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Categories
Home > Documents > Atlanta Chinese News November 27, 2015 www ......

Atlanta Chinese News November 27, 2015 www ......

Date post: 01-Sep-2019
Category:
Upload: others
View: 4 times
Download: 0 times
Share this document with a friend
1
www. AtlantaChineseNews.com P.O. Box 941070 Atlanta, GA 31141-0070 Tel:770-455-0880 Fax:770-452-0670 E-mail:[email protected] Atlanta Chinese News Friday, November 27, 2015 Serving Since 1992 NO. 04616 親愛的讀者:為了讓這份社區報紙內容更好更豐富,請您告訴商家,您的資訊來自亞特蘭大新聞,謝謝您! B3 華府活動 網路版: www.AtlantaChineseNews.com 廣告新聞專線: [email protected] 在 1887 年 10 月之前, 大地之窗廷帕諾戈溶洞(TimpanogosCave) 幾乎沒有人類的痕跡,但在馬丁漢森(Martin Hansen )發現溶洞以後,它 給 猶 他 州 添 加 了 豐 富 多 彩 的 人 類 歷 史。1922 年 10 月 14 日,哈 定 總 統 (Warren G. Harding)命 名 廷 帕 諾 戈 溶 洞 國 家 遺 蹟 公 園(National Monument)。2015 年秋分與寒露之交,妻子和我遊覽公園。整個旅程雖 然辛苦,心情卻是愉快的,特別作文以誌之。 豐富歷史三溶洞 1887 年的冬天,漢森篳路藍縷地開拓旅遊小徑,人們叫它漢森溶洞。 1913年夏,由James Gough率領的六大二小的小隊探索漢森溶洞。進洞, 二個名字叫 James W. Gough 和 Frank Johnson 的 14 歲男童很快地失去與 大人一起探險的興趣,分道揚鑣,結果發現廷帕諾戈心臟父親時代 的珠寶盒兩洞穴。更重要的是,發現印第安人的墓葬洞穴和箭矢。於是 他 們 商 請 自 然 學 家 John Hutchings 幫 忙 考 證。後 來 的 兩 個 星 期, Hutchings、Gough 和他父親,發現鋅含量 3%的礦石。此後兩年,1915 年 8 月 8 日,三人向政府登記開礦權。後來 Gough 家搬到愛達荷州之前,他將 探索工具箱掩埋,並將洞口掩藏起來。溶洞從此沉寂 8 年。直到 1921 年 8 月 14 日,Vearl Manwill 率領一小組人來此探勘,再次找到這兩個洞穴,命 名為廷帕諾戈溶洞。同年10月15日,馬丁漢森之子Heber Hansen帶著18 歲的侄子Wayne Hansen到溶洞附近打獵。他們發現在漢森和廷帕諾戈 兩個溶洞入口的中間,還有一個入口,他們倆當晚告訴家人。於是年過 74歲的馬丁漢森跟隨家人探索這後來叫中途溶洞。