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Categories
Home > Documents > Volume 1,Issue 4 卡 城 家 訊 - immanuel.net ·...

Volume 1,Issue 4 卡 城 家 訊 - immanuel.net ·...

Date post: 27-Jul-2020
Category:
Upload: others
View: 1 times
Download: 0 times
Share this document with a friend
12
Transcript
  • 牧者的話 1

    大陸短宣有感 2~4

    午夜一燈燃 5

    神豐富的預備 6~7

    我的信主經歷 8~9

    峰迴路轉 9

    追尋人生的意义 10

    信心之路 11

    編者案頭 12

    本期目錄 Inside this issue:

    路加16:19-31,耶穌所舉「財主與拉撒路」的比喻,是針對當時有錢的撒都

    該人,他們面對一群行乞、飢餓、被社

    會輕視的弱者卻無動於衷。耶穌指責資

    源豐富的財主只顧自身的享受,只誇耀

    自己的財富,卻無視於社會中弱勢族群

    的需要。

    今天的社會依然存在這個現象。

    作家柯許訥(Harold S. Kushner)說:「我們活在兩個世界裡,第一個世界是

    在勞力、買賣、吃飯、工作和付帳單中

    過活,第一個世界常以競爭及擊敗對方

    而取勝;第二個世界則是以犧牲和自我

    節制而得勝。第二個世界裡充滿精

    神價值,仁慈和公義。」

    基督徒與教會常被人認為是施

    予及慈善的機構,但仔細去看也會

    發現:現今許多教會,卻也常在柯

    許訥的第二個世界中缺席。以自身的需

    要為優先,是「不能給」的最大的理由

    與藉口。但自身的需要有多少,要到什

    麼時候才會滿足呢?許多人無法奉獻,

    或無法按一定的比例奉獻,第一句對自

    己說的話就是「我都還不夠用!」

    我並不主張把家裡的菜錢拿出來奉

    獻,但我們購置衣服的錢、遊玩的錢、

    上餐廳的錢、買「想買的東西」的錢,

    這些花費呢?也有人說「我有房子的貸

    款與車子的貸款要付!」,我也不主張

    拿貸款的錢來奉獻,但我們如果目標都

    在高價的車子與房子,貸款當然較高、

    較久;如果我們在快要付完一個貸款之

    前,馬上又計劃開始另一個,如此我們

    永遠不會有「閒錢」來幫助別人的。(提

    前 6:17-19)

    教會的整體是否也如此呢?如果

    強調「我們教會自己都不夠!」或者

    「一貸款完這項就去買另外一項」,

    那我們永遠都不會有「夠」得能去幫

    助別人的時候。每逢提到我們是神家

    的好管家,多數聽到的是「如何為教

    會省錢」,卻少聽見「怎樣按神的心

    意給出去」。聖經的教導是「要給

    人,就必有給你們的」(路6:38)。保羅也教導我們,對於幫助別人的錢,

    或奉獻給上帝的錢,最好是先抽出來

    留著(林前16:2),否則永遠不會有多出來的。

    過去都認為:「有錢的就是

    富有的人,沒有錢的就是貧

    窮人」。我卻願意在這裡用

    屬靈的原則重新定義:「能

    給人的就是富有的人,不能

    給人的就是貧窮的人」。這裡的

    「能」,幾乎就是「願」的同意字。

    (申24:19-22) 神定規祂的子民,每五十年就要

    把所有買來的房屋和土地都歸還給賣

    主(參考利未記廿五章、廿七章)。想

    想你如果把你所有買來的東西都還給

    賣你的人,你還剩下什麼?對了,神

    就是要祂的子民每五十年都想起來一

    次──沒有什麼不是出於神的,沒有

    什麼是「我們的」!

    既然都是從神而來,那我們可以

    確定兩點:一、神是供應的神,若我

    們因給別人而缺乏,神絕對會再供

    應。二、如果神給我們很豐富,那祂

    一定是要我們操練「給出去」的功

    課,去祝福周圍的人。

    卡 城 家 訊 Home Front News

    Volume 1,Issue 4

    二OO七 年十月至十二月 October~ December, 2007

    比受更為有福 施 王克強牧師

    路加福音 2:11-14 因 今 天 在 大 衛 的

    城 裡 , 為 你 們 生

    了 救 主 , 就 是 主

    基 督 。你 們 要 看

    見 一 個 嬰 孩 , 包

    著 布 , 臥 在 馬 槽

    裡 , 那 就 是 記 號

    了 。 忽 然 , 有 一 大 隊 天 兵 同 那 天

    使 讚 美 神 說 :在

    至 高 之 處 榮 耀 歸

    與 神 ! 在 地 上 平

    安 歸 與 他 所 喜 悅

    的 人 ( 有 古 卷 作

    : 喜 悅 歸 與

    人 ) !

  • 楔子

    約莫是十六年前,在一次教會的退修會裡, 聽完了艾

    德理牧師述說自己在大陸探望弟兄姊妹的概況和投影片

    後, 我淚水盈眶,默默的問自己:「將來我是否能像艾牧

    師一樣熱愛自己的同胞?」雖然我生於台灣、長於台灣,

    但自小的教育、並且因家父母均來自大陸,我始終以為

    自己是來自中國。雖然出國經年,且已成了美國公民,

    但我始終對中國有種莫名的深情,這樣的感情受到過去

    在教會裡的事奉、在學校裡與中國大陸學者學人的接

    觸,變得更為濃厚, 無形中我就有個心願 -- 希望有一天

    我能到大陸去傳福音,去為主做見證。

    非常高興我們教會在兩年多前,開始了海外短宣。去

    年,弟兄姊妹也提起希望今年能有中國大陸的短宣。我

    心中雖已有了負擔,卻不知道如何與國內的教會連繫。

    非常感謝神!就在今(2007) 年初的時候,有一位過去在

    主裡帶領我成長的H弟兄,將他自己大陸福音事工的時

    間表寄給我,要我為他代禱。我心中就生出好奇心,遂

    以匿名的方式問他:「假若有弟兄想要去大陸短宣,能

    否有這樣的機會? 若有可能,他當有怎樣的預備?」沒

    想到,H弟兄馬上就回了電郵,而且直接了當地說:

