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Categories
Home > Documents > “长白之宝”的振兴之路jlrbszb.cnjiwang.com/pc/paper/att/201712/22/a4d6259e-68a...Email:[email protected]...

“长白之宝”的振兴之路jlrbszb.cnjiwang.com/pc/paper/att/201712/22/a4d6259e-68a...Email:[email protected]...

Date post: 15-Nov-2020
Category:
Upload: others
View: 2 times
Download: 0 times
Share this document with a friend
1
04 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 编辑 冯伟鹏 专刊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431)88600721 前不久,“2017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价 值”百强榜在杭州发布,“长白山人参”品牌以 190.48亿元的品牌价值脱颖而出,位列榜首。 这是长白山人参品牌日益响亮的有力佐证。 2009 年,“长白山人参”证明商标成功注册, 我省提出以品牌带动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 决策,人参产业振兴工程全面启动。省委省政府 将人参产业上升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高度, 明确了人参产业振兴发展的战略重点,促进了人 参产业地位的高度提升。通过调控产业规模、规 范种植业、培育加工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人参 质量等一系列措施,使人参产业出现了历史上的 最好形势。 十年来,吉林人用决心与行动一步一个脚印 推动吉林人参产业再现“王者风范”,让人参之花 精彩绽放。 分散经营 分散经营品牌战 品牌战 ”, ”, 实现 实现 长白山人参 长白山人参 品牌 品牌 之变 之变 人参历史迤逦数千年,是我国传统的“百草 之王”,在我省的栽培历史已有 450 多年之久,与 鹿茸、貂皮并称“东北三宝”。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 转轨过程中,人参种植盲目发展,产量剧增,加之 出口受阻,出路狭窄,一夜之间,人参由天上的仙 草变成了野地里的蒿草。价格狂泻,不足此前的 十分之一。此后,长期在低价位上徘徊。用业内 人士的话说,“这 20 年来,我国物价和人们收入 水平总体上涨了10多倍,可就是人参价格不 涨。鲜参每公斤一直在20元左右,价格严重背 离价值。我国都是利用林业采伐迹地种参,从种 到收需要五、六年,从平均每年的收益看,种人参 还真不如种萝卜。” 而自2000年以来,人参产业进入了新的发 展时期,但人参种植规模过大,产需不平衡,加工 能力不足,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市场秩序混 乱,产业发展“散、乱、差”,如何保护我省人参产 业的优势地位,如何引导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成 为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建立起响当当的人参品牌,走出人参“产量 大省、产业小省”的尴尬境地成为吉林人努力不 止的奋斗目标。 转机出现在8年前,为加快人参品牌整合步 伐,我省启动了“长白山人参”品牌建设战略。 2009 年 10 月,“长白山人参”证明商标获得国家 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注册,开启了“长白山人 参”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之路。 一系列有力的扶持政策措施为品牌发展铺 2010年,省政府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 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在全省实施人参产业 振兴工程; 2012年,省政府出台了《吉林省人参管理办 法》,在此基础上,经过两年时间的多次修改和多 方征求意见,省人大正式颁布实施了《吉林省人 参产业条例》,人参产业管理就此纳入法制化管 理轨道; 设立人参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中一部分 用于品牌建设,对引导、拉动品牌建设起到积 极作用。 政策扶持让“长白山人参”品牌建设实现了 跨越式发展。品牌的管理与运营为品牌建设注 入持久动力。 明确品牌管理方案。成立了“长白山 人参”品牌管理委员会,负责品牌产品筛选和 品牌管理工作;研究制定“长白山人参”品牌及 产品管理实施细则;确定品牌企业、品牌原料 来源、品牌产品认证等标准,明确了品牌建设 实施步骤;确立了品牌特许运营商,2012 年,吉 林省长白山人参有限公司被确定为“长白山人 参”品牌特许运营商,承担品牌建设的龙头带 动工作。 开展品牌经营工作。