,以满足监生的需要,但是

从杭州府的情况看,地方学校似乎很少刊印此类书籍。

第二节 历史与湖山:最具地方特色的杭州出版物

无论什么人在决定要刻一部书时,一定带有很明确的目的性。官府可

以是为了颁布仪制典章,训育士子、教化民众,规范指导行政工作,表彰

地方风物人文,还有传播医药知识,济世惠民;私人刻书家可以是为了稀

见版本能够化身千万、流传后世;书坊主们的目的自然更为明显,就是能

够出售获利。有一些书籍,例如经史和医药类,是具有普遍价值的,大家

都愿意刊印;而一些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书籍,记载一地的历史地理、

风土人情,或者是出自本地先贤之手,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特别受到刻书

人和读者的青睐,因此在地方上经常获得出版的机会。在杭州刊印出版的

书籍中,反映本地丰富历史积淀和秀丽自然风光的题材十分常见,这是杭

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出版物。

一、史志文献

54

杭州地处春秋战国时古越国境内,叙述吴越兴衰的史籍是杭州刻书人

很有兴趣的选题之一。最早记录古越国历史的典籍除了《史记》和《国

语》,还有《越绝书》和《吴越春秋》两种重要的专门文献,其中又以

《越绝书》史料最为丰富,可视为中国古代方志之始。

《越绝书》已知的较早刊本有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东徐丁黼夔州

刊本和嘉定十七年(1224)汪纲绍兴刊本,其后有元大德十年(1306)绍

兴路刊本。明代可考的刊本有十四种(见表 3):

表 3.明刊《越绝书》一览表

时间 刊刻人 行款 备注

正德十年 刘以贞 九行十六字白口左右双边

*嘉靖二十四年 孔天胤 九行十六字白口左右双边

嘉靖二十六年 陈垲 十行二十二字细黑口四周单边

嘉靖三十年 梅守德 十行十六字白口左右双边

嘉靖三十三年 张佳胤 八行十七字白口四周双边

嘉靖间 赵恒 仿汪纲刊本1 0

*万历十四年 冯念祖 八行十七字左右双边

*万历二十九年 杨尔曾 八行十七字左右双边 得冯氏版重印

万历间 吴琯 十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 古今逸史本

*天启七年 何允中 九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 广汉魏丛书本

崇祯十一年 黄 澍 、

叶绍泰

九行二十六字白口四周单边 汉魏别解本

崇祯十五年 叶绍泰 九行二十六字白口四周单边 增订汉魏别解本

*明末 阎光表 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

明末 未知 九行二十五字白口四周单边 钟惺评

说明:带*号为杭州刊本

宋元时期《吴越春秋》主要有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汪纲绍兴刊本

和元大德十年(1306)徐天祜绍兴路儒学刊本。明代可考刊本有八种(见

表 4): 1 1

表 4.明刊《吴越春秋》一览表

1 0 有关赵恒刻本的资料得自袁康、吴平辑录,乐祖谋点校《越绝书》序言(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页 19,此本未注行款。 1 1 另有一种明修元刊本,未计入。

55

时间 刊刻人 行款 备注

弘治十四年 邝璠 九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 覆元刻本

嘉靖间 未知 九行十七字细黑口左右双边

*万历十四年 冯念祖 八行十七字白口左右双边

*万历二十九年 杨尔曾 八行十七字白口左右双边 得冯氏版重印

万历间 吴琯 十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 古今逸史本

*天启七年 何允中 九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 广汉魏丛书本

崇祯十一年 黄 澍 、

叶绍泰

九行二十六字白口四周单边 汉魏别解本

崇祯十五年 叶绍泰 九行二十六字白口四周单边 增订汉魏别解本

说明:带*号为杭州刊本

杭州上至地方官员,下至书坊主,都曾经刊刻过《越绝书》和《吴越

春秋》。嘉靖二十四年(1545)浙江提学孔天胤刻《越绝书》,田汝成为

之作序。序文在考证篇章作者、书名含义之外,又以泰半篇幅论吴越国势

消长之缘由。并叙及刊刻始末:

太原孔子督学两浙,得是书而悦之,曰:“入其疆而不习其故,

非学也。”校其讹舛而付梓焉。以予为吴越之遗黎也,属序于予为之。

引端若此,而归之天人之度焉。呜呼!顺天者祥,逆天者殃,修人者

昌,怠人者荒,岂惟吴越为然?持以考百代之推迁,其故可立覩也。

1 2

孔天胤对《越绝书》的兴趣源于入其疆当习其故,有必要深入了解自己管

辖区域的历史。田汝成是吴越故地之人,对这一段历史的兴趣更是自然而

发,他不仅借为《越绝书》作序的机会发表自己对吴越争霸的见解,在撰

写《西湖游览志》时也用了不少篇幅讨论杭地究竟属吴还是属越的问题。

1 3孔天胤刊本是翻刻的正德十四年刘以贞刻本,田汝成之子田艺蘅在十五

年后批评由于底本不好,致使此本“残缺失次,重复无端,不惟不能正其

伪谬,且并其统绪而殽之,是犹弗传也”,于是田艺蘅重新整理了《越绝

1 2 田汝成〈越绝书序〉,《田叔禾小集》卷一,页 11b-14b,收入丁丙辑《武林

往哲遗著》(台北:艺文印书馆,1971)第 15-16 册。 1 3 见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一,页 489-490。

56

书》,“离其经传,削其䮞驳,群分类聚,计为九篇,以存吴越之旧。其

杂说记地,凡后人之所附益者,别为十篇,庶全故实,以备赵晔《春秋》

之参考焉”。 1 4田艺蘅的《重订越绝书》没有流传下来,但是田氏父子这

些杭州地方文人对《越绝书》和吴越历史的关注,仍然可见一斑。

《吴越春秋》因与《越绝书》内容相近,刻书人经常两部同时刊印。

南宋时汪纲在刻《吴越春秋》时就说“予即刻《越绝书》,遂并刻之。盖

二书实相表里,而晔又为郡人,其书故宜广”。 1 5万历十四年冯念祖刻

《越绝书》与《吴越春秋》,后来两书书版辗转归杨尔曾所有,杨氏重印

时,仅仅将冯氏牌记“万历丙戌之秋/武林冯念祖重/梓于卧龙山房”改为

“万历戊戌之秋/武林杨尔曾重/梓于卧龙山房”。 1 6冯念祖和杨尔曾都没

有特别说明刊印两书的原因,但是从身为书商的杨尔曾在冯氏本问世不过

十几年后就翻刻出版,说明《越绝书》和《吴越春秋》在杭州书市上是受

人欢迎的出版物。

天启七年(1627)钱塘何允中编辑出版《吴越史》二十五卷,包括从

《史记》中抽出的《吴太伯世家》一卷和《越王勾踐世家》一卷、《吴越

春秋》六卷、《越绝书》十五卷、以及从《国语》中抽出的《吴语》和

《越语》各一卷。在自序中何允中引陈继儒语曰:“吾辈吴越人也,越人

安越,宜汇是编为一史”, 1 7表达了身为本乡人,理应刊刻出版乡邦文献

的观念。类似的想法还可以八十年以前的余姚人陈垲身上见到,嘉靖二十

六年(1547)陈垲刻《越绝书》时,正在广东提学任上,因此他在序中自

问“予越人也,《越绝》之书宜刻于予之乡,而刻之岭海也,可乎?”1 8

《越绝书》和《吴越春秋》的各种刊本中,杭州刊本约占三分之一,

还不算刊印最多的地区。吴越两国疆域包括了现今江苏和浙江一带,历史

聚焦的中心在吴国都城姑苏(今苏州)和越国都城会稽(今绍兴),远非

1 4 田艺蘅〈重订越绝书序〉,《香宇集》卷三十,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1354 册,页 298-299。 1 5 汪纲〈吴越春秋序〉,转引自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汇考》(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97),页 8。 1 6 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五,页 21b。 1 7 《吴越史》何允中引,转引自国立中央图书馆编《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序跋

集录·史部》(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93)第三册,页 373。 1 8 陈垲〈刻越绝书序〉,袁康、吴平辑录,乐祖谋点校《越绝书》,页 115。

57

默默无闻、连地名都未见诸史籍的杭州可比,因此这两部书北至三吴南到

浙中都会受到欢迎。从宋代开始刊印《越绝书》和《吴越春秋》的人,几

乎都与吴越故地有各种关联,或者是在江浙任职的外地官员,或者是江浙

出身的文人。前者的例子如丁黼本《越绝书》虽是在夔州所刻,所据底本

则有来自吴中的许氏本和丁黼任余杭令时得到的陈正卿本; 1 9丁本之外的

其他几种宋元刻本均刻于绍兴路;弘治十四年邝璠本《吴越春秋》和正德

十年刘以贞本《越绝书》刻于吴中; 2 0嘉靖三十年梅守德本《越绝书》刻

于绍兴。 2 1后者的例子如陈垲是余姚籍,吴琯是新安籍,叶绍泰是嘉兴籍,

黄澍是寄籍钱塘的休宁人。

吴越国和南宋相继以杭州为都城,此时的杭州上升为政权内最重要的

政治文化中心,这两段历史成为杭州人关注的另一题材。杭州出版相关书

籍的热情远远超过其他地区。以记录南宋临安城的《武林旧事》为例,明

刊本有六种(见表 5):

表 5.明刊《武林旧事》一览表

时间 刊刻人 行款 备注

正德十三年 宋廷佐 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

嘉靖三十九年 陈柯 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

万历间 沈德先 八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单边 宝颜堂秘笈本2 2

崇祯十年 朱廷焕 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 书 名 《 增 补 武

林旧事》

明末 吴永 九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 续百川学海本

明末 钟人杰 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 唐宋丛书本

在这六种刊本中,除了沈德先和吴永所刻两种,其他均为杭州刊本,其中

三种单行本的刊刻人全部是任职杭州的地方官员。

1 9 见孔天胤刊本《越绝书》宋丁黼跋,转引自《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序跋集

录·史部》第三册,页 366。 2 0 邝璠(1465-1505),字廷瑞,任丘人,时任吴县知县。刘以贞,吉水人,

时任吴县知县。见孔天胤刊本《越绝书》明都穆跋,转引自《国立中央图书馆善

本序跋集录·史部》第三册,页 367。 2 1 梅守德(1510-1577),字纯甫,宣城人,时任绍兴知府。 2 2 题《高奇斋订正武林旧事》六卷《后武林旧事》五卷。

58

《武林旧事》是南宋亡国后周密(1232-1298)追忆乾、淳间临安生

活之作,“凡朝廷典礼、山川风俗,与夫市肆节物、教坊乐部,无不备

载”。 2 3周密著《武林旧事》的动机,在自少年时代起耳闻目睹“承平乐

事”,不期“时移物换,忧患飘零,追想昔游,殆如梦寐,而慨叹系之”,

于是记录下当年旧事,期望后人读到此书,辄“兴忾我寤叹之悲”。 2 4书

中文字旨在描绘旧时临安盛状,实无只字片言流露出作者对当时繁华景象

的批评,《四库全书总目》也只能解释为书中有言外之意:“其间逸闻轶

事,皆可以备考稽,而湖山歌舞,靡丽纷华,著其盛正著其所以衰,遗老

故臣,恻恻兴亡之隠,实曲寄于言外,不仅作风俗记、都邑簿也”。 2 5后

世考武林掌故者,多从其书采摭史料,以见临安湖山之美和繁华的都市生

活,而非借以论兴衰存亡之理。

然而刊刻此书的杭州官员看法却有些不同,他们更关注的,正在南宋

偏安佚豫终致亡国一事。正德十三年(1518)巡按浙江监察御史宋廷佐刻

《武林旧事》。他在书后跋文中说:

杭郡地卑隘,不可以国,宋高宗南播,乐其湖山之秀、物产之美,

遂建都焉。传五帝,享国百二十有余年,虽曰偏安,其制度礼文犹足

以仿佛东京之盛。可恨者,当时之君臣忘君父之仇,而沉酣于湖山之

乐,竟使中原不复、九庙为墟,数百载之下读此书者,不能不为之兴

叹。书凡六卷,泗水潜夫辑,潜夫亦不知为谁。其记武林之事较他书

为备,因命工刊,置郡庠,俾博雅者有考焉。武林,杭郡名。

正德戊寅孟夏,巡按浙江监察御史奉天宋廷佐题。 2 6

嘉靖三十九年(1560)杭州知府陈柯重刻《武林旧事》。在自序中,

陈柯表达了与宋廷佐相一致的观点:

2 3 《知不足斋从书》本《武林旧事》鲍廷博跋,收入孟元老等著《东京梦华录

(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页 522。 2 4 周密〈武林旧事序〉,孟元老等著《东京梦华录(外四种)》,页 329。 2 5 《四库全书总目》卷七十,页 626。 2 6 《武林旧事》明宋廷佐跋,转引自《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序跋集录·史部》

第三册,页 504,标点有改动。

59

夫省方观民,因俗考政,固所以资鉴戒而志兴衰者也。有宋播迁

江左,建国钱唐,当时臣辟谓,宜枕戈尝胆、修政治兵,以复君父之

仇、雪中原之耻,唯恐后可也。顾乃宴安盘乐,日事嬉游,峻宇雕墙,

穷极嗜欲,更不知有二帝蒙尘,不共戴天之憾,此乾坤何等时也,何

暇于流连光景,沉酣节序者哉?昔人称鲁卫大纲,予亦谓南宋之大纲

厥亦有在,乃弃而不讲,驯致民风国体日以陵夷,迄于崖山之溺,可

痛也。泗水潜夫不知其何许人,编录是书,聿聿然若道一时之盛者。

予意是编当与《吴越春秋》并观,则前大巡宋公所以存而刻之之意,

与予所以由观感而兴鉴戒者,当自得之矣。旧梓漫芜不可读,因而翻

刻之云。

嘉靖三十九年,岁在庚申秋七月十六日,杭州府知府闽中陈柯谨

书。 2 7

宋、陈二人承认杭州有湖山之美、物产之胜,但是并未表现出喜爱之

情,而是将注意力放在批评南宋君臣沉溺其中,流连光景、穷奢极欲,不

复以北上收复失地为念。陈柯在论及作者时,还说了“不知其何许人,编

录是书,聿聿然若道一时之盛者”的话,似有相当不满之意。他本人刊刻

《武林旧事》的意义,自然更不在宣扬南宋时本地之盛,而是“资鉴戒而

志兴衰”,正德本的实际刊刻人杭州知府留志淑也在跋文中说“侍御奉天

宋公命志淑等锓梓以传,岂特备参考、资博洽、补史氏之遗而已,盖有风

人之义存焉,观斯集者,自当得之”。 2 8这反映出外来的地方官员与本地

文人在刊印地方文献时态度的差异,官员们需要的仅仅是了解历史,不像

后者那样对这一方土地带有与生俱来的眷念之情,因而会倾向于从批评的

角度看待历史。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秉持同样的态度,明代最后一位刊印《武林旧事》

的官员,就与两位前任看法不同。崇祯十年(1637),工部主事、督理杭

2 7 《武林旧事》明陈柯重刻叙,转引自《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序跋集录·史部》

第三册,页 504,标点有改动。 2 8 留志淑〈武林旧事跋〉,北平图书馆藏《武林旧事》正德十三年宋廷佐刊本。

60

州关务朱廷焕在六卷本《武林旧事》的基础上,增入“睿藻”、“恩泽”、

“吴山胜概下”、“物产”、“灾异”五门,编订为《增补武林旧事》八

卷,刻于杭州。他在自序中说:

武林为东南都会,显于唐,盛于宋,人文秀出,山水清丽,物产

殷富,天下莫与埒也。翠华南迁,仁和驻跸,延祚百五十余年,虽偏

安一隅乎,非若金陵六代,旦暮异姓,使王气常收者比。厥后独松阑

入,厓山胥沦,说者尽咎湖山,谓尤物惑人,甚于西子。噫,亦太过

矣。夫虎踞龙蟠,不为芳乐、临春分谤,顾欲以凤山、鹫岭代赵宋府

辜,将置贼臣闇王何地哉?矧茂陵在御,绝游幸,务节俭,远迩安晏,

櫂歌一曲,寄在康衢,则武林犹是盘庚之偃师、周武之镐洛也。

余司榷至此,朱幼晋先生以四水潜夫所著《旧事》见贻,暇时按

籍披寻,觉湖山之美逾于昔闻,而繁侈之风竞胜未已。然眡《旧事》

所纪,昔犹江海,此仅涓勺;昔犹京坻,此仅稊粒也。昔马卿虚词归

引节俭,风劝之旨犹存,潜夫从容鞮译之朝,绝无亡国之戚,岂以陋

僿为耻,故津津其言乎?

余长夏苦热,憩古梅,临奇石,遍简湖山诸志,始知潜夫所载尚

有阙略,偶为增补数十则。友辈读而快之,从臾寿梓。虽续貂可嗤,

饰蛾多事,然补入诗什以存风流。末志灾伤,使知靡侈过甚,足招天

谴。有汴京之乐,即有靖康之悲;有武林之侈,即有厓山之变。运若

循环,后人不昧此理,持以节俭,使武林常为乐邦可也。

旧止六卷,今益为八。郎仁宝谓四水潜夫即著《癸辛杂识》之周

公谨,别号弁阳老人,集中往往见之。今直著其名,不欲使子虚、无

是,徒为后人疑揣耳。

崇祯丁丑立冬日,赐进士第,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奉敕督理杭

州关务古单父朱廷焕撰。 2 9

2 9 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序〉,《增补武林旧事》,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史部第 248 册,页 1-4。

61

朱廷焕反对将南宋亡国归咎于杭州湖山之美的论调,甚至认为《武林

旧事》中的记载还远远不能表现旧时临安之人文隽雅、山水秀美、物产繁

盛、民风靡侈。至于作者周密本人对往事的津津乐道,朱廷焕也丝毫不以

为非,而是认为他本来就对宋元鼎革态度从容,并无多少亡国之恨。即使

如此,朱廷焕仍然没有完全脱离以故事鉴兴亡的观念,因此专门在书中增

补“灾异”一门,记录了一些杭州市民只图满足当下口腹之欲,浮靡暴殄,

不事积蓄,遇荒年兵灾则往往饿殍遍野的往事,旨在借此警告世人避免过

于奢侈不加节制的生活态度。

和非杭州籍的地方官员相比,本地人对故都繁华生活的兴趣要浓厚的

多,在西湖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此类场景的展现。《西湖二集·寄梅花

鬼闹西阁》就有一段“那时宋高宗南渡,已二十年,临安花锦世界,更自

不同,且把临安繁华光景表白一回” 3 0的文字。 就连高宗南渡以后,偏安

逸豫,将北方失地忘之脑后,经常成为后人所批评,杭州人也要为之辩护

一番:

高宗虽然游豫湖山,却都是与民同乐。那时临安百姓极其安适,

诸务税息每多蠲免。如有贫穷之民连年不纳钱赋者,朝廷自行抱认。

还有各项恩赏,有黄榜钱,雪降之时便有雪寒钱,久雨久晴便有赈恤

钱米,大官拜命便有抢节钱,病的便有施药局,童幼无人养育的便有

慈幼局,贫而无倚的便有养济院,死而无殓的便有漏泽园。那时百姓

欢悦,家家饶裕。唯因与民同乐,所以还有一百五十年天下,不然与

李后主、陈后主又何以异乎! 3 1

大约也只有这些曾经生活“极其安适”的临安人后裔,才会称颂“与民同

乐”的宋高宗,不可不谓之为极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

二、西湖诗词与山水志

3 0 周楫《西湖二集》卷十一〈寄梅花鬼闹西阁〉,收入王国平主编《西湖文献

集成》(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第 28 册,页 182-183。 3 1 《西湖二集》卷二〈宋高宗偏安耽逸豫〉,同上书,页 57。

62

杭州人最引以为荣的,不在那些割据或者偏安一方的小朝廷治下的过

眼繁华,而是“胜甲寰中、声闻夷服” 3 2的西湖山水。西湖自唐时显,历

代吟咏撰述颇多,在话本小说中也常常能看到描摹文字。明代杭州以西湖

风光为主题的出版物,主要有诗文集和山水游览志两大类。

西湖诗词是文人常见的创作题材,大部分散见于各家文集中,也有一

些单行本出现。元至正年间,著名诗人杨维祯(1296-1370)闲居杭州,

以竹枝词体与友人唱和,“好事者流布南北,名人韵士属和者无虑百家”,

3 3于是杨维祯选包括自己在内的一百一十七家,并女性两家无名氏二首,

编成《西湖竹枝集》一卷出版,万历时胡文焕编《格致丛书》曾收入。

宋末杭州诗人董嗣杲著有《西湖百咏》诗,天顺三年太常少卿余姚陈

贽依韵和之。天顺七年(1463)“太监卢公奉上命镇抚两浙„„乃命工刻

梓以广其传”, 3 4前南康知府钱塘陈敏政为之序。后杭州人朱彦明“犹虑

其未广,将翻刻远布”, 3 5朱氏刊本已不可考,据序文作者海盐张宁

(1426-1496)之生卒年推测,当在成化、弘治间。

明代杭州地区私家和书坊出版的西湖诗词还有田汝成、黄省曾二人的

倡和集《西湖游咏》、徐懋升选编《湖山诗选》、虞淳熙等撰《西湖釆莼

曲》、周楫《西湖秋色一百韵》等。

山水志中最重要的当属田汝成《西湖游览志》。是书成稿于嘉靖中,

分为两部分,正编二十四卷,《志余》二十六卷。正编按照地理方位顺序

记述西湖及其他杭城内外名胜,分为西湖总叙、孤山三堤胜迹、南山胜迹、

北山胜迹、南山城内胜迹、南山分脉城内胜迹、南山分脉城外胜迹、北山

分脉城内胜迹、北山分脉城外胜迹九个部分。“因名胜而附以事迹,鸿纤

钜细,一一兼该。非惟可广见闻,并可以考文献。其体在地志、杂史之间,

与明人游记徒以觞咏登临、流连光景者不侔”。 3 6这种以西湖为名而旁及

3 2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叙〉,《西湖游览志》,收入《丛书集成续编》第 63 册,

页 307。 3 3 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九,页 647。 3 4 陈敏政〈西湖百咏倡和诗序〉,宋董嗣杲撰、明陈贽和韵《西湖百咏》,收

入《丛书集成续编》第 63 册,页 241。 3 5 张宁〈重刻西湖百咏诗序〉,同上书,页 242。 3 6 《四库全书总目》卷七十,页 618。

63

城市的做法,田汝成解释说“西湖者,南北两山之秀液也;南北两山者,

西湖之护沙也。滋灵酿淑,条贯同之。若非元本山川,要原别委,则西湖

之全体不章,故旁及城市,正以摹写西湖也”。 3 7《志余》“则摭拾南宋

轶闻,分门胪载。大都杭州之事居多,不尽有关於西湖,故别为一编,例

同附录”, 3 8分为帝王都会、偏安佚豫、佞幸盘荒、版荡凄凉、贤达高风、

才情雅致、方外玄踪、香奁艳语、艺文赏鉴、术技名家、熙朝乐事、委巷

丛谈、幽怪传疑十三门。《西湖游览志》在明代凡四刻(见表 6):

表 6.明刊《西湖游览志》一览表

时间 刊刻人 行款 备注

嘉靖二十六年 杭州知府严宽 十行二十字细黑口四周双边

万历十二年 浙江巡按范鸣谦 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双边 重修严本

万历二十五年 杭州知府季东鲁 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双边

万历四十七年 会稽商维濬 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单边

其中杭州三版皆为官刻。杭州官府屡刻《西湖游览志》,是看重此书可作

一方山水掌故之志,有助于地方官了解本地风土人情,如季东鲁所言:

志作于观察田叔禾,神区灵迹为造物所私者,因之以彰,况又志

其余。而都会习尚风流,囊今之殊,较若列眉,吏兹土者,藉取之以

修宪齐民、陶振风俗,何虑其难举,又匪徒纪潴溉一事矣”。 3 9

和那些出版了《武林旧事》的杭州官员们一样,《西湖游览志》的刊刻者

也很自然联想到南宋亡国的教训,范鸣谦在自序中首先回忆年轻时读《西

湖游览志》的情形:

其品藻湖山、嘉乐贤达、扬扢艺文,彰钜丽而右风流,诸懿美无

论。乃若娓娓乎偏安佚豫之规,顼顼乎佞幸盘荒之戒,令人俛首欷歔,

3 7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叙〉,《西湖游览志》页 307。 3 8 《四库全书总目》卷七十,页 618。 3 9 季东鲁〈重刻西湖游览志跋〉,《西湖游览志》,页 779。

64

有神州陆沉之感。至其委巷丛谈,具载不遗,一国之俗,釐然在睫,

则又令人慷慨起舞,病其风之靡而思所为维之也。 4 0

万历十一年(1583)范鸣谦巡视两浙。在此前一年,杭州城刚刚经历

过三月杭州东西二营减饷事件导致的兵变和四月市民因受役不均,在丁仕

卿领导下发动的民变。“当兵民遽变之后,湖山暗淡,海内结靷之士相戒

不肯入”,范鸣谦先后协助巡抚张佳胤和萧廪,“问民所疾苦,涤除之,

而力惩其靡,使勿渝焉”。到了第二年,“岁且大登,氓嬉士逸,各获其

所,忘前事之惨载。观闤闠之间风,亦骎骎视昔渐醇,鲜复靡者”,范鸣

谦再游湖上,感叹“此一湖山也,曩为畏途,今为乐土,李文叔谓名园之

系洛阳之兴衰,窃疑其言大而无当,今殆然矣”,于是又想起田氏《西湖

游览志》,因年久漫漶不可读,乃重刻之,“俾后之观风者采而斟酌焉,

则武林之风,勿虑其终靡也”。 4 1

范鸣谦无论是年轻时读《西湖游览志》,还是后来刻《西湖游览志》,

念念不忘的都是戒奢糜一事。反观田汝成在写书时,却并不着意于此。在

他看来,忠实地反映西湖游冶歌舞之盛事,才是正确的著述态度:

客有病予此书多述游冶之事、歌舞之谈,导欲宣奢,非以长化也。

予则以为,志者,史家之一体也,史不实录,则观者何稽焉?故泰华

终南,守国者恃为金汤之固;武夷雁荡,栖真者隐为解化之区;岳麓

鹅湖,讲学者辟为都授之所。西湖三者无一居焉,而欲讳游冶之事、

歌舞之谈,假借雄观,祇益浮伪耳,史家不为也。 4 2

《西湖游览志》出版以后,被一些读者拿来当作游览西湖风光时的旅

游指南书,范鸣谦就说自己“买棹一至湖上,辄按志而索其处,依依不能

4 0 范鸣谦〈西湖游览志序〉,《西湖游览志》,页 306。 4 1 同上书。 4 2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叙〉,《西湖游览志》,页 307。

65

去”。 4 3但是此书多达五十卷,携带殊为不易,于是杭州坊间就接连出现

各种删节修订版供应。

万历二十九年(1601)仁和布衣高应科编订《西湖志摘粹补遗奚囊便

览》。是书由《西湖游览志》中摘出,稍益以后人诗词和新增胜迹。“其

词则减昔之十七,其迹则增今之十三”。 4 4书前有浙江省城图、湖山一览

图、孤山六桥图等。全书十二卷,分为西湖总叙略、名贤吟咏、孤山胜迹、

北山胜迹、南山胜迹和吴山胜迹诸门。高应科序云:

余幼业儒,中道弃去,私心窃向慕焉。家故邻湖山而乐之,时与

骚人墨客穷睐极盻,吊古访今,备录士大夫撰记。因念学宪田公志西

湖以来,屡梓汗漫,新迹愈增,若钱武肃、朱紫阳、洪忠宣、孙忠烈、

陈方伯、阮中丞、庞侍御、王彭两公并建,前此皆未悉,而暨诸增餙,

不可无识。遂亡其固陋,摘取前要,采集后遗,离为一十二卷,俟同

志者览焉。 4 5

在书的扉页,刊有一则识语:

西湖志。图画便览。高玉阳先生辑。内附名贤题咏。西湖名胜甲

于天下,向有学宪叔禾田公志书,世远事殊,名实多舛。仁邑玉阳高

先生,性持风教,情娱山水,历涉之暇,考核详明,辑成便览一书,

展卷而观,了如指掌,诚胜游之一助云。武林在兹堂主人漫识。4 6

这段具有广告作用的识语,不仅提醒读者本书包含了有关西湖胜迹的文字

介绍、图画和名人诗词,更强调这是一部十分有用的西湖旅游指南。

杭州人俞思冲在万历年间也编订了一部类似的《西湖志类钞》三卷。

书中黄克谦序云:

4 3 范鸣谦〈西湖游览志序〉,《西湖游览志》,页 306。 4 4 《西湖志摘粹补遗奚囊便览》朱敬循序,转引自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

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241。 4 5 《西湖志摘粹补遗奚囊便览》高应科序,同上书。 4 6 同上书。

66

昔田学使《游览志》,巨胪细列,已流艳海内矣。第学使志西湖

也,湖不详而核,仅是一丘之貉。况数十年来,美晴度霭,溅绿逗红,

故当什伯于旧。兹比部俞似宗因田氏之成书,汇西湖之最胜,手类志

钞成集。 4 7

《西湖志类钞》卷首有图十八面,雕刻上乘,第十八图题“新安汪弘

栻写”。《西湖志摘粹补遗奚囊便览》亦有版画数页,刻工有黄汝治、黄

尚中、黄应光、吴元兰,写工钱塘郭志学。汪、黄、吴都是歙县著名的刻

工家族,其中黄应光的名字曾多次出现在杭州著名的插图本中。可见由

《西湖游览志》衍生出的西湖旅游指南,十分注重书中版画的刊刻质量,

将精美的西湖风光插图视为出版物的重要卖点。

杭州出版的通俗文艺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描摹西湖风光的文字。

《清平山堂话本》收录的〈西湖三塔记〉一文,开篇即用千余字来铺陈西

湖美景,试录其中描绘四时景象的一段:

这西湖,晨、昏、晴、丽、月总相宜:

清晨豁目,澄澄激滟,一派湖光;薄暮凭栏,渺渺暝朦,数重山

色。遇雪时,两岸楼台铺玉屑;逢月夜,满天星斗漾珠玑。双峰相峙

分南北,三竺依稀隐翠微。满寺僧从天竺去,卖花人向柳阴来。

每遇春间,有艳草、奇葩,朱英、紫萼,嫩绿、娇黄;有金林檎、

玉李子、越溪桃、湘浦杏、东都芍药、蜀都海棠;有红郁李、白荼縻、

紫丁香、黄蔷薇、冠子样牡丹、耐戴的迎春:此只是花。更说那水,

有蘸蘸色漾琉璃,有粼粼光浮绿腻。那一湖水,造成酒便甜,做成饭

便香,作成醋便酸,洗衣裳莹白。这湖中出来之物:菱甜,藕脆,莲

嫩,鱼鲜。那装銮的待诏取得这水去,堆青叠绿,令别是一般鲜明。

那染坊博士取得这水去,阴紫阳红,令别是一般娇艳。这湖中何啻有

4 7 俞思冲《西湖志类钞》黄克谦序,收入《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台北:

成文出版社,1983),页 3-5。

67

千百只画舡往来,似箭纵横,小艇如梭,便是扇面上画出来的,两句

诗云:

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开西湖极乐天。 4 8

三、西湖小说及其他

在明代杭州府境内出版的书籍中,带有鲜明地方烙印的还有那些以杭

州历史和时事编撰的小说,以及本地先贤著作。

明代后期诞生了一类以西湖为背景的短篇白话小说,后来被统称为西

湖小说。 4 9早在宋元话本中,就已经有以东京、临安两京为故事创作背景

的作品。说话艺术以市民为服务对象,往往会描写听众熟悉的生活场景。

嘉靖时钱塘洪楩编《清平山堂话本》,专收宋元明三代短篇小说, 5 0在现

存的二十九篇 5 1中有〈西湖三塔记〉、〈风月相思〉、〈五戒禅师私红莲

记〉、〈刎颈鸳鸯会〉、〈错认尸〉、〈翡翠轩〉等数篇与杭州有关。

明代艺人以琵琶演唱古今小说、平话的技艺称为“陶真”,田汝成说

杭州男女瞽者多从事这门职业,演唱的内容“若〈红莲〉、〈柳翠〉、

〈济颠〉、〈雷峰塔〉、〈双鱼扇坠〉等记,皆杭州异事,或近世所拟作

者也”。 5 2田氏所提到的五戒禅师与红莲、月明和尚与柳翠、济公和尚、

白蛇等故事,都是杭州话本小说中反复出现的题材。

明末周楫编纂的《西湖二集》,是晚清之前唯一一部以地名作为书名

的小说集,也是西湖小说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周楫字清原,号济川子,

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万历年间,清初尚在世。在《西湖二集》

4 8 《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收入《西湖文献集成》第 28 册,页 6-7。 4 9 晚明西湖小说的相关研究,可以参见以下两篇文章:刘勇强〈晚明“西湖小

说”之源流与背景〉,收入陈平原等《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武

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页 377-391;刘勇强〈西湖小说:城市个性和

小说场景〉,《文学遗产》2001 年第 5 期),页 60-72。 5 0 按:《清平山堂话本》所收的既有提纲式或者完整的话本底本,也有类似文

言小说的作品,体例不一,故通称为短篇小说。 5 1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包括《雨窗》、《欹枕》、《随航》、《长灯》、

《解闲》、《醒梦》六集,凡六十篇,故又名《六十家小说》。今有天一阁藏残

本和日本内阁文库藏残本,共二十九篇,1955 年文学古籍刊印社据以影印,因

〈翡翠轩〉、〈梅杏争春〉两篇残缺严重,只出版了其中二十七篇。 5 2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页 711。

68

之前,周楫还创作了一部《西湖一集》,惜今不传。 5 3《西湖二集》三十

四卷,每卷叙述一篇完整的故事,除了少量故事发生在其他地方, 5 4都与

杭州或者西湖有直接关联。在《西湖二集》收录的故事中,能够看到西湖

小说经常包含的三种元素:历史故事、自然风光和佛教文化。

就像杭州官府和文人热衷刊印地方史志文献一样,杭州的小说家们也

喜欢讲述杭州过去的历史。《西湖二集》开篇第一个故事就是关于吴越王

钱镠的〈吴越王再世索江山〉,接下来第二至五卷是以南宋临安为背景的

〈宋高宗偏安耽逸豫〉、〈巧书生金銮失对〉、〈愚郡守玉殿生春〉和

〈李风娘酷妒遭天谴〉等作品,还有发生在明代著名人物如刘基(卷十七

〈刘伯温荐贤平浙中〉)、商辂(卷十八〈商文毅决胜擒满四〉)、周新

5 5(卷三三〈周城隍辨冤断案〉)、胡宗宪(卷三四〈胡少保平倭战功〉)

等人身上的故事。

书以西湖为名,西湖山水自然是故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书中描绘西

湖风光的文字随处可见,有许多男女主人公互生情愫,就在这湖光山色之

间:

话说邢君瑞游于南北两山之间,到处题咏,自得其得。那时正值

清明节序,西湖之盛,莫盛于清明……邢君瑞在苏堤上挨来挤去,眉

梢眼底,不知看了多少好妇人女子。晚间到此君堂中,甚是寂寞不过,

只得取出随身的那张金徽玉轸焦尾琴来,按了宫商角徴羽,弹《汉宫

秋月》一曲。那时春景融和,花香扑鼻,月满中庭,游鱼喷跳,邢君

瑞悠悠扬扬,正弹到得意之处,忽然间万竹丛中有人娇声细语的赞道:

“妙哉《汉宫秋月》之曲,此非俗人之所能弹也。”邢君瑞大异,便

放下了手,遥望见一女子穿花度竹而来,淡妆素服。 5 6

5 3 《西湖二集》卷十七〈刘伯温荐贤平浙中〉中有“先年《西湖一集》中〈占

庆云刘诚意佐命〉大概已曾说过,如今这一回补前说未尽之事”之语,收入《西

湖文献集成》第 28 册,页 275。 5 4 例如卷六〈姚伯子至孝受显荣〉的故事发生在浙江桐庐, 5 5 周新,广东南海人,永乐时曾任浙江按察使,死后被奉为杭州城隍。 5 6 《西湖二集》卷十四〈邢君瑞五载幽期〉,收入《西湖文献集成》第 28 册,

页 235-238。

69

就这样邢君瑞在西湖边遇到了西湖水仙,二人结为夫妇。

佛教一直在杭州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杭州城内外梵刹林立,佛寺、

僧人的形象也屡屡出现在西湖小说中。《西湖二集》卷七〈觉阇黎一念错

投胎〉讲了一位原本很有德行的觉长老,只因一念之差被富贵所诱以致错

投胎的故事;卷八〈寿禅师两生符宿愿〉则是讲放生得善报竟至成佛的故

事。正如刘勇强观察到的,“西湖小说虽然有一些作品宣扬了佛教的思想,

但并不完全是以弘扬佛法为目的。毋宁说小说家所热衷表现的佛教题材往

往与世俗生活与观念联系在一起”。 5 7

《西湖二集》是杭州小说家的作品,但不能肯定曾经在杭州刊印过。

此书现存仅有崇祯间云林聚锦堂刊本一种,聚锦堂具体所在地不明,有人

提出可能它是金陵周氏开设于江西金溪县云林镇的书坊, 5 8然而并无直接

证据。像《西湖二集》这样由杭州人编撰的小说,明末清初有很多,但是

能判定为杭州书坊刊本不过数种。

原因之一是通俗小说对于作者、刊刻时间和地点等信息,往往语焉不

详。如作者署名古杭艳艳生的《玉妃媚史》和《昭阳趣史》、醉西湖心月

主人的《弁而钗》和《宜春香质》、西子湖伏雌教主 5 9的《醋葫芦》、西

湖渔隐主人的《欢喜冤家》、西湖逸史的《天凑巧》,都不知确为何人所

作,唯因其别号中有古杭、西湖等字眼,可以推断出作者是杭州人,而其

中《玉妃媚史》、《昭阳趣史》、《天凑巧》不署承印书坊,刊印《弁而

钗》等三种的笔耕山房和刊印《欢喜冤家》的山水邻坐落于何地,也不易

判断。另一种情况是知道作者姓氏,却找不到刊刻机构的名称,如钱塘孙

高亮编《于少保萃忠全传》、仁和沈孟柈编《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

因此创作于杭州的小说数量虽然可观,其中有多少是杭州刊本却不详。目

前可知在杭州出版的小说,有王慎修刻《三遂平妖传》、爽阁刻《禅真逸

5 7 刘勇强〈晚明“西湖小说”之源流与背景〉,收入《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

与文化创新》,页 384。 5 8 文革红〈清代江西的小说刊刻业〉,《时代文学》2008 年第 8 期,页 95。 5 9 《弁而钗》、《宜春香质》和《醋葫芦》三种刊本均署“笔耕山房”,因此

醉西湖心月主人和西子湖伏雌教主被认为极有可能为同一人。

70

史》、杨尔曾刻《狐媚丛谈》、人文聚刻《韩湘子全传》、陆云龙刻《型

世言》、《禅真后史》、《辽海丹忠录》等。

原因之二是杭州书坊在小说出版市场份额上,并不占有优势。杭州周

边的出版中心建阳、苏州和南京都有许多书坊从事通俗小说的编辑和出版。

我们在第一章中提到过,由于受印书成本、文化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

响,杭州家刻业和坊刻业在几个刻书中心里面并不突出,即使有一些杭州

文人创作了小说,也可能被拿到苏州或者建阳出版。此外,从事西湖小说

创作的不仅有杭州本地人,还有其他江浙地区的小说家。冯梦龙编辑的

“三言”中有二十余篇作品与杭州有关,如〈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月

明和尚度柳翠〉、〈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等,凌濛初的“二拍”中也有十

多篇涉及杭州。杭州文人创作的西湖小说数量虽然不少,但是整体艺术水

平一般,影响力不及以“三言”为代表的外地小说家作品。因此杭州书坊

从稿源上就可能与苏州等地存在差距,在读者中竞争力不强也就可以想见

了。

陆云龙创作并出版的《型世言》,有时也被勉强列入西湖小说的阵营

中,实际上除了作者是杭州籍、小说在杭州刊刻以外,书中真正写到杭州

的地方,不过寥寥几处。 6 0《型世言》的创作意图在“树型今世”,陆云

龙感到他所生活的明末社会积弊已深,必须重新树立典范,唤起人们对伦

理道德和国家社会的关注。因此他创作的故事大部分是对忠孝节义的宣传,

以说教为主,几乎看不到娱乐的影子。陆云龙主动放弃了西湖小说中常见

的爱情题材,即使故事中的主人公身在杭州,也绝对看不到流连西湖山水

的描写,甚至几乎都看不到“西湖”二字。陆云龙笔下的杭州城,是这样

的形象:

话说浙江杭州府,宋时名为临安府,是个帝王之都。南柴北米,

东菜西鱼,人烟极是凑集,做了个富庶之地,却也是狡狯之场。 6 1

6 0 除了第二十六卷〈吴郎妄意院中花 奸棍巧施云里手〉发生在杭州,全书四

十个故事仅有另外四五处与杭州稍有关联。 6 1 陆人龙编,萧欣桥标点《型世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卷二六,

页 357。

71

接下来便是一起婚姻诈骗案,故事中“杭州”二字只标志着一个盛产狡诈

市民的城市,而非湖光山色,倒是有个叫陈望湖的骗子同伙和一个刚从湖

船上吃酒回来的按察使。陆云龙所表彰的道德典范,也没有一个住在杭州

城里,这或许正影射出他对本乡世俗民风的态度。

即便如此,陆云龙也不能完全摆脱杭州对他创作小说的影响,有时在

行文中,会有意无意强调自己的家乡。例如在十九回的入话部分,作者讲

了“我杭一大家延堪舆看风水” 6 2的故事,第二十二回讲述张佳胤知滑县

擒盗的故事之前,又先叙述了张佳胤后来在杭州平“二乱”的过程。在反

映毛文龙事件的时事小说《辽海丹忠录》中,陆云龙、陆人龙持为毛文龙

辨冤颂功的态度,井玉贵认为原因之一可能就在于毛文龙也是杭州人,陆

氏兄弟从重视乡谊的情感出发,在当时相互抵触、来源复杂的各种信息中,

更倾向采纳肯定毛文龙的说法。 6 3

更有意思的是,陆云龙在他编辑出版的《皇明十六名家小品》中,为

所选十六人各作〈弁词〉一篇介绍其人其文,写到杭州人黄汝亨时,陆云

龙几乎通篇都在大谈武林山水:

〈黄贞夫先生弁词〉

武林山水最天下,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仅写其点缀香艳,而非

真色。若夫阳春老而桃李飞英,清秋残而芰荷卸锦,烟消雨尽,青露

山腰,雾敛风停,蓝开水面。山则郁葱抒秀,水则澹荡浮清,洞壑幽

深,神斤鬼斧,泉源萦绕,竹奏丝弹,绝不似塞山北河童然莽然而已。

故秋绘西泠,卷如一角,直令狂士据舷绝倒,而毓为人士、发为文章

可知也。况据蓬莱而撷胜,泛梅槛而采芳,更吸清秀之气,出之笔端,

小小结构,自若枕冷泉而聆其清吟。顾玉岑而来其润色。岩巉窟杳,

策杖飞来之巅,树密林幽,呼艇孤山之麓。千山浮紫翠,大痴染图一,

水漾金波,夷光妆晚,清新之致,澹逸之思,不为大雅宗乎?披卷快

读,当见西山爽气扑人眉宇,沁人心骨,人文山水真为天下冠也。

6 2 同上书,页 264。 6 3 井玉贵《陆人龙、陆云龙小说创作研究》,页 151。

72

武林陆云龙题。 6 4

对本地过往历史的热情,也反映在本乡先贤文集的刊刻活动中。像林

逋、岳飞、于谦这些在杭州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人物,无论是官府、私人还

是书坊,都愿意出版他们的相关书籍。杭州按察司刻过《岳武穆集》、两

浙盐运司刻过与岳飞相关的《金陀粹编》及《续编》,杭州府刻过《于忠

肃公奏议》和《于忠肃公集》,仁和吴邦相也刻过《少保于公奏议》,此

外尚有钱塘何养纯刻《宋林和靖先生诗集》,高应科刻《新鎸增补宋岳鄂

武穆王精忠汇编》等。

私人刊刻族内先人著作,是在各地都很常见的现象。如果作者不是特

别有名的人物,这类书籍在其家乡以外的地方几乎不会刊刻,因此也是具

有地方特色的出版物。藏书家洪楩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的子孙,他不仅

刊刻了讲述杭州故事的话本,也致力于出版洪迈《夷坚志》的叶祖荣选本。

6 5田汝成为此书作序云:“洪君子美者,景庐之遥胄也,为太保襄惠公之

玄孙。秀雅而文,刻是书而传之,庶几不堕手泽之遗者。后昆绳绳,则洪

氏之食报犹未艾也”。 6 6《夷坚志》因其所具有的知名度,刊刻次数较多,

而其他如钱塘高氏刻高仪《高文端公奏议》、海宁陈氏刻陈与郊《隅园

集》、仁和卓氏刻卓明卿《卓光禄集》,则几乎都是依靠家族内的刻本才

流传至今。

第三节 扬长避短与应时而动:杭州书坊的选题策略

明代的江南闽北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图书生产流通市场,书

籍印刷装订成册后,既可以在本地出售,也很容易流入外地。书商们在本

6 4 陆云龙《皇明十六名家小品》,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 378 册,

页 544-545。 6 5 《夷坚志》原有四百二十卷,因卷帙浩繁不易披览,南宋时叶祖荣对其加以

选编分类,是为五十卷本《新编分类夷坚志》,这是明清两代《夷坚志》的通行

本。 6 6 田汝成〈夷坚志序〉,《田叔禾小集》卷一,页 8a。

73

地和外地销售自己产品时,要面对同行的竞争。杭州书坊亦不例外,甚至

可能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比其他地区更强烈地感受到竞争的存在。

杭州书坊在明代的经营算不得十分成功,和周边地区相比,杭州书坊

及其传世印本的数量都较少。然而杭州坊刻本在明代坊刻本中仍然占有一

席之地,为了能够在竞争中生存,杭州书坊从出版物的选题开始,到编辑、

刊印、发售各个环节,都能看到一些经营策略的运用。在选择出版何种书

籍的时候,我们看到有的书坊懂得扬长避短,与同行错位经营;有的对市

场动向捕捉灵敏,力求产品顺应读者喜好;在市场上出现极受欢迎的图书

品种时,杭州书坊也会积极投入出版,同外地书坊竞争顾客群。

一、扬长避短、错位经营

杭州书坊主们面对的最大竞争者,是来自南方建阳的同行们。建阳书

坊的出版物以外销为主,杭州是建版书籍前往全国几个主要书市南京、苏

州和北京的必经之地,运输距离相对较短,因此杭州市场上销售的建本比

运往南京、苏州等地的成本更低。当种类繁多、价格低廉的建本到达杭州

时,读者没有理由不欢迎它们,即便有时会抱怨一句刊刻草率之类的话。

建阳书商擅长出版的医药、堪舆、蒙学、小说、日用类书,主要服务对象

是普通士人和一般大众。根据 Lucille Chia 的统计,明代建本中数量最多

的三类书籍是医书、日用类书(Encyclopaedias)和经部书(Classics),

接下来依次是别集、总集和小说。 6 7可以想见杭州书市上一定充斥大量着

来建阳的医方药典、经书制艺、通俗类书和小说诗文,那么杭州书坊在出

版同类书籍时情况又如何?

医书是杭州府刻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门类,主要是由私人和官府出版,

书坊甚少参与其中,仅有夷白堂刊《食物本草》、翁倚山刊《重刻万氏家

传济世良方》等几种。杭州书坊流传下来的科举考试参考用书数量不多,

从各种历史记载来看,杭州书商同样热衷出版此类书籍,只是在市场份额

上可能远不及建阳书商。杭刻日用类书十分罕见,总集、别集和小说虽有

十余种,同建本百余种的出版量相比,差距依然十分明显。杭州书坊刊刻

6 7 Lucille Chia, Printing for Profit: the Commercial Publishers of Jianyang,Fujian, 11th-17th Centurie, p. 186.

