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Categories
Home > Documents > Concerning Chinese Art Market from Zeng Fanzhi's Last...

Concerning Chinese Art Market from Zeng Fanzhi's Last...

Date post: 02-Dec-2023
Category:
Upload: ncu
View: 0 times
Download: 0 times
Share this document with a friend
11
從曾梵志《最後的晚餐》看中國藝術市場 國⽴中央⼤學藝術學研究所 曾郁真 摘要 "蜱ଙ㬵牧Ӿ㾴妿倉瘊蚏牧ಭࣁ萬蔩૱䁰ጱፓط现虻ᰂ㬵ग़牧㾴褬樌 ݱय़搚獍ݪ牧ই葍穉ҁSotheby’s"҂牏ॊҁChristie’s"҂᮷羸羸ࣁӾ㾴 戔缏硁讨牧մ瑽ࣁ瘊蚏ጱ㫎窓萬蔩૱䁰Ӿ㬟覿ض秚牐ᘒӾ㾴ጱ吚դ萬蔩疑犖ই 襁盅ช基Ӟ膢Ո蜇ڊ牧ই臕๚๚牏莞㾴䔶牏எ٩牏皰䧳㴄牏蚓篷禅缛缛牧᮷ ࣁᛔ૩裾ጱ獺覿ऒӾݱ覿觓詭牐ԫ܈ӞӮ夵ጱӾ㾴牧ࣁ妿倉硬ᶐጱ脻ԏ Ӿ牧吚դ萬蔩殼玊咳疻牧蜫蝧ୌ䯤ڊӞਧጱ૱䁰憒秇牧ๅࣁ㾴褬萬蔩૱䁰Ӿ ണ蚏籆ᄤ牧౮傶㾴褬喠ፓᆌ讨牐ᘒݶ䰬蛪ࣁ㫎窓瑹ጱݣ傀牧ᶎ䌘Ӿ㾴吚դ萬蔩 ૱䁰ጱ咳疻牧ࣁ碉誢ᄤ窕撉玊ӥ牧玊䨝کݑ段牧種牧獅獤ԧ薹Ӿ㾴吚դ 萬蔩牧㪔Ӭ硌疻ᛗ碉㮆㫎窓ጱ萬蔩瑹牧蝱ᘒവ现ک㾴褬樌ጱ萬蔩૱䁰脁㵕牧ࣁ ๚㬵ฎ殾猋ጱ胼ێ2013105ࣁ詂葍穉܈ࢥ珏ଙภ樌搚䁰Ӥ牧Ӿ㾴吚դ萬蔩疑祋 பӞଏ羬ڜ向Ӿጱ磧盅ጱภ訇犥1.8"㱁發౮Ի牧ڬ碝ԧ㫎窓吚դ萬蔩૱ 䁰ጱ夵袅牐裾๗橕Ӿ㾴吚դ萬蔩ጱ聅㾴萬戺疑臶臶 " ظҁ Barbara Pollack"҂ࣁ䟖我Ӿፗ牧舙ฎℂ聅䋊薫ଶ㬵፡牧甇㪔犋搕祋பጱߝইຎฎ蝡䰬ጱ扖牧傶Ջ讕蝡䰬ጱߝ狅膑胼ࣁ萬蔩૱䁰Ӿ犥ॠ㰷౮Ի珌牫匍犡 ጱ萬蔩૱䁰牧ک稭Ջ讕䰬ጱߝ牧ฎইࣁ螀ਙጱ㰷໒珌牫 "ཿݱኴ䌘ෝ祋பߝጱ戺㰷牏ኞଘ我藳牏疻薩䁭疩犥现搚૱ 䁰ጱ虻碘牧粖祉ߝጱ珶禂现萬蔩牧懵抷ߝ磧盅ጱภ訇ࣁԏӾ ಅ瞔ᄍጱ薫ᜋ牐 橕棎 祋ப牏磧盅ጱภ訇牏Ӿ㾴吚դ萬蔩牏萬蔩૱䁰 祋ப牧1964"ଙڊኞࣁ竝玖笠ጱૡՈ疑ସ牧ℂੜ獉ݻ牏樂ጱ犢牧ࣁ抓 禂Ӥጱ蔭匍㪔犋统ڊڡ蔴ԏ盅䷱磪媣媲܋䋊ጱ犢螡䢔蚤ᆿ薥Ӟ䰬کڬ吚ᒏૡ牧奾蘷ԧӞᗭݶ䰬籆眢向向ጱՈ牧褰茐蝡ᗭ๏Ӟݶ蝿稲ԧ玖Ղ牏Ӥ ၹ缛य़उ૱牧矑藉ԧᥜො匍դ向疑ጱߝ牧樄珸祋ப䌘ෝ萬蔩獺ጱ縄ኴ牐 1987 年,23"䵇ጱ祋ப奰ෝ౮傶ԧ竝玖聅蔩䋊ᴺရ向羬ጱ碝ኞ牧ࣁ䋊ᴺ 碻牧犢کݑ盓㾴蔭匍Ԇ嬝ጱ段牧蝍穩娄礿牏ᜋ牏ᒍဩ螀አ㬵蔭螈獺ᘏ獉 ࣁ眐眤ጱ萬蔩觓໒牧珸咳ԧ෭盅犢ࣁߝӤጱ硼Ԫොୗ牧犖傶ই種牧ࣁ穩 䋊褩ጱ祋ப膏䋊ᴺ㯽翄ጱ硽ဩොୗ犖侅ᤈ侅螐牧ࣁ䋊碻ಅ獺ጱ萬蔩 ߝکݑ獋禅玕ጱ戺㰷牧犢ᛔ蝄物ଙ夵य़ጱ硽䒍妔౯68 分,但年輕的教師則給 98"獤牐牧蝡䰬獋禅ጱ戺㰷㪔䷱磪ᴥྊ祋ப媣媲ஃᛔ૩眢ጱ獺ොݻ蝱牧玱ᘒๅ౮傶犢ጱێ牧虏犢ๅ究ஞ狶ᛔ૩మ狶ጱ獺牐 在曾梵志的求學階段,他創作了《⾁》【圖1】、《協和醫院》【圖2】的 系列作品,靈感來源來⾃於他當時所熟悉的居住環境,每天所⾒的焦急的、茫 然的病⼈,繁忙的⼿術台、破碎的⼈體、痙攣的眼神等等,都成了他作品靈感 的來源。這些元素所表現出的焦慮感、⾎紅的⾊彩、神經質的⾁體及誇張的比 例、粗獷不安的線條等等,都讓曾梵志的創作別具⼀格,開始受到藝術界的關 注。 逐漸⼩有名氣的曾梵志在1991年時移居北京,此時的他經歷了⽂化和城市 衝突的打擊,⼤城市的冷漠氛圍、⼈與⼈之間築起的屏障,就像⽣活在⾯具底 下,沒有真正的⾃我,這樣的感受讓他創作了最為⼈知的作品《⾯具系列》 【圖3】,本篇⽂章所要討論的作品《最後的晚餐》【圖4】正是這⼀系列中, 尺⼨最⼤,也最為⼈知的⼀件作品。
Transcript