为了防止品牌被 抢注,申请注册了马德里联盟82个成员国和10 个特定国的“长白山人参”国际商标;完成了中国 “驰名商标”、吉林省“著名商标”和长春市“知名 商标”的认定;“长白山人参”品牌管理委员会按 照品牌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每年对参土和人参 原料的检测结果,从中筛选确定品牌原料生产基 地和认证品牌产品。 增强品牌运营能力。按照统一店面形 象、统一包装设计、统一经营理念的思路,在省内 外征集“长白山人参”品牌加盟商;推进品牌产品 统一包装,采取多种形式推介给消费者;申请设 立了“长白山人参”官网,并在淘宝、京东、天猫等 电子商务营销网站上开设网店。 从“分散经营”到“集团拓展”,再到“品牌战 略”,吉林省人参产业实现品牌之变,为效益人参 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 营销升级 营销升级多平台 多平台多渠道 多渠道 展现 展现 长白山人参 长白山人参品牌魅力 品牌魅力 9月20日,首届长白山人参文化节暨全国省 级党报总编参乡采风活动在抚松县举行。全国 31家省级党报总编、抚松域内民俗专家、人参种 植户和经营户、人参企业经营者、新闻媒体记者、 社会各界群众及客商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本 次活动。 活动执行单位邀请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 全国省级党报媒体以及主流网站、新媒体等对本 次活动进行了大规模的集中报道。 在此前的8月,第十六届长春农博会举办期 间,长白山人参展馆里,超过100种长白山人参 品牌集体亮相,人参有整根卖的,也有除冠除须 成盒卖的,更有加工成香皂、面膜等产品出售的, 琳琅满目的人参产品吸引众多观展市民驻足了 解。而产品全都有一个统一的品牌标识“长 白山人参”。 不仅如此,别具一格的“长白山人参”美食大 赛也为人们近距离地了解、熟知人参提供了一个 更亲民的方式。 省参茸办公室主任孙振天表示,举办“长白 山人参”美食大赛,就是要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告 诉人们,人参不仅是药品,更是集营养、保健、美 食于一身的名贵山珍食品,在享受人参美食的同 时,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人们正确地食用 人参,更好地了解人参的功效和用法,使人参成 为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从而进一步推进全省 的人参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毋庸置疑,“长白山人参”的品牌建设之路, 不仅要构建合理、健康、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结构, 更要不断转变推广方式,为品牌发展注入新动 能。 品牌推广之初,为了让广大消费者尽快认 知、认可“长白山人参”品牌,省农委开展了一系 列宣传推介活动: 组团参加了韩国世界人参博览会、第20届 全国药品及保健品交易会、第七届中国农交会暨 第八届长春农博会等活动,在人民大会堂吉林厅 首次举办了吉林“长白山人参”品牌推介暨“长白 山参王”拍卖会,承办了中国 · 吉林国际人参大 会; 借助中国农交会、展览会等平台,先后在广 州、郑州、成都、海口、福州、武汉等地举办“长白 山人参”品牌新闻发布会、品牌推介会、参王拍卖 会、品牌产品展览展示等活动,展览展示“长白山 人参”品牌产品及文化,扩大“长白山人参”品牌 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随着“互联网+”、网络媒体等平台的兴起, “长白山人参”的品牌推广也呈现出多渠道、多形 式的宣传攻势。 利用首都机场T2国内值机区4块LED 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 4 万次宣传广告; 在首都机场T2航站楼、龙嘉机场跨街 桥上设立“长白山人参”巨幅广告牌; 在央视一频道和新闻频道并机直播的 《朝闻天下》播放品牌宣传广告。 在央视二频道“生财有道”栏目拍摄并 播出了《咱们家乡有特产》人参专题宣传片; 与凤凰吉林、《中国人参》杂志社联合主 办了“2016 大学生情系‘长白山人参’传媒作品 大赛”,将获奖作品在凤凰网上展播; 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拍摄了 4 集系列纪录片《人参》,在央视纪录频道和科教 频道播出; 出版发行了《白山神》系列图书; 建立长白山人参联盟门户网站,打造长 白山人参种植加工、产品产业技术综合信息平 台,并在淘宝、京东、天猫等电子商务营销网站上 开设网店,实现电子商务平台推广和长白山人参 产业信息资源共享。 带着品牌发展所积累的品质与实力,“长白 山人参”在诸多重要场合频频亮相,并在许多重 量级的展会和评比中斩获殊荣。