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Categories
Home > Documents > 2016 年3 月 非賣品 - cys.org.hk · 靜觀(Mindfulness)與大腦健康 研究指出: 1....

2016 年3 月 非賣品 - cys.org.hk · 靜觀(Mindfulness)與大腦健康 研究指出: 1....

Date post: 04-Jul-2020
Category:
Upload: others
View: 4 times
Download: 0 times
Share this document with a friend
24
2016 3 非賣品 寄養服香港九龍啟業邨啟盛樓四號地下 電話:2750 7913 傳真:2755 3137 網址:http://www.cys.org.hk
Transcript
  • 2016 年 3 月 非賣品

    寄養服務

    香港九龍啟業邨啟盛樓四號地下

    電話:2750 7913 傳真:2755 3137 網址:http://www.cys.org.hk

    http://www.cys.org.hk/

  • 1

    目錄

    編者的話–蔣雪艷姑娘 P.1 編者的話

    家長們在照顧小朋友

    時,都付出好大的努力

    及愛心;好多小朋友在

    這樣的環境下,都有很

    明顯的進步。照顧及教

    導過程中,無論親生及

    寄養家長一定遇到好多

    挑戰及困難,有時會忽

    略了自身的身心健康。

    今期,我們在此向大家

    介紹的靜觀教養的概念

    及技巧,期望家長們可

    以學習輕輕鬆鬆教導兒

    童,而兒童也可以開開

    心心地成長。

    蔣雪艷姑娘

    2016 年 3 月

    社工專業分享–靜觀教養 P.2-5

    壓力指數測驗 P.6

    服務報告 / 寄養服務統計 P.7

    寄養服務意見調查 P.8

    服務計劃(4/2016~3/2017) P.9

    寄養家長分享 P.10

    寄養兒童分享 P.11

    生活…活動…點滴 P.12-14

    聖誕咭 P.15

    賀年揮春 P.16-17

    服務質素標準介紹(SQS 1-16) P.18

    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招募寄養家長) P.19

    鳴謝及意見欄 P.20

    生活教育:放下手機 P.21

    健康資訊–流動電話與健康 P.22

  • 2

    社工專業分享-靜觀教養 - 現今世代,父母都是很忙碌,身在分心、多工時代,再加上頻繁使用手機,

    更易令人感到焦慮和疲憊,甚至出現「人在,心不在」的陪伴關係。

    此外,我們也傾向把教養問題單一化,最想找出快速直接有效對策來處理,

    但是處理有關親子關係問題時,必需考慮接納情緒、人際關係技巧或應對等

    的過程。

    - 如何能做到「世界愈快、心愈慢」,把注意力拉回自己跟重要的家人身上,創

    造珍貴「同在感」。

    - 「靜觀教養」指的是隨時打開覺察的天線,接納孩子本來的樣子,不追求完

    美、不批判自己,接納自己是「夠好的父母」。

    - 靜觀教養就是教導我們學習

    1) 專注當下,自我覺察 (把注意力拉回當下,看自己怎麼了?仔細觀察自己丟

    身體、情緒及想法)

    2) 接納(不批判的接受自己當下丟狀態,也從中看清孩子當下真實樣貌,接納

    其本質。)