    「只要這位弟兄是愛主的、而且有服事的心,就夠了!」

    經我再次詢問肯定,H弟兄說: 「其實,我正在禱告,求

    神賜我一個同工,能陪我在七月一道去浙江向青年人(家

    庭教會裡的大學生)傳福音。假若你知道有人有這樣的負

    擔,請馬上叫他與我聯繫,我好快做安排。」得到這樣

    的回覆,我真是興奮不已!當時真想馬上就向H弟兄回

    郵說:「這人就是我!」但想想,還是先回家與自己的

    姊妹分享,畢竟這會有一筆額外的支出。沒想到回家分

    享後,馬上就得到姊妹的支持,後來也徵得了教會短宣

    小組的同意,有幸成了二00七年「大陸短宣」的一員。

    此時,我的心境是「興奮中帶著擔心」;興奮的是我的

    美夢終於要成真了,而擔心的則是我對赴大陸短宣的毫

    無所知。

    鳥瞰大陸短宣之旅

    我的大陸短宣行,連頭帶尾一共是十三天.但實際上

    真正的短宣時間只有七天.二00七年七月十日晨,我搭

    上了美國聯航, 經芝加哥轉機直飛香港. 十一日下午抵港,

    當我步出機場海關時, 笑容可掬的H弟兄已在門外等候,

    當晚與H弟兄住在一個主內弟兄的家中。 十二日下午, 搭

    乘巴士經新界至廣東深圳,轉搭中國南航直飛浙江

    「杭萧」機場.一出機場,兩位家庭教會的弟兄滿面笑

    容的迎上, 其中一位與H弟兄熟識. 經由他們帶路,一行

    人乘車至紹興市,下榻於教會弟兄所經營的旅館, 他們

    的熱忱接待遠遠超過了我們的預料. 當晚,應家庭教

    會要求,旋及與教會的主要負責同工(約十位)見面交

    談,隨後討論未來三天(十三至十五日)的聚會方式與

    內容. 這樣的會面,看似與主內的同工「分享交

    流」.其實不然,事後經H弟兄告知,這是國內「家

    庭教會」的特殊運作方式.因當地教會的主要負責同

    工不瞭解我(們) 的信仰背景,才召開「特別同工

    會」,其主要目的是讓教會的重要同工瞭解我們的背

    景,若合宜,再決定是否繼續舉辦聚會.

    在紹興一共聚會三天,七月十六日搭乘小巴(van)赴

    杭州, 當晚由一個年輕的溫州弟兄接風並在其表姊家

    稍稍歇腳. 是晚由其姊夫(係浙江高等法院大法官,暗

    中慕道)邀集三十餘位法政界好友在杭州城內一家大飯

    店, 舉辦一個“親子教育講座". 該講座係臨時安排,

    由H弟兄主講.因参加者多為共產黨員,H弟兄講座開

    始前特別囑咐要我靜觀莫語以免犯錯.當晚,H弟兄

    雖無法明說「救恩真理」,但在一問一答之間,可以

    認出他們全然知道我們的來路與背景.這次聚會效果

    甚好.若非親身所見,還真無法相信目前國內共產黨

    員對聖經真理是如此的渴慕.

    最後三天(七月十七至十九日), 我們是住在杭州的W

    弟兄家.在他家中有個名符其實的家庭教會,我們前

    後聚會三天.W弟兄係心理治療醫學教授, 於北歐留學

    時接觸福音並信主,後帶領全家歸主. 回國以後, 在自

    己家中成立了教會, 參加者多為年輕人,其中約有半

    數是正在接受他治療的精神病人.當中多人因認識

    主,不但心靈得救且身體得醫治.在這三天聚會裡,

    我親眼看到神的恩典是如何藉著W弟兄行在他所治療

    的病人身上.若不是親耳聽當事人的分享,還真難以

    相信他們原來本是精神病患.時開實在太短,但H弟

    兄和我在這三天裡却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七月

    二十日,在四位年輕弟兄的熱情送行下,我們於杭州

    搭機經深圳回香港. 歇了二日後, 我也終於在七月二十

    二日搭機返美,結束了這次大陸短宣之旅.

    Page 2 卡 城 家 訊

    「大陸短宣」有感 韓子義

  • Volume 1,Issue 4 Page 3

    我所見到的國內家庭教會

    去了大陸,才知道國內家庭教會有好多種. 一般所謂

    的「家庭教會」只不過是個通稱, 舉凡不向政府註冊登記

    的「聚會點」都可被稱為是「家庭教會」. 這一次我在大

    陸所接觸到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家庭教會」. 在紹興的

    家庭教會,是由隸屬戴德生的早期「內地會宣教士」於一

    百二十多年前於紹興建立的;在杭州的家庭教會則是由近

    十年前自歐洲歸國的學人在自己家中成立; 前者在文革期

    間遭受大迫害, 教會的傳道人被鬥且下鄉勞改,至死都不

    許回鄉,以致客死異鄉,目前由愛主的弟兄家庭後代繼續

    事奉帶領。後者成立約僅十年, 負責的弟兄四十歲不到,

    與妻子一同擺上, 帶領身邊的病人與大學生信主.雖然這

    兩個「家庭教會」看似不一樣,卻有幾個共通點.第一,

    他們都按時聚會(包括星期五的查經團契和主日崇拜與撥

    餅),他們的聚會不在自己的家裡,就是在空出的住宅

    中,這就讓我聯想到使徒時代的初期教會,都在信徒的家

    中;第二,他們都不向政府登記註冊, 原因非常簡單, 因

    為他們不希望政府干涉他們所傳的真理與教導. 儘管目前

    國內各地情形是有不同, 但如今在像紹興和杭州這樣開放

    的城市裡, 家庭教會對政府的顧忌依然存在.

    記得有一次在與紹興教會的負責同工C弟兄吃早餐時,

    他就親自向我說為何他們不願向政府註冊, 原因主要有二:

    1) 三自教會的組織係轄管於中共中央的「統戰部」之下,

    由此可知政府的立場為何; 2) 據他們所知, 紹興市的三自教

    會, 其主要傳道人是由中央兩協認可, 而且教會的主日奉

    獻,其中有一部份要上繳中央, 這樣的做法基本上不符合

    聖經的教導. 但C弟兄也特別言明, 他们的家庭教會是絕對

    不與政府做對的. 在過去,雖然政府時而會突檢或干擾他

    們的聚會:譬如搜索聚會場所、沒收敬拜用的詩歌本或聖

    經,但他们卻堅持不與公安人員抵抗. 因為他們的良好表

    現, 公安人員也就對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據C弟兄

    說:「東西被沒收了,我們還可以再買, 但若抵抗政府我

    們就失去了為主做見證的機會!」 事後,我從旁得知C弟兄

    的父親就是原來帶領教會的牧師,在文革時遭受批鬥後死

    於他鄉.C弟兄自小由其舅舅帶大,成年後才重生得救,

    至今與他忠心愛主的母親(今年高齡八十六)一起帶領紹興

    的家庭教會.他們一家對政府當年在文革時所犯的錯誤,

    已全無恨意.記得C弟兄曾親口對我說:「為主受逼迫的才

    是有福的, 今天我們若不預備, 將來患難來時是很難做到

    的.」

    在杭州時,除了第一晚(十六日)由H弟兄在飯店對浙江法

    政界要員的家庭做了一個特別的「親子教育」講座外, 其

    他三晚都是在W弟兄家向青年人做專題分享.聚會是從早

    上十點開始,下午一堂,晚上再一堂,大約於晚上九點半

    結束.為了節省舟車之勞,中午及傍晚都由其中一位

    姊妹主廚,大家都在W弟兄家用餐,邊吃邊談好似一

    家人.經詢問,才知迫他們經常這樣做,特別是在有

    傳道人自外地來領會的時候.這不正如新約裡記載的

    「在某某人家中的教會」嗎?.為此, 我不得不感佩

    W弟兄與他姊妹在主裡的忠心擺上.我想,同樣的事

    應可發生在任何一個主的兒女身上,只不過我們已習

    慣以教堂做為「教會」的所在地了.W弟兄是在「新

    中國」長大的,因愛主的緣故,他樂意將自己的家打

    開,成了不折不扣的「家庭教會」.他的所為是可

    佩!可欽! W弟兄的一家成了我效法的榜樣. 總的而

    言,我從紹興與杭州的兩個家庭教會中,看到了他們

    有如下的具體表現:

    • 對真理的認真愛慕:在國內一般聚會的時間很長

    且開始的很早(主日聚會從早上7點半開始,到11點結

    束). 聚會時弟兄姊妹都準時參加,早到的弟兄姊妹

    能安靜等候,不吵雜也無細語,弟兄姊妹聚會時專心

    聽講道,且多不顯疲累. 我想如此冗長的聚會能不見

    抱怨,對在北美的基督徒而言是很難想像的.

    • 大人小孩一起敬拜: 主日聚會時大人小孩都在

    一起,井然有序.年幼的不過八、九歲, 年長的不乏

    七八十餘歲.聚會時不見小孩喧嚷或大人耳語.特別是

    小孩能靜坐父母身邊, 如此情景,讓我羨慕不已,很

    是令人難忘.

    • 對傳道人的額外敬重: 聚會時, 因場地設施不

    足, 電扇或冷氣總是提供給傳道人,其他的弟兄姊妹

    只能搖扇,不見怨言.而且,每堂聚會總有服侍的弟

    兄或姊妹不斷地加添茶水給傳道人,這事看似細微,

    溫馨之情卻盡在不言中.

    • 對環境的忍受包容: 家庭教會多半在騰出的民

    宅或住家裡聚會. 空間非常有限, 聚會時弟兄姊妹比

    肩而坐, 十分擁擠.在襖熱的夏天,居然能長久靜坐

    而無抱怨. 就以紹興的教會而言,聚會是在狹長的民

    宅中,在不足三十平方米的地方, 樓上樓下擠滿了近

    兩百五十人. 我們在北美的基督徒可真無抱怨的理

    由.

    • 對資源的珍惜愛護: 儘管國內物資條件已經大

    大改善, 就我所觀察,一般弟兄姊妹很珍惜聚會時用

    的聖經與詩歌本,看到他們以紙張包裹聖經與詩本的

    封頁用以延長使用的年限,可見他們愛惜資源之心,

    使我很感動.

    • 講道弟兄分擔靈糧供應: 目前在家庭教會中,

    普遍缺乏傳道人是不爭的事實.教會的餵養工作也不

    能全靠外地來的傳道人.為此緣故, 站講台的工作就

  • Page 4 卡 城 家 訊

    落在一些「講道弟兄」的身上. 這些「講道弟兄」多為

    專業人士, 但因教導的需要,就由教會屬靈領袖鼓勵.

    藉不斷地操練,成為講道弟兄,於各個聚會點輪流負責

    神話語的供應.如此,教會能不斷成長.據紹興C弟兄

    所言,講道弟兄是基於教會的需要而生,他們已行之多

    年.各聚會點都能得到神的供應,如此也免去一旦牧者

    離開,教會有群羊無牧的危機.

    綜觀而言,目前國內家庭教會是相當的活潑興旺。除

    了缺乏傳道人外,弟兄姊妹愛主的心與對主話語的渴

    慕,卻是遠遠超過在北美的基督徒。就我個人而言,此

    次短宣實在是我的屬靈學習之旅。因此我非常感謝父神

    讓我在這短宣旅途中學到不少前所未知的功課,並更深

    地認識自己及自身的缺乏。現將我的短宣心得略述於

    後:

    大陸短宣之我學與我思

    俗話說得好「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在踏入中國

    之前, H弟兄與我有兩次敘舊閒談.他驚覺到我的一些

    用語辭彙,可能不適合國內的環境, 他用了好長一段時

    間告訴我當有的心理準備, 這段談話, 說的我心裡五味雜

    陳, 頓然之間,我懷疑自己是否真能與H弟兄同工. 經過

    一夜很長的禱告, 神謙卑了我的心, 讓我願意從零開始與

    他同工,並順服他的帶領.在赴大陸前,我雖有預備,

    但進大陸後,我的計劃全然改變.講道分享與否,全聽

    H弟兄的吩咐.

    在紹興的三天聚會裡, 我每日凌晨起床認罪禱告,

    按H弟兄的吩咐,我共做了三次分享.到了主日凌晨(七

    月十五日),紹興教會的C弟兄臨時通知我, 要我去紹興

    家庭教會的西片聚會點証道. 與我同工的H弟兄也甚感

    訝異,對我說,此事推脫不得,趕快跪下禱告求主供應

    話語. 這樣的經歷可是我信主來的頭一次,蒙主憐憫,

    當日上了講台,弟兄姊妹反應還算不錯, 於是紹興C弟

    兄要我晚上再對年輕的弟兄姊妹在南片聚會點分享一

    次. 這樣的經歷讓我個人有很深的感受,也讓我認識到

    自己.現將我在這次短宣的學習心得敘述於下:

    • 自己靈命的不足—短宣後深感自己是個靈裡貧

    窮的人.過去我自以為可以去作短宣,但我低

    估了國內家庭教會弟兄姊妹的靈命進深,若非

    神的憐憫及供應,真無法想像自己如何能面對

    這些走在我前面且受過苦難的主內肢體,他們

    才是我的榜樣. • 對聖經話語的不熟 -不可否認的,國內弟兄姊

    妹愛慕神的話語,可能勝過我們在美國的基督

    徒.當我在預備每一次分享時,我深感自己不能

    熟記經文.儘管知道神曾說過,但卻不記得出自

    那卷書.有甚麼比神的話來得更有效呢?回美

    後,再次立下決心每日要好好讀經.

    • 對國內認知膚淺-國內條件已經大大改善,他們

    需要的不是曇花一現的短宣,乃是要我們心中對

    他們持久的負擔.他們需要的不是金錢,乃是屬

    靈的教導.他們有屬靈的經歷,若能得到更多神

    話語的印證,必能成為他們面對困難時的幫助.

    • 大陸短宣可以在地化-經過此次短宣,覺得在美

    國也可以落實「大陸短宣」的工作.特別是看

    到杭州W弟兄所做的工作後,深覺可以照樣在此

    地做.我心裡也有一個禱告,盼望在卡城把握時

    光多做些「大陸短宣」的工作-利用學校的環

    境帶領大陸來的同學信主耶穌.