在中国农产品 电子商务峰会上,品牌入围“2016 年度中国农产 品网络品牌五十强”;在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展 上,品牌得到“中国商标金奖”提名;经中国优质 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评选,品牌荣获“2017 最受 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桂 林举办的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上,获得“2017 中 国国际商标品牌节金奖”;在杭州举办的中国农 业品牌百县大会上,“长白山人参”以高达 190.48 亿 元 的 品 牌 价 值 ,位 列“2017 中 国 农 产 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榜第一……“长白山 人参”品牌产品公共认知度增加,品牌价值显著 提升。 在一波又一波的宣传热潮中,“长白山人参” 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越来越厚重的品牌烙印。 长白山人参 长白山人参品牌为主 品牌为主 探索出农业区域公用品牌 探索出农业区域公用品牌 建设的实践路径 建设的实践路径 随着“长白山人参”品牌认识度明显增强,市 场地位不断提升,“长白山人参”品牌建设也将重 心转至品牌产品原料和市场运营,用品质打造品 牌,逐步提高“长白山人参”品牌影响力。 品质决定品牌。为确保“长白山人参”品牌 生产企业的优质人参原料供应,截至2017年末, 持续建立了6个人参良种繁育基地,每年生产良 种 5 万公斤;在长白、珲春、抚松等地累计建立了 18个省级非林地种植试验示范基地,针对不同 地区开展试验,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逐步形 成标准化种植方案,为加快伐林栽参向非林地栽 参模式转变起到引导示范作用;累计建立了119 个“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原料生产基地,为品牌 产品生产企业提供的优质人参,可满足全部品牌 企业对优质原料参的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质量监控也在同步推进。每年坚 持按照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栽培模式, 重点对拟种植人参地块和待做货地块进行土壤 营养成分、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的土壤检测,年 检测样本3000个,约占每年新增参地面积的 30%;从 2012 年 开 始,对 当 年 认 证 的“长 白 山 人 参”品牌原料生产基地全部进行检测。将以上检 测结果作为下年度参业用地指标和专项资金分 配的重要参考依据。筛选出高效低残留农药 47 种,已经在国家登记25种,改写了人参种植用药 不合法的历史。 高产优质人参栽培技术也取得新突破。全 省选育并审定了人参新品种9个。“人参等中药 材育种与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人参产业获 得的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借以构建的“人 参安全优质生产技术体系”,使吉林省人参单产 水平提高了 20%左右。 除了着力从源头上把控、监管人参质量,吉 林省还启动了品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依 托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以“互联网+产品溯源” 为核心,初步建立了生产企业、种植大户的生产 信息数据库,对部分生产基地土壤及产品进行检 测,对当年做货的人参赋予二维码标记,为在 2020 年全部实现“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可追溯 体系奠定基础。 经过十年的品牌建设,截至目前,已有 37 户 生产企业的134种产品获准进入“长白山人参” 品牌。品牌企业年转化原料人参4500多吨,品 牌企业总产值达到亿元。 更值得欣喜的是,创建品牌以来,我省人参加 工业有突破性进展,特别是人参进入新资源食品 后,人参转化增值速度明显加快,产品种类和产生 的经济效益呈几何级数增长。待转化科研成果增 多,已经进入市场的有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 品、生物制品 5 大系列约千种产品,极大促进了我 省人参产业由原料型向加工增值型转变。 用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升 用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升 培育 培育 长白山人参 长白山人参品牌发 品牌发 展的核心动力 展的核心动力 冬日萧瑟,但集安益盛药业公司的提取车间 却一片热闹繁忙,真空浓缩罐、沉淀罐、大孔树脂 吸附器、乙醇回收塔等各种设备不停地转运着。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车间是生产公司主导产品 “振源胶囊”主要原料人参果皂苷的车间。其流 程是,把鲜人参果加工成果浆,经大孔树脂吸附、 清洗出杂、乙醇洗脱、喷雾干燥等,制成人参果皂 原料。 在集安市,目前已开发出人参产品21大系 列 600 余种规格,实现了人参从根到茎、叶、果、 花的全面开发利用。