74

较多的史志、子书和戏曲,都不是建本中常见的种类。从数量对比中,我

们有理由推测杭州书商们在面对外地同行的竞争时,主动或者被动的采取

了避开对方优势项目,寻找新的出版方向的策略。

杭州书坊选择的出版重点之一在戏曲,有单行本、整套和散出的选集

等各种形式。其中最著名的书坊是容与堂,可考的传奇刊本六种,在数量

上不是很多,但是因为刊刻精美,颇有影响。文会堂胡文焕在万历中选编

了一套《群音类选》四十六卷,全书分为“官腔”、“诸腔”、“北腔”、

“清腔”四类,共收录一百余种戏曲作品的散出。 6 8晚明时杭州也出现了

专收明人作单折杂剧的选集。沈泰,字林宗,自署西湖福次居主人,杭州

人,崇祯年间选编明人杂剧六十种,刊成《盛明杂剧》六十卷。

明代戏曲出版的集中地在南京,据统计大约刻过一百余种,最著名的

有唐氏富春堂、世德堂、文林阁、陈大来继志斋等。 6 9传奇的出版大都集

中在万历年间,选择刊刻戏曲的杭州书坊,一定会面临同南京刊本争夺市

场的问题。

梁辰鱼创作的传奇《浣纱记》,取《吴越春秋》故事敷衍成篇。现存

的明刻本八种(见表 7):

表 7.明刊《浣纱记》一览表

书名卷数 版式 刊刻书坊

《重校浣纱记》四卷 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 金陵继志斋 7 0

《重刻出像浣纱记》四卷 十一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 金陵富春堂

《重刻出像浣纱记》四卷 金陵文林阁7 1

《李卓吾先生批评浣纱记》二

十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单边 杭州容与堂 7 2

6 8 《群音类选》已无完帙,仅存南京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藏两种残本。其中

“官腔”23 卷,佚前 5 卷,“诸腔”4 卷,“北腔”6 卷,佚 2 卷,“清腔”8

卷,另有补编 2 卷,存 157 种。 6 9 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页 74-75。 7 0 根据俞为民的调查,继志斋有《重校浣纱记》,又继志斋所刊《重校玉簪

记》、《重校玉合记》、《重校琵琶记》、《重校双鱼记》等十余种传奇,行款

均同此本。见俞为民〈明代南京书坊刊刻戏曲考述〉,《艺术百家》1997 年第

4 期,页 43-50。 7 1 此本据江澄波、杜信孚、杜永康《江苏刻书》,页 78。未注行款。 7 2 王重民认为此本从版式上看,应为容与堂刊本。见《中国善本书提要》页

691。

75

《怡云阁浣纱记》二卷 十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单边 读书坊刻本7 3

《重刻吴越春秋浣纱记》二卷 十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单边 武林阳春堂

《新刻吴越春秋乐府》二卷 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单边 杭州7 4

《浣纱记》二卷 九行十九字白口左右双边 毛 晋 汲 古 阁

( 《 绣 刻 演

剧 》 六 十 种

本)

这八种刻本中,有南京刻本三种,杭州刻本四种。明代南京书坊刊刻

传奇数量远远超过杭州,在两地都曾出版过的传奇中,南京版种类多于杭

州版的情形十分常见,《浣纱记》可能是唯一一部杭州版数量超过南京版

的传奇。这个不符合一般规律的现象显示出杭州书坊对刊刻《浣纱记》特

殊的兴趣,大概就像《越绝书》、《吴越春秋》一样,吴越争霸的题材对

杭州本地读者一直很有吸引力。

杭州书坊想和南京书坊竞争读者,一条策略是出版对手没有刊刻的戏

曲。然而除了武林凝瑞堂刊本《弄珠楼》尚不见别家传本外,其他所有杭

州书坊刊印过的传奇,都可以在南京书坊中找到,而且往往刊刻的版本数

量更多。显然南京的书坊更擅长出版种类繁多的传奇单行本,如果要研究

南京书坊能够在戏曲出版业中占据首位的原因,品种多样是不可忽视的因

素之一。

杭州书坊也有自己较为独特的戏曲出版物。南京书坊刊印的戏曲主要

是南方地区流行的传奇,而在杭州出版的书籍中有不少是杂剧。杂剧与浙

江地区渊源较深,元朝统一全国后,许多北方剧作家南迁,杭州成为他们

主要的聚集地之一,也是南方最主要的杂剧创作基地。 7 5到了明代,在南

方从事杂剧创作的文人几乎全部来自江浙地区,更确切地说,这些作家主

要都是浙江人,尤其以绍兴籍居多。山阴徐渭(1521-1593)是明代中期

7 3 读书坊刊本《怡云阁浣纱记》和《怡云阁金印记》,也有书目著录为清初刻

本。读书坊之名,屡见于杭州刻本,非同一间书铺。 7 4 此本刻工为居住在杭州的徽州籍刻工黄一楷、黄鸣岐,郑振铎以为绝似顾曲

斋古杂剧,则至少当为杭州刻本。见郑振铎《西谛书目》(北京:文物出版社,

1963)〈图版目录〉,页 1b。 7 5 田同旭将元代的杂剧分为六大中心:三晋、燕赵、齐鲁、大都、中州和杭州,

其中杭州是唯一一个在长江以南的杂剧中心。见田同旭《元杂剧通论》(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第七章〈六大中心论〉。

76

成就最高的杂剧作家,明代后期最重要的杂剧整理与研究文献也多出浙人

之手,如《元曲选》(臧晋叔,长兴人)、《古名家杂剧》(陈与郊,海

宁人)、《盛明杂剧》(沈泰,杭州人)、《曲品》(吕天成,余姚人)

和《远山堂剧品》(祁彪佳,山阴人)。杂剧一般由四折构成,明代文人

剧作家更发展出单折短剧,篇幅如此短小,很难像传奇那样出单行本,

杭州书商们就将其汇编成选集出版。胡文焕第一个提出南杂剧概念的剧作

家,他所编纂的《群音类选》专辟“南之杂剧”一门。 7 6沈泰则是整理明

代人所创作杂剧的第一人。

有一些策略是各地出版商都会使用的,就是在原始文本的基础上添加

更多元素,即便是出版同样的书籍,也要令自己的胜过或者至少是有别于

竞争对手。俞为民在分析南京书坊刊刻戏曲的特色时,总结出三个共性:

大多倾向于刊刻故事性强、容易受到读者欢迎的传奇;多加注释或者音释,

帮助文化层次较低的读者理解文人剧本中难懂的曲文;以及配有与某些曲

文情节相对应的插图以迎合读者的观赏兴趣。在具有相同特征之外,书坊

们也在相互竞争中各出绝招,在剧目的选择、版式、字体、插图风格等方

面试图形成自己的特色。 7 7

虽然没有南京书坊经营手段那么高明,杭州书坊也采用了一些类似的

竞争手法,主要就是将武林版画和名家评语两种元素融入戏曲的刊刻。容

与堂出版的各种传奇,均冠以“李卓吾先生批评”名号,书中插图则出自

著名版画刻工黄应光等人之手。《盛明杂剧》扉页刊“名家杂剧/精绘绣

像/诸名公评阅/本衙藏版”,也是强调了书中配有精美图像和名家评阅文

字。

版画插图技术在万历年间达到高峰,无论是小说戏曲、山水志,还是

画谱、墨谱等专业书籍中,都可以看到样式繁多的插图。明代后期,汇集

名家批评刻入原书的做法盛极一时,不仅在制举用书和小说戏曲中十分常

见,就连史籍、诸子、诗文集等也有很多书坊专门出版带评点的版本。运

用插图和评点的手段虽然相同,各地书坊在操作中实际上也形成了各自不

7 6 徐子方〈明杂剧研究文献三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 年第 5 期,页

6-11。 7 7 俞为民〈明代南京书坊刊刻戏曲考述〉,页 43-50。

77

同的风格。杭州书坊出版的戏曲带有杭州本地风格的插图。戏曲评点人的

选择,也是书坊之间相互竞争的内容之一,杭州容与堂和南京萧氏师俭堂

都曾刊印过《红拂记》、《琵琶记》、《北西厢》和《幽闺记》,容与堂

打出来的招牌是李卓吾的评点,师俭堂刊本则是冠以“鼎镌陈眉公先生批

评”的标题,借著名文人陈继儒抬高身价。

二、捕捉潮流、应时而动

在杭州书坊出版戏曲时,书商们准确捕捉到读者喜爱插图和名家品评

的讯息;在其他种类书籍的出版中,也能经常看到书坊顺应市场潮流,及

时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图书品种的案例。

帮助士子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种参考用书,无疑是最能体现不断变化的

市场需求的出版物之一。考试内容的修改、应试文字风格的转变、甚至考

官个人喜好取向不一都会带来考试准备要求的不同, 7 8考生对参考用书的

要求也在不断变化,能迅速捕捉到个中端倪的书坊,无疑会在制举用书的

出版售卖中占得先机。

杭州书坊流传下来的制举用书数量不多,但是他们在明代的经营情况,

可以从明人笔记中窥见一二。陆容记录了他在弘治年间任浙江参政时,看

到杭州城内书坊出售朱熹《周易本义》的情况:

朱子注《易》,虽主尚占立说,而其义理未尝与程《传》背驰。

故《本义》于卦文中,或云说见程《传》,或云程《传》备矣。又曰:

看其《易》,须与程《传》参看。故本朝诏告天下,《易》说兼主程、

7 8 明代科举考试内容与形式的规定及修改,可参见沈俊平《举业津梁:明中叶

以后坊刻制举用书的生产与流通》,页 100-102。田艺蘅在谈论明初至中叶科

场文风的转变及主试官员在其中发挥的影响作用时曾经说:“洪武、永乐之间,

浑厚纯朴,直而不俚;宣德已后,体格卑弱,风骨斩然;弘治、正德,浸滛复振;

逮乎嘉靖,局面忽更,纤缛者丽而不雅,棘钩者怪而不典,澶漫者滥而不裁。常

观弘治间一二程文,词理明畅,即后学可式也。当是时,李公东阳、程公敏政、

王公鏊皆以博雅,郁为时宗,而钱与谦、顾士廉辈又以隽才唾手高第,是以青衿

之士咸取则焉。自薛侃昌言,欲以《论》、《孟》古义为式场屋,而大学士张孚

敬深以为然,又复奏遣京官出主省试,少年初学竞为奇妖,无所顾惮,文体顿坏,

反可慨也。”见田艺蘅〈非文事〉,《留青日札》卷三十七,收入《四库全书存

目丛书》子部第 105 册,页 1169-1170。

78

朱,而科举取士以之。予犹记幼年见《易经》义多兼程《传》讲贯。

近年以来,场屋经义,专主朱说取人,主程《传》者皆被黜。学者靡

然从风,程《传》遂至全无读者。尝欲买《周易传义》为行箧之用,

遍杭城书肆求之,惟有朱子《本义》,兼程《传》者绝无矣。盖利之

所在,人必趋之。市井之趋利势固如此,学者之趋简便亦至此哉。 7 9

陆容回忆他幼年时候,也就是正统年间,科举考试考《周易》时兼取程朱

二家的讲解,所以那时候的朱熹《周易本义》都是和程颐的《易传》(又

称《伊川易传》、《周易程氏传》、《程氏易传》等)合刊。后来考试的

风向发生变化,不再以程氏之说作为标准,而专取朱氏一家的注解,程氏

《易传》就变成冷门书籍,陆容寻遍杭州书肆也不见踪影。可见当时的杭

州书坊十分了解考场动向,发觉《易传》不受考生欢迎以后,很快取消了

程朱《周易传义》合刊本的生产销售,改以专做《周易本义》一书的生意。

万历时杭州人田艺蘅的〈非文事〉一文,针对科举考试中产生的种种

问题而作,其中论及坊间出售的括帖时说:

括帖之说,总属时套,举子习熟,取便于场屋耳……又如《锦囊

集》一书,今所罕覩,得其片纸只字,不啻大贝南金。率以厚赂购至

抄录,七篇偶凑,便可命中。子孙秘藏,以为世宝……嗣后刻本日多,

套子日盛,甚至于仁义忠孝之类,各集美语编为数联,遇题直书,唾

手发解。三尺童子、真才实学,不知果安在哉。8 0

明代中前期士子们可以在市面上找到的,大都是顾炎武所云“四书五经、

《通鉴》、《性理》”一类教材。 8 1制艺括帖等教人写作八股文的参考书,

按照郎瑛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成化年间的杭州,后来福建书商看到有利可

图,开始进入这一出版领域。田艺蘅所回忆的《锦囊集》,就是早期刻本

括帖的一种。《南雍志》记载弘治年间祭酒谢铎建议禁止《京华日抄》等

7 9 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五,页 181。 8 0 田艺蘅〈非文事〉,《留青日札》卷三十七,页 1172-1173。 8 1 沈俊平《举业津梁:明中叶以后坊刻制举用书的生产与流通》,页 43。

79

书流传,结果“《主意》之书未革去,又益之以《青钱》、《锦囊》、

《存录》、《活套》、《选玉》、《贯义》,纷纭杂出”, 8 2其中也提到

《锦囊》一书。《南雍志》的叙述强调括帖之书自从出现以后,就源源不

断有新书问世,然而按照田艺蘅的说法,在弘治、正德年间,《锦囊集》

一类的书籍还是比较稀少的,世人重金求购抄录,如获至宝,还要留给子

孙收藏。既然如此,书坊就一定能意识到这是极好的刊刻种类,于是不出

数年,坊间就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制艺括帖,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什么样

的题目都有预先设计好的套子对应。田艺蘅蹉跎科场数十年,到最后也只

是一个岁贡生,他除了年少时跟随父亲游历西南,一生绝大部分时间生活

在杭州,所见主要是杭州书肆中贩售举业用书的情况。

杭州城地处科举考试发达的浙江省,又是府县两级官学和一省士子云

集参加考试的地点,制举用书的需求量超过其它一般的城市,很容易吸引

各地书商前来争夺市场。杭州书市上出售的各类参考书,相当一部分来自

福建,也有在本地以及苏州一带刊印的。面对这些异地的同行们,杭州书

坊没有将垂手可得的利润白白让与他人,而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竞争。有

的时候是向对手学习效仿,例如福建书坊的做法在于发行迅速,以降低印

本质量换取价格上的优势,有些杭州版制举用书的出版也开始走这种模式,

胡应麟在引用叶梦得北宋时闽本质量最下的言论时,附上了这样一段评语:

叶以闽本多用柔木,故易就而不精。今杭本雕刻时艺,亦用白杨

木,他方或以乌桕板,皆易就之故也。8 3

时艺这类出版物,要求能够紧跟时下流行的风气,必须出版迅速,过了时

令便不再合用, 8 4所以并不要求刊刻精美,值得子孙珍藏,传之后世。福

8 2 黄佐《南雍志》卷四,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749 册,页 170。 8 3 胡应麟《经籍会通》卷四,页 271。 8 4 《儒林外史》中,马二先生在杭州城隍庙附近书店里看到正在发卖自己所选

《三科程墨持运》,便问店主销量如何,店主回答说“墨卷只行得一时,那里比

得古书”。见吴敬梓《儒林外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第十四回,

页 183。

80

建刻本多用柔木, 8 5原是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必须采用当地易得之木料,

方能降低成本。况且质地柔软的板材即便有容易损坏、印制不精的缺陷,

却便于雕刻,省时省力,正适合对时效、售价的要求远高于版刻质量的八

股文选本的刊刻。杭州书坊原本有条件使用更坚硬一些的板材,却学习福

建书坊改用了白杨木,而且不仅杭州书坊如此,其他地方的书坊也纷纷仿

效,各自寻找易得的柔木刊印时艺。

除了在版刻技术上吸收异地经验,杭州书坊也依据自身优势重点出版

某些种类的制举用书。沈俊平注意到福建书坊擅长出版讲章、古文选本、

类书、通史、诸子汇编一类,而苏杭等地则有条件出版大量八股文选本,

这与江浙一带文人结社活动的兴盛颇有关联。 8 6万历四十三年(1615)以

后,

坊刻有四种,曰程墨,则三场主司及士子之文;曰房稿,则十八

房进士之作;曰行卷,则举人之作;曰社稿,则诸生会课之作。至一

科房稿之刻有数百部,皆出于苏杭,而中原北方之贾人市买以去。 8 7

在苏杭这些文人、学校集中,同时又是各级考试承办地的地区,书坊

主有更加便利的条件搜集程墨、房稿、行卷、社稿这些考试实战与演练产

生的文稿,同时也更容易聘请到文人为其编辑选稿,圈点批文。清初小说

《儒林外史》中的马二先生,本是浙江处州府多年不第的廪生,以在杭州

为各家书坊选书为生,后来温州府童生匡超人也靠着和马二先生的关系在

杭州书坊找到了同样的工作。 8 8

8 5 叶梦得谓建本用柔木,后人多以为指榕树一类,陈铎认为这是缺乏实地考查,

以讹传讹的错误观点。闽北地区天气较为寒冷,榕树难以成活,根据陈铎本人在

当地学习版画的经历,以及谢顺水、李珽 20 世纪 70 年在麻沙的调查,当地刻

书雕版多用梨木。见陈铎《建本与建安版画》(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6),页 37-38。 8 6 沈俊平《举业津梁:明中叶以后坊刻制举用书的生产与流通》,页 71。 8 7 清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卷

十六,页 905。 8 8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三至十七回,页 162-217。

81

制举用书之外,杭州书坊顺应市场需求积极出版的书籍种类还有丛书。

丛书的出现可以追溯南宋时俞鼎孙、俞经编纂《儒学警语》。 8 9到了明代

丛书才开始大量涌现,而且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据张秀民的统计,正德、

嘉靖以后约有一百六十种,所收零种书籍近万部。 9 0明代丛书刊刻者主要

有两类人:一类是私人藏书家,谢国桢曾说“明代藏书之家,无不喜刻丛

书,若阳山顾氏之《文房小说》、程荣之《汉魏丛书》、陈继儒之《秘

笈》,固人所悉知。至若天一阁范氏、淡生堂祁氏,收藏既富,征集亦繁,

虽无刊刻丛书之名,而有刊刻丛书之实”。 9 1另一类是商业书坊,其中就

有很多是杭州的书坊,如胡文焕刻《格致丛书》、《寿养丛书》、《百家

名书》,钟人杰刻《唐宋丛书》,陆云龙刻《皇明十六名家小品》、《翠

娱阁评选行笈秘稿》,何伟然刻《广快书》等。

书坊编辑出版的丛书,必然带有较浓重的商业特质。首先是以市场需

求为标准进行选题,这一点在《格致丛书》尤为明显。胡文焕出版《格致

丛书》时并没有预先设定入选该丛书的名单,甚至没有明确选择范围,而

是随刻随入, 9 2常常刻成数十种,就编写一个目录,不久再刻新书,再出

新目,以致研究者到现在都无法统计此种丛书究竟有多少子目。对胡文焕

而言,“格致丛书”四个字只是一个品牌,在刊印了一些书籍,让《格致

丛书》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以后,再出版新书便可以随时打着“格致

丛书”的名义先声夺人。

为了保证《格致丛书》对读者具有长盛不衰的吸引力,胡文焕在书籍

的选择、刊刻上,也有一番心思。《格致丛书》被《四库全书总目》批评

为“杂采诸书,更易名目”, 9 3就是说其书选题驳杂,甚至常常发生将书

籍改头换面,以习见之书冒充罕见传本的行为。一般私人藏书家刻丛书,

8 9 如果从“丛书”应当是将不同作者的著作完整汇集于一个总的书名之下的概

念出发,实际上东汉《熹平石经》、北宋《开宝藏》都已经具有丛书的性质。见

崔文印〈明代丛书的繁荣〉,《史学史研究》1996 年第 3 期,页 55-62。 9 0 张秀民《中国印刷史》,页 477。 9 1 谢国桢〈丛书刊刻源流考〉,《明清笔记谈丛》,页 204。 9 2 山东图书馆藏《格致丛书》卷首胡文焕万历三十七年序:“合古今凡有一百

四十种,皆宛委、石渠、羽陵、大酉之秘,随得随刻,不加铨次,不复品鸷,总

名之曰《格致丛书》”。转引自向志柱《胡文焕〈胡氏粹编〉研究》,页 86。 9 3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四,页 1137。

82

多有预先设定的入选标准,或为限定一时一地之著作,或在内容上可以归

为某一专题,也有纯粹展示藏书家个人收录经眼之善本。而胡文焕的《格

致丛书》,入选的标准大约全在市场接受程度,换句话说,就是胡文焕认

为什么书容易卖,就用“格致丛书”的名义出版发行什么书。《四库全书

总目》著录的一版《格致丛书》目录,分为经翼十五种,史外二十一种,

居官十二种,法家十二种,训诫十四种,子馀八种,尊生十八种,时令农

事八种,艺术十种,清赏十七种,说类十一种,艺苑三十五种,虽然远非

全帙,已经可以从出其独特的分类方法上看出胡氏出书的重点所在,特别

是其中尊生、艺术、清赏等门类,完全是在迎合明代后期江南社会中对养

生、赏玩活动产生的兴趣。

在后人对《格致丛书》的评价中,有的认为“庸恶陋劣”,编排无序,

常常摘抄数语即更以他名出版, 9 4也有的称赞其收录多种罕见秘本,有保

存文献之功, 9 5反映出的实质就是《格致丛书》所选子目品质不一的问题。

然而从出版商的角度来看,无论删窜旧章以成新书,还是搜罗秘本付之剞

劂,都是从能够吸引读者购买的原则出发,至于书籍内容的学术价值,似

不在其考量之列。

《格致丛书》所收诸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卷帙短小,大部分仅为一卷本。

《格致丛书》的发行销售模式是以零种为单位随印随卖,这种篇幅大多不

过一两卷的小册子凭借其品种多样、携带便利和售价低廉,很容易吸引读

者。这套丛书虽然选题驳杂、篇幅短小,但是全用手写上版,刊印工致、

版式统一,在外观设计上很好的起到取悦读者,并帮助他们辨识版本的作

用。

9 4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四:“如经翼中压卷三种,摭王应麟《困学纪闻》

论诗之语,即名曰《困学纪诗》,又摭其《玉海》中诗类一门,即名曰《玉海纪

诗》,又摭马端临《经籍考》论诗数段,即名曰《文献诗考》,已极可鄙。末三

种,一曰张华《博物志》,一曰李石《续博物志》,一曰《释常谈》,皆以小说

家言谓之经翼,不亦傎乎?史外列《禽经》、《兽经》,又列戴埴《鼠璞》、龚

颐正《芥隐笔记》,是於史居何等也。居官列《仪注便览》、《新官轨范》、

《官级由升》,法家列《行移体式》、《告示活套》,训诫列《梓潼帝君救劫宝

章》。如斯之类,不可枚举,是尤不足与议矣。”同上书。 9 5 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转引自顾志兴《浙江出版史研究——元明清

时期》,页 191。

83

养生之术是明代中后期极受文人重视的话题之一,各地都有大量医药

养生类书籍刊刻出版,钱塘人高濂在其所著的《遵生八笺》中,就教导了

读者在书房内宜摆放哪些养生书籍。 9 6如此热门的出版物,胡文焕自然不

会错过,他不仅以《格致丛书》的名义刊印过至少十余种,还专门将此类

书籍汇为一套《寿养丛书》出版。通过比对《格致丛书》和《寿养丛书》

的子目,可以发现许多重出的书籍,例如《保生心鉴》、《养生月览》、

《养生类纂》、《摄生集览》、《锦身机要》、《山居四要》、《食物本

草》、《食鉴本草》等。《格致丛书》和《寿养丛书》版式相同,都是十

行二十字左右双边白口双鱼尾,这些重出之书甚至可能使用了同一书版,

只在版心处略加剜改,即更换名目重新出版。在胡文焕刊刻的《百家名书》

等编中,这种重出再版的情况也非常普遍,只要能够销售出去,他就不惜

变换各种名目,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云“意在变幻,以新耳目,冀其

多售”。 9 7胡文焕一生刊印的书籍有数百种之多,足以说明他是一个经营

颇为成功的书商,这与他善于迎合市场需求、甚至诱导读者购书是分不开

的。

三、异地书坊之间的翻刻

明代的编辑、刻工、书商以及文稿、书版在江南各地之间的交流十分

频繁。有些书商会在异地开设分店,例如胡文焕在杭州开设文会堂之外,

在南京另有一所思莼馆; 9 8有些不同地区的书坊会合作出版书籍,例如杭

州书坊化玉斋曾经同苏州书坊拥万堂合作刊印了六十卷本《古史全本》;

有时候我们也会看到一些书在一地刊印出版后,又被拿到另一地翻刻。

杭州书坊曾经翻刻过一些外地出版的畅销通俗小说。嘉靖年间建阳书

坊主清白堂杨涌泉刊印了他的姻亲,同样也是建阳书坊主的熊大木创作的

小说《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开创了书坊主创作通俗小说的先河。此书

9 6 见高濂〈高子书斋说〉,《遵生八笺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卷七,页 226-228 9 7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四,页 1137。 9 8 万历二十四年《新刊松盛旧编》胡文焕序言有“不肖株守于秣陵之思莼馆”,

万历二十七年《传真秘要》序落款为“万历壬辰秋季吉旦钱唐胡文焕德甫谨序于

白下之思莼馆”。转引自向志柱《胡文焕《胡氏粹编》研究》,页 86。

84

一经问世,便获得很大成功,熊大木又接连创作了《唐书志传通俗演义》、

《南北两宋志传》和《全汉志传》三部作品。 9 9熊大木名下的这几本小说,

都是最先由清白堂刊印出版, 1 0 0然后建阳和江南其他地区的书坊再行翻刻。

继南京世德堂、建阳三台馆之后,杭州书坊藏珠馆在万历四十八年也翻刻

了《唐书志传》。比较这几种存世印本我们会发现,为了相互之间有所区

别,最好是能够超过早前已经发行的版本,书坊主们都各出招数,增添了

越来越多的附加内容。清白堂刊本标题前面有“新刊参采史鉴”六字,表

明本书是参考《通鉴》创作的故事,同时这是一个没有插图的刻本。世德

堂本在标题前加“新刊出像补订参采史鉴”,突出了这是带有插图的版本,

此外,世德堂本附加的另一项内容是在眉栏镌刻了姑苏陈氏评语。三台馆

本也是一个插图本,将世德堂本的在正文中嵌图改为上图下文。到藏珠馆

再次翻刻时,插图被挪到书前,这种置于卷首的合页插图往往被认为更加

富有艺术性和表现力。藏珠馆本同样也镌刻了评语,评语的作者按照书中

的说法是徐渭,因此这个版本的标题也就被冠之以“新刻徐文长先生评”

的名号。 1 0 1

明代也有杭州书坊主编订的小说被拿到异地刊印的例子。万历四十年

(1612)金陵大业堂刊《东西两晋志传》,序署雉衡山人,即杭州书商杨

尔曾。杨氏在序文中说“余爰是标题甲乙,稍加铅椠,殆种秋而杀青。竟

间有姓氏之错谬,岁月之参差,郡邑之变更,官阶之诖误,先后之倒置,

章法之紊乱,皆非我意也,仍旧文而稍加润色耳,” 1 0 2则杨尔曾是此书的

实际编订者。此书有一别本《东西晋演义》,有武林和建阳两种刊本,其

中建阳本为三台馆所刊,武林本题“武林夷白堂主人重修”、“泰和堂主

人参订”。《东西晋演义》第一回前记年代起讫,东西晋不分叙,比大业

堂本内容详细, 1 0 3也有杨尔曾序,陈大康认为是《东西两晋志传》的改编

9 9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页 272-274。 1 0 0 《南北两宋志传》的现存最早刊本为余象斗三台馆本,从其他几本书的刊刻

过程来看,《南北两宋志传》极有可能也是由清白堂初刻。 1 0 1 《唐书志传》四种版本的情况,见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社,1982),页 48-49 1 0 2 转引自陈大康《明代小说史》,页 758。 1 0 3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页 46。

85

本。 1 0 4然而此本初刻年代不详,并没有证据表明《东西晋演义》是后出之

本,参照常理,反倒有可能是两家武林书坊夷白堂和泰和堂首先合作出版

了《东西晋演义》,然后建阳和南京书坊再加以翻刻。

从书坊间相互翻刻畅销书的例子可以看出这并非杭州书坊别出心裁,

而是各地书坊都会想到的选题策略。其他诸如出版迎合读者阅读兴趣的书

籍、努力使自己刊刻的书籍有别于其他书坊,有意回避竞争对手擅长出版

的图书种类等做法,也是书坊主们普遍运用的手段。明代各地刻书业从人

员到书籍的交流不存在任何阻碍,书坊与书坊之间的无法改变的差别越来

越小,然而正是因为书坊们在选择刊印什么书籍的问题上采用了类似的策

略,最终出现在书肆中供读者选择的书籍才显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就

如我们所见,杭州书坊在留给后人精美戏曲刊本的同时,也让人记得它们

曾经出版过不少刊印草率、昙花一现的制艺时文。

1 0 4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页 758。

87

第三章 编辑与付梓

本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书籍在编辑过程中杭州面向整个江南地

区获取文稿和编辑人员的情况。第二部分关注明代中期到后期文人在选择

刻书机构时的变化。

第一节 从杭州到江南:编者与文稿的来源

所谓编辑,是指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文献资料的过

程。除了极少数直接翻刻旧本,大部分书籍在刊印以前,都要经过编辑这

道环节。简单的只是校对勘误;较为复杂的则包括了重新整理编订文本内

容,汇集或者自撰注音、义注、评点,添配插图等各项工作。而像采摭史

料纂修方志、征集文稿编排新书一类的工作,和完全经由个人原创产生书

籍有所不同,也可以被纳入较为广义的编辑范畴。

明代的杭州刻本在编辑过程中,那些编纂人员来自何处,他们所采纳

的文稿出自何人之手,将是本节所关注的问题。

一、编者的来源

无论官府、私家还是书坊刊刻书籍,都有可能需要聘请专门人员从事

编辑校阅工作。尤其是官府在出版地方志时,首先便是要找人将新志创作

出来。编纂方志是地方官府所应承担的工作之一,参与方志纂修工作的人

员有两类,一类是各级地方官员,负责“修”志,实际上是承担方志编纂

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管理工作;另一类是从事“纂”志,即具体文字撰写的

人员,一般由地方上的退休官员、文人和官学在籍学生组成。 1

《杭州府志》在明代凡六修,只有成化、万历两志保存至今。(成化)

《杭州府志》今存范氏天一阁藏本,此本未列纂修姓氏,仅知由杭州知府

陈让等修,夏时正等纂。夏时正(1411-1499),字季爵,晚号留余道人,

1 在纂修地方志时,偶尔也会出现由地方官员亲自执笔的例子,如万历三十七年

歙县知县张涛著《歙县志》,见 Timothy Brook《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

文化》,页 5。

88

慈溪人。少随父居仁和塘栖,正统十年(1445)进士,官至南京大理寺卿,

成化间归杭州。参与编纂(成化)《杭州府志》的全体工作人员已不可知,

(万历)《杭州府志》则留下了一份详细的记录。(万历)《杭州府志》

一般著录为杭州知府刘伯缙等修,陈善纂,在卷首开列的“修志氏名”中,

计有檄修巡抚浙江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徐栻等七人、督修浙江

按察司佥事乔因阜、掌修整饬温处兵备浙江按察司副使前杭州知府吴自新

和杭州知府刘伯缙二人、协修杭州府同知张绍芳及杭州府通判、推官、仁

和、钱塘诸县知县等十八人、纂修陈善、考辑监生赵观等十三人。

在官刻书籍中,地方志的刊刻是外来的地方官员与本地士绅合作最密

切的一种。官府刻书如果是翻刻旧本或者刊印新书,选择权全在官员;如

果是组织编写书籍并出版,则往往会有地方上的文人学者参与其中,在这

类活动中又以编纂地方志动用的人数最多,且本地士绅能发挥的主导作用

最大。J. R. Dennis 在考察(万历)《新昌县志》的编纂时,通过对照三

十部新昌县地方家乘,发现《新昌县志》的编纂者们相互之间有血缘或姻

亲关系,因此在他们所编纂的地方志里有意识突出了其家族在地方上的领

导作用。 2如果地方志最终以何种面目问世,主要取决于负责实际文字编

纂工作的地方文人,那么政府官员又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对此参与(万历)《杭州府志》编纂工作的徐栻作了如下说明:

是役也,代予抚者泾阳李公、成安吴公与按台上党鲍公、淄川王

公、鹾台益都房公、陟县李公,作兴文献,共成旷典。督学佥事耀州

乔君,实奉予檄,而偕郡守擢温处兵宪白下吴君与今守济上刘君,先

后经营董正。购遗书,网旧闻,以便考订。而会计工费,役取其人之

宜,金取其帑之羡,均有劳焉。所为斐然成章,总而裁之,则乡之方

伯敬亭陈公也。公文学德行声烨缙绅间,而删藻其辞事,裒益其义例,

可名外史。诸生赵观、方可立、杨兆坊、王迪吉、朱履、陈植桂、张

璚、郑栻、孙思旦、沈思相、童文卿、俞伯臣等,与分校效劳。始于

2 见 Joseph Raymond Dennis , Writing, Publishing, and Reading Local

Histories in Ming China , pp. 1-54.

89

万历丁丑(按:万历五年,1577)之夏,迄于戊寅(按:万历六年,

1578)之秋。 3

又,陈善〈万历杭州府志序〉:

前督抚常熟徐公深悯旧编脱烂,图惟更新,乃谋于学使陕右乔公,

俾兴是役。而先郡守白下吴公、今郡守历下刘公,协心并赞,乐观厥

成,诹日戒期,责成于仆。郡公委币,县吏具飡,仍选诸生之秀者与

共校雠。开局于褒忠祠,诸共事者凡十二人,始竟其役者仅五人。综

括旧文,证以传述,芟繁薙秽,故实罔遗,则诸生之力为多。若国朝

名宦人物及全编中诸多论叙,此为仆所窃取者,不敢妄也。 4

以徐栻为首的“檄修”七人,实际上是重修《杭州府志》的发起人,

担任“督修”一职,谋划部署是役者为按察司佥事乔因阜。张英聘注意到

这八人都是隶属于都察院系统的巡抚、巡按等风宪官,虽然品级和分管事

务各有不用,由于他们平时即负责稽察地方官员、整饬地方事务,在地方

志的编纂过程中同样扮演发文檄修和监督地方官员实施的角色便顺理成章

了。 5担任“掌修”和“协修”的,是杭州府知府、同知、通判、推官和

杭州府下辖九县知县,他们负责是提供经费膳食、招募人力、采购书籍、

征集资料,属于前期准备和后勤工作。而从众多文献档案中钩稽索引、删

润裒益、论叙编次乃至校录文字的工作,则全部出于本地人之手。最主要

的编纂者陈善(1514-1589),字思敬,号敬亭,钱塘人,嘉靖二十年

(1541)进士,官至云南左布政使,著有《武林风俗略》、《滇南类编》

等。万历五年陈善已经致仕回到杭州,受聘于知府吴自新等人,开始编纂

志书。陈善所领导的编辑队伍,按照他本人的记述,先后有十二人,其中

3 (万历)《杭州府志》徐栻序,转引自《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序跋集录·史部》

第三册,页 167-168。 4 (万历)《杭州府志》陈善序,转引自《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序跋集录·史部》

第三册,页 169。 5 张英聘〈试述万历《杭州府志》的编修特点〉,《中国地方志》2008 年第 7

期,页 36-42。

90

五人自始至终参与其事。徐栻记录的十二人分别是南京国子监监生赵观、

杭州府儒学生员王迪吉、朱履、陈植桂、张璚、郑栻、钱塘县儒学生员方

可立、孙思旦、沈思相和仁和县儒学生员杨兆坊、童文卿、俞伯臣。然而

在卷首实际开列出的“考辑”名单,还多一人,为余杭县儒学生员李春耕。

为什么会单单漏掉李春耕的名字,有些令人费解,根据(光绪)《唐栖志》

的记载,李春耕确实参加了万历《杭州府志》的编纂:

方伯敬亭陈公……纂府志也,知山川宛委,非可徒据简编。托余

杭李山人春耕策骑周游,载笔穷览。而山之脉络,水之委源,蜿蜒起

伏之形,浩渺潺湲之状,如指掌焉。总计杭之山脉,一纪、三条、五

十六列、四十六岐,一十四陇,总一百二十一支焉。盖山人生平究心

此学非一日,而敬亭陈公所托尤得人也。 6

或许是因为李春耕没有参加文字撰写校录的案头工作,所以不在徐栻和陈

善开列的名单之内。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陈善和他的编纂团队除了待在

杭州城内褒忠祠 7的书斋中,有时也会遇到不能完全依赖现有文献档案,

而是需要派出人手深入田间作实地考察的状况。

十三人中唯一学籍不在杭州府境内而在南京国子监的赵观,也是杭州

人,他的名字曾经出现在嘉靖四十年《浙江通志》的校录生员名单中,当

时的身份是仁和县学生员。(万历)《杭州府志》是典型的地方官员与地

方文人合作完成的产物,这种修纂模式被大多数方志的编纂者所采用。然

而有些时候,地方官员也会委托其他地方的文人执笔,嘉靖年间成书的

《浙江通志》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6 王同《唐栖志》卷二,收入《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上海:上海书

店,1992)第 18 册,页 44。李春耕,余杭人,自号怀伊山人,诸生。《余杭

县志》称其“薄举业不为,经史而外多购天文、舆地、兵书、字学诸书,博学靡

穷„„缙绅多礼重焉”,见(乾隆)《杭州府志》卷九四,《续修四库全书》第

703 册,页 405。 7 褒忠祠在钱塘县学之东,万历二年开始用于祭祀死于靖难之役诸臣,见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卷十六,《武林掌故丛编》册二十、页 14a。

91

(嘉靖)《浙江通志》是浙江第一部通志。嘉靖十四、十五年间

(1535-1536)徐阶视学浙江时,已经开始策划编纂,并完成草稿若干,

后以迁秩中缀。到嘉靖三十年(1551),薛应旂(1500-1575)担任浙江

学政,发现徐稿已经不知下落,“因慨钜典就湮,妄意修辑,巡历郡县,

俾各以其志送阅,其间可采录者十无一二,诸多芜鄙,与信史背戾。乃博

访旁搜,于故牍中得翁(按:指徐阶)旧所录史传全文及各志铭,凡十有

一册,虽未经次第而篇有点窜”,于是从嘉靖三十一年(1552)九月到次

年二月间,薛应旂“取全史及《山海》、《水经》、《寰宇》、《方舆》

诸志、诸子百氏并近世诸名人家乘文集,公暇检视,凡有关于浙者,分类

手书,渐有端绪”。嘉靖三十五年(1556)薛氏罢官避居金陵,浙直总督

胡宗宪等浙江官员派遣钱塘教谕袁亮前往聘请薛氏修志。其后三四年间,

薛应旂“翻阅诸史,参订群籍,掇实采真,将前所书重加删润”。嘉靖三

十九年(1560),巡按浙江御史周斯盛等人又派遣嘉善、长兴、钱塘、秀

水四县教谕来到薛应旂在南京的住所校雠文稿,“十年之间,凡七誊稿”,

次年完编。 8除了文中提到的嘉善教谕蔡懋昭等人,就像(万历)《杭州

府志》一样,也有一群官学生员参与了《浙江通志》的编纂。薛应旂在

〈浙江通志小叙〉篇末,附有校录生员如次:

常州府学王乾元、胡公瑜、武进县学冯子学、徐希贤、刘昌祚、

无锡县学李时芳、顾遂、陈忠言、邵秉忠、宜兴县学李表、潘守义、

江阴县学周梦阳、杭州府学张璚、蒋灼、田艺蘅、仁和县学赵观、钱

塘县学郎贤、方可立、金榜、湖州府学薛乔、长兴县学李炤、萧山县

学徐子孚、慈溪县学姚稽。 9

这二十三人可以分为两类:十一人是浙江籍生员,绝大部分来自杭州和湖

州府。杭州府学张璚、仁和县学赵观和钱塘县学方可立三人,后来又参加

了(万历)《杭州府志》的编纂。这些浙江生员与嘉善等县教谕同时前往

南京修志,其中之一的田艺蘅后来将自己的文章依照写作年代编排成集时,

8 薛应旂〈浙江通志小叙〉,《浙江通志》总目,嘉靖四十年刊本,页 9a-10b。 9 同上书。

92

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文集(《香宇续集·已未稿》)中收入一封写给

薛应旂的书信(〈与纂修浙江通志总裁官书〉),同年所作的〈南观赋〉

开头部分,又有“已未之冬,阳生之月,田子应聘修文,游桡将发,指金

陵而遐征,实龙飞之旧阙” 1 0的记载。嘉靖三十九年(1560)田艺蘅在南

京修志,随后回到杭州。次年书成后,胡宗宪曾经向徐阶去信求序,这封

信函亦由田艺蘅代笔而成(《香宇续集》卷二六〈代督府上阁下徐相公求

浙江通志叙书〉)。

《浙江通志》另一部分校录生员来自常州府及其属县(武进、无锡、

宜兴、江阴)官学,数量上比浙江籍生员还要多出一人。常州府距离当时

编书的地点南京不算很远,又与浙江湖州府毗邻,但是之所以选用常州籍

生员,更重要的原因可能与薛应旂本人有关,因为薛应旂正是常州府武进

县人。

(嘉靖)《浙江通志》是由地方官员和地方文人共同修纂完成的志书,

但是这些地方文人来自江南地区,而非浙江一省。在《浙江通志》编纂团

队中,被派往南京的浙江四县教谕来自杭嘉湖三府,生员除杭湖两府之外,

只有绍兴府一人、宁波府一人。杭嘉湖与常州府同属传统意义上的江南地

区,宁绍两府则被包涵在较为广义的江南地区范畴之内。杭州在行政上虽

然是浙江的省会,由于在地理上属于浙西地区,与北面的嘉兴、湖州以及

南直隶之间文化交流的密切程度要远远大于与浙东地区;浙东八府中只有

宁绍两府因为距离杭州府较近,且人文与地理环境相似,往来较为频繁。

因此《浙江通志》的编纂团队才会出现由江南籍文人组成的现象。占据浙

江大半疆域的严、金、衢、台、温、处六府仅有地方官员提供本地档案文

献,并没有当地文人参与志书的编纂工作。

《浙江通志》的例子说明杭州官府组织的书籍编纂活动已有江南其他

地区文人参与其中,而在本地私家和书坊所编辑刊印的书籍里,能看到更

多江南文人在承担编辑校勘之职。

以曼山馆刻本《唐荆川先生纂辑武编》为例,各卷所开列校阅姓氏有:

仁和沈士凤、茂苑许自昌、武林金嘉谟、温陵黄居中、云间马元调、平陵

1 0 田艺蘅《香宇续集》卷二十,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1354 册,页 218。

93

陈元策、平陵周云龙、钱塘姚士恺、钱塘姚元恺、钱塘徐象梅、宛陵梅幹

祚、江宁任之本、江宁徐维礼、晋熙方拱乾、武林姚士纯、钱塘沈云凤。

这些人以杭州籍为最多自不必言,其余众人基本上也是来自江南地区,他

们在为曼山馆校书时,不可能都住在自己的原籍,但似乎也不会都在杭州,

可能是分别居住在南京、杭州等地。 1 1虽然不在一地,却并不妨碍书籍的

校阅出版工作,这是明代中期以后出现在江南地区的文人跨地域合作的典

型例子。

担任编辑工作是江南文人合作出书的方式之一,提供文稿则是另一种

常见的做法。刻书人在编辑新书时,有时会需要具有原创性的文稿加入其

中,例如评点、注释、解题一类,较具有艺术性的图谱类书籍也会对书画

作品有需求。接下来我们以杭州刊行的几种不同类型出版物为例,考察它

们的文稿来源。

二、文稿的来源

万历年间在杭州出版的《顾氏画谱》 1 2与《黄氏画谱》 1 3,既是武林画

谱的代表作,也是在中国版画史上很有影响的作品。这两种书以画谱为名,

研究者注意力一般都放在书中版画插图的艺术水准,实际上画谱的编者在

致力于版画艺术表现力的同时,也花了很多心思在文案部分。

《顾氏画谱》的作者顾炳,字黯然,号怀泉,钱塘籍画家,万历二十

七年(1599)应选供事内廷,“退食之暇,搜罗故所见闻,慨然谓往来于

胸臆,不若寄兴于毫颖,托迹于锓镂,而公共于人眉睫之为快也”,1 4于

是描摹历代名家画作,附以名人书传题跋,编成《顾氏画谱》一书。

《顾氏画谱》的版本系统,以周芜考订为最详:

1 1 《武编》一书的原稿,由曼山馆主人徐象橒自南京焦竑处所得,见《唐荆川

先生纂辑武编》郭一鹗序,转引自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

书志》,页 300。 1 2 《顾氏画谱》又题作《历代名公画谱》。 1 3 《黄氏画谱》又题作《集雅斋画谱》,《唐诗画谱》等,静嘉堂藏日本宽永

七年(1630)翻刻本题作《八集画谱》。 1 4 朱之蕃〈顾氏画谱序〉,顾炳辑《历代名公画谱》(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1),页 16-17。

94

《历代名公画谱》,又名《顾氏画谱》,有三四种刊本,北京图

书馆藏三部,系两种刻本,其一为万历三十一年(公元 1603 年)武

林双桂堂刊本,其二为顾炳的后辈翻刻本。大兴傅惜华藏本有刻工

“吴凤台印”记,凤台与黄应光同刻过武林容与堂《水浒传》百回本

插图,当刊于杭州。上海图书馆藏一种记刻工曰“旌德刘光信刻”,

上图本与傅氏藏本亦都题万历三十一年武林双桂堂刊本,若以几种刻

本同时比较,以上图藏本为精,属初印本,惟此本略去边框,改为蝴

蝶折装,易前图后传为左图右传,当为后人所为,绝非本来面目。长

乐郑振铎影印本系据北图藏书为底本的。 1 5

《顾氏画谱》主要有武林双桂堂本与顾氏自刊本两种刻本, 1 6初版由书坊双

桂堂刊印,徐叔回校刊,旌德籍刻工刘光信镌刻;另一版由顾炳之子三聘、

三锡在双桂堂版的基础上增加校订后印行。一般根据书前万历癸卯朱之蕃

序,将双桂堂本的刊印年代定为万历三十一年(癸卯,1603),并认为顾

氏重刊本随后即问世,两版相距时间并不太长。详考书中各家题跋,此书

的编定当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以后,理由有二:首先是《顾氏画谱》

的题跋作者多为进士出身,其中登第时间在万历三十二年有十二人;其次

是各家题跋中唯一署明时间的刘戡之跋,题“甲辰季夏”,即万历三十二

年六月。 1 7傅惜华藏书“吴凤台印”钤于扉页上端中间,虽与万历间杭州

版画刻工吴凤台同名,然而此印从位置来看,不类刻工所为,未必可以遽

定为吴氏刻本,仍当以刘光信为是。

双桂堂本可能还不是此书最初的版本,全天叙在为《顾氏画谱》所作

序文中回忆说“会余里居六年,被召北上,则生之一编成,且绣之枣以布

长安市”, 1 8说明顾炳在画谱编成一部分时,曾在北京刻过一版,惜无传本

1 5 周芜〈武林版画史叙录〉,《武林插图选集》(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4),页 191。 1 6 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影印《历代名公画谱》序,此书又有万历四十

一年龚国彦重编本,未见。 1 7 顾炳辑《历代名公画谱》,页 180。 1 8 全天叙〈画谱序〉,同上书,页 8。

95

存世。顾炳为这一版的刊刻倾注了很大心血,“其指授剞劂而缕发未精,

数窜数弃,盖上所赐昼 1 9史飡钱尽斥以飨梓人,而主人逆旅食贫依然”。 2 0

《顾氏画谱》收录自东晋至明代著名画家画作一百零六幅,各配以时

人撰写并手书题跋一则。在顾炳自撰的〈谱例〉第五则,有如下说明:

每幅题跋,俱荷交游诸公乐成雅事,任取操觚,先后无次。其或

直录《宝鉴》本文,或独摅赏鉴藻思,匪炳陋劣敢賛一辞。 2 1

为画谱撰写题跋的共一百人, 2 2他们的姓氏、籍贯和功名分列如次(表 8):

表 8. 《顾氏画谱》题跋作者籍贯、功名一览表

编号 时代 画家 题跋作者 题跋作者籍贯 功名

01 晋 顾恺之 高克正 福建漳州府海澄县 万历二十年进士

02 宋 陆探微 雷思霈 湖广荆州府夷陵州 万历二十九年进士

03 梁 张僧繇 温体仁 浙江湖州府乌程县 万历二十六年进士

04 陈 顾野王 眭石 南直隶镇江府丹阳县 2 3 万历二十九年进士

05 唐 阎立德 顾起元 南直隶应天府江宁县 2 4 万历二十六年进士

06 唐 阎立本 陈之龙 浙江宁波府鄞县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07 唐 吴道玄 陶望龄 浙江绍兴府会稽县 万历十七年进士

08 唐 郑虔 米万钟 锦衣卫籍 2 5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09 唐 李思训 吴默 南直隶苏州府吴江县 万历二十年进士

10 唐 李昭道 鲁史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11 唐 王维 张汝霖 浙江绍兴府山阴县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12 唐 荆浩 费兆元 浙江湖州府乌程县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13 唐 韩幹 蒋之秀 广西桂林府全州 万历二十年进士

14 唐 戴嵩 钱梦得 浙江嘉兴府桐乡县 万历十一年进士

15 唐 边鸾 林玑 福建兴化府莆田县 万历十四年进士

16 五代 关仝 钱士完 浙江湖州府乌程县 万历八年进士

17 五代 黄筌 徐如翰 浙江绍兴府上虞县 万历二十九年进士

18 五代 黄居宝 丁鸿阳 南直隶镇江府丹阳县 万历二十年进士

1 9 按:“晝(昼)”字疑当作“畫”。 2 0 全天叙〈画谱序〉,顾炳辑《历代名公画谱》,页 9。 2 1 顾炳〈谱例〉,同上书,页 22-23。按:《顾氏画谱》是顾炳参照元夏文彦

《图绘宝鉴》和明韩昂《图绘宝鉴续编》的体例编纂而成。 2 2 一百零六篇题跋中,沈朝焕撰写了三篇,陈之龙、严澂、汤宾尹、祁承㸁各

两篇,实为一百人。 2 3 睢石本籍北直隶赵州。 2 4 顾起元本籍南直隶昆山。 2 5 米万钟本籍陕西安化。

96

19 宋 仁宗皇帝 萧云举 广西南宁府宣化县 2 6 万历十四年进士

20 宋 高宗皇帝 崔邦亮 北直隶大名府东明县 万历十四年进士

21 宋 李公麟 许光祚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2 7 万历二十八年举人

22 宋 顾德谦 吴大山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2 8 万历十九年举人

23 宋 郭忠恕 魏广微 北直隶大名府南乐县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24 宋 董源 张懋忠 北直隶广平府曲周县 万历三十四年举人

25 宋 范宽 鲍际明 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26 宋 李成 祁光宗 北直隶大名府滑县 万历二十六年进士

27 宋 郭熙 严澂 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 荫生

28 宋 赵昌 张邦纪 燕山左卫2 9 万历二十六年进士

29 宋 苏轼 王舜鼎 浙江绍兴府会稽县 万历二十六年进士

30 宋 米芾 沈演 浙江湖州府乌程县 万历二十年进士

31 宋 赵令穰 黄汝亨 浙江杭州府仁和县 万历二十六年进士

32 宋 赵伯驹 乔拱璧 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33 宋 僧巨然 许獬 福建泉州府同安县 万历二十九年进士

34 宋 赵孟坚 张以诚 南直隶松江府青浦县 万历二十九年进士

35 宋 米友仁 董复亨 北直隶大名府元城县 万历二十年进士

36 宋 扬补之 仇时古 山西平阳府曲沃县 万历二十六年进士

37 宋 马和之 刘曰宁 江西南昌府南昌县 万历十七年进士

38 宋 李唐 刘采 山东

39 宋 陈容 赵标 山西平阳府解城县 万历十四年进士

40 宋 杨士贤 朱宗吉 南直隶凤阳府临淮县 无

41 宋 李迪 汤宾尹 南直隶宁国府宣城县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42 宋 苏汉臣 章允恭 浙江会稽

43 宋 萧照 祁承㸁 浙江绍兴府山阴县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44 宋 刘松年 李胤昌 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 万历二十九年进士

45 宋 李嵩 吴来庭 南直隶庐江府无为州 万历四年举人

46 宋 夏珪 黄立极 北直隶大名府元城县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47 宋 马远 严澂 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 荫生

48 宋 马麟 孙慎行 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49 宋 陈居中 吴闻诗 山东济南府历城县 万历二十六年进士

50 元 赵孟頫 杨守勤 浙江宁波府慈溪县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51 元 管夫人 沈朝烨 浙江杭州府仁和县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52 元 鲁宗贵 王三才 浙江绍兴府萧山县 万历二十九年进士

53 元 柯九思 孙如游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54 元 赵雍 王先鋐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 万历二十八年举人

55 元 王渊 何宗彦 湖广德安府随州 3 0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56 元 黄公望 顾钤 浙江杭州府仁和县 嘉靖四十年举人

2 6 萧云举本籍江西泰和。 2 7 许光祚自署为关西人,(乾隆)《杭州府志》作钱塘人,万历二十八年顺天

乡试中试。见(乾隆)《杭州府志》卷六九,页 690。 2 8 吴大山自署为延陵人,(乾隆)《杭州府志》作钱塘人,万历十九年顺天乡

试中试。见(乾隆)《杭州府志》卷六九,页 690 2 9 张邦纪本籍南直隶宜兴。 3 0 何宗彦本籍江西金溪。

97

57 元 钱选 王昺 北直隶保定府高阳县 无

58 元 吴镇 傅光宅 山东东昌府聊城县 万历五年进士

59 元 倪瓒 张国维 南直隶苏州府吴县 万历十九年举人

60 元 王蒙 汤宾尹 南直隶宁国府宣城县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61 元 高克恭 吴澄时 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 万历二十九年进士

62 元 吴瓘 袁大鹤 河南汝宁府汝阳县

63 元 盛懋 庄明镇 福建泉州府惠安县

64 元 方方壶 吴海 浙江金华府义乌县

65 国朝 商喜 施浚明 浙江湖州府归安县 万历二十年进士

66 国朝 边景昭 沈朝焕 浙江杭州府仁和县 万历二十年进士

67 国朝 王 陈之龙 浙江宁波府鄞县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68 国朝 李在 陈继儒 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 诸生

69 国朝 戴进 沈光祚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70 国朝 夏昶 黄克谦 浙江杭州府仁和县 万历二十六年进士

71 国朝 孙龙 徐光启 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72 国朝 陈喜 薛凤翔 南直隶凤阳府亳州 贡生

73 国朝 林良 钱藩 浙江杭州

74 国朝 杜堇 顾秉谦 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75 国朝 沈周 张振先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 万历二年进士

76 国朝 陶成 柴大履 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77 国朝 吴伟 赵士祯 浙江温州府乐清县 太学生以布衣入仕

78 国朝 吕纪 沈朝焕 浙江杭州府仁和县 万历二十年进士

79 国朝 钟钦礼 张銓 北直隶大名府元城县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80 国朝 周臣 徐之彦 南直隶(吴郡)

81 国朝 唐寅 陈民志 河南南阳府泌阳县 万历二十年进士

82 国朝 文征明 沈朝焕 浙江杭州府仁和县 万历二十年进士

83 国朝 姜隐 刘一燝 江西南昌府南昌县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84 国朝 谢时臣 薛三省 浙江宁波府定海县 万历二十九年进士

85 国朝 王谷祥 薛冈 浙江宁波府鄞县 无

86 国朝 陈淳 来宗道 浙江绍兴府萧山县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87 国朝 文伯仁 江盈科 湖广常德府桃源县 万历二十年进士

88 国朝 仇英 杨廷槐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89 国朝 朱贞孚 申用懋 南直隶苏州府吴县 万历十一年进士

90 国朝 蒋嵩 周大穀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 万历十三年举人

91 国朝 朱瑞 刘戡之 湖广荆州府夷陵州 官生

92 国朝 张路 宋朴 浙江杭州府仁和县 万历三十一年举人

93 国朝 陆治 陶允嘉 浙江绍兴府会稽县 万历二十八年副贡

94 国朝 鲁治 李时中 未知

95 国朝 王一清 夏应芳 南直隶扬州府江都县 万历十六年举人

96 国朝 钱谷 穆光胤 北直隶大名府东明县

97 国朝 张珍 张联芳 浙江绍兴府山阴县 恩贡 3 1

98 国朝 沈仕 邹鼎元 未知

3 1 据张岱〈家传·附传〉,张联芳多次参加乡试不中,天启七年授太平府通判。

见张岱《琅嬛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85),页 168-170。

98

99 国朝 文嘉 沈珣 南直隶苏州府吴江县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100 国朝 莫云卿 张其廉 南直隶苏州府嘉定县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101 国朝 陈栝 彭城 南直隶(古吴)

102 国朝 周之冕 谢伯美 浙江会稽

103 国朝 董其昌 祁承㸁 浙江绍兴府山阴县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104 国朝 范叔成 王衡 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 万历二十九年进士

105 国朝 孙克弘 周绍祚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 万历七年举人

106 国朝 王廷策 朱邦桢 南直隶苏州府吴县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图 4:《顾氏画谱》题跋作者籍贯分布图

将以上题跋作者按照籍贯划分可以看出(见图 4),《顾氏画谱》的

题跋作者中浙江人最多,共 40 人,接下来依次是南直隶(28 人)和北直

隶(11 人),其他省份都只有二三人。将浙江与南直隶继续细分,其中

属于江南八府的作者共 43 人。这样的地域分布说明顾炳虽然身在北京,

他的社交圈还是以同乡为主。为顾氏提供文稿的作者中杭州和绍兴各有

14 人,是人数最多的两个府。其次是苏州府 13 人。顾炳是杭州人,邀请

同乡作题跋自然比较便利。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地区作者占到全部作者近

一半,说明顾炳倾向于在范围更大的江南文化圈内征集自己需要的文稿,

同嘉兴、湖州甚至常州相比,苏州距离杭州都更远,而他却选用了与杭州

数量几乎相当的苏州文稿,也印证了苏州文坛在江南文化圈中所拥有的领

袖地位。

京师 南京 山东 山西 河南 江西 湖广 浙江 福建 广西 未知

江南八府 0 23 0 0 0 0 0 20 0 0 0

其他地区 11 5 3 2 2 2 4 20 4 2 2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人数

(个

99

为顾炳撰写题跋的作者中,有和杭州人数量同样多的绍兴人。浙东八

府中的宁波府和绍兴府属于平原地带,文教事业发达,“盛科名逢掖”,

3 2与太湖流域最为相似,有时也会被纳入较为宽泛的“江南地区”这一地

理概念中。下图(图 5)根据杭州与各府之间大致方位距离排序,可以很

明显的看出,距离杭州越近的府,文稿被采用的作者数量越多,这也能部

分反映出杭州地区文人与周边地区文化交流的疏密程度。

图 5:《顾氏画谱》浙江籍题跋作者籍贯分布图

周芜在〈武林版画史叙录〉中说,《顾氏画谱》“以时代为序,辑摹

历代名家自东晋顾凯之,陆探微起,至明代孙克弘、王廷策止,共一百零

六人书传,是当时名家书写的,如顾起元、米万钟、黄汝亨、汤宾尹、徐

光启、沈朝焕等人,于此可见顾氏交结之广”。 3 3从统计结果来看,这些

人中很多都是官员身份,其中进士 66 人,举人 10 人。 3 4考查这 66 名进

士的登第时间(见图 6),分布于万历二年至万历三十二年十一科,主要

集中在万历二十年至三十二年五科。此外为画谱作序的朱之蕃和全天叙,

分别是万历二十三年和万历十四年的进士。

3 2 王士性《广志绎》卷四,页 263。 3 3 周芜〈武林版画史叙录〉,《武林插图选集》,页 191。 3 4 乔拱璧是万历十九年举人,三十五年进士,在他为《顾氏画谱》撰写题跋时