因為中途溶洞的入 口是一個 110 英呎深的石井,進出不方便,於是決定放棄此溶洞入口,改 由廷帕諾戈和漢森兩溶洞通道分別進出此溶洞。翌年5月溶洞通道與電 力系統完成,三溶洞開放給民眾,門票:年票一元、單次 50 美分、12 歲以 下25美分。為了保護鐘乳石不被非法砍划以及印地安人遺留下來的遺 跡,1922 年 10 月 14 日,哈定總統根據1906年古蹟法案(Antiquities Act of 1906) 正式命名為廷帕諾戈溶洞國家遺蹟公園。國家遺蹟公園與國家 公園主要的不同點是,國家公園需要國會通過,國家遺蹟公園則是總統 拍板,不需國會的同意。 賞景步道賞秋景 溶洞行程開放時間只有每年的5月到10月,非常熱門。加上16人的 人數上限,所以最好先預約門票及時段。10 月 8 日,我們走訪公園,先到 晃盪(Swinging)橋(如圖)走走,然後到遊客中心買票。步道往返和溶洞 行程總共需要3到4小時。雖然1800英呎的步道看似輕鬆,但事前準備 還是得做足才行。沿途沒有水和休息站,唯一的洗手間在溶洞進口附近, 走累了,衹有在長條鐵網椅上休息!在步道入口,護林員驗票,才注意到 我們15人買的是下午1點的票,2點半前到達洞口。她再次提醒我們到洞 口才有洗手間。準備就緒出發!大約 4 人寬的步道全程沒有護欄,一邊是 陡峭的岩壁,另一邊的斜坡,則隨著高度攀升變成看不見底的懸崖。碰上 礫石區還劃有黃線,得快速通過以策安全。10 月的廷帕諾戈山,晴空朗 朗,萬里無雲,層嶺疊巒,綿延起伏,山景青翠,澗水碧藍;行在步道上,岩 壁夾縫,驀見楓樹二三棵,紅了的楓葉,一片秋天的景色;偶爾微風拂髮, 稍有寒意,遙瞰對面山頭,白雪皚皚。花了 45 分鐘,終於從 5638 英呎的遊 客中心爬到6730英呎的洞穴入口。這1092英呎垂直距離,我們走過由上 至 下 的 7 個 地 質 岩 層:密 西 西 比 世(Desert 石 灰 石,Gardison? 石 灰 石, Fitchville白雲石)、寒武紀(Maxfield?石灰石,Ophir地層,Tintic石英石) 和前寒武紀(Mutual 石英石)。廷帕諾戈三溶洞,位處最高的 Desert 石灰 石岩層內。 漢森、中途和廷帕諾戈三溶洞 終於進到漢森溶洞,護林員 麗莎(如圖),讓我們 15 人圍成一 圈,說明三不原則:不亂摸、不丟 垃圾和不帶背包。含油脂的手會 終止鐘乳石的成長、洞穴內垃圾 極難處理、大背包容易碰壁。麗莎 打開不讓水氣流失的閘門,瞰到 嚮往已久的鐘乳石。沒有護欄隔 離的珍貴鐘乳石,就環繞在身旁、 頭頂和腳邊。因為地層擠壓的關 係,目前廷帕諾戈山似乎還有長 高的趨勢,岩石上一條條的痕跡 就是地層擠壓過的證明。鐘乳石 的形成,是靠著富含礦物質的水 滴,積年累月滴成奇形怪狀的鐘 乳石。進入廷帕諾戈溶洞的第一 景點是父親時代的珠寶盒。第 二景點是睡眠客棧。第三景點是 洞穴中最有名也最大的鐘乳石, 名叫廷帕諾戈心臟(如圖)。長 5.5 英呎、寬 3 英呎、重 2 噸。要花 多久才能形成這麼大的鐘乳石? 鐘乳石跟石筍似乎快連成一線, 說是快了但也要再經過幾十或上 百年(如圖)。鐘乳石除了印象中 常見的錐或柱狀,還有片狀,有時 甚至會形成一個個石藤,彎曲的 小圈乍看有點像海裡的珊瑚礁。 問過解說員為什麼會形成圈圈? 不就是富含礦物質的水依重力慢 慢往下滴滴到地面後,再慢慢沉 澱。