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产业化经营作为人参产 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加快引进战略投资主体,培 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产加销有机结合,开发生 产了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制品 等5大系列约1000种产品,产值约占人参总产值 的一半,形成了人参精深加工、规模经营、集群发 展态势。 人参“药食同源”取得历史性突破。多年来, 人参不能进入食品成为制约吉林省人参产业快 速发展的主要障碍。经过多方努力,2012年8 月,国家正式批准吉林省人工种植人参进入新资 源食品,实现了人参从药品到食品、从药房到厨 房、从治疗到保健的历史性跨越,目前全省已经 开发人参食品达500多种,极大地拓展了人参应 用和消费领域。 科技兴参水平持续提升。启动实施人参基 因组计划,在人参的功能性基因研究上取得重 大进展。选育出“福星 1 号”等 8 个人参优良品 种。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积极推动现有龙头企 业扩大规模,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引导省内外大 型企业特别是大型医药企业成为人参产业的龙 头企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知名企 业参与人参产业,提高龙头企业集团化、国际化 水平。同时,提升人参产业化水平,积极推广“大 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充分 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和市场开拓作用。理顺 龙头企业和参户的利益关系,建立“风险共担、利 益均沾”的联结机制,形成经济共同体。另外,计 划5年内,重点打造8个高水平的人参工业集群, 开发 10 种以上高端人参产品和 30 种以上大众化 精制人参产品。 的振兴之路 —我省“长白山人参”品牌建设综述 本报记者 张力军 陈沫 “长白山人参”在国内外多个重要的展 会上展览展示品牌产品及文化,迅速扩大 “长白山人参”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今年 9 月 20 日,全国 31 家省级党报总编会 聚“中国人参之乡” —抚松,出席首届长白山 人参文化节暨全国省级党报总编参乡采风活 动。通过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长白山人参 文化和民俗地域文化,讲好品牌故事,助推吉 林人参产业的发展振兴。 今年6月16日,“长白山人参中国行”活动在广州市启动。省内33家人参产业龙头企业一道, 带来 116 种产品,联袂展示“长白山人参”品牌形象,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长白山人参”在珠三角 地区的品牌影响力。以此为起点,“长白山人参”攥拳聚力,集结出发。 “长白山人参”品牌 已经建立起品牌产品原 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 了从生产加工到市场销 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产品 质量可追溯体系。图为 “长白山人参”绿色种植 及良种繁育示范基地。 写在前面 巍巍长白,莽莽林海,三江之源,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着大山的精灵—“长白山人参”。 曾几何时,人们赋予了人参神秘的色彩,无论是参娃娃的传说,还是老把头“放山”的号子,都让人感觉到人参在人们心中的神圣与神奇。 曾几何时,人参种植盲目发展,产量剧增,出口受阻,出路狭窄,一夜之间,人参由天上的仙草变成了野地里的蒿草。价格长期低迷近二十年,品牌 更无从谈起。 2010年,我省全面启动实施人参产业振兴工程,省委、省政府将人参产业上升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高度,明确了人参产业振兴发展的战略重 点,促进了人参产业地位的高度提升。通过调控产业规模、规范种植业、培育加工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人参质量等一系列措施,使人参产业出现了 历史上的最好形势。 “长白山人参”品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不断发展的历程。“长白山人参”,这一区域公用品牌,已成长为消费者喜爱的高端滋补品牌。品牌 旗下涵盖众多符合品牌产品标准的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制品等 5 大系列近千种产品。“天下第一参”的美誉在国内国际市场日益响亮。 从“分散经营”到“集团拓展”,再到“品牌战略”,我省人参产业实现品牌之变,“长白山人参”,正引领着人参产业向更高水平稳步发展。从今天起, 本报将陆续推出专刊,全面展示“长白山人参”的品牌之路。
Transcript
Page 1: “长白之宝”的振兴之路jlrbszb.cnjiwang.com/pc/paper/att/201712/22/a4d6259e-68a...Email:jlrb18@126.com 电话:(0431)88600721 前不久,“2017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价

