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二 文艺评论 梦泽深处有诗魂hnrb.voc.com.cn/hnrb_epaper/images/2013-03/01/F2/...封二...

Post on 29-Oct-2020

9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封二

深深的高霞山(散文诗组)

□邓杰

高霞山,是湘西南红丘陵上最高最高的山。高霞山,是我心中最深最深的山。

——— 题记。

莫与山风争英雄山风是高霞山的呵欠么?是高霞山的脉动么?

不, 那是高霞山的巨壑分娩出来的一匹脱缰野马!

野马彪悍,彪悍如山豹,野马桀骜,桀骜如苍鹰。野马过处, 千年古寺的清寂纷纷瓷器般

碎裂……

于是,年长者告诫后来的登山者,若罹山风,莫与山风赛跑争英雄,否则,山风迅疾把你抛入万丈幽谷。

风自山谷生。 真正的智者若罹山风会选择匍匐于地,

让山风的母亲———谷地给你征服山风的胆魄和力量!

最终待到黎明初开时你会读到:那晨岚于马尾挥发刚烈的血性,那朝暾于马首蒸去回肠的荡气。

山岚中的登山者山岚如车,总在稠粘的梦境中驰过,最终又悄悄将梦境碾碎。云霭如纱,总是遭受山中万象的窥视,

却又从事着对万物的窥视。如同这位登山者是梦境的囚徒,却又终将成为梦境中的征服者。

于是,山岚奶汁一样给登山者以营养和动力,给他的思想以迷离之境。

登山者的目标是顶峰之顶的奇景,他的焦点是现实之上的真理,是超乎尘世的省察。

因为山岚萦绕,登山者以毅力和智慧的钥匙,开启了绝壁的一扇门。因为山岚萦绕,登山者以家园和灵魂的密码,从重重混沌中寻觅出了真理的轮廓。

谁说诗人会迷路山中谁说自己会迷路山中?那你就不是一位诗人,一位将一首诗写成大山的诗人。那山中有太多的氧气供你的笔管畅饮,那山中有太多的沙石供你选用标点符号,那山中有太多的峡谷供你的思绪迂回……深度的沉寂是一杯极品的干红, 使你的

灵感醉出极致的美丽。

谁说自己会迷路山中?那你就不是一位诗人,一位将一首诗写成大山的诗人。山中到处都是果绿的植物, 植物的指向

贯穿天空的悬念和浩荡,山中到处都是山岚, 山岚的流程阻碍深

潭的透明和悠远。

阳光走远, 温度回到冰点, 百鸟开始归巢,蝙蝠开始夜的探索……

而那条恒流不息的山溪以清波涵养山色,以潺潺的鸣音为你的旅程导游,最终让你的路找到一个明丽的豁口。

崇木凼记事姜贻斌

崇木凼, 一个有点奇特的地名。走上山时, 才明白这个地名的含义所

在。 山路边赫然立着一块禁林石碑, 风雨侵蚀, 字迹模糊, 细一看, 石碑立于清光绪九年。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 这里古树密布, 粗犷, 苍老, 遒劲。 枝桠似许多巨人的手指, 直指苍穹。 细细数来, 计有水青冈, 桷栎, 抱栎等等古树。 年纪居然有百十年, 或三五百七八百年之长。 棵棵古树筋骨暴露, 沧桑至极, 几百年的风雨雪霜将它们尽情沐浴。 至今, 它们仍然用苍老而犀利的眼神, 默默注视着世间, 注视着每一个游人。 一时间, 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原始森林, 一个从来没有人出现过的地方。 我不敢相信, 它们还能够伫立这块不大的山地上。 抬眼一望, 远处的四周却是年轻幼小的树林, 惟独在这片山上竟然还保留着参天古树。 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 按说, 经历过人世间的风风雨雨, 它们是不可能保留到今天的。 按说, 它们早已被砍掉喂进了大炼钢铁的土高炉。 我一棵棵地抚摸着它们, 心想, 你们真是幸运者, 你们巨大的身体没有被残酷的刀砍斧削哀声倒地, 你们繁密的枝枝叶叶没有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