從曾梵志《最後的晚餐》看中國藝術市場國⽴中央⼤學藝術學研究所 曾郁真

摘要

Sotheby’s Christie’s

2013 年10 ⽉5 ⽇1.8

‧ BarbaraPollack

1964

1987 年,23

68 分,但年輕的教師則給我98

在曾梵志的求學階段,他創作了《⾁》【圖1 】、《協和醫院》【圖2 】的

系列作品,靈感來源來⾃於他當時所熟悉的居住環境,每天所⾒的焦急的、茫然的病⼈,繁忙的⼿術台、破碎的⼈體、痙攣的眼神等等,都成了他作品靈感的來源。這些元素所表現出的焦慮感、⾎紅的⾊彩、神經質的⾁體及誇張的比例、粗獷不安的線條等等,都讓曾梵志的創作別具⼀格,開始受到藝術界的關注。

逐漸⼩有名氣的曾梵志在1991 年時移居北京,此時的他經歷了⽂化和城市

衝突的打擊,⼤城市的冷漠氛圍、⼈與⼈之間築起的屏障,就像⽣活在⾯具底下,沒有真正的⾃我,這樣的感受讓他創作了最為⼈知的作品《⾯具系列》【圖3 】,本篇⽂章所要討論的作品《最後的晚餐》【圖4 】正是這⼀系列中,尺⼨最⼤,也最為⼈知的⼀件作品。