水滴從岩壁孔隙流出時同時 受到相反方向的推或吸力影響。 從這新生成的鐘乳石觀察到大約 每 15 年長 1 公分,更顯其珍貴性。 鐘乳石因為形成礦物質不同而有 不同的顏色,含鐵會變紅。乍看白 色在手電筒照射下不只變綠還透 光。第四景點是風鈴密室。第五景 點是駱駝室。第六景點能量接力。 第七站是焦糖(caramel)瀑布,麗莎說:這片被稱做焦糖,酷似咖啡色的糖 漿淋在岩石上(如圖)。走出洞穴欣賞完遼闊的景色準備下山!花 30 分鐘 原路下山看似簡單也很折磨人,才半路就覺得膝蓋隱隱作痛,上山耗腿 力、下山磨損膝蓋的行程,似乎預告了接下來猶他羚羊島、聖地牙哥卡比 路,還有約書亞樹國家公園之行是一連串的體力考驗啊! (全文完) 廷帕諾戈溶洞國家遺蹟公園 呂克明 俗話說,選日子不如撞日子。真是這麼個理兒!這次邀請朋友到哈 珀斯渡口去秋遊,本想 10 月 24 號去,但由於是臨時起意,大家都難配 合,遂有人建議下週六,即 10 月 31 號。有 2 個人當即回應,就這麼定下 來了。30 號晚上查看天氣預報,31 號是一個大好天!早上 6 點半我們一 行4人在德國鎮住的朋友家集合,吃過朋友準備好的早餐就出發,一 路順利。一拐上 340,2 邊的美景就撲面而來。太陽瞬間露出,路邊的紅 葉一下子燦爛無比,遠山的薄霧縹緲迷漫,在朝霞的映照下,好一幅精 美迷人的圖畫!大家不約而同的歡呼起來,高速公路不能停車,只好用 手機搶照一通。功夫不負有心人,總算還抓住了一些美畫的片斷。 哈珀斯渡口是西佛吉尼亞州的一個小鎮,位於波多馬克河和謝南 多厄河交匯處,也是馬里蘭、佛吉尼亞、西佛吉尼亞三州接壤處,風景 優美、古跡林立,在美國歷史上寫有重要的一筆。1859 年 10 月 16 日,著 名的廢奴主義者約翰 布朗,率領幾十名跟隨他的人突然襲擊位於哈 珀斯渡口的聯邦軍火庫,成為南北戰爭爆發前的重大事件,激化了南 北方矛盾,是南北戰爭爆發的近因之一。 話說我們到了渡口火車站停車場,幾乎無人,心中竊喜。停好車, 付完停車費,壓不住的興奮讓我們也顧不上小鎮的寧靜,大呼小叫地 朝 2 河交匯處奔去。正走著,迎面突然來了 2 個扛著 3 角架的男女。定 晴一看,咦,這不是咱們知青協會裡“黃埔軍校”的校長夫婦嗎?人家都 照完像準備回去了!嗨,這還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這些攝 影人的敬業精神實在值得佩服。 河邊真是一個照相的好地點。兩山峰之間的河流湍湍,霧氣水氣 纏繞,陽光從東山后照過來,光線反射的強弱對比下,真有些長江三峽 的氣勢,展示出大江東去的景象。正在大家照的熱鬧,有一個熟悉的聲 音給我們打招呼,抬起頭來,這不是咱們知青協會的前副會長嗎?他牽 著 2 個小狗也來了。好,來的早不如來的巧,抓住他給我們照一張合 影,那 2 只狗也趁機混進我們的隊伍。 接著我們背著乾糧帶著水,就向山上出發。那 5 英里的山路,對我 們來說,基本是不在話下。其中一位 60 後,經常遠足的朋友還覺得不 過癮。說說笑笑,走走照照,很快就到了山上的觀景點。在那裡,面朝小 鎮看去,鐵路橋,公路橋分別跨過2條河面, 河水傍鎮依山的向左右2 個方向蜿蜒遠去,老教堂屋塔的高高尖頂直指藍天,濃厚的樹蔭, 紅 的、黃的、綠的、掩映著棟棟紅白相間的房屋,好一幅如詩如畫、如歌 如夢的畫卷喲! 