    • 聽主命做主工-「短宣」是主耶穌所吩咐的大

    使命的一部分,但是否常常做短宣,則要按神給

    我們的託付而定.我以為每個人都當時時將「傳

    福音」放在自己的禱告中.或在本地、或遠行,

    在神眼中都是一樣.我們現在所作的也都是為明

    天預備,單存此心,必能明白主的命令,在他選

    召時成為祂合用的工人.

    大陸短宣之我見與未來

    總的而言,「大陸短宣」幫助我認識了大陸的「家庭

    教會」,也更認識了我自己.為了擴展神的國度,我以

    為只要經濟許可,每位弟兄姊妹都應考慮去海外「短

    宣」-中國大陸自然是其中的一個選項.我們需要踏出

    現有的溫室 去瞭解外界的

    狀況,一旦 我們認識了神

    國的需要, 我們就更能清

    楚明白神給 我們的託付.

    依目前全球 化的趨勢來

    看,亞洲勢 必成為全球經

    濟活動的重 心,而中國又

    是亞洲經濟 活動中成長最

    快的地區. 是福?是禍?

    一切早在神 的永世計劃當

    中.我相信 「傳福音」的

    棒子是落在亞洲人的手中,為此我們華人不可缺席於這

    項榮耀的時代使命中.神將我們放在北美,也絕不徒

    然.且讓我們隨時預備好自己,成為祂忠心可以託付的

    工人!

  • 午 夜 一 燈 燃

    許多事情的細節,因為曠時久遠幾乎淡忘了,而又會因一片落葉、一陣歌聲、一線燈光,帶

    出了當年十分感動認真想記述下來的事。

    五0年代初,常去釜山光復洞鬧區聽韓國歌劇,像〈春香傳〉或是〈新羅之夜〉。出了劇場

    便吃碗雜醬麵,座上看到一位美籍婦人,喝著用像是小瓦罐的湯碗煮的「嫩雞人參湯」。

    老闆說這是梅凱蘭教士,來自北平,在釜山熟人不多。準備雞湯是他教會事工的一部分。

    主日崇拜後,李大爺向會眾報告介紹梅教士,及來自天津的巴醫生和韋大夫。還有從山西來

    的瑞典籍老牧師及師母。大家問怎樣稱呼呀,李大爺說英文名字真難唸,祇要知道是神派來的

    僕人就好了。

    瑞典籍老牧師帶著師母去了孤兒院,他們認真地學會用小炭爐煮飯,用搓板洗衣服,冬天哈

    著氣暖暖雙手,他們摟著孩子們曬太陽。

    梅凱蘭教士到了漢城,成立了英文班、青少年團契,除了教授英文,也教授儀態禮節談吐,

    我常發現三樓大禮堂角落有一羣孩子在練習對話、查經,後來他們是認真的、誠懇的、有教養

    的真正的「青年才俊」。

    梅教士是一個非常理智沉著的人,你可以看到年輕的孩子像劉傳章、畢新東跟在她身邊。青

    年團契有完美的聚會,乃是梅教士用神的話一次次提醒大家: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

    等的美。﹝詩133:17﹞

    她走遍南韓每一個角落,與李銘禧大爺、與來自台灣的牧師,沒有宗派祇有忠心事奉。尤其

    是培養帶領各地家庭聚會查經班的年輕一代,奠下基本的認識與操練。

    一生風塵僕僕,尤其關懷供應在鄉下初成立的聚會,也招來不同的非議,但是梅教士知道神

    用祂深不可測的智慧,在興起合用的器皿牧養信徒,自己靠主而活,做主受難的堅信者,堅持

    信仰,與主站住。

    沈德來牧師來北京樓午餐,說梅教士已從台灣回到明州,親人凋零,唯一的妹妹也在她回梅

    國不久去世,現在是一位韓籍朴女士在療養院照顧她。師母哭了。

    沈牧師專程去明州接梅教士來卡城,我們三姐妹站在店門口恭迎世代偉人。她不能言語,不

    認識我們──但我們在她眼神裏看到遍地莊稼待人收割。

    請聽歌聲:

    「她立在門邊手裏拿著的祇是盞小燈,燈光暗且弱,卻能穿過重重的夜幕,午夜一燈燃,亮

    如北極星──指點旅人。」──佚名的詩

    Volume 1,Issue 4 Page 5

    崔樓一鶯

  • Page 6 卡 城 家 訊

    我大概是在97年的时候听到福音的,那时候我最要好的朋友的妈妈信主,所以她们一

    直向我和我妈妈传福音,因为那个时候年纪

    小,而且我一直是想法很单纯的孩子,所以很

    容易就接受。 后来的几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追求,开始比较深刻地体会到来自神的奇妙安排和神的

    爱,是在2003年我考大学的时候。我想中国人都对那年的『非典』(SARS)有很深刻的记忆,我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参加的高考。由於我那

    个时候还在上班,单位是不會允许我去上学

    的,所以我偷偷摸摸的去参加考試。

    因为要作考前复习,所以我在周六从石家

    庄坐了两个小时的火车回到邯郸,回去后還在

    犹豫要怎么找理由给团里请假,结果队长就打

    电话到我家告诉我暂时不要回去了。因为當時

    『非典』猖狂,禁止人员流动,于是我就很安

    心地在家准备文化课。感谢神!