尚未成进士,因此归入举人计算。张懋忠是万历三十四年举人,不计入。

1

5

14 14

4

1 1

嘉兴 湖州 杭州 绍兴 宁波 金华 温州

北 南

100

图 6:《顾氏画谱》题跋作者科次分布图

很显然,顾炳倾向于采集出自科举考试成功人士之手的文稿,他们中

间有很多人不但通过考试的最后一关,还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名次。以位列

各科前十名的为例,就有万历十七年己丑科探花陶望龄、万历二十年壬辰

科二甲第三吴默、万历二十三年乙未科一甲朱之蕃、汤宾尹、孙慎行、二

甲第二名何宗彦、万历二十六年戊戌科探花顾起元、二甲第四祁光宗、万

历二十九年辛丑科状元张以诚、榜眼王衡、二甲第一许獬、第三王三才、

万历三十二年甲辰科状元杨守勤以及二甲第三鲁史等十四人。周芜认为很

多为顾炳撰写题跋的人是“当时名家”,这些人中确实有不少在后人眼中

颇具声望,然而在画谱编成的时候他们大多不过登第数年,如徐光启、沈

朝焕等还只是新科进士,顾炳未必能预见到其人将来的成就。这些人所提

供的文稿,正如顾炳自己所说的,除了一部分出自个人自撰,很多实际上

就是直接抄录夏文彦《图绘宝鉴》和韩昂《图绘宝鉴续编》中的文字,或

者在此基础上略事增删。因此顾炳在邀请这些人为自己撰写文稿时,更看

重的是他们的身份,而他能够罗致到这么多符合要求的供稿人,也是充分

利用同年与同乡这两大社会关系网的结果。

科第(同年以及座主门生的关系)与籍贯(同乡)是官员阶层在组织

关系网络时十分重要的两个依据,被顾炳笼统的称为“交游诸公”这一百

多人彼此之间存在很多此类联系。顾炳作为一位供奉内廷的画家,凭借一

己之力就能与这么多具有较高身份的人结识,并非一件易事,很可能是顾

炳认识其中一些人(尤其是那些与他来自同一地区的),然后再通过这些

0

2

4

6

8

10

12

14

16

人数

(个

101

人的社会关系进一步结识他们的亲朋好友、同年同僚,这样一点点罗致更

多他理想中的文稿提供者。

以来自绍兴府两个附郭县会稽、山阴的题跋作者为例,我们会发现他

们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张汝霖与张联芳是父子,陶允嘉和陶望龄是同出陶

堰陶氏的远房兄弟,张氏、陶氏以及祁承㸁所属的山阴祁氏家族之间互为

姻亲,谢伯美是陶望龄的表兄,王舜鼎是张联芳的老师。顾炳只要有机会

认识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就有可能在他的交游名单中增加其他人的名字。

顾氏重刊本的具体刊印年代不详,一般认为应当在双桂堂本之后不久。

顾氏本与双桂堂本最明显的不同在增加了元代代画家王若水和明代画家刘

节的画作各一幅,由周时泰撰写题跋。前人注意到了顾氏本增加的部分,

但是由于双桂堂本流传不广,很少有人发现顾氏本在增添两家画作的同时,

对原有的内容也作了一些增删,其中尤为让人不解的更换题跋作者署名。

(见表 9) 3 5

表 9.《顾氏画谱》双桂堂本与顾氏本出入一览表

编号 画家 题跋作者署名

备注 双桂堂本 顾氏本

17 黄筌 徐如翰 施浚明

21 李公麟 许光祚 严澂

30 米芾 沈演 施浚明

32 赵伯驹 乔拱璧 施浚明

37 马和之 刘曰宁 施浚明 文字多出一段、字体不

56 黄公望 顾钤 顾铭

68 李在 陈继儒 施浚明 文字多出一段、字体不

69 戴进 沈光祚 沈朝焕

104 范叔成 王衡 罗光鼎 字体不同

在这九篇文字中,有六篇保留原文,仅仅替换了作者的署名和印章

(图 7)。马和之、李在、范叔成三家题跋则是重新手书上版的,其中前

两家的题跋文字较双桂堂本有增加部分(图 8)。

3 5 顾氏本对双桂堂本的修订还包括:柴大履跋陶成一条文字部分有所增加,林

玑、丁鸿阳、薛凤翔三篇题跋的署名印章位置被移动。

102

图 7:《顾氏画谱》双桂堂本(左)与顾氏本(右)“黄筌”条

图 8:《顾氏画谱》双桂堂本(左)与顾氏本(右)“马和之”条

103

顾炳的两个儿子在重新修订《顾氏画谱》时,为什么要排除这九位作

者,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是其中发生了什么变故,使得顾氏父子不愿意在

画谱中留下他们的名字。如果进一步的研究能够找到个中缘由,将有助于

判断顾氏本准确的刊印时间。九位作者中除了刘曰宁是江西人,其他人都

是江南籍,就像他们是通过彼此之间的联系与《顾氏画谱》结缘一样,被

排除出画谱的作者群,也有可能基于同样原因。例如这九人当中的陈继儒

从未离开过江南地区,似乎没有顾炳认识的机会,但是他与王衡私交甚笃,

3 6或许是因为这一层关系而间接参与画谱的编纂,然后二人又同时从顾氏

本中消失。 3 7

顾氏本安排了五个人来填补空出来的九个位置,其中施浚明一人就出

现了五次,加上他原本就曾为画谱写过一篇题跋,便成为顾氏本中出现次

数最多的作者。马和之和李在的两篇题跋的文字内容和字体与双桂堂本均

有所不同,可能确实出于施浚明之手。而另外三篇只是仿照文本字体署名

并钤印,则不一定只有本人才能办到,其中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这三篇

题跋所用的两方印,都曾经出现在施浚明手书的其他题跋中。施浚明

(1563-?),号二华,浙江归安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官至广西参政。

我们尚未找到他与顾炳有直接交往的记录,但是从顾氏本不同寻常的多次

采用其文稿或借用他的名义来看,二人之关系或有可以深究之处。双桂堂

本的题跋作者中出现次数多于一次的有沈朝焕、陈之龙、严澂、汤宾尹和

祁承㸁五人,其中沈朝焕和严澂在顾氏本中出现的次数又各增加了一次,

但是可能两人都未参与其事。顾氏本的刊刻不会早于万历三十二年秋,这

一年严澂已经前往福建出任邵武知府,三年后辞官回到家乡常熟,大概没

有机会替画谱再次作书。顾氏本“李公麟”条题跋中严澂的印章与双桂堂

本中严澂题马远画作跋文使用的印章一致,署名则十分类似双桂堂本中严

澂题郭熙画作跋文以及严氏其他传世作品中的署名。顾氏本“戴进”条用

沈朝焕代替沈光祚,其类似作伪的手法则更为明显,双桂堂本原题作“沈

3 6 见徐朔方《王衡年谱》,《晚明曲家年谱》(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第一册,页 347-392。 3 7 王衡在万历二十九年登第并授翰林院编修以后,即辞官归养,顾氏本用罗光

鼎题跋代替王跋的理由尚不得而知,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04

光祚题”,顾氏本甚至保留了首尾两字,只将中间的“光祚”改作“朝焕”

(图 9)。这很容易令人怀疑顾氏本选择将这篇文字改署沈朝焕之名,不

过是为了最小限度的剜改板片。

假借知名作者出版伪作,剜改板片冒充别本是我们所熟知的书商作伪

手法,但是对《顾氏画谱》这种性质上介于家刻和坊刻之间,并未以营利

作为出版最终目的的书籍来说,带有造假性质的改动文字内容显得有些不

同寻常,我们认为较合常理的解释是顾家人只是出于某些个人原因,不愿

意有些人的名字继续出现在自己编辑出版的书籍当中。

图 9:《顾氏画谱》双桂堂本(左)与顾氏本(右)“戴进”条

顾炳编纂《顾氏画谱》的工作是在北京进行,他的“交游诸公”中必

然有一些是北方人,因此在收录大量江南文人文稿的同时,出自北直隶籍

文人之手的文稿也占据了一定数量。而稍后在杭州编辑出版的《黄氏画

谱》,文稿征集范围则更加明显的集中在江南地区。

万历、天启间,杭州书坊主黄凤池编辑出版了一套画谱,这套丛书一

共有八种,一般被统称为《黄氏画谱》。《黄氏画谱》中有六种为黄凤池

105

集雅斋自刻,另两种系收购武林清绘斋版片。清绘斋主人姓金氏,刻《唐

六如古今画谱》(又作《唐解元仿古今画谱》)、《张白云选名公扇谱》

两种。黄凤池自刻六种分别为《新镌五言唐诗画谱》、《新镌六言唐诗画

谱》、《新镌七言唐诗画谱》、《新镌草木花诗谱》、《新镌木本花鸟谱》

和《新镌梅竹兰菊四谱》。周芜认为《黄氏画谱》在明代有两种刻本,其

中刻工署刘次泉者,大概是原刻本,另一种署汪士珩刻。 3 8

黄凤池所刻唐诗画谱三种,“取唐人五六七言绝句诗各五十首,绘为

图谱,而以原诗书于左方。” 3 9《新镌七言唐诗画谱》林之盛序:“新安

凤池黄生,夙抱集雅之志,乃诗选唐律,以吟哦之资,字求名笔,以为临

池之助,画则独任冲寰蔡氏。” 4 0《唐诗画谱》的编纂成书包含三个环节:

选诗、书写和绘画。选诗一职由黄凤池自任,绘图交给画家蔡冲寰。蔡冲

寰,字元勋,号汝佐,新安人,是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活跃于江南地区的

著名版画画家。他曾经与刻工刘素明、陈聘洲等人合作,为金陵书坊师俭

堂镌刻《鼎镌陈眉公先生批评西厢记》、《鼎镌陈眉公先生批评幽闺记》、

《鼎镌陈眉公先生批评琵琶记》、《鼎镌陈眉公先生批评玉簪记》、《鼎

镌红拂记》、《鼎镌绣襦记》、《汤海若先生批评西厢记》、《丹桂记》,

与新安刻工黄德宠合作,为杭州书坊夷白堂绘镌《图绘宗彝》。

书写文字内容是《唐诗画谱》编纂过程中参与人员最多的环节,从林

之盛所说的“字求名笔,以为临池之助”可知,黄凤池是有意识延请一些

名人题字。以《七言唐诗画谱》为例,为其作书之人依次署作徐虬、仁和

潘士弘、沈自玉(即沈鼎新,杭州人)、新安俞士仁、姚江胡应宿、虎林

盛可继、徐方来、西林自彦、沈文宪、虎林陈起鳌、士彦甫、虎林释明纲、

虎林陆维谦、钱塘何之元、姚江戴士英、朱炜然、朱杰、新安俞文龙、新

都贺香、汝亨(即黄汝亨,杭州人)、啸竹生、西天目僧宾、虎林王镆、

钱唐老人沈文宪、嘉兴抑之甫(即钱士升)、潭城刘希弟、虎林沈鼎新、

3 8 周芜〈武林版画史叙录〉,《武林插图选集》,页 192。 3 9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十四,页 976。按:《五言》与《七言》两种各五

十幅,《六言》传世本之间略有不同,插图大都在四十余幅,另有未配插图之书

作十余幅。 4 0 林之盛〈唐诗七言画谱叙〉,黄凤池辑《唐诗画谱》(台北:广文书局,

1972),页 408。

106

汪汝谦、慧生汪昙、虎林钱旭、董其昌、王泮、吴兴下昂大儒、虎林燕如

鹏、幻住子、新安余文献、虎林俞之鲸、虎林盛可继、虎林沈鼎新、勾余

胡以宾、自玉新(即沈鼎新)、沈维垣(杭州人)、虎林汪懋学、潭城刘

孝弟、青浦张以诚、金陵焦竑、朱之蕃、嘉兴钱士升、广陵单思恭、虎林

释明纲。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黄凤池延请的“名笔”中有不少是杭州本地人,

从整体上来说知名度一般,这些人即便在当时的杭州地区有些名望,大多

也不足以名传后世。以沈维垣为例,《唐诗画谱》陆续出版的三集中都采

用了其作品。他可能是《唐诗画谱》众多书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在《五

言唐诗画谱》中,沈氏自署为“虎林十二童沈维垣”,在《六言唐诗画谱》

中作“钱唐十三童沈维垣”,《七言唐诗画谱》则署“孟冬书于城南之惺

室中沈维垣”。由此来看,黄凤池找到沈维垣书写《五言唐诗画谱》中两

首作品的时候,沈维垣只是一名十二岁的少年,他可能是在当时以年少善

书闻名地方,因此书作被黄凤池一再采用。有关其人的史料甚为匮乏,一

些明末的杭州出版物显示他在成年以后,在杭州地区仍然具有一定的文名,

参与了一些书籍的编辑活动,例如崇祯二年(1629)刊行的《盛明杂剧》

中,沈维垣与叶体仁共同校阅叶宪祖《夭桃纨扇》,与穆四维 4 1共同校阅

凌濛初《虬髯翁》,天启五年(1625)花斋刊本《春秋繁露》的集诸家批

评文字中,也出现了沈维垣的名字。

沈氏的几幅作品透露出一些有关《唐诗画谱》刊刻出版过程的信息。

《唐诗画谱》的具体刊印年代不详,陈继儒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为

《新镌梅竹兰菊四谱》作序时曾提及“黄君盖尝为《唐诗画谱》三集,海

内争什袭珍之”, 4 2可知出版时间当在万历末。沈津根据哈佛大学塞克勒

美术馆(Harvard Sackler Museum)所藏《五言唐诗画谱》和《梅竹兰菊

四谱》分别钤有“每部定价纹银五钱”推断《黄氏画谱》八种是可意拆零

售卖的。 4 3沈维垣署名内容的变化显示在黄凤池出版的八种画谱中时间较

4 1 按:穆四维也曾为黄凤池《五言唐诗画谱》提供书作。 4 2 陈继儒〈新镌梅竹兰菊四谱小引〉,《唐诗画谱》,页 715。 4 3 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359。

107

早的《唐诗画谱》三种 4 4亦各有先后,大约《五言唐诗画谱》刊行时间最

早,《六言唐诗画谱》在次年,《七言唐诗画谱》最晚。或许正是《五言

唐诗画谱》在出版后立刻风行海内, 4 5才促使黄凤池陆续编纂刊行续集。

黄凤池只是杭州本地的一名书商,他的社交圈与在北京供职于内廷画

院的顾炳自不相同,因此和《顾氏画谱》相比,《唐诗画谱》的书家名望

要低很多,除了董其昌、陈继儒、焦竑等少数人,大多只是在当时的江南

地区具有一些知名度。这样依然可以被标榜为“名笔”,除去林之盛刻意

颂扬的成分,大概也反映了杭州本地文化圈的对所谓名家的认知度。沈维

垣和其他不甚知名的本地书法家频频出现在黄凤池编纂刊印的书籍中,意

味着对以本地及周边地区为最主要行销市场的杭州书坊主而言,汇聚于

《唐诗画谱》中的本地书家作品足以引发读者的购买欲望。在另一方面,

《唐诗画谱》中杭州籍书家只占到一半,还有相当数量的作品出自外地文

人之手,这些人几乎无一例外来自于出版业最集中最发达的江南闽北地区。

黄凤池不能单靠杭州籍文人完成画谱的编纂,他还必须向邻近地区以及寓

居杭州的外地文人 4 6征集作品。黄凤池本人就是移居杭州的新安人, 4 7蔡冲

寰是其同乡,《唐诗画谱》刻于武林,预其役者却来自江南各地,此类现

象在杭州印本并不鲜见。杭州读者对整个江南地区的文人圈都有较高的接

受度,或许他们更熟悉杭州本地文坛,但是在江南地区内部,差异性并不

十分明显,而对于江南地区以外的文人,出版物和读者的关注程度要低得

多。

再以天启五年(1625)花斋刊本《春秋繁露》为例。沈鼎新等人在编

订此书时,于书眉处附刻孙鑛等各家评语,除了少数前朝名家如刘辰翁、

真德秀等,大部分是明中叶以后的文人。在《春秋繁露》收录的近七十个

4 4 除了《梅竹兰菊四谱》有陈继儒万历四十八年序以外,《草木花诗谱》和

《木本花鸟谱》各有汪跃鲤、吴翰臣天启元年序,且根据序文内容可知这两集是

同时编纂完成。 4 5 《唐诗画谱》的“海内争什袭珍之”并非陈继儒夸饰谀颂之辞,此书一经刊

行,即出现众多翻刻本,并流传至日本,于宽文十二年( 1672)、宝永七年

(1710)一再复刻。 4 6 例如汪汝谦,原籍歙县,后移居钱塘。 4 7 吴翰臣〈新镌花鸟谱序〉:“凤池黄君,少游虎林,纵览名山,得觇三吴风

致。”《唐诗画谱》,页 511。

108

明代文人中,有三分之二来自江南地区。其余二十几个来自全国其他地区

的文人,无一例外都是非常知名的人物,其中就包括了前后七子中的李梦

阳、李攀龙、梁有誉、宗臣、吴国伦、谢榛以及袁宏道、杨慎、汤显祖、

李贽、李廷机等人。《春秋繁露》中出现的江南籍评点家固然也不乏王世

贞、徐中行、唐顺之等名家,更多的则是在文学史中地位不那么重要的人

物,例如凌约言,乌程人,嘉靖十九年(1540)举人,他是著名出版家、

“二刻”编者凌濛初的祖父。还有一些人甚至已经很难在史料中找到更多

信息,例如《春秋繁露》的三个编者沈鼎新、朱养纯和朱养和,以及在

《唐诗画谱》中我们已经提到过的沈维垣。

如果说黄凤池直接向书家征集书法作品会受到其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

沈鼎新等人在编辑《春秋繁露》时,只要从现有文本中摘取合适的评点文

字即可,并不会受到太多地域的限制,那么他们偏重于收集江南文人评点

的做法,可以看作是出版者对评点家们所拥有的商业号召力考量权衡之后

的选择。 4 8要吸引杭州读者,主要依靠的是江南文人,江南地区以外的文

人中只有那些非常具有声望的,才有可能被接受。而在那些同为江南籍的

文人中,是否又是杭州本地人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实际上几位编者在

他们本人之外,只选取了田汝成、虞淳熙、钱士鳌和沈维垣四个杭州人的

评点,在数量和知名度方面看不出和其他江南文人有明显区别。

征集文稿的另一种方式是刊登征文启事,在广大未曾谋面的读者中寻

找潜在的供稿人。杭州书商陆云龙就曾经多次在自己出版的书籍中登载启

事,为自己接下来计划编纂出版的书籍征集稿件。在崇祯六年(1633)刊

本《皇明十六名家小品》所附的征文启事中,陆云龙开列征稿范围和投稿

方式如下:

一刊《行笈二集》,征名公制诰奏疏诗文词启小札;一刊《广舆

续集》,征各省直昭代名宦人物;一刊《续西湖志》,征游客咏题、

嘉隆后杭郡名宦人物;一刊《明文归》,征名公逸士方外闺秀散逸诗

文;一刊《皇明百家诗文选》,征名公逸士方外闺秀成集者;一刊

4 8 花斋刊本《春秋繁露》虽然是以家刻本的形式出现,实际上在刊刻之初即有

商业出版的计划,见本章第二节。

109

《行笈别集》,征名公新剧骚人时曲;一刊《型世言二集》,征海内

异闻。见惠瑶章,在杭付花市陆雨侯家中;在金陵付承恩寺中林季芳、

汪复初寓。 4 9

陆云龙自己的寓所位于杭州书坊云集的花市,自然是为了方便经营出

版事业。他不仅在杭州本地征集文稿,又将南京作为另一个征集地点。陆

云龙的出版活动一直在杭州进行,协助其编辑书籍的也主要是陆氏家族成

员和陆云龙的杭州籍友人, 5 0但是陆云龙在征集他所需要的稿件时,并没

有局限于杭州一地,而是面向了整个江南地区。他在南京的委托人是他的

同行,林、汪二人所住的承恩寺在南京书坊集中地三山街附近,汪复初曾

经和杭州书坊辉山堂合作,在崇禎十七年(1644)出版过一部杭州人鲁重

民编纂的三十二卷本《经史子集合纂类语》。

在参与编辑杭州版书籍的文人学者以及杭州的书商中间,有很多人来

自周边地区。通常情况下官修政书、方志等书籍是由地方官员独立撰写或

者与地方文人合作完成,我们在(嘉靖)《浙江通志》的成书过程中却也

看到因为主编薛应旂的关系,此书不仅被转移至南京编纂,更有不少常州

籍生员参与到这一邻省的地方志纂修工作中。家刻和坊刻本中杭州以外的

江南地区文人参与选编、校阅的情况更为普遍,来自徽州、南京、苏州和

建阳的书商与文人在杭州地区的出版活动中十分活跃。这显示出江南文化

圈的整体性,无论是住在南京、杭州还是苏州的文人,对邻近地区的文化

出版事业都不会觉得陌生,与外地文人交流和跨地区的合作编纂书籍,变

得十分寻常。江南闽北地区几个出版中心关系密切,明代杭州的出版活动

中,尤其是中后期,出现过许多外地刻工、画家和书坊主的身影。

杭州刊本在选择文稿的时候,同样表现出重视江南地区文人作品的倾

向。杭州刊本的出版者和读者们更熟悉和接受江南文人,他们的作品必然

得到较多关注;江南文人借助本地区发达的刻书业所提供的出版传播机会,

也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提升知名度。陆云龙在选编《皇明十六名家小品》

4 9 转引自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526。 5 0 井玉贵《陆人龙、陆云龙小说创作研究》,页 21-22。

110

时说“九州殊域,九山殊骨,九水殊润,九土殊俗,人以境殊,文以人

殊”,自然环境造就了各地不同的文风,“匡庐秀出,危峄险瀑之粹,乃

有若士(汤显祖);终南奇博,云林雾巘之异,乃诞太清(文翔凤);闽

江汪洋,流天倒日之精,是出能始(曹学佺)。”然而他选择小品文时仍

然将重心放在江浙一带,人数最多的是浙江(共五人,宁波一、绍兴二、

杭州二)。然后是他极力称颂的“人文薮宅”苏州,一府之内就选出了四

家,不仅如此,他还特别提到了另几位没有入选的作家,称“披其只字,

如获拱璧”。在江浙以外,陆云龙最看重的是湖广籍文人,“维楚有才”,

于是他选了袁宏道等四家。接下来的江西、陕西和福建各只有一人入选。

至于其他地区,陆云龙则说“独恨家俭,而目亦因之,不能大括燕赵邹鲁

洛蜀滇粤诸奇”。 5 1连他这样一个颇有学问的出版商,都不熟悉北方和西

南文坛,普通杭州读者对江南以外文人的关注度也可见一斑。对于入选的

两位杭州作家,陆云龙虽然强调这是我们杭州(吾武林)的文人,却没有

表现出特别的兴趣,远不如他在几个苏州人身上花费的笔墨多,可见杭州

人所认同的是一个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文化圈。

我们在谈到整个江南地区对杭州出版业的影响时,把江南地区定义为

苏州等八府可能并不如加入宁绍等地的较广义范畴更为合适。因为在特指

八个府的“江南”地理范畴内,杭州府处于“江南”的边缘地带。这样的

地理位置决定了钱塘江东岸的宁绍地区与杭州府在人员和文化层面的交流

往来不容忽视。“江南”一词本身的政区界限不甚明确,明清时期的人在

使用这个概念时往往较为随意,现在的研究者们也都各取所需。5 2因此我

们在这里仅将其作为一个笼统宽泛的概念,大致指的就是以杭州、南京、

苏州(由于出版业的独特分布格局,有时候还需要加上徽州和闽北的建阳)

这几个刻书业发达的城市为中心所辐射到苏、松、常、杭、嘉、湖、宁、

绍等地区。杭州刊本的编辑人员和文稿几乎全都来源于此。

第二节 从官府到书坊:刻书机构的选择

5 1 陆云龙〈选十六名家小品序〉,《皇明十六名家小品》,页 149-153。 5 2 “江南”概念的界定以及学者不同的理解,可以参见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

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页 1-10。

111

当我们按照惯例将书籍分为官刻、家刻和坊刻三大系统进行论述的时

候,往往会强调三者的区别:官刻和家刻虽然也会进入流通领域,但是与

视营利为根本目的的坊刻不同,官刻书籍多承担宣传教化之目的;家刻本

重学术名声,校勘精审,往往代表更高的学术价值和刊印质量;而坊刻则

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般而言在名声上不及前两类。 5 3

不同刻书机构在刻书种类和品质方面有各自的倾向,这并不是说刻书

机构分别属于官府、私人或者书坊,就必须刊印特定种类和质量的书籍。

实际上他们在刻书过程中只要愿意,就可以出版同样种类和质量的书籍。

不同性质的刻书机构可以雇用掌握相同技术的印刷工匠,根据自己的需要

选用各种品质的原材料,决定书籍的版式、插图以及装帧风格。更重要的

是,政府并没有对官方和民间的书籍印刷设太多的限制,无论什么身份的

出版人,基本上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刊印书籍。明代没有书籍审查制度,

出版人无需经过官方核准才能将书籍付梓。 5 4法律中明令不许传播的书籍

只有与向来禁止私习的天文占星之术相关的“天文图谶”和传播邪教异说

有引导人民犯上作乱之嫌的“妖书”,以及一个表述起来含含糊糊的“应

禁之书”,总体上来说限制极少。 5 5成化年间书坊刊印《大明律》,附有

《会定见行律》一百零八条,南直隶巡抚王恕认为会定律不知所起,轻重

5 3 黄镇伟《坊刻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页 4。 5 4 按:诞生印刷术的隋唐时代并无书籍审查制度,一直到北宋年间,由于担心

书籍流入契丹危害国家安全,朝廷接受翰林学士苏辙的建议,规定作者或书坊在

刊刻书籍之前,必须送样本至官府核准,方可镂版。这条法令主要目的是禁止出

版涉及时政得失、边事军机的书籍,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收效如何,史无明文。但

是这标志着一种书籍审查制度的建立,并为南宋所沿袭。见陈学霖〈宋代书禁与

边防之关系〉,《宋史论集》(台北:大东图书公司,1993),页 185-189。

元代规定私人著述在事先经各路呈请核准后,可以在各路有钱粮学校赡学田款内

开支。这一做法被后人认为是元政府对书籍刊印的一种管理方式,明人陆容就说

“元人刻书,必经中书省看过下有司,乃须刻印”。也有研究者认为这道手续只

适用于申请官款刻私人书籍者,私人以及书坊刻书无需经过政府的预先审查,因

此不能将其等同于事先审查制度。见陆容《菽园杂记》卷十,页 129;田建平

《元代出版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页 2。到明代以后,这种

事前审查的做法被完全废止,代之以事后追究责任的政策。 5 5 陈正宏、谈蓓芳《中国禁书简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页 185。Timothy Brook, The Chinese State in Ming Society , pp. 115-116.

112

失伦,不可行于天下,要求毁版焚书。 5 6律法这种重要的书籍都可以由书

坊自由刊印,而且任意增添内容,明代政府对书籍刊印管理之松可见一斑。

焚会定书和明代其他许多禁书事件一样,都只处理了发现问题的出版物就

算完结,没有进一步在制度上采取什么措施预防同样问题再次出现;或者

偶有措施提出, 5 7也未必能获得长期的贯彻执行。更有如李贽在他的著作

被禁以后,反而成为极受欢迎的作家,书坊为了迎合市场需要,纷纷刊印

他的书,其间不乏托名之作,以致很多流传至今的李贽著作真伪难辨。 5 8

将书籍划分为官刻、家刻和坊刻,是后来的目录版本学家们为了便于

研究才加以强调的一种分类方法。 5 9对于明代那些想刻书的人来说,他们

既可以自己出资招募工匠,也可以交给书坊,如果有条件,甚至可以由官

府代劳。明代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参与书籍刊印,一个时间段是明代初

年,当时的中央政府刊印了大量书籍;另一个时间段是在明代中后期,随

着印刷技术在各地的普及,很多地方政府也参与其中。地方政府刻书主要

集中在嘉靖、万历之间,这一时期的文人,尤其是身为政府官员,或者与

官员有交往的,往往会凭借这种社会关系动用官府资源为自己刻书。万历

以后书坊迅速兴起,文人与书商合作出版书籍渐渐成为常见的现象。

一、嘉靖时期

嘉靖时期是明代出版业中兴的开始,无论在官府还是民间,书籍的刊

刻数量都有明显提高。田汝成是这一时期利用官方资源为自己刻书的文人

之一,他大约出生于弘治十六年(1503),卒于嘉靖末,6 0字叔禾,杭州

5 6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卷九三,页 651。姚之骃

《元明事类钞》卷七作宣德间事,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884 册,页

102-103。 5 7 嘉靖十一年福建提刑按察司曾发出牒文,要求建宁书坊按照“钦定官本”依

样雕刻四书五经,见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页 8a-9a。 5 8 陈正宏、谈蓓芳《中国禁书简史》,页 159-160。 5 9 按:官刻、坊刻等名称沿用已久,但是有意识的将古籍按照出版机构性质分

类研究始于叶德辉《书林清话》。 6 0 田汝成的生卒年或作 1503-1557,如周峰作田氏小传即采用此种说法,见

《元明清名城杭州》,第 532 页。或以为不详,如沈津作田汝成小传,不记生

卒年,见《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708-709。正史

和方志中没有记录其生卒年,暂时也没有找到墓志铭等其他材料, 1503-1557

113

府钱塘县人,嘉靖五年(1526)成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后任职广东、

贵州、广西等省,官至福建提学副使。田汝成著述颇丰,史称其“博学工

古文,尤善叙述。历官西南,谙晓先朝遗事,撰《炎徼纪闻》。归田后盘

桓湖山,穷浙西诸名胜,撰《西湖游览志》,并见称于时。他所论著甚多,

时推其博洽。” 6 1《四库全书总目》著录田氏著作有《炎徼纪闻》四卷、

《西湖游览志》二十四卷《志余》二十六卷、《辽记》一卷、《田叔禾集》

十二卷、《武夷游咏》一卷, 6 2均有传本存世,此外尚存《四库全书总目》

未著录之《西湖游咏》一卷。然而这些并不是田汝成著书的全部,田艺蘅

在嘉靖四十二年(1563)整理过这样一份记录:

已刻杂集

《藥洲先生文集》凡六卷,嘉靖十三年公为广东提学佥事时刻。

《藥洲先生诗集》凡六卷。

《学约》三章,广东刻。

《诗约》凡九章,广东刻。

《讲章》凡二卷,广东刻。已上板俱存藥洲崇正书院。《讲章》

福建时又入《学政集》。

《断藤峡纪》一卷,公为广西左参议时刻。公分守左江道,以平

断藤峡功奏闻,有旨褒美,赏公白金五十两、纻丝四表里,升官一级

云。

《西湖游咏》一卷,嘉靖十七年公与黄勉之作,板存积善毓庆堂。

《学政集》:《讲义》二卷、《策问》二卷,嘉靖十九年公为福

建提学副使时刻。

之说亦不知所据,我们只能根据史料做一些推测:田汝成曾记叙自己少年时期

“步武不出闾里之间,闻见不越简编之事。迨乎弱冠,滥厕乡书,伯仲计偕,观

光上国”(田汝成〈桂林行〉,《田叔禾小集》卷八,页 1a),他于 1526 年考

取进士时大约二十多岁,其子田艺蘅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编辑《田叔禾小

集》时,田汝成尚在,且蒋灼序称其“年始逾六旬”。由此 1503 为其生年或不

谬,卒年当在 1563 年之后。 6 1 《明史》卷二八七,页 1997。 6 2 《四库全书总目》又收录《龙凭纪略》、《行边纪闻》两种,均与《炎徼纪

闻》有关,一系摘出别行之本,一系初稿本,见《四库全书总目》卷五三,页

481-482。

114

《征南碑》一卷,福建刻。

《立后论》二卷,福建刻。

《南游赋》一卷,福建刻。

《厘正丁祭礼乐彝典》一卷,福建刻。已上板俱存养正书院。

《武夷游咏》一卷,嘉靖二十年公与蔡子木作,板存武夷山豫阳

讲宇。

《西湖游览志》凡五十卷,嘉靖二十年刻,板存杭州府。

《炎徼纪闻》凡四卷,其一惠安曾公英遇刻,板存鄞县;其一黄

州周公元服刻,板存余杭县;其一福清陈公邦宪刻,板存布政使司;

又并入《皇明经济文录》。

《大观堂策目》二卷,积善毓庆堂刻。

未刻杂集

《杨园集》凡三十五卷:疏一卷、议一卷、序三卷、记二卷、书

二卷、论一卷、说一卷、颂一卷、赞一卷、经义一卷、题跋一卷、传

二卷、墓志四卷、行状一卷、祭文一卷、赋一卷、五言古诗一卷、七

言古诗一卷、五言律诗二卷、五言排律一卷、七言律诗一卷、五言绝

句二卷、七言绝句二卷。

《藥洲九略》九卷不全。

《九边志》九卷不全。

《唐诗人苑》二十卷不全。6 3

这里包含了田汝成全部已刻和未刻著作的书名卷数、已刻著作的刊印时间、

地点以及板片存放地,可以让我们一窥嘉靖时期做过官员的文人如何刻书。

田汝成在任职地方官员期间所写成的书,基本上都交由官府刊印。最

早一批付梓的著作包括《藥洲先生文集》六卷、《藥洲先生诗集》六卷、

《学约》三章、《试约》九章和《讲章》二卷,刊刻地点在广东,时间是

嘉靖十三年(1534)。这时田汝成正出任广东按察司佥事,田汝成为自己

6 3 田艺蘅〈家大夫集小引〉,《田叔禾小集》引目,页 3b-5a。

115

的诗文集冠以“藥洲”之名当源于此。藥洲在广州府城内,相传南汉时有

道士在此炼药,宋嘉定初经略陈岘更名西洲,建堂于其中,明洪武以其旧

址为按察分司。明清两代,藥洲都是提学道、提督学政公署所在地和提学

史、学政的居住地,与田汝成同时代的王慎中(1509-1559)曾在文章中

提到“藥洲之馆,督学宪臣所居在焉”。 6 4田汝成的这批书刻成后,书板

存于藥洲崇正书院。《学约》、《试约》和《讲章》三种从名称推测,是

田汝成作为提学佥事,为组织和管理地方官学教学考试活动撰写的相关文

字。诗文集是田汝成的个人文学创作,《学约》三种是其履行行政职务时

的副产品,公私两种性质的著作在刊刻时并没有被区别对待,可能都是由

广东按察司支付费用,因此书板才会留在崇正书院。藥洲崇正书院乃明正

德二年(1507)提学副使林廷玉所建, 6 5是一间由地方官府设立的书院,

在明代中叶尤其是嘉靖年间刊刻过《汉书》、《后汉书》等不少书籍。因

此《藥洲先生文集》等书或许不仅仅是书版存于此,就连具体刊刻工作也

是在这间书院中完成。

嘉靖十七年(1538),田汝成迁广西布政司左参议,分守右江,时

“龙州土酋赵楷、凭祥州土酋李寰,皆弑主自立。与副使翁万达密讨诛之。

努滩贼侯公丁为乱,断藤峡群贼与相应,汝成复偕万达设策诱擒公丁,而

进兵讨峡贼,大破之。又与万达建〈善后七事〉,一方遂靖,有银币之赐,

迁福建提学副使”。 6 6田汝成记其事,作《断藤峡记》一卷刻于广西任上。

嘉靖十九年(1540)前后田汝成在福建提学副使任上刻了《学政集》、

《征南碑》、《立后论》、《南游赋》和《厘正丁祭礼乐彝典》五种,板

存养正书院。福州养正书院建于嘉靖七年(1528), 6 7应当也是一间官方

设立的书院。

6 4 王慎中〈寿蔡太夫人序〉,《遵严先生文集》卷二十,页 817,收入《北京

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 109 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6 5 《中国书院辞典》作正统二年(1437)。据(雍正)《广东通志》,林廷玉

字粹夫,侯官人,占籍平凉,成化进士,正德元年出任广东提学副使。故藥洲崇

正书院设立时间,当以正德二年为是。见《中国书院辞典》,页 887;郝玉麟、

鲁曾煜等纂(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十,页 31b-32a,清雍正九年刊本。 6 6 《明史》卷二八七,页 1997。 6 7 见《中国书院辞典》,页 800。

116

一直以来各级官府和官办书院都在进行书籍刊印活动,这意味着这些

机构可以提供现成的刻书所需资源,例如资金、纸张、 6 8抄写书吏、工匠

以及贮存书板的场所。而这些资源应该被用来刻什么书,却完全没有限制,

全凭官员的个人喜好。身为地方官员的田汝成在自己需要刻书时,利用手

边现成的条件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田汝成在广东和福建所刻书都已不

存,因为是官刻本,官府对雕成的板片拥有所有权,所以书板存放在两间

书院里。我们不知道这些书在刊印过程中,学政公署与官办书院各自具体

负责什么事务,但是可以肯定它们之间存在合作关系。

前面提到,田汝成利用官府资源为自己所刻之书中既有与其职务相关

的,也有纯粹的私人著作。不仅如此,他还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为他人刻

书。嘉靖十八年(1539)年末,田汝成自广西入京觐贺,少师夏言以自己

的奏议文稿付之,属令校阅,至二十年(1541)辑成《桂洲奏议》二十卷,

这部书的刊刻地点也是在福建。 6 9田汝成的近十年外官生涯基本上在边远

的南方渡过,辗转广东、贵州、广西、福建四省,刻书则集中在广东、福

建两地。一个原因固然是田汝成在广东和福建分别担任提学佥事和提学副

史,掌管一省文教,有撰写刊布策问讲义、学约试规的需要。 7 0同时也以

应该看到,较之贵州等地,福建、广东两省文风发达、刻书更为便利。尤

其是福建地区,自宋元以来就是最为重要的造纸和印刷业中心之一,除了

世人皆知的建阳刻本,福州、泉州等地也一直有兴盛的刻书业。因此田汝

成不仅在福建印讲章、政论和典制,在整理完夏言的《桂洲奏议》后,也

没有将书稿带回同样是刻书业中心的杭州,而是直接在福建刊印。

田汝成结束官员生活回到家乡杭州以后,身份发生改变,已经不能再

直接使用官府的资源,理应只能依靠自己的财力刻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田汝成在家乡完成了最为人知的著作《西湖游览志》和《炎徼纪闻》,这

6 8 除了使用一般的印书用纸,还有一些官刻本是由废旧的公文纸刊印而成,称

为公文纸印本。 6 9 田汝成〈少师夏公奏议序〉并田艺蘅注,《田叔禾小集》卷一,页 12b-15a。 7 0 田艺蘅曾说:“家大夫两督学政,首以正文体为务,敦实学为教„„所有兴

革条约,布诸《学政集》者,至明且悉也。”见田艺蘅〈非文事〉,《留青日札》

卷三十七,页 1170。按:田艺蘅述“家大夫两督学政”,指广东、福建两处,

则田汝成在贵州任佥事时,并未充任提学佥事。

117

两部书依然以官刻本的面貌问世,只是刊印地点由过去田汝成的任职处所

换成了浙江省内。《西湖游览志》初刻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 7 1由杭

州府刊印出版。《炎徼纪闻》记西南先朝遗事,《四库全书总目》称“汝

成于边地情形,得诸身历。是书据所见闻而记之,固与讲学迂儒贸贸而谈

兵事者迥乎殊”, 7 2此书在嘉靖四十二年(1563)之前凡三刻:一为鄞县

知县曾承芳(字英遇)刻,板藏鄞县;一为余杭知县周之冕(字元服)刻,

板藏余杭县;一为浙江布政使陈仕贤刻,板藏布政司。 7 3据田艺蘅为周本

所撰序,曾本早于周本。 7 4田序收录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刻《香宇初

集》,曾、周二人的知县任期均为嘉靖二十九年( 1550)至三十四年

(1555), 7 5则鄞县与余杭两板在嘉靖二十九至三十二年间成,布政司板

稍迟,刻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

田汝成致仕后,作为曾经的在朝官员和地方上的大族士绅, 7 6与杭州

地方官员始终交往密切。地方官府刊印本地文人著作,必须有一定的去取

标准,《西湖游览志》有“郡史” 7 7之目,《炎徼纪闻》“有关于政纪” 7 8,

因此两书得以官板印行。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田汝成致仕官员的身份

以及与地方官员的交游,也是地方官员能够看到他的著作并且决定出版的

重要条件。和一般的地方文人相比,担任过政府官员或者与地方官府有一

定来往的文人,更知道怎么利用官方资源为自己刻书。

田汝成的社会关系中也少不了一些师生同僚之类的人物,官员之间因

上下级或门生座主关系而代为刊印诗文著作,在当时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7 1 按:田艺蘅〈家大夫小集引〉误作嘉靖二十年。 7 2 《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九,页 439。 7 3 按:田艺蘅说布政司所刻《炎徼纪闻》曾并入《皇明经济文录》,此书由万

表所辑,杭州同知曲入绳、浙江布政使游居敬刻于嘉靖三十三年,是将《炎徼纪

闻》内容打散分编入各卷,与布政司嘉靖三十七年刻《炎徼纪闻》并非同一版。 7 4 田艺蘅〈刻炎徼纪闻叙〉,《香宇初集》,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1354 册,

页 40。 7 5 曾承芳见钱维乔、钱大昕纂(乾隆)《鄞县志》卷八,收入《续修四库全书》

第 706 册,页 168。周之冕见(乾隆)《杭州府志》卷六五,页 606。 7 6 田氏在当时为钱塘大族,田艺蘅在写给表兄徐文卿(余杭人)的信中曾提及

当地谚云:“世豪余钱,惟徐与田;世契钱余,惟田与徐。”见田艺蘅〈与表兄

徐文卿书〉,《香宇续集》卷十,页 123。 7 7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叙〉,《西湖游览志》页 307。 7 8 田汝成《炎徼纪闻》序,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 120 册,页 175。

118

田汝成为夏言刻《桂洲奏议》是因为田汝成曾在礼部供职,时任礼部尚书

的夏言是其上司。 7 9另一个例子是夏言的《桂洲诗集》二十四卷和《赐闲

堂稿》十卷,嘉靖二十四年(1545)由田汝成校阅编次,次年监察御史曹

忭、杨九泽授杭州府通判罗尚䌹监刻,田汝成和曹忭都曾是夏言的属员,

杨九泽为其门生。田汝成为自己的上司刻书,同样也有学生故吏为自己刻

书。刻《炎徼纪闻》第一版的鄞县知县曾承芳是福建惠安人,嘉靖二十六

年(1547)进士。鄞县与钱塘虽然同在浙江,却一属浙东一属浙西,曾承

芳为田汝成刻书,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田汝成曾任福建学政,两人有师生

之谊。 8 0

田汝成自己偶尔也会刻一些书,并不完全仰仗官府。他有两种著作板

片存放地点名积善毓庆堂,根据一首题为〈孔学使过积善毓庆堂赏牡丹〉

8 1的诗可以推知这是田氏家塾堂名。其中一种是一卷本《西湖游咏》,这

是田汝成与黄省曾偕游西湖之作,刻于嘉靖十七年(1538),具体时间大

约在田汝成年初自京师南还至七月赴任广西之间。《西湖游咏》是田氏家

刻本,也是田汝成第一部刻于杭州的著作。另一种是《大观堂策目》二卷,

具体时间不详,当在田氏退居杭州以后。嘉靖二十年(1541)四月,田汝

成校士崇安,逢蔡汝楠以刑部员外郎告归,省父于延平,二人同游武夷九

曲溪,各成五言古诗十首,田汝成将其编为《武夷游咏》一卷付梓,板存

武夷豫阳讲宇。田汝成自号豫阳,豫阳讲宇或是其建立的读书讲学之所。

田汝成也曾经计划在家塾中刊印几部重要的典籍,他的文集中收录有

与之相关的〈重刻文选序〉和〈路史序〉两篇文章。在〈重刻文选序〉中

田汝成说“尝得宋善本,将重锓之于家塾,因命蘅儿严加校雠”, 8 2〈路

史序〉中说“倾岁得是书于晋江杨士中所,而缺其前纪二卷。予购完之,

7 9 “钱塘田子汝成„„公(按:指夏言)在南宫时故吏也,文学受知于公。”

见曹忭〈桂洲诗集序〉,夏言《桂洲诗集》,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1339 册,

页 169。 8 0 田汝成有诗题为〈南海李给事孺徵、晋江张进士庄甫、惠安曾进士英遇同日

过访 ,时漳浦王进士于行令仁和,四君皆门生,话旧小集〉,见《田叔禾小集》

卷十一,页 21b。 8 1 《田叔禾小集》卷十二,页 13b。孔学使即孔天胤,字汝阳,号文谷子,曾

任浙江学政。 8 2 田汝成〈重刻文选序〉,《田叔禾小集》卷一,页 2b。

119

艺蘅请家塾重锓焉,予因以属之”。 8 3这两部书的情况很相似,都是田汝

成得到“善本”、“全本”,计划翻刻。这两部书田汝成最终都没能刻成,

却被我们在另一位杭州私人刻书家洪楩的刻书名单中找到。洪楩与田汝成

熟识,洪刻《六臣注文选》、《夷坚志》由田汝成作序,其中《六臣注文

选》序与《田叔禾小集》所收《重刻文选序》是同一篇文章,只有叙刊刻

缘由部分稍加改动,变成“钱塘洪子美君,得宋本而锓之,校雠精致,逾

于他刻”。或许令两人萌生翻刻念头的,正是相同的底本。 8 4

嘉靖时文人需要刻书时,或由自己以及亲友刊印;或交给官府(有时

也会被叙述为是由一位或者几位官员“捐俸”助梓)。在书坊还没有吸引

大批文人参与合作的时候,家刻和官刻是文人刻书的主要途径。对田汝成

而言,即使自己有能力刊印书籍,也会更倾向于让官府为自己刻书。他在

《西湖游览志》的自序中说自己的书稿完成以后,浙江学政孔天胤和巡盐

御史曹忭先后欲为之锓传而皆以忧去,后来曹忭的后任鄢懋卿访及此书,

对杭州知府严宽说“是诚郡史,可以传矣”,于是严宽找来属员监刻,终

于未及四旬而版成。 8 5虽然中间过程有些曲折,田汝成却似乎自始至终没

有动过自己刊印的念头,而是一直在等地方官员出面。如果说《西湖游览

志》前后五十卷篇幅较大,刊刻不易,只有四卷的《炎徼纪闻》依然是依

靠官府才得以出版。田艺蘅在叙述余杭知县周之冕为其父刻《炎徼纪闻》

时,还说田汝成有“《安南志》十卷、《九边志》九卷,旋亦脱稿矣。所

恨力绵不克种种入梓耳,安得志于用世如元服者,而得以广其传也”, 8 6似

乎是希望《安南志》、《九边志》今后也能够刊布流传,但是自己家却没

有能力付梓。田汝成还不至于不能负担刊刻区区几卷书的费用,他为官十

多年,退居林下优游湖山二十余载,其间为自己的上司、朋友刻过书,也

曾有意翻刻数十卷之多的《文选》和《路史》。也许真正的原因在于田汝

8 3 田汝成〈路史序〉,《田叔禾小集》卷一,页 5a。 8 4 范志新推测田汝成《重刻文选序》原是为洪楩所作,其后“宋本”(实为元

大德间刻本)为田氏所得,或不惬于洪刻,遂有重刻之念。见范志新〈田汝成

〈重刻文选序〉有三种结尾〉,《文学遗产》2000 年第 4 期,页 42。按:洪楩

《六臣注文选》刻于嘉靖二十八年,而《田叔禾小集》本《重刻文选序》不署时

间,两序之前后待考。 8 5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叙〉,《西湖游览志》页 307。 8 6 田艺蘅《刻炎徼纪闻序》,《香宇初集》卷二,页 40。

120

成认为像《西湖游览志》、《炎徼纪闻》、《九边志》这类著作,应该得

到官方认可并付诸梨枣,才能体现其中所蕴含的经世致用的价值。

当文人没有足够的声望和人际关系找到官府代为刻书时,就只能通过

家刻的途径出版。具体到是自己刊印自己的文集,还是由亲友来做这件事,

其间也有细微差别。田汝成回到杭州以后,已经不能像他在广东时那样官

刻个人诗文集,便只任由他人传抄文稿,并不打算自己印行。因此田艺蘅

在刊印《田叔禾小集》时要强调自己是“私抄”,是由于登门钞录者接踵

而至,使其“每苦于校雠,因请梓而行之者再四,家君顾谦让未皇许也,

退而私自缮写”。 8 7个中缘由是否真如田艺蘅所言暂且不细论,这段叙述

至少这告诉我们,在当时人看来,他人为之传刻文集,较之自己刊印,更

能体现文章的价值和作者的声誉。田氏父子都极少刊印自己的著作,田汝

成刻过黄省曾、蔡汝楠与之唱和的诗文,自己的文集则由其子田艺蘅付梓;

田艺蘅的文集也是交给亲友刊刻的,例如《香宇初集》为社友蒋灼所刻,

《留青日札》的刊刻者是他的女婿徐懋升。

在明代杭州府的官刻本中,我们也能看到不少官员刊印个人著作的例

子,例如总督都御史胡宗宪所编的《皇明经济录》、《筹海图编》、《督

抚奏议》,巡抚都御史徐栻所编《大学衍义补纂要》和《余庆录》,巡抚

都御史谷中虚撰写的《矿防考》、《海防考》、《水兵律令》等。诚然这

些书大部分是与官员职责相关的著作,较少像田汝成《藥洲先生文集》、

《藥洲先生诗集》那样纯粹的个人文学作品,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认为田

汝成一定是一个特殊的个案。因为田汝成在广东和福建所刻书也都已经失

传了,只是因为有了田艺蘅的记录,才使我们很偶然地了解到他曾经的真

实刻书活动。

二、万历时期

私人开设书坊印售书籍我们并不陌生,书坊的诞生大约不会比雕版印

刷术的发明晚太多,文献资料和实物均显示九世纪下半叶民间书坊(尤其

在四川地区)已经为数不少,宋元两代商业出版更是日趋繁荣。民间印刷

8 7 田艺蘅〈家大夫小集引〉,《田叔禾小集》引目,页 12a-12b。

121

业经历过明代中前期的萧条以后,于嘉靖年间迎来复兴,而书坊的大规模

出现则要到万历以后。于是这时期的文人除了官府和私家刻书,还可以将

自己的著作送到书坊刊印。在我们下面要看到的例子中,选择书坊刻书的

文人和承担出版工作的书坊分别是居住在南京的著名学者焦竑与两百多公

里以外的杭州书坊曼山馆。

焦竑(1540-1620),字弱侯,又字从吾,号漪园、澹园,祖籍山东

日照,南京旗手卫人。万历十七年(1589)举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

万历二十七年(1599)辞官归南京后,专注于著书讲学二十年。焦竑一生

著述甚多,其名下撰著、评点、编选书籍五六十种, 8 8同时他也积极从事

书籍收藏、传抄和刊印工作,因而与南京及周边地区文人、书商交往密切。

焦竑的著作有一部分是友人代为刊印。例如《焦氏类林》在万历十五

年(1587)前后由李登、王元贞二人分别刻过一版;《澹园集》刻于万历

三十四年(1606),是巡按御史黄吉士属和州知州谢嵩所刊; 8 9同年谢与

栋为其刻《焦氏笔乘》;万历三十九年(1611)整饬徽宁等道兵备副使金

励命属员朱汝鳌刻《澹园续集》于当涂。 9 0

从这几本书的刊印出版来看,焦竑的情形同几十年前的田汝成颇为相

似,他既是学者,又是官员,虽然不像田汝成自己直接在官府里刻书,也

有一些同僚、友人以及门生为其效力。刻《澹园集》的黄吉士,字叔相,

号云蛟,内黄人。他是焦竑的同年,万历三十三年(1605)巡按淮扬,任

职期间“筑城修学,建文昌阁、尊经阁,构基运书院不一„„更以其余刻

史、集、理学诸书数百卷,公于海内”,9 1其中应该就包括焦竑的《澹园

集》,实际负责此书刊刻的谢嵩也与焦竑有交往。 9 2黄吉士和金励是动用

官帑和征调下属官员为焦竑刊印个人文集,而李登、谢与栋等人所刻诸书

8 8 见李焯然《焦竑著述考》(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学术论文第 41 种,

1986)。 8 9 焦竑《焦氏澹园集》许吴儒识语,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1346 册,页 12。 9 0 焦竑《焦氏澹园续集》徐光启序,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1346 册,页

532-533。 9 1 焦竑〈明故中宪大夫顺天府府丞云蛟黄公墓志铭〉,焦竑撰,李剑雄整理

《澹园集》(北京:中华书局,1999)续集卷十三,页 1023。 9 2 焦竑有〈赠奉政大夫和州知州谢公暨原配黄宜人墓表〉一道,是为谢嵩父母

所作,文中自称“其友焦子”,见《澹园集》续集卷十二,页 978。

122

则属于家刻本。李登字士龙,上元人,他是焦竑的友人,也是较早为其刻

书的人之一。谢与栋字吉甫,高安人,焦竑门生。另有南京人王元贞,也

曾多次为焦竑刻书。王元贞在万历年间刻书颇多,除了为焦竑刻《焦氏类

林》、 9 3《老子翼》、《庄子翼》,还刻过大部头的《艺文类聚》等书。

和田汝成不同的是,为焦竑刻书的不仅有他的友人门生,还出现了一

些职业书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钱塘籍书坊主徐象橒。徐象橒字孟雅,其

人事迹我们现在所知甚少,只有姚文蔚曾经提及徐象橒为其亡友徐三雅之

子,因家贫弃儒为商、鬻书为业。 9 4徐象橒经营的书坊名为曼山馆。曼山

馆刊本至今尚能见者有《国史经籍志》六卷、《国朝献征录》一百二十卷、

《玉堂丛语》八卷、《唐荆川先生纂辑武编》十二卷、《古诗选》九种三

十三卷附《均薻》四卷、 9 5《苏长公二妙集》二十二卷、 9 6《钜文》十二卷

和《春秋愍渡》 9 7十五卷。在这八种书中,有六种都与焦竑有关:《国史

经籍志》、《国朝献征录》和《玉堂丛语》以及《古诗选九种》中《五言

律细》、《七言律细》两种为焦竑撰写或编选;《苏长公二妙集》和《古

诗选九种》经焦竑批点;《唐荆川先生纂辑武编》由焦竑收藏,后交予徐

象橒刊印。

焦竑之所以会选择曼山馆为自己刊印书籍,按照姚文蔚的解释,是因

为徐象橒本为儒生,经营刻书业,往来皆士人,“焦先生怜而欲振之,每

出秘藏以资匮乏,杀青斯竟,载之兼两,白拈乌攫,无可奈何,而焦先生

9 3 《焦氏类林》最早由李登刊印,流传不广,后“王孟起(按:元贞字)氏博

雅嗜古,爰寿诸梓,以广其传”,见李登〈刻焦氏类林引〉,《焦氏类林》,收

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1189 册,页 180。 9 4 见姚文蔚为曼山馆刊本《唐荆川先生纂辑武编》所作序文,转引自沈津《美

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300-301。 9 5 《古诗选九种》子目:《绝句衍义》四卷、《绝句辨体》八卷附录一卷、

《增奇》五卷、《搜奇》一卷、《五言绝句》一卷、《六言绝句》一卷、《五言

律祖》前集四卷后集六卷(以上杨慎辑,焦竑评点)、《五言律细》一卷、《七

言律细》一卷(以上焦竑辑并评点)。 9 6 《苏长公二妙集》子目:《东坡先生尺牍》二十二卷、《东坡先生诗余》二

卷。 9 7 此书存世之惟一版本题作《松鳞轩新锲春秋愍渡》,据版心所镌“曼山馆”

定为徐象橒刊本。然据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藏书,书签题有“白下吴桂宇梓”,

且“松鳞轩”三字不见于曼山馆其它刊本,此本或为吴桂宇据曼山馆本之版片剜

改后印本。

123

施不倦也。” 9 8徐象橒刻书集中在万历四十二年( 1613)至天启元年

(1621)这六七年间,正是焦竑生前居住在南京的最后几年。徐象橒能够

结识焦竑,可能是姚文蔚在其间起了作用。姚文蔚,字养吾,钱塘人,万

历二十年(1592)进士,曾任南京太仆寺少卿。他是徐象橒的同乡,也是

徐父之友,很可能在居官南京期间将徐象橒介绍给了焦竑。我们不知道徐

象橒同焦竑交往的具体细节,然而他经营的书坊得到焦竑很大帮助是显而

易见的。

很多研究都显示,明代后期文人与商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文人开始

大量进入商业活动领域,其中一种形式就是参与书籍的编辑出版。从家刻

的运作模式中文人雇佣刻书匠为自己工作,到商业出版模式下书坊主聘请

文人为其创作、编辑和评点文字,书籍刊印中的主导权在慢慢从文人(书

籍的文字编纂者)向书坊主(书籍的刊印者)转移。在焦竑和曼山馆的合

作中,主导权还比较明显地掌握在焦竑,也就是书籍文字编纂者的手中。

焦竑不是徐象橒雇用或者委请的文人,反而视徐象橒为其专用的出版商。

徐象橒从儒生变为书坊主,似乎还缺乏足够的商业头脑,因此曼山馆的经

营算不得成功。 9 9徐象橒没有效仿同行们的通常做法刊刻戏曲小说、制艺

文字、日用类书这类更常见好卖的书籍,而是依靠焦竑提供的个人著作或

是“秘藏”。焦氏著作在当时确有一定的读者群,但并非每一种都有盈利

空间。刊印《国朝献征录》这种一百二十卷的长篇巨制,应该就不是那么

容易销售,在清乾隆朝被列为禁书之前,《国朝献征录》仅由徐象橒刻过

一版,1 0 0可见此书的需求量并不大。不仅如此,如果没有姚文蔚告诉我们

徐象橒以鬻书为业,曼山馆刊本甚至很难被归类为坊刻。除了在版心下方

镌有馆名,每卷目录下校刊名录中或有“钱塘徐象橒梓”一行文字以外,

曼山馆刊本别无坊刻本常见之题记、告白等内容, 1 0 1是徐象橒不谙经营之

9 8 曼山馆刊本《唐荆川先生纂辑武编》姚文蔚序,转引自沈津《美国哈佛大学

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300-301。 9 9 见前引姚文蔚序中有“白拈乌攫,无可奈何”的描述。 1 0 0 李焯然《焦竑著述考》,页 22-23。 1 0 1 曼山馆所刻书保持了较为统一的版式风格。多采用白口单鱼尾,版心上刻书