04 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 编辑 冯伟鹏专刊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431)88600721

前不久,“2017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价

值”百强榜在杭州发布,“长白山人参”品牌以

190.48亿元的品牌价值脱颖而出,位列榜首。

这是长白山人参品牌日益响亮的有力佐证。

2009年,“长白山人参”证明商标成功注册,

我省提出以品牌带动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

决策,人参产业振兴工程全面启动。省委省政府

将人参产业上升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高度,

明确了人参产业振兴发展的战略重点,促进了人

参产业地位的高度提升。通过调控产业规模、规

范种植业、培育加工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人参

质量等一系列措施,使人参产业出现了历史上的

最好形势。

十年来,吉林人用决心与行动一步一个脚印

推动吉林人参产业再现“王者风范”,让人参之花

精彩绽放。

从从““分散经营分散经营””到到““品牌战品牌战略略”,”,实现实现““长白山人参长白山人参””品牌品牌之变之变

人参历史迤逦数千年,是我国传统的“百草

之王”,在我省的栽培历史已有450多年之久,与

鹿茸、貂皮并称“东北三宝”。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

转轨过程中,人参种植盲目发展,产量剧增,加之

出口受阻,出路狭窄,一夜之间,人参由天上的仙

草变成了野地里的蒿草。价格狂泻,不足此前的

十分之一。此后,长期在低价位上徘徊。用业内

人士的话说,“这20年来,我国物价和人们收入

水平总体上涨了 10多倍,可就是人参价格不

涨。鲜参每公斤一直在20元左右,价格严重背

离价值。我国都是利用林业采伐迹地种参,从种

到收需要五、六年,从平均每年的收益看,种人参

还真不如种萝卜。”

而自2000年以来,人参产业进入了新的发

展时期,但人参种植规模过大,产需不平衡,加工

能力不足,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市场秩序混

乱,产业发展“散、乱、差”,如何保护我省人参产

业的优势地位,如何引导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成

为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建立起响当当的人参品牌,走出人参“产量

大省、产业小省”的尴尬境地成为吉林人努力不

止的奋斗目标。

转机出现在8年前,为加快人参品牌整合步

伐,我省启动了“长白山人参”品牌建设战略。

2009年10月,“长白山人参”证明商标获得国家

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注册,开启了“长白山人

参”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之路。

一系列有力的扶持政策措施为品牌发展铺

路——

2010年,省政府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

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在全省实施人参产业

振兴工程;

2012年,省政府出台了《吉林省人参管理办

法》,在此基础上,经过两年时间的多次修改和多

方征求意见,省人大正式颁布实施了《吉林省人

参产业条例》,人参产业管理就此纳入法制化管

理轨道;