作为一个过来人, 对此, 我不由疑问重重。 按说, 它们是不可能逃脱滥砍滥伐之厄运的, 它们会跟它们的无数的同伴一样, 被人用它们这样坚韧的古树焚烧出一堆无用的破烂。 难道说, 有神仙在冥冥之中保护它们吗? 使得它们幸运地继续耸立于这座山上? 难道说, 这是一个奇迹吗?我想, 其中必有原因。

为了释开心里的迷雾, 我立即向当地人打听。 一问, 哦, 不由恍然大悟。

真是不出我的意料, 的确是有神仙在保佑它们, 这的确是一个奇迹。 当然, 这个神仙不是远在天边, 而是在眼前的这个村落。 他们就是信奉宁愿死人不愿死树的花瑶。 他们遵从祖先的训导, 禁林, 禁林, 从古到今一点也不敢忘记。 所以, 当大跃进的狂风暴雨刮来之时, 四周的树林发出阵阵哀痛的叫喊, 只有这片古树尚存。 这片仅存的古树, 却也没能够逃脱疯狂的人们的觑觎。 当有人挥着斧头朝古树砍来时, 村人愤然而起, 不分男女老少纷纷上山, 吃睡在山上, 团团抱住古树。 他们很智慧, 也很特别, 不跟来人相斗, 只是默默无声地抱着古树, 用充满血丝的疲惫的眼睛盯着来者, 让来者挥斧在身边威胁和恐吓。 他们用血肉之身护住滋滋生长的树身, 用罕见的沉默回击那些喧嚣的吼叫, 决不放弃。 来者这才明白, 他们碰到了一群舍命护树的人。 终于, 来者不得不退缩。 就这样, 村人们用生命保住了这片百年千年的古树。

我听罢, 感慨万千。当年, 如果不是村人们舍命护树, 我

们今天哪里还能看到顶天立地的古树们呢? 哪里还能抚摸它们鱼鳞般苍老的躯体呢? 今天, 若有当年的作恶者走进这片古树林, 我敢肯定, 内心必定惶恐或颤抖。

我们慢慢地走着, 感叹着。这时, 我忽然看见一棵巨大的水青冈

静静地卧在地上, 像一头猛兽已鼾然入睡, 也似一尊雕塑供游人参观。 听说, 这是多年之前, 在一次罕见的冰灾中轰然倒塌的, 至今, 却无人捡走塞入炉灶。 由此可见, 花瑶崇木的传统已代代相传, 这不禁让人油然起敬。 我想, 若在别处, 这棵倒塌的古树, 恐怕早已寸枝不留。

还有一奇观。 人们常说绿叶如盖, 而有一棵水青冈则是不同, 其根筋如盖, 像无数只有力的大手深深地抓住大地。 由于地势的缘故, 其根部都已架空, 恰似一间偌大的房子, 竟然可供四头大水牛在此歇息, 给它们避风遮雨, 哞哞声声, 想来好不惬意。

隆回县虎形山的崇木凼, 下次再来看你。

崇木凼的古树, 下次再来拥抱你。

湘江·文学 2013年3月1日 星期五

在人生的长河里, 会有许多耀眼的浪花和闪亮的记忆。 即使是一个普通的百姓,也有自己的愉悦和寄托 。 作为一个诗人 ,尽管曾经的童年岁月充满了酸楚 , 然而清贫不移鸿鹄之志 , 苦读方知人间冷暖 。 永文君 , 我有幸相识 , 更有缘于他写的诗词中知心 , 那便是深得我心的书屋情结和纯粹的诗歌梦缕。

永文君在他为自己的诗集 《碧水行云渡远山 》 的自序中写道 : “父亲是中学教师 , 教语文 , 家中有一只书箱 。 他的书籍里藏有一些语文类 、 文学类参考书 , 也有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之类的书籍 。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 只要有时间 ,

我总会偷偷地将这些书翻出来 , 找一些喜欢读或者是能读懂的书来看。”