名,中刻卷数、下刻页数和“曼山馆”三字,每卷标题下刻校刊姓氏,此外并无

其他有关刻书人的信息。

124

道,不懂得推销自己的书坊品牌,还是他希望自己的书看起来更像家刻本,

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无论如何,焦竑和曼山馆的出版合作显示出万历时期文人刻书途径更

加多样化,书坊开始进入文人的视野,走商业出版道路成了新的选择。焦

竑大概还没有依靠个人著述牟利的意识,但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书是具

有商业价值的。因此他在帮助一个陷入困顿之中的出版商时,不仅提供预

期可以盈利的私人藏书,也将自己的书稿交给对方出版。与此同时在书商

那一边,有许多比徐象橒更具商业头脑的书坊主开始依靠焦竑的名声获利。

他们没有徐象橒的有利条件,可以直接获得焦竑的授权出版书籍,但是他

们会翻刻已经出版的焦氏著作,甚至假托焦竑之名推出各种伪作。市场上

到处充斥真真假假的焦竑作品,以至于他的门生许吴儒不得不详细开列老

师已经出版和尚未出版的书籍名单,并表示不在名单之列的均系托名,希

望“众识者自能辨之”。 1 0 2

那些和焦竑身份不同、在官员阶层中没有太多社会关系的普通文人,

在以前只能由私人出资刻印著作,到了万历年间,他们也开始转向商业出

版。出版《顾氏画谱》的顾炳即是其中一例。顾炳创作画谱的本意在于

“公共于人”,因此从一开始就谋求出版。《顾氏画谱》的初版印成后即

在北京公开发售,说明书虽然是由顾炳个人出资刊印,却已经不是传统意

义上不事营利的家刻本,而开始带有商业意味。《顾氏画谱》全书正式编

纂完成后,很短时间内即在杭州连续刻了两版,即双桂堂本和顾氏重刊本。

顾氏重刊本并没有对前后两种刊本的关系加以解释,但是这种坊刻本与家

刻本几乎同时发行的情况,在过去是没有出现过的。

在明代的商业出版史上,万历朝是个重要的转变时期。由于民间书坊

的大量出现,到了万历后期,书坊主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重复刊印四部典

籍和通俗文学,而是越来越重视为自己的出版物增添新的卖点,其中一个

主要的手段就是标榜书籍由著名文人编选评点。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杭

州书坊容与堂和书商钟人杰,都曾推出过以李贽为卖点的书籍。万历天启

之间黄凤池在杭州刊印《唐解元仿古今画谱》和《张白云选名公扇谱》,

1 0 2 焦竑《焦氏澹园集》许吴儒识语,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1346 册,页 12。

125

打出的是两位著名画家唐寅和张成龙的旗号。 1 0 3在需要吸纳更多文人参与

的制举用书领域,八股选家和书坊合作出书在万历末年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1 0 4

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书坊刊印书籍与否要视市场需求度而决定。因

此在诗文集一类的出版物中,书坊偏爱的是前代名家作品,例如万历间杭

州府出版过《楚辞章句》(观妙斋)、《苏长公二妙集》(曼山馆)、

《文章正宗》(容与堂)、《古诗选》(曼山馆)、《唐诗选》(一初

斋),以及在这些作品基础上的再加工创作,如配以大量精美插图和名家

手书的《唐诗画谱》(集雅斋)。当时文人的个人文集则较少直接交给书

坊出版,杭州书坊虽然刻过徐渭、王世贞等人的文集,无一例外都是看到

这些文集受到读者欢迎而进行的翻刻。 1 0 5因此我们再来看焦竑的作品:诗

文集《澹园集》、《澹园续集》、《雅游编》 1 0 6依然是经由官刻、家刻两

类传统途径出版,交给书坊的主要是《玉堂丛语》、《古诗选》这类当时

坊间更为流行的说部和诗文评点作品。

在这股万历间的商业出版风气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文人不再是为了藏

诸名山传之后世而著书立说,而是将推向市场作为编纂书籍的首要目的。

到了明末的天启、崇祯年间,这一现象变得更为普遍。

三、天启、崇祯时期

版本学家们在面对刊于明末的书籍时,常常会感到难以判定刊印机构

的性质,其中争议最多的就是汲古阁刊本究竟算是家刻还是坊刻,至今都

没有定论。 1 0 7有一部分坊刻本容易被误判成家刻,是因为书坊主喜欢效仿

文人给自己的书坊取个类似书斋的雅号,有意无意隐藏其“书林”身份。

1 0 3 其中《唐解元仿古今画谱》实非唐寅所画,而是出于书坊主的伪托。见沈津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538-539。 1 0 4 沈俊平《举业津梁:明中叶以后坊刻制举用书的生产与流通》,页 131。 1 0 5 徐渭文集先有商维濬万历二十八年刻本《徐文长三集》二十九卷,后有钟人

杰万历四十二年刊本《徐文长文集》三十卷。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先有万

历五年王氏世经堂刻本,其后杭州书林刘炯、建阳书林克勤斋余碧泉于万历十六

年、二十年相继出版了十六卷本的节本《弇州山人四部稿选》。 1 0 6 按:《雅游集》为余梦麟、焦竑、顾起元、朱之蕃四人游金陵之唱和诗集。 1 0 7 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页 61-62。

126

到了明末,这种出版机构性质判定的困难更多是因为文人大批参与到商业

出版活动当中,除了自己开设书坊经营出版业或者接受其他书坊主的聘用,

更有一些文人通过与出版商合作,将自己刊印的书籍送入商业流通领域,

进一步模糊了家刻与坊刻的界限。

明末杭州图书市场上出现了一类颇受欢迎的出版物,就是汇集名家批

评的经部、子部书,特别是一些篇幅短小的子部杂家类书籍,流传至今的

尚有二三十种之多。刊印这些书较多的有花斋、堂策槛和读书坊,其中除

了读书坊可以肯定是书坊, 1 0 8另两家一般都被当作是家刻。

花斋刊印书籍集中在天启五年(1625),有《管子》二十四卷、《春

秋繁露》十七卷、《鹖冠子》三卷以及《陆子新语》、《黄帝阴符经》、

《公孙龙子》各一卷,此外另刻有《秘传天禄阁寓言外史》、《大戴礼记》

等书。《春秋繁露》卷首题“汉广川董仲舒著,明东海孙鑛月峰评,西湖

沈鼎新自玉、朱养纯元一参评,朱养和元冲订”;《鹖冠子》题“宋陆佃

解,明闽中王宇永启评,嘉定汪明际无际、西湖朱养纯元一参评,朱养和

元冲订”;《管子》题“唐临菑房玄龄注释,芦泉刘绩增注,明西吴朱长

春通演,明西湖沈鼎新自玉、朱养纯元一参评,朱养和元冲辑订”;《秘

传天禄阁寓言外史》题“汉汝南黄宪撰,宋后学韩洎赞,明姑苏王鏊评,

明西湖沈鼎新自玉、朱养纯元一参评,朱养和元冲辑订”。这些题识显示

花斋所刊诸书的编订工作主要由沈鼎新、朱养纯、朱养和完成。

沈鼎新在〈春秋繁露小引〉中说“偶获善本,遂与元一参之”; 1 0 9在

〈管子书序〉中说“余居蒨园之花斋,偶与元一点定《繁露》、《鹖冠》,

更取各宗匠所注评《管子》书,字释句解,参其所未备,□人曰可与前书

鼎峙矣,遂丞授之梓”; 1 1 0朱养纯〈管子序〉说“余故梓其书而行之”;

1 1 1《管子》扉页钤有“虎□ 1 1 2横河桥朱衙发行翻者虽远必究”长形硃印牌

1 0 8 明末杭州书坊中,有不止一家名为“读书坊”,本节所指为赵世楷读书坊。 1 0 9 董仲舒《春秋繁露》,收入《中国子学名著集成珍本初编》(台北:中国子

学名著集成编印基金,1978)第 27 册,页 31。 1 1 0 转引自陈惠美、谢莺兴〈东海大学馆藏善本书简明目录·子部兵家类暨法家

类〉,《东海大学图书馆馆讯》(网络版)新八十七期,2008 年 12 月 15 日。http:/ /www.lib.thu.edu.tw/newsletter/87 -200812/PG08.htm 1 1 1 转引自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308。 1 1 2 按:此阙文当作“林”字。

127

记和“蒨园”方形硃印等。从这些线索中我们可以推测:花斋刊本的实际

刊刻人是朱养纯,而参订工作则以沈鼎新为主导。花斋为朱氏蒨园中书斋

名,沈鼎新大约是寓居于此,其人擅草书,工山水,万历间集雅斋刻《唐

诗画谱》也曾收录过他的书画作品。

另一位花斋刊本的主要编纂者朱养和很可能是朱养纯的兄弟,他负责

为每本书撰写凡例。这些文字不仅仅是对书籍内容主旨、刊印源流和编纂

体例的说明,更起到了广告宣传的作用,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商业意识。

在〈春秋繁露凡例〉中,朱养和主要介绍了他们新推出版本的优势所在:

首先是校勘精审、刊印质量上乘,“刊讹正误,丝发毕雠,笔楮精良,迥

超诸刻”;其次是别家刊本“从来未见评阅,即有秦汉文诸家评,亦偶尔

拈示,未罄其全”,而花斋刊本在得到孙鑛“洵称枕中鸿秘”的善本基础

上,又汇集众多名家的评识,“一字片词,非综大纲,即揭隐旨,洗净套

语,令一览了然”,工作历时五月方成,“细覈精详,良工心苦”;再次

是全书配有圈点,这是比批评难度更大的工作,除了两种表示不同含义的

圈点符号,还有用小字标注于其侧的评语,“尤自抉微,具眼者当有别

鉴”。 1 1 3朱养和这样不厌其烦地拿自家刊本同别家做比较,一遍又一遍向

读者灌输应该选择花斋刊本的思想,目的显然是为了出版后能够在市场上

打开销路。

这样的例子不止见于《春秋繁露》。朱养和在〈鹖冠子凡例〉中说

“刻本多鲁鱼帝虎之病,体舛形讹,入眼如刺。此本雠勘精工,稿数换写,

梨数换镌,楮洁墨良,与《繁露》一书具称佳本,诚西山之鸿秘,芸阁之

龙文也”。 1 1 4〈管子凡例〉则说“玄龄注后绝无善本,旧刻舛错混庞,半

不成义,今于房注后更采刘评曰按,朱评曰通曰演曰补,每篇仍采诸家总

论,曲畅玄旨,至上方又多出梅、张、杨、赵、朱手参,以含古名儒璜瑛

满目,用集大成,诸刻所不经见”。 1 1 5这些文字秉承了花斋刊本凡例编写

的一贯思路,就是不断强调自己的版本优于他刻,更值得阅读。《鹖冠子》

的凡例甚至不忘为更早出版的《春秋繁露》再做一次广告。

1 1 3 朱养和〈春秋繁露凡例〉,董仲舒《春秋繁露》,页 33-35。 1 1 4 转引自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369。 1 1 5 转引自〈东海大学馆藏善本书简明目录·子部兵家类暨法家类〉。

128

朱养纯这样的文人大约还不需要完全依靠出版业维持生计,他甚至拥

有自己的庭园,可以延请友人居住于此校订刊印书籍。然而花斋刊本不再

是传统的家刊本,朱养纯在编纂书籍时已经带有商业出版意图。他在书籍

扉页特意加上“虎林横河桥朱衙发行翻者虽远必究”的文字,其中“发行”

二字将所刻书籍用于出售的性质表露无遗。

堂策槛刊本为郎兆玉父子所刻,时间集中在天启六年(1626)前后。

郎兆玉(?-1626 1 1 6)字完白,仁和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曾

任直隶淮安府同知,其人“渊靖嗜古,经学不减王、郑,晚一官拓落,益

复肆力研讨”, 1 1 7编撰并刊印了《墨子评》、《子华子》和《注释古周礼》

诸书,《五雅》的汇集工作亦出其手。郎兆玉三子斗金(字公宣)、奎金

(字公在)、壁金(字公府)也都参与了书籍刊印活动,最著名的是郎氏

《五雅》,其他还有《白虎通德论》、《风俗通义》、《草木子》等书。

堂策槛刊本虽属私家刊刻,实际上也进入商业流通领域,通过书坊公

开发售。上海图书馆所藏《白虎通德论》、《风俗通义》的扉页上,有

“本衙鸠工绣梓/翻刻千里必究”木记和“杭城花市溪香馆发行”戳记,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藏本则无此两种印记, 1 1 8可知前者交由书坊溪香

馆发行,而后者是从刊印者家中流出。售卖郎氏刊本的书坊也不止溪香馆

一家,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五雅》的扉页上,就钤有一枚“读书坊吴胜甫

发行”的印记, 1 1 9显示这是另一间曾经出售过郎氏刻本的书坊。

堂策槛刊本《白虎通德论》、《风俗通义》、《子华子》和其他一二

十种书籍一起,被归入一套叫做《合诸名家批点诸子全书》的丛书。这套

明末杭州府出版的丛书十分特别,不是出自某一间书坊,而是成于众手,

几乎每一种的刊印和发行单位都不相同。其中有些是私人刊刻以后将书版

1 1 6 郎兆玉生年不详,堂策槛本《注释古周礼》郎兆玉序署天启丙寅(六年)人

日,而同年其子郎奎金在〈五雅序〉中称之为“先子”,又有“不肖苫凷伏读,

手泽未湮”之句,可知郎兆玉卒于是年。《注释古周礼》郎兆玉序,收入《四库

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 83 册,页 448-450。郎奎金〈五雅序〉,《五雅》,收

入《辞书集成》(北京:团结出版社,1993)第 4 册,页 61。 1 1 7郎奎金〈五雅序〉,《五雅》,收入《辞书集成》第 4 册,页 60-61。 1 1 8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编《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中国古籍善

本书志》,页 182。 1 1 9 见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72。

129

转给书坊,甚至是只提供给书坊印好的成品,有些则是书坊自己刊印。然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套丛书保持了几乎完全一致的版式,每本书都是九行

二十字白口单边的风格,将各家评点用双行小字镌于书眉位置。我们可以

猜测这是当时的刻书风气使然,但是也有可能是有出版商在背后策划了这

样一套丛书的出版。果真如此,则书坊已经不仅仅是从私人刻书家那里接

手书版或者刊印好的书籍,而是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私人刻书活动中,直接

影响他们从选题、编辑、刊印到流通等各个环节。

“读书坊”三字屡屡见于明末杭州刻本,而书坊主姓名并不相同,

很可能是前后出现的几家同名出版机构。吴胜甫名下的读书坊替郎奎金发

行书籍,而另一间钱塘人赵世楷的读书坊则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三个文人从

事商业书版的例子。赵世楷的父亲赵如源,字濬之,他与杭州籍文人兼刻

书家王道焜 1 2 0是同社好友,两人同其他社中同人曾经合作校订《春秋左传

杜林合注》、《韩非子》等书。《韩非子》王道焜序:“余友赵濬之诸同

社,嗜书若渴,尤嗜非之书。始焉雠其伪舛,已而汇诸家异同笺评之,复

请正诸先辈,版行之。” 1 2 1《扬子太玄经》张元徴序:“余友赵濬之、王

昭平、朱尧心氏,耽精嗜古,尤沉酣是书,行并《法言》,手自雠校付

梓。” 1 2 2

赵如源校订书籍的嗜好也影响了他的两个儿子赵世杰与赵世楷。赵世

杰自号问奇主人,尝刻《古今女史》二十卷,书前钱受益序云:“余友赵

濬之暨长君问奇,精心坟典,博览古今,编成是帙。”赵如源序云:“余

不惠,每于灯窗萝薜之余,课子世杰,抽泽百家,渔猎稗官传载,辑选古

今名媛,自皇娥、嫘祖以还,下迨春秋战国、汉魏六朝暨唐宋,以及昭代,

其间兰仪玉度、实附芸编、琢玉镂金、剪霞裁雪、吐凤唾珠、辉煌竹册、

文章诗赋,掷地作金声者,计共二十卷,命之《女史》。”依据王道焜的

说法,赵如源曾经刻过一版《韩非子》,此书今已不存,现在能看到的版

1 2 0 王道焜,字昭平,钱塘人。天启元年举人。崇祯时为南平知县,迁南雄同知,

诏改邵武同知,知光泽县事。崇祯末年北京城陷后南还,清顺治二年杭州失守,

投缳死。事见《明史》卷二七六,页 1908。 1 2 1 转引自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十六,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927 册,

页 341。 1 2 2 转引自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340。

130

本,是其子赵世楷(字绳美)天启五年重刊本。此本凡例中赵世楷说“裁

定出家大人同社诸先生,而手为雠校,则不佞世楷也”。 1 2 3

赵世杰、赵世楷兄弟出版书籍时的做法不像花斋朱氏或者堂策槛郎氏,

他们选择直接开设书坊,而且是二人各自经营一间。赵世楷的书坊名为读

书坊,在其所刻《扬子太玄经》的凡例中,赵世楷写过这样一段话:“本

坊向刻有《韩非子》、《董子繁露》,流传海内,已为名家鉴赏。续刻

《扬子太玄》、《晏子春秋》二书,遂有数子,汇为九种,皆足羽翼经术,

有裨举子业者,与他刻诡僻迥别。” 1 2 4赵氏兄弟的书稿有不少是出自赵如

源及其社友之手,以诸子诗文为多。他们的读者对象锁定在士人阶层,在

宣传上注重强调所刊书籍“羽翼经术”,对士人参加举业有帮助。《韩非

子》大概是赵世楷刻的第一种书,则读书坊开设于天启五年(1625),到

第二年已经出版了四种,都是子部书。而且赵世楷还计划再推出五种,汇

成一部丛书。赵世杰开设的书坊叫问奇阁,我们现在能找到的两种问奇阁

刊本分别是天启六年(1626)《春秋左传杜林合注》和崇祯间《精刻古今

女史》。《古今女史》凡例有云:“是集也,选于岁首,竣于孟冬,但人

物代生,见闻有限,穷荒绝域,必有遗珠,海内君子,或有采拾,幸为邮

寄本坊,以缮其后,则补偏之益大矣。”又云“选集古文,坊刻繁甚,每

于妇女,遗弃不录。孰知宫闺中尽多名作,感慨激烈,倍于男子。不佞是

选,实有裨于举业者。如烈女、仙女、豪侠、孝义等类,有事无文,悉令

选入《名媛志》中,俟季冬刻竣行世。” 1 2 5则赵世杰还曾经计划在《古今

女史》推出后,再出版一部《名媛志》。赵氏兄弟在各自出版的书籍中,

均以“本坊”自称,赵世杰还将《古今女史》与其他坊刻选集古文作比较,

两人的书坊主身份毋庸置疑。

从朱氏、郎氏和赵氏的刻书经历中,我们看到的是明末文人以各种方

式参与到商业出版活动当中。即便不是直接开设一间书坊,也可以在选题、

刊印和流通各个环节与书坊合作。文人著书越来越多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

1 2 3 以上三段文字转引自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

页 534。 1 2 4 同上书,页 340。 1 2 5 同上书,页 534。

131

要,既然这一时期的读者喜欢诸子之书,尤其是带有评点的,并且流行将

这种文风带到科举考试中去,就有人专门从事名家批评的汇集校定工作。

当然不是每一位出版家都认可这类书籍的流行,在崇祯二年(1629)钟越

刊刻的文天祥文集中,程泰祚就说“从来文运关国运,近时子书盛行,淫

邪之风盈制艺,而阉宦夷狄之祸起。跃庵钟先生,思以砺文运者襄国运,

乃作宋文丞相传,正其书法,辑其全集而梓之,诚士林之巨宝也。得者当

珍之,购者当重之”。 1 2 6有意思的是,这部《宋文文山先生全集》的出版,

同样是为了出售,并且将定价每部纹银一两的标识直接印在了书籍的扉页。

在明中叶开始显现的出版热潮中,官府和民间刻书的发展趋势是不同

的。嘉靖年间是杭州官刻最兴盛的一个时期,到了万历年间,出版数量尚

能与之持平,而明代最后二三十年就几乎看不到官刻本的踪影了。反之私

家和书坊的出版量则一直呈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上升趋势,其中万历以后

又以商业出版的发展最为迅猛。官刻、家刻和坊刻三大刻书系统力量的此

消彼长,也体现在明代中后期文人对刻书机构的选择上。

嘉靖时期的文人刻书时会首选官刻,没有足够的社会关系与官府沾上

边,则退而选择家刻。这一时期书坊的数量并不多,即便自己的著作读者

众多,有获利的可能,文人们也不大会考虑经由书坊出版。田汝成的《西

湖游览志》是一部很有商业价值的著作,万历年间有人从书中摘出相关内

容,稍事增益,编成《西湖志摘粹补遗奚囊便览》十二卷,作为西湖旅游

指南推向市场,而田汝成在嘉靖时则是一心等待官府出面刊印此书。万历

时由于书坊大量出现,一部分文人开始认识到这是一条新的出版途径,于

是官府、私家和书坊都有可能被选来刊印书籍。到了天启以后,官府几乎

从出版活动中退出,家刻固然还是常见的选择,也有越来越多文人倾向于

走商业出版道路。明末刻书在内容上的一个特征是普遍增加了凡例一项,

用以介绍书籍编纂规则,更是推销书籍的重要阵地。这时即便是家刻本,

也变得像坊刻一般注重宣传自己。钱塘人陆鸣勋刻《唐骆先生文集》就是

这样的一个例子。万历十九年(1591)仁和人虞九章注释并刊刻了一部六

1 2 6 同上书,页 655。

132

卷本的唐代骆宾王的文集,陆鸣勋认为骆宾王集各家刊本中以虞氏刊本最

善,于崇祯二年(1629)在虞本基础上出版了重订本。属于私家刊刻的陆

氏本中增加了五条凡例,其中就有“是集广蒐诸本,较订伪字,间有不同,

必于细注标列两存,绝无鲁鱼亥豕之误,识者珍之”这类坊间刊本惯用文

字。 1 2 7

1 2 7 陆鸣勋在凡例中指责坊本“多尚圈点批评,竞饰丹黄,溷淆黑白,徒矜炫目,

无当赏心”,而自己的刊本“尽从刊削,所以存古,亦以贬俗”,与坊间出版物

的一贯作风有所不同。同上书,页 609。

133

第四章 刊刻

一部书在定稿以后,便进入写样、雕版和印刷装帧阶段,此时将有许

多写工、刻工、印刷工和装订工参加进来。同编辑们一样,杭州的刊刻工

匠也有许多来自周边地区,他们给杭州版书籍带来了不同的刊刻风格。根

据一些杭州印本中保存的刊刻记录,我们不仅能够考察杭州刻工的来源,

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刻工的组织方式、工价等问题。

第一节 杭州刻工的来源(附写工)

在中国的历史上,书籍刊印技术和流程极少受到文人学者的关注,相

关记载几乎付之阙如。或许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印刷术这种技艺非常普通不

值一提,于是只有极少数到中国旅行或者通过其他途径接触过中华文化的

外国人,才会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印刷术,但是叙述往往十分简单。 1我

们对雕版印刷工艺的认识基本上来自对现存为数极少仍然在使用传统技术

的刻书单位的实地调查, 2而针对历代刻书工匠的研究则主要依靠书籍中

留下的刊刻记录。

在刻书的各道工序中,留下信息最多的是刻工。自宋代以来,刻工们

就有在自己负责雕刻版面的版心处留下姓名和刊刻字数的习惯。近代以来

的版本学家们渐渐注意到这一现象,开始留心收集并整理出一部分刻工名

录。3收集刻工姓名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鉴定版本,如果在一部没有记

1 钱存训《纸和印刷》,页 173。 2 例如卢前著《书林别话》时,通过与工匠的交谈了解到雕版印刷的基本工序;

钱存训在研究雕版印刷的材料、工具、工序时,曾经前往上海书画社和朵云轩的

印刷工场参观。见钱存训《纸和印刷》,页 173-178。此外也有通过印本实物

了解书籍刊刻中具体流程细节的,如陈正宏依据上海图书馆所藏清代光绪年间沈

善登《豫恕堂丛书》的写样本和红印本,大致复原了晚清时期书籍刊印过程中从

写样、刻板、红印到校正、修版、再红印等若干环节。见陈正宏〈从写样到红印

——《豫恕堂丛书》中所见的晚清书籍初刻试印程序及相关史料〉,《中国典籍

与文化》2008 年第 1 期,页 91-98。 3 主要有长泽规矩也《宋元刊本刻工名表初稿》、冀淑英《明代中期苏州地区刻

工表》、王肇文《古籍宋元刊工姓名索引》、张振铎《古籍刻工名录》、李国庆

《明代刊工姓名索引》等。

134

录刊刻时间地点的书籍中能找到几个刻工的姓名,而这些名字又恰好出现

在另一部出版信息较全的书籍中,往往有助于判断前者的刊刻情况。 4除

了编撰刻工名录,也有更为深入的针对刻工群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

知名的刻工家族和少数成就较高的版画刻工身上,并且以梳理他们之间亲

属关系和搜集、评论版刻作品为主。从已经整理出的材料看,刻工经常具

有较集中的地域和家族属性,版刻技艺会在家族中代代相传。出版业发达

的城市里存在大量外地刻工,同一个家族或者地区的刻工们会组成相对固

定的团队,受聘于从官府到书坊各式各样的刻书机构。J. R. Dennis 通过

研究明代地方志的刊刻地点和工匠来源,绘制出一幅明代刻工的流动路线

图。 5侯真平在对崇祯间福建刊本《闽书》276 个刻工姓名或简称进行梳理

之后,尝试推测了这些刻工的组织结构和分工情况。 6

到目前为止有关刻工的研究依然以统计名录为主,原因首先在于能够

搜集到的刻工资料数量虽然不少,却相对散乱,很少有印本的刻工记录完

整且所有条目均清晰可辨,因此往往难以利用。另一个问题是刻工留下名

字只是为了作为记号,经常加以简化,例如只刻其中一两个字或使用同音

却笔画更少的汉字,只要当时能够和同事区分开就可以,后人再利用这些

记录时,不一定能一一对应。但是即便如此,留心这些记录中的蕴藏的蛛

丝马迹,特别是对比刊刻时间地点相近的书籍,我们仍然能够有所发现。

宋元刻本留下的刻工资料较多,明代大部分书籍中已经很难找到刻工

的名字,或者只有一两个主要的刻工会留下记录。明代杭州刻本中能够找

到的刻工大部分集中在嘉靖至万历间官刻本以及万历至明末间径山诸寺所

刻《嘉兴藏》中,私家和书坊刻本刻工资料较少,分布时间集中在万历至

明末。 7杭州刻工有一部分来自杭州以外地区,其中一些在刻名字的同时,

4 刻工在版本鉴定中的作用,可以参考冀淑英〈谈谈版本中的刻工问题〉一文,

原载于《文物》1959 年第 3 期,收入《冀淑英文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

社,2004),页 63-76。 5 Joseph Raymond Dennis,Writing, Publishing, and Reading Local Histories

in Ming China , pp. 123-131. 6 侯真平〈明何乔远《闽书》刻工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 年第

3 期,页 83-90。 7 见附录三〈明代杭州刻工(附写工)〉。

135

会署籍贯。因为不是每一个外地刻工都这样做, 8我们不知道杭州刻工中

究竟有多少比例的外地工匠,但是可以大致了解这些刻工的来源地。

杭州的外地刻工主要来自以下地区:浙江境内其他府县、南直隶、闽

北建阳地区和江西。这些地区与明代出版业最发达的区域基本重合,借助

于便利的交通条件,不仅编辑书籍的文人来往于区域内各大出版中心,以

刻工为主的技术工人也大量产生于此并在各地之间频繁流动。

在杭州刻书的浙江其他地区刻工主要来自邻近的绍兴府,例如万历七

年刊本《杭州府志》有山阴刻工万志、萧山刻工徐安和孙宗。余姚刻工夏

恕的名字出现在嘉靖二十四年至四十年间多种杭州官刻本中,其中有的刻

本只记录了他一人的名字,可见夏恕曾经多次为杭州官府工作,并且是一

名地位比较高的工匠。明代杭州刻工中有许多夏姓刻工,其中一些人从名

字上看有可能存在亲属关系,如果他们与夏恕同出一族,则杭州的余姚籍

刻工应该为数不少。

杭州刊本的外地刻工以南直隶刻工数量最多,进一步细分主要有应天、

徽州和苏常地区三个来源。

应天府刻工的名字集中出现于径山诸寺开雕《嘉兴藏》时,也就是大

约万历二十年至崇祯六年间。他们此前较少涉足杭州出版业,却在杭刻

《嘉兴藏》的刻工队伍中成为主力。其中很多人长年居住在径山为《嘉兴

藏》刻板,以上元籍刻工陶邦立和溧水籍刻工潘沔为例,二人从万历十九

年至天启六年间一直都在为《嘉兴藏》工作。 9

杭刻《嘉兴藏》保留了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刊刻记录。与一般的刻

本不同,私人捐资刊印佛经往往带有敬献功德之目的,经卷中多会保留完

整的刊印信息。例如万历三十九年刊《合部金光明经》各卷卷末刻有题记

云“吴江居士沈瓒施资刻/金光明经第几卷以资亡妻安人顾氏冥福/楚襄释

8 甚至同一个刻工也会有时刻籍贯有时不刻,就像他们在刻自己的名字时没有一

定之规一样。例如在孔天胤嘉靖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间所刻《越绝书》、《资治

通鉴》、《资治通鉴考异》和《林东城文集》中,都可以见到刻工夏恕的名字。

其中《越绝书》作姚江夏恕,《林东城文集》作绍兴夏恕,另两种则不题籍贯。 9 杨玉良、邢顺岭〈《嘉兴藏》整理记〉,《文献》总第十九辑(1984),页

209。

136

性融对长洲许普书句容潘沔刻/万历辛亥岁春三月径山寂照庵识”, 1 0包含

了施刻人、写工、校对人和刻工的姓名、施刻愿文以及雕版的时间与地点。

又如万历三十九年刊《说无垢称经》卷一施刻识语云“淛江等处提刑按察

司使窦子偁施赀刻/说无垢称经第一卷计五千零一十九字该/银二两五钱乙

分/宜城释元镜对长洲徐普书上元陶邦立刻/万历辛亥春三月径山寂照庵

识”, 1 1不仅记录施赀人、校对人、写工和刻工的姓名,还包括各卷字数

及所费银钱数。这些经卷记录的刻工姓名完整准确,不像很多印本会使用

简化的同音字或者单字字符,有关刻工籍贯的信息也较为齐全。以《嘉兴

藏》中篇幅最长的六百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为例,此书刻于万历三十

四年至天启四年间,共用刻工 81 人,其中应天府刻工 60 人,包括上元籍

30 人(许一科、许应明、吴文辉、吴文科、吴廷海、吴应泰、彭仕湘、

陶梦祯、陶梦信、陶邦本、陶邦立、陶文汜、陶玉钤、李熠、李应章、李

一朝、李再兴、李再祯、李文炜、李文举、周子孝、柏之挺、王大纯、王

芝、范时泰、祁 、戴仕麟、戴伍、张应文、业时进),江宁籍 9 人(罗

仕显、罗仕贵、尚熩、吴守伦、刘应祥、吕尚仁、王国瑞、高尚武、宋彦

鳌),溧水籍 12 人(端师禹、端师尧、端师舜、王正源、王正渭、芮一

鹗、芮一骥、陈应武、陈秉达、陈子达、陶学恭、栾宗衮),句容籍 3 人

(潘沔、潘继立、潘继德),龙江卫籍 1 人(郑大化),广洋卫籍 1 人

(宋应选),另有署金陵者 4 人(徐成、黄一龙、徐存礼、陶仲义)。剩

余 21 人来自江西及应天府附近的太平、宁国等地。

杭刻《嘉兴藏》刻工中只有极少数人的籍贯不可考,这也就是说在径

山雕刻佛经的刻工可能全部是外地人。在这些人当中,来自应天府的刻工

又占到绝大多数,其次是皖南和江西刻工,另有少量江南其它地区和闽北

刻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或许与《嘉兴藏》最早的刊刻地有关。《嘉

兴藏》正式开雕于万历十七年(1589),地点在五台山紫霞谷的妙德庵。

山西的出版业在明代远不如江南地区发达,妙德庵能在三年多时间里完成

1 0 《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子部》第 4 册,页 41。 1 1 《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子部》第 4 册,页 48。

137

至少四十多部五百余卷典籍的刊刻, 1 2依靠的是来自江南其及周边地区的

刻工。刻藏组织者之一密藏道开禅师曾与新安吴惟明(康虞)讨论从何处

招募刻工的问题,吴惟明大概是建议道开考虑聘用徽州刻工,道开回复信

函说“徽人勤俭,雅称山居,信有如足下所云。舍徽人则江西、福建亦庶

几其近之。吴人信未可独任,第此时写刻所尚皆《弘明集》 1 3家法,非吴

人,则虽各有所长,而独短于此。矧拳刀笔法尤于板字不宜„„山间此时

选择颇精,不亚《弘明》,少有差池,难乎情庇。此事未可遥度,唯足下

以实告之„„彼辈诚能改拳刀刻板字,固所愿耳。” 1 4鉴于吴地刻工擅长

刻板字,道开倾向任用这些人。他所说的吴地,是泛指现在的苏南地区,

亦即胡应麟论刻书地域时吴越闽三地并举之吴地。另一方面,道开认为吴

人“未可独任”,如果徽州刻工能够改刻板字,他也同样乐意接受,而江

西和福建刻工亦与徽州刻工相似。在调查了五台山所刻经卷后我们发现,

在此刻书的刻工确实基本不出道开提到的这四个地区,其中又以应天府最

多,皖南江西次之,这或许与这些地区距离五台山较苏州、建阳等地为近

有关。万历二十年(1592)以后,《嘉兴藏》的主要刊刻地迁往杭州,许

多刻工也随之南迁,因此杭刻《嘉兴藏》的刻工来源格局基本未变,仍以

应天刻工为最多, 1 5同时建阳刻工数量也有所上升。在杭州刊刻《嘉兴藏》

的初期,刻工来源尚显多元,能够找到一些来自诸如吴县、秀水等地的工

1 2 金申根据现存印本统计出五台山共刻经卷四十五种、五百八十八卷,同时他

认为由道开写给助刻居士们的信函推考,实际刻成数量远不止此。见金申〈《嘉

兴藏》在五台山的雕版情况〉,《佛教美术丛考》(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页 296-297。 1 3 按:指吴惟明万历十四年所刻《弘明集》。 1 4 道开〈与吴康虞居士〉,《嘉兴藏》本《密藏禅师遗稿》卷上,页 39b,收

入《禅宗全书》(台北:文殊文化有限公司,1989)第 55 册,页 39。 1 5 以万历 18 年五台山刻《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和万历 21 年径山兴圣

万寿禅寺刻的《大宝积经》为例,《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 34 名刻工

中有应天籍刻工 23 人、江西籍刻工 6 人,其余 5 人分别来自苏州、杭州、嘉兴、

徽州等地,《大宝积经》所用 36 名刻工中有应天刻工 18 人,江西刻工 8 人,

建阳 5 人,苏州 3 人,徽州、嘉兴各 1 人。这两种书的刻工中有庐陵晏宗还、

锦衣卫人陈继先、吴县仇鹏、江宁魏子清、溧水端本澄、江宁石仲松和进贤洪以

忠 7 人是重复的,另有一些人极有可能存在亲属关系,例如《大方广佛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的上元籍刻工陶梦杰与《大宝积经》的上元籍刻工陶梦桂,《大方

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溧水籍刻工陶学周、陶学诗与《大宝积经》的溧水籍

刻工陶学曾、陶学恭等。

138

匠,此后刻工越来越向应天府的上元、江宁、溧水诸县以及江西南昌府的

进贤县集中,颇有垄断之势。

徽州刻工中有不少来自著名的虬村黄氏家族,以嘉靖四十年《历代史

纂左编》为例,刻工中自署徽州籍的有黄铄、黄邦、黄镗、黄钺、黄鍊、

黄爱、黄镳、黄镒、黄汉等人,其中黄铄、黄镗、黄钺、黄鍊、黄镳和黄

镒六人的名字在道光二十年本《虬川黄氏重修宗谱》都可以找到。有一些

没有署籍贯的刻工,如黄莹、黄镜、黄钿、黄铭等,同样见于黄氏宗谱。

此外尚有一些没有完整记录的名字,如瑚、瑢、釴、钱、银,可能可以对

应黄氏宗谱中的黄仕瑚、黄仕瑢、黄釴、黄钱、黄银。 1 6因此为《历代史

纂左编》工作的徽州刻工人数实际上远多于标明籍贯的九人。

徽州刻工以技艺高超著称,尤其擅长镂刻秀隽婉丽的版画插图。徽州

本地刻书数量不算很多,然而徽州商人多有在南京、苏州、杭州开设书坊

者,徽州刻工更是大量流入这些拥有发达出版业的城市。徽州与杭州距离

较近,水路交通便利,是徽州刻工理想的外移目的地,虬村黄氏家族即以

迁居杭州者人数为最多。 1 7徽州刻工对杭州出版业的最大贡献是将新安版

画的特质带入杭州出版的插图本书籍中,发展出将新安雕版技艺与杭州构

图风格融为一体的武林版画。黄应秋、黄一彬、黄一楷、黄一凤、汪成甫、

汪国良、汪忠信等人,都是颇有成就的徽州籍武林版画刻工。徽州刻工在

版画上取得的成就,使他们在文字刊刻方面的表现经常被忽视。徽州刻工

擅长富有楷书帖意的拳刀笔法,道开在为《嘉兴藏》招募刻工时,曾经遇

到一个歙县刻工吴应芝,其人“以言乎帖意软字,无或居其右,独此(按:

指雕刻板字)则视众工瞠乎其后,远途跋涉,进退为难,良自苦矣”。 1 8

吴应芝的刻字技艺无疑十分高超,偏偏不擅长刊刻道开所需要的匠体字,

但是他已经长途跋涉来到五台山,令道开感到有些难办。结果吴应芝还是

在五台山留了下来,他在万历十八年至十九年间,至少为《嘉兴藏》刻过

六种书,后来又随之南迁杭州,继续刊刻了《大宝积经》等三种书籍。

1 6 张国标《徽派版画》(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页 106-109。 1 7 周芜〈武林版画史叙录〉,《武林插图选集》,页 201。 1 8 道开〈与吴康虞居士〉,《嘉兴藏》本《密藏禅师遗稿》卷上,页 39b,收

入《禅宗全书》册 55,页 39。

139

苏常地区亦为明代盛产刻工的区域之一,冀淑英根据一百零九种明代

刊本所整理的〈明代中期苏州地区刻工表〉,刻工人数已经超过六百人。

1 9因为苏州一带本身出版业十分发达,本地刻工较少像徽州籍刻工一样选

择前往异乡谋生。在杭州官刻本中可以找到苏州刻工的名字,如嘉靖二十

一年两浙盐运使洪富刊本《鄂国金佗稡编》中有苏州刻工李约、文祥、沈

乔、高良仁、张恩、叶弟 2 0、陈环等人。从姓名上看,苏州刻工虽然也常

常是三五同乡一起受聘于杭州雇主,他们彼此之间却较少存在亲属关系。

嘉靖四十年刊本《浙江通志》在刊板的时候,雇用了许多无锡籍刻工,

这批刻工绝大多数姓何,如何升、何铨、何元、何亨、何钿、何鑰、何鉴

等,极有可能同出一族。另有未署籍贯之何贞、何鱮、何钤、何镃等何姓

刻工,也是无锡人。《浙江通志》的写工是浙江布政司书吏,刻工却大都

来自无锡,冀淑英认为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成书或写好后带到苏常地区刊

刻,二是刻工应邀前往杭州刊刻。 2 1《浙江通志》的刊刻地在哪里,书中

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有一些迹象表明《浙江通志》在南京书成之后发回杭

州写样上版的可能性较大:首先是记录籍贯的做法一般发生在外地刻工身

上,如果刻工是在自己家乡雕版,不会特意注明自己的出身之地。在我们

调查到的杭州刊本中,所有注明籍贯的刻工均来自外地,只有一宗例外,

即万历十七年杭州刊本《新刻增补艺苑卮言》中,刻工孙爱湖注明自己是

武林人。《浙江通志》很多刻工注明自己是无锡人,若非身在异地刻书则

无须如此。其次,在刊刻《浙江通志》的同一年,浙江布政司又刻了《历

代史纂左编》一书,对照两书的刻工,有一些是重复的,如章聪、郭昌言、

郭昌时、何元等,《历代史纂左编》刻于杭州基本上没有疑问,因此《浙

江通志》的刊刻地应该也在杭州。至于《浙江通志》大量使用无锡刻工的

1 9 冀淑英所指的苏州地区包括常州府,此表又收入了少量在苏州等地刻书的外

地刻工,如邹邦杰,当为江西南昌府籍。见冀淑英〈谈谈明刻本及刻工——附明

代中期苏州地区刻工表〉,《冀淑英文集》,页 84-109。 2 0 冀淑英认为叶弟有可能不是苏常一带的刻工,见《冀淑英文集》,页 89。

《鄂国金佗稡编》作“苏州叶弟”,或可资参考。 2 1 同上书,页 89。

140

原因,有可能是嘉靖四十年前后杭州官府刻书数量较多, 2 2对刻工的需求

量超过以往,因而需要从外地征调工匠。

建阳刻工在杭州数量不多,分布亦较为分散,既没有家族作业的迹象,

也很少同时出现在一部书当中。然而建阳刻工的受雇范围甚广,官府、私

家和寺院所刻书籍中都能找到他们的名字。以刻工邹友为例,他在万历十

四年受雇于钱塘儒学,前后刊刻了《资治通鉴》与《资治通鉴考异》两种

书。《嘉兴藏》在五台山开雕后,他又成为较早入山的刻工。万历二十年

末或二十一年初,邹友随《嘉兴藏》重返杭州,并一直为其工作到万历三

十三年。和邹友一样在五台山时期就加入刻藏活动并一同迁往杭州的建阳

籍刻工还有黄国斌,其他的刻藏建阳刻工则是《嘉兴藏》迁至杭州刊刻以

后才加入进来。为私家刻书的建阳刻工也有一些,例如游英在万历间为仁

和朱鸿刻《孝经今文直解》,写刻颇为工整。游英在书中自署为“闽建阳

宋儒后裔游英”,他大概是北宋理学家游酢(1053-1123)的后人,游酢

出生于建阳的麻沙镇,此地正是宋元以来建阳地区乃至全国的刻书重镇所

在,游氏后人以雕版为业,依然如此自矜身份,在杭州刻工中十分希见。

江西在明代也是刻书数量众多的省份之一,在周弘祖的《古今书刻》

中,江西的刻书种类仅次于南直隶和福建两省, 2 3超过浙江将近一倍。江

西版书籍前期主要由官府、藩府与私家刊刻,到明代末期书坊开始逐渐增

多,金溪县浒湾镇发展尤为迅速,入清以后兼有取代建阳之势;金溪籍书

商亦有多人前往南京经营出版业,其中不乏极为著名的书坊。江西刻工除

了留在本地刻书,也有不少前往江南各地,杭州便是重要的目的地之一。

杭州的江西刻工以南昌府进贤县人为最多,他们和绝大所数应天刻工

一样,因为《嘉兴藏》的刊刻聚集到杭州。进贤刻工群具有明显的家族性,

洪、傅两姓刻工占总人数近一半。其他产生过不少刻工的家族,如南昌的

邹氏、丰城的熊氏和庐陵的晏氏,都有家族成员在杭州刻书。

2 2 嘉靖四十年前后杭州官府所刻书籍有《武林旧事》、《集录真西山文章正

宗》、《诗说解颐》、《逊志斋集》、《浙江通志》、《历代史纂左编》、《筹

海图编》等。 2 3 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页 105、107。

141

能够出产大量刻工的地区,或者本身即有发达的刻书业,或者靠近能

够接受许多外来刻工流入作业的出版业中心城市。前者如苏州和建阳,后

者如徽州。出版业中心城市中外地刻工的来源,同样也受到地理因素的影

响。流入杭州的外地刻工数量多寡,与这些刻工家乡刻书业的发展程度,

以及距离其他刻书中心路程远近都有关联。对杭州刻书业影响最大的是徽

州刻工,徽州地处偏僻山区,本地刻书业发展空间不大,但是距离南京和

杭州较近,徽州人来往其间经商者甚多,以至于明代编辑出版的商用路程

图多出徽人之手, 2 4徽州刻工也多沿这些交通便利的路线前往南京和杭州

刻书。苏常地区同样盛产刻工,但是苏州的刻书业发展程度较杭州有过而

无不及,刻工在家门口即可觅得较多工作机会。对这些刻工而言,即便需

要到外地谋生,也有不亚于杭州的另一个选择,即官刻和坊刻业都十分发

达的南京。以无锡的何姓刻工群为例,他们的名字主要出现在苏州和南京

的刻本中,出自其手的杭州刻本仅有一两种,说明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为

苏州的文人和南京的官府(例如刊刻过大量书籍的南京国子监)工作,偶

尔才会考虑到距离无锡更远一些的杭州刻书。

刻工的家族式作业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因为刻工留给我们的资料

往往只有他们的名字,从名字中发现他们之间的亲属关系便成了仅有的几

个可供研究的方向之一。在杭州的刻书业中也存在不少刻工家族,例如声

名远扬的虬村黄氏和人数众多但是来源尚不明晰的夏氏家族。有一些刻工

实际上也出自刻工世家,但是单枪匹马在杭州刻书,不易被察觉。以南昌

邹氏为例,明代的江西刻工就像江西刻书一样,一向少人注意,实际上就

规模数量而言颇有值得留意之处。南昌邹氏刻工在杭州至少刻过两种书:

万历七年《杭州府志》有邹姓刻工七人,其中邹邦彦、邹邦显、邹国安和

邹邦杰 2 5四人来自南昌;另一种是万历二十三年刊《杨道行集》,刻工有

南昌邹天衢和丰城熊鹏等人。邹氏家族的刻工们在选择工作地点时面临两

2 4 在苏州经商的徽州人黄汴所编的 《一统路程图记》一书,有许多以南北二京

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路线指南,多数在长江下游地区和他的家乡徽州一带。另一

个在杭州经商的徽州商人,也曾编成过一部《天下水路图引》。见 Timothy

Brook《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页 201-202。 2 5 《杭州府志》作邹杰。邹姓刻工在刻自己的名字时多有省略中间一字者,据

万历三十六年南昌刊本《邃古记》,邹杰即邹邦杰。

142

条道路:留在南昌或者去浙江。 2 6留在本地是首选,因为这里已经有很多

刻书的机会,万历七年江西布政司刊《山谷老人刀笔》中,能见到刻工邹

天卿、邹天爵、邹天明、邹国相、邹邦达和邹邦杰;新建李克家刊《国语》

中,有刻工邹天文、邹天朝、邹天明、邹邦治、邹邦珍、邹邦化、邹邦瑚

等。刻工邹氏中的大部分人都留在南昌,少数人在浙江的湖州、杭州一带

刻书。他们在浙江刻书时间都不长,例如邹邦彦万历七年在杭州刻《杭州

府志》,同年又前往湖州,开始为吴兴茅氏家族刻书,三年间刻了《玉台

新咏》、《淮南鸿烈解》和《新刊唐荆川先生稗编》三种。

杭州刻工的资料中最缺乏的恰恰是杭州本地出身的刻工。在杭州刊本

不注籍贯的刻工中根本无法分辨哪些是杭州人,哪些不是。整理《嘉兴藏》

刻工名录时我们发现,五台山时期的《嘉兴藏》中还能找到杭州刻工李昭

璋和昌化刻工戴允耀的名字, 2 7径山时期的《嘉兴藏》中反而完全没有本

地刻工的痕迹。究竟是杭刻《嘉兴藏》有意识的不录用本地刻工,还是杭

州确实甚少出产刻工,主要依靠外地工匠,尚不能得出肯定的解释。

同刻工相比,杭州刻本中写工留下的资料更少,但是他们的姓名大多

保存完整,不像有些刻工连全名是什么都不清楚。

官刻本保存了最多杭州写工记录,例如嘉靖间布政司刊《皇明诏令》,

用写工赵仲本等 17 人,万历十二年两浙都转运盐使司刊《皇明疏钞》,

用写工丁经等 28 人,都是用工数量较多的例子。民间刻本除了少数是由

刻书人自己或者延请名家手书上板之外,大部分需要雇用专门的写工,而

为官刻本写样的人手来源则比较多元化,南京国子监在刻书时多有以监生

充任书手者, 2 8其他官府则有时会由书吏承担。明代地方政府中有很多书

吏,他们的主要工作原本是诸如填写校对文册档案一类的文字工作,在遇

到其它类似的抄写工作时,也会分派给他们来完成。嘉靖四十年杭州布政

司刻《浙江通志》,所用的写工就是布政司吏施孝、郭智和杜奎三人。写

2 6 由南昌前往浙江,常见的路线是走水路由广信府过玉山或者由休宁县进入浙

江境内,见黄汴《一统路程图记》卷七,收入杨正泰《明代驿站考》,页 202、

210。 2 7 见万历十九年聊城傅光宅助刊之《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 2 8 李明杰〈明代国子监刻书考略(下)〉,《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 年第 5 期,

页 45-50。

143

样之外,书吏们也会承担校对的工作,万历三十八年浙江官刻本《大明律

集解附例》在卷三十末叶有“万历三十八年仲夏重刊,承行典吏姚世俊/

张之潮磨对”题记一行,姚张二人即为履行校样职责之书吏。

(万历)《杭州府志》在末卷卷尾记录了膳写员役九人的姓名,并以

小字注籍贯,其中有仁和籍三人、钱塘籍两人、山阴籍两人,另两人中一

人籍贯无法辨认,一人籍贯前一字作“余”,后一字漶慢,当为余杭或余

姚。《杭州府志》的写工大都来自杭州本地,其余的也不出浙江,嘉靖二

十三年孔天胤刻《集录真西山文章正宗》时所用六名写工则全部来自苏州,

其中名叫章仕的写工在嘉靖二十五年又为孔天胤刻《林东城文集》写样。

写工与刻工一样,并不固定在一处工作。为孔天胤写《集录真西山文章正

宗》的写工吴应龙和沈恒,嘉靖三十五年在无锡为顾氏奇字斋写《类笺唐

王右丞诗集》,吴应龙稍早于此在苏州为书商夏相写《古今合璧事类备

要》。钱塘人郭志学,万历十一年在秀水为沈启原写《谢康乐集》, 2 9次

年在杭州为两浙都转运盐使司写《皇明疏钞》,万历二十九年为杭州高应

科写《西湖志摘粹补遗奚囊便览》,万历三十四年为浙江左布政使史继辰

写《春秋贯玉》,万历天启间为新安汪士贤写《陆士龙文集》。另一位杭

州人郁文瑞,也曾往来于杭州与周边地区参与刻书,他在万历九年为吴兴

凌稚隆写《汉书评林》,万历十四年为杭州冯绍祖写《楚辞章句》,万历

二十年为新安程荣写《风俗演义》(《汉魏丛书》本),万历年间又为武

林张瑛写《论衡》。万历十一年杭州冯有翼所刻 《秦汉文钞》中,也出

现过一个叫郁文瑞的刻工,如果两者是同一人,则郁文瑞写刻皆能胜任。

不仅如此,郁文瑞后来又开设了自己的书坊,取名尚友轩,在万历二十三

年至二十五年间相继出版了袖珍本《庄子南华真经》、《老子道德经》

(两种合称《老庄合刻》)和《楚辞》。杭刻《嘉兴藏》写工的来源类似

刻工,以应天府籍为最多,南昌籍次之。有些写工同时也作过刻工,例如

上元陶邦本和进贤洪国辅。《嘉兴藏》写工普遍服务年限较长,以长洲写

2 9据焦竑〈陕西按察司副使霓川沈先生行状〉,万历五年十月沈启原自陕西按察

副使任返回原籍秀水,此后即居家不出,故《谢康乐集》当刻于秀水。焦竑《澹

园集》卷三三,页 538-539。

144

工徐普为例,他从万历十八年至天启六年间,一直在为《嘉兴藏》工作。

3 0

第二节 杭州刻工工价

刻书过程中需要支付各种费用,如板片、纸墨的成本和写工、刻工、

装订工的工价,其中又以刻工薪水为最主要的开支。由于文献记载不足,

这些物品和劳动力的价格一直是印刷史研究中比较模糊的问题。刻书费用

的记载主要保存在书籍牌记中,尤其是依靠信众捐资助刊的各种版本《大

藏经》中,可以搜集到不少有价值的施刻愿文。杨绳信曾经通过研究南宋

后期至元代开雕的《碛砂藏》,对宋元时期的刻工工价进行过推算。 3 1

叶德辉最早关注到明代刻工的工价问题。明嘉靖刊本《豫章罗先生文

集》目录后有“刻板八十三片,上下二帙,一百六十一叶,绣梓工资二十

四两”木记, 3 2叶德辉据此计算出每叶工赀一钱五分有奇,杨绳信在此基

础上以每页平均四百字计,得出每百字工价银 0.037 两的结论。 3 3叶氏又

引徐康《前尘梦影录》的记载,明末毛晋招募刻工时所支付的工价为每百

字银三分,由此得出明时刻书工价甚廉的结论。 3 4此后陆续有一些研究者

发现和整理出更多史料,不断丰富我们对明代刻工工价问题的认识。杨绳

信在调查了《嘉兴藏》中《经律异相》一书后,得出每百字付给刻工银

0.05 两的结论,由此他认为明代刻工工价在每百字白银 0.03 至 0.05 两

3 0 杨玉良、邢顺岭〈《嘉兴藏》整理记〉,《文献》总第十九辑(1984),页

209。 3 1 杨绳信〈历代刻工工价初探〉,《中国印刷史料选辑(三)》,页 553-557。 3 2 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九,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927 册,页 500。

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卷八二,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929 册,页 246。 3 3 见杨绳信〈历代刻工工价初探〉,《中国印刷史料选辑(三)》,页 558。

杨氏没有说明每页按照四百字计算的理由。嘉靖本《豫章罗先生文集》之行款为

每半页十三行,行二十三字,则每页可容纳近五百字,然此本空格处较多,以第

一卷首半页为例,仅一百三十二字,以四百字为平均数,或可接受。 3 4 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页 13b-14b。