衝突的打擊,⼤城市的冷漠氛圍、⼈與⼈之間築起的屏障,就像⽣活在⾯具底下,沒有真正的⾃我,這樣的感受讓他創作了最為⼈知的作品《⾯具系列》【圖3 】,本篇⽂章所要討論的作品《最後的晚餐》【圖4 】正是這⼀系列中,尺⼨最⼤,也最為⼈知的⼀件作品。

在《⾯具系列》使曾梵志在國際間聲名⼤噪之後,他轉⽽創作《肖像》系

列【圖5 】,抹滅⾯具的遮掩,重現⼈物的真實樣貌。2004 年後,曾梵志的作品便集中在創作《亂筆》系列【圖6 】,關注的焦點轉向了⼈和⾃然之間的探索,結合了風景和動物,以抽象畫法遊⾛在理性及非理性之間,風格更顯⾃然奔放。

究竟曾梵志的作品風格有什麼樣的特殊性,使他⼀⼣之間在藝術界風⽣⽔

起︖⽽造就他的傳奇的這幅作品《最後的晚餐》在藝術拍賣市場上及藝術界中又獲得怎麼樣的評價︖本⽂欲從2013 ⾹港蘇富比四⼗週年的晚間拍賣回顧起,並整理作品評價及相關評論報導,最後爬梳曾梵志作品在藝術市場的⾏情,討論《最後的晚餐》在他的創作歷程中扮演的角⾊。 ⼀、2013年⾹港蘇富比四⼗週年晚間拍賣回顧

作為⾸間在⾹港紮根的國際藝術拍賣公司,蘇富比的資本額從原先的1 千萬

到如今的40 億,不僅顯⽰了蘇富比強勁的成長歷程,也揭⽰了中國拍賣市場的崛起。1973 年在⾹港成⽴代表處的蘇富比拍賣公司,舉⾏了⾹港⾸場中國瓷器及⼯藝品拍賣,吸引各界收藏家參與,不僅令亞洲的拍賣市場邁向國際化,更從⽽站穩腳跟,使⾹港成為蘇富比的三⼤拍賣中⼼之⼀,僅次於紐約及倫敦,也⾒證了中國拍賣市場⼒量的崛起。

在2013 年⾹港蘇富比成⽴四⼗週年的晚間拍賣上,作為深耕亞洲最久的拍

賣公司,蘇富比藉由四⼗週年的名號擴⼤舉⾏拍賣,分別舉⾏了「⼆⼗世紀中國藝術」、「當代亞洲藝術」以及「現代及當代東南亞藝術」三場晚間拍賣專場。⽽藏品的來源是蘇富比遍佈全世界版圖的收藏家們,在蘇富比專員的動員之下,來⾃世界各地私⼈收藏的精品都聚集於此,例如來⾃⽇本收藏家坂本五郎先⽣的北齊、北魏、盛唐時期的佛像收藏︔來⾃倫敦的明朝成化青花宮盌︔來⾃私⼈名家收藏的吳冠中、常⽟、趙無極的精品︔以及尤倫斯夫婦所收藏的陳逸⾶和曾梵志的作品。難得的是,這些來⾃各地各界的精品收藏,經過蘇富比專家的鑑定及認證,件件的來源都可考證其出處,使得這些佳作更顯珍貴,總估價超過6億6000萬港幣,也是在亞洲歷年來同類型拍賣中估價最⾼的。

除此之外,蘇富比在其官⽅網站上也為這⼀次的晚間拍賣架設了七⽀宣傳

影⽚,除了介紹這次四⼗週年晚間拍賣及三場專場之外,影⽚重點還聚焦在常⽟最後⼀次展覽以及尤倫斯夫婦所提供的兩件拍品——陳逸⾶《紅旗之⼀》【圖7】及曾梵志《最後的晚餐》,由此可⾒蘇富比對於這兩件藝術品的重視。

這些來⾃世界各地的精品吸引了許多對當代亞洲藝術及當代中國藝術有興

趣的收藏家們,根據蘇富比亞洲區⾏政總裁程壽康先⽣所發佈的新聞稿:

今天的晚間拍賣成績輝煌,為蘇富比亞洲四⼗週年更添喜慶。我們龐⼤的國際專家團隊,成功從世界各地之重要珍藏中徵集並拍出⼀系列罕⾒絕倫,甚至是從未⾒於拍場的珍稀瑰寶。晚間拍賣共吸引近700⼈出席,會場內⽔洩不通,且有不少買家透過電話競投︔資深及新進藏家均反應熱烈,踴躍把握這次蒐集頂級⼆⼗世紀中國藝術、當代亞洲藝術、以及現當代東南亞藝術的⿈⾦機會。來⾃25個國家的藏家熱烈競投,使此次拍賣創出亞洲歷年來同類型晚間拍賣會之最⾼總成交紀錄,超越同類型紀錄逾倍。

根據程壽康先⽣的發⾔,我們可以得知此次晚間拍賣的重要性不僅是在於適逢蘇富比成⽴四⼗週年,更是因為這批藏品的價值稀有性及珍貴性,吸引世界各地的藏家競爭投標,使得這⼀次的晚間拍賣預估價及成交價都創下歷史新⾼,引發各界關注,不僅是藝術界及拍賣界,甚至許多新聞媒體也有熱烈的報導。⽽在這樣⼀次全球矚⽬的晚間拍賣上,加上蘇富比在舉⾏拍賣前不遺餘⼒的⼤⼒宣傳,曾梵志的《最後的晚餐》能拍出極⾼的價錢,創下歷史紀錄,似乎也是可預⾒的事情。

⼆、曾梵志《最後的晚餐》評論報導回顧

的⼤⼒宣傳,曾梵志的《最後的晚餐》能拍出極⾼的價錢,創下歷史紀錄,似乎也是可預⾒的事情。

⼆、曾梵志《最後的晚餐》評論報導回顧 (⼀)、《最後的晚餐》創作背景淺析

2001

400 200Baron and Baroness Guy and Myriam Ullens de

Schooten

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圖8】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9

1980

1990

(⼆)、曾梵志《最後的晚餐》評價回顧

以藝術的角度⽽⾔,曾梵志的《最後的晚餐》挪⽤了達⽂西舉世聞名的作品題材,簡略的線條、粗獷的筆法、近似於插畫的創作風格,似乎都不是⼀件精美的藝術品,美國著名藝評家Barbara Pollack 就直⾔:從美學角度⽽⾔,她並不欣賞曾梵志的作品。

⽽韓振華在投稿於中國期刊《藝術設計研究》中的⽂章〈After 「國族寓

⾔」︖——從曾梵志《最後的晚餐》說起〉⼀⽂中提到,「這件作品從美術史的角度看,並沒有提供多少新的美學元素,⽽藝術家本身也承認畫價已經失控。」韓振華認為,要討論曾梵志《最後的晚餐》,就必須拋開討論作品的藝術價值,⽽是從藝術家⽣平及畫作本身帶有的意涵,進⽽才能延伸到作品在藝術市場中的價值。

在媒體及藝術評論雜誌中,對於曾梵志《最後的晚餐》⼀作通常都是驚嘆於其市場價值之⾼,它的創作背景往往都被簡筆帶過,幾乎只提及挪⽤了達⽂西的作品,以及藝術家想要傳達出90 年代中國經濟崛起的快速。對於曾梵志的技法風格,在中國西南⼤學美術學專業研究⽣李海磊的碩⼠論⽂〈當代油畫的「互⽂性」研究——以曾梵志《最後的晚餐》為例〉中較有更深⼀層的討論。

李海磊在其碩⼠論⽂中提到「從作品本身看,《最後的晚餐》明顯借助了⼈們對經典名作的廣泛認知,竄改和挪⽤經典圖像,達到繪畫意義的重置。⽽藝術家這樣挪⽤經典圖像的創作模式,有意識在⾃⼰的作品中重現、借⽤前⼈作品,建⽴起⼀種古典與當代的對話關係,構成了當代藝術中典型的互⽂性案例,曾梵志作為⼀位當代藝術家,頻頻採⽤這種創作⽅式,⾯對美術史上的經典作品做出不同的思考和互動關係。」

在中國鄭州⼤學美術學院油畫專業取得碩⼠學位的陳晨,其碩⼠論⽂〈從狀態到敘事——論曾梵志的藝術與⼈⽣〉中,對於曾梵志的⽣平背景及藝術創作進⾏了全⾯性的梳理,結合其藝術及⼈⽣,進⾏系統的分析。陳晨認為,「在拍賣會上的作品,其價格必然有炒作的成份,但藝術品的價格並不能體現其本身的藝術價值,⽽它市場價值也不能只看這⼀次的拍賣,總是要靠時間來不斷證明的。」