设立人参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中一部分

用于品牌建设,对引导、拉动品牌建设起到积

极作用。

政策扶持让“长白山人参”品牌建设实现了

跨越式发展。品牌的管理与运营为品牌建设注

入持久动力。

——明确品牌管理方案。成立了“长白山

人参”品牌管理委员会,负责品牌产品筛选和

品牌管理工作;研究制定“长白山人参”品牌及

产品管理实施细则;确定品牌企业、品牌原料

来源、品牌产品认证等标准,明确了品牌建设

实施步骤;确立了品牌特许运营商,2012年,吉

林省长白山人参有限公司被确定为“长白山人

参”品牌特许运营商,承担品牌建设的龙头带

动工作。

——开展品牌经营工作。为了防止品牌被

抢注,申请注册了马德里联盟82个成员国和10

个特定国的“长白山人参”国际商标;完成了中国

“驰名商标”、吉林省“著名商标”和长春市“知名

商标”的认定;“长白山人参”品牌管理委员会按

照品牌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每年对参土和人参

原料的检测结果,从中筛选确定品牌原料生产基

地和认证品牌产品。

——增强品牌运营能力。按照统一店面形

象、统一包装设计、统一经营理念的思路,在省内

外征集“长白山人参”品牌加盟商;推进品牌产品

统一包装,采取多种形式推介给消费者;申请设

立了“长白山人参”官网,并在淘宝、京东、天猫等

电子商务营销网站上开设网店。

从“分散经营”到“集团拓展”,再到“品牌战

略”,吉林省人参产业实现品牌之变,为效益人参

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

营销升级营销升级,,多平台多平台、、多渠道多渠道展现展现““长白山人参长白山人参””品牌魅力品牌魅力

9月20日,首届长白山人参文化节暨全国省

级党报总编参乡采风活动在抚松县举行。全国

31家省级党报总编、抚松域内民俗专家、人参种

植户和经营户、人参企业经营者、新闻媒体记者、

社会各界群众及客商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本

次活动。

活动执行单位邀请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

全国省级党报媒体以及主流网站、新媒体等对本

次活动进行了大规模的集中报道。

在此前的8月,第十六届长春农博会举办期

间,长白山人参展馆里,超过100种长白山人参

品牌集体亮相,人参有整根卖的,也有除冠除须

成盒卖的,更有加工成香皂、面膜等产品出售的,

琳琅满目的人参产品吸引众多观展市民驻足了

解。而产品全都有一个统一的品牌标识——“长

白山人参”。

不仅如此,别具一格的“长白山人参”美食大

赛也为人们近距离地了解、熟知人参提供了一个

更亲民的方式。

省参茸办公室主任孙振天表示,举办“长白

山人参”美食大赛,就是要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告

诉人们,人参不仅是药品,更是集营养、保健、美

食于一身的名贵山珍食品,在享受人参美食的同

时,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人们正确地食用

人参,更好地了解人参的功效和用法,使人参成

为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从而进一步推进全省

的人参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毋庸置疑,“长白山人参”的品牌建设之路,

不仅要构建合理、健康、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结构,

更要不断转变推广方式,为品牌发展注入新动

能。

品牌推广之初,为了让广大消费者尽快认

知、认可“长白山人参”品牌,省农委开展了一系

列宣传推介活动:

组团参加了韩国世界人参博览会、第20届

全国药品及保健品交易会、第七届中国农交会暨

第八届长春农博会等活动,在人民大会堂吉林厅

首次举办了吉林“长白山人参”品牌推介暨“长白

山参王”拍卖会,承办了中国·吉林国际人参大

会;

借助中国农交会、展览会等平台,先后在广

州、郑州、成都、海口、福州、武汉等地举办“长白

山人参”品牌新闻发布会、品牌推介会、参王拍卖

会、品牌产品展览展示等活动,展览展示“长白山

人参”品牌产品及文化,扩大“长白山人参”品牌

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随着“互联网+”、网络媒体等平台的兴起,

“长白山人参”的品牌推广也呈现出多渠道、多形

式的宣传攻势。

——利用首都机场T2国内值机区4块LED

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4万次宣传广告;

——在首都机场T2航站楼、龙嘉机场跨街

桥上设立“长白山人参”巨幅广告牌;

——在央视一频道和新闻频道并机直播的

《朝闻天下》播放品牌宣传广告。

——在央视二频道“生财有道”栏目拍摄并

播出了《咱们家乡有特产》人参专题宣传片;

——与凤凰吉林、《中国人参》杂志社联合主

办了“2016大学生情系‘长白山人参’传媒作品

大赛”,将获奖作品在凤凰网上展播;

——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拍摄了

4集系列纪录片《人参》,在央视纪录频道和科教

频道播出;

——出版发行了《白山神》系列图书;