    我在初中毕业後,就到河北省艺术学校上

    中专,专业学习小提琴演奏,所以文化课的学

    习很松散也很膚浅。没有上过高中文化课的

    我,在复习期间也只是去学校听了一个星期的

    课,其余时间都是自己看书自学。

    那時我虽然没有参加聚会和读圣经,但是

    阿姨告诉我可以经常祷告,什么事情都可以和

    神说,然后要说奉主耶稣的名祷告,这样神就

    可以听到了!所以在复习的时候,我就自己经

    常跟神禱告,我知道我的好朋友和阿姨也一直

    在为我祷告。感謝神!高考很顺利,我的成绩

    超过提档线几十分,是艺校当年所有高考学生

    中的第二名,我就這樣走进了大学继续深造。 进大学後我就想要参加聚会,可是一直到大三才找到学校的团契。有朋友把学校团契

    负责人的电话给我,我就主动联系她们。那个姐

    姐后来分享说看到有人这样渴慕神,她觉得很开

    心和欣慰,也感谢神预备了我给她认识。 2006年10月我在上大四的时候,因为有一些事、一些人对我的刺激,让我突然有了出国深

    造的想法。在那之前我上网从来没有关注过出国

    留学的信息,於是就为这件事情祷告,希望可以

    获得学校的信息。神奇的是有一天我在电脑里找

    一個文件,但是我忘记我把它放在哪个硬盘的哪

    个文件夹里,于是就各个打开看,很多文件夹是

    我刚买电脑时一个哥哥拷给我的,我从来没有看

    过,但是就在那天我全部打开了,而其中的一个

    文件夹竟然是美国所有大学的网站链接!当时我

    激动萬分,虽然后来知道介绍美国大学的网站其

    实很多,但是当时我並不知道,而且这些有用的

    信息竟然在我的电脑里保存了两年!原來神早有

    預備! 准备录音材料的过程也是很感谢神。之前我从来不知道有谁做录音的行业,等我想要录音

    了,先后有两个好朋友給我打电话,告訴我她们

    现在在录音棚,有机会可以去她们那里录歌,当

    然也可以录我的小提琴演奏。于是,我的CD就是在她们的棚里出炉的,花最少的钱卻得到最好

    的后期制作服务。 我当时对学校也不了解,就是随便点开链接进去看,看人家的音乐学院介绍和导师介绍。我

    写了很多信,只有这里的老师给我回信,于是我

    把材料都寄上了,寄出后好久都没有收到任何回

    音,加上托福又考得差,我就心灰意冷打算放

    弃,开始在北京租房、工作了。

    这期间也经历了很多生活上和找工作上的困

    难和不如意,然后竟然奇迹般地收到老师的信说

    帮我申请到奖学金,不知道我的申请状态如何,

    受洗見證 神豐富的預備

    史岩岩

  • Volume 1,Issue 4 Page 7

    是否还有心要来西密大?于是我快馬加鞭地辧申

    請手續,大概到了5月份我才完成申请步骤,6月初把文字材料寄到学校。由于我的托福成绩特别

    差,所以对这次申请很没有信心,还好去年9月我还没有出国想法的时候我去考过雅思,那个成

    绩还可以拿出手,于是就勉强用上了。 直到8月2号我才拿到I-20表,然后就申请办签证,很多人都说半个月的时间来不及,因为他

    们都没有想到我已经有了护照。这也是神的預

    備!4月份的时候我在公车上被人偷了钱包,我当时很着急,因为里面有身份证,而我马上要考

    托福,必须要有两个证件才可以應考。當我去补

    办身份証時,从学校借出了户口卡,當時一想,

    如果这次考不过,毕业后就没有学生证,也凑不

    够两个证件了,看来得去办本护照留着。于是身

    份证办下来后就顺便去办了护照,当时没想到8月份真的就派上用场了!神的安排真的很奇妙,

    我们是不可能想到的! 8月15号签证当天我很紧张,心裏特别害怕。在那里等着的时候,我就不停地和上帝说

    话,尤其听到有学生被问到家里父母的工作和收

    入等情况的时候,我就特别紧张。因为我的资产

    证明和父母的收入都比较低,我很害怕被问到同

    樣的問題!因此我就一直祷告,希望他们不要问

    我这些。輪到我的时候,所有的材料簽證官都没

    有看,而且只问了我三个问题,就簽准了!当时

    我做梦似的走出了签证大厅,我可以去美国了!

    我拿到了我的赴美通行证!當我告诉親朋好友这

    个消息后,大家都是惊喜得不得了!当然,信主

    的姊妹就直呼感谢神!

    8月17号买到27号飞美国的机票,26号晚上请和我一起租房子的姊妹吃饭,她们还详细问了

    我学校的名字,并说在密歇根有朋友,可以拜托

    他们帮我找教会。27号当我到芝加哥转机的时候,在机场就看到一个中国脸孔的女生,她很友

    好的冲我笑,我就坐到了她身边,聊天中知道她

    也是西密大的学生。我讲我是学音乐的,她就提

    到她在教会司琴,我很激动,知道她是基督徒

    后,我告诉她我也是,她也很开心,就说可以

    介绍我去当地的华人教会。 当时我就在想:神啊!你真是太奇妙了!我还没有到学校,就为

    我安排认识了教会的姊妹。到了卡拉马祖后,

    接Joanna的刘帅和女朋友也介绍说教会9月会有迎新晚会,要我一定去。他们陪我等到接我的

    车来才离开,我当时就觉得作为神的孩子真的

    好幸福!我是永远不会孤单的。 音乐学院的徐波师姐,竟然也是基督徒!第一次来教会就是她带我来的。迎新晚会上,

    我站在第一排,在唱赞美诗的时候我就哭得控

    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选的那些歌曲都是我在国内唱过的,我

    会唱的不多,但是这几首我都会。在我上大学

    后有一次过年回家,也是有一个针对学生的讲

    道,就是用的这几首歌,他们让我作见证,但

    我因为害怕在人前讲话就拒绝了。来到美国,

    教会歡迎新生,也唱同样的歌曲,我真的特别

    激动,原来神真的一直与我同在!

    那个时候我就想我一定要为神做见证,他

    在我身上的安排实在是太奇妙了!同样的歌

    曲,特别打动我,我不能再错过这次机会。感

    谢神!我在北京的时候就渴望受洗,但是我知道

    我需要上课,了解更多才可以。在北京受洗班

    是在周六和周日,但是周末是我最忙的时间,

    两天全部要去给学生上课,有的时候还有小演

    出,所以一直没有时间去学习。當我确定要来

    美国後,想受洗的念头就一直存在。當韩教授

    讲到有些人在受洗前会有试探等等,最后可能

    决定放弃,我心裏那时候就想:没有任何事可

    以阻止我想受洗的念頭! 我觉得我到了这里和神更亲近了,我喜欢

    我们教会!这里让我特别有家的感觉。以前在

    北京的时候,我只在团契裹,教会我去的比较

    少,没有特别亲的感觉,但是到了这里感动很

    多,心也好像更柔软更宁静了!

  • Volume 1,Issue 4 Page 8

    我是從中國大陸來的,是重慶人。從小接受的是無神論教育,從小學、中學、大學

    到研究生,學校裏講授的都是唯物主義。在

    上大學的時候也聽說過基督教,研究生畢業

    以後(我讀的是醫學院)留校任教,在一個

    英文提高班裏,第一次接觸到基督教。

    這個英文提高班,是為教職員工開辦的,由外籍老師任教,每期半年。我在91年參加了這個英文提高班的學習,我們的老師

    是從加拿大來的,叫David Harper。在一次課間休息的時候,我們幾個學員不知怎麼談

    起了宇宙大爆炸理論,當時流行的宇宙起源

    學說,是由德國的哲學家康德提出的,說宇

    宙是由一個質點爆炸擴張形成的。在場的英

    文老師David 也表現出很有興趣的樣子,等我們講完以後,他問了我們一個問題:這個

    質點是怎麼來的呢?在這個質點以前又是什

    麼呢?當時沒人能回答。他說:我給你們介

    紹另一個理論—創造論—宇宙是由上帝創造

    的。後來我們有時間在一起的時候,他又進

    一步跟我談了些基督教和耶穌的故事。

    1993年我到University of Georgia (UGA) 讀博士,在那裏我有一位比我先到一年的同

    學。由於她還沒有駕照,她就請給她輔導英

    文的美國人 Mr. Whitehouse 開車到亞特蘭大機場來接我。到了UGA不久,Mr. White-house 主動來輔導我學習英文。每次輔導完以後,他都不忘給我讀一些聖經章節。當時