⾏了全⾯性的梳理,結合其藝術及⼈⽣,進⾏系統的分析。陳晨認為,「在拍賣會上的作品,其價格必然有炒作的成份,但藝術品的價格並不能體現其本身的藝術價值,⽽它市場價值也不能只看這⼀次的拍賣,總是要靠時間來不斷證明的。」

從上述⽂字可得知,陳晨對於曾梵志的作品評價相當⾼,不同於李海磊較為中性客觀,從技法談起的觀點︔陳晨的評價多基於曾梵志的個⼈⽣平背景,加上個⼈的主觀⽴場出發,所以帶入較多的主觀意識⾊彩。但不能否認的是他們的研究無論是對於了解曾梵志的個⼈⽣平,亦或是作品風格,都是相當有幫助的。三、曾梵志作品於藝術市場淺析

相較於其他中國當代藝術家,曾梵志作品的市場價格在2007 年前是相對穩

定的,曾梵志除了與中國與⾹港的畫廊簽約合作之外,還與紐約AcquavellaGalleries 、韓國DoArt 及世界知名的Gagosian Gallery 合作,積極的擴展其作品在西⽅主流世界的收藏,隨著眾多知名⼀流畫廊的極⼒推廣,對於曾梵志作品在市場上的價格起了極⼤的推⼒,⽽隨著西⽅世界收藏的腳步,中國、⾹港及台灣地區的收藏家也漸漸對曾梵志的作品產⽣極⼤的興趣。 (⼀)、曾梵志個展整理 「曾梵志」,湖北美術學院,武漢,中國,1990年「曾梵志:假⾯」,漢雅軒畫廊,⾹港,1995年「曾梵志:1993-1998年作品」,中央美院畫廊,北京,中國,1998年「我.我們:曾梵志的繪畫」,上海美術館,上海,中國,2003年「看景:曾梵志的繪畫1989-2004」,何⾹凝美術館,深圳,中國,2004年「英雄:曾梵志個展」,巴塞爾邁阿密藝術博覽會,邁阿密,美國,2006年「曾梵志:繪畫」,威德爾畫廊,倫敦,英國,2006年「曾梵志」,近代美術館,聖埃蒂安都城,法國,2007年「曾梵志:1989-2007年」,現代畫廊,⾸爾,韓國,2007年「曾梵志:理想主義」,新加坡藝術博物館,新加坡,2007年「曾梵志」,⾼迪亞基⾦會,巴塞隆那,西班牙,2009年「藝術北京2009:曾梵志」,中國農業展覽中⼼,北京,中國,2009年「曾梵志」,上海外灘美術館,上海,中國,2010年「曾梵志」,⾼古軒畫廊,⾹港,2011年 (⼆)、曾梵志聯展整理 「⾸屆批評家提名展」,中國美術館,中國,1994年。「1979 年來中國前衛藝術展」聖莫尼卡藝術中⼼,巴塞隆納,西班牙,1995年。「中國展」,波昂,德國,1996年。「⾸屆當代藝術學術邀請展」中國美術館,中國,1997年。「藝術⽂獻提名展」河北美術學院,中國,2004年。「在牆上書寫:八零與九零年代中國新寫實主義與前衛藝術」,GroningerMuseum,荷蘭,2008年。「中國新視野:上海美術館中國當代藝術館藏展」,La Spezia 現代與當代藝術中⼼,義⼤利,2008年。「美好的花開與滿⽉:YUZ 美術館中國當代館藏展」,雅加達,印尼。2009年。 (三)、曾梵志作品價格於藝術市場整理

2000 年5 ⽉曾梵志作品正式在拍賣⾏進入了流通拍賣。2000 年的拍賣會上,曾梵志的作品《⾶了》以12.1 萬元成交。2005 年,曾梵志的作品拍賣成交價已跨越百萬。2007 年後,曾梵志的作品拍賣成交價從百萬再次晉升到了千萬。2007 年是曾梵志作品價格全⾯增值的⼀年,以2000 年作品《⾯具》為例,2006 年6 ⽉北京華辰拍賣出的275 萬元到2007 年11 ⽉北京保利的拍賣升到1344 萬元的價格,⼀年半的時間裡升值幅度增加了將近5 倍的價格。2007 年,曾梵志作品的價格漲幅居所有中國當代藝術家之⾸。雅昌藝術網的數據顯⽰,2007 年曾梵志的作品在中國共計上拍76 件,成交73 件,成交率⾼達96% 。在曾梵志作品成交價格排⾏榜上,前10位中有8件都是2007年拍出的。