这一看不要紧 , 却让永文君认识了《浮士德》、 《女神》 和 《勇敢的约翰》。 其实 , 凡有文学情结和缘分的作家 、 诗人 ,哪一个不是有同样的经历 。 我的父亲不是教师 , 但他也有一个书箱 , 里面藏的不是《浮士德》、 《勇敢的约翰》, 却藏着 《绘图唐诗》 和 《诗经》、 《聊斋志异》, 还有 《增广贤文 》、 《幼学琼林 》, 他千方百计引导我背唐诗 。 也因为这个原因 , 我在读初中一年级时 , 就能在 《少年文艺 》 上发表幼稚的小诗。

因之 , 我读永文君的诗词 , 就情有所系, 心有所向, 魂有所托, 敬有所生。

先看他写的 《临江仙·橘子洲》: 北去湘江荷载月 , 芳馨逐浪洲南 。 橘园绿叶隐亭栏 。 竹节斑翠里, 影绰见行船 。 橘子洲头望岳麓 , 星沙落雨江湾 。 层林入胜染江山。 中流方戏水, 伫目彩云间。

这首词初读不觉其味之浓 , 细嚼方感轻灵之中有厚重 , 淡描之间着重彩 , 吟诵之后觅明媚 。 “竹节斑翠里 , 影绰见行船。” 斑翠里有什么呢? 有 “层林入胜染江

山。” “见行船”, 还望见什么呢? 那是 “伫目彩云间。” 由翠而知江山绿, 由船而见高天云 , 那该是怎样的心境和情怀 ! 没有‘谁主沉浮’ 的天问在心和岳麓山的红叶在眼前飘拂 , 不见洲头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 是无法抵达这种境界的。

再看他写的 《七绝·访柳子庙》: 愚溪泉涌今何在 , 子厚祠堂旧戏台 。 明道文章传万古, 寒江钓雪入诗来。

我也曾访柳子庙 , 写过一首诗 , 在诗中我叹 “今天我踏青砖归去 , 留一杯苦酒在潇水涛头 。” 当时 , 我也愚想 , 柳公将“冉溪” 改 “愚溪”, 将 “泉水” 命 “愚泉”,一定是抱怨喝酒, 故嘲 “冉溪” 为 “愚溪”。其实, 大自然的溪和泉不可能有智愚之分,为何他却要命其为 “愚 ” 呢 ? 实在是心有千千结, 不可对人言啊!

有感于此 , 我知道世界上真正清醒和痛苦的人是真正的读书人 。 他们读书读出了血性 、 担当 、 明慧 , 也读出了执着 、 坦荡和放弃 。 “明道文章传万古 , 寒江钓雪入诗来 。” 这是怎样的凄情倾诉和自我慰藉 , 有什么办法呵 ! 古往今来凡是把天下苍生放在心中的诗人 , 哪一个不是泣泪滴

血向天吟 。 “吾心向善 , 虽九死而未悔 ”;“封侯非我意 , 但愿海波平 ”;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 不须多加引叙 ,仅以上几句便能窥见诗心文魂的最高向往和躬行。

“雨雪履痕, 寒暑更迭, 希望能通过这些特殊的语言, 留下一段人生经历和感悟。希望用这种浓缩了的文字 , 留下一些生活履痕和对大千世界的感慨。” (永文君自序结尾语)。 这段文字, 其实已经表达了永文君喜作诗词的内心情感 。 有了这种真挚而圣洁的情感 , 从政为文自然也会镕铸自己的人文情怀和忠良肝胆 。 不须用表白和宣言妄谈什么个人的主张和创造 。 只要认真地去品味一个人在不经意中发表的演说和阅读的深浅 , 就可知其眼光有多远 , 胸襟有多宽 。 平时和永文君交流 , 他语言朴实而精炼 , 表情朗然而睿智 , 也如他的诗词精致而不浮华 , 意远而不媚俗 , 文美而不矫情 , 工整而不呆滞 , 灵动而不晦涩 , 淡定而不飘躁 , 是可谓 : 原为画家新意匠 ,处处落笔有春山 。 浮尘望尽碧云近 , 应是儿时采青还。