下的山來,在河邊和鎮內轉悠一番。雖然秋已到,但河邊的草地仍 然是綠茵重重。偶有1棵或2棵楓樹矗立在綠色中,顯得格外的鮮紅奪 目。小鎮裡遊人熙熙攘攘,幾個小小的博物館分佈在街頭巷尾,足以證 明此鎮在美國歷史上的地位。 遊完回到家,仍是興致盎然,遂編了一段三字經總結這次哈珀斯 渡口的秋遊:小陽天,秋色豔。相約遊,遠足健。哈泊斯,名聲喧。雞毛 鎮,三州眷。兩河匯,一車站。教堂古,塔頂尖。火車過,遊人漫。山中行, 水邊轉。悠悠然,欣欣看。心裡樂,笑容燦。不舍離,約再見。 張曉青 哈珀斯渡口 哈珀斯渡口 遊記 遊記 孔子適齊,中路聞哭 者之聲,其音甚哀。孔子為 其僕曰:“此哭哀則哀矣。 然非喪者之哀矣。” 軀而前,少進,見有異人焉,擁鐮帶素,哭者 不衰。孔子下車,追而問曰:“子何人也?” 對曰:“吾丘吾子也。” 曰:“子今非喪之所,奚哭之悲也?” 丘吾子曰:“吾有三失,晚而自覺,悔之何及?” 曰:“三失可得聞乎?願子告吾,無隱也。” 丘吾子曰:“吾少時好學,周遍天下,後還, 喪吾親,是一失也;長事齊君,君驕奢失士,臣節 不遂,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離絕,是三 失也。夫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往 而不來者年也,不可再見者親也,請從此辭。” 孔子曰:“小子識之,斯足為戒矣!” 自是弟子辭歸養親者十有三。 (原文見《孔子家語》) 上述文字可參考的白話譯文: 孔子到齊國去,途中聽到有人在哭,哭聲很 悲哀。孔子對跟隨他的人說:“這人的哭聲悲哀 是悲哀,但不是喪失親人的悲哀。” 於是繼續驅車前行,沒走多遠,看到一個非 同一般的人,拿著鐮刀,穿著素衣,不停地哭泣。 孔子下了車,追上前問道:“您是何人?” 那人回答說:“我是丘吾子。” 孔子說:“您現在並不在舉辦喪事的地方, 為什麼哭得如此悲傷呢?” 丘吾子說:“我有三件過失,到晚年才發現, 後悔也來不及了。” 孔子問:“您的三件過失可以說來聽聽嗎? 希望您毫無隱瞞地告訴我。” 丘吾子說:“我年輕時很好學,走遍了天下, 後來回到家,父母都已去世,這是第一件過失; 年長後侍奉齊國國君,齊君驕奢失去臣民擁護, 我作為臣子也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這是第二 件過失;我平生結交了很多朋友,現今都斷絕了 來往,這是第三件過失。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 養而親不待。過去了而不能返回的,是歲月;逝 去了而不能再見到的,是父母。請讓我從此辭離 人世吧!”於是投水而死。 孔子對弟子們說:“你們要記著,丘吾子的 事足以為戒了。” 從此以後,弟子中辭別孔子回去奉養父母 的有十三個人。 注:以上文字,謹為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之優 秀傳統。 “孝”貴及時 華路生
Transcript
Page 1: Atlanta Chinese News November 27, 2015 www ... file客中心爬到6730英呎的洞穴入口。這1092英呎垂直距離,我們走過由上 這1092英呎垂直距離,我們走過由上