    我心裏想,他是打著教英文的幌子給我講聖

    經,而且因他年紀較大又有很濃重的南方口

    音,所以我對他所講的一直不感興趣。但是

    感謝神!我并沒有完全拒絕他的輔導。

    在我就讀的實驗室,有一位技術員叫寧一新,是從台灣來的,她也是基督徒。她經

    常邀請我及其他從中國大陸及台灣來的留

    學生,到她家聚會和參加 Athens 的中文查經班。

    Athens 是一個比較小的城市,那兒沒有華人教堂,只有一個華人查經班,每週

    聚會都是借一個美國教堂的場地,主日崇

    拜也是由幾位主內弟兄輪流負責主持。第

    一次去參加查經班的活動是迎新晚會,在

    查經班感到很溫暖、親切,特别是對剛到

    異國他鄉的人。后來我經常去查經班,主

    要是因为覺得那裏的人都很好,很眞誠、

    像兄弟姊妹般。但要我相信聖經,我以為

    是不可能的,因為當時我是一個頑硬的唯

    物主義者、無神論者、特別是對創世記和

    耶穌復活的事,我根本不能接受。但有三

    次經歷改變了我: 第一次是我去查經班听一位從 Ken-tucky Lexington 神學院來的華人教授講道,他是一位華人神學博士,在學神學

    前,他是台大電机系畢業的。他講的是創

    世記第一章及聖經的一些史料考證,他精

    通希臘文,講的內容聽起來有憑有據。但

    我還是提了一個問題向他挑戰。我問他世

    界和宇宙六天就造出來了,有這麼簡單

    嗎?他回答說:聖經描述的宇宙創造過

    程,是神用人能明白的語言描述的,這裏

    說的一天,可能是地球時間的一年、一萬

    年或一百萬年。當時我覺得很有道理。

    第二次是去 Alabama 參加南部華人教會退修會,在這次退修會上,我聽了遠志

    明先生的見證,和关於耶穌受難復活的講

    道,隨後我與查經班的鄭大寧弟兄討論關

    於耶穌復活的眞實性。他跟我分析了耶穌

    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並安葬在墳墓裏以後

    所發生的事的各種可能性,認為復活是唯

    一的可能,而且他说,他憑着信心相信。

    我的信主經歷 羅玉剛

  • Volume 1,Issue 4 Page 9

    這兩次理性的經歷,使我的思想開始有

    了改變,但眞正使我的人生發生重大轉折的

    是,在1996年底的一場重大車禍。我和太太及岳母在從亞特蘭大返回Athens 的高速公路上,我們剛買不到一週的新車,由於失控翻

    車,在路上連續翻滾了好多圈,我被摔出車

    外外,受了重傷,並被送進醫院,在ICU 重症病房待了近三週,但我太太和岳母卻一點

    傷也没有,而那輛車幾乎只剩一具殘骸。

    在現場的每個人—包括警察,都说在這

    麼嚴重的車禍中,我們竟都倖存下來,眞是

    一個奇蹟!但我認識到這並非偶然,而是神

    的保守與看—是他的恩典使我不致滅亡!其

    實,神一直看顧我,而我卻一直存着頑硬的

    心,不肯接受衪。我是一個罪人,衪卻没有

    唾棄我。我求神接受我、赦免我的罪。

    出院後我就决志信主,並在次年復活節

    受洗歸入我主名下。洗禮當天,由於我胸背

    部的傷還未完全康復,是查經班的一位弟兄

    扶著我在牧師面前完成洗禮的。如今回想起

    來都還激動不已…。

    ◇◆◇◆◇◆◇◆◇◆◇◆◇◆◇◆◇◆◇

    峰迴路轉 我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大家庭.我的奶奶信

    奉佛,在她晚年时,我就天天看见她念经颂佛.

    我的爸爸妈妈虽然不是那么虔诚,但我的五个

    舅舅们却是逢年过节烧香拜佛,家中有大事小

    事一定先拜菩萨,再祭祖先.那时我年幼,很多

    事情已记不清楚,但有一次大慨是中学一年级

    時,我有一位表哥因得急性肝炎在两天之内突

    然去世.在他的葬礼上我因为不懂事说了一句

    “冒犯菩萨”的话,具体什么我也记不清了,

    只记得后果很严重,我被爸爸严训一顿,还遭

    到体罚.我父亲虽很严历,但对我和妹妹从不

    动手打.那一次例外了.从那以后,我心里就对

    宗教很有一些疙瘩,觉得课堂上老师教的无神

    论是正确的, 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 只

    有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是来美国以后才听说基督教的.最初是一位姓 Whitehouse 的老人每周一次上我家来教英文,顺便读圣经.由于他年纪很大,

    说话时口音又很重,再加上我初到美国,英

    语听力很差, 大多数时候我根本不知道他

    在说什么.只是碍于面子,应付一下.真正让

    我认识耶穌基督的是后来与先生,还有我妈

    妈一起去当地的华人查经班.第一次去就感

    觉那儿的人很特别,他们的脸上总是透出喜

    悦的神情,那种发自出内心的关怀让我在异

    国他乡又感觉到了温暖.特别是每周主日崇

    拜唱的圣诗,几乎首首都让我感动. 我觉得

    这些诗歌不是一般的文字符号,而是作者内

    心深处的感触.每一首诗歌都是一个活生生

    的见证.慢慢地,我顽固的心被神感化了.但

    要我承认自己是一个罪人,我却始终下不了

    决心.这一拖就是三年.直到我经历了人生

    的一个重大转折,才真正地信靠主.

    1996年10月底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从Atlanta 回Athens的路上,我们发生了一起重大车祸.刚买不到一周的车在高速公路

    上由于失控翻了几转,我先生被摔出车窗,

    在医院的重症病房呆了三周.每个在现场的

    人都说他能生存下来真是一个奇迹,是神在

    做エ,他在向我显示凡信靠他的人,神是不

    会让他灭亡的.我那时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

    渺小,是多么的不值得一提. 我的自我管理

    理论是多么的荒谬.我求神接受我,赦免我

    的罪.我先生出院后我就决志信主. 并在第

    二年的复活节受洗,归入主的名下.

    信主以后主的恩典与福分真是充满了我们家.虽然先生在家休养了四个月,但他的

    学习却一点都没受到影响,复活节受洗,四

    月份他的毕业论文答辩顺利通过,实验室的

    老板竭力挽留他做博士後研究 ,但五月份他就拿到一个正式的Job Offer. 凡事依靠神,因着信我们终于体验到了神无所不能.一切荣耀归于神!