145

之间,这个结论受到后来研究者的肯定和广泛征引。 3 5和宋元时候的工价

相比,明代刻工工价减少了一半,这主要是因为嘉靖以后盛行的匠体字,

技术难度降低,能够从事版刻工作的刻工数量增加,工价也随之下调。 3 6

杨绳信在研究中所使用的《嘉兴藏》,是研究明代刻工工价最重要的

史料之一。《嘉兴藏》在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杭州刻工资料的同时,也保留

了与刻书费用相关的大量数据。《嘉兴藏》自万历二十年(1592)起迁至

杭州刊刻,早期刊本没有施刻愿文,或者愿文中只提及施刻人、刻工等信

息。从万历二十九年(1601)开始,《嘉兴藏》经卷中的施刻愿文出现了

有关刻书费用的记录。直至崇祯六年(1633)《嘉兴藏》主要刊刻地由杭

州迁往嘉兴之前的三十余年间,除了天启年间资料较少,几乎每一年都可

以找到记录了工价银的施刻愿文。我们依据《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

中所著录之台湾国家图书馆藏《嘉兴藏》施刻愿文,从每一年的刊本中随

机取样三种, 3 7制成下表(表 10):

表 10.杭刻《嘉兴藏》工价表

刊刻时间 书名(卷次) 字数 工价银

(两)

每百字银

(两)

万历 29 年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附普贤

行愿品》一卷(卷一)

6,850 3.77 0.055036496

万历 29 年 《 金 刚 般 若 波 罗 蜜 经 论 》 三 卷

(卷一)

6,931 3.8 0.054826143

万历 29 年 《 金 刚 般 若 波 罗 蜜 经 论 》 三 卷

(卷一)3 8

6,830 3.75 0.054904832

万历 31 年 《大般涅磐经》四十卷(卷一) 12,598 6.93 0.055008732

万历 31 年 《 愣 伽 阿 跋 多 宝 经 》 四 卷 ( 卷

一)

10,420 5.73 0.054990403

万历 32 年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

经》一卷

9,410 5.17 0.054941552

万历 32 年 《解深密经》五卷(卷一) 6,500 3.25 0.05

万历 33 年 《 佛 说 濡 首 菩 萨 无 上 清 净 分 卫 6,950 3.82 0.054964029

3 5 按:Kai-wing Chow 在引用杨绳信提供的数据时,作每百字白银 0.02 至

0.05 两,或有误,见 Kai-wing Chow,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 p. 36. 3 6 杨绳信,〈历代刻工工价初探〉,《中国印刷史料选辑(三)》,页 558-

559。 3 7 万历 30 年、48 年、天启 2-4 年、6 年没有记录,万历 47 年、天启元年、5

年刊本各一种,万历 31-34 年、42-43 年刊本各二种。 3 8 此本与前一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由不同的施刻人捐资助刻。

146

经》二卷(卷上)

万历 33 年 《景德传灯录》三十卷(卷一) 7,850 4.07 0.051847134

万历 34 年 《佛藏经》四卷(卷四) 6,600 3.43 0.051969697

万历 34 年 《四分戒本》二卷(卷上) 9,100 4.73 0.051978022

万历 35 年 《宗门统要续集》二十二卷(卷

一)

7,850 4.07 0.051847134

万历 35 年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一卷 9,174 4.954 0.054000436

万历 35 年 《贤愚因缘经》十三卷(卷一) 11,980 6.23 0.052003339

万历 36 年 《佛说最无比经》一卷 3,741 1.95 0.0521251

万历 36 年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七卷(卷一)

9,455 4.92 0.05203596

万历 36 年 《增壹阿含经》五十卷(卷一) 6,447 3.35 0.051962153

万历 37 年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一卷 7,847 4.08 0.051994393

万历 37 年 《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二卷

(卷上)

9,448 4.72 0.049957663

万历 37 年 《佛说阿弥陀经》二卷(卷上) 13,991 7 0.050032164

万历 38 年 《佛说正恭敬经》一卷 2,050 1.025 0.05

万历 38 年 《佛说须莫提菩萨经》一卷 4,034 2.02 0.050074368

万历 38 年 《佛说净饭王般涅磐经》一卷 9,226 4.79 0.051918491

万历 39 年 《说无垢称经》六卷(卷一) 5,019 2.51 0.050009962

万历 39 年 《佛说处处经》一卷 6,584 3.29 0.049969623

万历 39 年 《佛说梵摩喻经》一卷 7,560 3.93 0.051984127

万历 40 年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二百卷

(卷一)

5,220 2.61 0.05

万历 40 年 《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一卷 8,508 4.37 0.051363423

万历 40 年 《 佛 说 光 明 童 子 姻 缘 经 》 四 卷

(全部)

14,620 7.31 0.05

万历 41 年 《佛说梵志计水净经》一卷 7,130 3.71 0.052033661

万历 41 年 《佛说普法义经》一卷 10,720 5.36 0.05

万历 41 年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四卷

(全部)

17,840 9.28 0.052017937

万历 42 年 《无垢优婆夷问经》一卷 8,796 4.575 0.052012278

万历 42 年 《成实论》二十卷(卷一) 12,508 6.504 0.051998721

万历 43 年 《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一卷 12,240 6.34 0.051797386

万历 43 年 《神宗正脉》二十卷(卷一) 11,900 6.19 0.052016807

万历 44 年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

三卷(卷上)

3,303 1.65 0.049954587

万历 44 年 《妙臂印幢陀尼罗经》一卷 8,110 4.21 0.051911221

万历 44 年 《 观 自 在 菩 萨 如 意 心 陀 罗 尼 咒

经》一卷

8,385 4.31 0.051401312

万历 45 年 《四童子三昧经》三卷(卷一) 7,016 3.65 0.052023945

万历 45 年 《 七 俱 胝 佛 母 所 说 准 提 陀 尼 罗

经》一卷

8,310 4.31 0.051865223

万历 45 年 《佛说古来世时经》一卷 9,828 5.11 0.051994302

万历 46 年 《佛说伏淫经》一卷 1,287 0.66 0.051282051

万历 46 年 《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

一卷

5,250 2.73 0.052

万历 46 年 《 别 译 杂 阿 含 经 初 诵 》 二 十 卷

(卷一)

9,776 5.08 0.051963993

147

万历 47 年 《道余录》一卷 12,240 6.365 0.052001634

天启元年 《护法录》十卷(卷一) 31,504 15.753 0.050003174

天启 5 年 《佛本行径》七卷(卷二) 9,770 4.1 0.0419652

天启 7 年 《 观 世 音 菩 萨 得 大 势 菩 萨 受 记

经》一卷

6,507 3.25 0.049946212

天启 7 年 《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一卷 9,240 4.62 0.05

天启 7 年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一卷 12,017 6.008 0.049995839

崇祯元年 《 大 萨 遮 尼 乾 子 受 记 经 》 十 卷

(卷一)

7,240 3.62 0.05

崇祯元年 《 胜 鬘 狮 子 吼 一 乘 大 方 便 方 广

经》一卷

8,950 4.475 0.05

崇祯元年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一卷 10,860 5.433 0.050027624

崇祯 2 年 《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 6,699 3.349 0.049992536

崇祯 2 年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一卷 8,960 4.48 0.05

崇祯 2 年 《五蕴皆空经》一卷 10,735 5.367 0.049995342

崇祯 3 年 《 慧 上 菩 萨 问 大 善 权 经 》 二 卷

(卷下)

6,654 3.327 0.05

崇祯 3 年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一卷 9,118 4.559 0.05

崇祯 3 年 《佛说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

一卷

12,938 6.469 0.05

崇祯 4 年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一卷 5,322 2.661 0.05

崇祯 4 年 《修行本起经》二卷(卷上) 7,282 3.641 0.05

崇祯 4 年 《佛说大净法门品经》一卷 11,426 5.713 0.05

崇祯 5 年 《佛说大孔雀王杂神咒经》一卷 5,270 2.635 0.05

崇祯 5 年 《 佛 说 守 护 大 千 国 土 经 》 三 卷

(卷下)

8,514 4.26 0.050035236

崇祯 5 年 《 过 去 现 在 因 果 经 》 四 卷 ( 卷

一)

10,324 5.162 0.05

崇祯 6 年 《大方总持宝光明经》五卷(卷

五)

5,080 2.54 0.05

崇祯 6 年 《佛说普贤曼拏罗经》一卷 7,420 3.71 0.05

崇祯 6 年 《广大莲华庄严曼拏罗灭一切罪

陀罗尼经》一卷

9,600 4.8 0.05

根据表 10 中的数据,可以制成杭刻《嘉兴藏》平均每百字刊刻费用

历年走势示意图如次(图 10):

148

图 10:杭刻《嘉兴藏》历年平均工价走势图

杭刻《嘉兴藏》的平均费用在三十年间变化不大,但是仍然可以看出

略微下降的趋势。开始的两三年间,平均刊刻费用约为每百字 0.055 两。

自万历三十三年至万历末,每百字所需的费用基本上在 0.052 至 0.05 两

之间波动,其中又以万历四十年前后费用最低,杨绳信所调查的《经律异

相》正刻于此时,因此他将每百字 0.05 两作为刻工工价的范围上限。天

启年间刊刻地点趋于分散,径山刻书数量大减,与刻书费用相关的资料也

变得难以寻觅,天启五年《佛本行径》中记录的每百字不足 0.042 两的数

字,是杭刻《嘉兴藏》中能够见到的最低开支,具体原因不明。天启七年

至崇祯六年间,刻书费用不再出现波动,保持在每百字 0.05 两。

由此可见,就杭刻《嘉兴藏》而言,每百字 0.05 两其实是工价银的

下限,实际变化范围在 0.05 两至 0.055 两之间,比杨绳信得出的数字略

高。从毛晋招募刻工每百字给银三分的记录来看,如果与其相距时间、地

点都不甚远的径山诸寺在刊刻《嘉兴藏》时支付给刻工每百字五分至五分

五厘,则将近高出毛氏一倍,似有不合情理之处,因此杭刻《嘉兴藏》记

录的工价银是否为实际付给刻工的工资,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149

杨绳信认为《经律异相》每百字所产生费用的 0.05 两是全部付给刻

工的,写工是否另有报酬不得而知,校经由僧人担任,可能属于义务性质。

3 9但是在杭刻《嘉兴藏》常见的题记写法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这是付给刻

工的工价。以《经律异相》卷一牌记为例,其文作“浮渡居士吴用先,施

赀刻此《经律异相》第一卷,计字八千七百七十个,该银四两三钱八分五

厘。自下释在慎对,上元王子谦书,许一科刻。万历壬子岁夏六月径山化

城识”。 4 0刻成一副板片所需的开销包括木板原料及加工费用,承担校对、

写样、刻板工作人员的薪水, 4 1以及其他可能发生的开支。《经律异相》

题记中所提到的四两三钱八分五厘开销,应当包含以上全部项目,如果施

刻人吴用先捐助的银两全部用来付给刻工,那么板片和写工工资等其他开

支的来源就无法得到合理解释。题记中特别记载了经卷的字数,往往令人

首先将其与刻工的工作量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研究者们又忽略了刻书活

动中其它比重较轻的开销时,会发生将工价银和字数两项数据简单处理后

即视为刻工工价的结果。实际上写工工资的计算方法与刻工相同,通过字

数还可以大致推断使用的板片数量,进而计算出板片方面的开支,《嘉兴

藏》题记记录的字数和工价银,绝不是仅仅是为了记录支付给刻工的报酬,

因此也不应当被我们用来作为计算刻工工价的依据。

在刻藏活动中,究竟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支付工匠薪酬,事实上是

有文献记录可寻的。为了保证规模浩大的刻藏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

自万历十二年起,《嘉兴藏》刊刻活动的组织者们陆续制定了〈检经会

约〉、〈刻藏规则〉、〈刻藏凡例〉和〈刻场钱粮经费画一〉等规章制度,

规定了大藏经的底本和校本选择,验收校对经卷的流程与奖惩办法,板片

规格、价钱,工匠的选用标准和报酬等事项。其中〈刻场钱粮经费画一〉

即专门针对刻书费用问题,这类史料颇为稀见,故全文移录如次:

〈刻场钱粮经费画一〉

3 9 杨绳信〈历代刻工工价初探〉,《中国印刷史料选辑(三)》,页 559。 4 0 此题记转引自杨绳信〈历代刻工工价初探〉,同上书,页 558-559。按:

“自下”疑当作“白下”。 4 1 《嘉兴藏》中负责校对的僧人应当无需支付费用,写工和刻工则需要领取相

应报酬。

150

每字壹百,计写工银肆厘,刻工银叁分伍厘。

每板壹块,自地头置买至搬运上山,共银叁分肆厘。又,做平工

银贰厘;出边工银贰厘。

每板壹块,两面俱贰拾行,行贰拾字,共计捌佰字,成经贰叶。

每板壹块,两面刻成满行,通计费银叁钱陆分。

假如每岁刻板约壹千贰百块,刻场僧众上下作务人等衣单及船只

牲口草料杂用约费银捌拾余两。兹者会同护法宰官共议,每字壹百,

加派前项杂费银壹分,永永遵守,岁以为常。虽主者有更,此规不易。

谨刊附〈缘起〉之末,遍告十方与缘檀信闻知。

万历二十九年四月 日。 4 2

文中详细列出了刊板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开支,可分为人工、板片和杂

项三部分。人工一项包括写工和刻工,写工的工价为每百字银四厘,刻工

为每百字银三分五厘。板片的成本加上运输费用,每块需银三分四厘,再

经过作平和出边两道工序,最终开支为每块三分八厘。刻场的“僧众上下

作务人等”常年居住于径山诸寺中,另有“衣单及船只牲口草料”等各项

开销,因此每百字摊派杂费银一分。这份文献中刻工工价每百字 0.035 两

的记载,直接否定了杨绳信每百字 0.05 两的结论,又与《前尘梦影录》

所记毛晋支付给刻工的标准相近,是值得我们相信的数据。

〈刻场钱粮经费画一〉存在一处前后无法吻合的地方,它规定《嘉兴

藏》的版式为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木板采用厚一寸以上之梨板,正反

两面各刊刻一叶,所以一块板最多容纳八百字。按照满行计算,每板写工

银 0.032 两,刻工银 0.28 两,板片 0.038 两,共计 0.35 两,不是文中

所说的三钱六分。这个问题我们将在后面进一步讨论。

《嘉兴藏》刊刻初期在五台山的支付标准,亦有史料可查。万历十九

年(1591)前后道开禅师在与吴惟明讨论招募徽籍刻工事宜的信中告诉对

4 2〈刻场钱粮经费画一〉,陆光祖等《明径山方册本刻藏缘起》,收入严灵峰编

辑《书目类编》,册 50,页 22525-22526。

151

方“北方定价,字每百工食银四分”。 4 3北方刻书成本较高,为了征召到

南方的刻工,不仅需要支付他们北上的路费, 4 4还需要提供更有竞争力的

工资待遇。《嘉兴藏》在五台山刊刻期间,按照每百字 0.04 两的标准支

付刻工工资,移至杭州以后下调工价银也在情理之中。

《嘉兴藏》中支出账目最为详细的题记保存在崇祯十五年至十七年常

熟之虞山华严阁所刻经卷中。以崇祯十五年泰和萧士玮刊本《天王太子辟

罗经》为例,卷末尾题后施刻愿文分为上下两栏,上栏作“泰和信官萧士

玮捐俸刻/天王太子辟罗经全卷/东塔寺释道源/东湖信士毛晋同对/崇祯壬

午仲夏虞山华严阁识”,下栏作“经一卷/共字七百六十五个/计写银三分

一厘/计刻银二钱七分/共板一块/共计工价银四分/江宁黄铭书/长洲李如

科刻/句容潘守诚同刻”。 4 5这条题记分别列出了写、刻以及板片的支出,

其他华严阁刊本之题记也大多类此。我们选取崇祯十五年至十七年刊本共

25 种,制成下表(表 11):

表 11.华严阁刊《嘉兴藏》工价表

编号 字数 写银

(两)

每百字写

银(两)

刻银

(两)

每百字刻

银(两)

工价银

(两)

板片

单价

(两

每百字

总支出

(两)

470 765 0.031

0.004052

288 0.27

0.035294

118 1 0.04 0.04

0.0445

75

597 1477 0.059

0.003994

584 0.568

0.038456

33 2 0.08 0.04

0.0478

67

601 1730 0.07

0.004046

243 0.605

0.034971

098 3 0.12 0.04

0.0459

54

607 4054 0.162

0.003996

053 1.319

0.032535

767 5 0.2 0.04

0.0414

65

608 1710 0.068

0.003976

608 0.595

0.034795

322 3 0.12 0.04

0.0457

89

609 1175 0.047 0.004 0.411

0.034978

723 2 0.08 0.04

0.0457

87

610 1915 0.077

0.004020

888 0.67

0.034986

945 3 0.12 0.04

0.0452

74

612 7159 0.286

0.003994

971 2.506

0.035004

889

1

0 0.4 0.04

0.0445

87

4 3 道开〈与吴康虞居士〉,《嘉兴藏》本《密藏禅师遗稿》卷上,页 39b,收

入《禅宗全书》册 55,页 39。 4 4 道开在写给吴惟明的信中嘱托吴氏将他们对刻工的要求告知应征者,“令其

自作行止,倘支给路费,令之入山,即莫可进退,非策也。”同上书,页 39b。 4 5 《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子部》第 4 册,页 148。

152

613 3640 0.146

0.004010

989 1.274 0.035 5 0.2 0.04

0.0445

05

614 492 0.04

0.008130

081 0.172

0.034959

35 1 0.04 0.04

0.0512

2

753 951 0.038

0.003995

794 0.333

0.035015

773 2 0.08 0.04

0.0474

24

754 864 0.035

0.004050

926 0.303

0.035069

444 1 0.04 0.04

0.0437

5

755 647 0.026

0.004018

547 0.227

0.035085

008 1 0.04 0.04

0.0452

86

756 1316 0.053

0.004027

356 0.461

0.035030

395 2 0.08 0.04

0.0451

37

846 9846 0.394

0.004001

625 3.447

0.035009

141

1

8 0.72 0.04

0.0463

23

530 57250 2.29 0.004

20.03

7

0.034999

127

7

6 3.4 0.048

0.0449

38

531 42210 1.688

0.003999

052

14.77

3

0.034998

815

5

6 2.24 0.04

0.0443

05

539 6987 0.28

0.004007

442 2.44

0.034921

998

1

0 0.4 0.04

0.0446

54

875 626 0.025

0.003993

61 0.219

0.034984

026 1 0.04 0.04

0.0453

67

876 719 0.029

0.004033

38 0.253

0.035187

761 1 0.04 0.04

0.0447

84

1191 26498 1.06

0.004000

302 9.275

0.035002

642

3

6 1.8 0.05

0.0457

96

1192 17981 0.72

0.004004

227 6.293

0.034998

054

2

6 1.3 0.05

0.0462

32

1161 6414 0.518

0.008076

084 4.531

0.070642

345

1

7 0.68 0.04

0.0893

2

1163 38760 1.55

0.003998

968

13.56

6 0.035

4

9 1.96 0.04

0.0440

56

1165 5435 0.272

0.005004

6 1.904

0.035032

199 8 0.32 0.04

0.0459

25

说明:据台湾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编制。《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志初

稿》之《嘉兴楞严寺方册藏经》所收经卷编号采用二段式编码,第一段为代表《嘉兴藏》

之 09033,第二段为流水号,如位列首部之《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编号为 09033.1。上

表各书编号即为其中第二段数字。具体书名及刊印年代、写工、刻工姓氏如下:

470 《天王太子辟罗经》一卷,崇祯 15 年刊本,写工:江宁黄铭;刻工:长洲李如科、

句容潘守诚

597 《佛说瞻婆比丘经》一卷,崇祯 15 年刊本,写工:江宁黄铭;刻工:长洲李如科

601 《佛说文陀竭王经》一卷,崇祯 15 年刊本,写工:江宁黄铭;刻工:长洲李如科

607 《佛说鹦鹉经》一卷,崇祯 15 年刊本,写工:江宁黄铭;刻工:长洲李如科

608 《佛说兜调经》一卷,崇祯 15 年刊本,写工:江宁黄铭;刻工:句容潘守诚

609 《佛说意经》一卷,崇祯 15 年刊本,写工:江宁黄铭;刻工:长洲李如科

153

610 《佛说应法经》一卷,崇祯 15 年刊本,写工:江宁黄铭;刻工:长洲李如科

612 《须摩提女经》一卷,崇祯 15 年刊本,写工:江宁黄铭;刻工:江宁范应时

613 《佛说三摩竭经》一卷,崇祯 15 年刊本,写工:江宁黄铭;刻工:长洲李如科

614 《佛说波罗门避死经》一卷,崇祯 15 年刊本,写工:江宁黄铭;刻工:长洲李如

753 《佛说耶祇经》一卷,崇祯 15 年刊本,写工:长洲徐大任;刻工:溧水杨可浍

754 《佛说末罗王经》一卷,崇祯 15 年刊本,写工:长洲徐大任;刻工:溧水杨可浍

755 《佛说摩达国王经》一卷,崇祯 15 年刊本,写工:长洲徐大任;刻工:溧水杨可

756 《佛说旃陀越国王经》一卷,崇祯 15 年刊本,写工:长洲徐大任;刻工:溧水杨

可浍

846 《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三卷,崇祯 15 年刊本,写工:吴县章流;刻工:溧

水杨可浍

530 《一字佛顶轮王经》六卷,崇祯 16 年刊本,写工:上元于从龙;刻工:句容潘守

531 《苏悉地羯罗经》四卷,崇祯 16 年刊本,写工:上元王茝;刻工:句容李焕

539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一卷,崇祯 16 年刊本,写工:上元罗章;刻工:

溧水徐应鸿

875 《佛说十八臂陀尼罗经》一卷,崇祯 16 年刊本,写工:江宁黄铭;刻工:长洲李

如科

876 《佛说洛叉陀尼罗经》一卷,崇祯 16 年刊本,写工:江宁黄铭;刻工:句容潘守

1191 《摄大乘论本》三卷,崇祯 16 年刊本,写工:东吴尤在一;刻工:溧水杨可浍

1192 《中边分别论》二卷,崇祯 16 年刊本,写工:东吴尤在一;刻工:溧水杨可浍

1161 《发菩提心论》二卷,崇祯 17 年刊本,写工:江宁黄铭;刻工:句容潘守诚

1163 《佛性论》四卷,崇祯 17 年刊本,写工:上元罗璋;刻工:溧水杨可浍

1165 《业成就论》一卷,崇祯 17 年刊本,写工:上元于起龙;刻工:溧水徐应鸿

154

从上表可以看出,虞山华严阁刊《嘉兴藏》遵循的基本开支标准是写

样每百字银 4 厘, 4 6刻字每百字银三分五厘,依然是万历二十九年〈刻场

钱粮经费画一〉制定的标准。但是板片的成本有所提高,从每片银三分八

厘涨至四分,崇祯十六年间还到一度到达过五分。华严阁刊《嘉兴藏》的

平均费用为每百字 0.045 两左右,低于杭刻《嘉兴藏》近百分之十。万历

二十九年到崇祯十七年,《嘉兴藏》的平均刊刻费用呈现出缓慢下降之势,

在支付给写工、刻工的工资标准不变,板片成本甚至略有上升的情况下,

这种开支减少的结果是如何出现的?

首先我们根据来计算一下按照〈刻场钱粮经费画一〉的标准刻经所需

要支付的费用。前面已经提到过,以每块板 800 字计,按照各项单价计算

出来的总支出为 0.35 两,而〈刻场钱粮经费画一〉计算的总支出为 0.36

两。若以后者为准,由于每板八百字是最高上限,所以每百字将不低于

0.045 两,再加上杂项银一分,最终的支付标准应该不低于每百字 0.055

两。实际上在我们调查的经卷中,几乎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支付实例,因

此 0.36 两可能是错误的数据,当以 0.35 为是,这样的得到的计算结果是

每百字不低于 0.05375 两。这个数字较接近实际,但是仍有些偏高,有可

能实际摊派的杂项银并没有到每百字银一分那么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刻工另有一份奖励性质的收入,〈刻藏规则〉一文中对刻工一条规定如下:

新刻经样逐叶逐字看选,上好者每一叶优给银二分,次好者一分,

以昭劝意;中平者姑准收用,俟其后刻改图精进;其不合初刻偈样者,

不准收用,仍罚赔板及赔写样字。 4 7

这里的“初刻偈样”,是指每个刻工刚到刻场时,先刻两篇偈文作为样本,

合格的方能录用。以后刻工所刻经样,都要以偈样为合格标准,刻得好刻

4 6 按:编号为 614、1161 的两种书支付给写工黄铭的工资是标准的两倍,黄铭

为华严阁刊《大藏经》写样数量众多,这两种书所支付的费用特别高,或有特殊

原因。第 1161 种的刻银与使用版片数量也是一般标准的两倍,是为特例。 4 7 〈刻藏规则〉,陆光祖等《明径山方册本刻藏缘起》,收入严灵峰编辑《书

目类编》,册 50,页 22516。

155

工,有可能得到每叶一至二分银的奖励,也就是每百字能够增加两厘半至

五厘的收入。

综上所述,杭刻《嘉兴藏》从万历二十九年每百字 0.055 两到崇祯六

年 0.05 两的变化,最有可能削减的就是杂项银的支出,其次是受到刻工

奖励支出的影响。板片未被完全利用而产生的单位支出上涨是十分有限的,

我们抽样调查的杭刻《嘉兴藏》每卷字数多在五千至一万之间,大多需要

使用十块以上的板片,即便最后一块未刻满,分摊下来增加的费用也微乎

其微。杂项银作为摊派的项目,不会导致按照以字数为单位计算出来的刻

书费用出现波动,因此从大的趋势来看,刻书费用的整体下调是杂项银下

调所致,而万历后期刊成之经卷平均费用在 0.05 至 0.052 两之间的细微

波动,最有可能是因支付给刻工的奖励多少不同造成。这种过于繁琐的计

算方法渐渐被后来的刻藏组织者所摒弃,天启末年至崇祯间的刻书费用几

乎全部精准地保持在每百字 0.05 两,说明他们改用了更简便的计算方法,

同时取消了支付给刻工的额外奖励。

这种趋于简单的刻书费用计算方法也被其它《嘉兴藏》的刊刻地点所

采用。华严阁就是完全按照字数和板片数量计算工价,不再出现杂项银和

刻工奖励银。此外再以吴江接待寺为例,接待寺在天启四年至五年间刊刻

的三部经卷,字数和工价银分列如下(表 12):

表 12.接待寺刊《嘉兴藏》工价表

刊刻时间 书名(卷次) 字数 工价银

(两) 每百字银

天启 4 年 大般涅磐经后分二卷(卷上) 9750 4.39 0.045025641

天启 4 年 大悲经五卷(卷一) 8348 3.76 0.045040728

天启 5 年 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八卷(卷一) 9244 4.17 0.045110342

说明:据台湾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编制)

接待寺刊《嘉兴藏》的平均费用是每百字 0.045 两,与后来的华严阁

相近,较同时期之径山诸寺每百字少银五厘。这五厘大概正是径山诸寺还

在继续摊派的杂项银,而接待寺和华严阁或者是因为不像径山诸寺远离城

156

市,产生的运输等生活成本较高,或者是有其它资金来源支持刻经僧众日

常开销,都直接取消了该项支出。

明代杭州《嘉兴藏》刻工每百字三分五厘的工价,是我们能够找到的

杭州刻工最精确的薪酬标准。这个数字不能反映明代杭州刻工工价的全貌,

因为按照常理,不同时期和不同技术水准刻工的薪酬之间一定存在差异,

但是《嘉兴藏》刻工的工价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数字。从时间上而言,万

历至崇祯间是明代刻书活动最繁荣的时期,大部分刊本在此期间出版,杭

州与常熟两地所刻《嘉兴藏》留给我们的史料表明,这一时期刻工工价没

有发生改变。就刻工技艺水准而言,《嘉兴藏》对刻工有一定的要求,这

一点从前引〈刻藏规则〉中也可以看到。《嘉兴藏》的字体风格随刊刻时

间、地点的变化而各有不同, 4 8在杭州所刻的经卷使用“板字”,即横轻

竖重的宋体字,正是较为常见的刻书字体。如果是技艺精湛、能够胜任版

画和各种软体字雕刻的刻工,获得的薪酬自然应当在《嘉兴藏》刻工之上,

其他普通刻工的待遇,则可以取杭刻《嘉兴藏》的标准为中间值,大约在

每百字三分至四分之间,应该比较接近实际情况。

杭州刻工的工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代表整个江南地区刻工的工价水

准。明代全国各地刻书成本不一,大体上而言北方成本较高,越往南方费

用越低。胡应麟说“辇下所雕者,每一当越中三,纸贵故也”, 4 9北京刻

书的成本较江南地区高出一二倍,主要原因是北方纸张价格高。此外刻书

须用板片价格以及付给工匠的报酬也超过南方。万历至崇祯间杭州和苏州

刻《嘉兴藏》时,板片价格不过银四分左右,隆庆六年京中官署刊布仪注

所用梨板,每块需银三钱, 5 0数倍于江南地区。山西刻《嘉兴藏》付给刻

工的工价是每百字银四分,比杭刻《嘉兴藏》高五厘,道开说此为北方通

行的价格,这一点也可以从《酌中志》的记载中得到佐证。在万历三十一

年京中追查“妖书”《国本攸关》的案件中,刻字匠徐承惠供称“本犯与

刻字工银每字一百,时价四分,因本犯要承惠僻静处刻,勿令人见,每百

4 8 见杨玉良、邢顺岭〈《嘉兴藏》整理记〉,《文献》总第十九辑(1984),

页 201。 4 9 胡应麟《经籍会通》卷 4,页 270。 5 0 沈榜《宛署杂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卷十四,页 137。

157

字加银五厘”, 5 1可见北京的刻工工价一如山西。而到了广东福建一带,

刻书成本又较江南地区更低。万历间广东高要所刻《分韵四言对偶启蒙音

律启蒙》一书,“计字三万八千三百五十六个,每百工银二分算,共该银

七两八钱五分八厘,用过梨板十一块,每块价银一分六厘,共银一钱七分

六厘在内。” 5 2刻工工价每百字银二分,只有同时期北方工价的一半,板

片价格亦十分低廉。福建刊本虽未见具体记录,鉴于建阳刻本向以刊刻粗

劣售价低廉著称,书坊必然需要尽可能控制板片纸张以及工匠薪酬的开销,

方能降低刊刻成本,刻工工价自当维持在较低水平。

刻工计算版面字数时,是仅计算版框内的字数,还是加上版心,标准

不一。《嘉兴藏》规定“心缝内经名字数,多寡不一,不算” 5 3。其他没

有明确标准的书籍,需要我们通过核对版心所记字数和版面实际字数来考

察。以万历三十四年刊本《春秋贯玉》为例,于各卷中抽检九页,结果如

下(表 13):

表 13.万历三十四年刊本《春秋贯玉》 5 4版面字数列表

卷次及页数 大字 小字 其它

符号

版心书

名卷次

版心页

码 总计

版面显

示字数

叙言·页二 132 6 1 139 139

叙言·页三 118 6 1 125 125

叙言·页四 132 6 1 139 129

凡例·页一 232 6 1 239 238

世系·页三 112 184 6 6 1 309 309

卷一上·页五十八 183 72 1 7 3 266 265

卷二·页一九 188 115 1 6 2 312 310

卷三·页三一六 204 74 0 6 3 287 287

卷四下·页一百十

五 235 71 0 7 4 317 313

《春秋贯玉》每半页八行,行十七字,小字双行,有时会使用到符号

“○”以及加方框或圆圈的阴文。在统计字数时,大字、小字、其他符号

5 1 刘若愚《酌中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卷二,页 14。 5 2 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458。 5 3〈刻藏规则〉,陆光祖等《明径山方册本刻藏缘起》,收入严灵峰编辑《书目

类编》,册 50,页 22517。 5 4 颜鲸撰《春秋贯玉》,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第 6 辑第 3 册。

158

以及版心书名卷次都被计算在内。对版心页码的处理方式则有所不同,有

时候计算在内,如卷四下第一百一十五页;有的时候不算,如卷三第三百

一十六页。卷一上第五十八页不算页码当为 263 字,计算页码当为 266 字,

都与版面所显示的 265 字不合,这是核对字数时出现的偏差。更大的偏差

出现在叙言部分的第四页,共有 139 字,版面却记作 129 字。但是无论如

何,《春秋贯玉》的刻工在记录所刻字数时,没有发生虚报字数以多领工

银的现象。这种行为在刻书时很有可能发生,陈正宏在研究晚清沈善登编

刊的《豫恕堂丛书》时,就发现刻工记录的字数和校勘人记录的大部分都

存在偏差,刻工往往会随意添加字数,并在刻序文时双倍计算字数,从而

招致沈善登强烈的不满。 5 5

第三节 刻工的组织分工

刻书时由于篇幅长短和工期要求不同,所使用的刻工数量也大不相同,

从仅有数百字一块板、只需一名刻工即可开雕的短幅经文,到动用上百名

刻工的鸿篇巨帙,都很常见。至于如何组织协调刻工,为每个人分配工作,

除了印本留给我们的刻工记录,基本上没有其他文献资料可供分析研究。

刻工在自己负责雕刻的版片上留下姓名和字数的记录,原本是为了在结算

工钱时以此为据计算工作量,如果他们能在一部书中每一块板上都留下完

整姓名,我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当时刻工的组织分工模式。

然而想找到合适研究的明代印本并不容易,和宋元刊本相比,明代刊

本中能找到的刻工名字少了很多,没有记录,或者只有一两名字的刊本非

常普遍。从宋代到明代,雕版技术不曾发生重大革新,刻工们的工作效率

不可能有大幅度提高,因此明代刊本实际的刻工使用量不会突然下降。刻

工数量减少的一种解释是刻工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明代的刻工在工作时

可能是组成固定团队并拥有自己的负责人,团队负责人主持协调分配众刻

5 5 陈正宏〈从写样到红印——《豫恕堂丛书》中所见的晚清书籍初刻试印程序

及相关史料〉,《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 年第 1 期,页 91-98。

159

工的工作和报酬,因此刊刻好的书籍中只出现负责人姓名。 5 6如果这种解

释成立,那么还保留大量刻工姓名的官刻本和寺院刊本意味着在官府和寺

院在募工刻书时,往往习惯于遵循较传统的用工方式。当然我们也不能排

除有人在刻书时并不介意所需时间的长短,确实只雇用了少量刻工雕版,

官刻本动辄数十人上百人的庞大刻工团队,说明官府在刻书的时候既有能

力同时招募到大量工匠,又十分在意工期。

侯真平在对崇祯年间福建刻《闽书》的刻工和他们各自负责刊刻的板

片作过整理分析后,从看似纷乱芜杂的刻工信息中整理出一些规律。首先,

刻工们根据来源地不同,分作七个匠班,来自出版业重镇建阳的刻工人数

最多,他们内部就要分作三个团队,余下的福州、兴化、泉州和漳州刻工

各组成一个团队。刻板的分配以卷为单位,每个团队负责一卷的刊刻,偶

尔有两个团队合刻一卷。各团队分配到的卷次是不连贯的,有时也会发生

一些刻工参加到不属于自己的团队中作业的情况,这说明工匠们是集中在

一地刻板,而非将书稿发往各地施工。 5 7

侯真平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明代地方官府刻书时的一些做法。《闽书》

长达 154 卷,动用了 118 或 119 名刻工,将刻工分成几个团队可以降低

组织协调时的难度,当刊刻卷次较少,不需要使用太多刻工的书籍时,情

况会有所不同。

万历三十四年浙江左布政使史继辰刻《春秋贯玉》四卷《世系》一卷,

可考的写工有四人、刻工三十一人。这部书基本上每一页的版心处都留下

了刻工的名字,大部分页面有字数,留下写工姓名的地方也很多。全书共

744 页,其中 22 页没有刻工记录或者由于版面模糊无法辨识,其余 722

页的刻工在各卷分布情况见下表(表 14): 5 8

5 6 Joseph P. McDermott ,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Book : Books and

Literati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 34. 5 7 侯真平〈明何乔远《闽书》刻工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 年第

3 期,页 83-90。 5 8 夏大宾或作夏宾;夏尚忠或作夏忠、夏上忠、夏上中;夏尚恩或作夏恩;白

有成或作白成;王三元或作王元;王朝鸣或作王鸣;王朝明或作王明;唐天佐或

作唐佐;沈樑或作沈良;陶大容或作陶容;陶承学或作陶学;任正或作任政;朱

文显或作朱文;孙科或作孙;邵志奇或作邵士奇、邵奇;费继宗或作费宗;翁元

一或作翁元。

160

表 14.《春秋贯玉》刻工工作量分布表

姓名 卷首 卷一上 卷一下 卷二 卷三 卷四上 卷四下 总计

夏大宾 2 2 7 9 4 5 8 37

夏尚忠 3 5 10 13 7 14 5 57

夏尚恩 - - 7 2 3 3 22 37

白有成 3 3 5 6 3 - - 20

王三元 1 3 7 2 6 6 1 26

王朝鸣 - - - 1 2 8 1 12

王朝明 - 7 1 3 19 2 12 44

王希 - 1 - - 1 - - 2

唐天佐 2 1 5 4 3 4 14 33

沈曾 - 3 - 7 - - 1 11

沈樑 - 1 4 4 5 1 - 15

陶大容 2 1 6 3 4 2 - 18

陶大镛 1 - - - - - - 1

陶节 - 6 13 5 4 10 7 45

陶仕 - - - 4 12 7 14 37

陶孝 - - - - - - 1 1

陶坤 - 1 3 5 3 5 1 18

陶承学 - 1 2 5 7 7 - 22

陶龙 - 3 4 - - 4 - 11

陶惠 2 1 4 9 7 7 6 36

任正 2 3 6 3 17 17 5 53

朱文显 3 4 2 4 4 6 2 25

钱礼 - 8 4 3 6 8 11 40

钱节 2 - - 2 - - - 4

何云 - - 2 3 7 3 3 18

赵其 - 1 - - - - - 1

孙科 - 3 4 - 4 8 1 20

邵志奇 2 - 1 1 1 - 1 6

费继宗 - 2 1 15 3 4 4 29

翁元一 - 2 6 7 4 3 2 24

孟成 - 2 - 5 8 2 2 19

未知 2 2 2 5 5 5 1 22

合计 27 66 106 130 149 141 125 744

《春秋贯玉》的刻工中的大多数人参与了各卷的刊刻,这说明他们不

像《闽书》一样,被分成相对固定的小组作业。他们每个人所分配刊刻的

部分也没有规律可循,而且往往相互交错。刻工连续刊刻页面最多的是八

页,其余多在二至四页之间。从每个人刊刻的总页数来看,数量最多的夏

161

尚忠共刻五十七页,最少的陶大镛、陶孝和赵其仅刻一页,王希也只刻了

两页。大部分刻工刊刻的页数在十到四十页之间,而且相互之间差别很大,

即使我们考虑到每页字数不同 5 9而且刻工的工作效率不一,也能推测出刻

工们为《春秋贯玉》工作的时间并不一致。在《春秋贯玉》刊刻期间,有

些刻工可能从开始到结束一直参与其中,按照刻工每人每天刻字二百计算,

6 0刻字最多的夏尚忠工作时间大约为三个月;有些刻工刻了三五十天,还

有一些人仅仅出现一两次而已。工作时间不同,意味着刻工与雇主的雇佣

关系比较松散,即便是官府招募的刻工,也可以时来时走,以打散工的形

式工作。

《闽书》在刊刻时可能是专门从福建各地抽调刻工,侯真平没有统计

具体到每个工匠的工作量,这些专门为《闽书》聚集在一起的工匠们工作

时间是否一致我们不得而知。《春秋贯玉》刻工的工作天数存在明显差异,

应当是直接在杭州刻工市场上直接招募而来,而且对刻工能为其工作多长

时间并没有硬性要求,毕竟最终是依据工作量计算薪酬。杭州官刻本对刻

工的需求大多可以在杭州本地得到满足,只有突然需求量特别大的时候,

需要从周边地区招募一些人手。

和刻工相比,写工的分工比较明确。《春秋贯玉》的写工有郭志学

(或作郭学)、仇登瀛(或作仇登)、费应高(或作费高)和钱选(或作

钱)四人。他们以卷为单位分配工作:郭志学负责卷首和卷一上,仇登瀛

负责卷一下和卷二,费应高负责卷三,钱选负责卷四上和卷四下。但是这

种分工不是绝对的,除了郭志学负责的部分没有出现其他写工的名字,6 1

其余各卷都有原本不负责本卷的写工写样的页面。例如仇登瀛负责的卷一

下中,第九十四页的写工是钱选;费应高负责的第三卷中,第六页、第三

十八页和第一百三十九页的写工是仇登瀛,从第一百零一页开始至第一百

三十页中,有十五页的写工都是郭志学。

5 9 《春秋贯玉》一书卷首每页字数较少,正文部分基本在一页三百字左右。 6 0 有关明代刻工日刻字量的估计,可以参考杨绳信〈历代刻工工价初探〉,

《中国印刷史料选辑(三)》,页 553-567;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页

305-307。 6 1 卷首和卷一上出现的写工均为郭志学,但是由于近一半页面没有写工的名字,

不能排除其他写工参与该部分写样工作的可能性。

162

另一类大量记录刻工的书籍是佛经。《嘉兴藏》的刻工和写工都是按

照卷为单位承接工作的。他们没有计算每页字数和将自己的名字刻于版心,

6 2而是改在每卷末尾处以牌记形式记录整卷的字数以及写工、刻工的名字。

《嘉兴藏》的刻工带有一定的组织性,〈刻藏规则〉规定,在刻工中要选

取刻首一名,条件是“诚实及有身家者” 6 3,刻首的工作主要有两项:

一、刻众至,先将〈赞佛〉、〈开经〉二偈刻样看选,合式者准

留用。用者每刷印三付钤记:一存般若堂,一付刻首,一付本匠,便

查。如未经刻选偈,及有钤记,付经与刻,刻首罚银一两,经仍不准

收用。

一、刻众有争斗及作非为者,刻首须豫白,重则送官,轻则摒去。

如容隐成非,致坏善事,刻首一并送官究治,决不姑惜。 6 4

刻首负责保存刻工的刻样,并分配工作给合格的刻工,在刻工之间发生纠

纷以及有不法行为的时候,刻首也要向上汇报。《嘉兴藏》的刻首从一定

程度上来讲,可以视为刻工团队的负责人,但是他所起的作用还没有大到

可以总揽刻板的工作并领取全部薪酬,然后再分配给手下的刻工。《嘉兴

藏》的刻首是在刻工中选出来的,并不是刻首自己组织起一支团队,再以

个人名义承接工作,他拥有发放待刻经卷的权力,但是不负责支付薪酬。

刻工工资的发放掌握在刻藏组织者手中,程序如下:

刻经积有三十叶以上,方准送样看选,支给工食银两,不得繁琐。

又刻过经若干,止给银若干,不得借支。每经完一部算结,如一部经

不及三十叶者,随多寡算结。 6 5

6 2 〈刻藏规则〉规定“刻众各刻自姓名于心缝下左边,刻本叶字数于心缝下右

边,以便稽查”,但是实际上最终没有采取这种方式。见《明径山方册本刻藏缘

起》,页 22517。 6 3 同上书,页 22516。 6 4 同上书,页 22516-22517。 6 5 同上书,页 22517。

163

《嘉兴藏》刻工在组织分工上,遵循比较传统的方式,一对一进行工

作量和工资结算。同时在刻工中间,又有刻首这样一个负责人存在。那么

当官府、书坊或者私人雇人刻书时,在刻工中是不是也有承担同样工作的

人物?而这种在刻工中任命负责人,协理刻板事宜的做法,是不是对刻工

的组织结构产生影响,由此催生了研究者们所推测的那种工作模式?

刻工和雇主的关系可谓既松散又相对固定。其松散性表现在刻书时每

个刻工完成的工作量各不相同,有些人会从头至尾参与其中,有些人只是

昙花一现。固定性则表现在刻工们经常会结伴出现在不同的书籍当中,而

且会多次受雇于同一个雇主。杭刻《嘉兴藏》是最典型的例子,那些刻工

基本上只为刻经服务,很少出现在同时期其它杭州刻本中。杭州官刻本中

也有很多刻工的名字在不同书籍中反复出现,大概官府与这些刻工有较为

固定的联系,每次要刻书时,都会首先去找他们。私人在刻书时,同样有

相对固定的合作工匠,明末钟人杰所刻《史记》、《晋书》和《李卓吾合

选陶王集》中,都有刻工徐玉阳的名字出现,另一位刻工陈文宇的名字则

出现在第一种和第三种里。

从明代初年开始,政府就一步步改变工匠的服役政策,工匠的轮班服

役、纳银代役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工匠更加自由。嘉靖以后彻底废除轮班制,

改纳班匠银,官府在刻书时,变成和民间一样用银钱在市场上雇用刻工。

6 6因此对刻工而言,为官府刻书和为私家、书坊刻书是一样的。官刻和家

刻、坊刻在刻印技术层面,事实上并无差异。由于刻工资料在官刻本中保

留较多而在民间刻本中较少,一个刻工同时为不同性质刻书单位刻书从理

论上来说很平常,实际能找到的例子却不多。嘉靖二十六年杭州知府严宽

所刊《西湖游览志余》中,有刻工温厚、蔡武、曹金、曹堂和刘序的名字,

两年后这几个名字又出现在杭州私人刻书家洪楩所刻《增补六臣注文选》

中。不仅如此,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出现的刻工“傅”、“付”、“耀”

也很可能是同一人,即《增补六臣注文选》中的刻工付耀。整理刻工资料

不仅可以为我们在鉴定版本时提供线索,反过来说,将刊刻时间、地点相

近的版本放在一起比较,也可以帮助我们辨认出更多刻工的信息。

6 6 Joseph P. McDermott ,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Book : Books and

Literati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 35.

164

第四节 版画与其他刊刻技艺的运用

明代刻书所取得的成就,除了在刻书的种类、数量上远超前代,同时

也表现在刊刻技术的革新。雕版技术自从发明以来,一直遵循基本操作原

理,即将文字与图像反转制成印版,着墨后再次反转印于纸张之上。与此

同时,刻书人也在不断尝试各种新的刊刻技艺。K.T.Wu 在论述明代刻书

工艺时,将彩印、版画、金属活字和影刻作为四项最杰出的成就。张秀民

没有特别提到影刻,但是同样认为版画精美、各种彩印技术和活字版流行

代表了明代刻书的特点。 6 7

这些在明代特别引人注意的刊刻技艺,事实上没有一项是到了明代才

发明:有的早已运用到书籍刊印中,有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进,因为在

明代被大量使用并达到较高水准,才受到人们的特别重视。彩色套印本出

现的时间,不会晚于元代,元至正元年(1341)中兴路资福寺刊《金刚经

注》,经文与注解分用朱墨两色印刷,卷首又有两色插图一幅,是迄今为

止发现的最早彩色套印刊本。 6 8插图在书籍中出现的时间更早,《周易》

中“河出图、洛出书”的记载以及汉代以来“图书”一词的连用,反映了

早期手抄本书籍图文并存的形态。唐代佛经的刊印则是雕版插图诞生的重

要契机,佛教在传播中十分重视图像的作用,佛经又是印刷术发明以后最

重要的早期出版物种类之一,佛经版画在唐代就已经呈现出十分高超的技

艺,咸通九年(868)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精美的扉页画“祇树给孤

独园”图,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书籍插图版画。两宋金元时期的经史、

医籍、戏曲小说等各类书籍都已经配有插图,但是流传到现在的数量不多,

直到明代才真正进入版画的黄金时代。同其他版刻技术不同,活字印刷术

的出现是有文献记录可以证实的,北宋年间毕升发明泥活字,元代王祯使

6 7 见 K. T. Wu, Ming Printing and Printers , p. 203. 张秀民《中国印刷史》,

页 339。 6 8 张秀民《中国印刷史》,页 325-326。另据张说,曾经长期服务于京师图书

馆和北平图书馆的谭兴嘉(志贤)先生所经眼之宋刻李戒《营造法式》残本,为

彩色套印。此外根据文献记载,宋代已经开始运用套印法印刷纸币。

165

用木活字刊印了《旌德县志》。在此基础上,明代不仅刊印了数量更多的

木活字印本,更出现了金属活字,是为活字印刷的一大进步。对早期印本

的翻刻、覆刻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到了明代中后期,随着对宋元印本的

珍视程度的加深,在技术上越来越重视照原样影摹,以假乱真,影刻才开

始广泛流行。

在这四项刊印技艺中,明代杭州印本运用最为广泛的是版画插图。杭

州印本出现版画的时间非常早,五代时期吴越国王钱俶印行的多种《宝箧

印陀罗尼经》中,存世的三种刻本在卷前均配有画像。宋代的杭州版经卷

扉页画内容更加繁复,雕印也日趋精美,如北宋熙宁二年(1069)杭州刻

《妙法莲华经》,将七卷内容集中表现在一幅图之中;南宋临安贾官人经

书铺刻本《妙法莲花经》扉页“灵山说法”图,人物众多,形象庄严肃穆。

其他佛教书籍中,也经常使用到插图,例如同为贾官人经书铺刊刻的《文

殊指南图赞》,以组图和上图下文的形式讲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

被认为是最早的连环画。周芜称赞此本“图像庄严妙曼,绘刻精工”。 6 9

明代是雕版插图的黄金时代,尤以万历时期达到前所未有高峰,版画

史研究专家郑振铎用“登峰造极、光芒万丈” 7 0来形容这一时期雕版插图

所取得的成就。无论在建阳、金陵、还是苏州、杭州,雕版插图都受到出

版商和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大量出现在书籍中。各地版画在艺术表现和

雕刻技法上亦形成不同的风格,出现了建安派、金陵派、徽州派、武林派

等不同的版画流派。

武林版画是明代版画重要的流派之一。在杭州,版画主要出现在戏曲

小说中,有时也能看到画谱和旅游指南一类的书籍大量使用插图。杭州插

图本以戏曲成就最高,代表作有容与堂刊《李卓吾先生批评琵琶记》、

《李卓吾先生批评幽闺记》、白雪斋刊《白雪斋选定乐府吴骚合编》等。

小说、画谱和旅游指南等书籍中较为出名的插图本有容于堂刊《李卓吾先

生批评忠义水浒传》、钱塘王慎修刊《三遂平妖传》、集雅斋刊《唐诗画

谱》、双桂堂刊《顾氏画谱》、杨尔曾夷白堂刊《海内奇观》等。

6 9 周芜〈武林版画史叙录〉,《武林插图选集》,页 190。 7 0 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页 49。

166

武林版画的特点有研究者总结为“线条细腻、画面清晰、布局平稳”。

7 1更多的时候,研究者们会关注武林版画与徽派版画的传承关系。徽派版

画在明代版画中代表了最为典雅隽秀、绵密婉丽的一路风格,从某种意义

上来讲,也是万历以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版画流派。 7 2受到徽派版画

影响最大的,正是武林版画。这主要是因为徽州籍版画刻工中有很多人在

杭州执业,自然而然把徽州版画的风格带入到杭州出版的插图本书籍中。

杭州印本中能找到的版画刻工,大部分来自徽州,尤以虬村黄氏为多。武

林版画与徽派版画关系如此密切,以致于有些研究者直接将武林版画归入

徽派版画门下, 7 3然而武林版画与徽派版画还是有一些差异的。

与武林版画相比,徽派版画显得更为工丽纤巧。 7 4这种细腻精致、繁

复秀丽的构图与刊刻风格,是徽派版画区别于其它地区版画的最显著特征。

徽州刻工虽然将这种风格带到杭州,却多少有些弱化,这一点可能是受到

杭州插图本创作出版群体以及读者欣赏口味的影响。武林版画在构图上具

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们不像徽州版画那样突出人物,而是倾向于重点描

绘容纳人物活动于其间的周遭景物,有的时候甚至完全摒弃人物,纯以山

水风光构图。以容与堂所刊戏曲的插图为例(见图 11),这些插图多采

用两面合叶连式,虽然是出自黄应光等著名的徽州版画刻工之手,却一反

徽州版画以人物为主的惯常做法,构图以景物为主,人物为辅,使整幅作

品充满诗情画意,展现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武林版画对景物的偏爱,通

常被认为与杭州风光秀丽、山水主题书籍画作出版发达有关。周心慧这样

总结武林版画在构图上的特点:

武林版画虽然在刀刻技艺的运用上走的是徽派绵密婉丽的路子,

构图确是很有地方特色的。武林有一大批版刻插图能手,为版画绘制

了大量画稿,这些画家的作品,所反映的当然是武林版画艺术传统。

武林风光秀丽,不仅镌刻了大量优秀的山水版画,戏曲、小说等其它

7 1 徐小蛮、王福康《中国古代插图史》,页 98。 7 2 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页 54。 7 3 周芜《徽派版画史论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页 5-6。 7 4 徐小蛮、王福康《中国古代插图史》,页 107。

167

题材版画的绘镌,亦多取本地佳山秀水入图,园林化、庭院化的布置,

使武林版画看上去更精丽完美,即使徽州画家如蔡冲寰等在武林创作

的作品,这一点也很突出,这也可以算作入乡随俗吧。所以,武林版

画在相当程度上是武林画家和徽州名工完美结合的产物。 7 5

图 11:容与堂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琵琶记》书影

(据周芜《武林插图选集》页 63)

武林版画的创作群体,包括绘制版画的画家和操刀刊刻的刻工,虽然

以徽州人为主,也有一些来自杭州本地和其他出版中心。例如《海内奇观》

由钱塘陈一贯绘图,新安汪忠信镌刻;《三遂平妖传》由金陵刘希贤刊刻;

《白雪斋选定乐府吴骚合编》由武林项南洲、古歙汪成甫、汪国良合刻。

项南洲是杭州本地成就最高的版画刻工,他曾与著名画家陈洪绶合作刊刻

《新镌节义鸳鸯冢娇红记》、《张深之先生北西厢秘本》等;与武林画家

陆武清合作刊刻《苏门啸》、《怀远堂批点燕子笺》等。项南洲刊刻的书

籍中能够确定刻于杭州的,基本上只有《吴骚合编》和延阁刊本《北西厢

7 5 周心慧《中国古版画通史》,页 183。

168

记》,其他很可能是分刻于苏杭两地。南京、苏州、杭州和建阳地区的版

画刻工和徽州刻工一样,往来于各地从事书籍插图创作,他们也会将各自

地区的版画风格带到其他地区。在万历以前,版画插图所体现的地域风格

较为明显。进入万历以后,一方面随着徽州刻工在各地的影响越来越大,

徽派版画成为压倒建阳、金陵各派的最大版画流派,在各地刊印出版的书

籍中,插图的风格都越来越向徽派靠近;另一方面,在徽派版画的强大影

响之外,各地版画也借刻工流动之机,将自己家乡原有的或者最近出现的

新风格介绍给其他版画出版地。因此在杭州这样一个接受了大量外来刻工

的出版中心,有些版画呈现出的是不同于徽派版画的风貌。

万历时期,杭州书商胡文焕开始了大型丛书《格致丛书》的刊印出版。

这部丛书取“格物致知”之意,其中有些内容需要借助插图解释文字,如

描绘《山海经》中出现的奇异之物、《新刻茶具图赞》中的茶具样式、

《新刻历代圣贤像赞》中的人物形象。《格致丛书》的版画没有徽州版画

的工丽绵密,而是体现出一种质朴浑厚的风格,通过这种精细不足、生动

有余的画风追求描绘对象的形似。 7 6胡文焕在书籍出版商们大规模模仿徽

派版画的万历时期,选择了一种颇为另类的画风,是为武林版画中的值得

注意的现象。

金陵版画在构图上注重突出人物,线条遒劲、对比鲜明,借以营造出

令人印象深刻的舞台效果。金陵刻工刘希贤在杭州刊刻《三遂平妖传》时

(见图 12),将这种豪放的作风融入秀丽的武林版画之中,产生出一种

兼具两地之长的新风格。祝重寿也认为“《平妖传》插图细致秀丽中有股

豪气,显得生动豪放、很有气势,这与杭州插图受到金陵豪放派影响有

关”。 7 7但是他认为决定《平妖传》版画风格的并不在刻工刘希贤,而在

画家和画稿。刘希贤作为一个技艺精湛的刻工,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惟妙惟

肖地复制画稿笔意,同样在这名刻工的刀下,也曾出现过具有典型徽派画

风的插图作品。

7 6 周心慧〈《格致丛书》中的版画〉,《中国版画史丛稿》(北京:学苑出版

社,2002),页 33。 7 7 祝重寿《中国插图艺术史话》(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页 58。