    3) 身心放鬆方法 - 加強內在的穩定力量

    4) 增強親子相處的同在感

    - 靜觀教養雖然是強調「接納」,但不是代表不能管教孩子,只是我們明白情緒

    沒有好與壞,但行為仍有對與錯。

    - 靜觀教養雖然可以幫助我們重新整合自己,加強內在穩定力量,但卻不能保

    證孩子從此很易教。然而,藉著提昇個人的覺察力,我們可以看清楚自己的

    教養慣性跟心智壞習慣框框,明白自己是容易被哪些事卡住,繼而試圖放鬆、

    改變對應方法,讓自己變得更有彈性

    參考資料:親子天下 雜誌 68 期 2015 年 6 月號

    悦心身心健康促進計劃

  • 3

    靜觀的定義 1. 有意識地 2. 不加批判地 3. 留心當下此刻 4. 如實地觀察自己的情緒和身體 5. 「靜觀」能讓我們集中注意力於當下此刻,而非

    活在過去或未來,逐漸消除負面思想。

    靜觀所需的基本心態 1. 不加批判

    以不偏不倚的態度,去感受自己的經驗。 2. 耐心

    明白凡事都會按各自的時序開花結果,隨遇而安。

    3. 初心 當下每一刻的經驗,讓生活小事帶來幸福感。

    4. 信任自己 信任自己的直覺和力量。

    5. 無強求 做你自己就可以。

    6. 接納 全心全意,如實地面對每一刻,並全情投入其中,藉以培養接納一切事物的心態。

    7. 隨緣 讓自己如實地體驗當下的經驗,以平常心接受一切。

    參考資料:

    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著,陳德中,溫宗 譯 , 張老師出版,2013.10

    馬克.威廉斯 (Mark Williams)與丹尼.潘曼(Danny Penman) 著,吳茵茵譯

    , 天下遠見出版社,2012.11

  • 4

    靜觀呼吸練習 開始時,你會發覺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是很難的。

    讓自己專注於呼吸,帶你回到此時此刻…

  • 5

    靜觀(Mindfulness)與大腦健康

    研究指出:

    1. 靜觀練習能強化身體覺知,活化前額葉活動(提升專注力、強化記憶力等

    認知能力)

    2. 靜觀練習中呼吸方法(如:腹式緩慢吐氣方法)能有效刺激副交感神經

    (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緩和緊張, 使心跳減慢、血壓下

    降、增加 alpha 腦波(放鬆而平靜狀態)…

    認識 「腦」朋友

    1. 大腦可塑性 (Neuro-plasticity)

    2. 幼兒/青少年期: 是特別高可塑性階段(俗語講:腦囟未生埋)

    3. 經驗是可塑造和微調大腦不同的區域發展,並增強各種能力

    (如: 記憶力、決策力)

    4. 「用就有,唔用就原本有嘅都無埋」use it or lose it

    有關處理壓力的 手機軟件 APPs 介紹:

    * 減壓情識

    * Newlife330

    * Stop, Breathe & Think

  • 6

    壓力指數測驗 善待自己 – 身心靈需要

    善待自己由留意自己的身心靈需要開始。為人父母的你,不單常為照顧子女的身心靈而忙碌,也許要兼顧

    工作或其他責任,但是往往最輕易忽略自己。現在試做以下的測試,關心一下自己的現況吧!

    壓力指數你要知: 請回想一下自己在過去一個月內有否出現下述情況, 並請在合適的位置加上:

    項目 A 從未發生 B 間中發生 C 經常發生

    1 覺得手上工作太多,無法應付。

    2 覺得時間不夠要,所以要分秒必爭。例如:過馬路時衝紅燈,走路和說話的節奏

    很快速。

    3 覺得沒有時間消遣,終日記掛著工作。

    4 遇到挫敗時很易會發脾氣。

    5 擔心別人對自己工作表現的評價。

    6 覺得上司和家人都不欣賞自己。

    7 擔心自己的經濟狀況。

    8 有頭痛/胃痛/背痛的毛病,難於治癒。

    9 需要借煙酒、葯物、零食等抑制不安的情緒。

    10 需要借助安眠藥去協助入睡。

    11 與家人/朋友/同事的相處令你發脾氣。

    12 與人傾談時,打斷對方的話題。

    13 上床後覺得思潮起伏,很多事情牽掛,難以入睡。

    14 太多工作,不能每件事做到盡善盡美。

    15 當空閒時輕鬆一下也會覺得內疚。

    16 做事急躁、任性而事後感到內疚。

    17 覺得自己唔應該享樂。

    A=_______ B= _______ C=______

    總分(A+B+C) = _______________

    計分方法:從未發生 0分,間中發生 1 分,經常發生 2 分

    0-10 分:精神壓力程度低但可能顯示生活缺乏刺激,比較簡單沉悶,個人做事的動力不高。

    11-15 分:精神壓力程度中等,雖然某些時侯感到壓力較大,仍可應付。

    16 分或以上:精神壓力偏高,應反省一下壓力來源和尋求解決辦法‧

    資料來源: 香港心理衛生會 (www.mhahk.org.hk)

    http://www.mhahk.org.hk/

  • 7

    過去六個月寄養服務曾舉辦及參予之有關活動及講座:

    寄養服務活動

    舉行日期 活動名稱

    10/10/2015(六) 水鄉情懷在大澳

    24/10/2015(六) 鼓舞飛揚

    29/11/2015(日) 日出日落東涌遊

    2/1/2016(六) 樂聚海洋公園親子遊

    寄養服務家長講座

    舉行日期 家長講座名稱

    9/3/2016(三)

    寄養家長講座(靜觀教養)暨春茗

    26/10/2015(一) 愛連繫急救入門

    21/11/2015 –11/12/15(五) 親子互動輔導寄養家長培訓課程

    服務報告

    asdddddddddddd

    dddddddddddd12

    312312312310/20

    15-310/2015-3/00

    0

    寄養服務統計 (10/2015 - 3/2016)

    過去半年,共有 6 位寄養兒童離開寄養家庭,有 4 位

    回家團聚,有 1 位轉往兒童之家及 1 位轉往其他住宿服務。

  • 8

    寄養服務意見調查

    欣賞的地方:

    寄養家長講座靜觀教養

    -透過靜觀呼吸和拍打練習,明白及了解自己內心擔心

    -主講嘉賓有熱誠及非常好

    -內容很全面

    建議舉辦活動:

    -農場 -昂坪 360 -手工藝嘉年華會 -DIY -親子遠足步行家樂徑 -迪士尼樂園 -BBQ -港島一日遊 -遊船河 -自助餐

    回應及跟進

    1. 多謝出席者欣賞及意見表達,我們會繼續努力,安排合適的活動及講座。

    2. 我們已按過去半年活動建議,於 2016 年 6 月將會舉辦「迪士尼」活動。

    3. 寄養服務單位將按以上之改善意見作為日後舉辦活動之參考。

  • 9

    寄養服務計劃 (2016 年 4 月至 2016 年 9 月)

    活動名稱 舉辦日期

    「知情識性」性教育日營 28/5/2016

    2016 年「我都做得到」頒獎典禮 14/7/2016

    寄養家長培訓活動 (2016 年 4 月至 2016 年 9 月)

    活動名稱 舉辦日期

    寄養家長座談會 2016 年 8 月

    請密切留意各項活動的報名詳情,歡迎

    寄養家長及兒童踴躍報名參加有關講座

    及活動。如有查詢或意見,歡迎與寄養

    社工聯絡。

    服務計劃: 未來方向及活動 (4/2016~3/2017)

    經過搜集寄養家長/寄養兒童/親生家長/轉介社工的意見,

    未來半年服務計劃如下:

    兒童工作 - 1. 促進兒童自我認識,發揮潛能

    2. 建立正面積極學習態度

    3. 加強兒童的情緒教育及性教育

    家長工作 - 1. 提升身心質素

    2. 促進親生家長與寄養家長建立良好關係

  • 10

    寄養家長分享

    「施比受更有福」

    記得大概十五年前,我聽親戚說有個寄養服務,我覺得有興趣,就去

    申請。2006 年,我在逛街時,社工打電話來,説有個小女孩大概一歲,

    問我有沒有興趣照顧她,有的話就約一天見面,我答應了。那個女孩

    就是 Suki(化名)。原本我以為只會提供寄養服務一、二年,想不到一

    照顧就九年,而且後來還照顧埋她的妹妹。Suki 六歲時,她的妹妹出

    生了,Suki 很想我照顧埋妹妹,但由於當時我身體問題,故妹妹被安

    排到另一個寄養家庭照顧。直到 Suki 九歲時,我身體開始復原,在 Suki

    多次要求下及家人支持下決心照顧埋妹妹,待她們兩姊妹一同成長。

    照顧兩個兒童期間,其實非常吃力,尤其妹妹的發展較慢,令我曾經

    想過要放棄照顧妹妹,不過又不忍心看見她們又要再次分開,就打消

    了這個念頭,堅持到現在。

    我還記得我常常叫 Suki 穿拖鞋,有一次天氣很冷,她反而提我穿拖鞋,

    令我覺得她已大個女,十分感動。現在,我看見她們都漸漸長大,見

    到她們開心及有進步,自己都很安慰。

    正所謂「施比受更有福」,希望大家也踴躍幫助別人。 郭太

  • 11

    寄養兒童分享

    「愛的延續」 我是一個寄養兒童,十分幸運地被派到姨姨這家寄養家庭。姨姨這裏的家

    人很友善,以前他們覺得我很可愛,當然現在也是,可能他們也會覺得我

    在門後拍照,當時我十分開心。我還記得不久之前,姨姨帶我到他們的一

    些聚會,他們的親戚給了我很多紅包,這就是兩件我覺得難忘的事。最後,

    我必須感謝我的姨姨-郭太,感謝她多年來的照顧,我盼望我長大後可以

    像姨姨一樣幫助別人,將這份「愛」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Suki(化名)

  • 12

    寄養家長講座

    生活…活動…點滴

  • 13

    鼓舞飛揚

    生活…活動…點滴

  • 14

    水鄉情懷在大澳

    生活…活動…點滴

    樂聚海洋公園親子遊

  • 15

    聖誕咭

  • 16

    賀年揮春

  • 17

    賀年揮春

  • 18

    服務質素標準介紹

    為提高服務質素,本機構已依據社會福利署的指引,訂立十六項服務質素標準,如對以下

    資料有任何意見,可向寄養社工反映。

    服務質素標準(一)

    服務單位確保製備說明資料,清楚陳述其宗旨、

    目標和提供服務的形式,隋時讓公眾索閱

    服務質素標準(九)

    服務單位採取一切合理步驟,以確保職員和服務使用

    者處身於安全的環境

    服務質素標準(二)

    服務單位應檢討及修訂有關服務提供方面的政策

    和程式

    服務質素標準(十)

    服務單位確保服務使用者獲得清楚明確的資料,知道

    如何申請接受和退出服務

    服務質素標準(三)

    服務單位存備其服務運作和活動的最新準確記錄

    服務質素標準(十一)

    服務單位運用有計劃方法以評估和滿足服務使用者

    的需要(不論服務對像是個人、家庭、團體或社區)

    服務質素標準(四)

    所有職員、管理人員、管理委員會和/或理事會

    或其他決策組織的職務及責任均有清楚的界定

    服務質素標準(十二)

    服務單位盡量尊重服務使用者知情下作出服務選擇

    的權利

    服務質素標準(五)

    服務單位/機構實施有效的職員招聘、簽訂職員

    合約、發展、訓練、評估、調派及紀律處分守則

    服務質素標準(十三)

    服務單位尊重服務使用者的私人財產權利

    服務質素標準(六)

    服務單位定期計劃、檢討及評估本身的表現,並

    制定有效的機制,讓服務使用者、職員及其他關

    注人士就服務單位的表現提出意見

    服務質素標準(十四)

    服務單位尊重服務使用者保護私隱和保密的權利

    服務質素標準(七)

    服務單位元實施政策及程式以確保有效的財政管

    服務質素標準(十五)

    每一位服務使用者及職員均有自由申訴其對機構或

    服務單位的不滿,而毋須憂慮遭受責罰,所提出的申

    訴亦應得到處理

    服務質素標準(八)

    服務單位遵守一切有關的法律責任

    服務質素標準(十六)