12月26日, 这个曾经影响中国历史的日子, 又在延续一桩影响中国的大事。2012年12月26日, 世界最长的京广高铁,全线在神州大地上高飞疾驰。

当年, 12月26日诞生的这位世纪伟人, 从长沙出发, 至九省通衢, 在1927大革命面临失败的十字路口, 以祖国东西南北为坐标, 抒写过一首 《菩萨蛮·黄鹤楼》, 其上片云: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虽无黄鹤白云之翼, 何曾江汉龟蛇之锁? 此前, 这位伟人, 早已在坐标的北端, 接受过马列和中共早期领导人的熏陶, 又于东端, 创立了中国共产党, 南端, 创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 西边, 则随后补上“大渡桥横铁索寒” 万里长征一笔, 西北, 则更是“万里雪飘”, “欲与天公试比高”。 解放后, 这里犹有“万里长江横渡”, “高峡出平湖” 的惊人之句。

经略天下, 中轴域中, 北上南下, 纵横捭阖, 东海西畴, 经天纬地, 既是往昔伟人胸怀, 也是而今大国气象。

京广高铁, 既是经纬中国故事的延续, 又不是“沉沉一线穿南北” 的重复。

它不仅是循序渐进的提速, 而且是足以颠覆时空的变革。

上午广州喝早茶, 下午北京吃烤鸭。这不仅是两地人朝发夕至的现实感受, 也是全线拉动的大都市带人们缩地有术的全新体验。

京广而京深而京港, 而四纵四横, 大开大合,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 高铁公交化将给现代人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 生活出行的夕阳牛背将受到全面冲击, 未来将在高速化时空隧道中穿行。

同时, 高铁网将不仅给中国高密度高广度的春运减压,还将作为交通主骨架上,

支撑和催生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飞车。为此, 多少个日日夜夜, 多少年风风

雨雨, 建设大军挥洒青春智慧和心血汗水, 给中华大地平添了多少亮丽和奇伟。一座座铁路线上不曾有过的桥梁, 有如一道道彩虹沐浴着朝晖, 一孔孔穿越高山大地的涵洞, 让人们见识了从未有过的深邃, 一处处时新突兀的车站, 似要伴着动车翩然奋飞, 一脉脉长衢望断的双快式无砟路轨, 纵情大地书写着中国之最世界之

最。 千难万险抛给了过去, 伟大中国梦将借助高铁放飞。

高铁高飞, 冲破极限, 颠覆时空, 势如强龙破壁, 穿梭神州大地, 惠泽人口数亿, 锦绣美好明天。

坦途能缩地, 大道可通天。 一线轨迹, 一脉相连, 串起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渊源。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牵来京广颂高飞。

二○

一三年第十七期

文艺评论 梦泽深处有诗魂———读《碧水行云渡远山》 有感

□谭仲池

“世界末日”就这么平静地翻过去了。不知此前瞪着眼睛的人是否将忧恐变成了遗憾:怎么就不闹腾点什么呢?一直在忐忑地做着准备啊!

我家也有亲戚忐忑过的, 说是玛雅人太厉害,好几个预言都一一被证实了。我没细问什么预言, 我看重玛雅文化却不太关注玛雅预言, 就像看重中国历史却从不关注刘伯温的什么预言一样。 当然预言偶尔也有神奇, 我就曾先后预言几个看重权势者结局会不妙,后来果然看到他们出事。但涉及世界的大事, 似乎只有上帝才有资格预言,而上帝的存在都在被人怀疑啊!

亲戚却不理会我的理论, 说有准备比无准备好,吃的喝的照明的,尽量多买点。说得我老婆也神色失稳。 为了不让老婆的失眠症加重, 我去离家不远的超市买回几斤糕点,过了“末日”当零食也行。这准备是寒酸了点,但孩子已经在外独立,家中只剩两人世界,零食多了也吃不完。我向老婆摆出理由:要真是世界末日来了,把整个超市搬回家也不顶事呢。

至于蜡烛,一根也没买,虽说有的地方蜡烛价格已被疯抢者抬高好几倍了, 但我

振振有词: 那年食盐不是被疯抢者抬得差点变成黄金吗!老婆见我始终“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只好继续去对付失眠,在夜里好不容易入睡后也悄悄学我打几声鼾。