169

图 12:王慎修刊本《三遂平妖传》书影

(据周芜《武林插图选集》页 53)

寄寓杭州从事版画刊刻的建阳刻工以刘素明、刘次泉最为知名。在这

两位刻工的刀下,已经看不到早期建安版画质朴古拙的特点,取而代之的

是精丽典雅的徽派风格。刘素明在建阳、南京、杭州和苏州都刻过书,他

的出身地有武林、金陵和建阳等不同说法。刘素明所刻版画深得武林版画

精髓,擅长表现山水风光,工丽精致,因此曾被郑振铎判定为武林籍刻工。

7 8刘次泉也曾经被误认为与刘素明为同一人,或者被当作歙县刻工。若非

依靠家谱资料,以及根据两人所刊书籍的时间地点作出推理,几乎没有可

能判定二人实出建阳地区。 7 9陈铎认为明代中后期徽派版画在江南地区占

据主导地位以后,像刘素明这样的建阳刻工,虽然已经不再走早期建安版

画的路子,在他的刀下还是能看到建安派雄健有力、大方自然的丝丝痕迹。

8 0

7 8 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页 72。 7 9 周心慧〈晚明的版刻巨匠刘素明〉、〈晚明的版刻巨匠刘次泉〉,收入《中

国版画史丛稿》,页 67-84。陈铎《建本与建安版画》,页 161-171。 8 0 陈铎《建本与建安版画》,页 165-166。

170

到了明代末期,苏州版画开始兴起,成为继徽派版画之后与杭州版画

相互交流最频繁的流派。画家和刻工们来往于苏杭之间,两地版画风格日

趋接近,金陵版画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苏州化,以至于明末有相当数量的一

批插图本变得难以辨别准确刊刻地。苏州版画的特点之一就是率先开始流

行“月光型”插图,这种插图样式外方内圆,形如满月,画面典雅,小巧

精致,是明末清初插图本的一大创新。祝重寿认为崇祯四年(1631)山阴

延阁李延谟刊本《北西厢记》(陈洪绶等绘图,项南洲镌刻)可能是最早

的月光版插图使用者(见图 13),因此实际上是杭州的月光版插图影响

到苏州的月光版插图。 8 1苏州插图起步虽晚却后来居上,尤其是小说插图

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早期苏州插图的学习对象是南京和杭州的插图,很快

这两地插图就被苏州赶超,并且转而接受了苏州插图的影响和同化。明末

杭州书商陆云龙出版的小说《型世言》、《辽海丹忠录》、《禅真后史》

和《清夜钟》所配插图,都曾受到苏州插图的影响。 8 2

图 13:延阁刊本《北西厢记》书影

(据周芜《武林插图选集》页 137)

8 1 祝重寿《中国插图艺术史话》,页 82。 8 2 同上书,页 57、60-63。

171

版画插图在杭州印本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此同时,明代刻书中另

外三项重要的刊刻技艺——套印、活字和影刻,却很少获得杭州刻书人的

青睐。根据统计,明代可考的木活字本大约百余种, 8 3其中杭州版仅有两

种,分别是万历十四年仁和卓明卿崧斋雕本《唐诗类苑》和明末郭相奎刊

本《函史》。郭本《函史》已不存,我们现在对此本的了解源于祁承㸁的

记载,他回忆自己在年轻的时候“性尤喜史书,生欲得一全史,为力甚艰。

偶闻旴江邓元锡有《函史隐括》颇悉,郭相奎使君以活版模行于武林者百

许部,一时竞取殆尽。遂亟渡钱塘,购得其一,惊喜异常,不啻贫儿骤富

矣”。 8 4活字版与雕版在保存上的差别在于雕版可以存至数百年,而活字

版一般一次印完即拆版。印书时一次的印数通常在百部左右,郭相奎在杭

州用活版刊印《函史》时,印过百余部后即拆版,不像普通的雕版书籍还

有重印的机会,因此这些印成的本子就显得尤为珍贵,能让祁承㸁从山阴

赶往钱塘抢购,并发出“贫儿骤富”的感慨。明代活字本中最引人注意的

是金属活字,目前仅知的浙江刊本为正德间浙东刊本《诸葛孔明心书》,

杭州没有使用金属活字的印本。明代杭州实际刊印的活字本可能不止此二

种,活字本在印刷时偏少的数量导致了存世印本的鲜见,例如《函史》一

书,若非祁承㸁的记载,将很难为后人知晓。但是和至今仍可考的活字本

总量比起来,杭州活字本是微不足道的,这一点也说明杭州出版业偏爱的

还是传统的雕版印刷。

在明代刻书业最引人注目的四项成就中,被杭州刻书业广泛接受的只

有版画插图一项,究其原因,可以从刻书技艺的适用范围和传承方式两方

面来考察。

不同刻书技艺有其各自适用的范围,这一点在影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影刻是一种为了尽可能逼真复制古籍珍本而使用的特殊刊印技艺,在明代

需要使用到影刻工艺,一定是在翻刻宋元善本的时候。影刻风气在明代中

8 3 张秀民、韩琦《中国活字印刷史》(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页 28。 8 4 祁承㸁《澹生堂藏书约》,收入《丛书集成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6)第 2 册,页 744。按:黄裳引祁氏《澹生堂文集》亦有类似记载,唯书

名作华容魏学博《金史隐括》,因此有研究者认为是活字本魏显国《历代史书大

全》的零种。见黄裳《书林一枝》(长沙:岳麓书社,2004),页 73。

172

叶以后的苏州地区形成,并迅速传至邻近的常州等地。麦杰安分析影刻兴

起于苏州的原因时,认为这与复古运动与苏常地区的联系相关。复古运动

中领袖人物如王世贞等即来自苏州,另有一些人与苏州文人交游甚密,他

们的学说必定对苏州地区有所影响。复古运动激发了文人对盛唐以前诗文

集的重视和宋本古书的追求,因此苏州文人兴起了以家藏或者搜求到的宋

本为底本,加以影摹覆刻的风气。 8 5杭州家刻不如苏州兴盛,在翻刻古本

时更是鲜有尝试影刻这种复杂工艺的。

与影刻相反,杭州刻书人对插图版画表现出极大的参与兴趣。插图适

用范围很广,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中均有可能需要用到。戏曲小说则是插图

出现最频繁的书籍种类,对这类文学作品而言,插图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元

素,刻书人经常花费很多心思在插图的设计、绘制和刻印上,并在封面上

以“出相”、“绣像”等词汇提醒读者注意。在杭州,戏曲正是书坊们热

衷于出版的图书种类,又有许多善于刊刻版画的徽州刻工云集于此,因此

戏曲版画成为武林版画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版画品种。武林版画中值

得称道的品种还有画谱和山水版画,这与杭州的书画艺术传统、佳山秀水

以及热衷刊刻山水地理志书不无关联。

金属活字和套印两种刊刻技艺在明代主要在家族内部传承,金属活字

本的刊印者大都来自无锡的华氏和安氏。明代金属活字本中铜活字本数量

不如木活字本,但是著录比较全,根据缪咏禾的统计,目前已知的铜活字

本有 65 种,其中华氏与安氏刊本就有 41 种。 8 6套印本主要流行于吴兴地

区,又以闵、凌两姓刊印数量最多。套印本多见于集部书,特别是有各家

注释、批评圈点的本子,用朱、墨、兰等颜色印刷不同的内容,便于读者

分辨,不致混淆。杭州在明末也刊印过不少带批点的诸子书,但是都没有

使用套印的技术。活字印刷技术没有什么特别的适用范围,杭州印本却也

很少使用,金属活字更是从无涉及。这说明金属活字和套印技术在现代研

究者眼中,代表了明代出版业重要的技术革新,可是对当时的刻书人来说,

并不是具有绝对吸引力的新鲜事物,活字和套印只是一小部分刻书人的兴

趣所在。

8 5 麦杰安〈明代苏常地区出版事业之研究〉,页 71-74。 8 6 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页 349-354。

173

活字和套印都意味着相对比较复杂的刊刻工艺,然而使用这些工艺不

一定能提高书籍在阅读方面的效果。套印本多少还能够方便阅读,使人耳

目一新,活字本不仅没有带来任何新的阅读体验,反而常常由于活字制作

和刊印质量不佳,使印本变得有些粗劣。活字本在现代受到特别关注:研

究者们在鉴定版本时遇到各类活字本会专门注出,并致力于研究和再现不

同材质字模的铸造和印刷工艺,活字印刷为什么最终没能取代雕版印刷,

也成为出版史研究中不断被讨论的问题。在讨论活字印刷为什么发展缓慢、

没能成为印书的主流时,实际上隐含着视活字印刷较雕版印刷更先进的预

设,然而这种观点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中国传统印刷一直以雕版为主,

直到近代西方印刷术回传东方才大面积改用活字,这时的活字印刷在铸字

工艺和印刷设备两方面,采用的是西方的技术。可以说,中国土生土长的

活字印刷,除了在南方乡间流动刊印族谱的工匠手中尚有保留以外,基本

上早早退出了实际应用。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相比所具有的不利条件,例

如前期成本高昂、版片无法保存、对工匠文化要求较高、排字容易讹误、

字体缺乏神韵,研究者们早已多有阐述,毋庸赘言。 8 7对于在实践中根本

无法取代雕版的中国传统活字印刷,我们很难说它代表了印刷工艺的进步。

在明代成就突出的四种刊刻工艺之中,只有版画获得杭州刻书人的重

视,这是由杭州版书籍的实际需要决定的。对于专注于戏曲小说、画谱和

山水志出版的杭州刻书人而言,版画可以很好的提升书籍内容质量,达到

吸引更多读者的目的。武林版画所呈现出来的,是徽州刻工将杭州的地域

特征带入徽派版画后形成的独特风格。周边刻书中心对杭州出版业的影响,

在杭州版书籍的插图中又一次得到印证。

8 7

见 K. T. Wu, Ming Printing and Printers , p. 210.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

化史》,页 203-204。张秀民、韩琦《中国活字印刷史》页 194-197。

175

第五章 书籍流通

书籍在刊印成册后,即进入流通环节。除了一部分官刻和家刻本会以

颁布或赠与的形式传递到读者手中,大部分书籍最终进入的是商业流通领

域。为了更好地推销产品,书商们会想出各种方法为自己的书籍做广告宣

传。明代杭州书市除了拥有固定的经营场所,还形成了一些非常具有地方

特色的流动书摊。书籍刊印与发行的分工,也最早出现在杭州的民间刻书

业中。

第一节 书商的广告营销策略

当书籍进入图书市场后,如何为自己的商品打开销路,尽可能增加发

行量以获取最大利益,成为书商们最关心的问题。除了在前期选题和编辑

书籍时找准受读者欢迎的题材、提升内容质量,刊刻时精工绣梓、尽量避

免产生错讹,书籍刻成之后的广告宣传也是重要的推销手段。

宋代的刻书业者已经懂得在书籍中加印识别刻书单位的牌记,是为原

始形态的书业广告。 1如临安府绍兴九年( 1139)刻《汉官仪》卷末有

“绍兴九年三月临安府刻印”一行文字;杭州开笺纸马铺钟家刻《文选五

臣注》卷三十后有“钱唐鲍洵书字”和“杭州猫儿桥河东开笺纸马铺钟家

印行”二行;临安府洪桥子陈宅书籍铺刻《李丞相诗集》卷上末有“临安

府洪桥子南河西岸陈宅书籍铺印”一行。有些牌记中不仅标明书籍的刊刻

人,更有宣传推介用语,如建安余氏庆元三年(1197)刻《重修事物纪原

集》牌记云“此书系求到京本,将出处逐一比校,使无差谬,重新写作大

板雕开,并无一字误落,时庆元丁巳之岁建安余氏刊”。 2

到了明代,仅靠牌记刊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宣传推销的需要,出版商

们开始利用书籍中更多的空间发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广告。除了原有的

牌记之外,常见的宣传策略包括编写凡例、设计扉页和加印木记。

1 范军〈两宋时期的书业广告〉,《出版科学》2004 年第 1 期,页 60-65。 2 以上几条牌记均见于林申清《宋元书刻牌记图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

176

一、编写凡例

凡例是写在书籍正文之前,说明书籍内容和编纂体例的文字。“凡例”

即发凡起例之意,一开始是指体制、章法或内容大要,杜预在〈春秋经传

集解序〉中说:“左丘明受《经》于仲尼,以为《经》者,不刊之书也。

故《传》或先《经》以始事,或后《经》以终义,或依《经》以辨理,或

错《经》以合异,随义而发。其例之所重,旧史遗文,略不尽举,非圣人

所修之要故也。„„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

旧章,仲尼从而修之,以成一经之通体。” 3以后“凡例”一词慢慢演变

为特指在书籍编纂过程中所制定的条例,侧重于解释编纂体例和处理相关

问题之原则。需要编写凡例的书籍多为经籍注疏和史志文献,刘知几在

《史通·序例》中解释凡例的重要性时说:“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

国无法,则上下靡定;史无例,则是非莫准。昔夫子修经,始发凡例;左

氏立传,显其区域。科条一辨,彪炳可观。” 4

明人编书所修凡例在天启以前仍以交代编纂体例为主要目的。地方志

是最常需要制定凡例的书籍种类之一,永乐十年(1412)明成祖颁布《修

志凡例》十六条,规定志书所应包含的建制沿革等二十四项类目,以及各

类目的编写原则,六年后又修定为二十一条。 5(成化)《杭州府志》、

(嘉靖)《浙江通志》和(万历)《杭州府志》均附有凡例。以(成化)

《杭州府志》为例,凡例共有九条,针对志书记载人物事迹、制度仪文等

内容的主次详略原则制订标准,并解释从他书征引材料不详注出处的理由。

其他部类书籍亦多类此,例如万历十四年仁和卓氏崧斋活字本《唐诗类

苑》,卷首凡例四条:

3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收入《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6)第 2 册,页 1。 4 刘知几《史通》卷四,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 279 册,页 52。 5 黄苇等《方志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页 177。方志中最早出

现凡例的时间,可以参考诸葛计〈志书凡例琐谈〉,《中国地方志》2009 年第

6 期,页 30-42。

177

一、每类之中,俱以咏题为首。如天部雨类则先之以咏雨,次喜

雨,次苦雨,又各以类相从,不得紊乱。余仿此。

一、每类编诗体,先五言古诗,次七言古诗,次五言律诗,次七

言律诗,次五言排律,次七言排律,此五言绝句,此七言绝句。如无

古诗者,即以律诗首编之。余仿此。

一、编辑此书,专以类聚为主,故凡其所咏同事者即便如一类,

以便观览。虽时之前后不同,亦不能拘也。如天部雪类喜雪之作,先

太宗,次许敬宗,次玄宗,次张说,俱编为喜雪一类。余仿此。

一、此书各部有类,而一类之中又复类斩,以便观览。如人部行

役则又有早发、晚泊,人部闺情则又有春思、秋思,不必分类而其类

自见也。览者详之。 6

《唐诗类苑》是按照门类编次而成的唐诗总集,如何安排所选唐诗的

先后次序是作者特别需要说明的问题,四条凡例都关注于此。另一个例子

是万历四十六年杭州人杨肇祉所编刻《唐诗艳逸品》一书,分《名媛》、

《香奁》、《观妓》、《名花》四集收录相应唐诗。每集各撰凡例一篇,

不仅列出入选的原则,还用更多文字解释不符合入选条件的几种情况,如

〈观妓凡例〉云“必娇歌艳舞足以起人之幽怀、发人之玄赏者,斯载”,

又云“古宦宅妓,非青楼囗也,故赞美者则载,传情者不入”,〈名花集

凡例〉云“观花有感与携觞共赏者,皆具一时之乐事,非以言花之精神也,

不入。”7

正因为凡例是用来说明书籍编纂体例的空间,编写者有条件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扩展开去,在介绍书籍的主要内容、编排方式等事项时,很自然

地顺便凸现一下本书在这些方面做得如何完美,特别是和坊间同类书籍相

较体现出来的优越之处。这些文字内容往往难以在牌记刊语的狭小空间内

尽情发挥,放在凡例部分却不显得突兀,于是在天启、崇祯年间,越来越

6 明卓明卿辑《唐诗类苑》凡例,台湾国家图书馆藏万历十四年仁和卓氏崧斋活

字本。 7 明杨肇祉编《唐诗艳逸品》,台湾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六年武林杨氏刊本。

178

多的刻书者热衷于为书籍编写凡例,并利用凡例为自己的书籍打广告做宣

传。

凡例的条目多寡不限,篇幅可长可短,编写者有机会在其中容纳想要

表达的各种内容。我们以崇祯间汤大节简绿居刻本《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

为例,看看汤氏如何利用凡例来推介书籍:

〈乞言小引〉(并凡例八则)

不肖节之拮据于兹刻也,念节生二十六日而孤,先慈断指殉烈,

蒙先生赘而抚之,德真昊天矣。追随峰泖越二十年,耳提之暇,先生

凡有著述,览辄记,记辄笔,再补再誊,靡间夙夜,盈几盈箧,颇费

护持。年来萍移吴越,不堪尽载囊瓢,兢兢蠹佚是惧。故撮其简要者,

别为品类,密加较雠,窃自寿梨,宝同天笈。本拟藏名山秘枕中,代

寒丝饥粒,奈诸同人强迫流传,以公欣赏。实未遑侈求玄晏,赖海内

名世钜公,或平生知己,或千里神交,倘品题有素,光锡如椽,虽蚤

信身隐焉文,亦托以立言不朽,感岂独余小子也。敬列例言如左:

一、是集虽小品,凡大议论大关系及韵趣之艳仙者,即长篇必录。

缘先生晚年著述,正未有涯,先行斯刻,示测海一蠡、窥豹一斑。

一、墓铭碑记,撰著最富,或人人不愧有道,而论定方遥,未敢

溷载,统俟后集。

一、书启不尽存稿,存者亦不能遍录。今止刻〈救荒〉诸书及论

史学名语可揭座隅者,聊见山林中济世之慈航、文章之慧筏。

一、集中品各为类,类复分门,或附列成卷,俾阅者境转境生,

应接不暇。

一、迩来文集,后学妄增评点,读之反堕云雾。是刻止圈句读,

窃附于莫赞之义,亦庶几大雅之遗。

一、是刻写镌具择名手,工良费时;较雠不倩他人,句核字研。

赀出舌耕,劳沥心血,止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兰谱诸贤,决能鉴

余形外。

179

一、先生集昔年为吴儿赝刻,不特鲁鱼帝虎,且多勦袭古人,殊

可痛恨。赖当道移檄郡县,追板重惩。如有贾人俗子希幸翻刻,前车

可鉴,无赘予言。

一、名叙系手书者,俱摩勒简端,海内不能遍恳。倘有同好,或

跋或赞,乞邮寄武林清平山之简绿居,当依宋楷,汇梓集先,共襄不

朽,亦艺林一大快事也,敢稽首以请。

简绿居主人汤大节半李父谨识。 8

出版《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的杭州人汤大节是陈继儒的赘婿,他在

小引部分首先叙述了自己和陈继儒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先生凡有著述,

览辄记,记辄笔,再补再誊”一段,实是在强调本书所据底稿的权威性。

凡例共有八条,前四条是传统凡例编写中重视的有关收录原则、编排方式

的说明。从第五条开始,汤大节将注意力转向赞誉和推销本书。首先是突

出本书在编辑时的优点。明代后期评点成风,从典籍文献、名家小品到戏

曲小说,无不可以添加圈点批评文字再行出版。评点作为提升书籍附加值

的一种方式,受到许多书籍出版商的青睐,汤大节则反其道而行之,他认

为近来出版的文集往往被人妄加评点,反而使读者如坠五里雾中,因此他

刻书时只添加帮助断句的圈点句读。这种有意识的将自己与竞争对手加以

区分,抬高自己贬低对方的做法,在凡例编写中颇为常见。读书坊赵世楷

在《扬子太玄经》凡例中强调自己出版的书籍选题严谨,“皆足羽翼经术,

有裨举子业者,与他刻诡僻迥别。”9又说“《太玄》注,向称晋范氏本、

宋司马氏本为善,但范简而司马繁。我明叶氏本亦多重复。兹刻互证诸家,

句栉字比,精晰详备,以此为定”。 1 0《白雪斋选订乐府吴骚合编》的凡

例中说:“其名人好辞坊刻讹传者,悉照原本厘正。有偶为出入而填词佳

丽、不忍弃置者,比谬为斟酌,琢瑕留瑜,为宫商职全璧云。” 1 1明末牛

8 明陈继儒撰《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例言,台湾国家图书馆藏明崇祯汤大节简

绿居刊本。 9 转引自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340。 1 0 同上书。 1 1 明张楚叔、张旭初辑《白雪斋选订乐府吴骚合编》凡例,台湾国家图书馆藏

明崇祯刊本。

180

斗星刊本《四书名物考》七条凡例中有四条都是在与旧刻作比较,例如第

五条云:“旧刻一涉群书,便多难字。苟形声未辨,义理奚详,词意未达,

剿袭何裨。用是确订《海玉 1 2》、《正韵》诸篇,逐字明释,庶免纰漏。”

1 3

除了在选题和编辑处理方面表彰自己的书籍,批评别家书坊校对不精、

刊刻草率,宣传自己校勘严谨、刊印精美的文字也十分常见。汤大节在凡

例的第六和第七条中即突出了这一方面的内容。其他又如花斋刊本《春秋

繁露》凡例中的“刊讹正误,丝发毕雠,笔楮精良,迥超诸刻”, 1 4《鹖

冠子》凡例中的“刻本多鲁鱼帝虎之病,体舛形讹,入眼如刺。此本雠勘

精工,稿数换写,梨数换镌,楮洁墨良”, 1 5郎氏堂策槛刊本《五雅》凡

例中的“诸雅旧刻,不无鲁鱼帝虎之讹,使读者咯咯,今搜笥中善本雠梓,

庶免落叶之病”, 1 6都是同样的宣传思路。

陈继儒是明末屡屡遭遇盗版和托名的畅销书作家, 1 7汤大节也认识到

仅仅靠在扉页刻上宋元以来就屡见不鲜的“翻刻千里必究”一类套话,必

然不能起到警示作用。因此他在凡例中特别提到版权的问题,并举出曾经

有“当道移檄郡县,追板重惩”的实例来告诫盗版书商勿蹈覆辙。至于这

样的警告能不能起到作用则很难说,因为在汤大节本出版后,仍然有据汤

本翻刻的版本出现。 1 8

凡例也可以被当作发布征稿启事的地方。《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凡

例的最后一条即为向读者征集叙赞题跋的通告,赵世杰出版《古今女史》

1 2 按:原文如此,似当作“玉海”。 1 3 明陈禹谟撰,钱受益、牛斗星补《四书名物考》,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经部第 160 册,页 346。 1 4 朱养和〈春秋繁露凡例〉,董仲舒《春秋繁露》,页 33。 1 5 转引自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369。 1 6 同上书,页 72。 1 7 陈继儒在为王衡《缑山先生集》作序时,提及苏州书商盗用他的名义出版了

大量伪作:“余著述不如辰玉(按:王衡字)远甚,忽为吴儿窃姓名,庞杂百出,

悬赝书于国门。假令辰玉在,必且戟手顿足”。陈继儒〈太史辰玉集叙〉,王衡

《缑山先生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 178 册,页 557。 1 8 按:沈津曾著录过一种明末刻本《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是据简绿居本翻

刻,见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769。

181

时,在凡例中建议读者发现没有收录而值得收录的女性作品,将其邮寄给

自己,以备将来重版时补入。

对出版具有连续性的书坊来说,凡例还可以充当系列回顾和下集预告。

赵世楷在《扬子太玄经》的凡例中提到在这本书出版之前,他的书坊已经

刊刻了《韩非子》和《春秋繁露》两种,并夸耀着两本书“流传海内,已

为名家鉴赏”,接着又预告他计划陆续再推出几种子部书,一共汇集成九

种。如果读者购买了《扬子太玄经》,又觉得刊印质量不错,或许就有可

能按图索骥,再去寻找之前出版的两种,更有可能成为读书坊后续准备推

出的几种书籍的潜在购买者。赵世杰《古今女史》的凡例中,也提前公布

了《名媛志》的内容安排和出版时间,这部书最后刊成与否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当时购买了《古今女史》的读者中想必有人会对《名媛志》的出版特

别留意。崇祯间仁和人刘士鏻选编《明文霱》一书,协助其出版的刘怿在

凡例中说“家季偕余受经,髮未燥而好古,自命尽搜叔父架上之藏,且购

贷以益之,手自纂辑,不翅截温舒之蒲,编孙敬之柳也。嘉隆以前,集不

胜收,近时三数名公,或仅得之邮寄,或偶购之肆中,品骘甚严,而耳目

未备,嗣有续选行世”, 1 9也是预告了在《明文霱》之后,计划会有续集

问世。

二、设计扉页

在凡例中打广告的优势在于篇幅内容不限,可以尽情发挥,但是有一

个明显的劣势就是不够醒目,必须要读者翻阅至此逐条阅读方可以达到效

果。因此对于书商来说,读者在经过书摊时一眼就能看到、最为直观的扉

页,是不能轻易放弃的广告宣传重地。

扉页的设计颇有讲究,首先当然是要尽可能包含能够吸引读者注意的

元素,但是如果内容太多又不够醒目。扉页的排版实际上已经形成了较为

固定的格式,试举以下几条为例:

《唐骆先生文集》,碧山帷订释,本衙藏板翻刻必究。

《宋文文山先生全集》,跃庵评梓。

1 9 转引自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590。

182

《名家杂剧》,精绘绣像,诸名公评阅,本衙藏板。

《四六全书》,李君实先生类编,豹变斋藏板。

《古史全本》,陈卧子先生订阅,武林化玉斋、金阊拥万堂仝梓。

《图绘宗彝》,武林杨衙夷白堂精刻不许番刊。

扉页中书名是必不可少的,有些会在书名之前加上“出相”、“绣像”

一类提示书中配有插图的词汇。《古史》在书名后加上“全本”二字,则

是为了宣传自己所出的版本内容完备。如果书籍是由名家选编评阅,就会

成为宣传时的卖点之一,就像上面例子中的“诸名公评阅”、“李君实先

生类编”和“陈卧子先生订阅”一类。书坊字号也是扉页上常见的内容,

这种突出刊刻书坊(有时是家塾)的做法,既是为了维护版权,更是可以

起到宣传作用,特别是那些已经有一定声誉的书坊,将自己的名号印在书

籍显眼的地方,也是显示书籍拥有质量保证,以此提高销量的一种营销手

法。出版商有时候在申明版权所有之后,还会附上“不许翻刻”一类的告

白。

从版式上来看,大部分扉页刊语分为三栏,例如:

选工绣像/绿窗女史/心远堂藏板

出像校正无差/月露音/静常斋藏板不许翻刻

钱太史详补/四书名物考/读书坊藏板

合诸名家评点/扬子法言/读书坊藏板

白雪斋点定/新镌出相乐府/吴骚合编。

三栏式的扉页刊语多把书名置于中间一栏,并使用比左右两栏更大的

字体。也有因为书名太长,不宜使用这种排版方式的书籍。上面例子中的

最后一条白雪斋刊《乐府吴骚合编》虽然也是三栏,但是和其他四例有所

不同,因为书名过长,占用了中间和左边两栏,而右栏则字体较小(见图

14)。双桂堂刊本《历代名公画谱》(即《顾氏画谱》)的扉页设计为将

书名六字分两栏占满全部页面,并在两行字中间用较小的字体刻“虎林双

桂堂藏板”一行。设计更加复杂的如武林辉山堂与金陵汪复初合刊的《经

史子集合纂类语》一书,因为出版商需要在扉页中加入“如有翻刻千里必

究”八字,只能将分两栏显示的书名在第五字和第六字之间断开。在扉页

的天头处,又横向刻有“鲁孔式先生重辑”一行文字(见图 15)。

183

图 14:白雪堂刊本 图 15:武林辉山堂、金陵汪复初合

《新镌出相乐府吴骚合编》书影 《经史子集合纂类语》书影

有一些书籍的扉页也会容纳较多文字的刊语。赵世杰为《古今女史》

撰写凡例之后,大约是意犹未尽,在扉页上又刊印了这样一段广告:

闺阁辞章,久为传诵,须家标世揭,始成全帙,倘俯近遗远,终

非大观。是集也,上遡秦汉,下迄元明,搜翠幙之琼瑶,馨香奁之锦

绣,综□既精,校雠复榷。海内博览鸿儒,自具鉴赏。问奇主人识。

2 0

也有利用扉页刊语开列书中目录,使读者一目了然,以此作为宣传的做法。

例如万历十九年钱塘高氏刊本《遵生八笺》的扉页:

2 0 转引自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534。

184

尊生八笺。重刊增补。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起居安乐笺、

延年却病笺、饮馔服食笺、燕闲清赏笺、灵秘丹药笺、尘外遐举笺。

增附菜根清谭笺。古杭高濂深甫氏编次。雅尚斋识。 2 1

又如万历刊本《唐诗艳逸品》:

美人书。唐才子咏。太史杨君锡选辑。一种名媛集、一种香奁集、

一种观妓集、一种名花集。本衙藏板。 2 2

三、加印木记

在书籍的扉页中,有时候还会印有木记。木记类似一种木质印章,形

状大多或长或方,将文字刻于其上,然后盖在已经刊印好的书籍页面。

木记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给书籍做宣传推介,这类木记的文字一般文字

内容较长,在版面中所占的空间不小。白雪斋刊本《乐府吴骚合编》和牛

斗星刊本《四书名物考》加印于扉页的木记都占据了页面六分之一的空间。

《新镌出相乐府吴骚合编》的木记的文字如下:

词余之传,其来尚矣。佳本之获,世颇罕焉。往刻吴骚诸集,海

内风驰,坊刻效颦,终难继武。第流行日久,积渐模糊;选帙屡分,

未称合璧。兹特审音选订,精心删补。写丽情而务除俗套,搜旧曲而

博览新声。更加画意穷工,增一编之景色;点板合法,师九宫之渊源。

敢云大雅之复兴,实彰骚坛之全盛云尔。白雪斋谨识。2 3

《四书名物考》木记:

章句本头,我辈晨夕摩弄,几于刓敝。掩卷高谭,咸负探骊珠得

象罔。忽叩以一名一物,则口嘎而不能嗑,矩矣哉。陈先生之有是考,

2 1 转引自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396。 2 2 转引自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522。 2 3 明张楚叔、张旭初辑《白雪斋选订乐府吴骚合编》凡例,台湾国家图书馆藏

明崇祯刊本。

185

佐考亭之元勋,启聋盲之急剂也。钱先生秘之久矣。出其本示余,允

称拱璧,能免遗珠。乃请襄事详补,经年竣业焉。原公海内,不朽千

秋。 2 4

崇祯武林钟越跃庵刊本《宋文文山先生全集》木记:

从来文运关国运,近时子书盛行,淫邪之风盈制艺,而阉宦夷狄

之祸起。跃庵钟先生,思以砥文运者襄国运,乃作宋文丞相传,正其

书法,辑其全集而梓之,诚士林之巨宝也。得者当珍之,购者当重之。

天目书生程泰祚谨识。 2 5

这些文字与牌记、凡例、或者直接刻在书籍扉页的刊语内容相近,编

写牌记和凡例文字时,多少会受通行的行文方式之约束,用语较为平实,

木记和扉页刊语则有所不同。张传峰在比较过牌记广告和扉页广告后,认

为扉页容易引起读者注意,且空间较大,所以扉页广告更为详尽,语言比

较夸张,往往虚张声势以吸引读者。 2 6以《四书名物考》为例,此书由陈

禹谟所撰,钱受益、牛斗星增补,在扉页广告中,牛斗星将其夸耀为“佐

考亭之元勋,启聋盲之急剂”、“允称拱璧,能免遗珠”,仿佛是举业文

章必不可少的参考用书。然而到了清代,四库馆臣仅将其列为存目,且评

价极低:

禹谟原本多疏舛,受益等所补乃更芜杂。如《淇澳》‚绿竹‛而

引及《尔雅》会稽之竹箭、《华阳国志》哀牢之仆竹,已泛滥矣,更

引及《异苑》竹化蛇、蛇化雉。释肺肝而引《素问》、《灵枢》,已

旁支矣,更引及《黄庭经》‚肺神皓华字虚成,肝神龙烟字含明‛语。

是於经义居何等也?其最异者,如标一‚目‛字为题,释《大学》

2 4 明陈禹谟撰,钱受益、牛斗星补《四书名物考》,明末读书坊刊本。 2 5 转引自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655。 2 6 张传峰〈明代刻书广告述略〉,《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第 22 卷第 1 期(2000

年 2 月),页 74-80。

186

‚十目所视也‛,而‚目‛字下注曰‚附眼‛。无论《四书》无‚眼‛

字,且目之与眼,又何所分别而别为附录乎?尤不可解也。 2 7

木记广告因为文字内容多,只能使用较小的字体,所以实际上并不是

一眼就能看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和扉页设计应该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的原则相违背。但是木记多为红色朱印的形式,放在扉页上十分醒目,又

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补救的功效。

广告之外,有些木记是关于版权所有、发行书铺、定价等事项的。声

明版权的例如《新镌出相乐府吴骚合编》有“武林张府藏板/翻刻千里准

究”,显示发行书铺的例如《四书名物考》有“武林段景亭发行”,标出

定价的例如《宋文文山先生全集》有“每部定价纹壹两”。用木记发布版

权声明,有可能是书籍在刊刻是遗漏了相关内容,必须使用这种方式补救。

刊印发行人的木记是书籍从刊刻者转入负责发行销售的书商手中后,由后

者加印,由这些木记我们发现,迟至明代后期,杭州刻书业已经出现出版

与发行的分工。

第二节 书籍发行与定价

书籍的发行,是指批量书籍在市场上的交易行为。 2 8印刷术发明以后,

书肆就开始同时具有出版与发行书籍两种功能。早期印本中常印有“印卖”

字样,表明唐代后期出现的书肆是“自印自销、刻售兼营、亦工亦商而又

有固定店铺的一个机构”。 2 9宋元时期大城市中的书坊基本上还是集编辑、

刊印、销售为一体;同时在一些盛产原材料、印书成本低廉的乡镇,也出

现了许多以书籍生产和批发为主、零售为辅的书坊。明代后期出版与发行

开始分工,专门从事书籍销售的书铺进入我们的视线,其标志就是杭州书

坊的印本上第一次出现了“发行”一词。

2 7 《四库全书总目》卷三七,页 311。 2 8 姚福申〈关于中国图书发行史的一些思考〉,高信成《中国图书发行史》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绪论,页 2。 2 9 高信成《中国图书发行史》,页 37。

187

版本学家潘承弼和顾廷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合作编纂《明代版本图

录》时,最早注意到这个现象。在《明代版本图录》所收明天启中杭州书

肆读书坊刊本《关尹子》的解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按此为《诸子全书》之一。《合刻诸子》凡十五种,每种书面各

题坊斋藏版及发行铺名。此本题‘读书坊藏版’、‘杭城段景亭发

行’,盖当时杭城各铺合刊成帙而分别发行者,可为今日坊肆刊本署

发行之先河。 3 0

作者观察到《关尹子》等十余种子书与以往只标注一个出版单位的书籍不

同,同时题有藏版地和发行书铺的名字,于是认为它们是由杭州城多家书

坊合作刊印、各自分别销售。然而藏版地和发行书铺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

系,是否分属不同的所有人,两位版本学家并没有进一步的研究。以《关

尹子》为例,有学者将读书坊理解为段景亭开设的书铺,故直接著录为杭

城书林段景亭读书坊; 3 1也有学者并不同意这种判断。 3 2高信成则认为此书

是由读书坊刊刻,然后由书商段景亭负责销售,刻印者和发行者并非同一

间书铺。他同时考察了被归入《合诸家批点诸子全书》的另外数种书籍,

认为其中有一些是同一书铺既刻印又发行的,但是大多数是不同的书铺分

别负责刻印和发行。因此他认为这是当时开始出现刻售分离并产生专营发

行的书铺的直接证明,标志着明代图书发行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 3

当我们尽可能多的调查同时标有藏版地和发行人的书籍,并尝试分析

它们的扉页、卷端题、牌记、钤印、序言以及凡例等内容所透露出来的出

版信息时,会发现实际情况可能比我们以前推测的更为复杂。

3 0 潘承弼、顾廷龙《明代版本图录》卷八,《民国丛书》第五编(上海:上海

书店,1996),页 32。 3 1 杜信孚《明代版刻综录》第 7 册,页 84;顾志兴《浙江出版史研究——元明

清时期》,页 130-131;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页 91-92。 3 2 沈津在为天启六年读书坊刊本《扬子太玄经》撰写解题时,根据此书凡例定

为赵世楷读书坊刊本,并提到《明代版本综录》载读书坊为段景亭所设,“或有

所据”。见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页 340。 3 3 高信成《中国图书发行史》,页 89-90。

188

以下是十一种同时标有藏版地和发行人的明代杭版书籍,刊印时间集

中在天启、崇祯年间(表 15):

表 15.十一种杭版书籍藏版地和发行人一览表

书名卷数 藏版地 发行人

《白虎通德论》四卷 堂策槛 杭城花市溪香馆发行

《风俗通义》十卷 堂策槛 杭城花市溪香馆发行

《五雅》四十一卷 堂策槛订定、武林郎

衙藏版

读书坊吴胜甫发行

《扬子法言》十卷 读书坊藏版 杭城段景亭发行

《关尹子》二卷 读书坊藏版 杭城段景亭发行

《商子》二卷 朝爽阁 杭城段景亭发行

《四书名物考》二十四卷 读书坊藏版 武林段景亭发行

《鬼谷子》一卷 横秋阁藏版 虎林嘉树里张衙发行

《黄帝阴符经》一卷 溪香馆藏版 武林溪香馆杨初昇发行

《管子》 花斋藏版 虎林西横河桥朱衙发行

《绿窗女史》十四卷 心远堂藏版 杭城官巷口南首读书坊

钟畏侯发行

其中六种被收入《合诸家批点诸子全书》,《五雅》、《扬子法言》、

《四书名物考》、《管子》和《绿窗女史》五种不在其中,但是除了《绿

窗女史》情况不明,其他几种的刊印者都参与了《合诸家批点诸子全书》

零种的出版,所以这是一批在刊印时地和出版单位上彼此有联系的出版物。

从上表可以看出,藏版地和发行人并非一一对应,例如溪香馆和读书

坊两家书铺都曾发行过郎氏堂策槛的刊本;书商段景亭销售的书籍,是由

不同的书坊刊刻。也有一些书坊依然是传统的刊印销售合为一体,高信成

认为溪香馆刻本《黄帝阴符经》就属于这一类,而横秋阁刻本《鬼谷子》

的刊印和发行分属两家书铺。这一推断可能并非事实,《鬼谷子》是横秋

阁刻《杨升庵先生评注先秦五子全书》之一,另有《鬻子》、《关尹子》、

《公孙龙子》和《邓子》各一卷。其中《邓子》卷首题“明杨慎评注、张

懋寀校梓”,卷末又有“天启乙丑冬日武林/张氏横秋阁藏版”两行牌记,

可知横秋阁为张懋寀所有,而《鬼谷子》署“虎林嘉树里张衙发行”,或

亦为张懋寀之宅。与之类似的还有花斋刻本《管子》,由朱养纯序可知此

189

本为朱氏付梓,则“虎林西横河桥朱衙发行”中之“朱衙”也基本上可以

认定是朱氏之宅。

从最初使用的“印卖”一词到后来更为常用的“梓行”,一直显示刊

印与发行属于出版中的同一个环节。到了明代后期,“梓”与“行”终于

被分开,即便这两项工作在同一个出版人手中完成,还是要分别交待藏版

地和发行单位。刊印与发行分工带来的一个新现象就是书籍的出版过程更

趋复杂。以往在同一部书中能够见到超过一个出版单位,主要是因为板片

经历了转让的过程,例如明末周文炜刻本《梨云馆类定袁中郎全集》,卷

端题“南雍周文炜镌”,扉页又刊“大业堂重梓”,就是大业堂得到周氏

原版重印的缘故。而此时一部书的版片并没有更换主人,同样有可能留下

多个出版单位的印记,一些书铺既非依原版重梓,又不是得版重印,而仅

仅是将另一间书铺或者私人刻印的书籍拿来出售,就大大方方将自己书铺

的名字印在书籍的扉页。

刊印和发行单位在书籍中的标注方式也有所不同。藏版地是在书籍付

梓的时候就刊刻在书版中,有的在扉页,也有些在版心、卷尾等不同位置;

而发行单位则是在扉页之上另外加盖的戳记。以《四书名物考》为例,扉

页原题“钱太史详补/四书名物考/读书坊藏版”;边框外左下角有“武林

段景亭发行”一行朱色套印木记;边框内左上角有朱印广告一则,文字为

书籍内容简介;边框内下端中部又有“翻刻必究”四字朱色木记。这样的

版式说明扉页的制作经过了两个过程:首先是负责刊印的书坊设计、印刷

了扉页,然后负责发行的发行人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记号。如果我们认为读

书坊不是段景亭的书坊,则销售《四书名物考》的段景亭可能是从读书坊

拿到了这批书以后,另外印上了自己的名号。扉页上的广告文字,可能也

是段氏所为。在同样是“读书坊藏版”、“杭城段景亭发行”的《扬子法

言》的扉页上,钤有一枚“朝爽阁”朱色印记,而另一种由段景亭发行的

《商子》,又被著录为朝爽阁刻本,两部书的版式有所不同。《扬子法言》

的版式与赵世楷读书坊刊本《韩非子》、《扬子太玄经》一致,而《商子》

则与《合诸家批点诸子全书》的其他零种一致,或许朝爽阁才是与段景亭

有关的书坊名,《扬子法言》为段景亭收购之读书坊刻本,而《商子》为

段氏自刻。

190

如果再联系《四书名物考》各家序言文字透露出来的信息,这部书在

出版过程中不仅有刊印和发行的分离,刻板与印刷也不是由同一个出版机

构完成。《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的《四书名物考》有两种版本,一是

明牛斗星刻本,一是明末读书坊刻本,两种版式相同,都是九行二十字白

口四周单边。通过比对,两种事实上同出一版。牛斗星刻本题“海虞陈禹

谟锡玄辑,虎林钱受益谦之、牛斗星杓司补,谭阳余楷式玉订”。王重民

先生认为根据钱受益序,此书编纂刊刻皆出自牛斗星,而卷端题与钱受益

同撰,乃因钱受益名位在牛斗星之上,是以牛氏借钱氏之名增重其书。余

楷既为谭阳余氏,应当就是刻书之人。 3 4王重民先所见北京大学及美国国

会图书馆藏本并无刻有“读书坊藏版”之扉页,应是牛氏原刻本。读书坊

刻本卷端没有“谭阳余楷式玉订”一行,多出题“钱太史详补/四书名物

考/读书坊藏版”之扉页,既然《四书名物考》主要的增补工作并非钱受

益所作,读书坊本将其姓氏刊印在扉页,更突出了借用其知名度推销书籍

的目的。由此可以推测,《四书名物考》的出版至少经历了三个环节:首

先是牛斗星等人编纂和初印;接着该书版片流入读书坊,读书坊添加带有

自己名号的扉页再次印刷;最后是这些读书坊印本交给段景亭发行。

杭州在胡应麟的眼中,是明代四个最重要的书籍集散地之一。南宋时

杭州书坊大多分布在御街两侧, 3 5尤以与御街平行之御河上棚桥一带街巷

(如睦亲坊、众安桥等)最为集中,次则清河坊一带。 3 6明代杭州书坊基

本上还是聚集在这些地点:

凡武林书肆,多在镇海楼之外及涌金门之内,及弼教坊及清河坊,

皆四达衢也。省试则间徙于贡院前;花朝后数日则徙于天竺,大士诞

3 4 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页 46。 3 5《梦梁录》记载御街自禁城北门至笕桥,街市栉比。转引自吴启寿〈南宋临安

陈氏书籍铺考略〉,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分会编《中国印刷史料选辑

(三)》,页 183-187。 3 6 Sören Edgren, Southern Song Printing at Hangzhou ,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 ies Bulletin , 61, 1989, pp. 31-36.

191

辰也;上巳后月余则徙于岳坟,游人渐众也。梵书多鬻于昭庆寺,书

贾皆僧也。自余委巷之中,奇书秘简往往遇之,然不常有也。 3 7

弼教坊即南宋时睦亲坊,由弼教坊向南过众安桥,是杭州城内最繁华

的商业中心寿安坊,又称花市;镇海楼乃南宋之朝天门,俗称鼓楼,由此

向北至清河坊,则是自南宋以来杭城另一个重要的商业聚集区。从现存杭

州印本留下的牌记中,也能看到这些地名。如书林翁文溪刊本《批点分类

诚斋先生文脍》后集总目后有“隆庆壬申杭城朝天门翁文溪梓行”二行牌

记,郎壁金堂策槛刻本《白虎通德论》、《风俗通义》封面有“杭城花市

溪香馆发行”戳记。明末杭州文人兼书商陆云龙在其所刻《皇明十六家小

品》、《翠娱阁评选行笈必携》所附之征稿启事中,要求投稿者将稿件寄

往杭城花市陆雨侯家中,陆家原是由海宁迁至钱塘之南良里, 3 8陆云龙大概

也是决定从事出版业以后,才到书坊聚集的花市开设自己的书坊峥霄馆。

杭州书市除了固定的聚集地,在特定的时令又有流动摊位轮番驻守目

标人群出现较多地方。浙江乡试举行期间来自全省各地的应试生员、二月

十九观音诞辰前后的进山香客、以及春暖花开后云集于西湖之上的游客,

都是杭州书商们重点争取的顾客,贡院门口、三天竺和岳坟也就成为流动

书摊青睐的地点。胡应麟提到的这三类流动书摊,正好反映出推动杭州出

版业发展的几个因素:杭州作为一省政治中心,仅凭举行浙江乡试一项,

即可产生对制举用书的庞大需求;佛教文化和西湖山水不仅为杭州城带来

大量进香和观光人流,也为杭州书坊带来了数量不容忽视的潜在购书人。

有关昭庆寺僧人从事佛经销售的记载同样十分有价值,对于佛教书籍的刊

印过程我们一般了解的较多,但是刻成后的经卷如何流通则知之甚少,通

过胡应麟的记述我们知道,像杭州昭庆寺这样比较重要的寺院,不仅设有

专门的佛经刊刻场所,也通过出售这些佛经赚取钱财。所以在杭州的书商

们中间,还包括了僧人这样一个有些特殊的群体。除了新近刊刻出版的书

3 7 胡应麟《经籍会通》卷四,页 270。 3 8阮元《两浙輶轩录》卷一,转引自井玉贵《陆人龙、陆云龙小说创作研究》,

页 6。

192

籍,杭州也是善本古籍可能出现的地方。胡应麟说在杭州的市井街巷中,

有可能觅得珍贵的秘本,祁承㸁也有相同的回忆:

凡试事过武林,遍问坊肆所刻。便向委巷深衢,觅有异本,即鼠

余蠹剩,无不珍重。市归,手为补缀。十余年来馆谷之所得,饘粥之

所余,无不归之书者,合之先世,颇逾万卷,藏载羽堂中。 3 9

祁承㸁是绍兴山阴人,他将省城杭州视为自己年轻时重要的购书地,每次

前往参加考试,都是他购置藏书的机会。从只要光临书坊即可购得的各类

普通书籍到深藏民间、需以重金求获的异本,都可以在杭州找到。

在定价方面的,绝大部分的明代刻本并没有具体标识,因为书商要根

据不同情况随时调整价格。胡应麟曾经说过在北京市场上出售的书籍的价

格是吴中地区的两倍,这是由于要把运输成本计算在内的缘故。胡氏两倍

书价的说法可能不尽准确,甚至带有一定的程度的夸张,从主持过《嘉兴

藏》开雕的道开禅师那里,我们可以找到一个较为可信的南北书籍差价实

例。道开在写给居士徐文卿的信中,谈到在北方刊印《弘明集》和定价发

售事宜,他说“《弘明集》南方每部价银八钱,北方加三二钱,此康虞书

至云云。盖此书价至一两,不可复上矣” 4 0,这样看来,北方书籍比南方

高大约百分之三十左右,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在杭州书市上出售的书籍,

应该和南京、苏州等地差别不大,较北方书市便宜不少。

沈长卿记录明末时书商为赚钱随意增删书籍内容的行为:

书肆射利,凡既行世者,业已有定价,则阴裁去之,以减省其纸。

未行世者业已名噪,为人所购,则伪添入之,以高腾其价。此惟李龙

湖、袁石公书遭殃特甚。缘世乏具眼,故易售欺耳。庸人所见略同,

另有臭味,倘见真书,又未必解颐也。吾髫年所读《史记》诸书,偶

3 9 祁承㸁〈澹生堂藏书约〉,收入《丛书集成新编》第 2 册,页 744。 4 0 道开〈与徐文卿居士〉,《密藏禅师遗稿》卷上,《禅宗全书》册 55,页 43。

193

见他本,辄复改窜。近时剞劂精于曩时,而钱虏妄改者不少,读书者

必觅旧时善本参对,不然毒甚于秦火矣。 4 1

由此可知习见之书在书市上是有固定价格的,书商只能通过偷偷删减内容,

节省纸张来赚钱。而对于新推出的书籍,价格根据内容多少确定,于是有

些书商采取伪造内容增加页数的手段,以此抬高售价。

明代书籍售价几何,具体资料不是很多,只零星见于一些加盖定价印

记的书籍,以及文人偶尔留下的购书记录。 4 2沈津积数年经眼古籍之经验,

辑出明代刻本书价资料十余条,其中有杭州刻本三种: 4 3

万历、天启间集雅斋黄凤池刊本《黄氏画谱》八种八卷,其中《新镌

五言唐诗画谱》和《新镌梅竹兰菊四谱》一种扉页钤有“每部实价纹银五

钱”木记。

崇祯二年钟越跃庵刊本《宋文文山先生全集》二十一卷,扉页刊“每

部定价纹(银)壹两”木记。

万历杭州李衙刊本《月露音》四卷,扉页有“杭州丰乐桥 4 4三官巷口

李衙刊发。每部纹银捌钱。如有翻刻,千里究治”。

沈津认为通过对比同时期米价及其他物价,明刻本的售价依然显得比

较昂贵,因此抄书仍是藏书家聚书的重要手段。Kai-Wing Chow 则认为

明代书籍定价差异性很大,在面向高端读者、刊印精美或者卷次较多、定

价能够超过纹银一两的高价书籍之外,同样存在许多价格低廉的书籍,因

此普通的城市手工业者也可以像士绅学者们一样拥有自己的书籍。4 5我们

现在能找到的三种杭州刻本无疑都定价不菲,但是我们同样应该看到,这

几部书属于刊印质量较高的出版物,黄凤池出版的画谱配有大量插图以及

名家手书,《月露音》更是写刻极为精致,书中插图十分雅致,“具徽工

4 1 沈长卿《沈氏日旦》卷四,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1131 册,页 408。 4 2 见 Kai-wing Chow,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Modern

China , pp. 38-42. 4 3 沈津〈明代坊刻图书之流通与价格〉,《国家图书馆馆刊》1996 年第 1 期,

页 101-118。 4 4 按:沈津录作“丰东桥”,误。 4 5 见 Kai-wing Chow,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

pp. 42-47.