    金永紅

  • 追 寻 人 生 的 意 义

    我出生在中国辽宁西部一个偏僻贫困的山

    区,自然条件比较差。那里是连年干旱,交通不

    便, 曾被评为中国十大贫困地区之一。在20岁之前,我从来没有走出那小山沟。没有接触外界

    的事物,更谈不上接触福音。

    1977年,我有机会来到省会沈阳读书。1982年毕业后,我分配到哈尔滨工作直到1985年,我才有机会接触福音,那是我在英国读硕士的时候。

    大家都知道,英国人是以保守和绅士风度闻名于

    世, 一般英国人都不会象美国人一样开放和热

    情。平时在路上相遇的时候,一般也不打招呼。

    可是, 有一天,两个英国学生主动与我靠近和讲

    话,了解我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我感到有点突

    然,甚至有点受宠若惊。谈话之后,他们问我愿

    不愿意和他们一起参加教会的晚会。当时,我出

    于好奇,也想看看教会究竟是什么样子,我就答

    应了他们。晚会的气氛非常热烈,我们一起吃东

    西,唱歌。很多人都来问候我,关心我的生活。

    在那次晚会上,我虽然没有听懂他们在讲的话题

    也不懂他们唱的歌词。但是这次聚会给我留下

    班了深刻的印象。我的结论是:这些人很热情。

    后来,又有几次机会到几位基督徒的家中做客。

    那时,我的感觉是,信基督教的人很好。

    1987年,我从英国返回大陆工作,那段时间,我没有机会接触福音。1994年我来美国读博士时,才有机会再接触福音。1997年是我生命中不平的一年。那年,我很荣幸地获得了博士学位,又

    顺利地在德州Galveston 找到了博士后的工作。博士后的工作不象读书那么忙。在闲暇之余,我

    开始思考许多问题。我想,我现在有博士学位,

    下一步当然是找一份理想的工作。那么,找到工

    作后还干什么呢?人来到这个世上究竟是为了什

    么? 人生的意义究竟在那里?

    就在这一年,世界上发生了几件事: 一代伟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与世

    长辞;印度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Mother Teresa 去逝;最让人震惊的是英国王妃戴安那车祸身亡, 年仅三十几岁。这几位都是当时世

    界上耀眼的明星,就这样走啦!他们一生的功名

    利禄又有什么用呢?这些事情的发生,给人们留

    下的是心灵的巨大震撼,也使我更加对人生的意

    义进行思考。

    这一年,我也有幸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福音。从一开始的被动地参加集会,到后来的主动参加

    集会。从一开始不信有神的存在,逐渐地开始怀

    疑”无神论”的正确性,到最后,相信必有一个

    超自然的力量来主宰这个宇宙。

    在Galveston华人教会,有位倪仲永牧师。他的生活背景和我很相似。他也最知道我信主的

    难度在那里。他带领我聚会,查经,参加布道会

    和教会的活动。我逐渐地开始认识到神的存在,

    明白圣经中的道理,并认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

    罪人。人的生命不是因肉体的死亡而终结,肉体

    的人生只是永生的开始。人们只有靠着耶酥宝

    血才能洗掉自己的罪。使我感受最深的几句话

    是:“你是神造的,你是为神而造的,除非你

    明白这个道理,人生就没有意义”。在这里,

    我找到了人生意义的答案。在倪牧师的帮助下,

    我太太和孩子很快就决志受洗了。而我一直在

    想,我应该把圣经中的道理弄明白之后再受洗。

    我在Galveston 工作的时间比较短,只有8个月,就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我们要离开的消

    息一传开,教会的弟兄姐妹们为我们感到高兴,

    但也很惋惜。因为我们毕竟是刚刚相识,马上又

    要分手。在我们离开的前3天,教会的弟兄姐妹为我们举办了欢送会,就在晚会上,当弟兄姐妹

    们向我们祝福告别时,我的泪水不停地流。我也

    说不清是哪来的泪水。我想那就是神在呼召

    我。就在欢送会结束的时候,倪牧师徒走到我的

    面前问我 “树成,我想再问你一遍,你现在想不

    想决志归在我主的名下?” 当时我毫不犹豫地

    回答说: “我想,但是还有两天我就要离开这

    里,很遗憾我赶不上下一次的洗礼。” 倪牧师

    又说: “只要你愿意,我们可以明天专门为你举

    行一次洗礼。” 就是这样,第二天, 全教会的

    弟兄姐妹們又聚在一起为我举行了洗礼。从那

    时起,我就正式地归在我主的名下。十年来, 主

    一直在伴随着我和我的全家,引领我们走前面的

    路。感谢主!

    張樹成

  • 我在1994 年随先生来到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在这之前,我对基督教是一无所知。刚来

    时,由于英文不好,只能在家里做家务。时间久

    了,便觉得生活很无聊,并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

    觉。后来,我参加了由一个美国教会为国际学

    生及家属举办的英文学习班,在那里教课的都

    是基督徒。我的英文老师名叫Lois, 她对人非常好,也很热心,她不仅教英文,而且在生活上

    对她的学生也很关心。她教我们学开车,带我

    们去买东西,节日时,她请我们去她家吃饭。

    虽然她已退休,但她对生活充满无限的热爱。

    Lois 还请我们去她所在的教会,但由于我听不太懂所讲的内容,后来,我就去参加中文的查经

    班。去了几次后,我对圣经里所讲的内容也听

    不进去,怎么也想不通人是有罪的,死后还能重

    生。这与我过去在学校里受的教育正好相反。

    后来我就不去查经班了。

    1997 年,我先生毕业后,我们家般到了德州 Galveston。刚到不久,我就听说那里有一个华人教会,所以周末我们也不例外去教会,当然去

    教会的目的不是认识神,而是想认识一些朋友,

    孩子还有朋友在一起玩,偶尔还能吃上免费的

    午餐。久而久之,我去教会的心态有了变化,从

    一开使我听圣经的话感到很生硬,逐渐地我开

    始习惯了圣经的内容,到最后,我觉得去教会听

    牧师讲道,唱圣歌是一种享受,心中有一种和平

    和喜乐的感觉。有一次,我去休斯顿参加一个

    布道会,我被牧师所讲的有关人生的道理和生

    命的意义所感动,就在他呼召时,我也情不自尽

    的举起了手。当时还不知道这就是神的呼召。

    后来,我们教会的倪牧师问我想不想受洗,我

    说: “我对圣经了解的太少, 等我多读一点圣

    经,明白更多的道理后在受洗”。 倪牧师就用

    神的话语开启我,他说: “只要你承认你是个

    罪人,相信耶稣基督是你的救主这个基本道理,

    信主后,神会带领你明白更多的道理。神的话

    感动了我,于是,我决定受洗归入主的名下。

    信主后,我的信心有很大的起伏。在受洗后

    一个月,我们家搬到了Delaware 州。因那里没有华人教会,我又不想去美国人的教会。时间

    久了,我没有过基督徒的生活,渐渐地就远离了

    神。四年后,我们家又般到了Kansas 州。在那里虽然有两所华人教会,但我总是以工作忙为

    借口,没能经常去参加崇拜和查经,也更谈不上

    参加服侍。

    去年底,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我时常是夜

    里失眠,严重时持续有两个星期我每天只睡三

    个小时。我感到精神要崩溃了,痛苦万分。就

    在那时,神用他那温暖的手托起我,使我走出了

    困境。当时和我一起工作的有两位基督徒,他

    们用神的话语开导和帮助我。同我一起读经,

    祷告,求神来医治我,解除我心中的痛苦和忧

    虑。起初,我还怀疑神是否能医治我,但我抱着

    病急乱投医的想法,开始读经,祷告和听圣歌。

    神的话语对我启发很大。特别是读到箴言

    17:22节,神说: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以及腓立比书 4:6-7 节,神说: “应当一无挂慮,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