——建立长白山人参联盟门户网站,打造长

白山人参种植加工、产品产业技术综合信息平

台,并在淘宝、京东、天猫等电子商务营销网站上

开设网店,实现电子商务平台推广和长白山人参

产业信息资源共享。

带着品牌发展所积累的品质与实力,“长白

山人参”在诸多重要场合频频亮相,并在许多重

量级的展会和评比中斩获殊荣。在中国农产品

电子商务峰会上,品牌入围“2016年度中国农产

品网络品牌五十强”;在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展

上,品牌得到“中国商标金奖”提名;经中国优质

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评选,品牌荣获“2017最受

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桂

林举办的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上,获得“2017中

国国际商标品牌节金奖”;在杭州举办的中国农

业品牌百县大会上,“长白山人参”以高达

190.48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2017中国农产

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榜第一……“长白山

人参”品牌产品公共认知度增加,品牌价值显著

提升。

在一波又一波的宣传热潮中,“长白山人参”

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越来越厚重的品牌烙印。

以以““长白山人参长白山人参””品牌为主品牌为主体体,,探索出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探索出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实践路径建设的实践路径

随着“长白山人参”品牌认识度明显增强,市

场地位不断提升,“长白山人参”品牌建设也将重

心转至品牌产品原料和市场运营,用品质打造品

牌,逐步提高“长白山人参”品牌影响力。

品质决定品牌。为确保“长白山人参”品牌

生产企业的优质人参原料供应,截至2017年末,

持续建立了6个人参良种繁育基地,每年生产良

种5万公斤;在长白、珲春、抚松等地累计建立了

18个省级非林地种植试验示范基地,针对不同

地区开展试验,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逐步形

成标准化种植方案,为加快伐林栽参向非林地栽

参模式转变起到引导示范作用;累计建立了119

个“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原料生产基地,为品牌

产品生产企业提供的优质人参,可满足全部品牌

企业对优质原料参的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质量监控也在同步推进。每年坚

持按照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栽培模式,

重点对拟种植人参地块和待做货地块进行土壤

营养成分、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的土壤检测,年

检测样本 3000 个,约占每年新增参地面积的

30%;从2012年开始,对当年认证的“长白山人

参”品牌原料生产基地全部进行检测。将以上检

测结果作为下年度参业用地指标和专项资金分

配的重要参考依据。筛选出高效低残留农药47

种,已经在国家登记25种,改写了人参种植用药

不合法的历史。

高产优质人参栽培技术也取得新突破。全

省选育并审定了人参新品种9个。“人参等中药

材育种与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人参产业获

得的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借以构建的“人

参安全优质生产技术体系”,使吉林省人参单产

水平提高了20%左右。

除了着力从源头上把控、监管人参质量,吉

林省还启动了品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依

托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以“互联网+产品溯源”

为核心,初步建立了生产企业、种植大户的生产

信息数据库,对部分生产基地土壤及产品进行检

测,对当年做货的人参赋予二维码标记,为在

2020年全部实现“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可追溯

体系奠定基础。

经过十年的品牌建设,截至目前,已有37户

生产企业的134种产品获准进入“长白山人参”

品牌。品牌企业年转化原料人参4500多吨,品

牌企业总产值达到亿元。

更值得欣喜的是,创建品牌以来,我省人参加

工业有突破性进展,特别是人参进入新资源食品

后,人参转化增值速度明显加快,产品种类和产生

的经济效益呈几何级数增长。待转化科研成果增

多,已经进入市场的有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

品、生物制品5大系列约千种产品,极大促进了我

省人参产业由原料型向加工增值型转变。

用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升用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级,,培育培育““长白山人参长白山人参””品牌发品牌发展的核心动力展的核心动力

冬日萧瑟,但集安益盛药业公司的提取车间

却一片热闹繁忙,真空浓缩罐、沉淀罐、大孔树脂

吸附器、乙醇回收塔等各种设备不停地转运着。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车间是生产公司主导产品