2008 年對曾梵志和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是⼗分重要的⼀年,在⾹港佳⼠

在曾梵志作品成交價格排⾏榜上,前10位中有8件都是2007年拍出的。

2008 年對曾梵志和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是⼗分重要的⼀年,在⾹港佳⼠得的亞洲當代晚間拍賣會上,曾梵志的作品《⾯具系列1996 NO.6 》以7536.75萬港幣的成交價,打破了蔡國強《APEC 景觀焰⽕表演⼗四幅草圖》保持的7424.7 萬港幣的成交記錄,同時也創下了當時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的最⾼成交價。

在截至2011 年為⽌的統計數據來看【圖9 】,曾梵志作品中具有標誌性符號的代表作品最受市場認可,其他各時期風格代表作品均有上榜,其最具代表性的《⾯具》系列作品在前⼗名中就有6 件,均價達到3200 萬左右,可⾒市場承認程度︔ 早期的《協和醫院》系列有2 件,均價2500 萬左右,創作年代在《⾯具》之後的《肖像》系列有1 件,約3100 萬左右︔《亂筆》系列也有l 件,約3000 萬左右。

藉由拍賣市場資料的整理,我們可以發現,曾梵志的作品從其開始受到收藏界注⽬以來,就擁有⼀定的市場價格,並且隨著他在西⽅世界的知名度增加⽽攀升,從早期的《協和醫院》系列︔到風格成熟且最知名的《⾯具》系列︔到作品價格急劇增值後⾃我沈澱的《肖像》系列︔⼀直到近年來的《亂筆》系列,都各⾃有各⾃的市場,受到不同的藏家喜愛。

結語

曾梵志在中國當代藝術界裡成名的迅速且早,作品引發的熱烈關注卻很少在它體現的藝術價值,⽽是常常聚焦於其市場價值之上。當他的作品《最後的晚餐》以1.8億港幣的天價拍出之後,使他的藝術成就達到前所未有的⾼峰,但也為他的藝術創作貼上了固定的標籤,好似「曾梵志」這個名字就是得跟《⾯具》系列、《最後的晚餐》連結在⼀起。⽽由於拍賣會上得以使⽤電話連線投標的匿名⽅式,我們很難得知究竟是誰⼀擲千⾦收藏曾梵志的作品,也因為這個因素,有許多藝評家認為曾梵志的作品是他的代理畫廊⾃⼰炒作⽽來的,在市場上根本沒有這麼⾼的價值,⽽也有其他聲⾳質疑,曾梵志最成熟最昂貴的作品已然出現在市場上,未來的市場⾏情是否會少掉許多遐想空間︖

不管是受到讚賞的評價或是質疑的聲浪,曾梵志毅然決定轉型,親⾃撕掉《⾯具》系列給他的標籤,開始進⾏《亂筆》系列的創作,他不願意就此停留在原地,反⽽想要繼續往前進,⽽藝術市場也沒有失去對曾梵志的關注,收藏家們依舊熱愛他的作品,並引頸期盼他為中國當代藝術界及藝術市場帶來另⼀陣風潮。 參考資料中⽂書籍