194

之轮廓,擅苏趁之纤遒,在版书群中,尤居上品。” 4 6因此这三种书籍的

售价,只能代表较为高端的杭州版书籍在市场上的价格定位。

4 6沈津〈明代坊刻图书之流通与价格〉,《国家图书馆馆刊》1996 年第 1 期,

页 113。

195

结 论

明代是刻书业走向鼎盛的时期,然而这种繁盛的景象并不是新朝代建

立伊始就开始显现,而是进入十六世纪以后才渐露端倪,引起人们的注意。

1洪武初年,明政府下令取消书籍税的征缴,一些学者认为这条政策极大促

进了明初刻书业的发展。2事实上我们既找不到当时的人将免征书籍税与出

版业兴盛联系在一起的言论,也没有发现明代初期除了官方大量编辑出版

书籍之外,民间刻书业已经恢复到宋元时期规模水平的实物证据。元末明

初,各地民间刻书业开始了将近一个半世纪的衰微时期。此时的杭州稍稍

有些不同,凭借宋元两代的丰厚积累,杭州刻书业在洪武时不仅继续出版

杭州地区的传统热门品种——与佛教相关的各类书籍,也有诗文集甚至算

学书籍问世。然而这一阵宋元遗风并没有维持多久,很快杭州刻书业就和

其他地区一样陷入沉寂。以后的百余年间,为数不多的杭州刻本以官刻为

主,偶有家刻点缀其间,几乎看不到书坊的身影。

直到万历以后,情况才开始发生改变,书坊异军突起,成为刊刻书籍

的主要力量,而杭州官刻自嘉靖年间达到顶峰后开始走下坡路。到了天启、

崇祯间,地方官府几乎完全丧失了刊印书籍的兴趣,民间的书坊和私家刻

书数量却越来越多,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家刻与坊刻原本在涵义界定上十

分明晰,只是辨别起来有些困难,因为书坊主往往喜欢使用堂号,甚至以

家塾的名义刻书,使人误认为家刻。而到了明代中后期,许多文人开始涉

足于商业出版,他们或将著作出售给书坊刊刻,或为书商编辑书稿,也有

人直接开设自己的书坊营业。不仅如此,就连一些确属私家刊刻的书籍,

也从本质上发生了变化。这些书的出版已经不像以往单纯以传播学术为目

的,而是同样准备进入商业流通领域,因此从选题到刊刻,无不为日后的

销路做打算。

官刻、家刻与坊刻在明代杭州刻书业中地位的升降,不仅可以从各个

1 陆容《菽园杂记》卷十:“国初书版,惟国子监有之,外郡县疑未有。观宋潜

溪〈送东阳马生序〉可知矣。宣德、正统间,书籍印版尚未广,今所在书版,日

增月盛,天下古文之象,愈隆于前已”,页 128-129。 2 见黄镇伟《坊刻本》,页 40;宋原放、李白坚《中国出版史》(北京:中国书

籍出版社,1991),页 111。

196

时期印本数量中一窥端倪,也能自文人选择刻书机构的态度变化中得知一

二。万历以前的文人若要刊刻著作,只有个人出资和亲友、官府代刊这些

方法,倘或经济条件不允许,又没有足够的人际关系找人助刻,出书便成

为很困难的事情。万历以后书坊渐兴,文人找到了另一条出版书籍的途径,

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刻书的难度,而且不啻为多了一条生财之道。文人对坊

刻本诸如刊刻草率、错讹百出一类的评价由来已久,书坊在明代中兴的初

期,文人虽然拥有了购买古代典籍、制举用书、戏曲小说的便利渠道,还

是很少在需要刻书时想到他们。书坊却要借助有名望的文人刻些畅销书,

于是翻刻本和真真假假的名人著作、评点层出不穷。等到商业出版渐渐在

文人圈中被认可,文人开始欣然接受与书坊的合作,主动寻找出书的机会。

小说《儒林外史》中描写了一个徽州老秀才王玉辉,平生纂了一部礼书、

一部字书和一部乡约书,他在女儿绝食殉夫后,

在家日日看见老妻悲恸,心下不忍,意思要到外面去作游及时。

又想,要作游,除非到南京去,那里有极大的书坊,还可逗着他们刻

这三部书。 3

小说中虽然写的是南京,可以想见,当时各地书坊都不乏这类主动找上门

的文人。

明代刻书业到嘉靖年间才开始又一轮崛起,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

勃发展。此时重获新生的杭州刻书业发现所要面对的既有老对手建阳同行,

还有南京、苏州、徽州这些新兴力量。明代的杭州作为一省之首府,在刻

书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已经不比往昔,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书籍刊印中

心和集散地。或许是受宋元杭本盛名所累,明代的杭州刻本在当时文人笔

下颇有微词,尤其是嘉靖年间,几乎全是批评之声。田汝成较为详细分析

了杭州刻本质量不佳的原因:

近日苏刻稍工,然则技艺工拙,岂真为地势所分?不过习俗使然

3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页 555。

197

耳。杭人做事,苟简重利而轻名,但顾眼底,百工皆然,而刻书尤盛。

板之老嫩不均,一也;燥湿异性,二也;厚薄异体,三也;板不宿沤

而取办,新材易瓦易裂,四也;刻手工拙淆杂,都料籍拙者以多克头

家钱,五也;其他琐碎料理不周,则奸伪百出,此杭刻所以不佳也。

知其弊而经心焉,即宋刻亦可得,而何分苏杭哉。 4

田汝成认为杭州刻书业的问题在于本地人做事不够细致周到,只顾眼前利

益,草草了事。只要用心料理,即可弥补与苏州刻书的差距。这是嘉靖年

间的情形,万历时杭州刻本的评价已经开始上升,到了明末,我们看到与

以往完全不同的看法。崇祯四年(1631)李廷谟在杭州出版了一部《徐文

长先生批评北西厢记》,他在本书的凡例中写道:

坊刻首推武林、阊门,然剞劂之工,考核之严,无出越人之右,

独恨不能鼎盛。何也?本阁素耽书癖,有志未逮,告诸同调,以藏金

移。而藏板奇书云集,亦一大都会也。渴候! 5

李廷谟是山阴人,他对家乡浙江出版的书籍颇为自负,认为无论是刊印的

精美程度,还是文本内容的校勘精审,都无出其右者。值得注意的是,他

特别提到当时的坊刻本以杭州和苏州名声最高。杭州刻书业历经多年发展,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获得读者认可。

杭州版书籍在数量上不占优势,但是刊印精美是其所长,这与杭州读

者的喜好是分不开的:

杭民半多商贾,耳目侈声色之好,口腹恣刍豢之味,峻宇雕墙,

履丝曳缟。冠婚丧祭、宴饮酬酢,无不踵事增华。虽素封之家,不出

数年,立见萧索,总由屋多田少,根本不固所致也,庶而加富,所当

4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五,页 755。 5 李廷谟〈徐文长先生批评北西厢记凡例〉,转引自陈旭耀《现存明刊《西厢记》

综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页 219。

198

熟筹。 6

为了博得生活讲究、追求享受的杭州读者青睐,书坊出书时必须在书籍的

字体、排版、插图等方面用心谋划,精益求精。杭州读者对发生在本地的

遗闻逸事特别有兴趣:

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

大抵说宋时事,盖汴京遗俗也。……若〈红莲〉、〈柳翠〉、〈济颠〉、〈雷

峰塔〉、〈双鱼扇坠〉等记、皆杭州异事,或近世所拟作者也。 7

在杭州刊印出版的书籍中,有不少是有关吴越争霸、南宋偏安等历史事件

的记载,而以杭州为背景的文艺作品和描写杭州湖光山色的书籍也相当受

欢迎。杭州地方官府同样致力于出版史志文献和本地先贤著作一类极富地

方特色的出版物。

明代杭州的书籍刊印活动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还不是地方色彩,而是

地区间频繁的交流合作。杭州版书从编辑、刊刻到发行流通的各个环节中,

都有许多外地人参与其中。

对杭州刻书业影响最大的当属徽州人。徽州地处皖南山区,地少人多,

外出经商和从事手工业是徽州人十分普遍的选择。徽州距离长江中下游几

个重要消费城市不远,可以通过水路直达,其中又以前往杭州为主要路线,

大约船行一周即可到达。8在明代的杭州城里,生活着许多徽州籍商人,他

们在杭州经营的业务就包括刻书业,例如黄凤池的集雅斋,杭州书商中刻

书数量最多的胡文焕,一般也被认为祖籍徽州。徽州刻工在杭州执业者人

数甚多,以虬川黄氏为例,这个家族中有许多人都迁往杭州并定居下来。

徽州刻工对杭州刻书业最大贡献在于创作了大量版画作品,并使明代版画

流派中多了一种深受徽州版画影响的武林版画。徽州刻工几乎垄断了杭州

6 (乾隆)《杭州府志》引《仁和县志》,见卷五二,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702 册,页 361。 7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页 711。 8 Timothy Brook《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页 172。

199

的版画刊刻市场,清人郑恭曾说:“明时杭州最盛行雕版画,殆无不出歙

人手,绘制皆精绝”。 9

苏州是明代江南地区乃至全国文化和社会风尚的领导者,在苏州诞生

的各种思想学术流派、文学书画风气,乃至生活方式作风,都会很快影响

至南京和杭州,并继续向全国各地流播。以女性的时尚妆饰为例:

妇女妆饰,逐岁一新,而作俑自苏始。杭州效之,以达于东南,

而闽粤川贵等风靡;南都效之,以达于西北,而鲁燕秦晋等风靡。此

岂有檄文期会,媪妁传宣哉,有不知其然而然者。大率五年乃克周遍,

所始之地,厌弃已久;所效之地,摹仿方新。 10

杭州乐于接受苏州的新生事物,杭州读者对苏州文坛不但不会陌生,反而

相当欢迎。因此杭州书坊在出版书籍的时候,经常会采用苏州文化名人的

文稿,以及邀请他们为之编辑、点评、作序。以苏州为重心的整个江南地

区,是杭州刻书业编辑人员的主要来源地,也是杭州书商征集文稿时重点

考虑的区域,杭州读者不仅喜欢本地作家作品,对江南其他地区的文人也

一视同仁,甚至经常能看到更推崇苏州文坛的倾向。而江南以外地区,杭

州刻书业和读者群的关注度明显不如江南地区,如果不是特别有名的大家,

杭州版书籍的出版者很少采用来自江南以外地区文人的文稿,只有毗邻杭

州的绍兴和宁波地区情况有所不同。 11

明代浙江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比较平均,除了边远的山间和沿海地区,

大部分府县文教事业发达,杭州在浙江省内的文化向心力作用主要表现在

周边地区。在浙西地区,首府杭州对嘉兴和湖州的影响力因为苏州的存在

而受到削弱,嘉湖两府因为分别与苏州、松江接壤,在文化风俗方面受到

的影响更大。 12浙东的绍兴、宁波与杭州之间文化互动频繁,特别是绍兴

9 郑恭《杂记》,转引自张海潮、王元廷主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合肥:黄山

书社,1985),页 206。 10 沈长卿《沈氏日旦》卷六,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1131 册,页 448。 11 按:这里的“江南”采用通行的八府(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应天、杭

州、嘉兴、湖州)说,本轮文第三章第一节中的“江南”范围有所扩大。 12 见王士性《广志绎》,页 266。

200

籍文人和他们的文稿,屡屡出现在杭州版书籍中。

江南地区为杭州提供的不仅有文稿和编辑,还有刻工。在杭州城里工

作的刻工除了本地人之外,还有许多来自周边地区。他们中间一些人的家

乡刻书业就很发达,例如南京、苏州和建阳;另一些人来自盛产刻工的地

区,例如徽州和江西的一些地方。这些流寓异乡的刻工经常按照家族和籍

贯组成团队作业,他们和雇主的合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在具体的工作

中,因为是按照工作量计算报酬,每个人的工作量可多可少,彼此之间存

在的雇佣关系又显得十分松散。

杭州刻书业中从业人员身份来源的复杂性,在明代并不是一个独特的

现象,江南地区几乎都是如此。徽州、无锡和南昌的刻工可以选择去南京

刻书,也可以选择去苏州或者杭州;苏州作家可能接到来自南京、杭州或

者湖州出版者的合作请求;杭州书商可以在南京开设分店,委托南京同行

代征文稿,苏州书商也可以把自己的业务拓展到杭州。杭州有许多外地人

在此刻书,同样也有杭州的作品被拿到外地出版,杭州的文人和刻工为外

地书商工作。这就如同 Kai-Wing Chow 在讨论晚明出版业中的社会关系网

络时所总结的:

晚明的出版团队的构成复杂多变。一支队伍可能由分散在各地的

人员组成:编辑完成手稿,序言从有名望的作家那里征求;编辑和出

版者通过信件交流修订文稿时遇到的问题;书稿的不同部分以及合叶

插图(如果存在的话)由来自不同地区书坊里的刻工分别刊刻;刊刻

时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依靠分期付款解决。书板可以被拿来出售、剜

改修补,并以新的拥有者的名义印刷发行。出版一部书籍操作起来如

此灵活和简便,因此出版业足以吸引文人投身其中,作为自己的第二

职业。 13

我们考察了杭州刻书业与周边刻书中心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这些活动

同样存在于当时的南京、苏州和其他从事书籍刊印的地区。江南闽北地区

13 原文见 Kai-Wing Chow,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pp. 122-123.

201

在明代有能力共享刻书资源:从纸张、版片、文稿到编辑、刻工和销售网

络。那么他们是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还是依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让

我们轻易分辨出这些书属于苏版、杭版亦或是建版?这个问题实际上很难

回答,在一部分明代文人还在为各地版本分高下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多

书根本没有标明刊刻地,版本鉴定专家仅凭刊印水准也无从得知它们出自

哪里。对书商来说,让自己的出版物独具特色是一种竞争方法;模仿其他

成功的同行,出版时下最受读者欢迎的书籍而不必谋求形成自己的风格,

也是一种生存法则。因此在研究一个地区的刻书业时,我们能够找到它与

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但这绝不是全部。对明代各地的刻书业而言,相似

性也是很重要的特征,我们研究地区刻书业,除了了解它自身以外,另一

个价值就在于从中可以发现一些普遍的规律。

以杭州官刻为例,我们发现杭州官刻本中有相当数量的政书类书籍,

由于这些书适用范围小、其中一些更新速度也很快,并且往往难以通过商

业流通渠道获取,大多没有保存下来。我们在研究杭州刻书时能够发现这

一批书籍,得益于地方志中保存的文献。此类文献并没有在其他地区同样

被记载下来,因此长久以来不被注意。既然杭州地方官府经常刊刻政书,

我们推测其他地方应该也存在类似的出版活动。借助于对杭州官刻的了解,

我们对整个明代地方官府刻书种类的认识将有所修正。

另一个例子是有关刻工工价的研究。我们以往对刻工工价的研究有流

于简单之嫌,只要看到书籍中记载了所费银两和字数,就将其相除作为刻

工工价,而常常忽视了一个事实,即刻书的花费不仅包括雇佣刻工,还有

付给写样、校对和处理板片的人员的工钱,板片成本以及其他杂项支出。

在研究《嘉兴藏》时我们找到很多记载工价的资料,如经卷牌记、刻藏组

织人员制定的规章制度以及他们之间的往来通信。通过分析这些资料,我

们不仅能够发现明代后期中国南北方不同的刻工工价行情,同时也了解到

以前对类似文献解读错误的原因所在。

再次回到明代的杭州,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还是杭州如何在明代出版

业最发达的江南闽北地区占得一席之地。促进和制约杭州刻书业发展的因

素是多方面的,杭州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国家行政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历

史文化、宗教氛围乃至市民的生活情趣无不对本地书籍出版发挥着各自的

202

影响。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个体差异性也会造成地区之间刻书业发展

水准的不同。例如有些书坊主更加善于把握市场动向,刊印的书籍销路更

好,书坊能够获得更多的出版机会,与技艺高超的工匠组建稳定的合作关

系,久而久之运营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江南地区的刻书业者即便很容

易共享刻书资源,刻书的水准、数量和市场占有率还是有高下之分。

我们在论文的绪论部分即提到,本论文讨论的地域范围是整个杭州府。

由于事实上绝大部分的刻书活动发生在杭州城内,明代杭州刻书业所呈现

出来的面貌最终还是要和这座西湖边上的城市的一切联系起来。Timothy

Brook 在书中这样描写明代后期的杭州城:

杭州缤纷多彩,对不同的人来说,杭州有着不同的意义。对商人

们来说,它是大运河南段的主要港口,是沿海岸线北上和从徽州内地

东运的商品的集散地,纺织品和书籍的主要生产地,无数徽州客寓商

人的居住地。对士绅来说,它是一座古刹林立的古都,漫步的湖边胜

地,购买奢侈品的好去处,还是优雅的私家园林的所在地。当然,士

绅眼中的杭州和商人眼中的杭州并不是互不相干的。每当士绅从商人

手中购买物品或商人从士绅手中买进字画的时候,两个世界就发生了

重叠;在寺庙和青楼所在处两条不同的人生道路交叉在一起。 14

杭州这座城市具有多重身份,她是浙江的首府,是大运河上的商业中心,

是声名远播的旅游胜地,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而构成这一切的种种因

素——文人雅士、徽州商人、官府学校、西湖风光、历史遗迹、园林古刹、

书画艺术„„无不在明代杭州的书籍刊印活动中留下深刻烙印。

14 Timothy Brook《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页 271-272。

203

附录一:明代杭州官刻本一览表

说明:据(万历)《杭州府志》、《古今书刻》、《善本书室藏书志》、《中国

古籍善本书目》、《明代版刻综录》、《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美国哈

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浙江地方志

考录》、《新编天一阁书目》等资料整理。

刊刻地 书名 知见刊本或资料来源

浙江巡抚都

察院 《诚意伯刘先生文集》二十卷

成化六年(1470)浙江巡抚戴

用刊本

浙江巡抚都

察院 《阳明先生文录》十五卷

嘉靖三十七年(1558)胡宗宪

刊本

浙江巡抚都

察院

《诗说解颐正释》三十卷《总

论》二卷《辨字》八卷

嘉靖三十九年(1560)胡宗宪

刊本

浙江巡抚都

察院 《筹海图编》十三卷

嘉靖四十一年(1562)胡宗宪

刊本

浙江巡抚都

察院 《诸史将略》十六卷

嘉靖四十五年(1566)毛钢刊

浙江巡抚都

察院 《天目先生集》二十一卷

万历十二年(1584)张佳胤浙

江刊本

浙江巡抚都

察院

《盱江罗近溪先生全集》十卷

《语要》一卷《孝仁训》一卷

《乡约》一卷

万历四十六年(1618)刘一焜

浙江刊本

浙江巡抚都

察院

《和靖尹先生文集》十卷《附

录》一卷

天启四年(1624)浙江巡抚王

洽刊本

浙江巡抚都

察院 《皇明经济录》四十一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巡抚都

察院

《督抚奏议》六卷《续督抚奏

议》六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巡抚都

察院 《大学衍义补纂要》六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巡抚都

察院 《余庆录》一卷 万历间徐栻刊本

浙江巡抚都

察院 《矿防考》一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巡抚都

察院 《海防考》一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巡抚都

察院 《水兵律令》一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巡抚都

察院 《陆兵律令》一卷 (万历)《杭州府志》

204

浙江巡抚都

察院 《水兵操法》一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巡抚都

察院 《陆兵操法》一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巡按察

院 《古史通略》一卷 弘治元年(1488)刊本

浙江巡按察

院 《武林旧事》六卷

正德十三年(1518)浙江巡按

宋廷佐刊本

浙江巡按察

院 《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

隆庆六年(1572)浙江巡按谢

廷杰刊本

浙江巡按察

院 《词致录》十六卷

万历十五年(1587)浙江巡按

李天麟杭州刊本

浙江巡按察

《 冯 少 墟 集 》 二 十 二 卷 《 续

集》一卷

万历四十五年(1617)浙江巡

按张惟任等刊本

浙江布政司 《陈刚中集》三卷《附录》一

卷 洪武浙江布政司刊本

浙江布政司 《圭斋文集》十六卷 成化七年(1471)刘釪刊本

浙江布政司 《渊颖吴先生集》十二卷《附

录》一卷

嘉靖元年(1522)浙江右参议

祝銮刊本

浙江布政司 《 大 乐 律 吕 元 声 》 六 卷 《 考

注》四卷

嘉靖十四年(1535)浙江布政

司刊本

浙江布政司 《皇明诏令》二十一卷 嘉靖二十七年(1548)浙江布

政司刊本

浙江布政司 《军政事例》六卷 嘉靖三十一年(1552)浙江布

政司刊本

浙江布政司 《炎徼记闻》一卷 嘉靖三十七年(1558)陈仕贤

刊本

浙江布政司 《史纂左编》一百四十二卷 嘉靖四十年(1561)胡宗宪刊

公文紙印本

浙江布政司 《浙江通志》七十二卷 嘉靖四十年(1561)刊本

浙江布政司 《钦定两浙均平录》 嘉靖间刊本

浙江布政司 《食物本草》二卷 隆庆四年(1570)谷中虚刊本

浙江布政司 《医学统旨》八卷 隆庆六年(1572)浙江布政司

刊本

浙江布政司 《薛文清公要语》二卷 万历三十二年(1604)浙江右

布政使范涞重刊本

浙江布政司 《三礼编绎》二十六卷 万历三十三年(1605)史继辰

饶景曜等刊本

浙江布政司 《春秋贯玉》四卷《世系》一

万历三十四年(1606)史继辰

浙江刻本

浙江布政司 《宪章类编》四十二卷 万历初年刊公牍纸印本

浙江布政司 《大明律例》七卷 万历浙江刊本

浙江布政司 《玉机微义》五十卷 万历浙江布政司刊本

浙江布政司 《医学正传》八卷 万历浙江布政司刊本

浙江布政司 《东汉文鉴》 《古今书刻》

205

浙江布政司 《西汉文鉴》 《古今书刻》

浙江布政司 《说文》 《古今书刻》

浙江布政司 《救荒活民补遗》 《古今书刻》

浙江布政司 《诸司职掌》 《古今书刻》

浙江布政司 《仪礼经传》二十三卷续三十

六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布政司 《近思录》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布政司 《七修类稿》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布政司 《证类本草》三十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布政司 《国朝宪章录》四十二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布政司 《经验良方》十一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布政司 《医方选要》十二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布政司 《问刑条例》六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布政司 《军政条例》四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布政司 《赋役成规》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布政司 《广舆图》一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布政司 《横渠易说》二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布政司 《本草医旨脉诀》一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布政司 《卫生易简方》四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布政司 《太上感应篇》一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布政司 《文章轨范》七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布政司 《陶靖节集》十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布政司 《皇明诗抄》二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布政司 《古乐府》十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布政司 《礼经会元》四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按察司 《衡山遗集》二卷 嘉靖十三年(1534)汶上路氏

浙江刊本

浙江按察司 《疑狱集》三卷 嘉靖十四年(1535)按察使李

崧祥刊公牍纸印本

浙江按察司 《韩诗外传》十卷 嘉靖十八年(1539)按察司刊

浙江按察司 《文章正宗》三十卷 嘉靖二十三年(1544)孔天胤

刊本

浙江按察司 《大唐六典》三十卷 嘉靖二十三年(1544)浙江按

察司校录重刊本

浙江按察司 《资治通鉴》三百二十四卷 嘉靖二十四年(1545)孔天胤

刊本

浙江按察司 《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 嘉靖二十四年(1545)孔天胤

刊本

浙江按察司 《越绝书》十五卷 嘉靖二十四年(1545)孔天胤

刊本

浙江按察司 《林东城文集》二卷

嘉靖二十五年(1546)孔天胤

刊本

206

浙江按察司 《集录真西山文章正宗》三十

嘉靖三十九年(1560)范惟一

刊本

浙江按察司 《 逊 志 斋 集 》 二 十 四 卷 《 附

录》一卷

嘉靖四十年(1561)浙江按察

副使范惟一刊本

浙江按察司 《敬由编》十二卷 万历三十九年(1611)浙江按

察司种德堂刊本

浙江按察司 《增修条例备考》二十卷 万历刊本

浙江按察司 《夏桂洲先生文集》十八卷附

《年谱》一卷

崇祯十一年(1638)浙江按察

使林日瑞刊本

浙江按察司 《官箴集要》二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按察司 《大明律》 《古今书刻》

浙江按察司 《竹枝词》 《古今书刻》

浙江按察司 《桯史》 《古今书刻》

浙江按察司 《唐鉴》 《古今书刻》

浙江按察司 《六书正伪》六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按察司 《羲之十七帖》 《古今书刻》

浙江按察司 《臞仙肘后经》二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按察司 《军政条例摘钞》十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按察司 《王恭毅公駮稿》二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按察司 《韩氏医通》一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按察司 《欧阳文集》四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按察司 《钓台集》十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按察司 《乡校礼辑》一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按察司 《岳穆集》十卷 (万历)《杭州府志》

两浙都转盐

运司 《皇明疏抄》七十卷 万历十二年(1584)刊本

两浙都转盐

运司 《分类近思录集解》十四卷

万历四十六年(1618)两浙运

使陈以躍刊本

两浙都转盐

运司 《两浙盐法条例》五十卷 (万历)《杭州府志》

两浙都转盐

运司

《钦依盐法要览》、《续编》

十四卷 (万历)《杭州府志》

两浙都转盐

运司 《行盐事宜》六卷 (万历)《杭州府志》

两浙都转盐

运司 《招商事宜》一卷 (万历)《杭州府志》

两浙都转盐

运司 《场所公费事宜》一卷 (万历)《杭州府志》

两浙都转盐

运司 《四书集注》十九卷 (万历)《杭州府志》

两浙都转盐

运司 《大明律例》七卷 (万历)《杭州府志》

两浙都转盐

运司 《两浙鹾志》 (万历)《杭州府志》

207

两浙都转盐

运司

《金陀粹编》二十卷《续编》

二十四卷 (万历)《杭州府志》

浙江都指挥

使司 《武经七书考注》八卷 王立贤运筹堂刊本

杭州府 (成化)《杭州府志》六十三

卷 成化十年(1474)刊本

杭州府 《灵棋经》一卷 正德间刊本

杭州府 《 少 保 于 公 奏 议 》 十 卷 《 附

录》一卷

嘉靖二十年(1541)杭州府重

刊本

杭州府 《武林旧事》六卷 嘉靖三十九年(1560)杭州府

知府陈柯刊本

杭州府 《赐闲堂稿》十卷《附录》一

嘉靖二十五年(1546)曹忭等

杭州刻本

杭州府 《西湖游览志》二十四卷《志

余》二十六卷

嘉靖二十六年(1547)严宽刊

杭州府 (万历)《杭州府志》一百卷 万历七年(1579)刊本

杭州府 《西湖游览志》二十四卷《志

余》二十六卷

万历十二年(1584)范鸣谦重

修本

杭州府 《 于 忠 肃 公 集 》 十 二 卷 《 附

录》一卷

天启元年(1621)杭州知府孙

昌裔刊本

杭州府 《守令懿范》四卷 (万历)《杭州府志》

杭州府 《洗冤录》一卷 (万历)《杭州府志》

杭州府 《日本考略》一卷 (万历)《杭州府志》

杭州府 《陆王二先生要语》二卷 (万历)《杭州府志》

杭州府 《百忍箴》四卷 (万历)《杭州府志》

杭州府 《杭州府水利图说》一卷 (万历)《杭州府志》

钱塘县 《养生类纂》二十二卷 成化十年(1474)钱塘知县谢

颎刊本

钱塘县 《杨道行集》三十三卷 万历二十三年(1595)钱塘知

县汤沐刊本

钱塘县 《五经绎》十五卷 万历三十五年(1607)钱塘知

县聂心汤刊本

钱塘县 《资治通鉴》三百二十四卷 万历十四年(1519)钱塘儒学

修补孔天胤刊本

钱塘县 《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 万历十四年(1519)钱塘儒学

覆刻本

仁和县 《歇庵集》二十卷《附录》一

卷 万历间仁和知县乔时敏刊本

海宁县 《海宁县志》九卷《图》一卷

《附录》一卷 嘉靖三十六年(1557)刊本

富阳县 《重修富阳志》六卷 正德十一年(1516)重刊本

余杭县

《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十卷

《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八卷

《陆放翁别集》一卷

弘治十年(1497)余杭知县冉

孝隆刊本

余杭县 《炎徼记闻》一卷 嘉靖间余杭知县周之冕刊本

208

余杭县 《余杭县志》十卷 万历四十四年(1616)刊本

於潜县 《厚语》四卷 万历二十三年(1595)於潜县

儒学刊本

新城县 《新城县志》四卷 万历四年(1576)刊本

南关工部分

司 《两浙南关榷事书》 隆庆元年(1567)刊本

南关工部分

司 《增补武林旧事》八卷 崇祯十年(1637)朱廷焕刊本

《两浙学政》 嘉靖三十八年(1559)刊本

《两浙海防类考续编》三十卷

万历三十年(1602)浙江官刻

《天顺六年浙江乡试录》一卷 天顺间刊本

《成化十年浙江乡试录》一卷 成化间刊本

《成化十三年浙江乡试录》一

卷 成化间刊本

《成化十六年浙江乡试录》一

卷 成化间刊本

《成化二十二年浙江乡试录》

一卷 成化间刊本

《正德五年浙江乡试录》一卷 正德间刊本

《正德十一年浙江乡试录》一

卷 正德间刊本

《嘉靖七年浙江乡试录》一卷 嘉靖间刊本

《嘉靖十三年浙江乡试录》一

卷 嘉靖间刊本

《嘉靖二十二年浙江乡试录》

一卷 嘉靖间刊本

《嘉靖二十八年浙江乡试录》

一卷 嘉靖间刊本

《嘉靖四十年浙江乡试录》一

卷 嘉靖间刊本

《隆庆四年浙江乡试录》一卷 隆庆间刊本

《万历元年浙江乡试录》一卷 万历间刊本

《万历四年浙江乡试录》一卷 万历间刊本

《万历七年浙江乡试录》一卷 万历间刊本

《万历十年浙江乡试录》一卷 万历间刊本

《 嘉 靖 四 十 年 浙 江 武 举 乡 试

录》一卷 嘉靖间刊本

《万历元年浙江武举乡试题名

录》一卷 万历间刊本

209

附录二:明代杭州私家与书坊刻本一览表

说明:据《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明代版刻综录》、

《中国丛书综录》、《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

书馆中文善本书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善本

书室藏书志》、等资料整理。《百家名书》子目卷数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

录山东图书馆藏本,《格致丛书》等丛书子目卷数据《中国丛书综录》。

刊刻人 书名 版本

一初斋 《唐诗选》七卷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武林

一初斋刊本

十愿斋 《公孙龙子》一卷 明十愿斋刊本

人文聚 《新镌批评出相韩湘子》三十

明武林人文聚刊本

于允忠 《旌功录》五卷 明弘治十年(1497)于允忠刊

王继廉 《儒行集传》二卷 明崇祯十五年(1642)刊本

王慎修 《三遂平妖传》四卷二十回 明万历间钱塘王慎修刊本

牛斗星 《四书名物考》二十四卷 明末牛斗星刊本

化玉斋 《重订路史全本》四十七卷 明末化玉斋刊本

化玉斋 《重订古史全本》六十卷 明武林化玉斋、金阊拥万堂刊

化玉斋 《选寒江集》三卷 明末化玉斋刊本

月胁居 《於陵子》一卷 明月胁居刊本

方隅 《医林绳墨》八卷 明万历十二年(1584)刊本

心远堂 《绿窗女史》十四卷 明末刊本

心远堂 《居家必备》十卷 明末心远堂刊本

双桂堂 《历代名公画谱》四卷 明万历间刊本

古香斋 《秦文归》十卷 明末古香斋刊本

古香斋 《汉文归》二十卷 明末古香斋刊本

古香斋 《晋文归》八卷 明末古香斋刊本

古香斋 《南北朝文归》四卷 明末古香斋刊本

古香斋 《唐文归》二十四卷 明末古香斋刊本

古香斋 《宋文归》二十卷 明末古香斋刊本

卢之颐溪香书

《合刻周秦经书十种》二十八

明溪香书屋刊本

卢之颐溪香书

《梁昭明文选》二十四卷 明天启六年(1626)卢之颐刊

卢之颐溪香书

《国语注》十卷 明崇祯间卢之颐刊本

210

卢氏溪香馆 《三经晋注》十七卷 明溪香馆刊本

田艺蘅 《田叔禾小集》十二卷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田艺

蘅刊本

田艺蘅 《古乐府》十卷 明万历七年(1579)田艺蘅重

修本

钱塘田氏 《留青日札》三十九卷 明隆庆六年(1572)钱塘田氏

刊本

田汝成 《西湖游咏》一卷 明嘉靖十七年(1538)田汝成

刊本

田汝成 《大观堂策目》二卷 明嘉靖间田汝成刊本

冯有翼清音馆 《秦汉文钞》十二卷 明万历十一年(1583)古杭冯

氏清音馆刊本

冯念祖卧龙山

《越绝书》十五卷 明万历十四年(1586)卧龙山

房刊本

冯念祖卧龙山

《吴越春秋音注》十卷 明万历十四年(1586)卧龙山

房刊本

冯绍祖观妙斋 《观妙斋重校楚辞章句》十七

卷卷首附录一卷

明万历十四年(1586)观妙斋

刊本

汇贤斋 《新刻石函平砂玉尺经全书真

机》六卷《后集》四卷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刊本

汇贤斋 《历朝经济考》不分卷 明崇祯间武林汇贤斋刊本

好生馆 《迪吉录》八卷首一卷 明崇祯间武林好生馆刊本

李氏静常斋 《月露音》四卷 明万历间李氏静常斋刊本

李廷谟延阁 《北西厢》五卷 明崇祯四年(1631)延阁刊本

朱氏 《无能子》三卷 明朱府刊本

朱从贤 《同文千字文》一卷 明天启七年(1627)刊本

朱文治 《文字会宝》不分卷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钱唐

朱氏原刊本

朱图隆 《新书》十卷附录十卷 明末仁和朱图隆刊本

朱养和花斋 《秘传天禄阁寓言外史》八卷 明隆庆间花斋刊本

朱养和花斋 《管子》二十四卷 明天启五年(1625)花斋刊本

朱养和花斋 《陆子新语》一卷 明天启五年(1625)花斋刊本

朱养和花斋 《黄帝阴符经注》一卷 明天启五年(1625)花斋刊本

朱养和花斋 《鹖冠子》三卷 明天启五年(1625)花斋刊本

朱养和花斋 《公孙龙子》一卷 明天启五年(1625)花斋刊本

朱梦龙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 明末钱塘朱氏刊本

朱鸿 《孝经质疑》一卷 明万历间仁和朱氏刊本

朱鸿 《五等章解》一卷 明万历间仁和朱氏刊本

朱鸿 《经书孝语》一卷附《曾子孝

实 》

明万历间仁和朱氏刊本

朱鸿 《孝经迩言》一卷《孝经汇

目》一卷《从今文孝经说》一

明万历间仁和朱氏刊本

211

朱鸿 《孝经会通》一卷附《陶渊明

传赞古今说序 》

明万历间仁和朱氏刊本

朱鸿 《孝经训释》一卷 明万历间仁和朱氏刊本

朱鸿 《孝经句解》一卷 明万历间仁和朱氏刊本

朱鸿 《孝经古文解意》一卷附《释

疑》一卷

明万历间仁和朱氏刊本

朱鸿 《孝经古文直解》一卷附《大

旨》一篇

明万历间仁和朱氏刊本

朱鸿 《孝经集灵》一卷 明万历间仁和朱氏刊本

朱鸿 《孝经臆说》一卷 明万历间仁和朱氏刊本

朱鸿 《家塾孝经》一卷 明万历间仁和朱氏刊本

朱鸿 《孝经大义》一卷 明万历间仁和朱氏刊本

朱鸿 《石台孝经》一卷 明万历间仁和朱氏刊本

朱鸿 《孝经今文直解》一卷 明万历间仁和朱氏刊本

朱蔚然 《古文品外录》十二卷 明天启五年(1625)仁和朱蔚

然刊本

传时 《翰林要诀》一卷 明武林传时刊本

自得轩 《乾凿度》一卷《坤凿度》一

明自得轩刊本

自得轩 《鬻子》一卷 明自得轩刊本

自得轩 《补鬻子》一卷 明自得轩刊本

自得轩 《广成子》一卷 明自得轩刊本

刘士鏻 《明文霱》二十卷 明崇祯七年(1634)武林刘氏

刊本

刘炯 《弇州山人四部稿选》十六卷 明万历间刊本

江之源 《新镌江道宗百花藏谱》一卷

《续藏谱》一卷《增订藏谱》

一卷

明万历四十年(1612)武林江

之源刊本

江元禔 《韩君平集》三卷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刊本

汤大节简绿斋 《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二十

四卷

明崇祯间汤大节简绿斋刊本

仁和芮氏 《太平经国之书》十一卷首一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仁和

芮氏刊本

芳杜洲 《卓征甫诗集》九卷 明万历八年刊本

严忍公 《水经注》四十卷 明崇祯二年(1629)余杭严忍

公等刊本

林之盛 《皇明应谥名臣备考录》十二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刊本

吴山 《乐记》不分卷 明末杭州书林吴山刊本

吴之鲸 《苏长公易解》八卷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5)刊本

吴邦相 《少保于公奏议》十卷首一卷 明万历间仁和吴邦相刊本

吴梦桂 《春秋辩义》三十卷卷首十卷 明崇祯间仁和吴梦桂校刊本

吴嘉谟 《孔圣家语图》十一卷 明万历十七年(1589)武林吴

氏刊本

212

吴遵晦 《过庭私录》七卷《泉亭外

集》一卷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刊本

吴德聚 《古奏议》不分卷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本

吴德聚 《说略》三十卷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刊本

吴德聚 《王元美先生文选》二十六卷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刊本

何允中 《广汉魏丛书》七十六种四百

三十九卷

明万历二十年(1592)刊本

何允中 《吴越史》二十五卷 明天启七年(1627)刊本

何伟然梨云馆 《梨云馆类定袁中郎全集》二

十四卷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刊本

何伟然梨云馆 《四六霞肆》十六卷 明天启间刊本

何伟然梨云馆 《尺牍青莲钵》十二卷 明天启七年(1627)西湖何氏

梨云馆集赀刊本

何伟然梨云馆 《广快书》五十种五十卷 明崇祯二年(1629)序刊本

何养纯等 《宋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补

遗一卷《省心录》一卷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刊本

邹之嶧 《庄子郭注》十卷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刊本

邹质士 《龙川文集》三十卷 明崇祯六年(1633)刊本

汪汝淳 《重刻二十五言》一卷 明末汪汝淳刊本

汪汝淳燕贻堂 《天主实义》二卷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刊本

汪汝淳 《重刻畸人》十篇二卷附《西

琴曲意》一卷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刊本

汪汝淳 《明初四家诗》四十一卷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刊本

汪汝淳、汪汝

《南屏净慈寺志》十卷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汪氏

刊本

汪汝谦 《参寥子诗集》十二卷 明崇祯九年(1636)汪汝谦校

刊本

汪淇还读斋 《汉书纂》不分卷 明末还读斋刊本

汪淇还读斋 《谭友夏钟伯敬批评绾春园传

奇》二卷

明末还读斋刊本

汪淇还读斋 《通鉴纂》二十卷 明末还读斋刊本

汪淇还读斋 《诗经人物备考》十三卷 明末还读斋刊本

汪淇还读斋 《智囊全集》二十八卷 明末还读斋刊本

沈尤含 《雪堂文集》十卷 明崇祯三年(1630)刊本

沈宗培 《初学记》三十二卷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武林

沈宗培刊本

沈宗培 《昭明文选》二卷 明万历间武林沈宗培校刊袖珍

沈泰 《盛明杂剧》初集三十种三十

卷二集三十种三十卷

明崇祯间杭州沈泰刊本

沈鼎新花斋 《春秋繁露》十七卷 明天启五年(1625)花斋刊本

郑之惠等 《经济类编》一百卷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武林

刊本

快阁 《古三坟》一卷 明快阁刊本

213

君山堂 《春秋四家五传平文》四十一

卷《诸国兴废说》一卷《提

要》二卷《春秋笔削发微图》

一卷《名号归一图》二卷《二

十国年表》一卷

明崇祯间武林君山堂刊本

张氏祥启堂 《新镌苏文忠公奏议》八卷附

《唐六大家表启》二卷《宋四

大家表启》二卷

明武林张氏祥启堂刊本

张文炎玉屑斋 《国朝名公经济文钞》十卷续

一卷

明万历十五年(1587)玉屑斋

刊本

张师龄白雪斋 《白雪斋新乐府》五种十卷 明末刊本

张师龄白雪斋 《白雪斋选定乐府吴骚合编》

四卷附《衡曲麈评》一卷《曲

律》一卷

明崇祯十年(1637)张氏白雪

斋刊本

张烒如 《淮南鸿烈解》二十一卷 明末武林张烒如刊本

张梦徵 《青楼韵语》四卷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刊本

张袠星聚堂 《盐铁论》十卷 明万历十四年(1586)张袠星

聚堂刊本

张瑛 《论衡》三十卷 明万历间刊本

张琦 《吴骚集》四卷 明万历间武林张琦校刊本

张懋寀横秋阁 《杨升庵先生评注先秦五子全

书》五卷

明天启间横秋阁刊本

张懋寀横秋阁 《亢仓子》一卷 明横秋阁刊本

陆之选佩兰居 《袁中郎全集》四十卷 明崇祯二年(1629)武林佩兰

居刊本

陆云龙峥霄馆 《峥霄館评定出像通俗演义魏

忠贤小说斥奸书》四十回

明崇祯元年(1628)峥霄馆刊

陆云龙峥霄馆 《新镌批评出像通俗演义禅真

后史》十卷

明崇祯二年(1629)峥霄馆刊

陆云龙峥霄馆 《新镌出像通俗演义辽海丹忠

录》八卷四十四回

明崇祯三年(1630)峥霄馆刊

陆云龙峥霄馆 《翠娱阁评选行笈秘稿》十种

二十一卷

明崇祯四年(1631)峥霄馆刊

陆云龙峥霄馆 《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

言》十卷四十回

明崇祯五年(1632)峥霄馆刊

陆云龙峥霄馆 《皇明十六名家小品》三十二

明崇祯六年(1633)峥霄馆刊

陆云龙峥霄馆 《翠娱阁评选明文归初集》三

十四卷

明崇祯七年(1634)峥霄馆刊

陆云龙峥霄馆 《翠娱阁近言》四卷 明崇祯七年(1634)峥霄馆刊

陆云龙峥霄馆 《翠娱阁增订宗方城先生性理

抄》八卷

明崇祯八年(1635)峥霄馆刊

陆云龙峥霄馆 《近思录》十四卷 明崇祯八年(1635)峥霄馆刊

214

陆云龙峥霄馆 《翠娱阁评选钟伯敬先生文

集》十一卷《诗集》五卷

明崇祯九年(1636)峥霄馆刊

陆云龙峥霄馆 《翠娱阁评选明文艳》十二卷 明崇祯九年(1636)峥霄馆刊

陆云龙峥霄馆 《李映碧公余录》二卷 明崇祯十年(1637)峥霄馆刊

陆云龙峥霄馆 《合刻繁露太玄大戴礼记》三

明末峥霄馆刊本

陆鸣勋 《唐骆先生文集》八卷 明崇祯二年(1629)钱塘陆鸣

勋刊本

海宁陈氏 《文选章句》二十八卷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浙江

陈氏刊本

陈氏赐绯堂 《隅园集》十八卷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至泰

昌元年(1620)海宁陈氏赐绯

堂刊本

陈氏赐绯堂 《薠川集》八卷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至天

启元年(1621)赐绯堂刊本

陈氏赐绯堂 《泲园集》五卷 明天启四年(1624)赐绯堂刊

陈氏赐绯堂 《篆诀辨释》一卷 明崇祯元年(1628)陈氏赐绯

堂刊本

陈氏赐绯堂 《巵言倪》八卷 明崇祯元年(1628)赐绯堂刊

陈师 《禅寄笔谈》十卷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钱塘

陈氏自刊本

陈师 《禅寄续谈》五卷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钱塘

陈氏刊本

陈其愫 《皇明经济文辑》二十三卷 明天启七年(1627)余杭陈氏

文寿堂刊本

陈植槐 《七修类稿》五十五卷 明嘉隆间钱塘陈植槐续刊本

陈淏子 《周文归》二十卷 明崇祯十三年(1640)武林陈

淏子刊本

邵经邦 《弘简录》二百五十四卷 明嘉靖四十年(1561)刊本

杨尔贤玉镜堂 《太玄经解赞》十卷附《说

玄》一卷《释文》一卷

明万历间玉镜堂刊本

杨尔曾 《越绝书》十五卷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本

杨尔曾 《吴越春秋音注》十卷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本

杨尔曾草玄居 《新隽仙媛纪事》九卷补遗一

明万历三十年(1602)草玄居

刊本

杨尔曾草玄居 《许真君净明宗教录》十五卷

《净明归一内经》一卷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草玄

居刊本

杨尔曾夷白堂 《图绘宗彝》八卷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夷白

堂刊本

杨尔曾夷白堂 《海内奇观》十卷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夷白

堂刊本

215

杨尔曾夷白堂 《高氏三宴诗集》三卷 明万历间夷白堂刊本

杨尔曾夷白堂 《香山九老诗》一卷 明万历间夷白堂刊本

杨尔曾夷白堂 《食物本草》三卷 明万历间夷白堂刊本

杨尔曾夷白堂 《新镌通俗演义三国志传》二

十四卷

明万历间夷白堂刊本

杨尔曾草玄居 《狐媚丛谈》五卷 明万历间草玄居刊本

杨廷筠 《七克》七卷 明万历间杨廷筠刊本

杨祜/李人龙 《拟汉乐府辑解》八卷补遗一

卷附录二卷

明嘉靖十八年(1539)刊本

杨家经坊 《天竺观世音菩萨签课》一卷 明洪武间刊本

杨家经坊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明洪武间刊本

杨家经坊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心地法门

菩萨戒本》一卷

明成化十一年(1475)刊本

杨肇祉 《唐诗四种》四卷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武林

杨氏刊本

钱塘茅氏 《见沧先生待问录》四卷 明隆庆六年(1572)茅氏原刊

郁文瑞尚友轩 《庄子南华经》八卷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郁文

瑞尚友轩刊本

郁文瑞尚友轩 《老子道德經》二卷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郁文

瑞尚友轩刊本

郁文瑞尚友轩 《楚辞》八卷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郁文

瑞尚友轩刊本

卓氏传经堂 《漉篱草》二十五卷《遗集》

一卷

明崇祯九年(1636)卓氏传经

堂刊本

卓氏传经堂 《卓珂月先生全集》十六卷 明崇祯十年(1637)卓氏传经

堂刊本

卓氏雪堂 《画髓玄诠》五卷续一卷 明天启六年(1626)卓氏雪堂

刊本

卓氏崧斋 《唐诗类苑》一百卷 明万历十四年(1586)仁和卓

氏崧斋活字本

卓氏崧斋 《卓征甫诗续集》三卷 明万历间崧斋刊本

卓尔昌 《卓光禄集》三卷 明万历间卓尔昌刊本

卓发之 《卓氏遗书》二卷 明天启间刊本

卓明卿等 《许太常归田稿》十卷 明万历十五年(1587)刊本

金氏清绘斋 《唐六如古今画谱》一卷 明万历间武林金氏刊本

金氏清绘斋 《孙雪居百花兰竹谱》一卷 明万历间武林金氏刊本

金氏清绘斋 《选刻扇谱》一卷 明万历间武林金氏刊本

钱塘金衙 《新镌批评出像通俗演义禅真

后史》十集六十回

明末钱塘金衙刊本

郎氏堂策槛 《草木子》四卷 明天启四年(1624)堂策槛刊

郎氏堂策槛 《风俗通义》十卷 明天启六年(1626)堂策槛刊

216

郎氏堂策槛 《白虎通德论》四卷 明天启六年(1626)堂策槛刊

郎氏堂策槛 《郎氏五雅》四十一卷 明天启六年(1626)堂策槛刊

郎氏堂策槛 《注释古周礼》五卷《注释考

工记》一卷

明天启六年(1626)堂策槛刊

郎氏堂策槛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

言》十三卷

明天启七年(1627)堂策槛刊

郎氏堂策槛 《子华子》二卷 明天启间堂策槛刊本

郎氏堂策槛 《墨子》 明天启间堂策槛刊本

赵世杰问奇阁 《春秋左传杜林合注》五十卷 明天启六年(1626)问奇阁刊

赵世杰问奇阁 《精刻古今女史》十二卷《诗

集》八卷《姓氏字里详节》一

明崇祯间问奇阁刊本

赵世楷读书坊 《韩非子》二十卷《附录》一

明天启五年 ( 1625)读书坊

刊本

赵世楷读书坊 《春秋繁露》十七卷 明天启五年 ( 1625)读书坊

刊本

赵世楷读书坊 《扬子太玄经》十卷《说玄》

一卷

明天启六年(1626)读书坊刊

赵世楷读书坊 《晏子春秋》(卷数不详) 明天启六年(1626)读书坊刊

赵世楷读书坊 《扬子法言》十卷 明末读书坊刊本

赵吾山玉成斋 《新镌批评百将传合法兵戎事

类正传》四卷《续传》三卷

《皇明将传》三卷《外纪外国

诸将传》四卷

明杭城赵吾山玉成斋刊本

胡文焕文会堂 《格致丛书》一百六十九种四

百五十卷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文会

堂刊本

胡文焕文会堂 《寿养丛书》十六种三十六卷 明万历间文会堂刊本

胡文焕文会堂 《百家名书》一百零三种二百

二十九卷

明万历间文会堂刊本

胡文焕文会堂 《胡氏粹编》五种二十卷 明万历间文会堂刊本

胡潜 《苏门六君子文粹》七十卷 明崇祯六年(1633)新安胡潜

武林刊本

养浩轩 《花营锦阵》 明万历间武林养浩轩多色套印

顾三聘、顾三

《历代名公画谱》四卷 明万历间刊本

顾宾 《大易疏解》十卷 明崇祯九年(1636)刊本

顾燝祚 《桂林五经》五种一百卷 明崇祯武林顾氏刊本

顾懋樊 《易略》三卷 明崇祯元年(1628)武林顾懋

樊刊本

217

顾懋樊 《陆君启先生评选唐宋四大家

集》四种四十四卷

明崇祯四年(1631)武林顾懋

樊刊本

钟人杰 《徐文长文集》三十卷《四声

猿》一卷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钟人

杰刊本

钟人杰 《李卓吾合选陶王诗》六卷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钟人

杰刊本

钟人杰 《汉书》一百卷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钟人

杰刊本

钟人杰 《史记》一百三十卷 明万历间钟人杰刊本

钟人杰 《后汉书》九十卷《志》三十

明万历间钟人杰刊本

钟人杰 《战国策》十卷 明天启三年(1623)钟人杰刊

钟人杰 《国语》二十一卷 明天启六年(1626)钟人杰刊

钟人杰 《通鉴笺注》七十二卷 明崇祯二年(1629)钟人杰刊

钟人杰 《性理会通》七十卷《续编》

四十二卷

明崇祯间钟人杰刊本

钟人杰 《仪礼》十七卷 明末钟人杰校刊本

钟人杰 《季汉书》六十卷《正论》一

卷《答问》一卷

明末钟人杰刊本

钟人杰 《晋书》一百三十卷 明末钟人杰刊本

钟人杰 《荀子》二十卷 明末钟人杰刊本

钟人杰 《虞初志》八卷《续虞初志》

四卷

明末钟人杰刊本

钟人杰 《唐宋丛书》一百零三种一百

四十九种

明末刊本

钟越跃庵 《宋文文山先生全集》十八卷

附录三卷

明崇祯二年(1629)武林钟越

跃庵刊本

钟鈜 《古今治平略》三十三卷 明崇祯十一年(1638)武林钟

鈜刊本

段之锦 《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

《长短句》三卷《诗余》一卷

明末武林段之锦刊本

俞允谐求古堂 《三异人集》二十三卷附录四

明万历间武林俞氏求古堂刊本

俞思冲 《西湖志类钞》三卷《图》一

明万历间刊本

施长庚 《蔡虚斋先生易经蒙引》二十

四卷

明末虎林施长庚刊本

闻启祥 《班马异同》三十五卷 明天启四年(1624)闻启祥刊

闻启祥 《李杜全集》四十二卷 明崇祯二年(1629)闻启祥刊

218

闻启祥 《仪注备简》十卷 明崇祯九年(1636)闻启祥刊

洪楩清平山堂 《唐诗纪事》八十一卷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洪楩

清平山堂刊本

洪楩清平山堂 《洪楩辑刊医药摄生类》八种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洪楩

清平山堂刊本

洪楩清平山堂 《新编分类夷坚志》甲集五卷

乙集五卷丙集五卷丁集五卷戊

集五卷己集五卷庚集五卷辛集

五卷壬集五卷癸集五卷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洪楩

清平山堂刊本

洪楩清平山堂 《蓉塘诗话》二十卷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洪楩

清平山堂刊本

洪楩清平山堂 《六臣注文选》六十卷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洪楩

清平山堂刊本

洪楩清平山堂 《清平山堂话本》六十种 明嘉靖间清平山堂刊本

洪楩清平山堂 《路史》四十七卷 明嘉靖间洪楩清平山堂刊本

洪楩清平山堂 《路史发挥》六卷 明嘉靖间洪楩清平山堂刊本

泰和堂 《新镌东西晋演义》十二卷五

十回

明万历间武林刊本

泰和堂 《刘子》二卷 明泰和堂刊本

起凤馆 《北西厢记》二卷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起凤

馆刊本

武林钱氏 《太上感应真经(感应经传汇

补标玄)》八卷

明崇祯五年(1632)武林钱氏

刊本

钱泓录 《石镜山房增订周易说统》二

十五卷

明天启六年(1626)刊本

钱衡六有堂 《本草纲目》五十三卷 明崇祯十三年(1640)武林钱

衡刊本

钱蔚起、鲁重

《四六全书》五种三十九卷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刊本

笔耕山房 《醋葫芦》四集二十卷 明崇祯间笔耕山房刊本

笔耕山房 《宜春香质》四集二十卷 明崇祯间笔耕山房刊本

笔耕山房 《弁而钗》四集二十卷 明崇祯间笔耕山房刊本

徐仁中 《唐文粹》一百卷 明天启崇祯间武林刊本

徐龙峰起秀堂 《新刻皇明百将列传评林》四

卷附录一卷《续集》四卷

明天启四年(1624)武林徐龙

峰刊本

徐邦佐 《四书经学考》十卷《补遗》

一卷

明崇祯元年(1628)刊本

徐炬 《新镌古今事物原始全书》三

十卷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临安

徐炬自刊本

徐宪成 《道德经解》二卷 明万历十六年(1588)武林徐

宪成刊本

徐象梅光碧堂 《两浙名贤录》五十四卷 明天启元年(1621)刊本

徐象梅光碧堂 《琅嬛史唾》十六卷 明天启间刊本

219

徐象橒曼山馆 《钜文》十二卷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曼山

馆刊本

徐象橒曼山馆 《玉堂丛话》八卷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曼山

馆刊本

徐象橒曼山馆 《古诗选》九种三十一卷附

《韵藻》四卷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曼山

馆刊本

徐象橒曼山馆 《春秋愍度》十五卷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曼山

馆刊本

徐象橒曼山馆 《国朝献征录》一百二十卷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曼山

馆刊本

徐象橒曼山馆 《唐荆川先生纂辑武编》前编

六卷后编六卷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曼山

馆刊本

徐象橒曼山馆 《国史经籍志》六卷 明万历间曼山馆刊本

徐象橒曼山馆 《苏长公二妙集》二十二卷 明天启元年(1621)曼山馆刊

徐道圆 《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 明洪武八年(1375)杭州徐道

圆刊本

徐懋升 《留青日札》三十九卷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重刊

徐懋升 《留留青》六卷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刊本

徐胤翓等 《径山游草》一卷《洞霄游

草》一卷《龙门游草》一卷

明万历间钱塘徐胤翓等刊本

翁文溪 《批点分类诚斋先生文脍》前

集十二卷后集十二卷

明隆庆六年(1572)杭州翁文

溪刊本

翁文源 《新镌全像昙花记》二卷 明万历间浙杭翁文源刊本

翁时化 《易意参疑》首编二卷外编十

明万历五年(1577)书林翁时

化刊本

翁晓溪 《考古汇编》经集六卷史集六

卷文集六卷续集六卷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翁晓

溪刊本

翁倚山 《重刻万氏家传济世良方》五

明崇祯间杭城书林翁倚山刊本

高一苇 《鎸竹浪轩珠渊》十卷 明万历间高一苇书坊刊本

钱 塘 高 氏

(一)

《高文端公奏议》十卷《存

稿》一卷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高氏

家刊本

钱 塘 高 氏

(二)

