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Categories
Transcript
  • 全校參與模式指引是一種量化的工具,讓學校透過自我評估,了解當時推行可

    持續生活教育的成熟程度。指引上就全校參與模式中六個範疇,訂立了不同分

    數的指標,目的是希望學校能具體掌握已做得出色或需要改進的部分。有意推

    行可持續生活教育的學校當然可根據此指引逐步發展,已推行的學校亦可於

    每年計劃新學年方向時進行自評,找出可改進的空間再加以優化改善。

    指引詳情可參閱附錄一

    計 劃 成 果:全 校 參 與 模 式 指 引

    與各校教師會面時,大家都有提議如何把綠色生

    活融入課程中,討論結果反映教師並不希望學生

    只從課堂中學習沉悶重覆的資訊,而是令教學變

    得生活化,吸引學生參與。我們根據各校的需要

    和特色,與教師共同制定了各種以減少使用天然

    資源為重點,而且容易執行的校本行動。

    在推行校本環保行動時,夥伴學校教師各施各法,以切合校況,例如:於手

    冊列出環保約章,請家長幫忙提醒學生遵守承諾;每班選出1位環保大使,

    定期檢查班房使用電源的情況;環保學會或環保大使會定期舉辦校內活

    動,宣傳可持續生活。

    另外,也有教師表示簡單物資如手巾及温濕計有助推行校本環保行動。當

    學校推行「以手帕替代抺手紙」,並要求學生每天帶備手巾上學,便可藉著

    自備手巾帶出減廢、珍惜的態度;在課室放置温濕計,配合「學校冷氣使

    用指引」,師生就可根據儀器顯示的溫濕度,找出相對應的「體感溫度」,

    以客觀標準決定是否需要開冷氣,同時也可讓學生反思「需要」及「想要」

    的概念。

    由此可見,與生活相關的貼身用品或簡單工具就是教師的理想教材!計劃

    至今,所有夥伴學校都落力推行校本環保行動,水電費用、廚餘量都逐年

    下降,學校可持續生活的氛圍更趨濃厚。

    1.以手帕替代抺手紙

    2.自備水瓶

    3.選擇簡約包裝的零食

    4.把午膳吃光光

    1.每日少用冷氣一小時

    2.推行課室電燈使用約章

    3.推行聯歡會物資使用約章

    1.午膳飯盒分大、中份量

    2.全面使用可重用餐具及器皿

    3.學校公共空間電器使用指引

    4.在水龍頭安裝節流器

    5.使用森林管理委員會(FSC)認證紙張

    個人行動 班 房集體 行動 校園文化

    計 劃 成 果:校 本 環 保 行 動

    上圖:教師利用指引進行分組討論的例子

    3736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