www. AtlantaChineseNews.com P.O. Box 941070 Atlanta, GA 31141-0070 Tel:770-455-0880 Fax:770-452-0670 E-mail:[email protected]

Atlanta Chinese News Friday, November 27, 2015

Serving Since 1992NO. 04616

親愛的讀者:為了讓這份社區報紙內容更好更豐富,請您告訴商家,您的資訊來自亞特蘭大新聞,謝謝您!

B3【華府活動】網路版: www.AtlantaChineseNews.com廣告新聞專線: [email protected]

在1887年10月之前,「大地之窗」廷帕諾戈溶洞(Timpanogos Cave)幾乎沒有人類的痕跡,但在馬丁漢森(Martin Hansen)發現溶洞以後,它給猶他州添加了豐富多彩的人類歷史。1922 年 10 月 14 日,哈定總統(Warren G. Harding)命 名 廷 帕 諾 戈 溶 洞 國 家 遺 蹟 公 園(NationalMonument)。2015年秋分與寒露之交,妻子和我遊覽公園。整個旅程雖然辛苦,心情卻是愉快的,特別作文以誌之。

豐富歷史三溶洞1887年的冬天,漢森篳路藍縷地開拓旅遊小徑,人們叫它漢森溶洞。

1913年夏,由James Gough率領的六大二小的小隊探索漢森溶洞。進洞,二個名字叫James W. Gough和Frank Johnson的14歲男童很快地失去與大人一起探險的興趣,分道揚鑣,結果發現「廷帕諾戈心臟」和「父親時代的珠寶盒」兩洞穴。更重要的是,發現印第安人的墓葬洞穴和箭矢。於是他 們 商 請 自 然 學 家 John Hutchings 幫 忙 考 證。後 來 的 兩 個 星 期,Hutchings、Gough和他父親,發現鋅含量3%的礦石。此後兩年,1915年8月8日,三人向政府登記開礦權。後來Gough家搬到愛達荷州之前,他將探索工具箱掩埋,並將洞口掩藏起來。溶洞從此沉寂8年。直到1921年8月14日,Vearl Manwill率領一小組人來此探勘,再次找到這兩個洞穴,命名為廷帕諾戈溶洞。同年10月15日,馬丁漢森之子Heber Hansen帶著18歲的侄子Wayne Hansen到溶洞附近打獵。他們發現在漢森和廷帕諾戈兩個溶洞入口的中間,還有一個入口,他們倆當晚告訴家人。於是年過74歲的馬丁漢森跟隨家人探索這後來叫中途溶洞。因為中途溶洞的入口是一個110英呎深的石井,進出不方便,於是決定放棄此溶洞入口,改由廷帕諾戈和漢森兩溶洞通道分別進出此溶洞。翌年5月溶洞通道與電力系統完成,三溶洞開放給民眾,門票:年票一元、單次50美分、12歲以下25美分。為了保護鐘乳石不被非法砍划以及印地安人遺留下來的遺跡,1922年10月14日,哈定總統根據「1906年古蹟法案(Antiquities Actof 1906)」正式命名為廷帕諾戈溶洞國家遺蹟公園。國家遺蹟公園與國家公園主要的不同點是,國家公園需要國會通過,國家遺蹟公園則是總統拍板,不需國會的同意。

賞景步道賞秋景溶洞行程開放時間只有每年的5月到10月,非常熱門。加上16人的

人數上限,所以最好先預約門票及時段。10月8日,我們走訪公園,先到晃盪(Swinging)橋(如圖)走走,然後到遊客中心買票。步道往返和溶洞行程總共需要3到4小時。雖然1800英呎的步道看似輕鬆,但事前準備還是得做足才行。沿途沒有水和休息站,唯一的洗手間在溶洞進口附近,走累了,衹有在長條鐵網椅上休息!在步道入口,護林員驗票,才注意到我們15人買的是下午1點的票,2點半前到達洞口。她再次提醒我們到洞口才有洗手間。準備就緒出發!大約4人寬的步道全程沒有護欄,一邊是陡峭的岩壁,另一邊的斜坡,則隨著高度攀升變成看不見底的懸崖。碰上礫石區還劃有黃線,得快速通過以策安全。10月的廷帕諾戈山,晴空朗朗,萬里無雲,層嶺疊巒,綿延起伏,山景青翠,澗水碧藍;行在步道上,岩壁夾縫,驀見楓樹二三棵,紅了的楓葉,一片秋天的景色;偶爾微風拂髮,稍有寒意,遙瞰對面山頭,白雪皚皚。花了45分鐘,終於從5638英呎的遊客中心爬到6730英呎的洞穴入口。這1092英呎垂直距離,我們走過由上至下的 7 個地質岩層:密西西比世(Desert 石灰石,Gardison?石灰石,Fitchville 白雲石)、寒武紀(Maxfield?石灰石,Ophir 地層,Tintic 石英石)和前寒武紀(Mutual 石英石)。廷帕諾戈三溶洞,位處最高的Desert 石灰