《通鉴直解》二十五卷 明崇祯四年(1631)钱塘高氏

刊本

高汝栻 《皇明法传录嘉隆纪》六卷

《续纪三朝法传全录》十六卷

明崇祯间刊本

高应科 《西湖志摘粹补遗奚囊便览》

十二卷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本

临安高衙 《鬼谷子》一卷 明临安高衙刊本

高濂雅尚斋 《雅尚斋遵生八笺》 十九卷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雅尚

斋刊本

容与堂 《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

传》一百卷一百回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容与

堂刊本

220

容与堂 《李卓吾先生批评北西厢记》

二卷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容与

堂刊本

容与堂 《李卓吾先生批评金印记》二

明万历间容与堂刊本

容与堂 《李卓吾先生批评幽闺记》二

明万历间容与堂刊本

容与堂 《李卓吾先生批评红拂记》二

明万历间容与堂刊本

容与堂 《李卓吾先生批评玉合记》二

明万历间容与堂刊本

容与堂 《李卓吾先生批评琵琶记》二

明万历间容与堂刊本

容与堂 《集古评释西山先生文章正

宗》二十四卷

明万历间容与堂刊本

容与堂 《唐音癸签》三十三卷 明万历间容与堂刊本

读书坊 《关尹子》二卷 明天启间读书坊刊本

读书坊 《五经纂注》十八卷 明末读书坊刊本

读书坊 《艳异编》五十三卷 明末读书坊刊本

继锦堂 《阳明先生道学钞》七卷附

《年谱》二卷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武林

继锦堂刊本

武林黄氏 《寓林集》三十二卷《诗集》

六卷

明天启二年(1622)武林黄氏

刊本

黄氏贲堂 《重编嘉祐集》二十卷附录一

明崇祯十年(1637)仁和黃氏

贲堂刊本

黄凤池集雅斋 《唐诗五言画谱》一卷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集雅

斋刊本

黄凤池集雅斋 《唐诗六言画谱》一卷 明万历天启间集雅斋刊本

黄凤池集雅斋 《唐诗七言画谱》一卷 明万历天启间集雅斋刊本

黄凤池集雅斋 《张白云选名公扇谱》一卷 明万历天启间集雅斋刊本

黄凤池集雅斋 《梅兰竹菊四谱》一卷 明万历天启间集雅斋刊本

黄凤池集雅斋 《草木花诗谱》一卷 明万历天启间集雅斋刊本

黄凤池集雅斋 《唐解元仿古今画谱》一卷 明万历天启间集雅斋刊本

黄凤池集雅斋 《新鎸木本花鸟谱》一卷 明万历天启间集雅斋刊本

蒋灼等 《香宇集》三十四卷《拾遗》

一卷

明嘉靖间刊本

蒋德盛武林书

《敬斋古今注》十四卷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蒋德

盛武林书室刊本

梅鼎和 《松雪斋集》二卷 明钱塘梅氏校刊本

爽阁 《禅真逸史》八卷四十回 明天启间爽阁刊本

崇雅堂 《列子》八卷 明崇雅堂刊本

崇善堂 《地理大全》一集三十卷二集

十五卷

明武林崇善堂刊本

野计斋 《集古评释真西山文章正宗》

二十四卷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武林

野计斋刊本

221

章天泽会文堂 《尺牍筌蹄》 三卷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章天

泽会文堂刊本

商濬 《两朝平攘录》五卷 明万历三十四年(0616)商濬

序刊本

阎光表 《论衡》三十卷 明天启六年(1626)刊本

阎光表 《越绝书》十五卷 明末刊本

梁杰 《文子》二卷 明天启间武林梁杰刊本

虎林维石 《南词韵选》十九卷 明武林刊本

朝爽阁 《商子》二卷 明朝爽阁刊本

酣子幄 《隐书》一卷 明酣子幄刊本

酣子幄 《中论纂》一卷 明酣子幄刊本

酣子幄 《合刻连珠》三卷 明酣子幄刊本

辉山堂 《经史子集合纂类语》三十二

明崇祯十七年(1644)武林辉

山堂金陵汪复初刻本

舒载阳藏珠馆 《新刊徐文长先生评唐传演

义》八卷

明泰昌元年(1620)武林藏珠

馆刊本

武林童氏 《礼记会解新裁》三十六卷 明武林童氏家刊本

谢天瑞 《诗人玉屑》二十卷 明嘉靖十七年(1538)武林谢

天瑞覆元刊本

武林谢氏 《诗余图谱》六卷《补遗》六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武林

谢氏刊本

武林谢氏 《鹤林玉露》十六卷《增补》

八卷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武林

谢氏刊本

勤德书堂 《算书》五种七卷 明洪武十一年(1378)古杭勤

德书堂刊本

勤德书堂 《皇元风雅》前集六卷后集六

明洪武十一年(1378)古杭勤

德书堂刊本

勤德书堂 《新编翰林珠玉》六卷 明洪武间古杭勤德书堂刊本

虞九章更生斋 《唐骆先生文集》六卷 明万历十九年(1591)武林虞

氏更生斋刊本

虞淳熙 《虞德园集》二十五卷《诗

集》八卷

明天启六年(1626)虞淳熙瓘

务山房刊本

虞淳熙 《篇海类编》二十卷附录一卷 明钱塘虞淳熙刊本

翠竹居 《吴子》二卷 明翠竹居刊本

潘之琮 《字挛》四卷 明天启间刊本

燕如凤 《刘文成公文集》十二集 明天启崇祯间仁和燕如凤校刊

樵云书舍 《新刻增补艺苑卮言》十六卷 明万历十七年(1589)武林樵

云书舍刊本

凝瑞堂 《弄珠楼》二卷 明万历间武林凝瑞堂刊本

瞿德恭 《归田诗话》二卷 明成化二年(1466)刊本

失名书坊 《新刻徐文长先生批评隋唐演

义》十卷一百一十四节

明武林精刊本

失名书坊 《家语》十卷《集语》二卷 明末武林坊肆刊本

222

失名书坊 《鼓掌绝尘》四集四十回 明崇祯间刊本

223

附录三:明代杭州刻工名录(附写工)

说明:据《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及印本实物整

理,不包括杭刻《嘉兴藏》刻工,按照四部分类排列。其中大部分资料摘自《国

家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有台湾国家图书馆收藏超过一部且刻工姓氏有出入者,

数部并收,自第二部起注明“又一部”,并仅录较第一部多出刻工之姓氏。

《儒行集传》明万历十五年王继廉杭州刊本

英、(广昌)孙玉初、力、彬、尚

《春秋贯玉》明万历三十四年史继辰浙江刻本

写工:郭志学、仇登瀛、费应高、钱选

刻工:夏大宾、夏尚忠、夏尚恩、白有成、王三元、王朝鸣、王朝明、王希、唐

天佐、沈曾、沈樑、陶大容、陶大镛、陶节、陶仕、陶孝、陶坤、陶承学、陶龙、

陶惠、任正、朱文显、钱礼、钱节、何云、赵其、孙科、邵志奇、费继宗、翁元

一、孟成

《孝经今文直解》明万历间朱鸿刊本

(闽建阳宋儒后裔)游英

《同文千字文》明天启七年武林朱从贤刊本

三洋(洋)、四洋

《史记》明末钟人杰刊本

徐玉阳、蔡君甫、蔡忠甫、陈文宇、蔡尔弦、姜敬亭、尔言

《晋书》明末钟人杰刊本

徐玉阳、蒋碧荏、王实莆、王益之、孙道吾、郁承吾、沈瑞之、葛静如、徐伯囗

(左冲右羽)、刘纯宇、徐伯翀、潘云台、方陈美、刘继所

《资治通鉴》明嘉靖二十四年孔天胤刊本

袁电(袁)、章亨(亨)、周永日(周永、日、永)、閒、章匆(匆)、唐琼

(唐、琼)、姚舜卿(姚)、何、免、赞、章庆、刘、吴中(中、吴)、春、夏

恕(恕)、诰、黄才、黄坤(坤)、黄文(文)、黄旦(旦)、黄汗(汗)、高、

雇俊(俊、雇)、范、名、田、忠、陆汉(汉、陆)、炤、章袞(袞、六)、鑰、

张敖(敖)、凤、受、冯、显文华(华、文)、曹堂(堂)、锦、王德聪(聪)、

224

王德明(明)、宗、章仁(仁)、夏廷刚(刚、夏刚、廷、夏)、夏正(正)、

夏宪(宪)、深、槐、王贵(贵)、夏忞(忞)、乾、沈荣(荣)、玉、良、王、

黄铣(黄冼、铣)、吴金、易淳(淳、易)、大、黄定(定)、戈吞(戈)、相、

思、欧卿(卿)、模、权、元、臣、曹今(曹金、金、今)、约、冯良(良)、

章、浩、信、松、文约、马相(相、马)、周涌(周、涌)、何祥(何、祥)、

杨、淮、青、鸾、章训(训)、下、王兵(兵、王宾)、刘甫(甫)、楷、冯诰、

召、李葉、刘序(序)、惠、李叶(李、叶)、江、钱朝、王左(左)、伦、黄

景、黄、顾俸(俸)、渭、潘、陈、干、玉龙、鑑、金贤、李朝(朝)、天、儒、

慨、三、李、葉弟(弟)、张宪、清、官、杨恩(恩)、章意(意)、史洪、昂、

山、胃、王、启、徐惠、王仁、戴立、张德、林纯、张成、赵其、施云、陶仕承、

蔡允学、俞亨、夏尚忠、钱祥(钱翔)、李方、陶成、李章、王木、蒋署、赵孝、

陶坤

《资治通鉴》明嘉靖二十四年孔天胤刊本,又一部

多:潮

《资治通鉴》明万历十四年钱塘儒学补修孔氏本

多:许安、(建阳)余滔、赵孝祥、夏尚容(夏容)、阮成、冯庆、叶升(叶

陞、、叶)、夏尚宾、王思敬(王敬)、王阳、夏忠、陶汝成、王立、陆嵩、蒋

曙、赵敏、王时初(王时)、(建阳)邹友、张忠、赵文、蔡学、蔡贞、周立、

夏良翔(夏良、下良)、王翔、陶乾、王朝鸣(王明、王朝明、王、朝)、孙科、

黄汝清、沈继曾(沈曾)、唐左(唐佐)、沃升(升)、王良臣(王臣)、单尚、

赵应其(其)、鲁仁、唐、任正、王堂(堂)、何大、蔡朝、王佐、陶孝、王椿

(王春)、陶仕、王统、王山、蔡明、(建阳)陈福、蔡远、张瑞、茹陵、王高、

陆富(六富)、曹卿、(建阳)丁洪(洪)、吴仁、任美、陶智(智)、陶节、

蔡召、蔡文、夏凤、夏隆(夏龙)、潘仪、陶廉、陶惠、王科、蒋贵、俞兆亨

(于亨、于召亨)、夏文、夏朋、(建阳)朱俭、丁恩、曾祐(祐)、下大兵

(夏大兵、大宾、夏大宾)、力乔、王陞(王升、王昇)、孙宗(宗)、肖山、

沈林、王暘、吴良义(吴、吴义)、陈古训(陈古、古)、周邦明(周邦)、周

雷(雷)、施、张彩(彩)、余国宾(余)、莱本、魏立、蔡良、王正、周垣、

张道九(张道)、谈忠(谈)、王石、曾文、夏俊、施弘道(施弘)、曹交、王

方(王芳)、杨三洲(杨州、杨三州、杨洲)、张荣、俞元、周朝、时用、芮山

225

(芮珊)、鲁坤元(鲁元)、徐尚、蔡云、余方(于方)、余京、余唐(唐、俞

唐)、王槐、何翔、王贤、文华、吴唐、宋礼、何其高、任牧、冯旺友、阮达、

朱仁、徐宇、陶仕纲、陶九皋、徐士、钱礼、陈付、沈方、于三、李堂、序、陈

会、王于、夏时霳、显、孙高、叶春、沈、郑山

《资治通鉴考异》明嘉靖二十四年孔天胤刊本

夏恕、宫、堂

《资治通鉴考异》万历十四年钱塘儒学覆孔氏本

陶成、王贵、蒋署、杨三州(杨州)、王仁、邹友、夏本、赵文、蔡贞、王时初

(王时)、蔡朝、赵孝、陶乾、钱祥(钱翔)、蔡文、俞亨、潘仪、施云、王朝

鸣(王朝明)、吴唐、王堂、余京、朱俭、陆嵩、吴仁、张荣、张德、茹陵、王

山、许亨、王左、夏尚容(夏容)、张成、林纯(林纠)、阮成、宋礼、任美、

徐惠、丁洪、芮山、王芳、陆富、丁恩、余滔、蔡云、黄德明(黄明、黄德)、

下青(下)、沈继曾、任牧、王臣、王科、王木、李章、陈四、曾祐、周立、夏

俊、张瑞、王晹、陶惠、陶节、戴立、徐安、孙宗、何其高、来本、赵敏、沃升、

余方、永年、张彩、王槐、陶仕承(陶仕)、朱仁、夏大宾、陶坤、(建阳)陈

福、王石、张成、夏龙、夏朋、杨恩、欧卿、蔡允学、陶智、曾文、王思敬、夏

尚宾、夏尚忠(夏忠)、俞元、鲁元、赵其、张忠

《越绝书》明嘉靖二十四年孔天胤刊本

(姚江)夏恕

《皇明应谥名臣备考录》明万历四十三年林氏刊本

孟、姜、张英尾

《鄂国金佗稡编》明嘉靖二十一年两浙盐运使洪富刊本

李、今、文、卿、仁、明、全、伏、王青(王、青)、奎、山、旺、陶、子、世、

杉、江、汗、本、上一、良、德、思、张、训、治、洪、正、惠、嵩、仑、昂、

堂、(苏州)李约(约)、昌、相、弼、(苏州)文祥、(苏州)沈乔、(苏州)

高良仁、(苏州)张恩、(苏州)杨、(苏州)叶弟、(苏州)陈环、上干、成

《历代史纂左编》嘉靖四十年胡宗宪刊本

章聪(聪)、李朝、沈乔(沈、乔)、彭文(彭、文)、郑国祥(郑)、章仁

(仁)、乹、计、章意(意)、夏林(林)、高良相(高、良相)、陆定(定)、

章仑(仑)、柯桥、徐上天(上天、天)、何应芳(何、芳)、何祥、周赞(周、

226

赞)、彭天、刘叶(刘、叶)、夏敖(敖)、夏文瑞(文瑞、文、瑞、夏文)、

金简(金、简)、黄镜(境)、夏文焕(文焕、文、焕)、黄莹、(徽邑)黄铄

(铄)、竹、陆汉(陆、汉)、张瓒(瓒)、章伦(伦)、夏滶(滶)、李潮

(李、潮)、匆、顾钤(顾、钤)、陈约(约)、章循(章、循)、章秦(章、

秦)、夏荣、朱文正(文正、正)、郑国祥、于成、徐山、刘烨、郭昌言(郭、

言)、金汝南(汝南、汝、南)、柯乔(柯)、彭天恩(天恩、恩)、袁宏(袁、

宏)、王经(经)、王栋(栋)、王材(材)、夏恕(恕)、王汗(汗)、之、

定、陈汶(汶)、陈堂(堂)、雇金(雇)、文祥(文)、周钦(周、钦)、华、

王明(明)、才、吾儒(吾、儒)、夏霖、夏俊(俊)、陶忠(忠)、应钟

(应)、沈松、夏良(良)、陶卿(卿)、夏鸾(鸾)、陶烓、王汉、孟相、王

昭(昭)、陶秀(秀)、孟达、陈连(连)、陈莲、金立(立)、下、自、胡、

陈滚(滚)、陈廉、王桥、王乔(乔)、叶恩(恩)、袁川(袁)、金文(金、

文)、王真(真)、夏舜夫(舜夫、夫)、郭昌时(昌时、时、郭时)、寰、章

忽(忽)、用、黄质(黄、质)、吴四、宣、名、陈、昌其(昌、其)、郭昌期

(昌期、期)、郭昌、銮、王国、陈廉、孟相、(徽州)黄邦、留、鼎、巳、介、

兑、竟、亦、釴、益、东、俞、日、木、(徽州歙邑)黄镗(镗)、全、 、

(新安)黄钺(钺)、田、乐、(徽州)黄鍊(鍊)、允、艮、元、锐、容、徐

贤(贤)、庆、(徽州歙邑)黄爱、(新安歙西)黄镳(镳)、 、镇、王、

(徽州)黄镒(镒)、锓、钱、三、度、象、黄琇、黄钿(钿)、黄 、王章、

王贵(贵)、王国珍、王英、朱廷敬、夏升(升)、徐亨、冯庆(庆)、顾金、

瑢、黄瑚、六、子、弋、银、乃、 、(新安)黄汉(汉)、夕、重、宕、瑜、

法、吴文、升、勿、黄铭、戊、黄钦(钦)

《历代史纂左编》嘉靖四十年胡宗宪刊本,又一部

多:周乹、章、陆、何芳、孟成、守、召、丁祝、应春(春)、胡化(化)、见、

金、祥、朱、达、怱、郭、方宣、鈇、期、合、陈、全、黄釴、陶承斅(斅)、

沃升(升)、王远、安、袁文清、孟山、潘望、郁潮、陈成、徐中(中)、植金

成、杨奇(奇)、阮、王三、冯、赵孝、赵才、梁、王阳、蔡会、徐忠、洪言、

林仁、成、鲁仁(鲁)、汪、徐轩、下客、付、吴义(义)、洪才、周修、王云、

何元、张明、陈福、蔡云、蔡朝、陈四、叶升、周龙、周雷、槐、夏云、张道九、

许大七、孙科(科)、杨恩、凤五、沈林、芮秀、唐、夏凤(凤)、余京、禾、

227

陶惠、王时、沈方、王凤、皇、张良、史洪、俞兆、俞亨、张彩、下大宾、魏立、

大七、安奇、戴仕、王远、署、何升、徐隍、周惟完、敬、王云、王世清

《历代史纂左编》嘉靖四十年胡宗宪刊本,配补万历间刊本

多:李良、安房占(安房)、祥、(徽州)黄鍊、瑚

《历代史纂左编》嘉靖四十年胡宗宪刊本,配补万历间刊本,又一部

多:张赞、谷

《浙江通志》明嘉靖四十年刊本

写工:布政司吏施孝、吏郭智、吏杜奎

刻工:(无锡)何升、(无锡)王成、(无锡)何铨(铨)、(无锡)张本(张、

本)、(无锡)何元(元)、(无锡)何亨(亨)、王诰、(无锡)何钿、(无

锡)俞庭(俞)、曹天祐、(无锡)何鑰(鑰、龠)、(无锡)何鉴、何应元、

吴渊、章聪(章)、王近、何贞(贞)、清成、何青(青)、王、何鱮、何器

(器)、何成、何全(全)、何大、何清、王俞(王、俞)、章相(相、张相)、

郭厚、清夫、顾清、郭昌时(郭昌、时)、陈坚、顾廉、何田(田)、郭昌言、

何镃、成、陈章、文、章中、陈亨、铭(名)、何钤(钤)、陈、王铨(王)、

曹祐、轩、名鱮、子青、明、顾(雇)、张何、享、茲、何顾、俞昌

《杭州府志》明万历七年刊本

(南昌)邹邦彦(邹彦)、孙良璧(孙良)、(萧山)徐安(安)、(萧山)孙

宗(宗)、王江、瞿清(清)、方克成(方成)、黄健(健)、邹邦显(邹显)、

王守志(王守、王志)、何贞、张子栢(张栢、栢)、施华、万全(万、全万)、

吴信(信)、范意(意)、李仁(李、仁)、(山阴)万志、冯庆、孙忠、金允、

夏良、陶廉、陶坤、夏大宾(夏宾)、徐定、夏方、赵惟孝(赵孝、孝)、王龙、

王才、邹、张明(明)、祝正、王邦固(王固)、夏英、孟成、江应其(江其)、

王相、徐宇(宇)、朱贵、朱慎、金方、金柱、卢奎(奎)、张德芳(张芳)、

孙志(志)、夏龙、王乔(王桥)、蔡祥(祥)、方仕、姜伯胜(姜伯、伯)、

邹国安(邹安)、葉升(葉陞)、邹正、王植、王瑛(王英)、谢墀(墀)、潘

升(升)、周邦、许亨(亨)、邹美、马正、黄子龙、方文、王臣、茹陵、王木、

黄国正、邹祝、陈思正(陈正)、金木、孙高、范成、王子礼(王礼)、王元、

陈瑞、王焞、周、魏卿、邹杰、张方(张)、王成、王龙、钱忠、黄子元(子

元)、王、翟贤、祝季、陆奇、朱廷敬、陶乾、前仁、王汉

228

《西湖游览志余》明嘉靖二十六年刊万历十二年修补本

夏朋(下朋)、王以、汗、海(每)、思道、思通、朋(新刊)、以乔、夏恕

(恕)、赵盛(赵)、汉、王经、葛堂、温厚、陶学(新刊)、智、史洪(新

刊)、王才、杨(新刊)、成、王文、昊、宇、旻

《西湖游览志余》明嘉靖二十六年刊万历十二年修补本,又一部

多:忞、王汗(汗)、王海(海)、王宇(宇)、王思通(思通)、王汉(汉)、

蔡武(蔡、武)、曹金、傅(付)、吴春(吴、春)、耀、王源(源)、黄定、

黄、王木(木)、刘梓(梓)、黄旻(黄、旻)、龙泮(龙)、曹堂、黄昊、刘

序(序)、王信、沈荣(荣)、王定(定)、圭、治、王舜

《西湖游览志余》嘉靖二十六年刊万历十二年修补本,又一部

多:太(新刊)、任(新刊)、其

《皇明诏令》明嘉靖间刻本

写工:赵仲本、梅元绍、王光宙、叶还、胡翊、徐土、吴中信、吴中(?)、单

良礼、黄标、黄票(?)、王元滂、元旁(?)、王元旁(?)、叶润生、叶定、

梅元吉

刻工:应尚六、应尚五、陈礼二、艾毛、熊佛照、叶仕荣(仕荣)、余环、刘福

成、赵须禄、詹永信(永信)、应尚七、叶再兴(再兴)、吴富、应招、应汝臣、

叶天锡(天锡)、王廷生、陈友、毛肥、余清、叶雄(雄)、江元贵、熊山、陈

礼一、赵七九、赵须六、范璞、余添寿、叶伯逃、蔡顺(顺)、詹弟、余八十、

蔡洪清、叶再生、蔡福友、叶再友、吴善、黄兴、潘位、李有年、林清、叶金、

金十、詹蓬、赵三八、金、熊仸照

《大明律集解附例》明万历间浙江刊本

磨对:承行典吏姚世俊、张之潮

《高文端公奏议》明万历二十九年刊本

六、周龙(龙)、章六(章)、周元(元)、江甫(江、甫)、李六(六)、杨

淮(淮)、吴二(吴)、章和(章)、邹景(景)、危安(安)、余敬、唐龙、

杨明(明)、周科(科)、周昊(昊)、周基(基)、张祐(祐)、张十(十)、

曾一(曾)、魏良(良)、黄启(启)、尤成(尤、成)、周一、山、邹一、余、

刘圣(圣)、朝、江、张照、张三、游、杨元(杨)

《皇明疏钞》明万历十二年两浙都转运盐史司刊本

229

写工:丁经、沈一震、赵洽、赵文焕、倪坤、俞光祖、姚舜民、姚坤、郑时济、

张珣、沈东藩、徐镐、查经(查京)、沈应时、查升、陆书、萧鸣阳、华贤、朱

龙、李葵、郭志学、张高、周从文、何经、冯一麟、王贤、钮大缙、蒋有年

刻工:孙良璧、夏尚宾(夏宾)、陶承斅(陶承学)、汤文、徐安(安)、魏中

立、孙达(达)、蔡成、俞唐、陈四、王雲(王云)、张彩、王正、孟成、徐轩、

周乾、王左、夏大宾(夏宾)、袁文清、郁朝、贾文选、张道九、孟寿山(孟

山)、沃升、周槐、孙良仁、任正、孙良、夏凤(下凤)、陈文、朱大本(朱

本)、徐承惠、孙仁、潘望、盛仁(盛)、蔡会、杨恩、蔡存心(蔡心、蔡存)、

洪才(洪)、沃壁、陶汝成(陶成、成)、徐定(定)、周龙、王植、王凤翔、

王贵(贵)、汤文灯、王遨、孙科、郁世龙、杨奇萱、孟山(山)、蒋署(蒋曙、

署)、陶汝垣(陶垣、垣)、赵承祖(赵承)、李召章、安、王朝鸣、沈鲁、王

朝明、王时、赵其、张明、沈曾、王正六、史洪、王科、王凤、叶升(叶陞、

叶)、周宪、俞兆亨(俞亨)、夏尚容(夏容)、王远、许亨、王统、杨禾、鲁

仁(鲁)、周良、周梁、徐隍(皇)、徐尚周(徐尚)、王江、陶孝、丁洪、林

纯、陶九成、赵方、沈林、沈方(方)、张庆、蔡登云(蔡云)、赵才、孟三、

郁世隆、蔡学、魏中兴(魏中)、蔡福、宋英、王五、许大七、戴仕、徐雇、陈

廾四、阮成、阮元、宋粦、陈瑞、王贤、王阳、陶惠、郁上文(郁尚)、周修、

陈韦、马庆、黄五、王隆、王春、吴义、俞京、陈阳、张成、周邦明、芮秀、朱

鳞(朱粦)、蒋朋、冯庆、潘升、孙应科、王子远、陈成、王应时、王思敬(王

敬)、方尚相(方相)、孙宗、周应龙、王良甫(王甫)、沃应璧、陈扬、陶允

亨、邵秦礼(邵礼)、周子良、陶智、周樑、周春、周灯、陈福、方纪宣、陈付、

陈惠、邵存礼(邵礼)、王三、周雷、胡化、洪正言(洪言)、洪惟华(洪惟)、

曹钦、魏文卿(魏文)、周惟完、郁大有、蔡子实、张可元、王子礼(王礼)、

金鱼、鲁富、翁德功、陈养中(陈中)、马云、夏交、张文焕、赵惟孝、蔡明、

蔡祖德、朱 、金成、夏朋、沈东、见、邵、夏子云、张一德、王、丁祝、钱五、

翁祚、吴信、陈定海、徐日明、史启宗、蔡照章(蔡朝)、朱二、钱科、赵六三、

张美、徐可、蔡实、徐子、下大、王杨、鲁、俞、林、曹二、郁得夫、王廾三、

何元、下凤五

《大唐六典》明嘉靖二十三年浙江按察司刊本

范、青、廷、元、海

230

《古史通略》明弘治元年杭州刊本

《见沧先生待问录》隆庆六年钱塘茅氏刊本

贤、宾

《孔圣家语图》明万历十七年武林吴氏刊本

(歙)黄组、信、朱、立

《盐铁论》明万历十四年张氏星聚堂刊本

《敬由编》明万历三十九年刊本

沃道、陈方、陶梦贞、陶文灌(?)、栢四、陈文(文)、吴正、刘仕起、陈尚

咏、陶惠

《禅寄续谈》明万历二十四年钱塘陈氏刊本

《论衡》明万历间张瑛刊本

写工:郁文瑞

刻工:黄尚珣、黄尚润、黄尚涧

《林东城文集》明嘉靖二十五年孔天胤刊本

写工:(姑苏)章仕

刻工:(绍兴)夏恕

《卓澂甫诗集》明万历八年芳杜洲刊本

敬、余守(余、守)、黄、陈、丁洪(洪、丁)、李、六、叶、朱、徐

《杨道行集》明万历二十三年钱塘知县刊本

姜全(全、姜)、朋、丰、余加六(余)、陈云十(陈云)、翟才十(翟才、翟、

才十、才)、余太(太、余)、月、狄、雇名一、翟名一(翟名、翟)、文、云

九、(南昌)邹天衢(邹)、(丰城)熊鹏(鹏)

《增补六臣注文选》明嘉靖二十八年钱塘洪楩刊本

刘序(刘)、蔡武(武)、付耀(付)、孙、贵、文、曹金(金)、沈、加、昌、

松、温厚、陶、一、天、吴、温日新(日新)、正四(正)、圣、仁、温、曹堂、

冯、民、王江、十、章、会、付魁(付、魁)、恩

《集录真西山文章正宗》明嘉靖二十三年孔氏浙江刊本配补嘉靖四十三

231

年山东刊本

写工:(吴)李澍、(吴)吴耀、钱世杰、(吴门)沈恒、周慈、吴应龙、章仕、

何伦、许冕

刻工:李炤、陆鑰、章彬、李孙、杨仁、夏文祥(下文祥、文祥、下、下文)、

章儒(儒)、唐林、唐凤、张电、刘叶(刘、叶)、何仁义、何一金、顾连、袁

宏、夏傲、章循、夏文锄、何勉、陈约、林智、顾钤、夏天锡、李福、张敖

(敖)、张渭(渭)、雇俸(雇、俸)、雇俊(俊)、周延、章训(训)、高成、

张宪(宪)、杨惠(惠)、李潮(潮)、愷、何、唐思、刘釆(釆)、免、金恩

(恩)、吴江(江、吴)、高龙、高权(?)、姚卿(卿、姚)、左、亨、周涌

(周)、章松(松)、章袞(袞)、周春(春、周)、李宪、六宗华(华)、淳、

潘、章仁(仁)、鸾、马相(马、相)、中、王周言(周言、言)、唐官(官)、

赞、显、高、匆、夏朝(朝)、启、下、文、庆、佐、夏淮(淮)、日、金、汉、

陆、勇、李叶(叶)、金言、唐、子、唐琼(琼、唐)、文华、杨、清、鉴、陈、

召、顾、锦、曹、古、袁电

《集录真西山文章正宗》明嘉靖三十九年范惟一浙江刊本

沈松(松)、夏芹(芹)、袁、李潮、亨、张敖(敖)、陶秀(秀)、夏云、夏

鸾(鸾)、夏贤(贤)、夏俊(俊)、陶卿、王国、应钟(应)、王汉(汉)、

唐官、王昭、章庆(庆)、朱文正、章匆(匆)、相、明、陈连(连、陈)、周

延、章训(训)、愷、何、张宪(宪)、孟良相(孟相)、恥(耻)、免、淳、

潘、章仁(仁)、张渭(渭)、王周言(周言、言)、儒、金恩(恩)、刘、陶

烓(烓)、中、周涌(周、涌、勇)、陶忠、显、春、马相(马、相)、启、赞、

文祥、王明、一明、下、杨惠、雇俸(俸、雇)、六宗华(华)、高、夏淮

(淮)、祥、唐思、吴、江、袞、李宪、陆、叶、下文、马龙、金三、文华、清、

子、杨、姚、唐琼(琼、唐)、陈、鉴、应王、古、朝、刘釆(釆)

《集录真西山文章正宗》明嘉靖三十九年范惟一浙江刊本,又一部

用、吉、渊、兴、耒、一、十、王、全、上、有、崔、存、大、士、定、李、三

《李卓吾合选陶王集》明万历四十三年钟人杰刊本

徐玉阳、陈文宇

《词致录》万历十五年李天麟杭州刊本

写工:赵连璧、郭之屏、严士高、郁士奇、杨树声、蔡承德、丁经、蔡应龙

232

刻工:陶坤、徐安、陶承斅、俞兆亨(俞亨、余亨)、刘大节(刘大、节)、王

典、余滔、朱轩、蔡学、孙宗(宗)、史化、王时、陈才、陈武、陆野、黄德明

(黄明)、赵惟孝(赵孝、孝)、孙应科(孙科)、夏尚容(夏容)、夏云、陶

汝成、任正、陶节、夏大宾、史洪、徐志道、夏尚宾、赵其、王朝明、夏时霳

(夏霳、夏隆)、陶九成、陶惠、陶乾、唐天佐(天佐)、王凤翔(王翔)、张

玄、陶仕承(陶世成、陶仕承)、沈应奎(沈奎)、夏凤、蔡朝、朱成、蔡贞

《秦汉文钞》明万历十一年古杭冯氏原刊本

蒋曙、徐安(安)、郁文瑞

《新刻增补艺苑卮言》明万历十七年武林樵云书舍刊本

(武林)孙爱湖(孙爱胡、孙)、余侍泉(余)、守、俞、天、兆、任见吾、任

美、任达、方、吕、玉、光宇、山、信、宠(?)

《南词韵选》明虎林刊本

黄铝

《白雪斋选定乐府吴骚合编》明崇祯十年白雪斋刊本

(古歙)汪成甫

《李卓吾先生批评幽闺记》明万历间容与堂刊本

谢茂阳

233

附录四:明代杭刻《嘉兴藏》刻工名录(附写工)

说明:据《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整理。杭刻《嘉兴藏》刻工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

参与过其他杭州印本的刊刻,且各人名下刻书数量甚多,因此单列一表,不录书名,按

照籍贯地排列。

一、南直隶

1 应天府(金陵)

朱家相、张应举、陆应科、周堂、陶仲智、黄一龙

1.1 应天府上元县

王大纯、王兰、王芝、业时进、冯文襄、李一朝1、李一能、李文炜、李文举、

李再兴、李再祯、李应章、李茂枝、李茂松、李熠、朱汝樑、许一科、许应明、

祁 、刘荣、杨友臣、杨应元、吴文辉、吴文科、吴应泰、吴廷海、张应文、张

标、陈瑜、范时泰、周子孝、咎现、柏之挺 2、柏良堦、徐存礼、徐成、陶文汜、

陶玉钤、陶仲义、陶邦本、陶邦立、陶邦明、陶邦宪、陶学教、陶梦信、陶梦桂、

陶梦祯 3、彭仕湘、穆春莠、戴仕春、戴汝贵、戴仕洲、戴仕瀛、戴仕麟、戴伍、

戴汝宾、戴秋

1.2 应天府江宁县

王大纯 4、王国瑞、邓绍侊、石仲松、吕尚仁、刘仕任、刘仕汜、刘仕启、刘应

洲、刘应祥、汤尚愚、杨仕玉、杨仕栋、吴守伦、宋彦鳌 5、陈邦彦、尚熩、罗

仕显、罗仕贵、罗思贵、高尚武、黄尔昌、魏子青、魏继浩、魏继澄

1.3 应天府句容县

潘尚礼、潘沔、潘省词、潘继立、潘继德、戴应诏

1.4 应天府溧水县

王正源、王正渭、毛诗荣、毛诗赋、芮一驯、芮一鹗 6、芮一骥、杨万初、杨应

元、陈子达、陈应武、陈秉训、陈秉达、陈秉孝、陈秉常、栾宗㫤、栾宗衮、陶

1 又有李一潮,或为同一人。

2 又有柏芝挺,或为同一人。

3 又有又有陶孟祯、陶孟真,或为同一人。

4 或与上元王大纯为同一人。

5 又有宋彦敖,或为同一人。

234

学恭、陶学曾、陶学谦、端本澄、端师尧(或作端学尧、端司尧)、端师禹(或

作端学禹、端司禹)、端师舜(或作端学舜)7、端继武、端继惠

8

1.5 龙江卫

王相、郑大化

1.6 广洋卫

宋应选

1.7 锦衣卫

陈继先

2 扬州府仪真县

刘文元

3 苏州府吴县

仇鹏、金世科、何廷选

4 太平府当涂县

刘仲文、刘懋敷

5.1 宁国府泾县

汪文旦、徐世台、徐世法、徐世继、徐世瀛、徐廷旻、徐廷祚、潘汝亨

5.2 宁国府旌德县

刘光彩、刘邦承、刘邦瀛

6 徽州府歙县

吴应芝

二、江西

1.1 南昌府南昌县

万志、胡中立 9

1.2 南昌府进贤县

6 又有芮鹗,或为同一人。

7 杭刻《嘉兴藏》的刻工中,万历三十一年以前刊本有端学尧、端学舜、端学禹,其后

有端师尧、端师舜、端师禹,万历四十年前后又有端司尧、端司禹。由此推测三人当为

兄弟,在万历三十一年前后将名字中的“学”改为“师”。当地方言“师”“司”音近,

或又转写为“司”。 8 又有端继慧,或为同一人。

9 又有胡忠立,或为同一人。

235

万世珍、万镰、丘添庆、丘添祥、陈叔道、赵立本、洪以仁、洪以忠、洪以信、

洪国用、洪国辅、徐永庆、徐永祥、翁正複、翁正福1 0、傅正忠、傅汝权、傅汝

益、傅汝祯、舒宗显

2 抚州府临川县

高应秋

3.1 吉安府庐陵县

晏宗还、黄梦祯、彭国祯、彭国祥

3.2 吉安府吉水县

李国华、杨文材、罗大、罗昊

三、浙江

1.1 嘉兴府嘉兴县

朱善

1.2 嘉兴府秀水县

朱万善

四、福建

1 建宁府建阳县

吴观明、吴伯高、吴良恩、余滔、余用滔 1 1、邹大成、邹友、黄国斌、詹光祖

五、籍贯未知

朱汝良、李应贵、李枝、李祯、汪文昇、陈於、洪有信、陶文灌、黄槚、戴应聘、

魏浩、魏澄 1 2

附:写工

金陵:傅文贞

江宁府上元县:王自谦、李渊、陶邦本

1 0 与前一翁正複或为同一人。

1 1 与前一余滔或为同一人。

1 2 江宁县籍刻工有魏继浩、魏继澄,或与此魏浩、魏澄为相同二人。

236

苏州府长洲县:徐普

南昌:万承明1 3

南昌府进贤县:洪国辅

籍贯未知:周选

1 3 又有金陵万承明,或为同一人。

237

参考书目

一、 古籍文献

丁丙《武林藏书录》,《丛书集成续编》第 66 册(上海:上海书店,1994)。

——《善本书室藏书志》,《续修四库全书》第 927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武林掌故丛编》,清光绪钱塘丁氏嘉惠堂刻本。

王士性《广志绎》(北京:中华书局,2006)。

王世贞《觚不觚录》,《丛书集成新编》第 85 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

王同《唐栖志》,《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 18 册(上海:上海书店,

1992)。

王慎中《遵严先生文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 109 册(北京:书目

文献出版社,1988)。

王衡《缑山先生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 178 册(济南:齐鲁书社,

1997)。

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校勘《明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

所,1962-1966)。

田艺蘅《香宇集》,《续修四库全书》第 1354 册

——《留青日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 105 册。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丛书集成续编》第 63 册。

——《西湖游览志余》,《丛书集成续编》第 63 册

——《田叔禾小集》,丁丙辑《武林往哲遗著》第 15-16 册(台北:艺文印书

馆,1971)。

——《炎徼纪闻》,《丛书集成新编》第 120 册

叶梦得撰,宇文绍奕考异,侯忠义点校《石林燕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

叶盛《水东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

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刘若愚《酌中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238

刘知几《史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 279 册。

祁承㸁《澹生堂藏书约》,《丛书集成新编》第 2 册。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四部丛刊初编》第 2 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吴敬梓《儒林外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张岱《琅嬛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85)。

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道光七年张氏刊本。

张楚叔、张旭初辑《白雪斋选订乐府吴骚合编》,台湾国家图书馆藏明崇祯本。

沈长卿《沈氏日旦》,《续修四库全书》第 1131 册。

沈泰编《盛明杂剧初集》、《盛明杂剧二集》,民国 7 年董氏诵芬室刊本。

沈榜《宛署杂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

陈禹谟撰,钱受益、牛斗星补《四书名物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

160 册。

陈继儒《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台湾国家图书馆藏明崇祯汤大节简绿居刊本。

陈善等修(万历)《杭州府志》,《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台北:成文出版

社,1983)。

陆人龙编,萧欣桥标点《型世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续修四库全书》第 929 册。

陆云龙《皇明十六名家小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 378 册。

陆光祖等《明径山方册本刻藏缘起》,《书目类编》第 50 册(台北:成文出版

社,1978)。

陆容《菽园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

陆深《俨山外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885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陆文裕公行远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 59 册。

杨泰亨、冯可镛《慈溪县志》,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民国 3 年据清光绪 25 年德润

书院刻板后印本。

杨肇祉编《唐诗艳逸品》,台湾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六年武林杨氏刊本。

卓明卿辑《唐诗类苑》,台湾国家图书馆藏万历十四年仁和卓氏崧斋活字本。

金埴《不下带编》,《续修四库全书》第 1262 册。

239

郑澐修,邵晋涵纂(乾隆)《杭州府志》,《续修四库全书》第 701-703 册。

周弘祖《古今书刻》,岛田翰《汉籍善本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周密《武林旧事》,北平图书馆藏明正德十三年宋廷佐刊本(美国国会图书馆

摄制胶片)。

周楫《西湖二集》,王国平主编《西湖文献集成》第 28 册(杭州:杭州出版社,

2004)。

郎兆玉《注释古周礼》,《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第 83 册。

郎奎金辑《五雅》,《辞书集成》第 4 册(北京:团结出版社,1993)。

孟元老等著《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郝玉麟、鲁曾煜等纂(雍正)《广东通志》,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雍正九年刊本。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丛书集成续编》第 172 册。

胡宗宪、薛应旂等纂(嘉靖)《浙江通志》,北平图书馆藏明嘉靖四十年刊本(美

国国会图书馆摄制胶片)。

钟人杰《性理会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 17 册。

俞思冲《西湖志类钞》,《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施维翰等修,张衡等纂(康熙)《浙江通志》,日本京都大学藏康熙二十三年刻

本。

洪楩辑《清平山堂话本》,《西湖文献集成》第 28 册。

姚之骃《元明事类钞》,《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884 册。

袁康、吴平辑录,乐祖谋点校《越绝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聂心汤修、虞淳熙纂(万历)《钱塘县志》,明万历三十七年修光绪十九年刊本。

夏文彦著,韩昂续编《图绘宝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814 册。

夏时正纂修(成化)《杭州府志》,明成化间刻本。

夏言《桂洲诗集》,《续修四库全书》第 1339 册。

顾炎武《亭林文集》,《续修四库全书》第 1402 册。

——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顾炳辑《历代名公画谱》(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顾氏画谱》,郑振铎编《中国古代版画丛刊》第 3 册(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8)。

钱维乔、钱大昕纂(乾隆)《鄞县志》,《续修四库全书》第 706 册。

240

高濂《遵生八笺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黄凤池辑《唐诗画谱》(台北:广文书局,1972)。

黄佐《南雍志》,《续修四库全书》第 749 册。

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

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国子学名著集成珍本初编》第 27 册(台北:中国子学

名著集成编印基金,1978)。

董嗣杲撰、陈贽和韵《西湖百咏》,《丛书集成续编》第 63 册。

焦竑《焦氏澹园集》,《续修四库全书》第 1346 册。

——《焦氏澹园续集》,《续修四库全书》第 1346 册。

——撰,李剑雄整理《澹园集》(北京:中华书局,1999)。

——《焦氏类林》,《续修四库全书》第 1189 册。

道开《密藏禅师遗稿》,《禅宗全书》第 55 册(台北:文殊文化有限公司,1989)。

谢肇淛撰、郭熙途校点《五杂组》(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缪荃孙、吴昌绶、董康撰,吴格整理点校《嘉业堂藏书志》(上海:复旦大学

出版社,1997)。

颜鲸《春秋贯玉》,《四库未收书辑刊》第 6 辑第 3 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嘉兴藏目录》,《书目类编》第 53 册。

二、 中文论著

专书

卜正民著,方骏、王秀丽、罗天佑译《纵乐的困惑:明朝的商业与文化》(上

海:三联书店,2004)。

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印刷印钞分会编《中国印刷史料选辑之一:雕版印刷源

流》(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1990)。

——《中国印刷史料选辑之二:活字印刷源流》(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0)。

——《中国印刷史料选辑之三:历代刻书概况》(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1)。

——《中国印刷史料选辑之四:装订源流和补遗》(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241

1993)。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上海:中华书局,1959)。

王国维《五代两宋监本考》,《宋元版书目题跋辑刊》第 3 册(北京:北京图书

馆出版社,2003)。

——《两浙古刊本考》,《宋元版书目题跋辑刊》第 4 册。

王欣夫《文献学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王建《明代出版思想史》(苏州: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中国善本书提要补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撰,屈万里重订《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台北:

艺文印书馆,1975)。

王桂平《家刻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井玉贵《陆人龙、陆云龙小说创作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9-1996)。

龙登高《江南市场史:十一至十九世纪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毛春翔《古书版本常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9)。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部编《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北京图书馆编《中国版刻图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61)。

田同旭《元杂剧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田建平《元代出版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叶树声、余敏辉《明清江南私人刻书史略》(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叶德辉《书林清话》,1920 年叶氏观古堂刊本。

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朱保炯, 谢沛霖编《明清进士题名碑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向志柱《胡文焕与《胡氏粹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

多洛肯《明代浙江进士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42

刘国钧《中国书史简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

江澄波、杜信孚、杜永康《江苏刻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戏曲小说书录解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孙殿起《贩书偶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麦杰安《明代苏常地区出版事业之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学研究

所硕士论文, 1996)。

严佐之《古籍版本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

杜信孚《明代版刻综录》(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杜信孚、杜同书《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北京:线装书局,2001)。

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

限公司,2007)。

李伯重、周生春主编《江南的城市工业与地方文化( 960-1850)》(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

李际宁《佛经版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李孝悌编《中国的城市生活》(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5)。

李国庆《明代刊工姓名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李晋华《明代敕撰书考附引得》(台北:哈佛燕京学社,1966)。

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李焯然《焦竑著述考》(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学术论文第 41 种,1986)。

吴宣德《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

吴蕙芳《万宝全书:明清时期的民间生活实录》(永和:花木兰文化工作坊,

2005)。

肖东发《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季啸风主编《中国书院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伯希和等《梵蒂冈图书馆所藏汉籍目录》(北京:中华书局,2006)。

岛田翰《汉籍善本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张秀民《中国印刷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张秀民印刷史论文集》(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

243

——、韩琦《中国活字印刷史》(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张国标《徽派版画》(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张海英《明清江南商品流通与市场体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张海潮、王元廷主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合肥:黄山书社,1985)。

张琏《明代中央政府刻书研究》(台北:私立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硕士论

文,1983)。

沈俊平《举业津梁:明中叶以后坊刻制举用书的生产与流通》(台北:台湾学

生书局,2009)。

沈津《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

宋原放、李白坚《中国出版史》(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陈正宏、谈蓓芳《中国禁书简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陈先行《打开金匮石室之门:古籍善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

陈旭耀《现存明刊《西厢记》综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陈学文《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台北:稻禾出版社,1991)。

陈学霖《宋史论集》(台北:大东图书公司,1993)。

陈昭珍《明代书坊之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1984)。

陈冠至:《明代的江南藏书:五府藏书家的藏书活动与藏书生活》(宜兰:明史

研究小组,2006)。

——《明代的苏州藏书:藏书家的藏书活动与藏书生活》(宜兰:明史研究小

组,2002)。

陈铎《建本与建安版画》(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6)。

陈彬和、查猛济《中国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国立中央图书馆编《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序跋集录》(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

1992-1994)。

244

国家图书馆编《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台北:国家图书馆,1996—2000)。

林达·约翰逊主编,成一农译《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5)。

林申清《宋元书刻牌记图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罗伟国,胡平编《古籍版本题记索引》(上海:上海书店,1991)。

罗树宝《中国古代印刷史》(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3)。

金申《佛教美术丛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上海:上海书店,2006)。

——《西谛书目》(北京:文物出版社, 1963)。

周心慧《中国古代版刻版画史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中国古版画通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中国版画史丛稿》(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周芜《武林插图选集》(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徽派版画史论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

周峰主编《元明清名城杭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荣振华著,耿昇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5)。

赵前《明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3)。

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编《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中国古籍善

本书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钟鸣旦等《徐家汇藏书楼明清天主教文献》(台北:台湾辅仁大学神学院,1996)。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系统编《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录》(香港:中

文大学出版社,1999)。

郭姿吟《明代书籍出版研究》(台南:国立成功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洪焕椿《浙江地方志考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浙江文献丛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祝重寿《中国插图艺术史话》(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骆兆平《新编天一阁书目》(北京:中华书局,1996)。

顾志兴《浙江出版史研究——中唐五代两宋时期》(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45

1991)。

——《浙江出版史研究——元明清时期》(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3)。

——《浙江藏书家藏书楼》(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浙江藏书史》(杭州:杭州出版社, 2006)。

钱存训《中国古代书籍纸墨及印刷术》(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纸和印刷》,《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一分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0)。

——《中国图书文史论集》(北京:现代出版社,1992)。

钱杭,承载《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徐小蛮、王福康《中国古代插图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徐宗泽编著《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民国丛书》第一编第 11 册(上海:

上海书店,1989)。

徐朔方《王衡年谱》,《晚明曲家年谱》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高彦颐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苏人民

出版社,2005)。

高信成《中国图书发行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编《浙江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2002)。

萧若瑟《天主教传行中国考》,《民国丛书》第一编第 11 册。

黄苇等《方志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黄裳《书林一枝》(长沙:岳麓书社,2004)。

黄镇伟《坊刻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章宏伟《出版文化史论》(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董平《浙江思想学术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谢国桢《明清笔记丛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缪咏禾《明代出版史稿》(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潘吉星《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46

潘承弼、顾廷龙《明代版本图录》,《民国丛书》第五编第 100 册(上海:上海

书店,1996)。

冀淑英《冀淑英文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魏丕信监修、田涛主编《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藏汉籍善本书目提要》(北京:

中华书局,2002)。

魏隐儒《中国古籍印刷史》(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

《中国大百科全书· 宗教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论文

文革红〈清代江西的小说刊刻业〉,《时代文学》2008 年第 8 期,页 95。

——〈汪淇“蜩寄”及其所刻书籍考〉,《文献》2006 年第 3 期,页 79-83。

白岚玲〈小说评点与晚明出版业〉,陈平原、王德威、商伟编《晚明于晚清:

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页 393-422。

刘勇强〈晚明“西湖小说”之源流与背景〉,陈平原等《晚明与晚清:历史传

承与文化创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页 377-391。

——〈西湖小说:城市个性和小说场景〉,《文学遗产》2001 年第 5 期,页 60-72。

杜信孚〈明代出版简史小考〉,《出版史研究》第 3 期(1995),页 173-180。

李伯重 〈明清江南的出版印刷业〉,《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 3期,页 94-146。

李忠明〈明末通俗小说刊刻中心的迁移与小说风格的转变〉,《南京师大学报(社

科版)》2004 年第 4 期,页 132-138。

李明杰〈明代国子监刻书考略(下)〉,《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 年第 5 期,页

45-50。

吴小珊〈“山水邻”与冯梦龙〉,《明清小说研究》2008 年第 3 期,页 241-247。

何宗美〈明代杭州西湖的诗社〉,《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 年第 3 期,页 89-96。

陈正宏〈从写样到红印——《豫恕堂丛书》中所见的晚清书籍初刻试印程序及

相关史料〉,《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8 年第 1 期,页 91-98。

陈俊启〈另一种叙事,另一种现实的呈现:新文化史中的“书的历史”〉,《中

外文学》2005 年第 4 期,页 143-170。

陈恩虎〈刻书家汪淇生平考〉,《文献》2005 年第 3 期,页 84-91。

247

陈惠美、谢莺兴〈东海大学馆藏善本书简明目录·子部兵家类暨法家类〉,《东

海大学图书馆馆讯》(网络版)新八十七期,2008 年 12 月 15 日。

陈清慧〈《古今书刻》版本考〉,《文献》 2007 年第 4 期,页 161-168。

杨玉良、邢顺岭〈《嘉兴藏》整理记〉,《文献》总第十九辑( 1984),页 200-216。

邱澎生〈明代苏州营利出版事业及其社会效应〉,《九州学刊》第 5 卷第 2 期

(1992 年 10 月),页 139-159。

沈津〈明代坊刻图书之流通与价格〉,《国家图书馆馆刊》1996 年第 1 期,页

101-118。

张传峰〈明代刻书广告述略〉,《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第 22 卷第 1 期(2000 年

2 月),页 74-80。

张志强〈海外中国出版史研究概述〉,《2006 年国际图联杭州会前会论文》,页

161-167。

张英聘〈试述万历《杭州府志》的编修特点〉,《中国地方志》2008 年第 7 期,

页 36-42。

张琏〈明代专制文化政策下的图书出版情形〉,《汉学研究》第 10卷第 2期(1992),

页 355-369。

张慧禾〈古代杭州小说的帝都情结〉,《浙江学刊》2007 年第 4 期,页 220-222。

范军〈两宋时期的书业广告〉,《出版科学》2004 年第 1 期,页 60-65。

范志新〈田汝成〈重刻文选序〉有三种结尾〉,《文学遗产》2000 年第 4 期,

页 42。

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南京大学学报》(社

科版)1997 年第 2 期,页 171-178。

侯真平〈明何乔远《闽书》刻工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6 年第 3

期,页 83-90。

俞为民〈明代南京书坊刊刻戏曲考述〉,《艺术百家》1997 年第 4 期,页 43-50。

袁逸〈明后期我国私人刻书业资本主义因素的活跃与表现〉,《浙江学刊》1989

年第 3 期,页 125-129。

徐子方〈明杂剧研究文献三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 年第 5 期,页 6-11。

涂丰恩〈明清书籍史的研究回顾〉,《新史学》二十卷一期( 2009.3),页 181-215。

诸葛计〈志书凡例琐谈——从《龙岩市志·凡例》说起〉,《中国地方志》2009

248

年第 6 期,页 30-42。

黄霖〈论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北西厢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年第 2 期,页 119-125。

崔文印〈明代丛书的繁荣〉,《史学史研究》1996 年第 3 期,页 55-62。

蒋星煜〈李卓吾批评《西厢记》的特征、真伪与影响〉,《西厢记的文献学研究》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韩锡铎〈《嘉兴藏》各本异同略述〉,《文献》 2008 年第 2 期,页 181-183。

綦维〈徽派版画《唐诗画谱》与《诗余画谱》的优劣——以选编及流传为中心

的考量〉,《甘肃社会科学》2008 年第 1 期,页 146-148。

三、英文论著

Books

Brokaw, Cynthia J. and Chow, Kai-wing eds., Printing and Book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 Commerce in Culture: The Sibao Book Trade in the Qing and Republican

Period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7.

Brook, Timothy, The Chinese State in Ming Society ,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Chia, Lucille, Printing for Profit: the Commercial Publishers of Jianyang,Fujian,

11th-17th Centuri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2.

Chow, Kai-wing,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Dennis, Joseph Raymond, Writing, Publishing, and Reading Local Histories in

Ming China, Ann Arbor, Mich.: University Microfilm International, 2004.

Finkelstein, David and McCleery, Alistair, An Introduction to Book History ,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 , The Book History Reader ,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Hegel, Robert E., Reading Illustrated Fic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249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McDermott, Joseph P.,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Book: Books and Literati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Tsien, Tsuen-Hsuin, Paper and Printing , v5:1. section 32, e and g, in Joseph

Needham (ed.),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Smith, Paul Jakov, and von Glann, Richard (ed.) The Song-Yuan-Ming 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3.

Wu, K. T., Scholarship, Book Production and Libraries in China(618 -1644),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4.

Journal Articles

Brokaw, Cynthia J., “Publishing, Society and Culture in Pre - modern China: The

Evolution of Print Cultur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 2:1,

Jan, 2005, pp. 135-165.

—— , “Fieldwork o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Chinese Print Culture: A

Survey of Source” , The East Asian Library Journal , X, no.2, Autumn2001, pp.

6-59.

Bussotti, Michela, “General Survey of the Latest Studies in Western Languages on

the History of Publishing in China”, Revue Bibliographique de Sinology ,

Nouvelle Série XVI, 1998,pp.53-68.

Chia, Lucille, “Counting and Recounting Chinese Imprints”, The East Asian

Library Journal , X, no.2, Autumn2001, pp. 60-103.

Meyer-Fong, Tobie, “The Printed World: Books, Publishing Culture,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 66:3, Aug, 2007, pp.

787-817.

Edgren, Sören , “Southern Song Printing at Hangzhou”,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Bulletin , 61, 1989, pp. 1-212.

McLaren, Anne E., “Investigating Readerships in Late-Imperial China: A

250

Reflection on Methodologies”, The East Asian Library Journal , X, no.2,

Autumn2001, pp. 104-159.

Widmer, Ellen, “The Huanduzhai of Hangzhou and Suzhou: A study in

Seventeenth-century Publishi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 56:1,

Jun, 1996, pp. 77-122.

Wu, K. T., “Ming Printing and Printer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7, no.

3, 1943, pp. 203-260.

四、日文论著

大木康《明末江南の出版文化》(東京:硏文出版,2004)。

井上進《中国出版文化史 :書物世界と知の風景》(名古屋市 : 名古屋大学

出版会,2002)。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