终于到了公元2012年12月21日,天照样是天地照样是地, 鸟照样在叫风照样在吹。只是快中午时分停了水。莫非世界末日竟如此温柔地来了? 但又在大院门口看到告示,原来是街上有水管爆裂,正在抢修。没水做饭,便带着老婆去饭馆,在饭馆碰到几个熟人, 大家谈笑风生, 一点也不配合“末日”气氛。到了下午三点多,自来水管比

告示提前通水,稍微带点“灾难”气息的变故也就匆匆结束。

翻过“世界末日”,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天气虽依旧冷冽, 却从厚厚云层透出久违的阳光。我去街上走了走,车水马龙,行人如织,薄薄阳光打在一张张脸上,镀出一层安详。便想,大家原本就如此安详,还是经历忐忑后复归安详的呢?人们中,是否也有为应对世界末日而将家里变成物资仓库的?至少,我是要为那些买多了高价蜡烛的人生虑了;至于还有花大笔钱买了“诺亚方舟”的,最好忍痛降价作经适房处理吧。心中还有感慨,一人面对谣言也许不会太慌,二人传谣, 就变成“从” 字; 三人更是成“众”,从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就发生于缺少自己的清醒头脑时。看此次面对“世界末日”传言,多数人都显出“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应是一种时代进步了。

再次去了超市,周六购物者比“末日”前还多。见有棉袜打折,大红颜色挺热眼,遂买两双。曾经,外地流行过男人穿红裤衩系红腰带,说是辟邪。我现在买这红袜子,已经没有比“末日”更大的邪要对付了,只为裹脚喜庆,迎着新的阳光,大步前行吧。

牵来京广颂高飞□章庭杰

跨过“世界末日”

□小牛

誓言永恒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协办

我身边的优秀

在新疆戈壁滩上, 唯有生存能力极强的白杨方能迎风而立。 在湖南中烟新疆销区,共产党员嵇凯就像白杨, 在恶劣的环境中,用坚强的意志和踏实的态度, 为湖南卷烟品牌销售撑起了一片绿色。

新疆地处于祖国大西北, 面积辽阔, 地州城市之间距离长远。 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 往往就是几天的长途旅行。 在漫天的灰尘里, 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 只有一眼

望不到边的沙漠。作为新疆区销售经理, 嵇凯格外明白

“甜从苦中来” 的道理。一次, 在他去哈密烟草公司的途中, 传

来消息, 经过的吐鲁番地区可能会有大风沙, 是继续前进还是延期拜访? 机会不等人, 他仍然决定按计划拜访。 可就在途中,突然刮起了大风, 漫天黄沙, 遮天蔽日, 一张嘴, 口里全是沙土, 让人无法呼吸。 车在沙漠中停了一天一夜。

到了哈密公司后, 公司的人抱着他的肩

膀说“这么大的风沙我想你们一定会改期,没想到你来了, 好。 你不错, 这个朋友交定了。”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嵇凯顶着炎炎烈日, 冒着冽冽寒风, 每天几十户, 十几年如一日地带领业务人员服务于各级市场的零售户, 做上柜, 做陈列, 做沟通, 做服务。 有时候, 提着满满两大袋宣传促销物资走在积雪中, 裤腿一下子就被打湿了, 脸上很容易冻裂开来。 正是靠着这种坚持, 他们从无到有地建立了湖南中烟在市场的各级终端。

新疆民族众多, 由于各民族间的信仰,观念意识, 生活习惯等都与汉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怎么样才能让湖南烟在不是主场的新疆做成主流品牌?

他的团队在他的带领下用诚心与实际行动, 打动了烟草公司的各级领导与工作人员, 建立了良好的公共关系。 广泛的上柜率, 为他们的销售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良好的协作关系,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献计献策, 形成了他们品牌销售的优良软件。

2006年以来, 在新疆, 湖南卷烟品牌无论是产品的销量还是结构的提升, 平均每年增长幅度都在40%以上。

堂堂正正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 这是嵇凯的座右铭, 并始终用这把尺子校正自己人生轨迹,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这句承诺。他犹如一棵塞外的白杨, 风沙愈烈愈挺拔。

扎根西北的白杨———记湖南中烟市场营销中心优秀共产党员嵇凯

□黄求胜

汉诗新韵

邮箱: ruoyu995@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