石岩層內。漢森、中途和廷帕諾戈三溶洞

終於進到漢森溶洞,護林員麗莎(如圖),讓我們15人圍成一圈,說明三不原則:不亂摸、不丟垃圾和不帶背包。含油脂的手會終止鐘乳石的成長、洞穴內垃圾極難處理、大背包容易碰壁。麗莎打開不讓水氣流失的閘門,瞰到嚮往已久的鐘乳石。沒有護欄隔離的珍貴鐘乳石,就環繞在身旁、頭頂和腳邊。因為地層擠壓的關係,目前廷帕諾戈山似乎還有長高的趨勢,岩石上一條條的痕跡就是地層擠壓過的證明。鐘乳石的形成,是靠著富含礦物質的水滴,積年累月滴成奇形怪狀的鐘乳石。進入廷帕諾戈溶洞的第一景點是「父親時代的珠寶盒」。第二景點是睡眠客棧。第三景點是洞穴中最有名也最大的鐘乳石,名叫「廷帕諾戈心臟」(如圖)。長5.5 英呎、寬 3 英呎、重 2 噸。要花多久才能形成這麼大的鐘乳石?鐘乳石跟石筍似乎快連成一線,說是快了但也要再經過幾十或上百年(如圖)。鐘乳石除了印象中常見的錐或柱狀,還有片狀,有時甚至會形成一個個石藤,彎曲的小圈乍看有點像海裡的珊瑚礁。問過解說員為什麼會形成圈圈?不就是富含礦物質的水依重力慢慢往下滴滴到地面後,再慢慢沉澱。水滴從岩壁孔隙流出時同時受到相反方向的推或吸力影響。從這新生成的鐘乳石觀察到大約每15年長1公分,更顯其珍貴性。鐘乳石因為形成礦物質不同而有不同的顏色,含鐵會變紅。乍看白色在手電筒照射下不只變綠還透光。第四景點是風鈴密室。第五景點是駱駝室。第六景點能量接力。第七站是焦糖(caramel)瀑布,麗莎說:這片被稱做焦糖,酷似咖啡色的糖漿淋在岩石上(如圖)。走出洞穴欣賞完遼闊的景色準備下山!花30分鐘原路下山看似簡單也很折磨人,才半路就覺得膝蓋隱隱作痛,上山耗腿力、下山磨損膝蓋的行程,似乎預告了接下來猶他羚羊島、聖地牙哥卡比路,還有約書亞樹國家公園之行是一連串的體力考驗啊! (全文完)

廷帕諾戈溶洞國家遺蹟公園 呂克明

俗話說,選日子不如撞日子。真是這麼個理兒!這次邀請朋友到哈珀斯渡口去秋遊,本想10月24號去,但由於是臨時起意,大家都難配合,遂有人建議下週六,即10月31號。有2個人當即回應,就這麼定下來了。30號晚上查看天氣預報,31號是一個大好天!早上6點半我們一行4人在德國鎮住的朋友家集合,吃過朋友準備好的早餐就出發,一路順利。一拐上340,2邊的美景就撲面而來。太陽瞬間露出,路邊的紅葉一下子燦爛無比,遠山的薄霧縹緲迷漫,在朝霞的映照下,好一幅精美迷人的圖畫!大家不約而同的歡呼起來,高速公路不能停車,只好用手機搶照一通。功夫不負有心人,總算還抓住了一些美畫的片斷。

哈珀斯渡口是西佛吉尼亞州的一個小鎮,位於波多馬克河和謝南多厄河交匯處,也是馬里蘭、佛吉尼亞、西佛吉尼亞三州接壤處,風景優美、古跡林立,在美國歷史上寫有重要的一筆。1859年10月16日,著名的廢奴主義者約翰●布朗,率領幾十名跟隨他的人突然襲擊位於哈珀斯渡口的聯邦軍火庫,成為南北戰爭爆發前的重大事件,激化了南北方矛盾,是南北戰爭爆發的近因之一。

話說我們到了渡口火車站停車場,幾乎無人,心中竊喜。停好車,付完停車費,壓不住的興奮讓我們也顧不上小鎮的寧靜,大呼小叫地朝2河交匯處奔去。正走著,迎面突然來了2個扛著3角架的男女。定晴一看,咦,這不是咱們知青協會裡“黃埔軍校”的校長夫婦嗎?人家都照完像準備回去了!嗨,這還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這些攝影人的敬業精神實在值得佩服。