    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

    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神的话语使我的心逐渐地平静下来, 使我

    改变对生活的态度。我们的神是信实的,他医

    治了我,让我的身体一天天恢复健康。我真正

    体会到神的话语是医治病痛的良方。我从内心

    里感受到了神的大能大爱。他让我这只迷失的

    羊,又重新回到了神的身边。

    2007年7月底, 在神的带领下,我又找到一个属灵的家:我们的教会。在这里,我更会体

    会到神与我们同在。感谢主!

    海 鷗 信 心 之 路

  • 卡城家訊

    Home Front News 卡城華人基督教會季刊

    Kalamazoo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 Quarterly Newsletter

    5334 Park view Avenue Kalamazoo, MI 49009

    USA Phone: 269-375-0196

    靈修專線: 269-372-7777 Http://kccc.immanuel.net

    現在包裝紙底部,黏了一個類似颜色的小信

    封,信封裏裝了一張禮物卡。大家對這個結

    果十分滿意,還熱烈地討論著以後可以搞得

    更懸疑的方法。

    我在一旁卻忍不住地想:第一個盒子叫

    「功名」,第二個盒子叫「財利」,第三個

    盒子叫「權勢」...,這些盒子常佔據了我們

    的視線,拆了一個不能滿足,於是寄望下一

    個,結果一個個地拆,卻發現裏面最終都是

    空的,因為能滿足我們的,從來就不在這些

    盒子裏頭。

    今年聖誕節,你收到許多禮物嗎?是電

    器、廚具、電腦遊戲、珠寶、

    或是最新的手機嗎?這些能裝

    在盒子裏的禮物都好。但是,

    你收到最好的禮物—耶穌了

    嗎?

    大多數人在聖誕節都會送出並收到一些禮

    物,拆禮物固然有趣,包裝禮物也是一件令人

    愉悅的事,如果想令受禮者在拆開包裝時驚喜

    一下,最好把禮物包得「面目全非」,連猜都無

    從猜起;而如果希望對方一猜就中,自然要選擇

    薄的包裝紙,並且照着禮物的外型來包。

    兒子生日時收到一份別出心裁的禮物,他

    拆開彩帶及包裝紙後,一個封好的大紙箱出現

    眼前,拆開紙箱後發現:裏面是一個小一號的

    紙箱,再拆時,裏面是一個再小一號的紙箱,

    這時大家都笑了,因為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了,

    可是兒子拆了一個又一個紙箱後,最後的小紙

    盒裏竟空無一物!這下子大家都笑不出來了。

    我偷偷瞄了送禮的孩子一眼,看他一臉捉

    狹的表情,知道他還有花樣,就背起手在一旁

    看熱鬧。其他的孩子卻沈不住氣了,大家七手

    八脚地把一個個紙箱再細細檢查一遍,結果發

    本刊徵稿:

    凡符合本教會基要信仰,且未曾發表過之眞實見證、

    文藝創作,都歡迎弟兄姊妹投稿。來稿文體不拘,惟

    因篇幅有限,請儘量以不超過二千字為原則。讓我們

    一同用文字來頌讚配得一切尊貴榮耀的神!

    編 者

    案 頭

    本期同工:

    鄧曉雲、金永紅、繆淑芬

    ※ 徵求同工 ※ 凡樂意在文字事工上事奉 神的弟兄

    姊妹,都歡迎和我們同工。如果你有

    中文軟件,可以幫忙打中文稿件,我

    們很需要你!!

    /ColorImageDict > /JPEG2000ColorACSImageDict > /JPEG2000ColorImageDict > /AntiAliasGrayImages false /CropGrayImages true /GrayImageMinResolution 300 /GrayImageMinResolutionPolicy /OK /DownsampleGrayImages true /GrayImageDownsampleType /Bicubic /GrayImageResolution 300 /GrayImageDepth -1 /GrayImageMinDownsampleDepth 2 /GrayImageDownsampleThreshold 1.50000 /EncodeGrayImages true /GrayImageFilter /DCTEncode /AutoFilterGrayImages true /GrayImageAutoFilterStrategy /JPEG /GrayACSImageDict > /GrayImageDict > /JPEG2000GrayACSImageDict > /JPEG2000GrayImageDict > /AntiAliasMonoImages false /CropMonoImages true /MonoImageMinResolution 1200 /MonoImageMinResolutionPolicy /OK /DownsampleMonoImages true /MonoImageDownsampleType /Bicubic /MonoImageResolution 1200 /MonoImageDepth -1 /MonoImageDownsampleThreshold 1.50000 /EncodeMonoImages true /MonoImageFilter /CCITTFaxEncode /MonoImageDict > /AllowPSXObjects false /CheckCompliance [ /None ] /PDFX1aCheck false /PDFX3Check false /PDFXCompliantPDFOnly false /PDFXNoTrimBoxError true /PDFXTrimBoxToMediaBoxOffset [ 0.00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 /PDFXSetBleedBoxToMediaBox true /PDFXBleedBoxToTrimBoxOffset [ 0.00000 0.00000 0.00000 0.00000 ] /PDFXOutputIntentProfile () /PDFXOutputConditionIdentifier () /PDFXOutputCondition () /PDFXRegistryName () /PDFXTrapped /False

    /Description > /Namespace [ (Adobe) (Common) (1.0) ] /OtherNamespaces [ > /FormElements false /GenerateStructure false /IncludeBookmarks false /IncludeHyperlinks false /IncludeInteractive false /IncludeLayers false /IncludeProfiles false /MultimediaHandling /UseObjectSettings /Namespace [ (Adobe) (CreativeSuite) (2.0) ] /PDFXOutputIntentProfileSelector /DocumentCMYK /PreserveEditing true /UntaggedCMYKHandling /LeaveUntagged /UntaggedRGBHandling /UseDocumentProfile /UseDocumentBleed false >> ]>> setdistillerparams> setpagedevice


Recommended