1. 栗憲庭,〈永不安寧的靈魂——栗憲庭、曾梵志對話〉,《典藏今藝術》144期(2004)⾴90-95。

2. 羅伯特‧摩根,〈曾梵志:靈魂的創傷〉,《典藏今藝術》144期(2004),⾴86-89。

3. 胡永芬,〈焦慮的靈魂,真率的假⾯——曾梵志作品〉,《藝術家》(2007),台北市:藝術家雜誌社,⾴447-447。

4. 許⽟鈴,〈曾梵志藝術創作⼼路歷程——感性與理性的交融突顯〉,《藝術家》414期(2009),⾴146-161。

5. 萬⽅,〈當代藝術市場何去何從〉,《世界知識畫報‧ 藝術視界》 8 期(2013),⾴37-39。

6. 吳偉忠,〈假拍與拍假〉,《⾦融經濟(市場版)》8期(2014),⾴59。

5. 萬⽅,〈當代藝術市場何去何從〉,《世界知識畫報‧ 藝術視界》 8 期(2013),⾴37-39。

6. 吳偉忠,〈假拍與拍假〉,《⾦融經濟(市場版)》8期(2014),⾴59。7. 簡燕寬,〈藝術與資本的商業模式博弈〉,《商周刊》9期(2014),

⾴71。 學位論⽂

1. 林君庭,〈中國當代藝術經濟之觀察與研究〉,碩⼠論⽂,元智⼤學藝術管理研究所,2010。

2. 周敏,〈論曾梵志⼈物畫藝術特⾊〉,碩⼠論⽂,揚州⼤學美術學研究所, 2014。

3. 陳晨,〈從狀態到敘事──論曾梵志的藝術與⼈⽣〉,碩⼠論⽂,鄭州⼤學美術學研究所, 2014。

4. 李海磊,〈當代油畫的互⽂性研究── 以曾梵志《最後的晚餐》為例〉,碩⼠論⽂,西南⼤學美術學研究所, 2015。

網路資源

1. Sotheby’s :<http://www.sothebys.com/en/inside/overview.html> (2016/1/10瀏覽)

2. Christie’s :<http://www.christies.com.tw/about-us/?sc_lang=en> (2016/1/10瀏覽)

3. Sotheby's Hong Kong 40th Anniversary Evening Sale : <http://www.sothebys.com/en/auctions/2013/40th-anniversary-evening-sale-hk0488.html>(2016/1/10瀏覽)

圖版⽬錄 【 圖 1 】 曾 梵 志 , 《 ⾁ 》 , 1993 , 油 畫 , 200x180 公 分 。 圖 版 出處 : <http://www.yuzf.org/cn/collection/artist.asp?artistid=247> ( 2016/1/10 查閱)。【圖2 】曾梵志,《協和醫院系列之三》,1992 ,油畫,150x345 公分。圖版出處 : <http://www.christies.com/sales/asian-20th-century-and-contemporary-art-hong-kong-november-2013/zeng-fanzhi-chinese-trad.aspx>(2016/1/01查閱)。【圖3 】曾梵志,《⾯具系列No.6 》,1996 ,油畫,200x360 公分。圖版出處 : <http://www.christies.com/LotFinder/lot_details.aspx?intObjectID=5078565>(2016/1/10查閱)。【圖4 】曾梵志,《最後的晚餐》,2001 ,油彩畫布,220x400 公分。圖版出處:⾹港蘇富比新聞稿。【圖5】曾梵志,《肖像系列》,2005,油彩畫布,200x150公分。圖版出處:<http://www.ravenelart.com/artwork.php?cid=8&id=3122&lan=tw> ( 2016/1/10 查閱)。【圖6 】曾梵志,《亂筆—— 從1830 年至今》,2014 ,油畫,297x360 公分。圖版出處:<http://www.tanchinese.com/exhibitions/ 从巴黎到北京:曾梵志个展今⽇开幕,以乱笔-2>(2016/1/10查閱)。【圖7 】陳逸⾶,《紅旗之⼀》,1971 ,油彩畫布,300x158.5 公分。圖版出處:⾹港蘇富比新聞稿。【圖8 】Leonardo da Vinci ,《Il Cenacolo or L'Ultima Cena 》,1494-1498 ,蛋彩⽯ 膏 壁 畫 , 460x880 。 圖 版 出處:<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Last_Supper_(Leonardo_da_Vinci)> (2016/1/10查閱)。【圖9 】陳晨,〈曾梵志作品市場價格調查〉,〈從狀態到敘事── 論曾梵志的藝術與⼈⽣〉,碩⼠論⽂,鄭州⼤學美術學研究所, 2014。 圖版

【圖1】曾梵志,《⾁》,1993

【圖2】曾梵志,《協和醫院系列之三》,1992

【圖3】曾梵志,《⾯具系列No.6》,1996

【圖4】曾梵志,《最後的晚餐》,2001

【圖5】曾梵志,《肖像系列》,2005

【圖6】曾梵志,《亂筆——從1830年至今》,2014

【圖7】陳逸⾶,《紅旗之⼀》,1971

【圖8】Leonardo da Vinci,《Il Cenacolo or L'Ultima Cena》,1494-1498

【圖9】陳晨,〈曾梵志作品市場價格調查〉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