河邊真是一個照相的好地點。兩山峰之間的河流湍湍,霧氣水氣纏繞,陽光從東山后照過來,光線反射的強弱對比下,真有些長江三峽的氣勢,展示出大江東去的景象。正在大家照的熱鬧,有一個熟悉的聲音給我們打招呼,抬起頭來,這不是咱們知青協會的前副會長嗎?他牽著2個小狗也來了。好,來的早不如來的巧,抓住他給我們照一張合影,那2只狗也趁機混進我們的隊伍。

接著我們背著乾糧帶著水,就向山上出發。那5英里的山路,對我們來說,基本是不在話下。其中一位60後,經常遠足的朋友還覺得不過癮。說說笑笑,走走照照,很快就到了山上的觀景點。在那裡,面朝小鎮看去,鐵路橋,公路橋分別跨過2條河面, 河水傍鎮依山的向左右2個方向蜿蜒遠去,老教堂屋塔的高高尖頂直指藍天,濃厚的樹蔭, 紅的、黃的、綠的、掩映著棟棟紅白相間的房屋,好一幅如詩如畫、如歌如夢的畫卷喲!

下的山來,在河邊和鎮內轉悠一番。雖然秋已到,但河邊的草地仍然是綠茵重重。偶有1棵或2棵楓樹矗立在綠色中,顯得格外的鮮紅奪目。小鎮裡遊人熙熙攘攘,幾個小小的博物館分佈在街頭巷尾,足以證明此鎮在美國歷史上的地位。

遊完回到家,仍是興致盎然,遂編了一段三字經總結這次哈珀斯渡口的秋遊:小陽天,秋色豔。相約遊,遠足健。哈泊斯,名聲喧。雞毛鎮,三州眷。兩河匯,一車站。教堂古,塔頂尖。火車過,遊人漫。山中行,水邊轉。悠悠然,欣欣看。心裡樂,笑容燦。不舍離,約再見。

張曉青哈珀斯渡口哈珀斯渡口秋秋遊記遊記

孔子適齊,中路聞哭者之聲,其音甚哀。孔子為其僕曰:“此哭哀則哀矣。然非喪者之哀矣。”

軀而前,少進,見有異人焉,擁鐮帶素,哭者不衰。孔子下車,追而問曰:“子何人也?”

對曰:“吾丘吾子也。”曰:“子今非喪之所,奚哭之悲也?”

丘吾子曰:“吾有三失,晚而自覺,悔之何及?”曰:“三失可得聞乎?願子告吾,無隱也。”丘吾子曰:“吾少時好學,周遍天下,後還,

喪吾親,是一失也;長事齊君,君驕奢失士,臣節不遂,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離絕,是三失也。夫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往而不來者年也,不可再見者親也,請從此辭。”

孔子曰:“小子識之,斯足為戒矣!”自是弟子辭歸養親者十有三。(原文見《孔子家語》)

上述文字可參考的白話譯文:孔子到齊國去,途中聽到有人在哭,哭聲很

悲哀。孔子對跟隨他的人說:“這人的哭聲悲哀是悲哀,但不是喪失親人的悲哀。”

於是繼續驅車前行,沒走多遠,看到一個非同一般的人,拿著鐮刀,穿著素衣,不停地哭泣。孔子下了車,追上前問道:“您是何人?”

那人回答說:“我是丘吾子。”孔子說:“您現在並不在舉辦喪事的地方,

為什麼哭得如此悲傷呢?”丘吾子說:“我有三件過失,到晚年才發現,

後悔也來不及了。”孔子問:“您的三件過失可以說來聽聽嗎?

希望您毫無隱瞞地告訴我。”丘吾子說:“我年輕時很好學,走遍了天下,

後來回到家,父母都已去世,這是第一件過失;年長後侍奉齊國國君,齊君驕奢失去臣民擁護,我作為臣子也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這是第二件過失;我平生結交了很多朋友,現今都斷絕了來往,這是第三件過失。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過去了而不能返回的,是歲月;逝去了而不能再見到的,是父母。請讓我從此辭離人世吧!”於是投水而死。

孔子對弟子們說:“你們要記著,丘吾子的事足以為戒了。”

從此以後,弟子中辭別孔子回去奉養父母的有十三個人。注:以上文字,謹為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之優秀傳統。

“孝”貴及時華路生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