    服務單位採取一切合理步驟,確保服務使用者免受侵

  • 19

  • 20

    - 在過去半年,感謝各 寄養家長 均盡心盡力照顧兒童,另外亦多謝 各界

    熱心人士 贈送一些兒童物品,我們已將合適物品送予有需要的寄養兒童。

    - Box of Hope

    贊助寄養兒童聖誕禮物盒。

    - V-TECH

    贊助寄養兒童出席「水鄉情懷一天遊」活動,深切體驗大澳文化及學習製

    作漁網及茶果。

    - 香港賽馬會「鼓舞飛揚」

    贊助寄養兒童學習中國鼓樂,認識中國文化。

    -港鐵義工

    贊助兒童出席「日出日落東涌遊」; 乘搭 360 纜車,欣賞東涌風景及遊覽

    昂坪市集。

    -Godiva Chocolatier

    贈送禮盒裝巧克力給寄養兒童。

    -Hong Kong Ladies Circle No.1

    贊助寄養兒童買生日蛋糕。

    鳴謝

    意見欄 各位如對本機構寄養服務有任何意見,可直接聯絡寄養社工。

    聯絡電話: 2750 7913 地址: 九龍啟業邨啟盛樓地下四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 22

    健康資訊 – 流動電話﹝無線射頻電磁場﹞與健康

    引言

    在許多地方包括香港,流動電話是現代通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種技術依靠

    無線射頻信號的傳遞,無線射頻電磁場﹝以下簡稱“射頻電磁場”﹞會在信號傳

    遞中產生。

    是否有健康影響?

    流動電話技術所產生的"射頻電磁場",屬於非電離輻射的一種,與 X 光、核輻

    射等電離輻射並不相同。簡單而言,非電離輻射的能量較低,不足以改變物質

    的化學性質,不能打破人體內的化學鍵造成傷害。

    現時已確立和接觸"射頻電磁場"的主要健康影響都與熱效應有關。流動電話所

    產生的“射頻電磁場”可被身體吸收,而產生小量熱能。因人體正常的體溫調節

    功能可消除這些熱能,所以現時沒有充份證據顯示,在正常使用流動電話下,

    會引致不良的健康影響。

    在 2000 年,世界衞生組織核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展開一項國際性研究

    ﹝INTERPHONE 研究﹞,以了解流動電話的使用情況會否與腦腫瘤有關。在

    2010 年,該項研究報告得出的結論是:全面而言,使用流動電話和腦腫瘤兩者之間的關係並不能確立。有意見認為長期高通話量可能增加腦腫瘤風險,但研究可能存在偏差和誤差以致不能作出因果關係的闡明。流動電話的長期高用量與可能的影響須要進一步研究。在 2011 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經過嚴謹論證後,將"射頻電磁場”分類為“或可能令人類患癌"﹝即第 2B 組﹞。一般而言,

    這分類表示在動物實驗方面未有足夠證據、在人類方面只有有限證據顯示可致

    癌。事實上,不少日常生活所見的媒介亦同屬 2B 類評估,例如咖啡、某些乾

    洗劑等,其證實的風險遠遠低於石棉、吸煙、二手煙、尼古丁、電離輻射等。

    長期高用量使用流動電話會否引致腦腫瘤仍須進一步研究。

    減低風險

    雖然流動電話對健康的影響仍要等待未來的研究結果證實,我們可採取一些預

    防措施以減低接觸流動電話的“射頻電磁場”,例如避免長時間通話及使用免提

    裝置以增加和電話的距離。市民可能特別關心兒童及青少年較易受射頻電磁場

    影響,因為他們從小就有機會接觸這類科技。作為預防措施,兒童的非必要通

    話應盡量避免。

    (資料來源:http://www.chp.gov.hk/tc/content/9/460/23269.html)

    香港特別行政區

    衛生署 衛生防護中心

  • 23

    印刷數量:170本

    出版日期:2016年3月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