“振源胶囊”主要原料人参果皂苷的车间。其流

程是,把鲜人参果加工成果浆,经大孔树脂吸附、

清洗出杂、乙醇洗脱、喷雾干燥等,制成人参果皂

原料。

在集安市,目前已开发出人参产品21大系

列600余种规格,实现了人参从根到茎、叶、果、

花的全面开发利用。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产业化经营作为人参产

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加快引进战略投资主体,培

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产加销有机结合,开发生

产了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制品

等5大系列约1000种产品,产值约占人参总产值

的一半,形成了人参精深加工、规模经营、集群发

展态势。

人参“药食同源”取得历史性突破。多年来,

人参不能进入食品成为制约吉林省人参产业快

速发展的主要障碍。经过多方努力,2012年 8

月,国家正式批准吉林省人工种植人参进入新资

源食品,实现了人参从药品到食品、从药房到厨

房、从治疗到保健的历史性跨越,目前全省已经

开发人参食品达500多种,极大地拓展了人参应

用和消费领域。

科技兴参水平持续提升。启动实施人参基

因组计划,在人参的功能性基因研究上取得重

大进展。选育出“福星1号”等8个人参优良品

种。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积极推动现有龙头企

业扩大规模,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引导省内外大

型企业特别是大型医药企业成为人参产业的龙

头企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知名企

业参与人参产业,提高龙头企业集团化、国际化

水平。同时,提升人参产业化水平,积极推广“大

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充分

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和市场开拓作用。理顺

龙头企业和参户的利益关系,建立“风险共担、利

益均沾”的联结机制,形成经济共同体。另外,计

划5年内,重点打造8个高水平的人参工业集群,

开发10种以上高端人参产品和30种以上大众化

精制人参产品。

“长白之宝”的振兴之路——我 省“ 长 白 山 人 参 ”品 牌 建 设 综 述

本报记者 张力军 陈沫

“长白山人参”在国内外多个重要的展

会上展览展示品牌产品及文化,迅速扩大

“长白山人参”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今年9月20日,全国31家省级党报总编会

聚“中国人参之乡”——抚松,出席首届长白山

人参文化节暨全国省级党报总编参乡采风活

动。通过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长白山人参

文化和民俗地域文化,讲好品牌故事,助推吉

林人参产业的发展振兴。

今年6月16日,“长白山人参中国行”活动在广州市启动。省内33家人参产业龙头企业一道,

带来116种产品,联袂展示“长白山人参”品牌形象,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长白山人参”在珠三角

地区的品牌影响力。以此为起点,“长白山人参”攥拳聚力,集结出发。

“长白山人参”品牌

已经建立起品牌产品原

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

了从生产加工到市场销

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产品

质量可追溯体系。图为

“长白山人参”绿色种植

及良种繁育示范基地。

写在前面巍巍长白,莽莽林海,三江之源,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着大山的精灵——“长白山人参”。

曾几何时,人们赋予了人参神秘的色彩,无论是参娃娃的传说,还是老把头“放山”的号子,都让人感觉到人参在人们心中的神圣与神奇。

曾几何时,人参种植盲目发展,产量剧增,出口受阻,出路狭窄,一夜之间,人参由天上的仙草变成了野地里的蒿草。价格长期低迷近二十年,品牌

更无从谈起。

2010年,我省全面启动实施人参产业振兴工程,省委、省政府将人参产业上升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高度,明确了人参产业振兴发展的战略重

点,促进了人参产业地位的高度提升。通过调控产业规模、规范种植业、培育加工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人参质量等一系列措施,使人参产业出现了

历史上的最好形势。

“长白山人参”品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不断发展的历程。“长白山人参”,这一区域公用品牌,已成长为消费者喜爱的高端滋补品牌。品牌

旗下涵盖众多符合品牌产品标准的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制品等5大系列近千种产品。“天下第一参”的美誉在国内国际市场日益响亮。

从“分散经营”到“集团拓展”,再到“品牌战略”,我省人参产业实现品牌之变,“长白山人参”,正引领着人参产业向更高水平稳步发展。从今天起,

本报将陆续推出专刊,全面展示“长白山人参”的品牌之路。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